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教案一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教案(第一章 绪论)

现代汉语教案(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的概念及其形成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义地说,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

狭义的现代汉语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二、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如果要解释什么是普通话也是这个内容: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语言有三个基本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普通话的定义正是从这三个方面作了规定。

但这三个方面只是粗略的勾勒出了普通话的一个大致轮廓,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明确。

如“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不是北京话的语音都可以作为我们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那么,什么样的作品算得上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呢?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举例说明,如老舍、赵树理、鲁迅、毛泽东的作品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此外这些人的作品中是不是每个句子都是规范的呢?所以这个定义还有很多的问题,其实还很不明确。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

从文献来看,早在先秦时代汉语就存在着一种共同语。

在春秋时期这种汉族共同语被称为“雅言”。

《论语·述而》篇说,孔子读《诗经》、《尚书》和《行礼》的时候是用“雅言”的。

又《诗经》包括十五国风,而用韵却没有什么不同;孔子周游中原列国,也没听说要别人翻译。

可见,“雅言”无疑就是当时比较通行于交际场合的通语。

汉代称为“通语”(扬雄《方言》),明代改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称为“普通话”。

如今,普通话在台湾仍被称为称“国语”;在东南亚、新、马、泰称“华语”;英美也有称现代汉语为“官话”或“满大人”(mandarin)的。

要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可以从书面语和口语两个方面来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1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1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1第一章绪论ⅰ课程内容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和发展:《黄帝内经》就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也就是中医理论体系构成的标志。

继后《痢疾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小儿药证直诀》,以及金元四大医学流派,直到温病学派等都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中医学中\天人合一\、\神形一体\、\疾病可知\、\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异法方宜\、\病治异同\等观点,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思想。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包含两个主要内容。

其一人体就是有机的整体;其二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包括辨证与论治两个主要内容。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与病、症是有区别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辨证和论治有不同的含义,是统一的整体。

ⅱ考核目标-、教学要求1.介绍中医药学就是个了不起的宝库。

2.熟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和发展。

3.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4.掌控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5.自学时数:4学时6.面授时数:1学时二、自学建议中医的两个基本特点,为本章的重点内容。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人体是有机整体,可以通过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心为主导,既分别主持各自的生理功能又统一协作,以及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密不可分的关系,脏腑与形体、官窍、外华、分泌物和排泄物之间密切相关来认识。

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则可从人类赖以自然界而生存、人类必须适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人类也必须改造自然、地域、工作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来理解。

关于辨证论治,必须明确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与病、症是有区别的。

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并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侯,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绪论教案

绪论教案

绪论教学要求教学目的:了解机器和机构、构件和零件教学重点:机器和机构、构件和零教学难点:机器和机构、构件和零件授课方式:讲授课时:2学时新课引入机械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主要工具,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远古就已知利用杠杆、滚子、绞盘等简单进行从事建筑和运输。

到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产业革命。

机器的组成(一)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物料、与信息。

一.机器的特征: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的。

2.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实现能量的转换、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机器:就是人为的实体(构件)的组合,它的个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按用途分:机器分为发动机(原动机)和工作机。

发动机(原动机)是将非机械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器。

工作机是用来改变被加工物料的位置、形状、性能、尺寸和状态的机器。

(二)机器的组成机器基本是由原动机部分、执行部分和传动部分三部分组成。

二、机构及机构运动简图(一)机构机构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机器与构件的区别:机器的主要功用是利用机械能做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传递或改变运动的形式。

(二)构件和零件1.构件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也就是相互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体。

构件按其运动状况,可分为固定构件和运动构件。

2.零件零件是构件的组成部分。

构件和零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运动的单元,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

小结学习了机械、机器、机构、零件、构件的概念以及之间的关系课后作业习题一。

初中力学绪论教案设计

初中力学绪论教案设计

初中力学绪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知道力学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力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力学的欲望。

3.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力学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力学的基本概念2. 力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学习力学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力学相关的现象,如硬币浮在水面上、运动员投掷铅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进而引入力学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力学基本概念讲解力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效果,让学生了解力的基本性质。

讲解牛顿三定律,让学生知道力与运动的关系。

3. 分析力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举例说明力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行驶、桥梁搭建等,让学生感受力学的重要性。

4. 教授学习力学的方法和技巧告诉学生学习力学的方法和技巧,如善于观察现象、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日常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力学的热情。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力学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力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力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力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绪论》教学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绪论》教学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绪论》教学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绪论》教学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绪论的定义、作用和写作要素。

