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河南省新乡市二十二中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检测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知识点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1、2、①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1世纪(前2070年))②奴隶制社会(夏商周,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东周灭亡)③封建社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1953年,土地改革完成)3、禹没有传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变“家天下”)4、夏朝建立了,制定,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5、夏朝国家机构的性质:奴隶主阶级压迫贫民和奴隶的工具6、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制定,加强对,和,的控制。
7、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愈加严重。
8、夏朝经历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
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恶反抗。
9、商汤统治时期,任用贤才,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使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10、商朝后期,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战,耗费国立,同时还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11、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族,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12、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答:受战乱和环境变化的影响①政治动荡和洪水泛滥。
黄河中下游地区土质疏松,古时气候比较湿润,容易发生洪水灾害。
②由于统治者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不断发生,为摆脱旧势力影响,采取迁都的措施。
13、西周的分封制实行的目的、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答;分封制的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分封制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能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分封制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分封制的影响: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16部编版)第二单元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共17张PPT)
建立者:周武王 政治制度:分封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周 朝
分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
东周
(东都) 洛邑
战国时期
分封等级示意图
层 层 分 封 、 等 级 森 严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分的对象:土地和平民、奴隶 封的对象:宗亲(国王亲属)、功臣等,封为诸侯 诸侯义务:服从命令、定期朝见、进纳贡物、 服从调兵、 作用:加强了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
夏朝不是部落联盟而是国家(有城堡、宫殿、政府机构、 军队、监狱、刑法—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 )
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都城:阳城(河南登封)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8万平方米。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 9座。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 正规矩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 型都邑。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
汤
纣
西周 镐京
武王
幽王
三朝灭亡共同原因: 1、最后一个暴君暴虐无道,统治残酷(暴政) 2、在政权更替中,为政之道:勤政爱民
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
变 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B
2、从古代政权更替中,你认为政之道应该是什么? A、加强对人民经济的掠夺 B、大力发展军事力 量 C、勤政爱民 D、提高国际地位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 会变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全单元】》PPT课件
趁热将青铜溶液 倒进模和范中间 的空隙中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 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由江泽民主席 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它 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鼎内壁 铸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 华诞。”鼎禁(底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 50周年。
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 2.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理清历
史发展线索。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夏朝宫殿复原图
(1)了解归纳夏朝建立的时间、地点、建立者。 (2)禹建立夏朝的意义有哪些?
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呢?这周体社现会了森西严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的三等足级鼎制立度。、 大名鼎鼎、鼎力相助、钟鸣鼎食
1.1米
重832.84千克,是
1.33米
世界现存最大最重的 青铜器。
司母戊鼎
四 羊 方 尊
青铜器中的精品
蕉叶形纹理 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大家看到表格中“铸造技术”一栏是“泥 范铸造法”,那这种方法是怎样铸造青铜的呢?
商朝建立
商部落汤 (日益强大)殷对比夏朝的灭亡,分析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的原因?
任用贤才、发展经济、关心人民
《 封 神 榜 》
该电视剧讲述了商末时期,由于纣王残暴 无道,宠信妖女妲己,苦害生灵;周文王顺应天 时,招兵买马,聘请姜子牙出山讨伐纣王,最 终推翻商王朝的神话故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4.请学生结合史料,论述自己对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产生与发展的理解。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阐述。
板书设计
1.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①夏朝:约2070年,夏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②商朝: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都城设在亳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和激励。同时,我会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历史知识,也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时空观念: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使学生能够建立起这一时期的历史时空观念,理解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
2.史料实证:培养学生运用史料来实证历史事件的能力,学会分析史料,从中获取信息,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3.历史解释:使学生能够对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合理的解释,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原因。
教学反思:
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中国古代史》: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包括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可以作为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的参考书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分析
