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
合集下载
外科学-外科感染
第8章 外科感染
五、诊断
初步诊断:局部+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增高
定 位:深部组织间及脏器内的脓肿,常需超声 波检查及CT等影像学检查;骨、关节的感染常需进 行X线检查;必要时作诊断性穿刺。
病原诊断: 细菌培养+药敏
第8章 外科感染
六、预防
(一)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
①认真实施卫生管理; ②认真实施消毒灭菌技术; ③坚持无菌术原则; ④及时正确处理伤口。
一、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
Ø甲沟炎(paronychia) Ø脓性指头炎(felon) 滑囊炎
Ø化脓性腱鞘炎(suppurative tenosynovitis )
Ø滑囊炎(bursitis )
化 脓
Ø病因
性 腱
Ø解剖病理
鞘 炎
Ø临床表现
和 滑
第8章 外科感染
(二)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①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等。 ②积极治疗降低抗感染能力的原发病;糖尿病、尿毒症、
肿瘤化疗、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 ③特异性免疫疗法,如TAT、狂犬病可接种疫苗
(RVRV)与注射免疫球蛋白(RIG)。 ④有明确指征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3.有数种同样有效的抗菌素可选择时,应选用药源充足、 价格较廉和副作用较小的。
4.对全身情况不良的患者应尽量使用杀菌性抗菌素。
第8章 外科感染
教学小结
1.外科感染定义 2.掌握常见软组织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3.掌握常见手部化脓性感染 4.全身性外科感染 5.破伤风的诊断治疗 6.外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
第8章 外科感染
第五节 有芽胞厌氧菌感染
第8章 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SurgicalInfection)
(一).病因:
1.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
2.皮肤、软组织损伤。
(二).病理:
溶血性链球菌→链激酶、透明质酸酶→ 病变扩展,脓液稀薄,有血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易局限为脓肿, 脓液稠厚。 厌氧菌→捻发音性蜂窝织炎。
(三).临床特点
1.病变扩散迅速,界线不清,中央坏死。 2.表浅者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深部红肿不明显, 全身症状明显。 3.口底、颌下及颈部病变--呼吸困难、窒息。 4.厌氧菌引起者--局部捻发音。
1.金葡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最多见 2.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属、变形杆菌有所增加 3.真菌性败血症已引起广泛重视 4.革兰氏阴性杆菌易导致感染性休克
(二).败血症与脓毒血症的临床特点:
1.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预后差 2.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3.血象改变,出现中毒颗粒、黄疸 4.内环境紊乱 5.感染性休克 6.肺肾肝功能易损害(MODS、MOF)
细菌→皮肤、粘膜细小伤口→网状淋巴管, 毒素→血液→严重全身反应。
(三).临床特点
1.蔓延快、少有组织坏死或脓肿 2.好发于下肢和面部 3.鲜红色片状皮疹,中央淡,边界清,压之褪
色,去除压力很快恢复红色。中央区脱屑、 棕黄色,疼痛不明显(头部丹毒疼痛剧烈)。 4.全身症状明显 5.足癣或血丝虫感染易致下肢丹毒反复发作。
外科感染(SurgicalInfection)
第一节 概 论
致病微生物
↓
侵入机体繁殖
↓
炎症反应
↓
感染
外科感染:一般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 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的 感染。
特点
多为混合病菌感染 有突出的局部症状 常影响局部功能 多需手术治疗
【一】临床常用分类
1.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
2.皮肤、软组织损伤。
(二).病理:
溶血性链球菌→链激酶、透明质酸酶→ 病变扩展,脓液稀薄,有血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易局限为脓肿, 脓液稠厚。 厌氧菌→捻发音性蜂窝织炎。
(三).临床特点
1.病变扩散迅速,界线不清,中央坏死。 2.表浅者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深部红肿不明显, 全身症状明显。 3.口底、颌下及颈部病变--呼吸困难、窒息。 4.厌氧菌引起者--局部捻发音。
1.金葡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最多见 2.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属、变形杆菌有所增加 3.真菌性败血症已引起广泛重视 4.革兰氏阴性杆菌易导致感染性休克
(二).败血症与脓毒血症的临床特点:
1.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预后差 2.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3.血象改变,出现中毒颗粒、黄疸 4.内环境紊乱 5.感染性休克 6.肺肾肝功能易损害(MODS、MOF)
细菌→皮肤、粘膜细小伤口→网状淋巴管, 毒素→血液→严重全身反应。
(三).临床特点
1.蔓延快、少有组织坏死或脓肿 2.好发于下肢和面部 3.鲜红色片状皮疹,中央淡,边界清,压之褪
色,去除压力很快恢复红色。中央区脱屑、 棕黄色,疼痛不明显(头部丹毒疼痛剧烈)。 4.全身症状明显 5.足癣或血丝虫感染易致下肢丹毒反复发作。
外科感染(SurgicalInfection)
第一节 概 论
致病微生物
↓
侵入机体繁殖
↓
炎症反应
↓
感染
外科感染:一般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 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的 感染。
特点
多为混合病菌感染 有突出的局部症状 常影响局部功能 多需手术治疗
【一】临床常用分类
外科感染
• 尺侧:小鱼际处和小指腱鞘区压痛,以小鱼际隆起与掌侧横纹交界处最为明 显。小指及无名指呈半屈位,试行伸直剧烈疼痛。
吸困难,甚至窒息。
捻发音性蜂窝织炎:蜂窝组织和筋膜出现坏死,且伴有进行性皮肤坏死, 脓液恶臭,全身症状严重。
厌氧性肠球菌、拟杆菌
下腹与会阴部多见
治疗
抗菌药物: 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 厌氧菌感染加用甲硝唑。
局部处理: • 早期:50%硫酸镁湿敷,金黄散、鱼石脂膏等,。 • 脓肿形成:切开引流。 • 口底及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及早切开减压。 •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及早广泛切开引流,3%过氧化氢液冲洗、湿敷,
