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 上课
始得西山宴游记上课用
• 虚词(见附录) :(二)介词 •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 反诘。呢。 • 并完成核按钮P58 T9
• 省略句 • (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 • (2)(我)因坐法华西亭(省略主语“我”) • (3)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指代西山) • (4)(我)引觞满酌(省略主语“我”)
• 19.道,dào •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 • ——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 ——从师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流传了。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 ——从郦山下来,取道芷阳从小路行走。 •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 ——哪里讲得完呢? •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 ——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发展,其次 是借有利的形势引导他们。
《始得西山宴游记》复习回顾
• • • • • • •
自由读小注,识记文学文言知识 通假字2 古今异义3 词类活用 重要实词:穷4 始3 向 披 虚词:而3、之3 为 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1 省略句
• 通假字 • (1)自余为僇人(通“戮”,刑辱) • (2)梦亦同趣(通“趋”,往,赴) • 古今异义 • (1)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 (2)游于是乎始 •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 (核按14钮P61,练习P64T14\15)
Hale Waihona Puke • 重点语句翻译 • (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译文:意有所至,梦也同往。 •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 西山之怪特。 • 译文:认为凡是这个州的有奇异姿态的山水,都为我所拥 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 (3)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 译文: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 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 •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再读课文,讨论:
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 着墨?
• 以前永州山水游览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 山之游不同于以往。 • 用游其它山水时的心情抑郁反衬西山之游 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
• 诵读并翻译第二段,说说作者笔下 的西山是怎么样的?找出相关词句。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 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 山之高而止。 • 因:由于 • 始指异之:才指点西山并且感到它的奇异。 • 遂:于是 • 缘:沿着 • 斫榛莽:砍伐丛生的草木 • 茅茷:茅草 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的西亭上,才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 而犹不欲归。 • 觞:酒杯 • 颓然:醉倒的样子。
译文:拿起酒杯满斟而饮,摇晃就
要醉倒,一点儿也不知道太阳已经下 山。 苍茫的暮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一无 所见,而我还不想回去。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 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 今昔对比 宴游诸山 宴游 过程 宴游西山
披草而坐,倾壶而 引觞满酌,颓然就 醉;枕以卧,卧而 醉;至无所见,而 梦;觉而起,起而 犹不欲归 归
心情
恒惴栗
心凝形释,与万化 冥合
再读课文,讨论:
概括文章两段的段落大意。
第1段:游西山前,自以为永州的奇山异水自己都游 遍了,面对幽泉怪石饮酒娱乐。( “未始知西山之 怪特”为过渡句)
颓 然 于 山 水 中 被 山 水 所 激 发
始得
之喜
文章主旨:
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 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 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 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
始得西山宴游记上课笔记.
一、關於柳宗元:余秋雨《柳侯祠》節錄客寓柳州,住舍離柳侯祠僅一箭之遙。
柳宗元到此地,是公元八一五年夏天。
當時這裡是遠未開化的南荒之地,進行貶放罪人的所在,這兒整個被原始野林籠罩著,潮濕蒸郁,暗無天日,人煙稀少,瘴疫猖獗,是座宏大無比的天然監獄。
柳宗元是趕了長路來到這裡的。
他的被貶,還在十年之前,貶放地是湖南永州。
他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過得孤寂而荒涼。
親族朋友不來理睬,地方官員時時監視。
災難使他十分狼狽,一度蓬頭垢面,喪魂落魄。
但是,災難也給了他一分寧靜,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自然對話。
於是,他進入了最佳寫作狀態,中國文化史擁有了《永州八記》,華夏文學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構建。
這年年初,一紙詔書命他返回長安,他欣喜萬狀,急急趕去。
經過汩羅江時,屈原的形貌立即與自己交疊起來。
他隨口吟道︰「南來不做楚臣悲,重入修門自有期。
為報春風汩羅道,莫將波浪枉明時。
」《汩羅遇風》到得長安,兜頭一盆冷水,朝廷厲聲宣告,他被貶到了更為邊遠的柳州。
柳宗元淒楚南回,同路有劉禹錫。
劉禹錫被貶到廣東連州,到衡陽應該分手了,兩位文豪牽衣拱手,流了很多眼淚。
宗元贈別禹錫的詩句是︰「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這年他四十三歲,正當盛年,但他預料,這個陌生的柳州會是他的喪葬之地。
他四處打量,終於發現了這個羅池,池邊還有一座破損不堪的羅池廟。
