两成多职工5年未涨工企业资 中等收入群体急需减税
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操作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关于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操作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10号全文有效成文日期:2019-02-26为贯彻落实《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22号)精神,现就具体操作问题公告如下:一、重点群体个体经营税收政策(一)申请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个体经营的,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时享受优惠。
2.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零就业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劳动年龄的登记失业人员,以及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可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下同)、个体工商户登记执照(未完成“两证整合”的还须持《税务登记证》)向创业地县以上(含县级,下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
县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按照财税〔2019〕22号文件的规定,核实其是否享受过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对符合财税〔2019〕22号文件规定条件的人员在《就业创业证》上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
(二)税款减免顺序及额度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按照财税〔2019〕22号文件第一条的规定,在年度减免税限额内,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计税依据是享受本项税收优惠政策前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年的,应当以实际月数换算其减免税限额。
换算公式为:减免税限额=年度减免税限额÷12×实际经营月数。
纳税人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小于减免税限额的,以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税额为限;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大于减免税限额的,以减免税限额为限。
2023年陕西省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发言精神、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30题, 每题2分)1 . ()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A. 协调B. 创新C. 开放D. 绿色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 D答案解析: 暂无2 . 现代社会管理体制自觉构建阶段是指()A.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78年B.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23年C. 2023年党的十六大后D. 2023年党的十七大后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 A答案解析: 暂无3 . 2023年通过各种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为公司新增减负超过()万亿元A. 1.5B. 2.5C. 3.5D. 4.5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 B答案解析: 暂无4 .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的实行意见》是哪一年发布的?A. 2023B. 2023C. 2023D. 2023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 A答案解析: 暂无5 . 截至2023年5月15日, 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已A. 所有劝返B. 无失学辍学C. 逐步返校D. 建档立卡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 B答案解析: 暂无6 .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
A. 人民收入水平提高B. 工业、农业的辅助发展C. 政府的政策性帮扶D. 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 A答案解析: 暂无7 . ()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A. 十八大B. 十八届三中全会C. 十八届四中全会D. 十八届五中全会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 D答案解析: 暂无8 .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重要涉及()A.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B. 坚持立足国情、改革创新;坚持既有秩序、又有活力C. 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D. 以上都对的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 D答案解析: 暂无9 . 陕西目前于哪个省建立了教师交流合作和对口支援?A. 上海市B. 浙江省C. 江苏省D. 湖北省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 C答案解析: 暂无10 .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关键要()A. 发动群众B. 关注民生C. 加强制度建设D. 借助道德力量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 A答案解析: 暂无11 . 初次科学地、系统阐述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环节的文献是()。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全集2021年5月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全集2021年5月2021年5月,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减轻企业的税负,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并提高就业率。
以下是2021年5月发布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全集。
1. 减税政策:政府将继续减少企业的税负,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从2021年5月1日起,小型企业的税率将从15%降至13%,中型企业的税率将从25%降至20%,大型企业的税率将从35%降至30%。
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2. 折旧费用加速扣除:政府允许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加速折旧,加快成本的扣除。
从2021年5月1日起,企业可以在购买固定资产后的第一年将30%的折旧费用加速扣除,之后每年可以继续扣除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3. 研发费用税前扣除:为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政府允许企业在纳税前扣除研发费用。
从2021年5月1日起,企业可以将研发费用从应纳税所得额中直接扣除。
4. 投资所得免税:政府鼓励企业进行长期投资,为投资所得提供免税政策。
从2021年5月1日起,企业投资股权、债权、不动产和其他资本项目所得的,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
5. 归国外汇免税:政府鼓励企业引进外资和海外投资回流,为归国外汇提供免税政策。
从2021年5月1日起,企业将获得在境外获得的资本金或利润收入的归国外汇免征企业所得税。