2.掌握绪论的写作方法及其展开方式。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文章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绪论的定义、作用和写作要素2. 绪论的写作方法及其展开方式3. 绪论的例题分析及写作三、教学重点1. 绪论的写作方法及其展开方式2. 绪论的例题分析及写作四、教学难点1. 如何将绪论与文章主体内容紧密联系起来2. 如何用简练的语言描述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现状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转述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知识呈现(20分钟)2.1 什么是绪论及其定义2.2 绪论的作用2.3 绪论的写作要素2.4 绪论的案例分析3.示范讲解(20分钟)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示范,全面解析绪论的写作方法和展开方式。

4.练习任务(20分钟)4.1 请分析已经给出的绪论的优缺点,并进行修改。

4.2 请撰写一篇自己的绪论,内容为一篇介绍自己所在学校的文章,要求用到已经学习到的知识点。

5.讲评(10分钟)老师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讲评,让学生了解学习的不足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册2. 教学案例:《绪论》教学案例附件列举如下:1. 学生练习库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列举如下:1.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是指对中国的证券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

2.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指对中国公司经营、组织、监督与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3. 债权人:指拥有债权的人,他们可以向债务人追收债务。

本文档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 学生写作能力较弱,难以完成绪论的写作。

解决办法:可以利用案例分析等方式辅助教学,同时可以针对性地安排一些练习任务。

2. 学生对绪论的概念理解不够充分,难以掌握其写作方法。

解决办法: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多次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到绪论的重要性并能够理解其写作方法。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背景及历史意义。

2. 掌握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概念。

3. 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作者介绍:查尔斯·达尔文,英国自然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2. 出版背景:19世纪中期,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著作。

3. 历史意义: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引发了一场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演化过程的革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达尔文及其著作《物种起源》的相关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达尔文及其生平事迹。

2. 讲解:讲解《物种起源》的出版背景及历史意义。

3. 探讨: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方法。

五、作业与评价1. 课后阅读:《物种起源》第一章,了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概念。

2. 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讨论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方法。

3. 小组报告:选取一种生物,分析其进化过程及证据。

第二章: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 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如种群、遗传、自然选择等。

2. 理解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二、教学内容1. 种群: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 遗传:生物进化中的基因传递。

3. 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物进化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回顾上一章《物种起源》绪论的内容。

2. 讲解:讲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概念。

3. 分析:分析具体生物进化案例,如鸟类起源、哺乳动物演化等。

五、作业与评价1. 课后阅读: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2. 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讨论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3. 小组报告:选取一种生物,分析其进化过程及驱动力。

第三章:生物进化的证据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如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

2. 掌握生物进化证据的解读方法。

绪论教案

绪论教案

绪论【课题】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钳工的工作任务。

2、了解钳工应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3、掌握钳工应养成哪些安全、文明生产习惯。

【教学重点】1、钳工的工作任务。

2、钳工应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3、钳工应养成哪些安全、文明生产习惯。

【教学教具】实物、模型及挂图【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行为引导法、直观教学法【教学时间】90分钟【教学过程】Ⅰ、课堂组织:检查到课情况及课堂准备情况,为新课教学作好准备。

Ⅱ、讲授新课:板书并讲解一、钳工的工作任务及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钳工是企业不可缺少的工种。

钳工的工作任务是:使用工、量、刃具及辅助设备,对各类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维修。

为此,钳工不但要掌握各类机械设备的拆卸、修复与修理工艺、安装和调整试车等知识、技能,还应有熟练的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如:划线、錾削、锉削、锯削、矫正与校直、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研磨、粘接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等相互结合,形成了以系统性、设计与工艺一体化、精密加工技术、产品生命全过程制造和人、组织、技术三结合为特点的先进制造技术。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微细加工和超微细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表面工程技术、快速成形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纳米技术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快速响应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高精度、高自动化、多功能、高效率的先进设备不断涌现,必然要求承担上述工作任务的机修钳工应具有更准、更快、更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操作技能。

板书并讲解二、钳工的工作场地和安全、文明生产知识钳工的工作场地应以安全、文明生产以及生产效率高为总原则,即场地要有合理的工作面积,常用设备布局安全、合理,工作场地远离震源,没有振动,照明符合要求,道路畅通,通行门尺寸满足设备进、出要求,起重、运输设施安全可靠。

教案:第一章绪论(《家庭社会学》课程)

