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移民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多学科解读——《明清移民与鄂西南少数
《社会主义价值观100例》读书笔记.doc
《社会主义价值观100例》读书笔记《社会主义价值观100例》这本书,我刚看到书的第一章便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
第一章里是写关于“理想信念”的十个小故事。
这章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理想信念的大的魅力,其中最吸引我的要数关于李大钊“决不出卖灵魂”的故事了。
本文主要讲了李大钊是我国共产党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因为他的一系列革命活动而遭到北洋军阀的通缉,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汉奸军阀张作霖所捕,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坚贞不屈,最终于1927年4月28日被反动敌人处以绞刑的故事。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令我最感动的一句是李大钊在敌人严刑拷打下说的一句话:“宁可头断血流,绝不出卖灵魂。
”在无数曾为中国解放所拼搏的人当中,也有许多像李大钊一样的人,如毛岸英、方志敏、狼牙山五壮士、王二小……等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
让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这美好的生活是怎么来的?是先辈,是我们祖国的革命先辈用鲜红色的血所换来的。
再想一想那些革命志士和革命英雄是如何让新中国站起来的?是如何让新中国变成现在这样的军事大国和发达国家?答案还是“鲜红色的血”。
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身躯和鲜血为我们建设现在这样的社会和国家地位。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好好学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不让过去的苦难重现,不让外国列强重新看不起我们,凌辱我们。
而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学习,唯有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那些像李大钊一样用自己的鲜血、汗水和身躯给予我们美好幸福生活的革命先辈们。
.dushubiji221999.《社会转型视野下的清代鄂西南土家族妇女》阅读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社会转型视野下的清代鄂西南土家族妇女尹阳硕①长期以来,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形成了由独特的语言、宗教等构成的民族传统和习俗文化。
清中叶前土家族地区妇女仍旧秉承“中古夷俗”“配合自由”的观念,在文化习俗方面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少,其婚姻形式以姑舅婚、收继婚、同姓婚为主。
清代乌江流域的移民活动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社 会 问题持 务 实态度 , 许 内地农 民到人 口稀 少 的地 区垦 荒种 地 。 允 顺 治 十八 年 ( 6 1 ) 清廷批 准 云 贵总督 赵 廷 臣 的奏 议 : 滇 黔 田土 荒 芜 , 16 年 , “ 当亟 开 垦 。将 有 主荒 田
者惟 湖南 、 贵州” ‘” 兵 -‘营 l 卷 志 绿 。 』
收 稿 日期 :0 1 0 2 1 — 1—1 5
作者简介 : 张世友 (9 9一) 男 , 16 ,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 院, 教授 、 硕士生导 师 ; 江师范学 院乌 江流域社会经 济 长
文 化 研 究 中心 , 职 研 究 员 。 兼 基 金 项 目 : 家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江 流 域 历 代移 民与 民族 关 系 研 究 ” 0 X Z 0 ) 国 乌 (6 M 0 5 。
一
、
军 士驻 戍 与 民族 政 治 的统摄
清代 是 中 国封 建社会 的最 后时 代 , 国家 治边 思 想 的核 心继 续 承袭 历代 王 朝 “ 中治边 ” “ 守 和 守在 四
夷” 的传 统 。为 加强 对乌 江流域 等西 南边 疆 地 区少 数 民族 的统 治 , 朝廷 在 当地实 行 了富有 特 色 的驻 军 制度 , 并迁 移 了大量 军士移 民入居 。顺 治十 五年 ( 6 8年 ) 清朝首 先确定 贵 kI 营兵制 , 州提督 辖兵 15 , '绿 i 、 贵 30 0 0人 。顺 治 十六年 ( 6 9年 ) 又 “ 云 、 15 , 定 贵官 兵 经制 ” 云 贵 总督 辖绿 营兵 4营 , 4 0 , 计 0 0人 。还 同时 设 大定 、 西 、 远 、 宁 4镇 总兵 官 , 黔 镇 威 设绿 营兵 3营 , 带兵 2 0 。并 设贵 阳城 守协及 平 远 、 广 、 各 0 0人 定 铜
明朝震撼中国的江西大移民
明朝震撼中国的江西大移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江西先民的大迁移,开创了中国历史一片片新的天地。
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和元王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损兵折将,最后才于1368年(洪武元年)夺得胜利,确立明王朝在长沙的统治。
元末明初这场连年战祸,使长沙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
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湖北和湖南,当时二省是一个省份,称之为湖广省),并允许“插标占地”,奏响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因明朝崇祯年间张献忠农民起义,在德阳地区作战频繁。
康熙十六年,清军为消灭义军,滥杀无辜,人口殆尽,一片荒芜。
清廷下诏,江西、湖南、湖北众多居民被迫迁居。
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数个世纪过去了,浩瀚的中国历史上,5次大移民中,江西人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时空演奏的宏大交响乐中,江西的先民们就如顽强的种子一般,落在大邑通途,撒在穷乡僻壤,直至根深叶茂。
今日,本报记者与读者一同撩开历史的尘埃,感触江西先民大迁移那震撼人心的音符,重回壮阔史诗。
四川三石碑再现史实近日,据四川媒体称,四川清溪镇清溪高中附近发现的三块清代江西墓碑,使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历史再度浮出水面,史学家们因此认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历史至少被延长近60年。
史学界公认的清朝政府的移民,起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止于四川西北金川之战(公元1776年)。
在清溪发现的3号碑字迹最清晰,碑文可见:魏佐宗、魏佐信为父立碑,其父是“江西赣州府安远县楠水乡太平保人氏”,卒于“光绪辛卯年十二月”(公元1891年)。
假如活到六十岁,那么在江西出生时间为1831年,而入川是在出生之后。
从碑文中的年月推断,史学界公认的清朝“湖广填四川”的时段过小,三块碑文证明清溪镇接纳自主性的移民至少还持续了近60年时间。
2号碑载有迁居于四川犍为县“兴仁乡东岗堡周家山”的墓碑,其说明此时犍为县域内是移民的集中地之一,江西移民打破了同乡同籍聚居的习惯,开始到周围的山地定居。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
历史地理第二十辑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沈登苗一、籍贯的界定和问题的提出朱保炯、谢沛霖先生在他们编纂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以下简称《索引》)的“编例”中指出:“明朝进士,籍贯有户籍、乡贯之分,户籍又有各种籍别”,部分进士,“户籍、乡贯并有”。
然作者没有说明何为户籍?何为乡贯?学术界对明代的籍贯分类似也未作界定①。
王毓铃先生虽然为此写过专文,且观点影响了一代学人,但他的释义是:明代的籍是役籍,贯是乡贯②,无意间排斥明代最基本的贯一一户籍(现籍)住址,也就是说,将乡贯(祖籍)取代了现籍。
明朝并不存在所谓的“籍贯”制度,说明代的“籍”指役籍,“贯”指居住地也都可接受。
但问题是,在历史文献中,大量的明代人物既有祖居地,又有现居地。
要研究这些人物,就自然引出了对于“贯”的双重意义之讨论,贯有乡贯,又有户籍登记住址。
本文讨论的“籍贯”和提出的“双籍”问题都基于此。
明代的户籍可理解为今天的户口所在地。
对于当时大多数人来讲,户口所在地往往同时也是祖居地、出生地,故一般意义上讲的明人的籍贯、地贯、本籍、地籍、贯址、贯(特定场合也包括乡贯),就是户籍,即户帖、黄册上登记的地址。
事实上,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洪武年间的户帖”填写的“贯”,无一不是户口登记上的住址③。
对明代的科举人口,包括双籍进士而言,其报考地也是以户籍登记地为准。
明代户籍填报中的籍别,是“职业身份”的划分④,或称封建役籍⑤。
但籍别没有任何地理、地名意义。
我们对明代人物进行籍贯和空间分布研究时,完全可以对此置之不理。
否则,有可能对明人的户籍、籍别、乡贯纠缠不清。
明代的乡贯,系原籍、祖籍,即祖上原先居住占籍的地方。
我与王毓铃先生的役“籍之所在必有其乡贯”的观点不同,乡贯与“一个人的出生地、居住地、他的户役役籍所在地”没有必然的联系。
否则,王文谈到的湖南茶陵岂不成了李东阳的出生地、居住地、役籍所在地?其实,李东阳曾祖以下,就生于北京、居于北京、赋役于北京。
明代滇西地区内地移民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2008年9月第18卷第3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China’sBorderlandHistoryandGeographyStudiesSep.2008V01.18No.3明代滇西地区内地移民对中缅关系的影响古永继明代是云南社会变化激烈的时期,同时也是中缅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此期间大量内地人入迁云南,地处滇西而与缅甸接邻的永昌、腾越等地成为内地移民的重要分布区之一。
本文对内地军事移民、商业移民在滇西、缅甸问的活动及其对当时中缅关系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考察和分析。
关键词明代滇西军事移民商业移民中缅关系作者古永继,1953年生,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
地址: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邮编650091。
元明清时期,大量内地移民人迁云南,对当地社会影响巨大,明代尤为突出。