人教版七年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五课时:四大方面1.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单元内容概览2.青铜器与甲骨文二.单元重难点提示3.动荡的春秋时期三.单元学法点评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四.单元知识梳理5.百家争鸣一,单元内容预览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嬴政统一六国.被称为先秦时期这一时期创造了从青铜器为代表的灿烂的青铜文明.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分封制实行初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但因其缺乏对诸侯国的有效约束.周天子逐渐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东周时,历史开始进入列国纷争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先进的生产力推广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变革.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诸侯国的改革,加速了奴隶社会的瓦解,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形成.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百家争鸣‛特别是儒家学说的产生和传播,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二.单元重难点提示1.重点,: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
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成就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的修建,老子和孔子的成就,百家争鸣。
2.难点,:夏商西周衰亡的原因.分封制的作用,青铜文明的概念。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与汉字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商鞅变法的影响,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3.突破重点突破难点措施: A.突击重点①关于朝代更替问题。
可用朝代口诀歌来解决。
先交代整体内容,然后提出要求。
为减轻学生负担,学到那哪记到哪。
比如第4课和第5课时涉及前半句,‚夏商和西周‛,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对于夏朝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在教材中首次出现公元前的字样,要让学生交代历史纪年的方法a.公元纪年b.干支纪年c.年号纪年‚贞观之治‛d.民国纪年e.世纪年代扩展学生视野。
重点介绍公元纪年法(和数学上数轴联系)。
对于本章还应在上一章的知识基础之上。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复习知识点)
第二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朝起止时间: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禹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巩固统治: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构,制定“夏历”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灭亡:夏桀实行暴政,约公元前1600年为汤所灭二、商汤灭夏商朝起止时间: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盘庚迁殷: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商朝日益强盛灭亡: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三、西周的分封制起止时间: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建立者、都城:周武王镐京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灭亡: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周幽王是为犬戎所灭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成就: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商周时期: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g uǐ)成分:铜、锡、铅制作工艺高超,方法:泥范畴造法(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二、甲骨文记事定义: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内容:记载内容十分丰富地位: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意义: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手工业: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业等都有所发展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开设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广泛流通二、王室的衰微原因: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渐瓦解表现: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不在听从王命,各自为政,诸侯不在定期向天子纳贡,导致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四课 早期国家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巩固辅导第二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周王的统治B、保证国家的兵源C、分割诸侯的兵力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B、大禹建立起夏朝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D、原始农耕的出现【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大规模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以下是一位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图,其中△处依次应填( )A、夏、商B、商、春秋C、春秋、西汉D、西汉、东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遵守了( )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反映的是西周等级示意图,下列对该图中天子和诸侯关系的表述中,明显与历史史实不符的是( )A、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B、诸侯要向周天子交纳贡品C、周天子定期向诸侯收取土地的租税D、战争爆发时诸侯带兵随周天子作战【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尚父是武王伐商的有功之臣,西周建立后成为一名诸侯,他获取这个职位的途径是( )A、众臣推举B、自己任命C、考试获得D、周王分封【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都城才稳定下来,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部编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兴衰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是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开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
2、盘庚迁殷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三、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总结讨论:(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
(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的成就:(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了解禅让制向王位世袭制的演变,知道早期国家的产生、夏商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的分封制等内容。
二、学习目标及落实途径掌握西周分封制。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根底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重难及难点教学重点为:夏商西周的建立与更替。
难点为理解“分封制”的含义;了解分封制的重要作用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四、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第一环节:情境创设(三字经赏析或讲述传说故事),导入新课1.三字经赏析:展示夏传子,家天下这一段,学生齐读然后教师提问: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字经,相信很多同学都会背,那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一段里面提到了几个朝代的名称?用笔圈出来。
学生能找出夏商周。
教师点评导入:这段三字经中除了夏商周这些朝代的名称外,我们还能看到比方家天下,四百载等词句,这些词句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共同走进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2.多媒体展示嫦娥奔月图片,并配以音乐,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师指出在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吃了后羿从王母娘娘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
