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还给学生自己的课堂
读《把课堂还给学生》有感
读《把课堂还给学生》有感做好课堂的引路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与一本好书的相遇,是偶然,更是机缘,寒假有幸拜读了徐洁老师的新书——《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读完之后,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生命,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精彩的生成。
作为一名信息科技老师,就要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上成全生命,用精美的故事情节包装40分钟,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信息,并进行精心引导。
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活跃在课堂上,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美好时光,如此理想的课堂,才能成全一个个活泼的生命。
一、转变观念,相信学生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从过去“填鸭式”的课堂中摆脱出来,将本该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从一个单纯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以及学生共同活动的参与者。
从新知识的获得到知识的巩固,从问题的探究到解题技巧的形成,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进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展开讨论甚至争论,然后进行交流,在活动交流中尝试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参与讨论,从而使每个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为此,在课堂上,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首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够思考、自主地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各类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
二、创设环境,乐于学习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场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阵地。
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是使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有效策略,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方法,它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创设探索性情境,使学生勇于自主学习,创设兴趣性情境,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创设兴趣性情境,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关于“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思考
讨论 , 这样 , 不但 培养 了学 生 的学 习能力 , 而且 可 以创 设 良好 的课堂教学氛围 , 进一 步融 洽师生关系 。 “ 先学后教 、 以学定教 、 当堂训练 ” 的教学模式 已经 得到广泛 的认 同和推广 , 但很 多时候 , 师不敢把课堂 教 完全放手交给学生 ,一方面是怕课堂 上的时 间不好把 握, 担心活动 的时间多 了便影 响了整 堂课 的容量 , 响 影 了课堂 的有效 教学。另一方面 ,担心 小组学 习成为形 式 , 以在教学过程 中多半 都是 由老师 引导 , 所 学生 回答 来进行教学 。 在今后 的教学 中, 多渗透合作学 习的教学 理念 , 小组合作学 习 、 学生 自己探究 的学习模 式一定要 多开展 , 逐步引导学生 自主学 习形式 能活而实 , 从而真 正培养学 自主学习的 良好 习惯 。大胆地 放手 , 巧妙地组
( 下转 1 9 ) 6页
”— 一 一-— 一-— -— — —’ + ・ 十一一— -— 十一 +一-+
-+
一十
r・
- —
_ —一 - 一- + -— 一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一 ・ —一 — + —一
差的学生往往觉得松 了一 口气 , 现出思想松 弛 、 表 纪律 松 散的现象。体育教师长期带领体 育考生艰苦训 练和 专 业考试的严酷检验 以后 ,抓住 文化科学 习的最 后阶 段的工作不能放松 。应协 同班 主任 一起对体育考 生进 行管理。体育教 师应多 到教室 中靠班听课 , 检查和监督 学生的课堂表现 , 发现瞌睡 、 思想不集 中的考生及 时提 醒 ,提高冲刺阶段 的学习效率 。并 及时找 问题学 生谈 话 , 时解决学生思想上和学习 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及 六、 科学有效地填报志愿 , 提高普提考生的升学率 两年的勤学苦练倾注 了师生 的共 同心血 ,在 高考 分数 出来后 ,学生 面临着决定 自己前途命 运 的志愿选 择 , 育教师必须为考生 当好最后的参谋 s 体 首先要研究 各体 育高校近三年的录取情况 ,确定 虚拟 的文化课 录
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
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把课堂还给学生篇1[教学案例]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演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一课,我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首先把学生带入了小记者采访的情境中,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展现漂亮的艺术字,这些字有的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带有阴影效果,有的带有三维效果,学生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字,兴趣很浓,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这么漂亮的字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能学会吗?”“我想做出别的样儿,行吗?”学生们的声声提问,道出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这时,我因势利导,提出教学内容,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提出:“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的不一样?”这一番话真的起了作用。
“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则具有挑战性,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学生的精力都高度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看书时,同学们神情专注,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讨论时,有的学生边说边操作,有的还指点比划,唯恐被人听不动;交流时,各小组同学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仿佛他们就是小小电脑专家。
自学后的自由发言,积极踊跃:有的说:“单击‘插入’菜单,选‘图片’中的‘艺术字’调出艺术字库窗口,在窗口中选一种式样,单击‘确定’,出现‘编辑艺术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然后单击‘确定’在文章中就出现了漂亮的文字。
”有的说:“老师,我不是那样做的。
那样操作太麻烦,我发现工具栏中有一个图标,它是插入艺术字小按钮,我一单击它,就出现艺术字库窗口,这样很方便。
”有的说:“我按alt+i,弹出插入下拉菜单,也可以找到图片—艺术字。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1“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核心是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研究,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在学校实践中存在的忽视青少年多方面成长发展需要,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弊端,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