地处滇西而与缅甸接邻的永昌、腾越及邻近地区,成为移民迁入后的重要分布区之一。
此时期中缅间相互关系的变化,除了明王朝的边疆民族政策及中、缅各自社会发展的因素外,内地军事移民及商业移民在其中的影响值得思考和研究。
一、军事移民在滇西明代的云南,与缅甸、老挝、八百、安南山水相连,滇西的永昌、腾越一带则与时尚辖于云南布政司的麓川、缅甸等地接邻。
明前中期,腾越以西曾先后设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治今瑞丽市)、南甸宣抚司(治今梁河县)、干崖宣抚司(治今盈江县)、陇川宣抚司(治今陇川县西南)、孟密宣抚司(治今缅甸蒙米特)、蛮莫宣抚司(治今缅甸曼冒)、孟养军民宣慰使司(治今缅甸孟养)、木邦军民宣慰使司(治今缅甸兴威)、缅甸军民宣慰使司(治今缅甸曼德勒)等等,是明王朝推行土司制下的境内疆域或藩属领地。
明中后期至清末,随着内地封建王朝的衰落及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侵人中南半岛,一些地区沦为外国领土的一部分。
整个明代,滇西一直是西南边疆地区民族矛盾爆发的集中地及云南反击外来势力侵扰的前沿,中央王朝长期派重兵戍守。
其防守的对象,前期主要是麓川百夷(傣族)土司思氏,后期则为缅甸东吁(洞吾)王朝。
【doc】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以十堰市为例
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以十堰市为例2009年1O月第29卷第5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JournalofYunyangTeachersCollege0ct.2009V o1.29No.5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以十堰市为例王肇磊(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湖北十堰442000)[摘要]在清代,随着大量移民人口移居鄂西北山区,他们不仅垦殖了各类土地资源,还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土特产产业,为当地的商业发展提供了物资来源,从而促进了鄂西北的地区商业及与外地的长途贸易的发展,最终刺激了本地商业市镇的兴盛.有力地推动了鄂西北山区社会的进步.[关键词]移民;鄂西北;商业;市镇[中图分类号]G127;K249[文献标识li$]A[文章编号]1008--6072(2009)O5一OO3O 一1O十堰(郧阳地区)位于湖北西北部,东与襄樊接境,西与陕西安康地区交界,南与神农架林区,重庆市的万州区相连,北与河南南阳市,陕西商洛地区毗邻.全市辖五县(郧县,郧西,竹溪,竹山,房县),一市(丹江口市,古称均州),两区(张湾,茅箭).在明清时期被称为"三边之区",也是历史上着名的人口移居之区.人是社会物资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承载体.移民居住地与活动区域的变化,对于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社会文化与经济活动的影响深远.人口迁移作为人类的一种主动行为,其发生,发展都会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概括地讲,人口迁移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的受影响对象而分为以下五个方面:对迁入地的影响,对迁出地的影响,对迁移者的影响,对迁移中间地区的影响和对全社会的影响.本课题所涉及的是移民对迁入地的影响,其-g:y面不再赘述.移民对迁入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迁入地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表现在迁入地的人口数量,性别,年龄,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上;后者则表现在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包括资源开发,商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1]~6--31本文拟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的角度来论述移民对鄂西北地区的影响.一,清初移民的移人与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末清初,长期战乱给鄂西北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口大量流失或死亡,_-h地荒芜.清初,竹山县遗民"十不及一,又皆散聚山寨.荆榛满地,野无炊烟";[2]晷6I'女'竹溪县"野无三户之村";[.]"?'z',|已房县直至1664年才有编户170户.[]巷4.1鼍&'郧阳府人口总数也从万历初年(1573年)的29287丁(计114603人)]§P.'锐减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5020丁(约计19644人)[.,人口损失率为82.86.与人口损失相伴随的是耕地大量荒芜,仅郧阳府的耕地,就从万历年间49268顷36亩的原额田地,[]".剧减至康熙十九年的4517顷74亩,【6]"一共减少了44750亩62亩,耕地抛荒率高达90.83.清初统治者为了稳固社会秩序,均着力恢复残败的经济,在鄂西北山区采取了许多优惠的政策,主要有:招徕流亡,开垦荒地;向垦荒农民提供种籽,耕牛等基本农业器具;蠲免;改革赋役制度等.[.]以图吸引移民移居鄂西北地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移民为获得土地等财富内驱力的驱动下和政府政策指引下,四方流移不断汇集鄂西北山区,使移民数量急剧增加.据考证,到嘉庆二年(1797[收稿日期]2oo9一O8—12[作者简介]王肇磊(1971一),男,湖北潜江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讲师,史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教学与研究.YYSZXB30王肇磊: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年),郧阳府户数达到122942户(计798942丁口),比明万历初年(1573年)的12460户(114603人)[]§六''P.'增加了110482户(约684339人).移民的大量移居,使得山区农业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经过移民们长期的辛勤劳动,鄂西北地区的农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特色.以堵河流域为例,堵河位于汉水南,包括竹溪,竹山,房县和郧县四地.其河谷和低山地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所产农品以水稻,麦类,玉米为最;山地适宜特产生产,产量亦丰,形成了河谷平原稻作农业区,低山丘陵旱作杂粮区,高寒山地低产杂粮区三个层次分明的农业经济带.[g区域农业经济带的形成为移民的生产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一)耕地垦殖面积的扩大和新粮食作物的引种随着移民大量移居鄂西北山区,为解决人们的生计问题和恢复农业生产,移民们走上了大量垦殖土地和引进新粮食品种的发展道路.首先是耕地得到空前的开发."(竹溪)自流民占籍,户口日繁,垦荒成田,诛茅为业.',[.]6,(1ttt' "郧以火种刀耕,日就垦启,地无遗利,人无遗力."r]o3~'t&'郧西:"崇山峻岭,道路崎岖,而山岭之下,多成平坝,居民开成水田,连阡逾陌."r"耕地数量迅速增加,由康熙十九年(1682年)的4486 顷24亩5分[]".,剧增至嘉庆二年(1797年)的45391顷59亩6分,'增加了40905顷35亩1分.其次是新粮食品种的引进和推广.随人口的大量增殖,鄂西北山区原有的农作物收获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新的粮食作物,特别是那些高产作物如玉米,红薯,马铃薯,突破了地域,生产条件的限制,可于贫瘠的高山之上种植,且产量较高,深受百姓欢迎,逐渐被移民从外界引入,并加以推广.玉米,直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还仅种植于闽浙沿海少数分散地区.18世纪才由一支移民队伍在包括陕南,鄂西,豫西南的汉水流域安家而引入,迅速成为中国主要的玉米产区之一.[】2].在鄂西北地区各地方志中也大都记载玉米的种植:"苞谷,即玉蜀黍,一名玉高梁(或玉麦).……自乾隆十七年大收,数岁山农恃为命,家家种植.七八月晴暖,则倍收.山乡甚赖其利,间或歉收,即合邑粮为之增贵."[]#lid*'竹溪"山农多以玉蜀黍为'食主'.',[.]巷15∞'郧阳亦崇山峻岭,平畴水田十居一二,山农所恃以为饔飨者,麦也,荞也,粟也,要以玉黍为主."[1o3~"l杓'严如煜也在《三省边防备览》中说:(郧阳)近日遍山漫野,皆是苞谷,种一收千,其利甚大……故夏收视麦,秋成视苞谷,以;N/N~,定岁丰歉."[13]女女马铃薯的最普通俗称是洋芋或土豆,由于受人们认识水平和当时种植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它需要在更漫长的时间才为人们接受,至l8世纪才由福建慢慢传到长江流域若干有限的地点.在19世纪前半期,在一些高山区,特别是在四川盆地边缘和汉水流域,洋芋已成了重要作物.{-:.]同治《房县志》记载:"洋芋产西南山中.房近城一带有稻田,浅山中多苞谷,至深山处,苞谷不多得.惟烧洋芋为食……亦间有积以致富者."[']雹1J"∞'红薯亦称番薯,随着汉水流域的开发而被移民移植进来,并成为山民食物来源的重要补充.鄂西北山区种植红薯较早记录,见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郧西县志?方产》中的"百草"部载: "(f~ll薯)根食可以疗饥",因其"亩收数十石,胜种谷廿倍……乾嘉以来渐广."["]一其他地区亦有相关记载如同治《房县志》卷儿中的《物产》也有"红白薯"的记录.[']巷"?'暂产'以上新粮食作物的引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食物之忧,同时为山民种植经济作物提供了一定条件.(二)经济作物及土特产,中药材种植的扩大根据山区气候,土壤的特点,山民们推广种植了大量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茶叶,生漆,桐油,木耳,香菇等,其中大多成了商业交流中的着名土特产.下面简要枚举几种鄂西北山区比较重要,在市场上比较有影响的土特产或山货.均州(今丹江口市)烟叶品质优良,属国内有地方特色的深色晒黄烟.民间曾有"吃不过的均州烟,看不过的邓州烟"的评价.其叶片较大,厚薄适中,油分充足,尼古丁含量低,色泽黄亮且较深,香气浓郁,燃烧性好,燃烧后灰呈洁白,属调味型烟叶,烤烟型,混合型卷烟均可使用.[】烟叶在均州栽种历史较悠久,地方志中记载:"草则淡巴菰,俗名烟,其气辛,能御瘴疠.州南二十里(土桥)产者犹佳,下游商贾乘大舶懋迁,宗货流通多赖此.近他邑种益繁衍,利亦见微,民间犹习种之."乾嘉人吴熊光在《俨江笔录》中写到:"烟草无益于人,楚省均州一州,衡州一府皆种之,',[6]3是当时两大名烟草产地.就连1907年东京出版的日本外务省编撰的《清国事情》一书上册中也作了记载:"集中在汉口的烟叶,主要有湖南,湖北,河南所产,江西所在产较少.湖北产品中,以黄冈,均州烟叶声价最好,产量亦多."ra6)".YYSZXB3l王肇磊: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生漆在鄂西北山区的主产区是竹溪县,所产生漆为我国五大名漆之一①.