教案:第一章绪论(《家庭社会学》课程)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一、认识家庭社会学的概念二、了解中国的婚姻家庭研究三、了解国外家庭社会学主要理论教学重点:一、家庭社会学的概念二、中国的婚姻家庭研究三、国外家庭社会学主要理论教学难点:重点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时分配:4学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家庭社会学概述教学要点:一、什么是家庭社会学二、家庭社会学研究的迫切性:三、家庭社会学与其他学科关于家庭研究的区别和联系四、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五、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一、什么是家庭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它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借鉴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内部的基本关系,阐述家庭的结构、功能及演化的规律,揭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门综合性社会学科。

二、家庭社会学研究的迫切性:(一)、从家庭与人的关系来看人的一生有大部分要在家庭中度过,人要在家庭里由自然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完成社会化过程)。

(二)、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家庭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是社会生活中与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会组织形式。

同时,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家庭虽然历经演变,但并没有消失,依然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之一,(三)、从当前社会现实看现实的家庭状况也迫切期待更多的家庭社会学研究成果。

我们知道,当代中国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等都发生着迅速的转变,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织细胞”,将对社会发展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值得关注的一个现实社会问题是,离婚率上升,家庭稳定性降低,离婚这一现象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急需家庭社会学工作者研究解决。

三、家庭社会学与其他学科关于家庭研究的区别和联系涉及家庭研究的学科有很多,如人类学、生物学、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学、宗教学、心理学、法律学等。

不同学科对家庭有不同的看法,对家庭研究有不同视角。

绪论教案及讲稿范文

绪论教案及讲稿范文

绪论教案及讲稿范文教案:课题:绪论授课对象:高中生教学目标:1.了解绪论的定义、特点和作用;2.掌握撰写绪论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对于绪论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课本及资料2.多媒体设备3.练习题和案例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有趣的小视频或者图片,引起学生对绪论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思考:“你们知道绪论是什么吗?在学术论文或者其他文章中,它的作用是什么?”二、知识讲解(25分钟)1.引入绪论的定义和作用,包括:a.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用于引导读者,介绍研究背景和现状,引出问题和研究目标。

b.绪论的作用是概括已有研究成果,明确研究目标和科学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c.绪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问题陈述、文献综述、研究目标和意义。

2.详细讲解撰写绪论的方法和技巧,包括:a.问题陈述:明确研究的对象和问题,提出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b.文献综述:概括已有研究成果,指出研究的空白和不足。

c.研究目标和意义: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阐述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

三、练习与案例分析(30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针对其中一问题撰写绪论的开头部分,并进行评价和修改。

2.以其中一研究为案例,由学生进行文献综述的分析和总结,并讨论其在绪论中的体现。

四、反思与总结(10分钟)让学生进行反思,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撰写绪论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并提醒学生在写作中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六、教学反馈(5分钟)让学生交作业,并进行评价和点评。

讲稿: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课题是绪论。

绪论是学术论文或其他文章的开头部分,它不仅起到引导读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研究的问题、目标和意义进行阐述和说明。

那么,你们知道绪论的作用是什么吗?其次,绪论的作用是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在绪论中,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阐述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

我们应该明确研究的动机和研究的背景,即为何进行这项研究,对于该领域有何贡献。

中医护理学第一章绪论教案

中医护理学第一章绪论教案

以提问的方式让 学生讨论: 何为中医护理 学?生活中什么 属于中医护理范 畴?使得学生知 道中医护理的范 畴,并且引入本门 课程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中医护理学的开展简史 〔一〕春秋战国时期
用图片来展示中 医护理技术包括
1、原始社会时期是早起生活护理的萌始,那时候的人们会用树叶、兽皮 什么,加强学生的
课后记〔包括教学目标的测评,教学反响及矫正等〕详见单元续页后
绪论
导入新课:
一、介绍中医学
中医学简单地说就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及实及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
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课堂引入:以提问
1949 年之前,汉医指的就是中医。而在民国时期,我们又可称为国医。 的方式让学生讨
腊医学等〕,但是由于指导思想方面存在根本缺陷,阻碍了它本身的进一步 使学生对中医的
完善和提高,所以逐渐消亡并被现代医学所代替。而今年来兴起了一股“中 有一定的认识,产
医热〞。为什么中医会不同于其他传统医学流传至今呢?我们可以认为有 2 生兴趣。
个原因:
1、丰富的临床经历
中医学至今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而逐渐形成和开展
3、难经 先秦、秦汉时期,实际上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期。这一时期,“中医 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使中国一跃成为当时东方医学的中心〔当时西方的 医学中心是古希腊医学〕。“中医四大经典〞成功地构筑起了中医学独特的理 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根本确立。所谓“中医四大经典〞指的是刚 刚介绍的黄帝内经,现在给大家介绍另一部难经。 (1)成书:在内经之后,成书于汉代以前,这本书又称为黄帝八十一难经, 因为这本书主要答复了 81 个医学问题,所以叫做八十一难。
它伪托黄帝及其臣子歧伯等的问答方式,一问一答,系统地阐述了人体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教案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教案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教案教案一般包括引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步骤、课堂练习及板书设计等内容。

