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学时:64课程学分:4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基础课,属于语言学科范畴,并具有工具课性质。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的能力,能够顺利地阅读今人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具有一定难度的无注释的文言文。
同时,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文选、古代汉语常识和词义分析举例三大部分。
其中文选和古代汉语常识是讲授内容,词义分析举例是自学内容。
教材中的文选,以先秦两汉散文为主,也选收了一些汉代以后的散文。
为使学生全面了解古代文献语言,还选收了少量的辞赋、骈文、诗词等。
教材中的古代汉语常识,即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语言知识与理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法、工具书、古注、古文标点、古文翻译、古汉语修辞、音韵、诗词格律等。
二是与阅读古籍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姓氏名号、职官知识、地理常识、历法知识、文体划分、骈体文知识、辞赋知识等。
其中古汉语的语言知识和理论是讲授的内容,古代文化常识是自学内容。
讲授时,文选和古代汉语常识的学时比例分配为:文选约占50%,古代汉语常识约占50%。
(一)文选1.文选是理解古代汉语知识与理论的语言材料,是学好古代汉语的基础。
教材中的文选,是从大量古代文献中选择出来的典范作品。
2.编选注重思想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既有益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同时又注意与古代汉语常识密切配合,使学生通过学习文选,认识和掌握古代汉语的规律和特点,加深对古代汉语理论与知识的理解。
3.教材中的文选编成若干单元,与古代汉语常识内容相配合。
4.文选的讲授应以字、词、句的解说分析为主,并结合古代汉语常识中的知识与理论进行讲授,理论联系实际。
5.教师应将教材中的文选划分为两部分。
古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古代汉语专题”是为成人本科教育中文学科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古代汉语”的一门后续课,在学生学习“古代汉语”课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介绍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其目的是使学习者对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古书以及运用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古代汉语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讲授古代汉语语言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字、词汇、语法、音韵四个部分,共16章,71节。
四个部分的内容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对相关的问题说明的角度有所不同,学生在学习时首先应当对全书内容有整体的连贯的了解。
学习本课程既要掌握教材所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要注意把学到的知识和古书的阅读实践接合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阅读古书中遇到的问题,在阅读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资料1.文字资料本课程以《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作为基本教材,另外编写有《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学习指导》作为辅助教材。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是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学习指导》是对《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内容的压缩、提炼和必要的说明,目的是便于学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重点、难点。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学习指导》中所附的思考练习是为了巩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习者应当尽可能完成。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学习指导》所附的阅读书目供学生在学习时参考,在学习辅导时教师可以对阅读书目作必要的说明。
2.音像资料本课程将制作20学时录像课(2002年12月完成),主要讲授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问题和需要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直观教学的方式加深对所讲内容的理解。
此外,还尝试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教学建议1.“古代汉语专题”是“古代汉语”的后续课程,学习者应当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基础,具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应当具备其他一些语言学方面的相关知识,特别是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方面的知识。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借助工具书读懂一般难度的、没有今人注解的文言作品,从而比较准确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古代汉语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
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还要培养其正确分析和讲授文言作品的能力,研究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为日后从事中小学校文言文教学扩大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精炼概括条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须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要求学生掌握古代汉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能借助工具书读懂一般难度的、没有今人注解的文言作品,从而比较准确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古代汉语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的语感,
、养成学生自觉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使命。
四、课程进度表
理论教学进程表
实践教学进程表。
古代汉语 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说明】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在我系的教学计划中列为专业必修类,开设两学期,共126学时(。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和文言文教学素养。
要求学生在阅读背诵若干文选的基础上增强文言语感,占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并通过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为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选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