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
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之后乂有哪些朝代?下面我们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第二环节:自主学习,构建体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梳理核心史实,自主完成夏商周三代更迭表格,这一环节紧紧围绕夏商周更替的时间、开国之君、都城、亡国之君等核心史实的认知。
根据自主学习成果,告诉学生这里要理清核心史实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到历史上的时间概念包括时序和逻辑关系,两者统一就能够形成科学的时间概念,从逻辑关系上来说,三代是相互衔接的三个朝代;从时序关系上来说,每个朝代建立相差大约500年,这样只要记住一个朝代,就可以推算出其他两个朝代建立的时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2.中心地区: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二、商汤灭夏1.夏朝灭亡:夏朝后期,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夏王朝灭亡。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三、武王伐纣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落日益强盛。
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3.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4.西周的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的甘肃等地就出现了铜器,如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部编历史复习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子
时间
主要思想
春秋 仁;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施行德政;有教无类
战国 “性善论”;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战国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战国 “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尚贤、尚同”
春秋 顺应自然;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无为而治”
战国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青 铜 器 与 甲 骨 文
工艺 表现
夏 商 周 的 更 替
动荡的春秋时期
表现
政治上:王室衰微 各国变法改革 经济上:井田制衰落 生产力提高 军事上:诸侯国的兼并战争不断
战 国 时 期 的 社 会 变 化 思想上:形成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单元导读
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士
消极:诸侯势力壮大,威胁周王室地位
单元导读
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西周分封示意图
西周分封诸侯形势图
单元导读
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概念
发展历程 代表作品 铸造方法 用途功能
主要特点
知识点五:青铜器
青铜器主要指的是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铜、锡经炼制、锻造后 所形成的的各种器物。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时间
都城 中心地区
建立者 亡国者
继承制度 都城遗址
知识点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今河南登封) 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禹 桀 世袭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3)后期统治:商朝长期对外征战,控制的范围不断拓展。商朝
为巩固统治,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4. 商纣(zhòu)王的暴政: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
漫画历史 ❽
解读: 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周天
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
述职、治理诸侯国和保卫国家的义务。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特别提示】
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是指狭义的封建,即封邦建国,
不能等同于封建制度。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助学资料❹ 商族原是东夷部落, 以鸟为图腾。 《诗经》上说: “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 ”商灭夏之后,继承了夏朝的疆域,也接受了夏文化。 商朝是我国古代第二个王朝。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3. 商朝统治
(1)商汤统治: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
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国人” 在周代,营筑的城邑通常有两层城墙,从内到外分别为城和郭, 城内的人称“国人”,城外的人称“野人”或者“鄙人”。西周后 期,贵族内部分化严重,许多失势的贵族和贫困的士阶层,社会地 位不断下降,也在城中与一般平民杂处,成为“国人”。另外,在 “国人”中还有百工、商贾等工商业者以及社会的下层群众。
继承,如康熙皇帝死了,由他的儿子雍正继位。如果在位的帝王
没有后代,就由他的同胞弟弟来接任。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助学资料❶ 传说禹把全国划为“九州”,在涂山召见各部落首领,接受他们的 朝贡。禹利用自己“号令天下”的权威,扶植儿子启的势力,使启 得以攻杀接替禹位的东夷首领益,并征服其他不服从自己的部落。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复习课件
复习课件
2019
复习内容: 识记夏商周国家的产生,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时 期的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2019
一、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朝代 建立者 夏禹 商汤
西周 周武王
时间
约公元前 2070年
约公元 前1600 公元前 1046 年
都城 阳城
暴君 桀
亳 殷 商纣王 镐京 周厉王
动荡的春 秋时期
经济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手工业、 商业发展。
诸侯 背景:周王室衰微 争霸 主要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
王、秦穆公等
战国七雄:齐、楚、燕、秦、赵、魏、韩
战国 时期 的社 会变 化
商鞅 变法
2019
时间:公元前356年
目的: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 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A )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孙武
7、孔子既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
面的主要贡献是( A )
A. 兴办私学 B. 创立儒学 C.开办太学 D.创设科举制度
2019
材料分析题 8、材料一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 里,子、男五十里……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A. 舜传位于禹
B.”夏传子,家天下“
C.秦王统一六国
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2.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
毙。”下列哪个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
证据( D )
A.黄帝
B.禹
C.汤
D.纣
2019
3. 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发展的体现。下图所反映的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复习课件共48张PPT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怎样分封? • 8. (2)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3)有什么作用?
内容:周王根据 血缘关系远近和
周天子
功劳大小,将宗 亲和功臣等分封
诸侯
到各地,授予他 卿大夫
们管理土地和人 民的权力,建立
2、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 今__河__南__中__西__部__、__山__西__南__部__一__带__;
在洛阳平原发掘出的夏都城遗
址被称为_二__里__头___遗__址__; 夏朝历经_4_0__0_多__年;最后一位
国王是__桀___;灭亡的时间是
_公__元___前__1_6_0_0_年___。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元谋人、北京人 时期用的生产工 具是什么?
山顶洞人、河姆 渡人、半坡人时 期用的生产工具 又是什么?