•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病变扩展迅速,可引起广泛的组织坏死,重者可引起脓 毒症。 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
• 葡萄球菌引起:比较容易局限为脓肿。 凝固酶
临床表现
局部:①表浅—局部症状明显。
局部明显红肿、剧痛,并向四周迅速扩大。 病变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病变中央部分常因缺血发生坏死。
②深部—肿胀和深压痛。全身症状明显,病情严重。 口底、颌下及颈部急性蜂窝组织炎:可引起喉头水肿或压迫气管,导致呼
碍:肺、肝、肾、脑、心等。 特异性表现: 破伤风-肌强直性痉挛。
气性坏疽-皮下捻发音。 皮肤炭疽-发痒性黑色脓疱。
辅助检查
1、化验检查: 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肝功、肾功、蛋白 等;分泌物或穿刺液作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2、影象学检查: B超、 X线、CT、MR等。 积液(脓肿)
• 非手术治疗 (一)局部疗法
管状淋巴管炎
• 病菌从皮肤、粘膜破损处或其他感染病灶侵入淋巴流。
• 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
• 发病位置: 急性淋巴管炎—皮下结缔组织层内。 急性淋巴结炎—颈、腋窝和腹股沟。
吸困难,甚至窒息。
捻发音性蜂窝织炎:蜂窝组织和筋膜出现坏死,且伴有进行性皮肤坏死, 脓液恶臭,全身症状严重。
厌氧性肠球菌、拟杆菌
下腹与会阴部多见
治疗
抗菌药物: 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 厌氧菌感染加用甲硝唑。
局部处理: • 早期:50%硫酸镁湿敷,金黄散、鱼石脂膏等,。 • 脓肿形成:切开引流。 • 口底及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及早切开减压。 •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及早广泛切开引流,3%过氧化氢液冲洗、湿敷,
•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病变扩展迅速,可引起广泛的组织坏死,重者可引起脓 毒症。 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
• 葡萄球菌引起:比较容易局限为脓肿。 凝固酶
临床表现
局部:①表浅—局部症状明显。
局部明显红肿、剧痛,并向四周迅速扩大。 病变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病变中央部分常因缺血发生坏死。
②深部—肿胀和深压痛。全身症状明显,病情严重。 口底、颌下及颈部急性蜂窝组织炎:可引起喉头水肿或压迫气管,导致呼
碍:肺、肝、肾、脑、心等。 特异性表现: 破伤风-肌强直性痉挛。
气性坏疽-皮下捻发音。 皮肤炭疽-发痒性黑色脓疱。
辅助检查
1、化验检查: 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肝功、肾功、蛋白 等;分泌物或穿刺液作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2、影象学检查: B超、 X线、CT、MR等。 积液(脓肿)
• 非手术治疗 (一)局部疗法
管状淋巴管炎
• 病菌从皮肤、粘膜破损处或其他感染病灶侵入淋巴流。
• 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
• 发病位置: 急性淋巴管炎—皮下结缔组织层内。 急性淋巴结炎—颈、腋窝和腹股沟。
兽医外科学第五章 外科感染伤
皮脂腺 毛囊
皮肤组织结构图
一、疖
病 因
直接病因:
皮肤受到摩擦、刺激、汗液的浸渍及污染。 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或白色葡萄球菌的感染
间接病因:
动物被毛不洁,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脂腺排泄 障碍,维生素缺乏、气候炎热和病畜对感染 的抵抗力下降。
一、疖
症 状
皮肤薄的部位: 初期坚实圆形肿胀,界限明显, 热痛,继而小脓疱,再后小脓肿, 波动。
六、治疗
(二)治疗措施
1. 给药方法
肌肉注射; 静脉给药; 分次静脉注射法。
2.停药时间 全身情况和局部感染灶好转后 3~4d,即可停药。但严重全身感染停药 不能过早,以免感染复发。
六、治疗
(二)治疗措施
3.支持治疗
●补充水分 ●补充电解质 ●防止酸中毒 ●补充葡萄糖 ●补充维生素 ●补充钙制剂
2.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诊断。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 、血液细 菌培养等)、B超、X线检查。
六、治疗
(一)治疗原则
消除外源性因素、抗菌消炎、提高畜体免疫力、必要时手术治疗; 合理用药; 选择手术时机。
六、治疗
(二)治疗措施
1. 局部治疗
①休息和患部制动 ②外部用药
六、治疗
(二)治疗措施
2. 全身治疗
●抗菌消炎(药敏试验)
致病菌种类: ①葡萄球菌 青霉素、SMZ-TMP或红霉素、麦迪
霉素 ②溶血性链球菌 首选青霉素,其它可选用红霉素、
头孢唑啉等。 ③大肠杆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或头孢
唑啉等。 ④绿脓杆菌 首选药物哌拉西林。 ⑤类杆菌 甲硝唑药物替换:抗菌谱联合用药
再感染
三、外科感染常见致病菌
外科感染讲义课件
定期复查与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回医院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任何潜在问题。
注意事项
01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 现发热、伤口红肿、疼痛加剧等
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03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 换药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02
遵循医生的建议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和护理,不要自行更改治疗方案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外科感染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生素
根据感染的病菌种类选择 合适的抗生素,通过抑制 或杀灭病菌来控制感染。
抗炎药
用于减轻感染引起的炎症 反应,缓解红肿、疼痛等 症状。
局部用药
对于某些特定部位的感染 ,如皮肤、伤口等,可采 用局部涂抹药物或湿敷等 方式进行治疗。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 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
康复指导
适当运动与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和锻炼,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预防再次感染