无疑“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理论中的核心部分,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和重要原则。
下面我以我校数学老师丁老师上的一节《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复习课为例,发掘丁老师的课堂还给了学生什么?(1)还学生时间,尤其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交流的时间。
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对时间的控制较多,一节课二三十分钟都唱主角,或眉飞色舞的讲述,或口惹悬河的阐发,学生全成了听众,很少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口、动脑、动心、动情、动手;新课改后,新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讨论和发表个人见解。
要求教师营造出浓郁的课堂人文气氛,重视培养学生能力。
丁老师上的一节《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复习课在基本训练阶段,教师创设情境,(出示图画:3盘桃,每盘6个)教师没有越俎代庖,没有进行琐碎的提问:譬如有几盘桃?每盘几个?一共有几个?怎样连起来编出用乘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看图说话,自由发挥,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宽松思维环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很快找出了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并顺利编出了三道分别用乘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且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或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把课堂还给学生》是一本写给教师的指导手册,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于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新的认识与体会。
首先,这本书强调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角。
过去,教师往往扮演着授课的主导者,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需被动地接受。
而《把课堂还给学生》则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与创造力。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意识到自己需要通过鼓励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发言,培养他们的学习独立性和主动性。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唯一的话语权所有者,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
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造力。
相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与理解。
因此,我将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积极提问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相信他们将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评价方式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注重考试与评分,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然而,《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发展。
例如,通过小组讨论、作业、项目等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样,学生将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这本书还强调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教育领域的新动向与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素质。
同时,我们还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及时调整和改进。
通过不断地专业发展与自我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创造一个积极、有创造力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总之,读完《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对于教育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
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陶行知先生提出“儿童应该是快乐的,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正是针对当前和以前教育在学校实践中存在的忽视青少年多方面成长,忽视生命存在,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弊端的情况下提出的。
教育对生命的漠视,对人文关怀的旁落,实际上是对教育本身的一种扭曲。
以往的教育漠视了人的体验,忽略了生命的需求,太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了,没有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在某种程度上说,淡漠了对生命激情的需要,淡漠了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陶冶,对人的批评和民主精神的培养,对人的生命和环境的热爱。
在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少讲、不讲并不能说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
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在课上少讲、不讲,任由学生发表见解,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就会使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迷失方向。
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千万不可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会讲、精讲。
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统筹安排下,才能有目标、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给以明晰,对学生产生的错误予以纠正。
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要密切注意他们的表情变化和思想动态,该肯定就肯定,该讲解就讲解,特别是学生不懂的地方就绝不能不讲。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为了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开创了诸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竞赛法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
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论文
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摘要】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
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才能看到窗外美丽的风景,谱写出动人的教学篇章。
【关键词】教师语文课堂学生教学的质量取决于课堂质量,课堂质量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因此,教学的目的在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储备,让学生去发现、探究和获取知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教师就必须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生长智慧,创造奇迹。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觉得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教育、获得知识的权利。