打制石器 石 器 时 代
磨制石器
夏商西周时期 用的生产工具 又是什么呢?
青
青铜器
铜 时
代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定义: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 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3)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 种类逐渐丰富。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2、青铜器的用途:
(1)用于饮食、祭祀及军 事等方面;
(2)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 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 权力的大小的等级界限。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3、青铜器的特点: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工艺高超、生产规模 宏大,组织严密,分 工细致。 采用“__泥__范__铸__造__法__”_。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共40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争夺了 伯益的位置,成为继承者。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 制。
公天下
家天下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3、夏朝的统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看图思考:启在夺取王位以后采取哪些措施维护 自己的统治?
(1)建立军队,制定刑法 ,设置监狱,制定历 法——“夏历 ”,建造宫殿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2)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传说,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 (sì)。为博得她的欢心,幽王 派人无故点燃骊(lí)山的烽火, 示警有敌人进犯。各地诸侯纷纷 带兵来到,准备与敌人厮杀,保 卫周王。褒姒看到他们到达时气 喘吁吁的样子,开心地笑了。但 是,从此周王却失信于诸侯。历 史上把这件事称作“烽火戏诸 侯”。后来,犬戎真的来攻打, 幽王点起烽火,诸侯们再也不来 援助。镐京被攻破,幽王被杀, 西周灭亡。
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夏文明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二里头遗址清理出大量青铜器、玉器、骨器、 陶器制品。
二里头
阳城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4、夏朝的灭亡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夏 桀 把 人 当 坐 骑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建造豪华宫室,
征发百姓服劳役,
不分昼夜饮酒作 乐……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2、周朝的建立
时 间: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武王 都 城: 镐京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疆域的变化
夏朝50多万平方公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习题精选九十七第1题【单选题】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诸侯国是( )A、齐、楚、赵B、韩、赵、魏C、楚、燕、韩D、秦、齐、魏【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
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战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马陵之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描述的现象发生在( )A、夏朝时B、商朝时C、西周时期D、春秋时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同学利用右面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A、西周分封B、春秋霸主C、战国七雄D、秦灭六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请判断下列哪一个成语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A、围魏救赵B、纸上谈兵C、投笔从戎D、卧薪尝胆【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水利工程的兴修B、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C、青铜器在农业中广泛使用D、农业肥料的使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周顷王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向鲁国要钱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二月了。
这个故事说明( )A、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B、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C、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D、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的积极影响有( )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②促进了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交融③加快了统一的步伐④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人物中,不是春秋时期的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周武王【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齐桓公称霸的有利条件有( )① 齐国是东方大国,拥有山海渔盐之利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③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大自己势力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蒲松龄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评价检测(二)(第二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下列朝代更迭的正确顺序是( )A.夏、周、商B.商、夏、周C.夏、商、周D.周、夏、商【解析】选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夏、商、周的更迭,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禹建立夏朝,汤灭夏桀,建立商朝。
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2.启登上王位的方式是( )A.通过“禅让制”,大家选他做首领B.通过激烈的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C.凭借家庭特殊地位,自己继承父位D.治水建功立业,受到人民爱戴【解析】选C。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故启登上王位的方式是凭借家庭特殊地位,自己继承父位。
3.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
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 )A.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B.国君宫殿规模宏大C.国君与平民平等生活D.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里头遗址中有豪华的宫殿建筑群,也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朝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4.(2017·赤峰翁旗桥头中学期中)“近乡情怯”“故土难离”,故乡情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商朝前期却几次迁都,其原因是( )A.战乱、环境变化B.统治者想扩大势力C.外族入侵D.思念家乡【解析】选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盘庚迁殷,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5.下图是某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的课堂笔记,图中④说明( )A.分封制的作用B.诸侯的义务C.诸侯的权力D.周天子的责任【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封制,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思维导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诸侯的权力(周天子的责任)、分封制的创立者、分封制的作用、诸侯的义务。