清道光县志描绘了当时漆树种植的盛况:"黄柏溪通石板河,老秽开尽豆盈坡,行行直到鸡心岭(川陕楚三省交界山峰),一路人家漆树多."[]'''."其生漆质量上乘,人们赞道:"漆好像清油,似镜照人头,摇动虎斑色,提起挂金钩."是本地主要外销品之一.[6]386在郧阳府属其他地区也有漆树的栽培,同治《竹山县志?物产》把生漆列在首位,并称:"商人谓之西漆,各州所产,此(即竹山漆)为上品";[.](均'同治《郧县志?物产》也说:"漆,夏至后以刀划树,蚌壳承之,日未出时收之,遂为漆.,,【.]#'t'自'木耳.清代,湖北郧属诸县已发展成为木耳重要产区.据清杨承禧等修《湖北通志》:"木耳, 《黄州府志》以为罗田专产,然它县亦有之.《通城志》谓之木蕊,亦木耳也.上游诸郡枣阳,南漳,谷城,兴山,归州,巴东,长阳等处所出亦盛,而以郧属产者为最着名,世谓之'郧耳'."林祖让等修《保康县志》(1866)亦有"有栗林,可结木耳"的记载,虽未明言栽培,但在保康县两峪区巴桃村四组发现的石碑上,已有清道光间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r】啦同治五年(1866)杨延烈等修《房县志》说: 房县的木耳栽培已具相当规模,排架在山坡上的耳木,"权丫纵横,如结栅栏","有红白黑三种,白者尤贵."Ⅲ卷1c杓种耳之山,称"木耳厂",其栽培方法在"木耳厂"所述尤详:"择山内八九年,五六年花栗,青桐,梓树用之,不必过大.每年十月内,将树伐倒,纵横山坡上,雨淋日晒,至次年二三月间,将木立起,二三十根攒一架;再经淋晒,四五月内即结木耳.第一年结耳尚少,二年最旺,三年后木朽烂不出耳矣.采耳遇天晴则晒晾,阴雨用火焙干,然后打包."["]卷9"m'其中房县的黑木耳产量历年都要占湖北省黑木耳产量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_20]蕈类在鄂西北山区分布较广,是外销的重要产品,品种较多,主要有香蕈,土蕈,羊肚蕈,猴头蕈,紫蕈,青头蕈,黄丝蕈,露水蕈,重阳蕈和鹅掌蕈.HJ巷1'其中房县的香菇质量最好,生产方式和木耳类似,"香菌厂于秋冬砍伐花栗榈梓树桫椤等木,山树必择大者,小不堪用,将木放倒,不去傍枝,即就山头坂上任其堆积,雨淋日晒.至次年树身上点花,三年后即结菌."[13]女''鄂西北地区茶的栽培,直到(清)同治时期的各地方志中才见记载,其缘于宗景藩刊刻《种茶YYSZXB32说》十条,将种茶,制茶方法一一说明后,本区才出现几种茶叶,如郧县的香桃茶,房县的太和家园茶【2和竹溪的家园茶,其中房县在"德化乡属雷家湾,陈家沟,獠牙湖,弼家沟等处"生产的太和家园茶,"其质优于竹溪之家园茶."此外还有均州武当山生产的野茶——太和茶.[6]38当地饮茶也因此渐成风俗,有诗为证:"煮茗留槐日,移床就竹荫."[.]巷".'艺并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纺织类在山区的分布极为零散,主要有棉织业,蚕桑业和麻织业.鄂西北山区棉花种植可追溯到元代,元朝郧阳人熊涧谷有诗云:"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全家指作机中布."到清代,棉花种植在当地仍有种植, 但不普遍,基本上郧阳府各县都有少量种植,主要是用来解决人们的衣着来源的.[']暑""*'可见以棉花为原料的土布是百姓的衣着来源.到乾隆时期,已有少量棉花和棉制品进入市场.见于记载的蚕丝产地主要有郧县,竹山,房县,除郧县外,植桑面积一般不超过十亩,养殖户只养数十簸蚕,缫四五斤丝而已,L2.]所养之蚕有山蚕和家蚕之分.[】B]卷"'物其丝织品主要外销,由于品质优越, 获得了"郧绌~房绢"的美誉.[1.]礼c暂'麻的种植主要在郧县,竹山和竹溪三地,[22]其品种是"白苎",["'本区苎麻很少有加工的,只是直接#I-运,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在鄂西北山区,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古代的神农氏在本地崇山峻岭中尝百草的故事,至4-仍在传唱.《本草纲目》中有400多个中草药标本采集于房县.郧阳各属在清代地方志中共记载了丹参,苦参,黄精,玉竹,厚朴,南星,茯苓,杜仲,天麻,柴胡,天门冬等百余味中药材名称o0有些药材已开始人工栽培,如黄连栽培,主要集中于竹溪的丰溪,桃源,泉溪和房县的上龛,门古,九道等地,人们还培植了杜仲,独活,当归等药材.[6]3"此外,人们还在房屋四周,道路两旁等地方栽种了许多其它经济林木,如桃,杏,李,竹,油桐等,《竹山县志》还保存了清代移民在居家附近栽植油桐,漆树,竹的记录,并形成了一种风尚.[23]二,商业活动的兴盛在清代,随着鄂西北山区的农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作物与土特产种植面积的扩大,为商品经济与商品贸易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产品,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商业贸易的发展,特别是汉水一线的东王肇磊: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西长途贸易有了重大突破.汉水及其支流堵河,金钱河,天河都在土特产区,汇流而下,集中在安康,郧阳府城,均州城,老河口,襄阳和汉口,从而形成了一个沿江的长途贸易体系.在长途贸易的影响下,鄂西北山区也逐渐形成了以郧阳府城和各县中心城镇为核心的区域商业贸易体系,它与长途贸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贸易体系.在这一贸易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移民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一)长途贩运的发展.清初,由于连年战乱,商品交流基本停滞.如鄂西北地区商业重镇光化县老河口,"古阴城镇,在今治西西集镇,明季屡经兵燹,遂成丘墟."[24J引#'郧县在明季有23个坊市,到康熙初年仅余古郧名郡坊.[2sJ卷5坊市后随社会局势的稳定和鄂西北山区经济恢复发展,特别是土特产的开发,商业贸易也因此逐渐兴盛,为较大规模的长途贩运提供了物质基础.从事长途贩运活动的主要是来自黄冈,山陕等地的移民,这在各地方志中屡屡被提到,如竹溪县"商多来自陕西,山西,河南,江西及本省黄州之人".[.]私A'《郧阳志》也有类似的记载:"其往来而卖者,秦人居多,百数十家缘山傍溪列屋为肆,号日客民."Do]卷】,'风镕'他们为了将本地土特产运至国内中心市场,特在鄂西北山区各地修建了许多会馆,其中山陕商人所建会馆最多(见表I).表1山陕商人在鄂西北修建会馆一览表此外,还有黄州,武昌,江西,河南等地移居鄂西北山区的商人在各城关广建会馆,如在郧西有黄州会馆,江西会馆,河南会馆,武昌会馆;[26]房县有黄州会馆,武昌会馆,河南会馆,汉阳会馆和江西会馆.["]32.旅居鄂西北地区的商人以会馆为商业据点,采办本地山货土特产,运销到汉口,老河口,陕西等外地市场.如黄州商人利用其修建在黄龙镇的会馆与堵河和汉水交通便利的条件,将堵河流域内的山区大宗物质如桐油, 生漆,黑木耳,中药材等土特产运抵夏口(汉口)销售,同时又从夏口运回大批布匹,食盐等山区人们日常必需品.[2B].又如陕西商人把鄂西北山区的桐油和皮纸等特产行销陕西各地,获利甚丰.[】II 随着经济开发程度的加深,使外运货物数量越来越大,仅郧县的西河码头在明成化年间年均土特产的吞吐量就达1.5万吨.[]"*-由于时人对经济贸易统计数据缺乏全面的认识,使得统计资料或失散,或根本就没有记录,致使鄂西北山区对外贸易额的统计资料极其缺乏,直到中国近代海关的建立,才开始对包括鄂西北地区在内的国内外贸易进行科学的计量分析.我们根据光绪17.年(1891年)郧县运至老河口的年货运量为i00万吨的海关记录,可以管窥出当时鄂西北地区对外贸易的繁盛景况.[3o3..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鄂西北地区的对外贸易的增长是很快的,也可以得出鄂西北地区长途商业贸易是比较繁荣的结论.鄂西北地区长途贸易的门户——老河口也因为转口汉水上游土特产贸易而迅速再度兴盛,到乾隆时期已成为"商贾辐辏,烟火万家" 的"富庶之区".[.]巷1.'市鄂西北区域内的一些市镇也利用长途贸易而兴盛起来,成为长途贸易的窗口.如堵河下游的黄龙滩镇,曾是堵汉间的经济文化中心,有"小汉口"之称.[28].又如房县军店镇在清末形成下店街(长980米)和军马铺街(长42o米)两个贸易区,成为房县对外贸易的商业重镇.来此购买特产和山货的外地客商很多:四川YYSZXB33王肇磊: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的盐客,黄表客,杂货客,陕西的药客,棉客,河南的牛贩,药材贩,黄表客,光化,南漳的木耳客和两竹,郧县,均州,谷城的桐油,香油贩.㈨"像这样因对外贸易而繁荣的农村商业中心在鄂西北山区还有许多,如郧西的上津,竹山的田家坝,均州的青山港等等.由于汉水上游的商运是以水路为主的,长途贩运的发展往往以一些河流为依托,与大,次中心市场串联,形成商业网络.如堵河流域,位于汉水南,包括竹溪,竹山,房县和郧县四地.四县所产的土产,山货,竹木等物质,大多靠堵河运出,运往省内外;外地杂货,铁器等可经堵河运进山区各地.汉水北岸的金钱河,天河,丹江则是郧西,郧县,均州所产桐油,生漆,龙须草,木耳等特产山货外运的交通孔道.在清代,鄂西北山区的商品出入基本上依靠木船.有清一代,汉水干支流上是百舸争流,运输繁忙,鄂西北地区滨江各县都有一定规模的船帮. 清末,均州仍有大小民船600余艘,可载货4200 余吨.民初老河口的帮会组织中有郧阳帮,22个码头中有均州码头,还有竹山,竹溪船只专门停靠的码头.|矗,''后随汉水贸易量的增加,原有的木船运输逐渐不能适应新的贸易发展要求,】906年湖北开通了汉口至老河口的客货运输线.夕}地商人运出的物质以桐油,生漆,木耳等山货和土特产为主,大多由支流集中在汉水干流而下,进口以布匹,杂货为主,多由干流散放支流而上.运出的生漆,中药材,木耳,桐油等山货大多经老河[j销往汉口,再转运到国内外市场.根据各地方志的记载,鄂西北山区供外销的特产和山货品种很多,主要有:烟草,麻油,(黄,白)蜡,红花,花椒,棉,棕,板木,熊掌,蜂蜜,炭,漆,麻,紫,羊筋,藕粉,丝,葛粉,木耳等.0后来随国外市场霈求的发展,猪鬃也成为了比较重要的输出产品.下面择要叙述输出情况.桐油,包括鄂西北在内的汉水一带所出桐油弥为襄桐,油色稍gI:,而四川所产桐油为白色,需将J1{褒两种桐油相掺,川桐才能适用.当时桐油的出口量比较大,如竹山"和兴彩"商号以经营桐油为主,以图控制了竹山桐油收购业务,建有7座油坊,并用自己的5艘木船将桐油常年运至老河口.同县的"阮万兴"商号也收购桐油外运,到20 世纪2O年代,每年销售的桐油达2万余斤.I2各县桐油生产和销售亦如此,到民国初年,各县年YYSZXB34均产量在1O万斤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外销,郧县在民国时期则成为湖北四大桐油集散地之一.[]烟叶,为均县(今丹江口市,清代又称均州)主要外运产品,最早的经营者多为山西帮,陕西帮和福建帮.本地商人经营的商品不但规模小,而且数量也少,远远不能与外帮相抗衡.但到清末光绪年间出现的"德大仁"商号,将本地所产的烟叶及各种山货等,都纳入它的经营范围,并至沿汉江东下至樊城,老河口,府河,安陆,沙洋直到武汉等地倾销它的烟叶及山货土产,还派出水客,长川驻栈办事,尤以汉口驻栈水客负担量大.[..]邛精一''均县.-大仁商号的倒立发晨与收t'后来,均县烟叶弓I 起英美烟草公司的兴趣,于19O4—1910年间五度调查均州一带烟草生产情况,并向公司报告说:"本省种植的主要等级烟叶出产在邻近河南和陕西的西北边界,这些烟叶我们定之为'R'级.我们对这种烟叶的使用量大约与'E'级相等.这些烟叶色泽之美好不及'E'级,但大体而言,其体型较优,柄梗较大,剔去筋梗后的收获率为7O一75%.每磅价格为墨洋7分半至9分,这一地区每年产量估计约为1800万磅到2000万磅.]11.1913年公司派人收购烟叶,刺激了烟农的生产积极性,此后均县烟叶年产量达2095-担(每担lOO斤),年收人在200万元以上.