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应面对全班学生,通过学生质疑、合作、探究、讨论等形式来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教师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按自己的喜好,对学生实行有偏向性的教学。
比如在课堂里,不要总是提问那几个自己认为较好的学生,而应该面向全班学生,关注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要让他们也有发言的机会。
要关注个体差异,切忌”齐步走”,教师要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尽量不要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
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科学地安排时间。
教师的引导和授课,与学生自学、质疑、讨论、发言的时间要适当,要尽量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解惑、答疑,严防教师包办代替,避免满堂灌。
另外,教师要不断盘活课堂教学形式,比如形式多样的朗读、质疑、讨论、探究、辩论等,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底蕴的大舞台。
如教《羚羊木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
第一课时:进行分角色朗读,由七位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即”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和旁白。
浅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
浅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不断深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现在人们说的最多的话题,也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和重要原则。
所以我们要弄清楚:还什么,——时间、空间、主动权;怎样还,这才是关系到课堂生命力质量和效益的最大因素。
因为新课程下的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自主发展的场所,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场所。
为了使学生的自主性的精神、健全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因此必须而要真正成为一种探究、发现、创新、成功的体验的历程。
【关键词】课堂;改革;还;学生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127-01学生是什么?学生是生命,但他是不成熟的、还没有完全社会化的生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他是还做不了主,做不好主的主人。
学生的生命激情需要释放、需要飞扬,但同样需要控制,需要改造。
学生需要主动学习,自我学习,但不能盲目学习,完全自由的学习。
学生需要老师,正如花需要园丁一样,不要园丁,花将非花。
学生需要老师,正如花在努力生长的同时需要园丁的劳动一样。
在课堂上,必须要让学生在自由的天地,学会飞翔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意识、自主思维、自主学习。
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程序、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上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学习规程进行基本的训练和初步的实践,进而再通过自己的新的认知时间来循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就要从学生的身上去考虑怎么个“还”法。
我就此浅谈几点个人的想法:1、还给学生时间还给学生时间,尤其是还给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考、自练自改的时间。
坦率地说,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对时间的控制较多,一节课二三十分钟都唱主角,或眉飞色舞的讲述,或口惹悬河的阐发,学生全成了听众,很少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脑、动心、动情、动手;经过多年的教学改进后,情形与以前有所不同,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阅读,思考,发表个人见解,互相讨论。
如何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何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2000字教育是一种交流,而课堂是教育交流的主要场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者,老师扮演着唯一的教导角色。
这种模式可能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教育的兴趣,甚至对教育的贡献和创造力不感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教育者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试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激发兴趣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大学,课堂内的内容应该是有趣和富有吸引力的。
教学的目的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老师可以采用故事、笑话、图片、音乐、游戏、电影和漫画等各种形式的元素,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活泼性。
因此,老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兴趣和需求来规划课堂内容,确保学生的参与度。
二、互动和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老师除了讲述课程知识之外,更应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为学生提出问题,帮助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及教授他们如何表达观点。
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项目研究,使学生培养互相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老师也可以利用在线平台或其它工具,管理学生在线讨论。
三、多样性和自主性教学方法应该丰富多样,以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讨论、实验、研究和表演等,以便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同时,教师也应该确保学生成果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即使在讨论的时候,学生也应该被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鼓励创造力和探索精神课堂教学应该包括灵活的和启发式的活动,以支持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
在学生自己的探索过程中,老师的角色是指导和支持者。
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探索他们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并评价他们的工作成果。
总之,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方法是多样且个性化的。
如何落实这些方法主要取决于老师对课程的理解和态度。
老师唯有通过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把课堂还给学生作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作文课堂教学就象一个舞台,它使“剧本”在老师和学生的“表演中”得以适时的演绎。
在这一“舞台”上,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使得教师形成了满堂灌、满堂问的的现象,教师霸占课堂,即是“导演”,又是“主演”,置学生处于听众、观众的位置上,不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使得学生思维长期处在禁锢的状态,学生的思想得不到解放,智慧的火花更无从闪亮,更甚者,这种状态的长期作用,将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处事态度,这也是我国教育的弊病所在。
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摆脱“教师中心论”的阴影,扮演起新的角色,实现课堂教学方式上的变革。
前一段,一些老师在课堂上试验一种学生当主角的方式,值得鼓励。