这套教材虽略显陈旧,但毕竟经历了40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和专家的严格修订,具有资料丰富,教学选择面宽的显著优点,多数院校至今将其列为汉语语言学科考研复习的指定教材或参考书。
至于教材的不足之处,可由教师在教学中补充修正,这种做法也有助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教材处理和教法研究既要从本课程的特点出发,注重实效,又要围绕培养目标,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
1)以教材一、二册为主,兼及三、四册的部分内容。
对所讲授的教材内容,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删调整。
“常用词”、“古代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等内容主要由学生自学,授课过程中遇到有关问题要适当联系。
要引导学生了解和利用二、四册的附录材料,授课时注意参考。
2)感性知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文选与通论穿插照应。
文选教学应援引教材以外的材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贯穿理论方法。
通论课在宏观上不求系统完整,但对于具体知识点必须讲求相对的系统性、完整性。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调熟读文选,背诵一定数量的篇目或段落,根据各自的发展方向扩大阅读面。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并为其提供材料和线索,组织研究性学习。
结合考研需要,在单元教学完成之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材料。
4)突出师范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法技能,体现扎实的业务功底对创造性教学的重要作用。
涉及到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可利用学生熟悉原文的条件,采取提供训诂材料的办法,重点培养其参考古注和查阅工具书解决问题的基本功。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说明一、古代汉语是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以及图书馆、政史、文秘等非中文专业的一门语言工具课。
非中文专业,可以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免学古书的注解、古代的文体、诗律及词律等四讲。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依据所修专业的需要,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
三、本课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定为学年课,中文专业讲授120学时,非中文专业讲授,80学时。
四、本课程由选文、本篇选词综述、古汉语知识通论及练习组成。
教学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做到选文与知识相结合,学习与运用相结合,防止相互脱节。
五、选文多为散文,少数为韵文。
选文以先秦两汉为主,以源带流,适当选取后世名篇。
选文要健康,语言要典范。
六、选文的讲授,以解释词句为主。
在释词通句中,有计划地随文讲解常用词,把常用词的累积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
七、选文48篇(非中文专业42篇),以中短篇为宜,少量优秀长篇可节选。
除讲授篇章外,还包括学生自学篇目。
八、语言知识的选择,以必要、常用为准则,以词汇、语法为重点,以讲授基础知识为主导。
九、古汉语课训练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要通过单项的综合的训练掌握语言规律,形成技能技巧。
训练要配套,形式要多样,内容要富于启发性。
十、选文的讲授与知识的讲授要并重,避免感性与理性相割裂.选文的课时略多于知识通论,两者的比例为6:4。
十一、因选文时而调整,本大纲只规定知识通论的内容,不列选文的具体篇目。
十二、依据教学计划,古代汉语教材包括;教学大纲、主体教材和辅导教材。
教学内容绪论【教学要求】讲解古代汉语的性质,提出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介绍基本的学习方法。
一、古代汉语的性质:二、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⑴文言文。
⑵古白话。
3.文言文是在先秦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书面语,它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不断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第一篇:《古代汉语》教学大纲《古代汉语》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专业提高课知识打基础。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必备的古代汉语基楚知识,培养阅读和欣赏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1)掌握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性质、编排方法和使用方法;(2)掌握汉字的构造、形体演变、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等知识,学会分析一定数量常用汉字的基本构造和本义;(3)掌握古汉语词汇知识以及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掌握古代汉语语法(句法和词法)知识及其特点;(5)理解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与注解体例,常用的注解术语;(6)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知识及语音发展演变的主要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的古汉语音韵学知识解释古代有关的语言现象;(7)学会给古书标点断句和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培养阅读和理解一般文言文的能力;(8)了解古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格;(9)理解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特点,培养欣赏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和分析浅近诗歌格律的能力;了解古代词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时数上课时间:第一、二学期;总课时:72学时。
(四)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讲练结合,重视口头训练和课外作业。
(五)面向专业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
(六)使用原则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共1-4册。
本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其内容包括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部分。
其文选部分,精选了历代典范作品,教学中以先秦作品为主;其常用词部分,共收一千多个,但教学中应重点选择最常用的几百个常用词,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其通论部分,又包括了工具书、文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古书注解、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诗律、词律、曲律等,其重点应放在语言知识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知识。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ncientChinese课程编码:(一)05012007k(二)050120072.(三)050120045总学时:144实验学时:0学分:9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先修课程:现代汉语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是四年制普通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学科基础课。