向患者传授预防感染的知识,避免接触可能引起 感染的病原体,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
ABCD
日常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戒 烟限酒等,以促进康复。
群中。
念珠菌感染的症状包括口腔溃疡 、喉咙疼痛、消化道不适、阴道 瘙痒等,严重时可引起肺炎、心
脏疾病等并发症。
治疗念珠菌感染的方法包括使用 抗真菌药物、消除诱因、提高免 疫力等,以消除病菌、缓解症状
、预防复发。
REPORT
CATALOG
外科感染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⒈ 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⒉ 器官 系统功能障碍 重者可有发热、头痛乏力, ⒊ 全身状态 重者可有发热、头痛乏力, 甚 至休 克、MODS ⒋ 特殊表现 : 破伤风可出现肌强直痉挛
诊断
㈠ 临床检查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㈡ 实验室检查: 常规化验 细菌学检查 ㈢ 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 X线摄片 CT MRI 线摄片
痈是指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 脓性感染,或由多数疖融合而形成。病原菌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痈
感染先从一个毛囊的底部开始,由于皮肤较厚, 感染沿皮下脂肪柱蔓延至皮下组织及深筋膜, 再沿深筋膜向周围扩散,侵及附近的许多脂 肪组织柱,然后再向上穿入多个毛囊而形成 多个脓头。痈多见于皮肤较厚的背部和颈项 部,有时可见于上唇和腹壁。常发生于身体 比较衰弱或糖尿病病人。
三、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结 缔组织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 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也 可由厌氧性或腐败性细菌引起亚急性蜂窝织 炎。呈弥漫性炎症,易向四周迅速扩散,与正 常组织无明显界限。炎症可由皮肤或软组织 损伤后感染引起,亦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 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流传播而发生。
四、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淋巴管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称为急性淋巴管炎。 大多数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病灶, 常见于 口咽炎症、足癣、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 感染。也可直接发生于皮肤或粘膜损伤之后。 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
浅层的淋巴管炎可见在皮肤上有一条或数条红 线,自原发感染灶向近心侧蔓延,引向所属区 域的淋巴结。淋巴结可肿大、疼痛。严重者 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全 身症状。
外科感染(surgical infection)
• 2、按病程区分
• (1)急性感染:3周内。
• (2)亚急性感染:3周至2个月内。 • (3)慢性感染:2个月以上。
• 3、按发生条件归类:
• (1)原发性感染、继发性感染 • (2)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 (3)条件性(机会性)感染、二 重感染(菌群交替症)、医院内感 染。
• (二)病因
化脓性感染。
• 1、临床表现 • 2、治疗
• 反复发作甲沟炎,可考虑拨甲。
• 脓性指头炎及时切开减压,引流。
• (二)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化 脓性滑囊炎
• 1、临床表现 • (1)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被动伸指运动,剧痛
• (2)化脓性滑囊炎
• 尺则滑囊炎——小指 • 桡则滑囊炎——拇指 • 2、治疗
外科感染
(surgical infection)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李瑞俊
一、概论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
• (一)分类 • 1、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归类 • (1)非特异性感染(nonspecific infection) • 亦称化脓性感染或一般性感染。病变通 常先有急性炎症反应,从而形成局部脓肿。 • (2)特异性感染(specific infection) • 引起较为独特的病变。
• 2、治疗。
• (五)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 病菌从皮肤、粘膜破损处或其他感 染病灶侵入淋巴流,导致淋巴管与 淋巴结的急性炎症。 • 1、临床表现 • 红色线条或条形触痛区。局部淋巴 结肿大、疼痛。 • 2、治疗
• 三、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一)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
• 甲沟炎是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 • 脓性指头炎是手指末节掌面的皮下
• 在人体局部或(和)全身的抗感染 能力降低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
第二章 外科感染
(一)促进外科感染发展的因素 1.细菌的致病力 在外科感染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
致病菌无疑起着主导作用,其中细菌的数量和毒力尤 为重要。致病菌数量越多,毒力越强,发生感染的机 会也越大。 细菌侵袭组织的能力主要决定于细菌产生的各种毒素 和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溶血素、坏死 毒素和杀白细胞素;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溶血素O和 S、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革兰氏 阴性菌所产生的内毒素,是引起补体激活和感染性休 克的物质基础。厌氧性类杆菌则能产生内毒素。
如外科感染是由一种病原菌引起的则称单一感 染;
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则称为混合感染。 在原发性病原微生物感染后,经过若干时间又
并发它种病原菌的感染,则称为继发性感染; 被原发性病原菌反复感染时则称再感染。
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与其他感染的不同点:
绝大部分的外科感染是由外伤所引起;外科感 染一般均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常为混合感染; 损伤的组织或器官常发生化脓和坏死过程,治 疗后局部常形成瘢痕组织。
流,促进愈合。
外科感染