6. 地方优惠政策:为了吸引投资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各地政府还可以制定自己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可能包括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加速折旧、研发费用税前扣除和其他相关优惠。
总而言之,2021年5月发布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旨在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这些政策将减轻企业的税负,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并提高就业率。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利用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政府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9.26•【文号】国发〔2019〕21号•【施行日期】2019.09.2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税务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9年9月26日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为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支持地方政府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缓解财政运行困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就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制定如下方案。
一、基本原则(一)保持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
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稳定分税制改革以来形成的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格局,巩固增值税“五五分享”等收入划分改革成果。
(二)建立更加均衡合理的分担机制。
按照深化增值税改革、建立留抵退税制度的要求,在保持留抵退税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不变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优化地方间的分担办法。
(三)稳步推进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
适时调整完善地方税税制,培育壮大地方税税源,将部分条件成熟的中央税种作为地方收入,增强地方应对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能力。
二、主要改革措施(一)保持增值税“五五分享”比例稳定。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26号)确定的2—3年过渡期到期后,继续保持增值税收入划分“五五分享”比例不变,即中央分享增值税的50%、地方按税收缴纳地分享增值税的50%。
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鼓励地方在经济发展中培育和拓展税源,增强地方财政“造血”功能,营造主动有为、竞相发展、实干兴业的环境。
全国减税降费新政策个人所得税如何减免
全国减税降费新政策个人所得税如何减免近年来,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我国不断推出减税降费的新政策。
其中,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政策备受瞩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国减税降费新政策下个人所得税如何减免,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一、调整个税起征点首先,全国减税降费新政策重点之一是调整个税起征点。
过去,个税起征点较低,导致很多中低收入者也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为了缓解他们的负担,政府将个税起征点逐步提高。
根据最新政策,起征点将从过去的3500元提高至5000元。
这意味着,年收入低于5000元的人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减轻了一部分纳税人的负担。
二、降低个税税率除了提高起征点,全国减税降费新政策还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税率。
过去,个税税率分为七档,最高税率为45%。
根据新政策,个税税率将调整为七档,最高税率降为35%。
这一调整将减少高收入人群的纳税金额,进一步促进消费和投资。
三、增加税前扣除项目除了调整个税起征点和税率,新政策还增加了税前扣除项目。
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是指在计算纳税额前,可以将一些特定费用扣除。
在全国减税降费新政策下,责任性赡养老人、子女教育、赡养子女和赡养配偶等费用可以作为税前扣除项目。
这些费用的扣除将减少个人的应纳税额,实现个人所得税的减免。
四、个税优惠政策除了上述方面的减免措施,全国减税降费新政策还引入了一系列个税优惠政策。
例如,对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紧缺人才等高科技领域从业者,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减免的政策。
此外,对于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政府也推出了个税减免措施,鼓励他们发展经营。
五、建议与注意事项针对全国减税降费新政策个人所得税减免,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1. 及时关注政策变化: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可能会不断调整和完善,因此纳税人应及时关注最新政策,避免错过获得减免的机会。
2. 合理规划收入:根据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收入,合理避税,减少应纳税额。
3. 注意减免资格条件:不同的减免政策可能有特定的资格条件,纳税人在享受个人所得税减免前,应仔细阅读政策文件,确保自身符合所需条件。
税费优惠力度逐年提升的措施
税费优惠力度逐年提升的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税费优惠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中国政府逐年加大了税费优惠力度,通过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税费优惠的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减税降费政策的不断完善。
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多轮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提升税费优惠力度。
2018年,我国实施了首轮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其中包括降低增值税税率、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措施,为企业减轻了负担,促进了经济发展。
2019年,又相继出台了新的减税降费政策,主要包括扩大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减税范围,为企业减轻了税收负担,提升了市场活力。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政府再次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延缓缴纳社保费、减免企业失业保险费等,为企业渡过了难关。
二、优化税收政策,促进产业升级。
为了促进产业升级,中国政府不断优化税收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提供更多的税费优惠。
2016年,我国出台了《关于支持创新创业引导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
2018年,又出台了《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给予了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
