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9)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23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2023新教材)
第一课:认识数字
目标
- 认识数字1-10
- 能正确书写数字1-10
- 能正确分辨数字1-10的顺序
教学内容
1. 数字1-10的认识
- 通过图示和实物配对,让学生认识数字1-10。
- 引导学生用手指标示并边数边说出数字1-10。
- 让学生用纸和笔正确书写数字1-10。
2. 数字1-10的顺序
-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摆放。
- 命名数字卡片的顺序,让学生边命名边指向相应的数字。
教学步骤
1. 导入:出示图示和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研究数字的意愿。
2. 认识数字:让学生根据图示和实物,逐个认识数字1-10,并边说边数。
3. 正确书写数字:引导学生用纸和笔正确书写数字1-10。
4. 数字的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摆放,并命名数字的顺序。
5. 小结:复数字1-10的认识和顺序。
教学资源
- 图片或图示:数字1-10的图示和实物图片
- 数字卡片: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评估
- 提问学生:要求学生边指着数字卡片,边说出数字的顺序。
- 观察学生:观察学生在纸上正确书写数字1-10的能力。
- 反馈学生:及时纠正学生书写数字的错误。
教学延伸
- 引导学生用实物或图片创设数字的游戏,巩固数字1-10的认识和顺序。
- 让学生尝试在数轴上标出数字1-10的位置。
第二课:数一数
(继续编写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数学广角——集合19-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数学广角——集合19-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识别并描述集合的元素。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2. 集合的表示方法3. 集合的分类4. 集合的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分类。
2. 教学难点:集合的运算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水果摊上的水果分类、学生用品的分类等,引导学生认识集合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集合的概念: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集合思想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分类及运算。
5. 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分类及运算。
2. 举例说明集合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课后练习题。
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集合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表示方法详细补充和说明:集合的表示方法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将抽象的集合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的工具。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对于他们后续数学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集合表示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教案8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教案8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了解集合的概念,会用集合的概念表示具体事物。
了解空集、全集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的相关知识点。
2.集合的概念及相关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全面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集合概念的图片和案例。
2.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3.课堂活动设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集合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此图片的理解,让学生自己谈谈集合的理解。
2. 概念学习1.讲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如何用集合表示具体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生活中常见的集合,如对容器、颜色等的集合的概念。
3. 练习1.设计一些集合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解答。
2.分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
4. 总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他们学到了什么,对集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生活中更多的集合概念,写下来。
七、教学反思这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更能自主去思考、总结。
但同时也发现一些学生在集合概念的理解上还有欠缺的地方,因此下节课需要补充集合概念的相关案例,以便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理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8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方案〔精选8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方案〔精选8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方案篇1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本钱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步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详细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方案:一、教材简析:(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改良笔算教学的编排,表达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络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空间和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究,加强估测意识和才能的培养。
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表达知识的形成过程。
逐步开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才能,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详细内容包括:克、千克、吨的认识,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识别方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四那么混合运算、年月日、周长、分数的初步认识、三次综合理论、总复习。
(二)知识目的1、结合详细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详细情境,进一步理解四那么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那么混合运算。
初步形成独立考虑和探究意识。
结合现实素材进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详细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展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计算周长。
5、掌握年、月、日。
6、认识东、西、南、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给定一个方向,区分其余七个方向。
(三)情感与态度目的: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绘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能克制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别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局部的教学重点。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教案9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教案9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集合的概念,了解集合的组成和特点。
2.能够掌握集合中元素的增减运算。
二、教学重点1.集合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增减运算。
三、教学难点1.理解集合的概念的抽象性。
2.掌握集合元素的增减运算规则。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教学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引言•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今天我们要学习有关集合的知识。
2. 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元素是集合中的个体,而集合是元素的总体。
3. 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表示,里面列举出集合中的元素,如集合A={1,2,3,4}。
4. 集合的运算4.1. 集合的元素增减运算•集合的元素增减运算包括添加元素和删除元素两种操作。
添加元素时,将新元素加入到集合中;删除元素时,将指定元素从集合中去掉。
4.2. 集合的并运算•集合的并运算指的是将两个集合合并成一个新的集合,新集合中包含原有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4.3. 集合的交运算•集合的交运算指的是找出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一个新的集合。
5. 练习1.已知集合A={1,2,3,4},集合B={3,4,5,6},求A和B的并集。
2.已知集合C={2,4,6,8},集合D={3,6,9},求C和D的交集。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集合的概念及运算规则,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练习,掌握集合的相关知识。
七、作业1.完成练习题目。
2.思考集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内容,希朓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思考。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精选15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精选15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中心,以教导处和教科室计划为指导,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热情。
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1、继续认真系统学习《数学课程规范》,树立符合新课程规范的教学理念,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2、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时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困惑。
牢固确立以学科教研为主线的行动战略,努力构建数学学科教学特色和多元化、多形态的教学课型。
3、每个年级都要认真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推荐经验体会。
4、抓好备课组活动。
5、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工作,了解和检查本组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情况。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1、加强业务水平培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努力学习新课程的有关新理念。
利用新课程培训、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校本培训机会加强对教师进行新课标理论的学习,研究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内涵,掌握新课改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便更好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使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发挥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标的能力。
全组教师在充沛抓住学生在校的有效时间外,要聚焦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科研要质量。
2、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好习惯,益终生。