下面是一个关于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的教案范例:教案:生理学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生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理解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3.掌握生理学的分类和研究对象。

4.了解细胞生理学在生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对于生理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生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3.生理学的分类和研究对象。

4.细胞生理学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生理学的分类和研究对象的区分。

2.细胞生理学在生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引出生理学的概念和生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生理学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Step 2 概念解释(10分钟)1.解释生理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提问学生有关生理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Step 3 基本方法和原则(15分钟)1.讲解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如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等。

2.分析生理学研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Step 4 分类和研究对象(15分钟)1.介绍生理学的分类: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生理学等。

2.解释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如整体生理学和细胞生理学。

3.引导学生理解整体生理学和细胞生理学在生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Step 5 细胞生理学(15分钟)1.详细介绍细胞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分析细胞生理学在生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如细胞膜通透性、细胞代谢等。

Step 6 归纳总结(10分钟)1.通过问题解答和讨论,对生理学第一章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2.引导学生思考生理学对于医学和生物学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和举例,让学生了解生理学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

2.问题解答法: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一、第一章:绪论1. 教学目标:了解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理解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2. 教学内容:介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讲解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重要性。

二、第二章:疾病的基本概念1. 教学目标:掌握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因。

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转归。

2. 教学内容:讲解疾病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介绍病因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机制。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的基本概念和病因。

三、第三章:炎症1. 教学目标:掌握炎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理变化。

理解炎症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2. 教学内容:讲解炎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理变化。

介绍炎症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炎症的基本概念和病理变化。

四、第四章:肿瘤1. 教学目标: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因。

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生长和扩散。

2. 教学内容:讲解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因。

介绍肿瘤的发生机制、生长和扩散。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和病因。

五、第五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 教学目标:掌握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类型及其机制。

理解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对疾病的影响。

2. 教学内容:讲解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类型及其机制。

介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对疾病的影响。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类型及其机制。

六、第六章:遗传性疾病1. 教学目标:了解遗传性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遗传方式。

掌握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及其发病机制。

2. 教学内容:讲解遗传性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遗传方式。

介绍常见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全部教案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全部教案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全部教案第一章绪论1.1 生物学的定义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2 生物学的意义和应用生物学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第二章生物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核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2 细胞分裂和遗传物质细胞分裂的过程和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功能2.3 细胞的代谢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细胞代谢过程的原理和意义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3.1 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系统五界分类系统和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3.2 原核生物的分类和特征原核生物的分类和特点,包括细菌和蓝藻等3.3 真核生物的分类和特征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的分类和特点第四章生物的进化4.1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进化原理的介绍4.2 进化的证据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等进化的证据和理论4.3 人类的进化人类起源、演化和人类智力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第五章生物的形态和结构5.1 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比较5.2 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器官的形态和组织结构,包括动物的器官和植物的器官5.3 生物的生殖结构动物的生殖器官和植物的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第六章生物的生长和发育6.1 生物的生长细胞分裂和细胞增殖,生物体的生长过程6.2 生物的发育生物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发育过程第七章生物的代谢和能量转化7.1 生物的营养需求生物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等营养物质的需求7.2 光合作用和光能转化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光能转化的机制7.3 呼吸作用和能量转化呼吸作用的过程和能量转化的机制第八章生物的调节和协调8.1 生物的神经调节神经细胞和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调节的过程8.2 生物的内分泌调节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作用,内分泌调节的过程8.3 生物的免疫调节免疫系统和免疫调节的作用第九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9.1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学规律和基因的分离和重组9.2 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表达和调控9.3 生物的变异和突变生物的变异和突变对物种演化的影响第十章生物的生态系统10.1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10.2 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群落中的物种组成结构,以及物种间的相互作用10.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机制结语本教案详细介绍了普通生物学的全部内容,从细胞的基本结构到生物的多样性、进化、形态和结构、生长和发育、代谢和能量转化、调节和协调、遗传和变异,最后到生态系统的研究,全面展现了生物学的知识体系。