2020年,我国又出台了《关于支持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的若干政策》,对科技创新企业在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方面给予了更多的优惠政策,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费优惠力度。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在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国政府逐年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税费优惠力度。
2018年,我国出台了《关于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对小微企业在增值税、所得税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为小微企业减轻了税收负担,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降低基本生活成本 提振中低收入阶层消费信心
降低基本生活成本提振中低收入阶层消费信心作者:应晓妮张培元邹晓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3年第10期为进一步推动消费复苏,了解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和迫切需求,2023年5—6月,投资研究所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山东、浙江、重庆等地建筑工人进行了深入调研。
调研发现,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收入预期下降,叠加育幼养老负担重、房价高、社保低等问题,建筑工人消费意愿受到显著抑制,要提振其消费信心需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
一、建筑工人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8000万人,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各门类中仅次于制造业,建筑工人的消费特点在中低收入人群中具有较强代表性。
(一)个人情况:平均年龄偏高,八成以上来自农村40岁以上建筑工人占比近50%,平均年龄偏高。
受访建筑工人中,40岁以上工人占比47.3%,50歲以上工人占比近三分之一,明显高于20—3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数量。
调研发现,建筑业多数工种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风险高,“90后”“00后”一代年轻人普遍不愿意从事此类“又苦又累、又不体面”的工作。
超过八成建筑工人来自农村地区,跨省市流动现象较为普遍。
来自农村的受访者占比83.6%,仅有不到两成的受访者来自城市或者县城。
建筑工人流动性较强,近三分之一的受访工人表示,老家和工作地不在同一省;超过一半的受访工人表示,老家和工作地不在同一市。
因为工作流动性强,大部分建筑工人感觉“背井离乡”,对工作地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储蓄意愿较强。
建筑工人月平均收入集中在6000—8000元。
受访建筑工人中,约有12.7%的人今年月平均收入为2000—4000元,32.7%的人月平均收入为4000—6000元,27.3%的人月平均收入为6000—8000元,12.7%的人月平均收入为8000—10000元,14.5%的人月平均收入在10000元以上,中位数为6000元,平均数为7970元。
(二)家庭情况:“上有老、下有小”,负担较重多对夫妻在同一工地务工,家庭收入受行业景气程度影响大。
税收优惠政策2023及疫情税收优惠政策2023
税收优惠政策2023及疫情税收优惠政策2023 2023年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2023年最新税收优惠政策第一个税收优惠政策:1.中小微企业新购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3年,100%可一次性扣除,折旧4年.5年.10年内,50%可在原来的一次性扣除,其余50%可在剩余年度计算折旧进行扣除。
公司选择适用上述政策扣除不足造成的损失,可在未来五个纳税年度结转填补,享受其他增加损失结转年限政策的公司可按现行规定执行。
2.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国从事非限制、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1)信息传输行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不足2000人,营业收入不足10亿元,总资产不足12亿元;(2)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不足20亿元或总资产不足1亿元;(3)其他行业:从业人员不足1000人或营业收入不足4亿元。
第二项税收优惠政策:1.由省.自治区.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和宏观调控需要,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了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小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在50%的税收范围内减免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附加费.附加地方教育。
2023年最新税收优惠政策如下:1.规模增值税优惠政策。
2023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一般纳税人取得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的,历枣方可适用免税政策。
纳税义务发生在2023年3月31日前的,按照以往有关政策法规执行。
2.2023年,个体户还可以申请个人独资核定征收收政策应该不陌生。
个人经营所得税按核定征收纳税,个人核定税率在1%左右,然后再减半,个人所得税为0.5%。
3.免征合格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创客空间孵化服务增值税,自用并提供给孵化目标的房地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市土地使用税。
4.继续放宽初创科技企业认定标准。
符合条件的风险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资的,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扣除应纳税额。
2023年公司所得税优惠政策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一般来说,2023年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于企业来说,25%是最基本的税率;小微利企业应纳税额在100万以内的,先乘以25%,再乘以相应的税率,100万以上300万以内的,应纳税伍镇额。
2023年第15号关于进一步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2023年第15号关于进一步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为了进一步促进就业和创业发展,支持重点群体实现就业自主权,加强和完善税收政策,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
本公告将详细介绍这些政策,以便广大创业者和就业者了解并有效利用。
第一条政策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一些特定群体,如大学生、退役军人、城乡困难群体等,面临较高的就业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决定加强有关税收政策的支持,鼓励和促进这些重点群体的创业和就业。
第二条税收优惠政策为了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我国将实施以下税收优惠政策:1.免征营业税:对创业者在初创阶段的利润,免征营业税。
这将减轻创业者的负担,降低创业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创新和创业。
2.减免税收: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重点群体创业企业,可享受减免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
这一政策将显著降低创业企业的税负,激励创业者积极投身于创业活动。
3.个税调整:针对重点群体创业者的个人所得税,我国将进行调整。
具体措施将根据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确保创业者能够获得适当的个人所得税减免。
4.社保优惠:为了减轻重点群体创业者的社保缴纳压力,我国将提供一定的社保优惠政策。
这将鼓励更多的人选择创业,并更好地保障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