(3)病畜休息和局部安静:局部化脓感染时, 使病畜充分安静是十分必要的。安静可减少疼 痛刺激,避免神经组织进一步遭受损伤,又能 恢复病畜的体力和被破坏的代谢机能。
外科感染
2.全身治疗 目的在于保护器官和组织,使其 不被致病菌、毒素及分解产物所毒害。提高机 体的防卫机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营养状态, 调节机体代谢的平衡,改善造血器官及排泄器 官的机能,改变血氧不足和组织乏氧的状态, 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等。
外科感染
(1)外科感染中抗菌药物的选择: 选药原则:明确致病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合适的药物。 临床用药程序:经验用药→药敏试验→调整用
药。
外科感染
致病菌无疑起着主导作用,其中细菌的数量和毒力尤 为重要。致病菌数量越多,毒力越强,发生感染的机 会也越大。 细菌侵袭组织的能力主要决定于细菌产生的各种毒素 和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溶血素、坏死 毒素和杀白细胞素;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溶血素O和 S、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革兰氏 阴性菌所产生的内毒素,是引起补体激活和感染性休 克的物质基础。厌氧性类杆菌则能产生内毒素。
如外科感染是由一种病原菌引起的则称单一感 染;
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则称为混合感染。 在原发性病原微生物感染后,经过若干时间又
并发它种病原菌的感染,则称为继发性感染; 被原发性病原菌反复感染时则称再感染。
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与其他感染的不同点:
绝大部分的外科感染是由外伤所引起;外科感 染一般均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常为混合感染; 损伤的组织或器官常发生化脓和坏死过程,治 疗后局部常形成瘢痕组织。
流,促进愈合。
外科感染
(3)病畜休息和局部安静:局部化脓感染时, 使病畜充分安静是十分必要的。安静可减少疼 痛刺激,避免神经组织进一步遭受损伤,又能 恢复病畜的体力和被破坏的代谢机能。
外科感染
2.全身治疗 目的在于保护器官和组织,使其 不被致病菌、毒素及分解产物所毒害。提高机 体的防卫机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营养状态, 调节机体代谢的平衡,改善造血器官及排泄器 官的机能,改变血氧不足和组织乏氧的状态, 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等。
外科感染
(1)外科感染中抗菌药物的选择: 选药原则:明确致病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合适的药物。 临床用药程序:经验用药→药敏试验→调整用
药。
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
2、按感染发生的情况分类:
(1)原发性感染:伤口直接污 染造成的感染。
(2)继发性感染:在愈合过程 中出现的病菌感染。
(3)条件性感染又称机会感染:
指平常为非致病或致病力低的病 原菌,由于数量多和毒性增大,或人 体抵抗力下降,乘机侵入而引起的感 染。
(4)医院内感染:
一般系指在医院内因致病微生物侵 入人体所引起的感染,通常是指在医院 内发生的创伤和烧伤感染,以及呼吸系 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医院内感染的主 要病菌是条件性病原菌。
面部,特别是所谓“危险三角区” 的上唇周围和鼻部疖,如被挤压或挑 刺,感染容易沿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 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 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延及眼部及其 周围组织的进行性红肿和硬结,伴疼 痛和压痛,并有头痛、寒战、高热甚 至昏迷等,病情十分严重,死亡率很 高。
【防治】
1 注意皮肤清洁 2 对炎症结节可用热敷或物理疗法(透热、 红外线或超短波),亦可外敷鱼石脂软 膏、红膏药或金黄膏。已有脓头时,可 在其顶部点涂石炭酸。有波动时,应及 早切开引流。对未成熟的疖,不应挤压, 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李 洪 亮
外 科 感 染
第 十 二 章
外科感染(surgical infection)
定义:一般是指需要手术治疗 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手术 介入性诊疗操作后并发的的感染。
在外科领域中最常见,约占所 有外科疾病的1/3~1/2。
外科感染的特点:
①大部分由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 染; ②以内源性感染为主; ③多数有明显突出的局部症状和体 征; ④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2.抗菌药物 应用这类抗菌药物
必须有一定的适应证。 (一)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
根据感染部位、脓液性质细菌培 养和药敏试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及 毒副作用和价格,参照病人的肝、肾 功能选用抗菌药物。
外科感染
3.控制与解除痉挛 以地西泮(安定)10mg静 脉注射,每日2~3次;苯巴比妥钠0.1~ 0.2g肌肉注射;也可以10%水合氯醛15ml口 服或30ml灌肠,每日3次。可用冬眠1号合剂 (含氯丙嗪、异丙嗪各50mg,哌替啶100mg)加 入葡萄糖液中静脉缓慢滴注。可静脉注射硫 喷妥钠0.1~0.25g,使用时需注意维持呼吸道 肠畅,警惕喉头痉挛。 4.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切开 5.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钠剂量是120万U,每 6~8小时1次,肌注或静脉滴注,可同时给甲 硝唑静脉滴注,疗程5~7天
治疗 处理原发感染病灶、 应用抗生素及增 强机体抵抗力 1.感染灶的处理 2.抗菌药物的应用 3.重症患者应加强监护 4.支持治疗 5.抑制炎症介持形成或阻断介质作用的治 疗方法很受关注,尽管介质抑制剂治疗在动 物研究中证实有效,然而临床对照研究对其 有效性未获确切的结论。
外科真菌感染
病因与发病机制 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创不彻底,伤口存有异物、死腔、引流不畅 等;④长期留置静脉导管等,有助于病原菌 繁殖与直接侵入血液,激发全身炎症反应。 导致脓毒症的常见致病菌种类繁多,G- 菌 中有大肠杆菌、拟杆菌、克雷伯杆菌、绿脓 杆菌等;G+菌则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等;厌氧菌有脆弱杆菌、厌 氧链球菌等;真菌有念珠菌等。 介质大量生成造成广泛的内皮炎性改变, 凝血及纤溶系统、血管张力调节的改变,以 及心脏抑制导致微循环障碍及组织低灌注。 临床表现
脓性改变,而晚期多为肉芽肿性改变。 临床表现 念珠菌可引起消化、呼吸、泌尿 系统感染。 血源播散性念珠菌病常为继发感染。 毛霉菌可引起院内感染,传播方式、临病 表现与曲霉菌相似。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组织活检对深部真菌病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冶疗 抗真菌药物对真菌感染的控制起重要作用 。两性霉素B对深部真菌感染有效,静脉滴