[6_J4木耳,鄂西北各县均盛产木耳,犹以房县"房耳"(又名"燕耳")着名,产地有房县,保康和南漳.当时南漳木耳分两路外销,一路由县城和武镇集中,经汉水运销汉口;另一路由远安运抵宜昌销往汉口.收购渠道一是小商贩到山区将木耳换回售卖给山货行;一是山区地主或商人把木耳直接送到山货行,一般一次送几百斤.[35]生漆,为鄂西北山区出口大宗,仅以清末竹山田家坝的"王三盛"商号为例,商号用来调漆的木桶一次能容纳生漆3000斤,可以看出当地的产量是十分巨大的,其产品大多运销至汉口,南京,宁波等地.[23].除了繁忙的汉水长途水运外,清政府地方官员在前朝原有道路在基础上,有新开了许多驿道, 形成了以郧阳府城为中心的陆路运输网,开设了四条大道:一条抵达汉中;一条直通陕西省会西安;一条到达河南南阳;一条通往四川保宁,夔州. 这些道路开辟以后,便商旅络绎不绝.5]输往这些地区主要是鄂西北山区的特产,像郧西县所产的龙须草,雨伞,粮食,土纸,中药材,桐油等被山王肇磊: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陕商人输往陕西."将川I盐和潞盐等急需物质输入本地,且输入量巨大.(二)鄂西北山区农村市场的逐渐活跃.随着经济的开发和对外贸易的兴盛,鄂西北山区区域内的农村市场也逐渐活跃起来,主要表现在内部之间的物质交流日益频繁,品种日益丰富,城乡经济交流日趋紧密和农特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日深. 首先是物质交流日益频繁,品种日益丰富.在鄂西北山区特有的山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产品开发极具地方特色:一是产品种类极其丰富,为商业贸易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品种来源,这是平原地区所不能比拟的;二是单个产品的总量相对很小,单个物质产品商品化的贡献率相对较小;三是物质生产极具分散性,个体经营者无法取得最大的边际效益,同时给物质交换带来了欠便捷性;四是产品生产的地区差异性较大.。
明朝震撼中国的江西大移民
明朝震撼中国的江西大移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江西先民的大迁移,开创了中国历史一片片新的天地。
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和元王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损兵折将,最后才于1368年(洪武元年)夺得胜利,确立明王朝在长沙的统治。
元末明初这场连年战祸,使长沙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
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湖北和湖南,当时二省是一个省份,称之为湖广省),并允许“插标占地”,奏响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因明朝崇祯年间张献忠农民起义,在德阳地区作战频繁。
康熙十六年,清军为消灭义军,滥杀无辜,人口殆尽,一片荒芜。
清廷下诏,江西、湖南、湖北众多居民被迫迁居。
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数个世纪过去了,浩瀚的中国历史上,5次大移民中,江西人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时空演奏的宏大交响乐中,江西的先民们就如顽强的种子一般,落在大邑通途,撒在穷乡僻壤,直至根深叶茂。
今日,本报记者与读者一同撩开历史的尘埃,感触江西先民大迁移那震撼人心的音符,重回壮阔史诗。
四川三石碑再现史实近日,据四川媒体称,四川清溪镇清溪高中附近发现的三块清代江西墓碑,使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历史再度浮出水面,史学家们因此认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历史至少被延长近60年。
史学界公认的清朝政府的移民,起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止于四川西北金川之战(公元1776年)。
在清溪发现的3号碑字迹最清晰,碑文可见:魏佐宗、魏佐信为父立碑,其父是“江西赣州府安远县楠水乡太平保人氏”,卒于“光绪辛卯年十二月”(公元1891年)。
假如活到六十岁,那么在江西出生时间为1831年,而入川是在出生之后。
从碑文中的年月推断,史学界公认的清朝“湖广填四川”的时段过小,三块碑文证明清溪镇接纳自主性的移民至少还持续了近60年时间。
2号碑载有迁居于四川犍为县“兴仁乡东岗堡周家山”的墓碑,其说明此时犍为县域内是移民的集中地之一,江西移民打破了同乡同籍聚居的习惯,开始到周围的山地定居。
明清时期的移民与沅水中上游山区的开发
湖南行 政学院学报 ( 双月刊) J R A O 0U N L
N . 2 1 o, 0 30
Ge ea. .3 n r1 6 No
( 总第 6 期 ) 3
・
文 史研 究 ・
明清 时期的移 民与沅水 中上游 山区的开发 木
罗运 胜
(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50 ) 10 0 摘要: 明清时期, 湘西少数 民族无疑为地方经济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 , 由于以汉族为主的外来移民大量 但 迁入 , 各民族之 间相互影响 , 扩大交往 , 才明显促进 了湘西沅水 中上游地 区的农业开发和手工业生产 , 商业也 获得 空前的发展 , 并因此逐步扩大了对外经济联 系。 关键词 : 明清 ; 移民; 沅水 中上游地区; 经济开发 中图分类号: 2 K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9 30 (000 — 19 0 10 — 6521 )3 00 - 4
宋 初 纳土 输 贡 , 列版 图 , 明 以降 , 辟 民聚 ”清 ・ 始 元 地 ( 吴起 风等 : 州直 隶 州志》 四 《 , 绪五 年刊 卷 赋移 光 本) 。这几 县都是 开发较 早之 地垦 殖 也早 。至于 苗疆 和 土 司 改 流地 区 , 垦 虽 晚 , 在 移 民浪 潮 推动 下 , 开 但 速 度特 别 快 。改土 归流 后 ,保 靖县 令 王钦 命 晓谕 民
长 沙粘 、 南京 粘及 广西 的麻 粘等许 多 品种 。又如玉 米
响。 众所周知, 传统经济的发展动力之一就是人 口的
增加 。大量 移 民迁 入 沅水 中上游地 区 , 无疑 对 这一地 区 的经 济开发 进程产 生 了深刻 而广泛 的影 响。 探 讨 历 史 时 期 沅 水 中上 游 山 区 的 经 济 发 展 状 况, 揭示 人 力资源 、 民族 交往 与经 济 融合 对 多 民族 杂 居 地 区的经 济 开发 , 具有重 要 的学术 价值 。 迄今 为 但
明清时期云南的江西移民
明清时期云南的江西移民
古永继
【期刊名称】《思想战线》
【年(卷),期】2011(037)002
【摘要】明清时期,外省籍移民大量入迁云南,其中江西移民数量众多、步及地区广阔.江西移民通过军事留戍、商人寓居、仕宦任职、谪迁流放、矿业开发等不同渠道进入云南,对当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总页数】6页(P117-122)
【作者】古永继
【作者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09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明清时期的汉族移民与云南藏区文化生态分析 [J], 李志农;邓云斐
2.明清时期云南的移民及其影响——以临沧地区为例 [J], 罗春梅
3.明清时期云南哈尼族地区的移民与开发 [J], 李文龙
4.新形势下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工作的重要指南——读章康华主任《大力实施搬迁移民扶贫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形势下推进江西搬迁移民扶贫的思考》一文有感 [J], 吴路宁
5.明清时期内地汉族移民西南边疆地区的流向研究——以云南永昌府为例 [J], 吴臣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赵娟 明清移民
明朝移民故事篇赵娟民族学 Y2014101001汉民族是云南各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自战国楚将庄桥开滇起,就以不同方式从不同的地方逐步迁徙入滇。
入滇汉民带进的中原文化与云南固有的民族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相互交融形成了今天的滇文化。
滇文化的特点在于其民族性,也就是各民族的个性与共性兼而有之。
入滇汉民移民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始期为秦汉时期、唐宋元三代;高潮期为明代汉民入滇;尾声期就是明代以后的移民。
本篇主讲明朝时期的移民故事传说。
1、沐英大军沐英(1345-1392),字文英,安徽定远人,回族。
父早逝,随母避乱。
母去世成为孤儿,朱元璋收为义子。
沐英少年机敏,剖决立断,马后称其才,朱元璋爱之。
18岁授帐前都尉,升大都督府佥事进府同知;洪武九年,以副将征西蕃,功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食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劵;洪武十四年,以右副将军从征云南而留镇云南。
洪武二十二年(1389)沐英入朝而“携江南、江西二百五十余万人民入滇”沐英是洪武间百万汉民入滇的策划者、组织者、安置者,他镇滇期间垦荒百余万亩。
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十七日,沐英卒于云南,享年四十七岁,追赠黔宁王,谥昭靖,还葬南京观音山。
归葬时,省城军民蛮众举号者数万人,百姓巷哭。
《滇南野史》说,朱元璋遣使赐刀、绳、药酒,沐英预知,早在南城外建小鼓楼,乃自尽,人称小鼓楼为尽忠楼。
2、宋氏杨玉芸以罪充军《滇史》中所说“及询所犯,不过秋粮违限、造鱼鳞图册违式等类而已。
”《云南民族史》云:“及有罪窜戍者,咸尽室以行。
”宋氏杨玉芸的丈夫宋玉堂是浙江衢州人,中进士后官拜四川阆州知州,因守廉惩治腐败而被诬陷坐牢,在无法抗争的情况下绝食死在狱中。
他的妻子杨玉芸悲痛欲绝,带着幼小的儿子阿宝回到衢州。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官方抄了他的家又逼死了公婆,这更是一个惊天霹雳的人祸。
正在她哭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朝廷传书要她和儿子、姑姑到南京领圣旨,她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只好“伶仃三口到京师”。
明清陕南移民与今天移民的对比
明清陕南移民与今天移民的对比明清陕南移民对我省移民搬迁的借鉴 1明代陕南移民 1.1通过军屯向陕南移民早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就开始在全国实行军事屯田,陕南也是当时重要的军屯地,根据明朝嘉靖时期的《汉中府志》记载,汉中府设汉中卫,所属的金州(今安康)和勉县分别设千户所各一个,专门对军屯实行管理,从当时的建制看,大约5600人称卫,1120人称千户所,112人称百户所。
以此推知,汉中府应该有5600人屯田和驻防,安康和勉县各有1120人屯田和驻防。
从事屯田的士兵保留军籍,而且世代为军。
这些屯田的军队,大部分屯田,小部分驻防,军饷的大部分由屯田的收入支给,实行“以军隶卫,以屯养军”,即安置了为创建大明天下而建功立业的将士,又加强了地方治安,可谓一举两得。