第三条申请和享受政策为了申请和享受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创业者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操作:1.营业执照申请:创业者首先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并按照相关规定在税务部门进行备案。
2.纳税申报:创业者需要按照国家税收法规定,定期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
在申报过程中,可以申请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3.报税材料准备:创业者应及时准备并保留好有关申报的材料,如财务报表、发票等,以备税务部门审核。
4.政策咨询和指导:为了方便广大创业者了解和使用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税务部门将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服务,创业者可以咨询当地税务部门或登录税务网站进行查询。
最新税务政策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细则解读
最新税务政策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细则解读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行减税降费政策,旨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缓解税负压力,促进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减税降费政策的有效实施,税务部门根据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了最新的税务政策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细则,以便更好地为纳税人提供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对最新税务政策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细则进行解读和分享。
一、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是税务部门重点关注的一环。
根据最新税务政策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细则,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
根据最新规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提高到5000元。
这意味着,在月收入未达到5000元之前,个人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
2. 教育、医疗等专项附加扣除。
为了进一步减轻个人负担,税务部门将教育、医疗等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并扩大了适用范围。
这将有助于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金额。
3. 外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为吸引外籍高端人才和海外人才回国工作,税务部门对外籍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外籍个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增值税优惠政策增值税作为我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惠政策对企业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税务政策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细则中,增值税优惠政策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
最新细则明确规定,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在达到一定标准以下的,可以享受增值税减免政策。
这将减轻小规模纳税人的经营压力,鼓励其积极发展。
2. 住房租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
为促进住房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税务部门给予住房租赁业增值税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增值税减免、封顶计算等,以减少企业税负。
3. 跨境电商增值税政策。
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税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增值税政策,以促进跨境电商的繁荣。
例如,进口跨境电商商品按照一定税率征收增值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零税率等。
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为支持企业发展和创新,最新税务政策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细则对企业所得税进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制定,旨在降低企业税负,增强企业获得感,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15个经典减税政策的内容
15个经典减税政策的内容1.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国家通过减少企业所得税税率、提高免税额度等措施,为企业减轻负担,促进经济发展和创业就业。
2. 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针对低收入群体,国家实施了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帮助他们减少纳税金额,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
3. 增值税优惠政策:国家对小微企业实行差别化的增值税税率政策,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税负,推动了市场活力。
4. 关税降低政策:国家对一些进口商品实施了关税减免或降低政策,提高了进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5. 优惠税收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国家对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给予税收优惠,鼓励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6. 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国家免除了城市维护建设税,减轻了购房者的负担。
7. 农业税费减免政策:针对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支持农民发展农业产业。
8. 奖励性税收减免政策:为鼓励一些特定行业的发展,国家实行了奖励性税收减免政策,提高了相关行业的竞争力。
9. 减少资源税税种:为了鼓励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国家减少了一些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促进了绿色发展。
10. 减免养老保险费:国家对特定群体(如残疾人、高龄老年人)实行养老保险费的免费或减免政策,保障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11. 免税进口政策:国家对一些特定的进口商品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促进了进口贸易和国际交流。
12. 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为鼓励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国家对一些土地使用行为实行了税收减免政策。
13. 家庭教育支出税前扣除政策:为鼓励家庭教育投入,国家允许个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符合要求的家庭教育支出。
14. 减免印花税政策:为鼓励经济活动和投资行为,国家对一些场合的印花税征收标准进行了减免。
15. 基层经营性国有资产税收减免政策:用于支持基层国有企业的发展,国家对其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了税收减免政策,推动了经济的良性发展。