6.(2017·吉林吉化九中期中)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应该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解析】选B。
本题考查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们残酷迫害人民,严厉镇压人民反抗,无休止地征发百姓修建宫殿、园林,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
7.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工艺精湛,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朝的________( )A.夏四羊方尊B.商司母戊鼎C.西周司母戊鼎D.商大盂鼎【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商朝殷墟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8.(2017·莆田八中期中)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
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解析】选B。
根据所学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
9.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下列哪些是甲骨文造字的方法( )①象形②会意③指事④形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10.(2017·苏州相城期末)“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财产并出租……”“它们”指( ) A.磨制石器 B.骨耜C.青铜器D.铁制农具和牛耕【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11.“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上述文字出自《三字经》。
下列不属于春秋霸主的是( ) A.晋文公 B.齐桓公C.楚庄王D.秦孝公【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春秋争霸,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
12.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周王室衰微,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①“尊王攘夷”②“问鼎中原”③“春秋五霸”④“国人暴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
“尊王攘夷”与齐桓公称霸有关,“问鼎中原”与楚庄王称霸有关。
①②③符合题意。
“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末年。
13.战国初期,一些因实施改革新政而强大的卿大夫逐渐瓜分、取代原诸侯权位,执掌国政。
其中韩、赵、魏瓜分的诸侯国是( )A.晋B.秦C.齐D.楚【解析】选A。
本题考查韩、赵、魏三家分晋。
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因实施改革新政而强大,瓜分了晋国。
14.(2016·梅州学业考改造)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的封建土地制度影响最深远的一项是( )A.废除井田制B.奖励军功C.鼓励耕织D.建立县制【解析】选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对后世的封建土地制度影响最为深远。
15.根据商鞅制定的法令,秦国有很多人获得了国君奖赏的爵位和土地。
这些人获得奖赏时的身份应该是( )A.农民B.军人C.商人D.铁匠【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
商鞅变法中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16.(2016·青岛学业考)《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
”这段材料说明(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鞅变法,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因为商鞅变法中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触及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商鞅最后惨遭车裂,故说明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甚至会付出沉重代价。
从而分析各备选项,由此判断D正确;商鞅变法成功了,没有失败,故A不符合史实;B与题意不符;处死商鞅并不是顺应民心的行为,C不符合史实。
17.“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B.都江堰的修建C.商鞅变法的实施D.秦朝统一的完成【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都江堰的修建,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18.(2017·常熟期末)“先人已逝,精神永存”。
“诸子百家”留给了后人启迪深思的哲学精神。
那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典故的意思可能和以下哪本著作的思想一致(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老子的思想,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明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这与老子的主张相似。
老子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
19.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
涌现出了不同学派即“诸子百家”,他们相互争论辩解,形成了“百家争鸣”。
20.下列关于“好国君应该怎样作为”的表述,主要体现了春秋战国时代哪家的思想( )A.儒家、道家B.法家、墨家C.儒家、墨家D.法家、道家【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诸子百家”思想,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道家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不要加重人民的负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1分,共50分)21.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君王,他们的行为,主宰着一个国家的兴衰与灭亡。
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漫画“暴君”】(1)图一是夏朝最后一个君王暴虐无道的缩影,请你说出这一君王是谁。
他有何暴政?(3分)(2)图二是一幅漫画,近几年,有人评价纣王“文武双全,功勋卓越”。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你结合史实来说明。
(3分)(3)漫画中两位君王的所作所为最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2分)【邮票“名君”】(4)上面两枚邮票中的人物分别是商朝和西周的建立者,请说出他们的名字。
这些君王之所以能够建国安邦,是因为都曾得益于名臣的辅佐,请你举一例。
(6分)(5)通过上述君王的所作所为,你有什么感悟?(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归纳能力。
第(1)题的关键是知道夏朝最后一个君王是谁,由此可判断图一暴君是夏桀,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他的暴政。
第(2)题应运用商纣的暴政史实进行说明。
两位君王的暴政都导致了国家的灭亡,据此可回答第(3)题。
第(4)题依据所学内容回答即可。
第(5)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桀。
搜刮民财,建造华丽的宫殿,终日饮酒作乐,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
(2)不同意。
商纣王是一位暴君,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因此不应该被称为“文武双全,功勋卓越”的君王。
(3)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4)图三是商汤,图四是周武王。
如周武王与吕尚、周公等。
(5)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言之有理即可) 22.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遭到破坏?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谁?(4分)(2)图二中的韩、赵、魏三个国家是由春秋时期的哪个国家分裂而来?战国后期,各国共同对外策略主要围绕哪国考虑?为什么?图中B 处发生的是什么战役?(5分)(3)图一、图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