①(明代陕南屯田及移民,陈良学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8年第一期) 1.2破产的农民、灾荒等造成的流民向陕南移民元末明初,陕南地区人口流失严重,如陕南的安康地区在元代“因兵之后,地旷人稀,降金州为散州,废西城县(今安康市),并废汉阴、平利、旬阳、石泉,各设巡检司,省入金州,自此西城之名遂废。
”②(嘉庆《安康县志》卷九《舆地考》上)。
汉中地区各县人口流失也很多,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洪武十年(1377年)汉中府褒城县并入南郑县;洋州(今洋县)于洪武三年(1370年)降为县,洪武十年又并入西乡县;沔州于洪武七年降为县,洪武十年并入略阳县,③(具体内容见《明史》卷四二《地理志》)等等。
充分说明元末明初陕南人口的剧减。
明朝时期,皇帝、藩王、勋戚、官僚、豪绅凭借封建特权,肆意兼并土地。
朝廷以搜刮“荒田”、“闲田”为名,将农民的良田、恒产变为皇庄和“藩王庄田”。
万历初年,潞王在湖广的庄田达到四万顷之多。
万历末年,神宗皇帝朱翊钧为给其爱子福王朱常洵建立庄田,将河南的土地搜刮殆尽,还不够,“并取山东、湖广田益之”(吴纬业《绥寇纪略》卷八)。
其他“藩王庄田”地跨数省占田万顷者比比皆是,“庄田侵夺民业,与国相终”(《明史・食货志》卷七七,一四页),官僚地主,土豪劣绅“假官爵之余威,劫夺乡民”,“率以田庐仆从相雄长,田多者千余顷,即少亦不下五、七百顷”。
明清时期川陕移民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明清时期川陕移民开发的经验与启示作者:王敏王永强来源:《现代企业》2017年第03期我国现今很多地方的居民并非原住民,历史上不同程度地都经历过移民的过程,如“湖广填四川”的说法就有一定的代表性。
所谓的“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明末清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
这次大规模的移民不仅对四川也对陕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总结和借鉴。
为方便和简洁起见,四川及陕南地区的移民我们在文中简称“川陕移民”。
一、明清时期川陕移民的简要情况明代是川陕移民的重要历史阶段。
元末明初的战乱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使川陕地区的人口骤减,有资料显示,当时整个兴元路(今汉中、安康)仅剩下19378人。
(《元史》卷60《地理志三》,《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可见,人丁减少、劳动力资源的不足明显地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
面对战乱造成劳力的短缺,朱元璋通过移民垦荒和屯田的办法来加以解决。
明代的移民带有很大的强制性,许多南方移民逼迫进入秦巴山区,同时也有大量流民流入。
移民到来后,除进行传统的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制茶、烧炭、造纸、挖煤等手工业和工业生产,而这些生产活动都与川陕森林资源的开发有关。
明代初期,朱元璋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还在今川陕地区实行了军屯制,并在汉中府设汉中卫,下设千户所。
这实际上是另一种方式的移民。
到了清代初期,连绵的战争不仅导致了川陕地区人口的剧减和土地的荒芜,同时也使得清政府财政陷入困境。
因此,在战乱刚刚结束后,清政府即对川陕等省实行了宽松的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鼓励农民承租耕地,垦荒播种,并放宽田赋课征年限,以吸引外地移民。
顺治六年(1649),清政府正式颁发《垦荒令》,鼓励移民垦荒种地发展经济,以解财政困难的燃眉之急。
康乾年间,都对早期制定的垦荒政策进行了修订完善,地方政府积极予以配合,以尽可能优惠的条件安置流民复垦。
大量史料表明,在这次移民浪潮中,十多个省份的众多居民从江西、福建、广西等迁入川陕地区,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因此才有了“湖广填四川”之说。
第5讲移民实边:明清时期的边疆移民(4课时)
呈贡区王家营沐英家族墓地
该墓群位于呈贡县王家营春融东路东侧,与春融东路西侧的 市府行政中心隔路相峙。该墓群为明代云南最高统治者黔宁 王沐英后裔沐详、沐崧、沐绍群、沐绍勤等沐氏家族墓地。 经1955年、1963年和2006年3次发掘砖石墓9座,出土金、 银、铜、铁、锡、玉石、陶瓷等随葬品600余件,其中尤以 沐详夫妻合葬墓中出土的镶宝石金发冠最为珍贵,堪称国宝 级文物,现存云南省博物馆。“沐公神道碑”是其中的重要 标志,当地俗称“乌龟碑”,碑记沐英五代孙沐详的生平事 迹,和其曾祖父沐昂、祖父沐僖、父亲沐瓒、子沐崧、孙沐 绍勤等镇守云南的历史,对研究云南地方史具有重要价值。
大明遗韵——贵州安顺屯堡文化
Βιβλιοθήκη 安顺屯堡: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以及平坝县、镇宁县一带, 居住着20余万特殊的汉族人,很多消失已久的汉族风俗、中 古汉族文化却留存于这里,六百年石头古堡犹存,这就是屯 堡。 这里是明代贵州普定卫屯田区域。明万历《贵州通志》载: “普定卫设管屯指挥使一员,下设五个千户所,五千广所设 管军屯印百户各十员,专理卫所军屯事务。”《黔南识略》 中说:“旧卫(指普定卫)管五十军屯”。 屯堡文化即是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 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安顺一带的屯堡人仍保存着600 年前江南人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 娱乐方式。 安顺屯堡文化区有300多个屯堡村寨,目前屯堡文化保存较 完整的主要是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九溪村、七眼桥镇本 寨、云山屯及平坝县的天龙镇。
电视剧《闯关东》
2008年央视一套电视剧 《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 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 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离乡 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 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 生为线索,其中穿插了朱开 山的三个性格、命运不同的 儿子在关东路上遇到的种种 磨难和考验。
[转载]漂泊的家族:明清川陕大移民。
[转载]漂泊的家族:明清川陕大移民。
此为陈良学《明清川陕大移民》卷二《飘泊家族》的梗概,共举证306例,其中:湖南移民61例,湖北移民54例,麻城移民40例,广东移民35例,福建移民23例,江西移民32例,安徽移民32例,江浙移民8例,晋豫移民9例,川黔移民12例。
每例对该家族的发源郡望、世系源流、迁移始祖、字辈派语、在川陕创业要素、繁衍支派及播迁情况作简略介绍。
本卷32万字。
湖南移民(61例)一、长沙地区01、延陵世家,善化吴氏祖籍江西,元末迁居湖南,清初迁居川东、鄂西和陕南。
02、三槐衍派,善化王氏乾隆七年迁居陕西安康汉阴县。
03、庐陵望族,善化彭氏世居江西吉安庐陵县,洪武七年迁湘,道光十年迁陕、川。
04、潭州镇守,善化陈氏乾隆年间迁居陕西安康。
05、江右流移,善化李氏乾隆七年迁居陕南。
06、豫章世家,善化唐氏源出江西,南宋末迁湘,乾隆七年迁秦。
07、武威世家,长沙石氏康熙乾隆间迁居陕西安康、湖北、四川等地。
08、茶陵千户,长沙柳氏先祖为茶陵千户所指挥,乾隆三十七年迁陕。
09、武陵源派,长沙龙氏源出江西吉水,洪武九年迁湘,乾隆年间迁居陕南。
10、湖广流移,长沙杨氏乾隆年间由湘迁陕。
11、太邱脉裔,宁乡陈氏后唐同光二年迁赣,复迁湘,乾隆八年迁陕。
12、曲江望族,宁乡张氏南宋初居四川绵阳,谪居潭州,乾隆间迁居川陕。
13、太原衍派,宁乡王氏乾隆年间迁居陕西南。
14、湖广流移,宁乡彭氏嘉庆、道光年间迁陕。
15、江西流移,宁乡孙氏乾隆间西迁,隶籍川东及湖北利川等地。
16、闽粤客家,浏阳罗氏元至大年间客居潮,后迁湘,清初迁居陕南。
二、湘潭地区17、豫章世家,湘潭罗氏源出江西,明初移居湘潭,乾隆间迁居陕南。
18、湖广流移,湘潭李氏乾嘉间迁陕。
19、湖广流移,湘潭龙氏乾隆八年入居重庆府大足县,播迁居云、贵。
20、文种遗脉,湘乡文氏康熙间徙湘,转徙云南。
乾隆年迁陕南,一支播迁四川。
21、上党衍宗,湘乡冯氏南宋末迁湘,乾隆中迁居陕西安康。
明清移民与陕南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
明清移民与陕南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作者:田龙过来源:《西部学刊》2023年第19期摘要:陕西的汉中、安康、商洛地处秦岭以南,与甘川豫鄂多省交界,明清时期陕南大规模的移民和流民改变了陕南的人口结构,也改变了陕南种植业、养殖业的基本格局。
移民饮食文化与陕南本土饮食文化的融合,使明清以来陕南出现了既不同于移民原籍和陕南本地,也不同于关中和周边省份的饮食文化。
这是陕南饮食文化历史上的一次裂变,奠定了当今陕南饮食文化的基本风格。
关键词:陕南;移民;饮食文化中图分类号:TS971;K248;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9-0015-07Migrat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and the Shift of Food Culture in Southern ShaanxiTian Longguo(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Xi’an 710021)Abstract: Hanzhong, Ankang, and Shangluo in Shaanxi province are located south of the Qinling Mountain and share borders with several provinces including Gansu, Sichuan, Henan and Hubei.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arge-scale migration to southern Shaanxi altered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basic pattern of the agriculture and breeding industry.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integration of migrants’ and local food culture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a new kind of food culture in southern Shaanxi, which differs from the food culture of migrants and locals, as well as that of the central Shaanxi plain and neighboring provinces. It was a significant shift in the history of food culture there, which established the core style of southern Shaanxi food culture today.Keywords: Southern Shaanxi; migration; food culture著名歷史学家葛剑雄说过,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视阈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移民透视——杨洪林《明清移民与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的特点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视阈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移民透视——杨洪林《明清移民与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的特点作者:李亮宇来源:《民族学刊》 2016年第4期李亮宇中国移民史研究的拓荒者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谭先生早在1932年即著成《中国内地移民史·湖南篇》,并且计划以省份为版块编著中国移民史。