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即“扩中”“提低”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5年)
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即“扩中”“提低”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扩中”“提低”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一、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1. 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所有低收入家庭的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包括提供免费的教育资助和奖学金制度。
2. 设立特殊教育基金,帮助特殊群体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社会参与度。
3. 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收入水平。
二、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建设,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1.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包括提高低保、医疗救助等救助标准。
2. 推行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建立个人养老账户、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等措施,确保低收入群体的老年生活安全。
3. 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医疗保障水平,包括提供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和药品,减轻低收入群体的医疗负担。
三、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1. 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贷款、税收减免和培训等支持措施,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为中等收入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2.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为中等收入群体提供更多高薪就业岗位。
3. 加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减免力度,提高其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四、加强财富分配机制和税收政策的调整,减少收入差距:1. 提高高收入者的税收负担,通过增加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等税收政策,减少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再分配。
2. 加强对超高收入者的资产管理和财产公示制度,防止财富集中和滥用权力现象的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 加强反腐败力度,打击贪污和贿赂等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平和法制建设。
五、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全民就业率: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工程、科技创新等领域,提高全民就业率。
结构性减税政策简介
结构性减税政策简介结构性减税有别于全面的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税负水平削减。
尽管在税收政策上同样会有增有减,但结构性减税追求的目标是纳税人实质税负水平的下降。
实行结构性减税,结合推进税制改革,用减税、退税或抵免的方式减轻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
2022年以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结构性减税政策。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增加居民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从2022年10月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2022年3月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标准的基础上,从2022年9月1日开始实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2022年开始降低包括居民日用品在内的700多种商品进口关税,对219个品种蔬菜免征批发和零售环节增值税。
这些措施为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2022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投资和技术进步;2022年对企业的国债利息收入等免征企业所得税,2022年9月对证券交易印花税实行单边征收,2022年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给予营业税等优惠,支持金融保险业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从2022年开始对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优惠政策,支持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发展;从2022年起实施促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文化产业、动漫产业等发展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2022年进行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也属于一项力度较大的减税措施,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是切实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对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和途径
1实现伟大复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所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就成为题中之旨。
2方法一是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水平。
这个是最立竿见影的效果了,比如5000以上作为起征点,这就很好地实现人们收入了。
3方法二是缩减五险一金所交的比例,减少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借鉴其他国家将一些股市投资亏损抵扣到个人承担部分。
4方法三是扩大多种经营收入渠道,鼓励个人业余时间创业增收。
5方法四是积极鼓励小微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增大对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能力和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_ 1 2021v^L j>c1a J j5s&55s S S^A55s S:sUU ^^J3^^Ljljl 〇J ^sL» A Juu^^JL u>-L e ^a J L>-l^L u L^J'd j u w f t^5^i J^jJ\j A jdS -.19L j^L j: w;如 f f j t 1*«1 O .... f tj^_>jJL x£>t-j4j_ 14 d<t6 ^jla JLJ j I^L J j t^LuLAj^c^o,^ ■;^»d〇« LjJb>x J L^r H^j<ij_ 14» ^ l〇<-j^L*M A_juk^j^ ^(_m j L>> ^j UL^u u I a J L^>>_2033 4JL>-l〇»—)I c^I j la_L->-_2035 <^ ^jL o-j^ls^<v^j O y*^ ‘金1“◊y j S^J.<—>)dJ<U>)L ft ^l〇j yj y i^5J<L^yj^i.^jJLo^d LsJl《多多U I jj,》)^L i J l j<L a^<J1'^>S4j^*J,^-04^1^63 y S (ALJ jl JI^> <<l_^^L^J ju JL_>- ^1a*9^1^4^4—>■匕|_〇lP^A_J^^cljl ^IjccL (^^^ji—jij)jjJJij^lj O<to^x3 .^^a-**)I a^a'j^£»- ^>^<jLjL**xj^^*Sijit>-j J^d l j j4S H j ^iLijoL®p J^^clj!I^x J u^j L 1__j L^l>.j^^LL o I j i J j—»a j j^>- 1__^L> (A1_)J^^S 0<i5^4J L f t<L o ^L s u l^ ^L<J L M*jJ L u y>J»^m J ^L j L>* .j*s S a£d5l5U^-〇(j^JL-*j L»p^^jLiLy^^y*S <L_^^_)4JL^4_^1L)lj〇〇ljL-9i^J<L> <d5L)L w J^<to^^j J u l S^>*JP^4,〇Jc5—PL J***^>?^p jjls[j j^jj L <L?^J :J^)f >£L»iA-i-^$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在“十四五”时期“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优化税收制度推动共同富裕的公平纳税