外科学第6章--外科感染
第4节 脓毒症
脓毒症(sepsis)是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 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一、病因病理
脓毒症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 种化脓性感染。感染病灶处大量毒力强 的病原菌不断或经常侵入血液循环,或 局部感染产生的大量炎症介质进入血液, 激发全身炎症反应而引起脓毒症。
二、临床表现
1.原发感染灶 2.全身炎症反应 发热最常见,常伴寒战,体
致病菌 主要外科感染 首选药物
可选药物
绿脓杆菌
大面积烧 染、败血 感染
伤创 症、
面感 尿路
哌拉西林+妥布霉素,多 粘菌素
羧苄西林、新头孢菌素
变形杆菌
大面积烧 染、尿路 膜炎
伤创 感染
面感 、腹
青霉素(用于奇异变形杆 菌)、哌拉西林(用于奇异 变形杆菌和其他变形杆 菌)
羧苄西林、新头孢菌素 、氨基糖甙类
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 碍是化脓性感染的五个典型症状。脓肿 形成后可出现波动感。
2.全身症状 感染轻微的可无全身症状; 感染较重的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 乏力、食欲减退等,一般均有白细胞计 数增加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程较 长时,可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水肿等。 全身性感染严重的病人可以发生感染性 休克。
青霉素、磺胺甲噁唑+甲 氧嘧啶、氨苄西林+氨基 糖甙类(用于肠球菌)
红霉素、万古霉素、头 孢菌素
大肠杆菌
胆道感染、尿路感 染、腹膜炎(混合感 染)、败血症
哌拉西林+庆大霉素,诺 氟沙星(用于尿路感染)
氨苄西林、新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吡哌酸(用 于尿路感染)
(二)抗菌药物的选择
表12-2 抗菌药物的选用
外科学课件12外科感染
感染控制技术
01
02
03
04
抗菌药物的使用
根据感染病菌类型和耐药性,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引流管的护理
对外科手术患者留置的引流管 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引
流管引起的感染。
伤口护理
对外科手术伤口进行定期换药 和清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预防伤口感染。
免疫预防
根据疾病类型和患者情况,合 理选用免疫预防措施,提高患 者免疫力,预防感染发生。
提供适当的营养和饮食,以增强患者 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 压力。
康复指导
适当运动与休息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 的运动和休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伤口愈 合。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肌肉锻炼、关 节活动等,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
骨关节感染
骨髓炎
骨髓炎是骨膜、骨质及骨髓组织的化脓 性炎症,常有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 治疗骨髓炎的方法包括全身抗生素治疗 、局部引流及清创、手术等。
VS
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是关节内的化脓性感染,表 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治疗 化脓性关节炎的方法包括全身抗生素治疗 、关节穿刺引流及手术等。
对感染部位进行适当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促进愈 合和功能恢复。
05
外科感染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要点
伤口清洁与消毒
定期清洁伤口,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 洁干燥,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疼 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外科感染外科感染
1 、条件性(机会性) 感染 2 、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3 、医院内感染
•外科感染外科感染
人体易感因素
( 一 )局部情况
1 、皮肤粘膜的病变或缺损 2 、 留置血管或体腔内的导管不当为病菌侵入开放了通 道。 3 、管腔阻塞内容物淤积 , 使细菌繁殖侵袭组织。 4 、异物与坏死组织的存在使得吞噬细胞不能有效发挥 功能。
初期小片皮肤硬肿 、色暗 红 ,其中可有数个凸出点 或脓点,开始疼痛较轻,但 有畏寒 、发热、食欲不振 和全身不适 。随后皮肤硬 结范围增大 、水肿 、引流 区淋巴结肿大、 中心可破 溃出脓 ,坏死脱落、疮口 呈蜂窝状 。很难自行愈合 。 延误治疗病变继续扩大加 重 , 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
感染初期碘伏 、酒精 诊断明确
5 、转诊指征: 局部症状加重 , 全身出 感染外 染症状时 。
三、淋巴系统急性感染
疾病 病原菌
定义
诊断
治疗措施 转诊指征
丹毒
乙型 链球菌
皮内网状淋巴管的 急性感染
好发于小腿和面部 常见有皮肤或粘膜 的某种病损。
病变蔓延快 ,全身 反应剧 ,少有化脓 , 易复发
全身不适、恶寒、
高热、头痛、相邻 淋巴结肿大、压痛 。 皮肤症状红疹、微 隆起 ,色鲜红、中 间稍淡 ,边界较清 楚 。局部烧灼样疼 痛 ,病变扩展时, 中央变棕黄 。有的 表皮出现水泡
感染向深层蔓延可 形成脓性指头炎
早期酒精浸浴 , 金黄散糊湿敷 脓肿形成 、切 开引流
甲下积脓 、拔 甲引流
初始轻度肿胀 、针 刺样痛 , 继而肿胀 加重 , 出现剧烈跳 痛并有畏寒发热 , 全身不适 。更加重 时 , 神经末梢因受 压和营养障碍而麻
早期酒精浸浴 ,
金黄散糊湿敷
•外科感染外科感染
人体易感因素
( 一 )局部情况
1 、皮肤粘膜的病变或缺损 2 、 留置血管或体腔内的导管不当为病菌侵入开放了通 道。 3 、管腔阻塞内容物淤积 , 使细菌繁殖侵袭组织。 4 、异物与坏死组织的存在使得吞噬细胞不能有效发挥 功能。
初期小片皮肤硬肿 、色暗 红 ,其中可有数个凸出点 或脓点,开始疼痛较轻,但 有畏寒 、发热、食欲不振 和全身不适 。随后皮肤硬 结范围增大 、水肿 、引流 区淋巴结肿大、 中心可破 溃出脓 ,坏死脱落、疮口 呈蜂窝状 。很难自行愈合 。 延误治疗病变继续扩大加 重 , 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
感染初期碘伏 、酒精 诊断明确
5 、转诊指征: 局部症状加重 , 全身出 感染外 染症状时 。
三、淋巴系统急性感染
疾病 病原菌
定义
诊断
治疗措施 转诊指征
丹毒
乙型 链球菌
皮内网状淋巴管的 急性感染
好发于小腿和面部 常见有皮肤或粘膜 的某种病损。
病变蔓延快 ,全身 反应剧 ,少有化脓 , 易复发
全身不适、恶寒、