老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上或课前,首先让学生将组织的知识在老师和全班学生面前展示出来,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唱一回“主角”,学生领先生,还有一种好的副产品,就是课堂上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争论和辩论。
我曾经听过好屡次学生上的课,真的相当不错,感觉不仅锻炼了学生表达的能力、辩论的能力和展现的功夫,而且,通过学生在课下组织材料的过程,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取舍材料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有的学生写的“教案”竟然有参考材料引用的出处、作者,还有教后记。
这使我深受启发,就拿那引用“参考资料”的要求来说,我首次知道,已经是我在大学快毕业时写论文时候了。
无独有偶,今日看到一篇文字,讲的是,一个姓包的农民,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
当记者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绝招呢?”他笑一笑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让孩子教自己——一句话道破了玄机,他说:“是呀,我小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那只能是笑话,但我如果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
想来想去,就想了一个方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的跟我讲一遍,然后他们再去做作业,我也在旁边做作业,我弄不懂的就找他们问,他们弄不懂的就找老师问,这样他们又当学生又当老师,学习的劲头不知有多大,哪怕别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得热火朝天,他们也不动心。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发表时间:2018-11-22T17:03:11.247Z 来源:《成长读本》2018年11月总第36期作者:郑宝玉[导读] 让课堂充满趣味、吸引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无意注意才能被充分调动,孩子们才会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自主学习。
如何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注意力能在不断转变化中得到持续地保持呢?郑宝玉福建省长泰县实验小学对于自控能力、意志力都相当薄弱的低年级学生来说,长时间维持有意注意是十分困难的,即便能够维持,效果也不如无意注意,大大地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怎样才能让孩子“专注”课堂?关键在于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直接兴趣的调动和维持。
而适当调节学习的难度,把孩子们喜爱的形式引入课堂,让课堂充满趣味、吸引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无意注意才能被充分调动,孩子们才会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自主学习。
如何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注意力能在不断转变化中得到持续地保持呢?一、精引巧导,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课文导入是一堂新课在孩子面前的第一次呈现,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准备阶段,它将影响孩子对整篇课文的学习兴趣。
因此,课文的导入应做到:“精”和“巧”,让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吸引住他们的无意注意,从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迅速地投入学习过程。
“精”指的是精炼、简短。
导入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过渡阶段,花费太多时间必然喧宾夺主,让孩子的注意偏离。
“巧”即巧妙,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选择最有效的导入方法。
例如: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一册识字一《口耳目》一课的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熟悉的朋友,他是谁?”(课件演示“大头儿子”在说话的画面)“大头儿子!”“听,他要对我们说什么?”(播放录音:小朋友,我的脸上有哪些器官?你们认识吗?)孩子们对这样的动画形象是不甚喜爱的,把它引入课堂,孩子们的孩子们的注意顿时被吸引,情绪高涨。
而面部的五官又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当然难不倒他们,于是老师话音未落,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把手高高举起。
最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新年文档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新年文档------------------------------------------作者xxxx------------------------------------------日期xxxx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1.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要转变观念,说起来是老生常谈.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模式转变与角色转换并非易事,教师的思维模式中已经形成了主动给予知识的"灌输模式",而学生一直以来也养成了根深蒂固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
要打破这种模式,我们就得颠覆教师与学生之间这种已经渗透骨头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教师必须要有釜底抽薪,背水一战的勇气与决心,也就是要放下权威的架子,把学生应有的权利还给学生。
1。
1 把文本的研读权还给学生。
语文课堂的基本学习行为应该是学生研读课本,当教师的"讲"取代了学生的研读时,我们不是"生本教育”,而是"师本教育"。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变教师讲读为主为引导学生研读为主。
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
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1.2 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
学生的”自学"与"训练”要有时间保障,教师要敢于大方又大胆地给学生研读的时间。
课堂往往会犯这样的毛病,表面上看,我们叫学生相互讨论,自主研读,但问题才刚刚提出,学生还刚进入思考的情镜,我们就急着问,思考的怎么样了?差不多了吧?只要有个别同学勉强地说好了,我们就心安理得的开始把学生强扯进自己的教学设定里,开始了自己课堂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学生又不知不觉地被老师拉进了预设的框框里,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1.3 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
通常教学总是教师设疑,学生解疑。
我们可以把文本解读的权力完全放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设疑,自己解疑。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谈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摘要:叶澜教授在“新教育基础改革”的“四个还给”内容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
长期以来,课堂就是教师教学的阵地,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感觉就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形象,一直扮演者法官,审判长,演讲家,主持着整个课堂,把持着整个教学,但惟独忘了考虑学生的感受。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会倾听鼓励表扬尊重培养叶澜教授在“新教育基础改革”的“四个还给”内容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
长期以来,课堂就是教师教学的阵地,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感觉就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形象,一直扮演者法官,审判长,演讲家,主持着整个课堂,把持着整个教学,但惟独忘了考虑学生的感受。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本质性的特征,那课改就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课改,就没有抓住根本,那我们的课堂就更谈不上真正实现了新课程的改革。