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初衷。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的弟子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编撰成六卷本《中国移民史》的煌煌巨制,一举奠定中国移民史研究基础的同时,真正拉开中国移民史研究的大幕,自此移民史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
区域性移民研究是近年来移民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明清两代以两湖移民为代表的长江流域内由东向西的迁移,甚至被有的学者认为是明清时期移民运动的主流。
[1]又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人口地理变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2] “湖广熟,天下足”,明以降“江西填湖广”移民对劳动力的极大补充,是推动湖广地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3]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对于“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必经地、目的地,也是发源地之一的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移民现象,鲜有关注。
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建始县、宣恩县、来凤县、咸丰县、鹤峰县8个县市,以及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共10个县市。
北抵神农架林区,东靠宜昌市,南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倚重庆市。
是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的交接地带,也是东西大通道的咽喉,同时还是进入西南地区的孔道。
处于被张正明先生称为“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国武陵山,止于南岭”[4]的文化沉积带的中部,又是学界所称“武陵民族走廊”的东北缘。
秦汉以降这一地带就是中东部人口向西部和南方迁移的重要通道和目的地,汉族、苗族、侗族、蒙古族等各民族陆续不断地迁入该地域。
民族交流融合的异常活跃,对该区域内文化品格的塑造和重构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在一定区域的真实写照。
封建社会后期的两湖移民运动
封建社会后期的两湖移民运动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以今湖南!湖北为中心的移民运动以其丰富的内涵在中国移民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官方文献对其记载甚少很难凭此了解其全貌从而影响到了对两湖移民运动的考察笔者有幸在几年的时间里陆续收集到四百多部与两湖移民有关的族谱为深入研究两湖移民运动创造了条件族谱是一个家族的人口!经济!文化!社会活动情况的信息库虽然对其姓氏!家族源流的追溯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但是对本文所要分析的时段的人口情况的记载则是基本可信的这四百多部族谱只是成千上万部族谱历经多次天灾人祸而保留下来的很少一部分通过随机的收集仍具备了一定的数量基础因此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大致能够反映两湖移民运动的一些基本特征这里所指的/两湖移民0包含以江西为首的外省移民迁入两湖和两湖移民迁往外省这样两个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家族迁入和迁出两湖的时间以及第一迁入地的统计描述迁移的时间和空间过程分析其变化特征这对于认识两湖移民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很有必要一!外省向两湖移民外省移民迁入湖南的情况谭其骧老和曹树基先生已先后做过一些考察≠笔者只准备利目前笔者从四百多部族谱中掌握了湖北个家族的移动情况这个家族中有族为土著族籍贯不明其余族皆来自以江西为主的十几个省外省籍家族中有族迁移时间不明江西占族另外族江西占族迁移的时间如下表所示表1湖北家族迁徙时间统计唐五代宋元元末明初明清从族谱反映的情况看这场移民运动发端于唐代至清中后期的道光年间而式微长达一千多年其间波澜起伏宋!元末明初高潮叠起湖北地方志中有广济!黄安!松滋的三部志书列有氏族表乾隆5广济县志6卷六士族表所载族中只有族的迁移时间明确宣统5黄安乡土志6下卷氏族录中的族有族可作时间分析民国5松滋县志6卷七氏族表的族中载明迁入时间的只有族虽然可供分析的家族数占该志所列总数的比例最大才但是统计的结果表仍可看出一些特点其时间跨度!高潮所在与族谱反映的情况基本相同≈所以可视为一个重要的旁证表2广济!黄安!松滋三县家族迁徙时间统计地名时间唐宋元元末明初明清合计广济黄安松滋合计这场延续一千多年的移民运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移民的分布区域也随之而改变首先元末以前是其序幕长达七百年其间在宋代出现过一个小高潮5宋史6卷一七四5食货志6也有所记载/自荆南!安!复!岳!鄂!汉!沔莱弥望户口稀少且皆江南狭乡百姓扶老携幼远来请佃0两宋跨度三百多年移民集中在社会动荡不安的南北宋末期表的宋代族中就至少有族迁于此时民国三十六年5熊氏族谱6卷首续谱总序就言/宋期末年天下大乱湖北人民萧条皆是江西分支0而来这个阶段迁入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鄂东其次是江汉平原表!唐和五代的族都集中在鄂东宋代延续了这种格局表的族分布是这样蕲春族黄冈族广济族!麻城族黄安!黄梅!蒲圻!嘉鱼!武昌!江夏!通城!通山!天门!洪湖!石首!京山!宜昌!郧县各族鄂东占了绝大部分族江汉平原只有族表位于江汉平原的松滋县宋代移民也少于鄂东的广济!黄安第二阶段是元末到明初即元末红巾军起义的至正年间到朱元璋立国治国的洪武年间有五十多年这个阶段是整个移民运动的高潮所在时间短但迁入量很大表的族占总数族的表的族也占总数族的足见势头之猛一些族谱还留下了很生动的记载如民国二年5胡氏族谱6卷一#五分合修谱总序/洎乎元明革命赣省兵燹迭见人民不遑宁处其由江右而播迁荆楚者几如江出西陵雄案西陵峡其奔流放肆大雄案原文如此南合湘沅北会汉沔其势益涨而其源则固同发于岷山也0民国三十六年5孙氏族谱6卷首始祖传/以元末汹汹湖广正当其冲蹂躏特甚其存留老户止残余逃匿之万一耳地广民稀前明定鼎下诏抽迁江右士庶以实兹土0民国三十五年5黄氏宗谱6卷首自政公传/元季宇内鼎沸齐安雄案今黄冈地区一带诸郡尽为禾黍有明定鼎迁饶民雄案江西饶州府于湖北等处一时各大姓接壤而居类皆发源于江右焉0京山县长期流传着/洪武开坎0的传说…蒲圻县外来家族迁入时间也集中在元末明初今新洲县之横店!李集!孔埠!汪集!三店!城关等镇外来家族迁入时间与京山!蒲圻相似这个阶段的移民分布较两宋更向西拓展表之族中鄂东有族江汉平原族鄂北族鄂西族虽然仍保持着两宋分布的基本特征由东向西递减但是进入江汉平原的移民数量明显增多就松滋一县来看绝对量和百分比都超过了前一阶段而且北部!西部的移民量也有所增加/湖广均州!光化等县居民鲜少郊野荒芜各处客商有自洪武!永乐潜居于此娶妻生子成家业者0永乐到明末农民起义之前的两百多年为平缓移民的第三阶段虽然移民潮的势头和数量不如前一阶段猛!大但是因为持续时间长其总量仍然是很可观的鄂西北成为一个新的吸引移民的区域是这一阶段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这个过程启端于明初宣德年间移民数量有所增加到成化年间移民规模明显扩大其间朝廷多次组织拦截!清查!遣返仍无法遏止成化七年公元年七月荆襄总督军务!右都御史项忠就曾上书称/荆襄地连河南!川!陕延蔓数千里山深地旷易为屯聚,,永乐!宣德迨今流移之众岁集月聚巢穴其中无虑百万0在遣返政策实施的同时也开始允许部分人落户鄂西北山区如在成化十二年公元年十二月清查出的户中就有二万户/许其附籍0同年设立郧阳府以加强对山区人口及其经济!社会活动的管理迈出了流民合法化的第一步这在客观上对流民是一个鼓舞成化十三年公元年清查出的流民又达到了户弘治年间仍/流民如水0λ受这股移民潮冲击的不仅限于鄂西北江汉平原西部也有所反映据枝江县民国二十年5董氏家谱6卷首总系记载其始迁祖董居一在回答其子询问/枝邑何以多江西籍0时说/荆襄上游自元末为流寇巢穴明祖定鼎以兵空之厥后流民﨡集至成化十二年命御史原杰招抚之听其附籍受田适逢当时江西催科甚急逃赋者或窜入荆襄一带原杰招抚枝必与焉此枝民所以多江西籍也0在所见该县部族谱中有族就是正统!成化!弘治年间迁入的也可印证董居一的解释明代中期的土地兼并赋役不均和自然灾荒不断制造的流民为这一阶段迁入湖北的移民注入了新的活力第四阶段是明末到清道光年间的两百多年集中在明末和清前期据魏源5湖广水利论6记载/当明之季世张贼屠蜀民殆尽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入楚楚人入蜀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0λω这是笔者所见最早记载/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0民谣的文献魏源把两湖移民运动限定在清初是错误的但是他描述的这一则很可取这个阶段的移民继续向鄂东!江汉平原!鄂北和鄂西北深入如今鄂州永丰乡/氏族迁自江右者多原于晚明0λξ松滋县/明季徙豫章民来实兹土江右籍居多0λψ枣阳/七里冲王氏者其始祖因明季避难由江右北徙于此0λζ同时移民开始大规模涌入鄂西南山区如利川县/明末国初调拨各省官军之家或流寓行商而江西!黄州!武昌及四川!贵州为多0λ{鄂东也成为了移民的一个迁出地康熙初年江西等省/流民竞集0建始县λ|向鄂西南山区移民的高潮出现在乾隆年间这与清朝政府于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废除/汉不入山蛮不出峒0的禁令积极开放这一山区的政策有直接的关系乾隆年间设立施南府不仅是大量汉人进入原来少数民族聚居山区的结果而且又促进了这场移民运动/嗣是而四处流人闻风渐集荆楚吴越之商相次招类皆来0λ}来凤县在乾隆三十七年公元年设立学宫前/成名者土童十之八九客籍十或一二焉三十七年以后土籍客籍各居其半0λ土客籍学童比例的变化间接反映了乾隆年间外省移民对当地人口构成的重大改变但是从总体上看该阶段移民数量似已不能与第二!