平时的作业习惯、读题习惯、验证习惯等影响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是临考时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需要每一位数学教师一贯的关注,循序渐进的培养和锲而不舍的监测。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在日常的教学中反复抓,抓反复,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考虑,敢于质疑,认真细致、做事严谨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2. 使学生能够用集合的语言描述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集合的元素和属性。
3. 集合的运算。
教学难点: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集合的元素和属性。
3. 集合的运算。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
3. 学生用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物品,如水果、文具等。
2. 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3. 引入集合的概念,让学生知道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二、新课讲解1. 讲解集合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2. 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如列举法、描述法等。
3. 讲解集合的元素和属性,让学生知道集合的元素是组成集合的基本单位,集合的属性是描述集合特征的语言。
4. 讲解集合的运算,如并集、交集等。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用集合的语言描述一些事物,如教室里的物品、家庭成员等。
2. 让学生进行集合的运算练习,如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等。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元素和属性、运算等。
2. 强调集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学习集合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用集合的语言描述一些事物,如学校的建筑物、家庭成员等。
2. 让学生进行集合的运算练习,如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集合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用集合的语言描述事物。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解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元素和属性、运算等,让学生掌握集合的基本知识。
同时,要加强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集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更新版】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更新版】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教学计划旨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并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同时,也要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研究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所任课的班级是三年级二班,共有41名学生。
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
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同学研究惯、研究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导致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严格要求,加强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研究当中来。
三、教学内容:本学期教材包括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数字编码,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2、改进概念教学的编排,让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改进估算的编排,突出估算的作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量与计量教学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加强对估测能力的培养。
5、调整图形与集合教学内容的编排,强调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索,提供更丰富的研究素材。
6、合理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丰富且可操作的案例。
7、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目标: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完整)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完整)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字0-100之间的顺序和相对大小;2. 熟练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3. 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特征,并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4. 研究认识并使用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金额计算;5.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 数字0-100的顺序和相对大小;-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2. 图形与几何:- 理解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特征;- 进行图形的分类。
3. 人民币与货币计算:- 认识并使用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进行简单的金额计算。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根据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境创设研究场景,提供真实的研究体验。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等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的积极性。
3.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法1. 日常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2. 作品展示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3. 口头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五、教学资源1. 电子教具:使用数字教具、图形教具等进行课堂教学。
2. 教学参考书: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3. 录音设备:用于记录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评估。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数字0-10的认识与顺序2. 第二课时:数字0-100的认识与顺序3. 第三课时: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4. 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和分类5. 第五课时:圆形的认识和分类6. 第六课时: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金额计算七、教学参考1.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2.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辅资料3. 教学网站和教育软件以上是【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的完整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部编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部编版]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单元一:认识数- 掌握0-100之间的数字,并能够快速识别和书写这些数字。
- 了解数的序数表示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用序数词。
- 研究数的成倍关系,如2的倍数、3的倍数等,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单元二:加法与减法- 掌握1-20的加法和减法口诀,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 研究加法和减法的逆运算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在算术题中。
- 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和推理。
单元三:连加与连减- 进一步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技巧,并能够灵活应用到更复杂的计算中。
- 研究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和方法,并能够解决涉及连加和连减的实际问题。
- 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和自信心。
单元四:整数的认识- 了解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表示和比较这些数。
- 研究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 能够解决涉及整数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单元五: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研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并能够正确读取和表示这些单位。
- 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和长度的换算,并能够解决涉及时间和长度的实际问题。
- 锻炼对时间和长度的感知,培养观察和测量的能力。
单元六:形状的认识- 研究常见的二维形状和三维形状,并能够准确辨认和命名这些形状。
- 掌握比较形状大小的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形状分类。
-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形状的特征,并能够解决与形状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解、学生合作探究、游戏活动和实际问题解决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效果。
教师将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数学广角——集合》人教新课标课时:2课时教材来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识别并描述集合。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2. 集合的表示方法3. 集合的分类4. 集合的运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入集合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集合。
2. 引导学生观察集合的特点,如元素的不重复性、无序性等。
二、新课导入1. 讲解集合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集合的内涵。
2. 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如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等。
3. 讲解集合的分类,如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等。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堂练习题。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分类。
2. 强调集合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分类。
2. 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新课导入1. 讲解集合的运算,如交集、并集、补集等。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集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堂练习题。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集合的运算。
2. 强调集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集合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运用集合思想。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集合的特点,如元素的不重复性、无序性等。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集合的魅力。