2.是要培养学生由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的一般规律,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有较强的研读中国古书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历史比较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还使学生熟悉中华民族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学到优秀的民族文化中深厚的人文精神,养成健全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绪论部分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了解什么是古代汉语。
1-2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1-3了解怎样学好古代汉语。
重点:古代汉语主要特点。
难点: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第2章:文字部分授课学时:10基本要求:2-1了解“六书”。
2-2掌握“隶变”对汉字构造的影响。
2-3了解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重点:六书。
难点:“隶变”对汉字构造的影响。
第3章:词汇部分授课学时:12基本要求:3-1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
3-2了解单音词、复音词(包括联绵字、偏义复词等)。
3-3掌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重点: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难点:联绵字、偏义复词。
第4章:音韵部分授课学时:12基本要求:4-1了解上古声母系统的特点。
4-2了解中古汉语的声母一三十六字母。
4-3了解近体诗的格律特点。
重点:三十六字母难点:上古声母系统的特点。
第5章:语法部分授课学时:12基本要求:5-1了解古代汉语的词类及词类活用。
5-2了解古汉语句子成分的次序与句子成分的省略。
5-3了解双宾语及被动式。
5-4掌握虚词的解释方法及一些习惯说法与凝固结构。
重点:词类活用难点:双宾语及被动式第6章:古代文化常识部分授课学时:8基本要求:6-1了解避讳。
古代汉语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专题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是为成人本科教育中文学科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目的是使学习者比较全面地了解汉字学的基础理论,掌握汉字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运用文字学知识处理一般文字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72学时,共4个学分。
开设一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讲授汉字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汉字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汉字的构造,汉字的形体、汉字的字音、汉字的字义、汉字的功能、古书的用字等,共7章29节。
各章的内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学习时首先应当对全书内容有整体连贯的了解。
学习本课程既要掌握教材所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了解汉字学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要注意把学到的知识和文字应用实践接合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文字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在应用实际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本课程将提供一些基本阅读书目供学生在学习时选择参考,在学习辅导时教师可以对阅读书目作必要的说明。
此外,还通过BBS讨论区、电话答疑、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三、教学建议(一)“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既是一门独立的专业课,又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和语言学理论等课程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学中要注意把本课程和相关的课程联系起的学习来。
(二)教师在介绍各种概念时要注意结合对古今各种汉字现象的分析,注重实例的分析,避免抽象地、纯理论地灌输。
讲课中既要注意系统性、准确性与明晰性,又要注意生动性、形象性。
要充分利用汉字形象、表意的特点,用具体的例字来增进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汉字法的性质、结构、功能、特点与历史。
应注意运用研究性方法,即,在教学中要适当展示研究过程,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教给他们一般的研究方法。
(三)本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学习者在学习中既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知识,又要避免为了应试机械记忆。
古代汉语 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古代汉语教学大纲一、引言在中国语言教育领域中,汉语教学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教学需求的改变,对于古代汉语教学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全面且实用的古代汉语教学大纲,以满足学生对于古代汉语学习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汉语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理解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2. 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发音规则和韵律特点;3. 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和常用表达,能够阅读简单的古代文献;4. 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和句法结构,能够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意义;5. 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汉语的兴趣和研究能力,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古代汉语的历史背景和演变:包括汉字的起源、发展和书写规则,古代汉语的方言差异等;2. 古代汉语的基本发音规则和韵律特点: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讲解和练习;3. 古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和常用表达:通过学习古代文献、诗词等,让学生熟悉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4. 