三阶段相比了随着第四阶段的展开外省移民完成了在湖北四境的分布上述四个阶段移民分布区变化所呈现出的鄂东)))江汉平原)))鄂西北)))鄂西南的渐次拓展过程是三个因素制约的结果其一明清时期对湖北不同地区实施的不同人口控制政策直接影响了不同阶段移民的主要流向明初鄂东!江汉平原!鄂北是政府鼓励移民迁入的中国史研究年第期地区相反鄂西北山区由于在元末为南北锁红巾军的根据地被朱元璋视为反政府力量易于藏匿滋生之区建国之初即命邓愈率大军进剿其后/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0υ鄂西南禁止汉人迁入的法令则延续到了清前期从而使西部山区暂时成为了禁迁的地带其二不同区域开发的难易影响了移民对迁入地的选择宋元时期湖北开发的重点在鄂北和鄂东北其它地区相对较为落后明代湖北经济进入了大发展阶段鄂东沿江平原和河谷丘陵!江汉平原的开发条件自然比鄂西山区优越当前者还有很大接纳潜力时移民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移民无疑会首先选择它其三迁入湖北的移民的主要迁出地在湖北的东面地理位置也会对移民主要分布区域的变化产生影响以江西籍为主的大批移民进入湖北必然首先立足于相距较近的鄂东然后再渐次向西扩展如果距故乡最近的区域还有较好的发展机会移民就不会舍近求远去寻找生存空间尤其远处的发展条件还不如近处优越时就更是如此只有在鄂东!江汉平原随其开发程度加深接纳移民的空间缩小之后后来的移民向鄂西寻求发展才可能冲破人为的禁戒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族谱还帮助笔者掌握了湖南族的移动情况来自两湖以外其它省而且迁移时间清楚的有族具体迁移时间如下所示表3湖南家族迁移时间统计唐五代宋元元末明初明清表反映的情况与曹树基先生主要依据地方志对湖南家族迁移时间所作研究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启始时间到不了汉代而发端于唐代而这一点恰与前述湖北的情况相一致与湖北相一致的还表现在宋!元末明初同样是移民高潮所在同时笔者也注意到了外省移民迁入湖南与迁入湖北所存在的一些差异第一唐!五代!宋迁入湖南的移民似乎比迁入湖北的多这里依据的都是族谱收集过程同样带有随机性而且湖北的族谱是已掌握的湖南族谱的三倍三百多部因此存在可比性第二元末明初移民迁入湖南的势头在整个过程中占总数的没有湖北占总数的弱表现得那么猛而宋代移民湖南的高潮又比湖北突出这两点差异似乎反映了一个现象从两湖总体上看移民的主要迁入地是先湖南然后扩展到湖北我们可以找到支持这种空间分布变化的条件首先不论唐代安史之乱以后的藩镇割据还是南宋建都杭州后的南北对峙湖北都更某近战乱的中心区和前线屡经兵火而湖南则要安全平静得多所以宋代湖南的经济比湖北要繁荣移民在选择艰苦创业的新家园时不会不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安全与否尽量降低风险其次外省移民的主要迁出地是江西由唐至清都是如此明以前湖南的族外省籍家族中来自江西的有族湖北的族中也有族迁自江西江西位于湖北的东南方与湖南东西并列从地理位置上讲湖南就比湖北要优越湘赣之间由北南依次摆列的四条东西向通道为江西南北的移民迁入湖南提供了方便西籍移民的首选之区当在情理之中正是由于自唐朝尤其两宋以来已有相当规模的移民迁入了湖南所以迁入湖南的移民过程在总体上表现得比较平缓相反湖北在元末明初移民高潮的突起傲视其它阶段从而整个移民过程起伏很大封建社会后期两湖移民过程的时空特征二!两湖向外省移民两湖向外的移民呈多向性不同方向移民启动和延续的时间各异这里笔者拟从湖南省新化县民国三十八年5游氏六修族谱6记载的游氏家族向外移民的个案分析入手辅以地方游氏家族原籍江西泰和县永丰乡其始迁祖应德公于北宋元丰八年公元年迁入湖南经长沙!安化用了两年时间到元丰十年公元年辗转来到湘西南的新化县定居历经宋!元!明该族繁衍支分新化县各乡及益阳等县都有了应德公的后裔自明成化年间开始有人向两湖以外的省迁移清代移民数骤增民国三十年代该族第五次续修族谱对新化及湖南其它县各支外迁之人的姓名!父名!原住地!迁入地!迁移时间!迁移方式以及迁入地况据5游氏六修族谱6前编卷二迁徙表统计明清时期新化!益阳!安化!桃源!宁乡!溆浦等县各支共有人迁往四川!广西等七个省新化最多有人他们或单身远行或父子母子同往或兄弟随迁在迁居地都另发展成为一支这人具体迁往各省的时间如表所示从表上看游氏上自明代成化年间下到晚清宣统年间都不断有人迁出其中康熙至道光的一百八十多年为主要移民期人其它年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人移民过程的最大峰值在乾隆年间移民的迁入地除广西外都分布在长江流域长江上游的四川!陕西!贵州以及岭南的广西对游氏移民最有吸引力游氏向外移民的这种时空特征既具有两湖向外移民的共性又有其个性表4明清时期新化等县游氏家族移民时间统计地点时间成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合计四川陕西贵州广西云南江苏江西合计四川是游氏移民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迁入地人中有人迁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正是清朝政府鼓励外省移民到四川垦荒的重要时期从两湖向四川移民的总体情况来看新化等县游氏移民四川只是赶上了第二个高潮据重庆!云阳!合川!垫江!广安!井研!大致结束于晚清咸丰年间有族井研一族南溪族其间有两个高潮即元末明初族和明末清前期族可见魏源把/湖广填四川0认是在清初无疑也是错误的元末中国史研究年第期明初的移民得力于明玉珍和朱元璋的政治举措元末湖北随州人明玉珍率领部分湖北籍红巾军将士入川于至正二十二年公元年在重庆建立了大夏政权明玉珍在其辖区内/保境安民开科取士兴学校制礼乐!境内不见兵革凡十余年0ω/蜀人悉便安之0ξ于是正处于战火中的湖北难民不少/凭借乡谊﨣负从者如归市以故蜀人至今多湖北籍0ψ朱元璋立国后于洪武初年派廖永忠等入川消灭了大夏政权随后又迁进了一批湖北人如资中县0明洪武时由楚来居者十六七0ζ光绪二十六年5简州傅氏族谱6卷一西乡诸宗也称/洪武中平明玉珍以楚实川故蜀人多麻城籍0{如果说元末明初两湖迁入四川的移民还以湖北为主的话那么到了明末清前期湖南移民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把移民运动推向了最大高潮这在今存的四川地方志中有不少详略不一的记载此处从略仅引族谱以观全貌民国十九年5云阳涂氏族谱6卷一九功亮公传称/四川经明季流贼之乱杀戮惨酷居人死亡殆尽川东各属尤空旷草蓬然然植立弥山满谷往往横亘百数十里无人烟康熙中地方敉平大吏乃招两湖商农实之荆楚间人前往懋迁及占籍者所在多有0其卷首序也云/清雍!乾间湖南北人率﨤江西上徙家受田不数传蔚为大姓巨室者所在皆有0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对招徕移民复垦!开发四川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位于四川东面与之毗邻而且有迁入传统的两湖自然会首先受益新化等县游氏人正是这股新的移民潮中的一滴水珠表5两湖移民四川时间统计地点时间元元末明初明明末清前期清中后期合计川东重庆云阳合川垫江川中广安井研安岳南溪川西简阳绵竹合计人类#氏族光绪5广安州新志6卷一一氏族志光绪5井研志6卷二三氏族志光绪5安岳乡土志6氏族民国5南溪县志6卷八礼俗篇#氏族民国5简阳县志6卷一八氏族表民国5简阳县续志6卷一ο氏族表光绪5绵竹乡土志6已#氏族如果我们对比外省移民迁入湖北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迁入四川的两湖移民在分布上却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按理两湖移民由东向西迁入四川而且他们多是乘船逆江而上|应该是由川东而川中再川西逐渐推进分布可是实际上并没有出现这种格局从表来看移民初始的元代和第一个迁移高潮的元末明初川东!川中!川西都同时有一定数量的两湖移民迁入而且川西简阳的数量还不少几可与该县明末清前期迁入的数量相侪洪武年间移民数量不小的资中县也在川中区这种分布特点与明清时期招徕移民开垦四川的政策不存在区域差别没有像对待鄂西那样划定禁区有关于是从川东到川西同时向两湖移民敞开了大门此其一其二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自秦以来历为四川的经济重心所在和重点开发区虽较川东平行岭谷!川中丘陵地区距两湖更远但是其优越的开发条件和较好的农业基础帮助它克服了地理位置的不利成为对两湖移民有吸引力的重点迁入区由此可见地理位置不是制约移民分布的充足条件经济政策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经济基础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移民对迁入地的选择陕西是游氏移民的第三大迁入区在启始时间上仅次于四川从康熙延续于嘉庆乾隆年间迁入的移民最多而两湖其它移民迁入陕西则可早到明中期}当然大规模的迁入还是与游氏移民一样是在乾隆年间兴安府/自乾隆三十七!八年以后因川楚间有歉收处穷民就食前来,,络绎不绝0汉中府大部分两湖籍/新民0也是迁于乾隆年间νυ与其它两湖籍移民一样游氏移民也没有越过秦岭而是集中分布在陕南的汉中!兴安和商州等府州贵州紧邻湖南游氏移民迁入的时间与陕西相同但是持续时间更长到了晚清的光绪年间与其它两湖移民迁入贵州的不同之处在于游氏移民启动时间太晚早在明朝洪武年间长沙等处就有五千多户以卫所屯军的身份到了黔西南的安平雄案后改称平坝县/自此以后友朋亲戚招致援引0/源源不绝0ν嘉靖三十八年公元年四月都御史高羽中也称/贵州居民鲜少多系江西!川!湖流民侨居0νω大规模的迁入还是在清代改土归流促进了两湖移民的迁徙一时间/趋黔如鹜0νξ贵州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两湖移民的身影距湖南最偏远的黔西南兴义等府/俱有流民混迹此种流民闻系湖广土著,,始不过数十人散入苗疆租种山田自成熟后获利颇丰遂结盖草房搬运妻孥前往上年雄案道光十三年秋冬由湖南至贵州一路扶老携幼肩挑背负者不绝于道均往兴!安雄案兴义府!安顺府等处0νψ两湖移民在贵州的分布集中在思州)))贵阳)))安顺这条横贯贵州中部的交通要道两侧以及贵阳)))遵义一线经过贵州的思州)))贵阳)))安顺这条交通要道进入云南的两湖移民最早也可追溯到明代初期他们或者是卫所官兵或者是商人足迹深入到了滇中的楚雄州νζ不过形成一定规模的移民也还是在乾隆年间据5清高宗实录6卷一ο二八乾隆四十三年公元年三月条记载/云南省城等处江西!湖南人居多0两湖移民在云南的分布北可到昭通南则达蒙自西延至缅宁比较集中的是在楚雄以东地区尤其是滇黔通道的昆明)))宣威段ν{广西是游氏移民的第二大迁入地其启动时间在雍正年间这也比其它两湖移民进入广西的时间要晚桂南的宾州在明清之际就有湖南人或避乱或宦游或经商而落籍了ν|不过游氏移民延续的时间很长一直到了晚清的宣统而且乾隆!嘉庆!道光都为高移民期这都与前述方向的移民有所不同两湖移民迁入广西主要是走湘桂通道即逆湘江而上进入广西通过灵渠再顺漓江而下散布到各地主要分布区在桂林!柳州!平乐!梧州等府尤以东北部的全州!资源!龙胜!兴安!灌阳!恭城!阳朔!永福!荔浦等地移民最多这里也是游氏移。
明清鄂西南土家族地区民族的分布与变迁
明清鄂西南土家族地区民族的分布与变迁
朱圣钟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19)003
【摘要】在明代及清初,鄂西南土家族地区民族分布存在土蛮集中分布的土司区和汉蛮杂居区两大区域;土司区内民族构成中土蛮占绝大多数,汉蛮杂居区内汉人、土
蛮间比例几乎相等.清代改土归流后,部分土蛮人口外迁,同时又接纳大量的汉、苗等族流民,形成土蛮大分散小聚居分布,汉、苗等兄弟民族插花般镶嵌分布的格局;民族构成转变为以汉族人居多、以土蛮为少数民族主体的构成格局.明清时期导致该地
区民族分布与构成及其变化的因素有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自然因素提供变化的可能,
人为因素决定变化的方向.当前该地区的发展还得多从人文方面着手.