高热、头痛、相邻 淋巴结肿大、压痛 。 皮肤症状红疹、微 隆起 ,色鲜红、中 间稍淡 ,边界较清 楚 。局部烧灼样疼 痛 ,病变扩展时, 中央变棕黄 。有的 表皮出现水泡
感染向深层蔓延可 形成脓性指头炎
早期酒精浸浴 , 金黄散糊湿敷 脓肿形成 、切 开引流
甲下积脓 、拔 甲引流
初始轻度肿胀 、针 刺样痛 , 继而肿胀 加重 , 出现剧烈跳 痛并有畏寒发热 , 全身不适 。更加重 时 , 神经末梢因受 压和营养障碍而麻
早期酒精浸浴 ,
金黄散糊湿敷
11 外科感染
皮下急性蜂窝织炎
第二节 皮肤和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急性蜂窝织炎---治疗
抗菌药物一般先用新青霉素或头抱类抗生素,疑有厌氧菌 感染时加用甲硝唑。根据临床治疗效果或细菌培养与药敏报告 调整用药。
局部处理:早期一般性蜂窝织炎,可以50%硫酸镁湿敷,或 敷贴金黄散、鱼石脂膏等,若形成脓肿应切开引流;口底及领下 急性蜂窝织炎应及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其他 各型皮下蜂窝织炎,为缓解皮下炎症扩展和WE皮肤坏死,也 可在病变处作多个小的切口,以浸有药液的湿纱条引流。
甲沟炎常先发生在一侧甲沟皮下,出现红肿、疼痛。 若病变发展,则疼痛加剧,红肿区内有波动感,出现白色 脓点,但不易破溃出脓。炎症可蔓延至甲根或扩展到另一 侧甲沟,因指甲阻碍排脓形成甲下脓肿,感染可向深层蔓 延而形成指头炎。感染加重时常有疼痛加剧和发热等全身 症状。
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一、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 治疗
分
一对一
类
特异性感染:致病菌
疾病
第一节 概述
• 按感染发生的情况分: • 1、原发性感染 • 2、继发性感染 • 3、条件(机会性)感染 • 4、医院内感染 • 5、二重感染
第一节 概述
按病程区分:
1.急性感染 ≤3周 2.慢性感染 ≥2个月 3.亚急性感染 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
皮肤示意图
皮肤示意图
碍⑷先有其它病变
2、全身抗感染力降低:消耗性疾病、激素、放化疗 、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AIDS
第一节 概述
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 • 非特异性感染(nonspecific infection) • 特异性感染(specific infection)
第一节 概述
多对一
外科感染
不同部位的感染与病原菌
痈、急性骨髓炎主要是葡萄球菌 感染; 丹毒、蜂窝织炎主要是溶血性链 球菌引起; 腹内外科感染常是需氧、厌氧菌 的混合感染; 植入物引起的感染主要是金黄色 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引起。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产生协同作用以提高抗菌效能,降低 个别药物剂量、减少毒性反应,防止 及延迟细菌耐药性。 主要用于: ①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②单一抗菌 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③原因不明的 严重感染或脓毒症;④减少个别药物 剂量,降低毒性反应;⑤防止较长用 药细菌产生耐药的情况。⑥出现二重 感染;⑦加入易透入某些组织的药物, 更好地控制感染,如中枢感染时可加 用氯霉素、磺胺,易于透过血脑屏障。
治疗
• 化脓性腱鞘炎: • 化脓性滑囊炎:
治疗
•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第四节 全身性感染
• 脓毒症 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体温呼吸 等明显改变 • 菌血症 是脓毒症的一种,血中检出病原菌, 但不指一过性的如拨牙
• 病因 致病菌多、毒力强、抵抗力低
常见致病菌
• 革兰氏阴性菌 大肠杆菌、拟杆菌、绿脓杆 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等 。多 见于腹腔、肠道、泌尿系 • 革兰氏阳性菌 金萄菌、表萄菌、肠球菌 • 无芽胞厌氧菌 多见于腹腔脓肿、阑尾脓肿、 肛旁脓肿、吸入性肺炎等,多同时有需氧 菌感染 • 真菌 白念珠菌、曲霉菌,条件感染
⑴皮肤粘膜缺损⑵导管⑶管腔阻塞⑷ 异 物与坏死组织⑸血循障碍 2、全身抗感染力降低:消耗性疾病、慢 性病 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剂 激素 放化疗、 易感人群、AIDS
病理
• 非特异性感染
酶及毒素作用,炎性细胞及补体等的参与
• 感染的转归:
1、炎症好转 2、局部化脓 3 、炎症扩散 3、转为慢性炎症
外科感染
临床表现
最初,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 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 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 色小脓栓;红、肿、痛范围扩大。再数 日后,脓栓脱落,排出脓认,炎症便逐 渐消失而愈。
外科感染特点:
①大部分由几种细菌引起,一部分即使开始时 是单种细菌引起,但在病程中,常发展为 几种细菌的混合感染。 ②多数有明显突出的局部症状。 ③病变常比较集中在某个局部,发展后常引起 化脓、坏死等,使组织遭到破坏,愈合后 形成瘢痕组织,并影响功能。
二、
病因 (1)
1.外科感染是由致病微生物侵入体所引起,但人体 的抵抗力与感染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一般的化脓性致病菌在 外科感染中所占的比例和重要性有了改变。
特异性感染
特异性感染如结核病、破伤风、气
性坏疽等。它们有各自特殊的致病 菌、病程演变和防治方法,与非特 异性感染不同。
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
金黄葡萄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变形杆菌
常见的化脓性致病菌:
1.葡萄球菌 革兰氏染色阳性。常存在于人的鼻、 咽部粘膜和皮肤及其附属的腺体。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致病力甚强,主要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 和血浆凝固酶等,造成许多种感染、如疖、痈、 脓肿、急性骨髓炎、伤口感染等。表皮葡萄球菌 也能引起化脓性感染,特别是人造瓣膜、人造血 管等换置术后,但致病力较弱。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局限性组织坏 死,脓液稠厚、黄色、不臭。也能引起全身性感 染,由于局限化的特性,常伴有转移性脓肿。
1877,德
1889,德
1890,美 1900,
漂白粉洗手 国 Lister: 石炭酸冲洗手术器械 国 Bergmann: 建立外科无菌原则 国 Furbringer: 手臂消毒法 国 Halsted: 倡议戴无菌手套 现代无菌-抗菌原则确立
外科学-第十一章 外科感染
(2) 痈在初期仅有红肿时,可用50%硫酸镁湿敷,外敷上述中药和理疗。已出现多个脓点、表面紫褐色 或已破溃流脓时,应及时切开引流。
痈的切开引流
外科学(第9版)
(四)预防和治疗
1. 局部处理
(3) 切开后应每天更换敷料一次,注意创面抗炎,待炎症控制后可使用生肌散促使肉芽组织生长,促 进创面收缩愈合。较大的创面皮肤难以覆盖者,可在肉芽组织长好后予行植皮以加快修复。
外科学(第9版)
(四)预防和治疗