那如何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呢?笔者以一堂一年级下册语文杞老师的《棉花姑娘》课堂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以往的听课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节课里老师叽里呱啦的讲个不停,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课堂仿佛成了老师展现自身才能的舞台,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克制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的最佳手段,在于培养学生在教师适时、适量的引导下,运用恰当的方法去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例如杞老师的课堂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笔者耳目一新。
整堂课她都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参与学生的讨论,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课一开始,杞老师就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要在课堂上弄懂的问题。
学生争先恐后,七嘴八舌的,你一句我一言,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原创版4篇)目录(篇1)1.引言: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2.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3.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4.结论:课堂的成功在于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引导正文(篇1)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未来的基石,而课堂则是教育的主要场所。
但是,现在的课堂似乎越来越变得单调乏味,学生的参与度也越来越低。
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地参与进来,享受学习的乐趣呢?首先,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然而,这种模式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相反,如果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那么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也更有动力去探索知识。
其次,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
在课堂上,学生应该被视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主动参与讨论,提出问题,表达观点。
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再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助手。
他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提供学习资源,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总的来说,课堂的成功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而在于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引导。
只有当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才能真正地享受学习的乐趣,也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
目录(篇2)1.引言:课堂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如何让课堂更加高效、有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2.《把课堂还给学生》一书的主要观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3.理解和实施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施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5.结论:只有将课堂还给学生,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书心得7
读《把课堂还给学生》有感《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是徐洁老师在2017年九月的新书,里面共有九章,从课堂教学的内在教育使命,基于评价的逆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艺术,到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演绎课堂精彩生成,再到巧用反馈评价提升课堂质量,“互联网+”时代变革课堂,一章章,一节节,一段段,一句句,一字字,无不显示着徐洁老师深刻的实践和思考。
于是,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生命,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精彩的生成。
下面浅谈一下感触最深的第三章---教学方法的选择艺术。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教学方法,落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这不仅是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实际能力的挑战。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讲究教学方法。
我认为,当前教学实践中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游戏教学法。
这是一种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最多、效果也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由于游戏教学法贯彻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所以大部分教师都使用了这种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不仅是一种先进的和人性化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是教师致力的一个方向。
它的基本要求,是对“教”和“乐”的严格界定――教,必须是各科教材中的内容,不能脱离原有的教育材料,尤其是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乐,必须有比较成熟的游戏法则,有很强的竞赛性和极大的趣味性,在一定的前提下,给学生较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因此,游戏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紧- 1 -密联系,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的和要求,注重教学效果,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考虑游戏的内容和形式。
第二,情境教学法。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生活在这种语言环境下,学习汉语对于我们来说是简单、自然的。
而英语是外来语种,我们目前并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来学习它,所以,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只有在课堂内形成一种语言环境,才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帮助。
田连胜原创文章——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田连胜有些东西,我们不妨重新思考一下。
教室是做什么用的地方?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学生是教室里的主人。
这里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
也就是说,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老师是做什么的?老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