【总页数】5页(P51-55)
【作者】朱圣钟
【作者单位】陕西师大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474.52
【相关文献】
1.历史移民的微观考察——评《明清移民与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研究》[J], 霍晓丽
2.民族艺术与民族认同的相关性研究--以鄂西南地区土家族艺术为例 [J], 申莉;邱
舒
3.历史移民:区域民族学研究的新视野--杨洪林《明清移民与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研究》评介 [J], 黄金
4.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视阈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移民透视--杨洪林《明清移民与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的特点 [J], 李亮宇
5.历史移民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多学科解读——《明清移民与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研究》评述 [J], 姚伟钧;霍晓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代民国时期移民山区的“招夫养夫”婚俗试探
第26卷第3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 o l.26N o.3 2006年5月 Journal of South2Central U niversity fo r N ati onalities(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 ay2006α清代民国时期移民山区的“招夫养夫”婚俗试探闫天灵(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清代民国时期,“招夫养夫”这一独特婚俗在全国有7省21县的流行范围,其中以陕鄂交界的秦巴山区最为普遍。
“招夫养夫”婚俗区在地理分布上与移民区相重叠,证明移民运动是导致婚姻突变的重要因素。
移民引起文化情景多元化和传统道德约束松弛,使得这种倒退了的婚姻形式能够为社会所容忍。
移民造成的男女比例失调、移民山区易于发生的地方病及移民山区的闭塞环境,客观上又为其提供了土壤和保护。
关键词:清代民国时期;“招夫养夫”;婚俗;移民山区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2006)0320151205 移民是推动文化交流与文化变异的重要力量,许多新的民俗文化特质往往是在移民过程中产生的。
人的居住环境和交往环境改变了,人的文化观念也就改变了,出现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清代民国时期全国主要移民山区普遍存在的“招夫养夫”婚俗,就是移民活动影响婚姻习俗变迁的一个典型例证。
目前,学术界还未有人对“招夫养夫”这一特殊婚姻习惯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在掌握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专门就这一论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与基本史料记载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出于编纂近代化民商法典的需要,当时的司法部(清末叫法部)组织对全国各地的民商事习惯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调查,内容涉及债权习惯、物权习惯、婚姻习惯及亲属继承制度等诸多方面。
清末进行的调查资料没有保留下来。
民国前期(展开于1918-1921年期间)的调查资料后来被整理编纂成《中国民事习惯大全》(上海法政学社,1924年出版)和《民商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1930年印行)两套资料集,其中以后者收录的资料最为详尽。
移民与湖北传统社会文化之变迁
移民与湖北传统社会文化之变迁
高钟
【期刊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4(000)005
【摘要】移民与湖北传统社会文化之变迁高钟关键词湖北,移民,文化变迁文化的发展是个动态的系统进程,之所以如此,除了人类社会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面对变化不定的文化环境对已有的文化进行调适、创新外,同时,任何文化一经产生之后,就处在与周边文化不断地碰撞、交...
【总页数】4页(P71-74)
【作者】高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96.3
【相关文献】
1.贵南县龙羊库区移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J], 贾伟;李臣玲
2.吐蕃移民与唐宋之际河陇社会文化变迁 [J], 王东
3.试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演变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来凤县革勒乡政府区划变动为例 [J], 范才成
4.生计方式变迁下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以湖北巴东县绿葱坡镇野花坪村天蒜湾为例 [J], 李在坤
5.民族村寨的乡土社会文化变迁——以湖北恩施州黄柏村为例 [J], 黄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 史 的出现 为史 学发 展 的 “ 标 识性 ”事 件 ,它是 学界 对 “ 工 业社 会将 人们 自由选择 生
活 时空 的权 力碾 得 粉碎 、 日益 强化 的社 会理 性严 重抑 制 生活 多样 性 的局面 “ ‘ 的积极 回 应 ,成 为 “ 大结 构 、大 过程 、 大 比较 ” 宏观 史学 的 补充 。 常建 华教 授 从社 会 文 化史 受 “ 新文 化史 ”影 响的 角度 ,认 为 “ 社 会史 研究 注重 日常 生活 ,挖掘 社 会生 活的 文化意 义 立 足地 域 考察 历史 ,构 成新 社 会史 的特 征 。” 《 明清 移 民与鄂 西南 少 数 民族地 区 乡村 社 会变迁 研究 》一 书充 分体 现了 日常生活 史 的研 究特 色。 是研 究 对 象微 观化 。 扬洪 林 将 鄂西 南 少数 民 族地 区 明清 时 期 的移 民作 为研 究群 体 ,视 迁移 过程 为其 日常 生活 的一 个特殊 阶段 。 书中第 二章厘 清 了明 清时 期鄂 西南 少数
认 同基础 上 可以 各 自发展 原 有的 特点 ,形成 多语言 、 多文 化 的整体 。 ” 移 民 在中 华 民
民族地 区的 移 民过程 ,认 为明清 时期 鄂 两南 少数 民族地 区主 要有 “ 江 西填 湖广 ,湖 广填
四川 ”移 民、卫 所移 民 、招垦移 民等三 次移 民浪潮 ,并 对移 民的 来源 、数 量 、分布 、迁 徙 时 间、迁 徙路 线 以及迁 徙原 因等进 行 充分 论证 。第三 章 以移 民特征 为据 将 明清时 期鄂 西 南 少数 民族地 区移 民 分为强 制性移 民和 自发性移 民两类 ,分别 论述 了移 民定 居后 以强
中国移 民史的理 论研 究 .对 当代中 国移 民问题也 具有 较强 的现 实借鉴 意义。 日常生 活史 : “ 自下而 上”地 研 究移 民群体
一
、
日常 生活 史在2 0 纪7 0 年代 兴起 于德 国和 意大利 ,随后 在法 国、 美国 等地得 到普 遍 回应 。新 世纪 初进 八我 国 学术界 。作 为历 史学 一个 全新 的研究 领域 ,刘 新成 教授 称 日常
行 植入 和 自发融八 两种 方式 融八迁 入地 社会 。
族 多元一体 格 局形成 过程 中 发挥着 重 要的作 用 ,鄂西 南少 数 民族地 区的移 民持 续不 断地 发展 ,明清时 期规模 达 到极 致。作 者 通过移 民与 土著 共 同生活 的 乡村社 会变迁 的微 观考 察 ,认 为二者 通过 通婚 、生 产、 贸易 等方 式发生 经济 上 的联 系和文 化上 的互动 .促 使移 民 的土 著 化和 土著 的 移 民化 这 一双 向 的 民族 同化 现 象 ,形成 了兼容 并 蓍的 区域 文 化特 点 。同 时武 陵地 区各少 数 民族逐 渐形 成 了中华 民族认 同 意识 ,并成 为地 区朝着 “ 中华 民
历史 移 民与 乡村社 会关 系 的多学 科解读
《 明清移 民与鄂西南 少数 民族地 区乡村社 会变迁研究 》评述
姚伟 钧 ,霍晓丽
(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文 化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7 9)
近年来 ,学术 界兴 起的 “ 新史 学 ”思潮 为传 统史 学注 入了 新动 力 ,开 辟 了史 学新 气 象 ,影响 着研 究者 以新 角度 分析 史学 问题 。受 当代 日常生 活史 、环境 史 等史 学思潮 以及 民族 史理 论 、方法 的影 响 ,杨洪林 博 士的 《 明清 移 民与鄂 西南 少数 民族地 区 乡村社 会 变 迁研 究 > ( 中 国 社会 科 学 出 版 社 ,2 0 1 3 年1 2 月版 ),在 文献 梳 理 和 田野 调 查 的 基 础 E,考察 了明清移 民和 鄂 西南少 数 民族地 区 乡村 社会 变 迁的过 程及 其相 互关 系 ,并就 移 民在 中华 民族 多 元一体 格局 形成 过程 中的 重要作 用进 行 了微观 展示 。该 书进 一步 丰富 了 三 、民族 史 :展 示 “ 中华 民族 多元一体 格 局” 的微观过 程 自司马 迁 《史记 》对 少数 民族列 传伊 始 ,民族 史就 是历 代史 家记叙 的 内容之 一 ,直 到2 0 世纪 初期 西方 “ 民族”概 念 引进 中国 民族 史才成 为史 学界 的专 门学 科。但 历代 各 族 族别 不清 晰 以及 “ 轻 夷 ”思 想等 多种 因素 ,导致 民族 史一 直 处于史 学的 边缘地 带 ,其 研 究 多集 中在 民族逢史 和 民族关 系史 等史 学传统 内容 方面 。在 2 0 世纪 五十 年代 新中 国民 族 识别 之后 成为 民族 学的 重要研 究领 域 , “ 民族 问题五 种丛 书 ”也相 继 出版。 因此 ,新 时 期 的民族 史在 研究理 论 、研 究方 法 、研 究 材料等 方面 旱现 出 明显 的多学 科交融 的综 合 集 成研 究模 式。 鄂 西南 少数 民族地 区 滋养 了杨洪 林博 士 不畏艰 难 、勇于 进取 的治 学精 神。他 读博 期 间深 受历史 学 家张舜 徽先 生编 撰 《 中华 人 民通史 》时 重视 少数 民族思 想 的习 ,又任 教于 湖北 民族学 院 .独特 的学 术背 景g U T作经 历使 他 具 备较 强 的学 术功底 和实 地调 查 、文献 运用 的能 力 ,并 长期 从 事西南 少数 民族历 史 与文
化研 究工作 。在 博 士学位 论文 基础 上补 充完 善而成 的 《 明清 移 民与鄂 硒南 少数 民族地 区 乡村社 会 变迁研 究 》兼 具 民族学 、历史 学等 多学科 特色 ,具有 诸 多创新 之处 。 第 一 ,研究 理论 的合 理提 升。 ” 中华 民族多 元一体 格局 ”理 论 ,是我 国著 名 民族学 家费孝 通 先生于 1 9 8 8 年在 香港 中文 大学作 学术 演讲 时提 出的 ,其理 论核 心为 “ 中华 民族 境 内5 6 个 民族的 民族 实体 这 些加 在一起 的5 6 个 民族 已结 合成互 相依 存、统 一而 不能 分割 的整体 ”, “ 形成 多元 一体格 局 有个从 分散 的多 元结 合成 一体 的过程 ” , “ 高 层次 的认 同并 不一 定取代 或排 斥低 层 次的认 同 ,不 同层次 可 以并行 不悖 ,甚至 在不 同层 面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