1. 抗菌药物
(1) 可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加用甲硝唑。 (2) 症状严重者可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根据临床治疗效果或细菌培养与药敏调整用药。
2. 局部处理
(1) 早期急性蜂窝织炎,可用50%硫酸镁湿敷,或敷贴金黄散、鱼石脂膏等。 (2) 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口底及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则应尽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压迫气管。 (3) 其他各型皮下蜂窝织炎,为缓解皮下炎症扩展和减少皮肤坏死,也可在病变处作多个小的切口减压。 (4)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必须及时隔离,伤口可用3%过氧化氢液冲洗、碘伏湿敷等处理。
外科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1.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1) 致病菌包括肠球菌、兼性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拟杆菌或产气荚膜梭菌。 (2) 下腹与会阴部比较多见,常在皮肤受损伤且污染较重的情况下发生。病变主要局限于皮下结缔组织,
不侵及肌层。 (3) 初期表现类似一般性蜂窝织炎,但病变进展快且可触感皮下捻发音,破溃后可有臭味,全身状态较
需鉴别:
1. 新生儿皮下坏疽初期有皮肤质地变硬时,应与硬皮病区别。后者皮肤不发红,体温不增高。 2. 小儿颌下蜂窝织炎引起呼吸急促、不能进食时,应与急性咽峡炎区别。后者颌下肿胀稍轻,而
痈的切开引流
外科学(第9版)
(四)预防和治疗
1. 局部处理
(3) 切开后应每天更换敷料一次,注意创面抗炎,待炎症控制后可使用生肌散促使肉芽组织生长,促 进创面收缩愈合。较大的创面皮肤难以覆盖者,可在肉芽组织长好后予行植皮以加快修复。
外科学(第9版)
(四)预防和治疗
1. 抗菌药物
(1) 可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加用甲硝唑。 (2) 症状严重者可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根据临床治疗效果或细菌培养与药敏调整用药。
2. 局部处理
(1) 早期急性蜂窝织炎,可用50%硫酸镁湿敷,或敷贴金黄散、鱼石脂膏等。 (2) 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口底及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则应尽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压迫气管。 (3) 其他各型皮下蜂窝织炎,为缓解皮下炎症扩展和减少皮肤坏死,也可在病变处作多个小的切口减压。 (4)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必须及时隔离,伤口可用3%过氧化氢液冲洗、碘伏湿敷等处理。
外科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1.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1) 致病菌包括肠球菌、兼性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拟杆菌或产气荚膜梭菌。 (2) 下腹与会阴部比较多见,常在皮肤受损伤且污染较重的情况下发生。病变主要局限于皮下结缔组织,
不侵及肌层。 (3) 初期表现类似一般性蜂窝织炎,但病变进展快且可触感皮下捻发音,破溃后可有臭味,全身状态较
需鉴别:
1. 新生儿皮下坏疽初期有皮肤质地变硬时,应与硬皮病区别。后者皮肤不发红,体温不增高。 2. 小儿颌下蜂窝织炎引起呼吸急促、不能进食时,应与急性咽峡炎区别。后者颌下肿胀稍轻,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蜂窝织炎
4.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先有病损或感染,发病时伴恶寒发热, 局部肿痛,边缘不清,淋巴结肿大 5.新生儿皮下坏疽: 背臀部多见,患儿发热、不进乳或昏 睡,皮肤发红、质地变硬并扩大,中央 变软起水泡,严重时皮肤坏死破溃
急性蜂窝织炎
6.治疗
1.原则:消除病因、减少渗出、减轻组织内压、抑制感染扩
脓腔:组织坏死、细胞溶解后产生
脓 肿
脓肿膜:内层坏死组织细胞、外层是具有吞噬能力的间叶细胞 脓清:不含纤维 脓球:分叶核白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白 细胞、嗜碱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 红细胞 组织分解产物:组织细胞分解碎片、坏死组织 碎块、骨碎粒、软骨碎片
脓 汁
脓 肿
(四)分类
1.按脓肿的深浅
2.特异性感染:特异的致病菌引起的特定 的感染,如:结核、破伤风、炭疽等
二、病程分类(Progress classification)
1、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病程小于三周 2、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 ):病程大于二月 3、亚急性感染(Subacute infection):病程三周~
由机体的抵抗能力和细菌的致病能力 及治疗措施(及时性、正确性)决定, 有三种: 1.局限化、吸收或形成脓肿 2.转为慢性 3.感染扩散
特异性感染
Specific infection
特异性感染
1、破伤风
tetanus 2、气性坏疽Gas gangrene
破伤风 tetanus
病因: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在无氧环 境下繁殖,产生的大量外毒素(主要是 痉挛毒素)作用下,导致全身横纹肌持 续性收缩,阵发性痉挛。特点:伤口深, 污染重。
破伤风----病因病理
B超、X线、CT检查: 诊断深部脓肿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正确选用抗生素。
治疗:
1.局部处理:保护感染部位,理疗和外用 药物,手术。 2.抗感染药物应用:根据细菌培养+药敏、 其次根据感染部位、临床表现、脓液性 状等估计病原菌种类。 3.支持治疗:
外科感染治疗
(一)局部治疗: 1.休息及患部制动
(1)浅在性脓肿:脓肿处于体表 (2)深在性脓肿:脓肿位于体腔深部
脓 肿
(五)临床症状 1.局部临床症状 (1)局部温度升高
(2)潮红
(3)肿胀(局限性) (4)疼痛 (5)波动感 (6)皮肤及皮下组织肿胀
2.全身症状
精神、食欲、体温
脓 肿
(六)诊断
病名 血肿 脓肿 淋巴外渗 发病速率 炎症反应 快 慢 慢 明显 明显 轻微 穿刺 血液 浓汁 淋巴液
外科感染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普外一科 赵凯主治医师
内容
1.概念 2.分类 3.特点 4.临床表现 5.浅表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6.脓肿 7.全身外科感染 8.特异性感染
外科感染
感染:是由病原体(病毒、细菌、 真菌及寄生虫)入侵、滞留与繁殖引 起的炎症反应。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 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症的感 染。这类感染临床多见,需注意防治。