他無法預料的是,這個羅池廟,將成為他的祠,被供奉千年,不為什麼,就為他破舊箱篋裡那一札皺巴巴的詩文。
在柳州的柳宗元,宛若一個魯濱遜。
他有一個小小的貶謫官職,利用著它,挖了井、辦了學、種了樹、修了寺廟、放了奴婢。
但畢竟勞累,在四十七歲時死去。
二、散文作品分類*山水遊記---永州八記1.所謂永州八記,是柳宗元貶永州所寫的八篇遊記。
其中四篇作於元和四年,即()、()、()、小石潭記,稱為前四記;另外四篇作於元和七年,即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此為後四記。
其中()可視為八記的()。
2.清常安古文披金卷十四:「永州八記脈絡相通,若斷若續,合讀之,更見其妙。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披草而坐(用手分开)
C.意有所极(至)
觉而醒(醒来)
D.始指异之(以……为异) 缘染溪(沿着)
3.下列各句加点词与当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旳一项是( C )
A.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B.攒蹙累积
C.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D.吾从而师之
4、选择你喜欢旳景色,仿照下面句子 ,迅速构思, 倾情描述:
我喜欢伟岸坚毅旳大山,他刺入天际旳傲然,他坚 守大地旳执着 ,让我读懂了生命旳超脱与坚定。
沿着
4.箕踞而遨 席地而坐 \表修饰 \游览,欣赏
5.岈然洼然
……旳样子
6.攒蹙累积
汇集收缩
7.游于是乎始
从此
(二) 翻译: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 之文以志。
这么后来才懂得我此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旳游
览从此才开始。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来统计这件事。
合作探究
1.始游西山时,作者看பைடு நூலகம்了西山旳哪些“怪特”之处 ?从中得到了什么样旳精神感悟?为何他会感叹 “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柳宗元
学习目的: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 汇“穷”“异”。
2.了解作者被贬永州后寄 情山水聊以忘忧旳情怀。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 823年),字子厚,河东 解(山西运城西)人, 世称“柳河东”。因官 终柳州刺史,又称“柳 柳州”。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 家,与韩愈共同提倡唐 代古文运动,并称为“
“记”,是古代旳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 物,并经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 者旳感情或看法,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字音字形
僇(lù)人 恒惴( zhuì) 栗( lì ) 施施( yí)而行 觉(jiào)而起 斫(zhuó)榛莽,焚茅茷( fá) 箕(jī )踞而遨 衽( rèn)席 岈(xiā )然洼然 若垤(dié )若穴 攒( cuán )蹙( cù )累积 培( pŏu)塿(lǒu) 颢( hào)气 引觞(shāng)满酌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与赏评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所以为这次游览写了篇文章作为记述。 这年,是元和四年。
其文之境:作者刚直人格精神之美与浩瀚的 自然之美合而为一
内容述评
全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发现西山前的游览情景和心境。
第二部分描述发现并游览西山的情景和心境。 一般说来,山水游记是以表现自然山水之美为主 的,它提供给读者的首先是直观自然美的享受。但 由于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作者在特定身份特定处境 中的产物,所以还在思想方面给我们一些启示。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 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 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青山白水互相缠绕,视野之外的景物与高天相连, 向四面眺望都是一样。然后知道这座山的卓然耸立, 不与小丘同类。悠悠心神与天地间的自然之气 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喜洋洋与大自然 交游,遨游于无边无际的天地宇宙之间,不 知其尽头。。拿起酒杯来倒满酒,喝醉得身子倾倒, 不知道太阳落山了。昏暗的晚色,从远处来临,来 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但还不想回家。心神凝住了, 形体解脱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与浩 渺广大的自然之气合而为一。然后才知道我以 前的游览不能算做游览,真正的游览从这一次才开 始。
简介“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 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 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
托物言志。
学习目的
了解作者的处境,理解作者 的精神世界。 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 景的特点。 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 景的艺术特色。
《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ppt课件
睡醒了就起来,起来后就回家。 (9)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 之怪特。
我认为凡是这个州里形态奇特的山水,我都去过了,却 10 不曾知道西山的奇怪特别。
二段释疑:
指着西山
今年登九高月远望二十八才日,因因为 坐法 以….为异
于是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渡仆过人过湘沿江着,缘染溪,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 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这一段文字运用了相同字首尾相接 的顶针修辞方法。
这种修辞手法规造成了一种回环往复 ,绵绵无穷,醉梦交织,颓唐郁结的心 情,无以消解的表达效果。
28
欣赏品味 ①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苹而坐,倾壶而醉。醉则 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 而归。