在讲解集合的运算时,要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运算的含义和运用,避免抽象讲解。
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建立数学学科知识框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数的读、写、比较2. 完成100以内加减法运算3. 初步认识长度、重量和容量4. 形状和图形的认识及其简单应用5. 时间和日历的基本认识6. 小数的认识和初步计算教学方法1. 手指计数法和教具运用:通过手指计数法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和理解数量关系。
使用具体的教具,如计数棒、算盘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 游戏和竞赛活动:通过游戏和竞赛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让学生相互交流和研究,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活动1. 数字游戏:设置数的比较、数的顺序排列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感知数字的大小和顺序关系。
2. 数学奥赛:组织数学奥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图形拼接: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图形和形状,并能将其拼接成完整的图形。
4. 看图猜时间: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时间场景,让学生研究认识时间和日历的基本概念。
5. 分组比较:将学生分成小组,比较不同的重量、长度和容量,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考核方式1. 日常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研究中的问题。
2.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帮助他们巩固知识。
3. 综合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反映其数学学科的整体水平。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预计学生能够:1. 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识别数字,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又将开始安排今后的教学工作了,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二班现有学生72人。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数学上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的积极性。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 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顺序排列- 数的组成和拆分2. 运算-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3. 计量- 计算长度和重量- 量的比较和顺序4. 几何- 识别和绘制不同形状的图形- 位置关系的判断和描述5. 数据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三、教学方法1. 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如讲解、示范、练、合作研究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2.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3. 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有趣的数学问题或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数学知识点和运算规则。
3. 示例:给出范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4. 练:提供一定数量的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检查:及时检查学生的研究效果,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6.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的研究要点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研究和合作意识。
以上为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2023部编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3部编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I.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的研究态度。
2. 熟练掌握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基本概念、算法和解题方法。
3.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II.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比较2. 加法和减法3. 数的应用4. 乘法与除法III. 教学方法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练、游戏等。
2. 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化的教学安排,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维能力。
3.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IV. 教学步骤1. 预:教师布置预任务,引导学生熟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导入: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或问题导入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3. 正文:教师系统讲解本节课的基本概念、算法和解题方法,并通过例题和练巩固学生的理解。
4.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 练:教师设计一定难度的练题目,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和理解。
7. 作业: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V. 教学评价1. 课堂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2. 作业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3. 测验评价:定期进行小测验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VI. 教学资源1.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3. 教学工具:板书、教具等。
以上为2023部编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的大致内容。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教学方法和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计划(9)
教学计划(9)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千米和吨的认识,混合运算和两步应用题,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学会乘法竖式的写法以及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一个因数乘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
本单元先学习口算乘法,再学习笔算乘法,包括第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学会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本单元,被除数扩展到万以内的数,商也随之扩展到两、三、四位数,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为了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材先安排口算除法,再学习笔算除法,包括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算理及方法,为进一步学习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打好基础。
3、千米和吨的认识是学生建立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以及“吨”的实际观念,它要求学生认识“毫米”、“分米”、“千米”的实际长度和“吨”的实际质量,要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化聚的方法。
4、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乘加(减)或除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里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要求学生用递等式计算。
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开始学习数量关系比较明显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以及以“求剩余’’为基本数量关系(减数是两数之和或两数之积)、以“相差关系”为基本数量关系(比两数和多几、比两数和少几)和以“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比多求和、比少求和)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5、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计算它们的周长,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打下基础。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9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9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班级情况分析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9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6人。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这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一万以内的加减法、带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以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公里和吨的知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的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以一位数、四边形是这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处理,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点,体现了与以往教材相同的风格和特点。
因此,这本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注重学生的经验和体会、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的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的教学方式等特点。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这本教材还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1.改进书面计算教学的安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思路,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增加教学步骤。
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和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书面计算过程和推理的理解,不会再有文字形式的计算规则。
总结、理解和记忆计算规则是以往书面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要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规律,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
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计划、教案新部编本(全)
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数学三年级上册教课设计教课计划一、学生掌握知识状况 :三年()班有学生人,两年来养成了优异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踊跃思虑,积极讲话,作业认真准时达成 .大多数同学能够娴熟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识题,对地点、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
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快速,此后要增强指导。