学生不会学习,老师要教他们怎样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教师帮助他们解决。
学生单打独斗效果不好,老师就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合作探究。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的作用。
打个比方说,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
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明确了,职责清楚了,有些做法我们就应当改变。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要独霸课堂!我们一向是课前备课,然后到课堂灌输给学生,这叫“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现在改变一下,由老师们“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进而走向智慧,走向辉煌!2008年“五一”的时候,我听魏书生做报告,他说:“教室应该叫学室,课堂应该叫学堂,教师应该叫学师,教材应该叫学材,教案应该叫学案。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学”,才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事件。
我们应当认识到,学生不是贮存知识的容器,而是等待教师用知识与智慧来点燃的火把。
一经教师点燃,学生自己就能够发光发热。
我总是想,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本可以不那么辛苦。
口干舌燥地讲上两节课,天天如此,太不容易了。
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让老师轻松一些,让学生辛苦一些。
这就是我一贯主张的“逸于教而劳于学”。
逸,就是安逸,老师逸于教,学生劳于学。
这是可以做到的。
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说过两句话,八个字,我非常喜欢,叫“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什么意思呢?咱们看看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是怎么解释的。
他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就是心里边想搞明白但搞不明白,这叫“愤”。
“不愤不启”,就是不到“愤”的状态时不能“启”。
“启”又是什么意思呢?朱熹说:“启,谓通其意”,就是说这时候要点拨一下,让他想通,想明白。
“不悱不发”又是什么意思呢?朱熹说:“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学生想表达却又表达不出来,不到这个时候不能“发”。
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接下来,我就结合我的日常教学,谈谈如何是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不要老觉得学生需要控制,需要包办,需要约束,需要限制,多给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更新教育理念,舍弃一些老旧的教育思想,学习和吸收一些最新的教育思想。
二、激发兴趣,引入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探究新知识的开始,从课堂导入环节开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入主课堂,为充当主角作好心理准备。
因此,新课的导入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快而有效地吸引学生”为立足点。
在新课导入的时候从实际出发
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确立引入的方法和手段。
三、放手参与、自主探究
参与式的教学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而不是一味的老师灌输。
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尽量地把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的角色定位要从一个单纯的“播音机”转变为学习活动
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循循善诱,鼓励支持
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和支持,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深入探究,取得小突破时,老师要及时鼓励,给予学生继续前行的动力。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工作中不断反思,及时调整,寻求一条适切的教育之路。
把课堂还给学生
磨课是校领导提出的一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上个学期虽然听了几位老师的磨课,对磨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真正到了自己进行磨课的时候,心中还是感到有些忐忑。
好在有同事们的帮助,这次磨课总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
在这次磨课中,针对听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共同探讨对策,修改教案,完善课堂语言、教态。
有时,我们为了想两个环节之间的连接而开动脑筋,有时我们为一个环节的设计而热烈讨论,有时我们为一个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而共思对策……在一次次的修改教案,一次次出现的课堂生成问题中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下面将这次磨课的感受总结如下: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已经是深入人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了。
但我考虑到本校学生的物理基础情况,在第一次上课时,基本采取了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没有让学生分组探究。
虽然圆满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知识落实也很到位。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太符合现在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
在刘校长提出分组探究教学的建议后,老师们一起探讨了没有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该怎样进行分组探究的教学情况。
第二次上课时,我进行了分组探究的尝试。
一个突出问题出现了,学生基础不太牢固,自主探究时用时太多,结果未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在课后的评课中,我一度想放弃分组探究的教学,因为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太缺乏了。
但在各位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对课堂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把原来细讲的第一个实验改为复习实验,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留给学生探讨。
在第三次上课时,基本上将第一次课与第二次课的优点揉和在了一起,达到了预期的的效果。
这就使我认识到不管学生基础怎样,只要动动脑筋,把课堂还给学生会有意外的收获等着你。
二、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要想在课堂上在抓住所有的精彩点是不可能的。
要明确本课的重点是什么。
《电磁感应现象》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是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不是导体棒切割磁感线。
浅谈如何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浅谈如何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2000字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地方。
但是,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学生抱怨课堂缺乏互动、枯燥无味,而且教师讲课时声音单调、缺乏激情。
所以,如何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何突破常规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育界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以说是在课堂中增加趣味性和趣味的一种方式。