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 怪特。
③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平与灏气俱而莫得 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④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 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⑤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 乎始。
⑥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 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
译文:
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势,(高的地方)像 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 样低陷,(高的地方)像蚂蚁做窝时堆 在洞口的小土丘, (低的地方)像小洞 穴。看似尺寸之间的景物,实际上有千 里之远,(这些景物)聚集紧缩在一起, 没有哪个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云缭 绕,连绵不断,外与天接,四处远望都 是一样的景象。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深青的夜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了,还是 不想回家。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优秀5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优秀5篇)教学过程篇一1.给文中生字注音,再朗读。
在流畅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纸片等物遮住课下的注释,根据原有的知识,联系上下文,运用“因文生义”的方法,逐段理解课文大意,难以疏通的词句,再看注解或进行讨论,最后师生共同解决,完成书后练习三。
2.理解文章大意后,再体会文中叙述、描写、抒情语句的不同特点,完成书后练习二。
3.解决词、句文章整体大意,再分析作者,寄情山水之“情”和所绘的“山”“水”之景,以及如何写景的。
作者谪居永州,心怀惴傈,常年闲暇寻山访水写起,引出西山,点明游山水是为了寄情怀,不单是游赏。
节写西山的宴游之乐。
篇二文章开始作者说:“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文末则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前后照应,不仅突出了西山的不凡,说明作者在永州的真正游览活动是以游西山开始的,而且为领起,后面几篇游记做了铺垫。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篇三一、目标:1、体会柳宗元滞留永州时的一次心灵苦旅,从“恒惴栗”而麻木于山水到“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的天人合一境界,精神上的自救。
2、了解西山特点和她在柳宗元心中的位置及作用。
二、过程:1、导入:今天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五板块“像山一样思考”的第三专题“感悟自然”的一篇文章《始得西山宴游记》,说到感悟自然,老师在备课时想”一句来自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所谓的参禅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懂吗?说说看法。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柳宗元和他笔下的西山,感受一下山水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感悟。
2、关于柳宗元,大家比较熟悉,曾学过什么作品?介绍因革新失败而被贬永州10年和那时创作的《永州八记》。
3、点名朗读,正音,集体朗读。
老师曾布置大家预习,整理出不懂的语句进行交流,不知道有没有?没有吗?那太好了。
不过,老师有个句子读了大概有一千遍,还是不大懂,哪位同学能帮忙?a、其高下之势……莫得遁隐。
b、题目什么意思?4、看得不大懂吧?那请大家找出带有“始”的几个句子,朗读,参考注释,什么意思?看这几个句子有什么作用?连起来能解决题目的意思了吗?那我们不急,先看一下作者宴游了几次?(西山宴游和众山宴游)5、我们先看第一次宴游。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9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9篇)初中《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被贬永州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重点难点: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
柳宗元,他的文风没有其他三人的大气磅礴,却有如泉的细致和悠长,情亦然也。
而贬官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趣却又令人无奈的现象。
说令人无奈,是因为数不胜数有才华的人杰,就此被一道道无情的圣旨所埋没。
又说它有趣,乃是因为一个文人在贬官期间所获得的东西,远远比他“居庙堂之高”所获得的要多得多。
柳公十年永州,便有了《永州八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他的《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简介作者由学生介绍,补充。
三、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始得、宴游始得:才得到、才能够、才获得宴游:安逸、闲适地游玩四、整体感知(生齐读课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心境是如何变化的?是什么在起作用?作者的心境变化:由恒惴栗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是西山在起作用记两次所游,有何不同?游诸山游西山宴游过程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枕以卧,引觞满酌,颓然就醉;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情恒惴栗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五、重点研读(指名生读)1、西山有何独特之处能令作者“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尺寸千里,攒促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西山之景的描摹,不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
)用来比照映衬的手法写出了西山的高俊峭拔。