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和句法结构:重点讲解古代汉语的词序、主谓结构、定状补结构等,通过例句和练习巩固学习;5. 阅读古代文献和名著: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献和名著,了解古代汉语的实际运用和文化背景;6. 古代汉语的写作和口语表达:通过写作和口语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义;7.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通过与其他语言文化的对比,让学生理解古代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并培养其相应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组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知识积累;2. 利用教材、课件和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案例分析;3. 组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应用古代汉语;4.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和研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5. 定期进行测试和测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五、教学评价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发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2. 通过平时表现、作业完成、课堂发言、考试成绩等方式进行多维度的评价;3. 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定期总结和反思,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专题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是为成人本科教育中文学科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目的是使学习者比较全面地了解汉字学的基础理论,掌握汉字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运用文字学知识处理一般文字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72学时,共4个学分。
开设一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讲授汉字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汉字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汉字的构造,汉字的形体、汉字的字音、汉字的字义、汉字的功能、古书的用字等,共7章29节。
各章的内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学习时首先应当对全书内容有整体连贯的了解。
学习本课程既要掌握教材所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了解汉字学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要注意把学到的知识和文字应用实践接合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文字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在应用实际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本课程将提供一些基本阅读书目供学生在学习时选择参考,在学习辅导时教师可以对阅读书目作必要的说明。
此外,还通过BBS讨论区、电话答疑、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三、教学建议(一)“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既是一门独立的专业课,又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语言学理论等课程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学中要注意把本课程和相关的课程联系起的学习来。
(二)教师在介绍各种概念时要注意结合对古今各种汉字现象的分析,注重实例的分析,避免抽象地、纯理论地灌输。
讲课中既要注意系统性、准确性与明晰性,又要注意生动性、形象性。
要充分利用汉字形象、表意的特点,用具体的例字来增进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汉字法的性质、结构、功能、特点与历史。
应注意运用研究性方法,即,在教学中要适当展示研究过程,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教给他们一般的研究方法。
(三)本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学习者在学习中既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知识,又要避免为了应试机械记忆。
应当特别注重理解,提倡把所学的知识同文字应用实践结合起来,在应用实践中加深对文字基础理论的理解。
还应当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通过练习来增进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基础汉字学教程》是学习这门课程的基本依据,要系统的学习它,同时提倡阅读有关参考文献,提倡独立思考问题,提倡对疑难问题展开讨论,以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绪论第一节汉字学的创立与发展一、汉字学的创立汉字学萌芽于先秦,创立于东汉。
东汉把研究汉字的学问叫作“小学”。
东汉著名古文经学家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立。
《说文解字》对汉字形、音、义的解说,成为后世研究汉字结构、古音、训诂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古文字不可缺少的桥梁。
许慎创立的“部首”揭示了整个汉字的形义系统,为人们学习研究汉字构筑了一种优秀的范式。
《说文解字》的编排方法为辞书编纂创造了一种优秀的编排体例。
二、汉字学的发展唐宋元明清时期,研究文字的学问出现了“文字之学”的名称,此后“小学”、“文字之学”并用,一直沿用到清末。
这个时期汉字学研究内容发生了变化,不仅包括研究文字的学问,而且还包括训诂与音韵,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现代。
这一时期的汉字理论探索取得的成就以宋元以来出现了“六书学”最为突出,出现了许多著名学者和重要著作。
在汉字理论研究方面,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宋元一些学者构建的汉字系统结构的理论。
清代汉字学大兴,在理论方面多继承宋元明的成果而有所发展,在《说文解字》研究上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
三、汉字学的变化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80年代,是汉字学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汉字学的名称、学科体系、研究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章太炎认为把研究文字的学问与训诂学与音韵学一并称为“小学”,名实不副,于是改称“语言文字之学”。
唐宋以来的“文字之学”,包含着音韵学和训诂学,学科混淆,界限不明,到了现代,学习了西方的学科分类方法,一些学者试图廓清文字学与语言学的界限,逐渐地把训诂学、音韵学从“文字之学”中分离出去,用“文字学”这个名称作为研究文字学科的专称。
在研究范围上,唐兰提出“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只限于形体”的主张,得到众多学者的赞同。
这一时期汉字学最大的成就是划清了汉字学与语言学的分野。
四、汉字学的现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汉字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随着视野和研究领域的扩大,一些研究汉字的论著,也逐渐命名为“汉字学”。