药剂学第一章绪论教案

药剂学第一章绪论教案
7.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约15min)
8.药物剂型的分类(约8min)
9.药物传递系统(约10min)
11.药品标准与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约10min)
药典
部颁、局颁药品标准
药品管理法规
《中华人们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记住缩写字母)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
13.总结(5min)
作业布置
课后题。
教学反思
刚开始接触一门新课,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较容易带入内容。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记住缩写字母)
知识产权
12、附加:剂型选择的原则(约15min)
(1)根据防治疾病需要选择
(2)根据药物性质选择
(3)根据五方便的要求选择
五方便:便于服用、携带、生产、运输、贮藏
(4)生物有效性参数和生产条件要求
“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5.药剂学的发展简史(约15min)
《汤液经》: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
《新修本草》:由政府组织编纂并颁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具有药典的性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我国历史上由官方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可视为中药药剂发展史上的 Nhomakorabea一个里程碑。
6.药剂学的任务(约10min)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制剂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
调剂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配制,注明用法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

初中化学课本绪论教案

初中化学课本绪论教案

初中化学课本绪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3.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化学学科的主要内容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难点:
1. 化学学科的定义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内容:
1. 化学学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人物。

3. 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 化学学科的主要内容和应用领域。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了解他们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2. 授课:逐一介绍化学学科的定义、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应用领域。

3. 疑问解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确保学生对化学学科有全面的了解。

4.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记忆。

六、课后作业:
1. 阅读相关化学学科的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化学学科的信息。

2.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化学学科的小结。

七、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讲情况,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

2. 学生表现:听课笔记的质量,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和认识是否有所提升。

3. 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判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情况。

学前心理学教案(第一章 绪论)

学前心理学教案(第一章 绪论)

教案首页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什么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如观察一个人,有人观察得很细,身高、肤色、体貌特征都能描绘,有的人则观察得很粗。

又如学习,有人对公式记忆深刻,有人对年代记忆准确,有人则对事件印象很深,当然也有人对学习内容记不住,但对影视名星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

对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人痛恨,有人可怜。

对一交通事故现场,有人挤着凑热闹,有人远远躲开。

男孩喜欢车,女孩喜欢娃娃,有人勇敢、有人文静等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

2、什么是心理呢?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前面提到的观察就是知觉,知觉与记忆都是认识过程;痛恨与可怜属于情感,男孩与女孩兴趣不同则属于个性,勇敢与文静则是气质。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是心理概念的外延,其内涵是三句话: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

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

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但目前也有另一种说法,心脏也能产生心理,因为一名曾做过换心脏手术的人在术愈后常常光顾酒吧、大吼,这是他不曾有过的行为,后来经过了解才知是交通事故中捐赠心脏的人的嗜好。

目前对此现象仍无法解释。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

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

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

同样所看所说所想都是客观现实在不同人脑的反映,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环境、遗传素质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现实不同人反映会有所不同。

高中物理必修一绪论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绪论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绪论教案
目标:
1. 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力的分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重点:
1. 力的定义;
2. 力的分类;
3. 力的作用。

难点:
1. 理解力的作用;
2. 区分不同类型的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请学生举出身边的一些物体,让他们想一想是什么让这些物体能够动起来的;
2. 向学生提出问题:力是什么?力的作用是什么?
二、讲解力的概念和分类(15分钟)
1. 引入力的概念:力是什么?什么是力?
2. 讲解力的分类: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以及各种力的具体分类和作用。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1.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练习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力,理解力的作用。

四、讨论交流(10分钟)
1. 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 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练习,要求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设计力的实验或观察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扩展:
1.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物理实验或案例,拓展对力的理解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和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他们发散思维。

教学反思:
力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教案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烹饪原料的分类体系,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学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烹饪原料、烹饪原料学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

理解烹饪原料学研究的内容,对烹饪工艺的科学化与工业化、创新菜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了解烹饪原料分类的意义和原则,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生物性烹饪原料的分类和命名;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包括烹饪原料、烹饪原料学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烹饪原料的概念
一、烹饪原料的概念
(一)烹饪原料的定义:烹饪原料是指符合饮食要求、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并通过烹饪手段制作各种食品的可食性食物原材料。