2、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自由读)(找出与之对应的句子并讨论回答)明确:作者游山水是想聊以忘忧,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感受。
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上课使用
日:每天。徒:随从。穷:尽。 回溪:萦回曲折的溪涧。
到 则披 到了(目的地以后)就用手分开 草而坐, 倾壶而 醉。 草坐在草地上,尽情喝完壶里所有的酒,直到喝醉。 醉 则更相枕以 卧, 卧而 梦。 意有所极, 醉后就互相枕着(身体)躺卧,紧接着进入梦乡。意有所至,
披:(用手)分开。 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梦也同往。睡醒了起来,起来后回家。 更:进而。极: 至。趣:同 “趋”,往,赴。
问题 探讨
4、 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 山之景的?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刻画细致,寄托深远,情景交 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本文没有直接写 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 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坐法华西亭, 望西山,始指异之”。再写登上西山始感高险难测, 云天相连。由极目远眺,“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 之下”衬其高。所见之深山低谷,好像土堆洞口,千 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 天相连浑然二体更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 特立,不与培蝼为类”的感受。在比照映衬之下,西 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
以为 凡 是州之山水有异态 者, (我)因此认为只要是永州的山水中有特点的景致, 皆我有也, 而 未始知西山 之 怪 特。 我都游览过了,然而却不曾知晓西山(景物)的奇异特色。
以为:认为。 未始:不曾。
段解:总述未得西山以前的游览情况以及疏散无拘的“宴游” 之乐。
今
年 九 月 二 十 八 日, 因 坐 法 华 西 元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我)在法华寺西边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 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 表作。《永州八记》即《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 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 《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他写的游记 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 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 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 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 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 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始得西山宴游记--上课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始指异之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之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不知日之入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故为之文以志
为
自余为僇人 不与培塿为类 故为之文以志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助词,的) 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助词,的)
之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助词,的) 不知日之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为之文以志(指示代词,这)
这是对西山宏伟气象的赞美,也寄寓了自己的 心志,是由写景向抒情的过渡。
adj n,远处
(3)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 犹不欲归。
译文: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 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
专一 解除束缚
暗暗相合
(4)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译文: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 暗相合。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广大的样子 尽头
译文:(西山的)高大渺远与天地间的浩瀚大气一样,永无边 际;(西山的)广阔无边可与天地自然结友交游,永无尽期 。
拿起酒杯
跌跌撞撞,身体倾斜
(2)引觞(shāng)满酌,颓(tuí )然就醉, 接近 不知日之入。 太阳落山
译文: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 不觉间日薄西山。
这样以后
从前
从此
(5)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译文: 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 (时)开始。
写 文章 记
(6)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判断句)
译文:所以写了文章来记这件事。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
二段释疑:
指着西山
今年登九高月远望二十八才日,因因为 坐法 以….为异
华于西是亭,渡望过西山,始指异之。沿着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
而止。 砍伐
走到…尽头
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边的亭子上, 眺望西山,才指着它认为奇异。于是吩咐仆人渡过湘江, 沿着染溪,砍去丛生的草木,烧掉茂密的茅草,一直清除 到高山之顶。
(1)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 从他处着墨?