优化税收制度推动共同富裕的公平纳税税收制度是国家财政管理和社会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优化税收制度能够实现公平纳税的目标,进而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优化税收制度来实现公平纳税,从而促进全民共同富裕。
一、建立多层次的税收体系为了实现公平纳税,税收制度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税种体系,确保税收能够合理分摊。
例如,可以设立个人所得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多种税种,使纳税者按照不同的收入来源和能力承担相应的税负,达到公平分担税收的目的。
二、调整税收政策,促进收入再分配税收政策的调整也是优化税收制度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减免税制度的设置,有针对性地对低收入人群给予减税政策,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实现收入再分配的目标。
同时,对于高收入者,则可以适度提高税率,增加其纳税负担,实现社会收入的均衡化分配。
三、完善税收征管机制,防止逃税行为公平纳税的前提是确保所有纳税人遵守税收法律,没有逃税行为的存在。
因此,完善税收征管机制是优化税收制度的关键环节之一。
可以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提升税收执法水平,建立健全的税收信用体系等措施,有效遏制逃税行为,保障税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四、加强税收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税收意识税收制度的公平性还需要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因此,加强税收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税收意识,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开展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解读、开展纳税知识普及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税收制度的认知,使其能够积极地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
五、加强国际税收合作,遏制跨国避税税收公平性的实现也需要加强国际税收合作,遏制跨国避税等行为。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税收合作组织,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共同打击跨国逃税行为,实现国际税收的公平化。
六、加强税收监督和评估,保障税收制度的公平透明最后,为了保障税收制度的公平透明,需要加强税收的监督和评估工作。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税务机关的监督,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确保税收纳税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2023年第15号关于进一步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2023年第15号关于进一步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一、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脱贫人口(包括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及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的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在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内按每年20000元的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最高可上浮20%。
减免税额以其实际缴纳的税款为限;大于扣减限额的,以扣减限额为限。
具体包括以下人员:1. 纳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的脱贫人口;2. 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3. 零就业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劳动年龄内的登记失业人员;4. 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
二、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企业招用脱贫人口,以及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且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的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
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最高可上浮3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此幅度内确定具体定额标准。
三、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税务总局要实现脱贫人口身份信息数据共享,推动数据下沉。
四、企业招用就业人员既可以适用本公告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又可以适用其他扶持就业专项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可以选择适用最优惠的政策,但不得重复享受。
五、纳税人在2027年12月31日享受本公告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未满3年的,可继续享受至3年期满为止。
以前年度已享受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满3年的,不得再享受本公告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前年度享受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未满3年且符合本公告规定条件的,可按本公告规定享受优惠至3年期满。
税务改革减税降费实施方案
税务改革减税降费实施方案近年来,我国税务改革减税降费政策不断深化,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税收制度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大减税力度继续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扩大享受减税优惠范围,提高减税力度。
对纳税人家庭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进行优化完善,减轻纳税人负担。
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税负,提高制造业竞争力。
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进行适当提高,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
二、优化税收结构推动资源税改革,加快建立以矿产资源补偿费为主体的资源税制度,提高资源税对资源环境保护的调节作用。
深化增值税改革,扩大应税范围,降低税率水平,推进营改增试点。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改革。