(二)烹饪原料的可食性含义:
1、必须无毒无害。

2、可供给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

3、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

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从而有助于营养素的充分吸收,真正发挥食品对人体的作用。

(三)中国烹饪原料的选用特点
1、选料广搏,种类繁多
2、精工再制,特产丰富
3、综合利用,物尽其用
4、药食同源,饮食养生
二、烹饪原料的分类及命名
(一)常见的烹饪原料分类法:
1、照烹饪原料在加工中的作用,分为主料、配料、调辅料;
2、按照原料的来源分为动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人工合成
原料;
3、按照原料的加工程度分为鲜活原料、干活原料、复制品原料;
4、按照商品的体系分为粮食、蔬菜、果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野味、
干货及干货制品、蛋奶及蛋奶制品、调味品等。

5、生物学的分类体系
①生物的分类概念及意义
定义:生物学的分类是依照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来进行分类的,称为自然分类法。

即根据生物的外部性状、内部结构、生活特性等而确定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而进行系统地分类。

意义:对于掌握同一类原料的共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②生物的分类等级。

通常情况下,生物的分类等级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强调:在烹饪原料上,由于人类长期的栽培、养殖和选育,同种之下形成了许多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上发生了一些微小差异的变种或品种,但它们总的特性还是一致的。

③生物命名法---“双名制”
(二)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
划分依据:利用生物学成熟的分类体系并结合烹饪原料的商品学特点及其在烹饪中的运用特点,对烹饪原料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

谷类
粮食类豆类
薯类
根菜类
茎菜类
种子植物叶菜类
植物性蔬菜品种花菜类
烹饪原料果菜类
蔬菜类
食用藻类烹孢子植物食用菌类
果蔬类蔬菜品种食用地衣
食用蕨类
鲜果
饪果品类
干果
哺乳类原料
禽类原料
高等动物类原料爬行类原料
两栖类原料
原鱼类原料动物性烹饪原料
节肢动物类原料
软体动物类原料
低等动物类原料棘皮动物类原料
环节动物类原料
星虫动物类原料料腔肠动物类原料
咸味调料
甜味调料
调味原料酸味调料麻辣味调料
香辛味调料
鲜味调料香味调料调辅原料
食用淡水
食用油脂食用色素
辅助原料凝胶剂
膨松剂
食品添加剂发色剂
嫩肉剂
二、烹饪原料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一)人类历史上对烹饪原料的应用
(二)我国对烹饪原料的应用现状
(三)烹饪原料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烹饪原料学的研究内容
一、烹饪原料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1、烹饪原料学的定义
《烹饪原料学》是烹饪学科体系中阐述烹饪原料的种类、性质、组织结构、营养特点等及在烹饪中的应用规律的学科。

2、烹饪原料学的地位
是学习烹饪专业、食品专业的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从事烹饪工作、临床营养研究等的从业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

对提高烹饪技艺、烹饪理论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烹饪工艺的科学化与工业化、创新菜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是烹饪工艺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3、烹饪原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烹饪原料学是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它建立在生物学、生物化学、营养学及卫生学、商品学等多学科基础之上,与烹饪工艺学、菜肴烹调技术共同构成烹饪学科体系,并成为烹饪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4、烹饪原料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烹饪原料的分类体系
②烹饪原料的形态结构
③烹饪原料的化学组成
④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别
⑤烹饪原料的储藏保鲜
⑥烹饪原料的一般运用规律
二、学习烹饪原料学的目的和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
1、学习目的:是为了对各类原料有准确的、充分的、科学的认识,以便在烹饪活动中能正确地运用不同的原料,烹制出质量上乘的菜点。

2、基本要求:
①掌握烹饪原料的分类和对烹饪原料进行鉴定和必要的保管知识,选择高质量的原料,并能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原料的质量;
②掌握各类烹饪原料的外观特点、组织结构特点、风味特点和营养特点;
③掌握原料在烹饪加工中的变化规律;
④能正确使用原料,为菜肴的制作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方法
1、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2、重视对实物的细致观察,总结规律。

〔教学总结〕加深对烹饪原料的概念,烹饪原料的分类及命名,烹饪原料的发展状况与趋势的了解,烹饪原料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学习烹饪原料学的目的和方法
〔课后作业〕1。

简述烹饪原料的分类及命名?2。

烹饪原料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