以前永州山水游览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 游不同于以往。
用游其它山水时的心情抑郁反衬西山之游给自 己带来的精神愉悦。
(2)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但游历众山却 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受,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 “怪特”之处。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 “数州之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 法相比的,这高峻的西山卓尔不群的人格是何其熟 悉,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欣 喜之情溢于言表,“引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 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深切体会到天人 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 山水的开迹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
译
这样才认识到这座山是如此之特
文
出,和小土丘不是一类。
这样以后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嵝为类
特出
译文 渺远的样子,与大自然之气在一起,而没
有谁知道它的极限; 广大的样子,与创造 万物的神同游,而没有谁知道它的尽期。
边沿,极限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渺远洋的样洋子乎与” 造在一物起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尽期
柳宗元在政治思想上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曾提出 “官为民役”的观点。
政治上他是失意者,但在文学创作上却成就卓著, 表现在寓言、传说、山水游记等散文方面,是唐宋 散文八大家之一。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范文3篇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范文3篇推荐文章高中语文必修三《赤壁赋》教案范文3篇热度:高中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精选教案范文3篇热度:部编版高中必修三《山地回忆》精选教案范文3篇热度:高中语文必修三《边城》精品教案范文3篇热度:高中语文必修三《鸿门宴》精选教案范文3篇热度:星星从不嫉妒太阳的灿烂辉煌,它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力发光。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范文。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学生自行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教师释疑,帮助学生掌握部分文言学习方法,;2、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因声求气,学生能够解读情景交融之处;3、理解文本丰富情感,体会作者寄寓山水游记中的人生万象。
【预习要求】1、了解作者生平及成就,做文字简介(200字);2、正字音,读文本:僇人恒惴栗施施而行斫榛莽焚茅茷箕踞而遨衽席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不与培塿为类颢气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与万化冥合3、解释字词:僇人梦亦同趣始更相枕以卧异之踞、席地而坐莫得其涯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缘染溪4、翻译句子:(1)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5、诵读文本,梳理内容:游诸山和游西山两类游玩,过程结果截然不同,请制表,分不同方面呈现两类游玩的不同之处;6、质疑:关于字词、文意理解方面,可提出疑问。
【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见识唐宋八大家散文中的“游记”。
记叙游踪或描摹物件为主要目的,且文学性强的散文作品都可以归属为游记散文。
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可谓唐宋八大家游记的标志。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
”何以“牢笼百态”?借助《始得西山宴游记》一窥其一二。
二、初读文本,识文断字。
1、请学生自读文本,注意字音、断句;2、反馈预习情况:梳理字词、疑问之处;教师补充: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乎、始)、古今延续(涯崖、缘木求鱼)重点补充:定语后置句“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引入初中所学内容“金十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马之千里者”等。
始得西山宴游记 上课
西山之景的描摹,不直接写眼中西山, 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为类。悠悠乎与颢 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 其所穷。
培 :大小坟冢。这里借指小土堆似的山 丘。
悠悠:渺远的样子。 颢气:即浩气,天地自然之气。 涯:边际,极限。 洋洋:广大的样子。 造物者:即天地、自然。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表现之一
比照与映衬手法的运用
未得西山之前,概写泛游其它山的情况
恒惴栗
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
倾壶而醉,醉则 更相枕以卧,觉 而起,起而归
心情感受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游览方式 凝神观赏
娱乐-醉酒
引觞满酌,颓然 就醉,至无所见
而犹不欲归
始得西山,特写西山突出它的卓尔不群
表现之二
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
华寺的西亭上,望着西山,才指点着它, 并且感到它的奇异。于是就命令仆人渡过 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草木树丛,烧掉茂 密的茅草,直到山顶为止。
思考:
作者于何时、何地发现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 望西山,始指异之。
作者发现西山时都命仆人怎么做? 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 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译文: 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永州,心中常常