二、教材剖析 :这一册教材包含下面一些内容: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要点教课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当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比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质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往常要做三位数减法。
相同,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无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持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看法教课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必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先步的,联合学生的生活实质和详细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详细含义,给学生成立分数的初步看法,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要点内容。
经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认识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上课方案教学设计教案
精心整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上课方案教学设计教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集合。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应该掌握的重要数学思想。
学生从一年级学习数数时就开始接触集合思想,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体会了集合元素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对集合理论的基础——分类的思想和方法也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介绍“维恩图”备内容
集合(1备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千米和吨的认识,混合运算和两步应用题,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学会乘法竖式的写法以及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一个因数乘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
本单元先学习口算乘法,再学习笔算乘法,包括第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学会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本单元,被除数扩展到万以内的数,商也随之扩展到两、三、四位数,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为了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材先安排口算除法,再学习笔算除法,包括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算理及方法,为进一步学习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打好基础。
3、千米和吨的认识是学生建立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以及“吨”的实际观念,它要求学生认识“毫米”、“分米”、“千米”的实际长度和“吨”的实际质量,要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化聚的方法。
4、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乘加(减)或除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里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要求学生用递等式计算。
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开始学习数量关系比较明显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以及以“求剩余’’为基本数量关系(减数是两数之和或两数之积)、以“相差关系”为基本数量关系(比两数和多几、比两数和少几)和以“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比多求和、比少求和)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5、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计算它们的周长,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材特点
1、重视口算教学,适当加强口算训练。
本册教材对万以内的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编排做了适当修改。
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的精神,教材把口算另列小节进行教学,一些计算的编排都是先学口算,再学笔算。
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为学习笔算做好准备。
2、重视教学笔算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万以内的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都是按计算方法要点进行编排的。
例如一个数乘一位数,先学习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都不进位的,着重解决乘的顺序和积的对位问题;然后学习积需要进位的乘法,着重解决进位问题;最后学习第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着重解决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问题。
又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在编写时注意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先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再学习一位数除三、四位数,最后学习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编写时,每次都是先教学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的,再教学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1的。
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两步计算应用题按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近的原则分组进行教学。
在万以内的减法这一单元中,教学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并学习用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做好准备。
4、应用题的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本册应用题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题中所陈述的事实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
编拥嘲题,通过线段图揭示数量关系并提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采用分析法或综古怯进行分析。
在练习中编排一定数量的题组对比练习,使学笙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基本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5、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本册教材的编排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例如教学除法的验算方法时,教材通过计算准备题中的四组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每组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自己概括出“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的验算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本册教材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习,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带“苦”号题目和思考题,通过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7、教材的编写,既考虑教法,又体现学法。
例如,本册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均按课时编写,练习分层次编排,既为教师提供“教什么”和“怎样教”的思路,又不排斥教师重组教材、自由发挥的主动性。
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从现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图形的演示,学具的操作,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从而掌握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目的:按《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完成。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册教材编排的计算内容较多,万以内的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都是学生继续学习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要保证学生切实学好,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清算理,揭示规律。
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计算,很大程度上与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等有着密切关系。
对于一些计算方法,教学时,要通过直观演示、学具操作象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并能应用方法进行计算。
(2)、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基础。
加强基本口算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
(3)、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自觉检验等良好的计算习惯,确保计算正确。
2、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在整数应用题教学中,一步是基础,两步是关键,也是难点。
学生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难点在于不会有效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提出解答方法。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上。
(1)、加强基础训练。
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在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得到的:因此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这种由条件到问题的训练,是用综合法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或根据问题补充条件,这种由问题想条件的训练,是用分析法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经常训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教给学生解题思路。
分析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核心。
综合法与分析法是解答应用题常用的两种思考方法,也是本册教材主要学习的方法。
教学时,对例题的讲解,不要就题论题,要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学会找中间问题。
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学会独立地列式解答。
(3)、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不要死扣类型,应通过多种形式练习,如补充应用题问题或条件;提中间问题;把一步计算应用题改编成两步计算应用题(即扩题),把两步计算应用题改
编成一步计算应用题(即缩题);根据实物、线段图、算式自编应用题等,达到巩固的目的。
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研究改进教学方法,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数学概括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本册教材中新的计算方法比较多,教学时,应从实例出发,通过直观演示、学具操作,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幸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以及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通过揭示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真仔细计算、书写整洁、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等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