作为教师,不要仅仅是依赖于板书和讲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比如说通过教学视频、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动性,在这过程中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实际操作很简单。
二、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
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教师既要讲解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自身表达,互动式教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三、注重情感交流要想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就要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愿意和教师沟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身体语言、眼神交流等方式传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一个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自身的角色。
四、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乐趣其实来源于学生自己。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保持自主学习的兴趣,学习才能变得更加的有趣。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独创性和独立思维能力,积极批评和鼓励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找自己的道路。
五、教育内容的位移教育内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本和板书上面,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教育课外阅读,外出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对课本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原创版3篇】目录(篇1)一、引言1.介绍所阅读的文章类型和内容。
2.引出文章的主题: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3.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
3.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
四、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方法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内容,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3.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教师积极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正文(篇1)最近读了一篇文章,主题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文章认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然而,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也不能被忽视。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
目录(篇2)一、介绍* 背景介绍:本文主要讨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教育理念的意义和影响。
* 课堂环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 目标:文章探讨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二、分析* 问题阐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缺乏互动,限制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
* 原因分析:这一模式的限制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 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议* 实施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 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文(篇2)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给学生自己的课堂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学生权力
有趣的数学课堂,是新课程的改革所倡导的课堂,同时也是大多数学生所共同追求的课堂,这对于我们教师在教学模式的改变上面临巨大而严骏的考验,把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这才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所面临的、也是应该共同关注的首要问题,把学生个人该有的权力还给学生,我想这应是做好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关键。
一、还给学生应有的“观察权”
初步学会运用数的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新课程中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提出的总体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P6)。
其中,我个人认为观察力是能够认识、解决问题的基础。
例如:在所教授的研究《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先由学生欣赏一些民间艺术剪纸图案,甚至可由教师当场示范剪纸,在由学生亲身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轴对称的性质。
这种由学生亲身体验、观察总结出的结论,我想一定会比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的更形象、更记忆深刻、更有利于理解。
二、还给学生“探究权”,鼓励学生学会刨根问底
新课程改革后和教材在内容设置上设置了更多的探究活动过程,它提倡的是在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引路人和倡导者,对于探究活动中所提及的一般性问题,鼓励学生对其创根问底,对问题进行讨论、再探究、再发现,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彻底搞明白“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等等。
例如:在近期教授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中,要灌输五种判定方法并非难事,在每种方法的得出,课本都安排了探究,通过画图、比较,进一步明确依据及为什么,对于在进行探究“SAS”的条件证明时,有学生置疑:在已知两边一角的情况下,若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可以吗?教师因利势导,引导学生如何依照探究“SAS”的方法入手,留作学生课后的讨论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还给学生“发言权”,告诉学生“知”言不讳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发扬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新课程标准P80),要真正的实现师生互动,则必须先让学生开口说话。
在教学角平分线性质第一课时------利用尺规作图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角平分线的画法及理论依据(即利用全等证明来证实其合理与正确性)后,其中有一数学小组的讨论中发现了画直角三角形中锐角
的角平分线的方法:
○
1在AB 边上截取AE=AC ;
○
2过点E 作D E ⊥AB 交CB 于点D ; ○
3连结AD ,即∠CAB 的角平分线。
说完,就有学生细语讨论对此发出佩服之声,同时也有个别同学置疑,但后面都在学生的理论证实下信服这组同学的灵活多变,可见,在课堂上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即可听到学生不同的心声,又可鼓励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参与。
、
教学是个特殊而神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进步的进程,教师的准确定位,扮好自己主导地位却又不张显主人的角色,充分引导、尊重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时时张显自主的生命力,因为学生的课堂应该真正属于学生的。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