忧惧不安。在那些空闲的时候,我就外出缓缓地散步, 不受拘束的游玩。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 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
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徒:随从。 穷回溪:形作动,走到尽头。回溪,萦回曲折的 溪涧。 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特的石头。 披草而坐:披,用手拨开。而,表承接。 更:更换,交替。相枕,互相紧靠着。 卧而梦:梦,名作动,做梦。 极:到 趣:通“趋”,往。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用 (二)助词。①表疑问语气,
到则披草而坐 披草,拨开草。披,用手拨开。
第1段 :字词解释
相枕,互相紧靠着。
醉则更相枕以卧
意有所极, 心里想到那里,梦中也就到了那
梦亦同趣
里。极,到。趣,通“趋”,往。
以为凡是州之
山有异态者
异态,奇异的形态。
而未始知西 山之怪特
未始,未尝。怪特,奇 怪、特别。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 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 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 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写景抒情,托物言志。
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初游。宴游,宴饮游乐。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了 哪些内容
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 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 合,
第1段 :字词解释
自余为僇人 居是州
僇(lù)人,获罪的人。僇,通 “戮”。这里是遭到贬谪的意思。
居,住。是,这。是州,指永州。
恒惴栗 其隙也
• 石渠记《石渠记》写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游袁家渴以后。从袁家渴沿潇水而上, 约半华里有一条小溪,溪口上去不远有一座石拱桥,桥下为农家浣洗处,柳宗元写的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坠小潭”当是石渠旧址。
• 石涧记
• 从石渠沿潇水而下约一华里,翻过一座土山,就到了涧子边杨家。村子北面有一条小 溪,从村前田洞中间流经村旁,穿石拱桥,入潇水,这就是柳宗元所说的“石涧”。
萦青缭白 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水。
外与天际 际,交会。
第2段 :字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睡醒
(8)觉而起,起而归。
译文:睡醒了就起来,起来后就回家。
认为
奇特的形状
(9)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这是什么句式)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 山之怪特。 未曾,不曾
奇异非常
译文:自认为凡是这个州里形态奇特的山水,都被 我领略过了,却不曾知道西山的奇特。
古义:两个词,凡是这个
沿着
砍伐
译文:于是吩咐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 砍去丛生的草木,烧掉茂密的茅草,一直清 除到高山之顶。
拉着
n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观赏风景
(3)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 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 席子
译文:攀援着爬上山顶,席地而坐,观赏风景,周 围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衽席下。
指山的高低之势 山谷空阔的样子 溪谷低下的样子 聚集收拢 蚁穴边的积土 (4)其高下之势,岈(xiā)然洼(wā)然,若
dùn
萦青缭白 yíng liáo
hào 引觞满酌 míng
研习课文第一段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 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 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 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 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 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表现内心忧愤,又引出下文出游
寄 情 于 景
漫无目的游览(心中苦闷的象征)
心灵孤寂,不知所往
苦中作乐,借酒浇愁 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
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 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 秀水的游览,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 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 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 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 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 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根据课文标题 猜悟文章内容
发现西山
对应的语句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认为……奇异 偶识西山的欣喜
攀登西山 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沿着 穷尽 游览西山 其高下之势,……尺寸千里,……四望如一。 景色描写 写出了西山的特点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 抒发感受 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与自然万物的融合 宴饮游乐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始得西山宴游记
解题 标题“始得西山宴游记”怎么理解?