三、加强税收征管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
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纳税人成本。
推动建立健全税收信用评价制度,加强对纳税人的信用监管,提高纳税人自觉遵纳税收法律法规的意识。
四、完善税收政策进一步优化税收政策,推动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税收体系。
加强税收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税收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税收政策研究,及时调整税收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强化政策宣传加强税收政策宣传,提高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了解和认同。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社会广泛宣传税收政策,及时回应纳税人关切,增强纳税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六、加强政策评估建立健全税收政策评估机制,及时对税收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加强对税收政策实施的监督检查,确保税收政策落地生根,取得预期效果。
七、强化组织领导各级税务机关要充分认识税务改革减税降费工作的重要性,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确保税务改革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实施。
各级税务机关要加强内部协调,形成合力,确保税收政策的统一贯彻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家里的独子,老李的儿子小李不愿意回乡务农,老李也不指望儿子回家和自己一起养猪。可由于没上大学,小李只是一名简单的操作工。小李想学管理、学技术,厂里能提供这样的机会吗?专家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此外,还要通过城乡一体化的要素市场建设,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只有这样,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才能得到缓解和遏制。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专家表示,“普涨”不仅意味着工资要涨,基本公共服务更要涨,尽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均等化”涉及义务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基础设施等方面。据发达国家经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至少可使基尼系数压低10 个百分点。为解决当前低收入群体的社保难题,专家建议:一是完善基层社会保障机构,二是普及社会救助服务平台。
不仅工资增幅慢,不同行业、群体的收入差距更加令人担心。有统计显示,占全国职工人数不到8%的垄断行业从业人员的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约55%;20个行业门类收入差距平均接近5倍,有的行业职工实际收入是其他行业的10倍。增加工资、缩小差距成为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共识。今年以来,各地纷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省市上升幅度都达到10%左右,有的甚至调高了25%.专家认为,涨工资是一项系统工程,依赖于对分配机制的综合治理。
第一种是供任职公司高层管理者报读的课程,通常利用工作时间之余修习,名为高阶工商管理硕士(Executive MBA,简称EMBA)。
第二种是供现职管理者或大学毕业生报读,以增进其管理知识的普通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此即工商管理硕士的基本原型。
第三种是供现职从业或具备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以强化其企管专业基础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亦名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ScBA )。
第二种是远程MBA项目,1995年由美国McCann University率先提出,至今也有10多年的历史了。就是通过网络多媒体形式进行授课。
本段学位特点
MBA学位是一种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学位,是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的学位。它教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学”,技巧和思维的培养重于理论分析能力。它要求其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应变能力、预测能力、综合能力、组织能力等)。
尽管MBA与其他研究生在上述方面存在区别,但目前在招生录取和在校的教学管理方面却是基本相同的:都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按国家划定的录取线统一录取;在取得学籍后按正规研究生标准进行教学管理;做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取得学位,这就更加显示了MBA的重要性。
本段起源
MBA教育起源于美国。一般认为,美国最早的管理学院是188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设立的The Wharton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而工商管理硕士培训计划(MBAProgram)要晚些,诞生于哈佛大学。管理教育刚刚起步时主要强调气度和性格的陶冶,而非实际专业知识。一时没有获得工商企业界的热烈反应。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教育在工商界的推出有了初步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管理教育更是蓬勃发展起来,这主要源于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明显分离,产生了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迅速膨胀的要求。战争结束时经济转变为和平时期经济,人们的消费能力大量释放,市场兴旺,为企业带来了大量扩充时机。许多退伍人根据退伍军人教育法案进入大学就读,其中很多又都选择了商学院的MBA学习,哈佛大学辉煌的1947届就是这“出类拔萃的一代”中的佼佼者。
生分人游离在制度之外。在一些地区,保障标准偏低、负担偏重,特别是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因对象不同,不能实现均等化服务,成为当前社保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农村,社保短板更明显。如西部某县,全县卫生人员有1069名,按照该省2001年的人才配置标准,全县至少要配置卫生人员2200名,缺口达上千名。
案例3
“从不对报销医疗费抱希望”
67岁的退休职工王学杰住在东北乡下,尽管心脏不好,但他从不轻易去医院做检查:“看病至少要去县城,不仅太麻烦,花费也很大。5年前我曾因肺炎在市里住过院,可是2000多元医疗费至今没报。”他说,当地财政状况不好,因为积攒的医疗费很多,县里根本无力解决,他从不抱什么希望。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是对纳税人的各项收入分类,分别征收、各个清缴。这样,客观上造成了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缴税较多,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缴税较少。同时,个税对所有纳税人实行“一刀切”,没有考虑纳税人的家庭负担是否过重、家庭支出是否过大,也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张健查阅资料发现,2009年的个人所得税中,中低收入阶层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65%以上,而高收入者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只有30%左右。张健认为,前些年,多数人月薪不过两三千元,普通人的个税负担不重;如今,随着收入水平水涨船高,多数城市中等收入人群的月收入已在六七千元以上,普遍适用较高的税率,缴纳税额大幅增加,偏重的个税负担加重了生活压力。“尽快给社会中等收入群体减税增收吧!”张健说。
案例4
“养猪挣钱到底有没有指望?”