淋巴淤滞
象皮肿
丹 毒
1.定义:是皮内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 2.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3.临床特点:好发下肢和面部,起病急、 局部表现为片状红疹,颜色鲜红、边界 清楚、压之消退、去压恢复。 4.治疗:抬高患处,应用抗生素,50%硫 酸镁湿热敷。
浅部急性淋巴管炎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2.注射漏出:水合氯醛、氯化钙、高渗盐水、砷制剂 3.带菌注射:不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引起注射部位脓肿 4.外部转移:由原发病灶随血液或淋巴转移至新的组织
或器官内形成转移性脓肿如结核、放线菌
5.手术后遗症:手术部位感染
6.血肿与淋巴外渗:破溃后感染
脓 肿
(三)病理发生
化脓感染初期→ 局部炎性细胞浸润→ 局部组织受压坏死→ 白细胞、毒素于病灶内形成脓汁、腔洞→ 周围形成脓肿膜→ 患部和健康组织的分界线→ 形成脓肿
4.症状:
1.全身症状: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
呼吸脉搏加快、白细胞数增加
2.局部症状:局部增温、疼痛剧烈,呈弥漫性
大面积肿胀,有明显机能障碍
急性蜂窝织炎
5.诊断 根据病史及化验易于诊断 6.鉴别诊断 1. 硬皮病:皮肤不红,体温不热 2. 小儿急性咽炎:颌下肿胀较轻,咽部发 红明显 3. 气性坏疽:伤及肌肉,运动障碍,细菌 培养确诊
外科感染的病程演变
感染扩散 局限化、吸收 或形成脓肿、 蜂窝织炎
慢性感染
痊 愈
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急性炎症有红、肿、热、痛 和功能障碍的典型表现。体表病变脓肿 形成时,可有波动感。病变位置深、则 局部症状不明显。 2.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如腹腔感染时, 胃肠功能减弱,引起腹胀;泌尿系感染 时有尿频、尿急。
散、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局部与全身治疗并重。
2.方法
(1)局部疗法: 初期冷疗,控制后用温热疗法。 封闭疗法:盐酸普鲁卡因青霉素,初期与冷疗法同用。 中后期:热疗、理疗 (2)手术疗法:切口须足长、足深,切口位于患处最低点。 (3)全身疗法:抗菌消炎和对症疗法
丹 毒
丹 毒
丹毒 丝虫病 …
淋巴管阻塞
(2)脓肿切开法 (3)脓肿摘除法(适用于小脓肿)
4.全身疗法:
抗菌素、解热镇痛药
急性蜂窝织炎
1.定义:指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结缔 组织感染。2 2.致病菌: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为主 3.临床特点:弥漫性炎症,不易局限,扩 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
急性蜂窝织炎
3.全身症状:感染重时常伴发热、呼吸心 跳加快、头痛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 退等。 4.特殊表现:破伤风(强直性痉挛)、气 性坏疽(皮下捻发音)、皮肤坏疽(发 痒性黑色浓疱)
外科感染诊断
1.局部症状 :
2.全身症状: 重者:感染性休克、器官衰竭、败血症↓ 白细胞检查:计数↑、核左移,G阴性杆菌感染 3.实验室检查: 或免 疫功能低下时,白细胞计数稍↑甚至↓ 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轻者:发热、心跳↑、呼吸↑ 、精神沉郁、食欲↓
1、病因:链球菌、金萄菌侵入淋巴。
2、临床表现:
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疼痛、
触痛形成肿块、疼痛加重、皮肤红 热脓肿形成。 急性淋巴管炎:浅层—红线;深层— 条形触痛区。
3、诊治:诊断不难,但需同时诊治原
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甲沟炎和指头炎
临床表现 甲沟炎:一侧甲沟皮下,红肿痛波 动感扩至另侧,疼痛加剧指头炎 指头炎:手指末节,轻度肿红剌痛 跳痛,伴全身症状疼痛减轻,皮色变 白破溃,可伴骨髓炎
人体的防御能力
1、局部情况: 皮肤粘膜缺损; 导管或管腔阻塞; 局部组织缺血; 异物及坏死组织残留; 2、全身情况: 严重病变(休克、糖尿病、
尿毒症、肝衰)
特殊治疗(激素、化疗、 放疗) 严重营养不良 爱滋病病人
外科感染的特点
1.绝大部分的外科感染是由外伤所引起。 2.外科感染一般均有明显的局部症状。 3.常为混合感染。 4.损伤的组织或器官常发生化脓和坏死过程,治疗 后局部常形成瘢痕组织。
诊断
1.根据原发感染病灶、典型脓毒症表现。
2.确定致病菌应作血和脓液的细菌培养。
治疗
1.首先是原发感染病灶的处理。 2.抗生素应用:先根据原发感染灶的性质 应用,再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调整. 3.支持治疗 4.对症治疗:控制高热、纠正水电解质紊 乱和酸碱平衡。
全身性感染----自然转归
剂解毒;葡萄糖疗法加强饲养管理
3.对症疗法:强心、利尿、解毒、解热、镇痛、改善胃
肠功能
第二节:浅表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疖 痈 急性蜂窝织炎 丹毒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疖
疖
下腰及 臀部多 个散在 疖肿, 中央有 白色脓 头。
疖
1.定义: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 性感染,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2.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痛的小结节 3.危险三角区(鼻、上唇及周围)的疖被 挤压或挑刺,病菌可沿内眦静脉和眼静 脉进入颅内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4.治疗:理疗、外敷药、有脓头时切开引 流、应用抗生素(面部疖、疖病、)
第一节:概论(conspectus)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性 疾病和发生在手术后和创伤后的感染。包括: ①一般感染;②特异性感染;③手术、创伤后 腔内或伤口感染;④手术后远离伤口的感染; ⑤器械检查后的感染。
外科感染可按不同角度分类
一.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
1.非特异性感染:也称化脓性感染或一般 性感染,占外科感染大多数。常见有疖、 痈、丹毒、急性(淋巴结炎、乳腺炎、 阑尾炎、腹膜炎等)。特点:先有急性 炎症反应,继而形成局部化脓。
诊断:诊断较容易
痈
治疗:及早应用抗生素,初期治疗同疖, 有糖尿病应同时予以治疗,有多脓点或 流脓,应及时切开引流。(+字切开)
脓 肿
(一)定义
在任何组织或器官内形成 外有脓肿膜包裹,内有脓汁潴
留的局限性脓腔称为脓肿。
脓 肿
(二)病因
1.感染病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
脓杆菌、腐败菌
1.革兰氏阴性杆菌: 常见为(大肠、绿 脓、变形)杆菌。 2.革兰氏阳性球菌:常见为(金黄葡萄、 表皮、肠)球菌。 3.无芽胞厌氧菌 4.真菌
发病条件
1.严重创伤; 2.大面积烧伤; 3.严重感染。
发病机理
SIRS MODS
致病菌
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