汉字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不断拓展,形成了本体研究、应用研究,与交叉研究三大门类,每一门类之中又形成了不不同的学科分支,从而使汉字学形成了一个学科群,出现了汉字构形学、现代汉字学等新的学科分支。
第二节汉字学的学科地位与方法一、汉字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汉字学是研究汉字的学问,而汉字则不仅是汉语书面语的载体,而且是文化的载体,因而汉字学不仅是汉语言学的基础学科,而且还是文学、历史、考古、文献等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
汉字学是一些艺术形式的基础,书法学、广告学这些艺术都需要汉字学。
汉字学是文化学的重要基础。
汉字是承载历史文化,表现民族思维的重要载体,要了解汉字所承载的这些内容,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汉字学知识。
二、汉字学的方法学习研究汉字与汉字学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和历史的观点,要从事实出发,把不同历史时代的文字放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去处理,不以今律古,也不以古解今。
要把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研究问题,字形分析与文献用例相结合。
教学要求:掌握汉字学创立发展的概况和相关的概念,熟悉汉字学的学科构成概况、内容和意义。
第一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汉字的产生一、汉字的起源汉字的起源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汉字的来源、汉字的起源与汉字的产生过程。
从来源上看,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自源文字与他源文字。
关于汉字的来源,从古到今,主要有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和汉字自源说。
汉字是自源文字。
汉字由众多的先民创造,然后经过史官的收集、整理、改进,从而成为系统的符号体系,成为能够记录完整的语句的文字。
二汉字的产生与形成汉字的前身除了原始绘画,还有原始刻画符号。
汉字产生于距今10000年至4000年之间,它的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第二节汉字的发展汉字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古文字阶段、今文字阶段,现在已经进入现代汉字阶段。
一、古文字阶段古文字是指象形表意文字,其根本特征是字形具有图画性,其表意方式是象形表意。
商代已经使用着比较成熟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等。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是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
陶文是书、刻在陶器的文字。
西周文字主要有金文和甲骨文,周代金文在商代金文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不断地减少图画性与随意性,逐渐地向符号性演变,其书写也逐渐走向规整性化。
春秋战国时期书写载体的变化使简帛文字成为文字的主流。
由于中国社会出现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文字有明显的地域色彩,给各地的交流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秦统一中国后“书同文字”的措施,是汉字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使汉字的分裂复趋统一,使汉字的标准化程度空前提高,为汉字体系向今文字阶段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今文字阶段今文字阶段指从汉代至清朝末年。
今文字的发展主要是字体的变化,字体的种类主要是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隶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把小篆园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楷书隶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笔势方面。
楷书取消了波势挑法,变隶书的慢弯为硬勾;字的整体形状由隶书的扁平状变为正方形。
自秦以后,中国社会不断发展,文字的用途越来越广阔,使用者越来越多,同时社会治乱屡屡交替,于是,文字的“正字”与“俗字”之争为了文字生活一个突出的现象。
三、现代汉字阶段现代汉字是指现代汉语用字。
现代汉字与今文字最大区别在于,现代汉字是一种符号语素文字,今文字是词文字。
现代汉字规范字系统包含未简化的传承字和简化字。
现代汉字的应用范围比古代宽广,是每个社会成员必备的工具,不只是人工用字,也是计算机用字,是面向世界的交际符号,承担着对外推广汉语汉文化的基本载体的任务。
教学要求:了解汉字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概况,重点掌握汉字的起因和各个阶段汉字的特点。
第二章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构造主要指汉字构成要素形、音、义的安排、组织和相互关系。
第一节“六书说”到“三书说”一、六书说“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六书”的具体名称始见于《汉书》,在汉字研究史上第一次对六书作出具体说明是许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六书”的解释关于汉字构造的最早理论,因而成为汉字构造理论研究的基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三书说”现代学者唐兰、陈梦家、裘锡圭都提出了“三书说”。
唐兰认为,六书的分类不够合理。
他在《古文字学导论》里建立了一个新的系统:一、象形文字,二、象意文字,三、形声文字。
陈梦家认为一个文字的“义”可由三种方法表出:一由形表出,一由音表出,三由形与音表出。
”因而提出了象形字、是声假字(假借字或借音字)、意音字。
裘锡圭继承了陈梦家的三书说,只是把陈梦家的“象形”改为“象意”。
第二节表意字表意字是通过字形表示字的意义的字。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表意字。
象形字是通过描摹该字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构成字的形体的造字方法,指事字是用一个字符来象征一种意义,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再加上指事符号来表明字义所构成的字,会意字是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部件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字。
第三节表音字表音字是用字表示语音,通过语音表达字义,“六书”中称为假借字。
假借造成的用字后果主要有两种情况:1.永借不还;2.久借弃还。
假借字的出现为音义合成造字法奠定了基础。
第四节意声字意声字就是字形既表意又表音的字,这就是“六书”中的形声字。
意声字一般是由一个形符和一个声符组成的,还有个别字由两个声符与两个形符组成。
“亦声”字也叫做会意兼形声字。
意声字中部件表意有两个特点:1、部件在整字中所表示的意义只是该字的意义范畴。
2、意声字的形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灵活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
意声字的声符对整字具有一定的表音作用,由于语音的历史演变,现代汉字中声符的表音作用已经大大减弱了,有的声符只是近似的而不是准确的,有的声符甚至已经失去表音作用。
教学要求: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一、关于汉字构造的概念。
二、六书说、四体二用说、三书说。
表意字、表音字、意声字的特点。
第三章汉字的形体第一节汉字形体的概念及汉字形体的功能一、汉字形体的概念字形是指由字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所决定的字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