始得:初识,初游。暗示初次遭遇西山 宴游:宴饮游乐。形容游览的安闲快乐
西山: 游览地点。
记: 表明是一种记载描写事物的文章。 ——定下全文叙事基调: 游览西山的喜悦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 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 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 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 情,托物言志。
adj n,远处
(3)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 犹不欲归。
译文: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 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
专一 解除束缚
暗暗相合
(4)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译文: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 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
这样以后
从前
从此
(5)然后知吾向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 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 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jī)踞而 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 势,岈(xi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 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 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pǒu)塿 (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shāng) 满酌,颓(tuí )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 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 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 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因为
(1)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 望西山,始指异之。 adj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才
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边 的亭子上,眺望西山,才指着它认为奇异。
于是 渡过
(2)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 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adj v,走到……的尽头
adj n,顶点
诗中描写天地间一片白 雪,没有半点生气与声息, 在万籁俱寂的广大的空漠中, 只有孤独的渔翁在寒江垂钓。 诗人创造了一个清绝、寒绝、 独绝的艺术境界。来表现他 拔流绝俗,孤傲高洁的品格。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 《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 鉧(gǔ mò)潭记》《钴鉧潭西 小丘记》《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石渠记》 《石涧记》《小石城山 记》。
凡是
今义:所有的
古义:不曾 未始 今义:没开始
品味句子:
“幽泉怪石.......起而归”,使 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作者此时的游赏是 什么样的心境?
顶针修辞,形成一种单调无味的效果,表现 此时的游赏心不在焉,未能真正投入其中, 并照应前文的“施施而行”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 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 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同“戮”,刑辱,这里指遭到贬 谪。
常常
• (1)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这
忧惧不安
译文: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这个州里,常常 感到忧惧不安。
公务之暇 慢步徐行的样子 随心所欲,不受拘束 的样子
• (2)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译文:有空闲的时候,就缓缓地出外走走,随意 地到处游玩。
古义:没有目的,随意。
译文: 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 的游览从此(时)开始。
写 文章 记
(6)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判断句)
译文:所以写了文章来记这件事。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809年)。
研习文章第二段
•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 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 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jī)踞而 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 势,岈(xi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 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 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pǒu)塿 (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shāng) 满酌,颓(tuí )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 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 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 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adj
n,青山,白水
接,交会
(5)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译文:青山白水相互萦绕,远处与天边交会,从四 面望去,浑然一体。
这样以后 这 小土堆
(6)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译文:这样以后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 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
渺远的样子
即浩气,天地自然之气
(1)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 边际
• 他写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 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 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 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 满。
写作背景
元和四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的政治 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心 情抑郁常常探幽寻胜、徜徉山水来自我 消遣,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本 文是其中的第一篇。
施施,漫漫——
随意率性,消极被动。 作者逃离,有何感受?
深山,幽泉——
倍感孤单,凄凉,压抑
坐 醉 卧 梦 起 归
这与其出游的本意(寄情山水,消忧解闷)是 不相吻合的,到哪儿也不怎么观赏风景,而是 很干脆利落,喝酒醉酒再梦一场,梦醒时分也 不怎么留恋,而是起而归,打道回府。 这里的柳宗元只是快乐其表,忧伤其里,山水 只是他的一个对象,只是他逃避现实的一个面 吧。
1、表现作者忘情于山水的语句是: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2、表现作者整个身心同大自然完全融 化在一起,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的语句 是: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3、以西山之游否定昔日之游的语句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漫漫
今义:今指(时间、地方等)长而无边的样子。
名词作状语,每天
随从
adj
v,走到……的尽头
• (3)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萦回曲折的溪涧
译文:每天与那些同伴登上高山、进入幽深的林子, 一直走到曲折的溪水尽头。 adj n,远方的山水
• (4)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译文:(凡是有)幽深的泉水和怪异的山石(的地方),无 论多远没有不到的。
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 累积,莫得遁隐; 藏匿起来
译文:它高处之下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 (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 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层层堆 叠,没有一个景象能逃脱(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的。
古义:重叠、积压 • 累积 今义:积累,积聚;层层增加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广大的样子 尽头
译文:(西山的)高大渺远与天地间的浩瀚大气一样, 永无边际;(西山的)广阔无边可与天地自然结友交 游,永无尽期 。
拿起酒杯 跌跌撞撞,身体倾斜
(2)引觞(shāng)满酌,颓(tuí )然就醉, 接近 不知日之入。 太阳落山
译文: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 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