肉价涨了!入秋,生猪价格稳步回升,52岁的山东养猪大户李保军很高兴,忙着扩建猪圈,准备抓住年前的消费高峰,把去年的损失补回来。李保军养猪多年,最大的感觉就是这些年肉价不稳,风险很大,“靠养猪挣钱到底有没有指望?”
“十一五”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跨上4000元、5000元台阶,2009年达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拉大,农民增收很难,最需要加快。老李认为,增加农民收入,还得靠稳定的好政策。“前年生猪市场供不应求,肉价上涨,国家给养猪户发了母猪补贴,鼓励农户养猪,这使我们很受鼓舞。”但总的来说,由于农产品价格总体偏低,各项补贴的增加还不能抵消成本上涨造成的影响,给农民增收带来很大挑战。
社保
在一些地区,保障标准偏低、负担偏重,特别是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不能实现均等化服务,成为当前社保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城乡
“十一五”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拉大,农民增收很难,最需要加快。
上半年,全国总工会曾进行过一项职工收入调查,结果显示,有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数据表明,政府、企业、居民是国民收入三大分配主体,目前,这三大主体所占比例是33∶30∶37.国家和企业分得多,居民分得少,成为我国现有分配格局的最大特点。
MBA作为一种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首先是培养目标不同: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而其他硕士研究生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其次是培养对象不同,MBA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具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招收在职人员;第三是培养方式不同,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训练,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
需求的骤增最终暴露了美国的管理学院在目标、手段和学术水平上的诸多弱点,1958年美国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各自的综合报告不约而同地明确了管理教育的实务性质,主张加强定量分析能力,并基本形成了后来影响颇广的结构化的课程体系。这之后的六七十年代,美国教育的重点便放在了MBA上,美国每年授予的MBA学位数量达到授予硕士学位总数的20%以上,再次进入空前的蓬勃发展时期。
进入80年代,以1984年《哈佛商业评论》“管理学院不能令人满意的管理教育,应对美国国际竞争力下降负有一定责任”的批评意见为代表,对美国MBA教育状况的批评,引起管理学院院长深刻的反思。但这一次并未走向统一的模式,而是走向各自的探索,这就形成了80年代的管理教育创新,包括:国际化;课程的整合;加强对领导才能、团队意识和管理技能的训练中丰富学生的科学技术知识;对企业和企业家伦理的重视;网络大学与远程教学的实践(Virtual Bschool);等等。
案例2
“快给中等收入群体减税吧!”
37岁的张健是南方一所大学的副教授,每月基本工资、奖金、各项补贴等加起来累计有8000多元,可是,每月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近千元,这让他十分心疼。最让张健不明白的是:他有一个大学同学办了家广告公司,可每月个人所得税不足百元。原来,这位同学将他的工资定为3000多元,虽然工资低,但由于公司是自己开的,很多生活开销都算在了公司的经营成本中,日子远比张健殷实得多。
MBA
MBA是英文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的简称,而其中文简称为“工管硕”。工管硕士是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专门培养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员的专业硕士学位。工管硕士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工管硕士是商业界普遍认为是晋身管理阶层的一块垫脚石。现时不少学校为了开拓财源增加收入,都与世界知名大学商学院学术合作,销售他们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工管硕士培养的是高质量的职业工商管理人才,使他们掌握生产、财务、金融、营销、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等多学科知识和管理技能。
工资
全国总工会进行的一项职工收入调查结果显示,有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不仅工资增幅慢,不同行业、群体的收入差距更令人担心。
税收
随着收入水平水涨船高,多数城市中等收入人群的月收入普遍适用较高的税率,缴纳税额大幅增加,偏重的个税负担加重了生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