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盈飘逸 情景交融──解析《再别康桥》的意境美
解析《再别康桥》的意境美
解析《再别康桥》的意境美解析《再别康桥》的意境美《再别康桥》最初发表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诗集《猛虎集》。
是诗人重游康桥之后,在归国途中写下的一首绝版之作。
下面小编为你带来解析《再别康桥》的意境美!解析《再别康桥》的意境美篇1《再别康桥》这首诗将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化作缕缕情思,融会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吟成了宛如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般的抒情诗,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意境美。
1、动静相衬中见深情美:“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诗人离开无限眷恋的康桥,内心同样是沉重而压抑的,但这首诗总体上诗情的表述是含蓄的,有节制的,用词遣句尽力轻巧,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
不仅如此,诗人使用了绚丽多彩的语言,如“云彩、金柳、夕阳、青荇、彩虹、星辉斑斓”等,使诗在轻盈飘逸中浸染了诗人的缕缕情思。
诗人还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静谧清幽中给人以流动感,既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一片深情,也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2、虚实结合间见离情美:诗人实写离开康桥时的情景,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榆树浓阴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康河如此美丽,怎不让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怎不让诗人“心头荡漾”,纵情想像?于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
美梦“揉碎在浮藻间”,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诗人追忆往昔美好的“理想”,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然而却不能放歌,因为彩虹似的梦幻已经揉碎,斑斓璀璨的星辉早已流逝。
《再别康桥》的诗意美
《再别康桥》的诗意美
《再别康桥》是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1940年2月18日在离别康桥之际所作的一首脍
炙人口的抒情诗歌。
徐志摩在这首诗歌中以康桥为背景,倾吐了自己的离别之情,表达了
对爱情的深切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该诗歌荣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诗意美
令人为之倾倒。
首先,这首诗歌的语言优美动人,词句清新简练。
徐志摩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诗歌修
辞手法,并结合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展现出诗歌的魅力和韵味。
比如,他用“轻舟已过万
重山”来形容他此刻的心情,表现出他内心的激动和不舍;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来表达他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展现出他深厚的情感。
其次,这首诗歌还具有深刻的内涵,他在诗中融入了自己对于爱情、生命和命运的深
刻思考。
徐志摩以“再别康桥,别时茶未灌”来寓意自己对于离别之情的描绘,并引申到
自己对于生命的怀疑和不确定。
他通过作诗表达了一种对于命运的探索,对于自我和现实
的矛盾、挣扎和沉思,以及对于未来的畅想和期许。
最后,这首诗歌的美不仅在于其语言和内涵,在于其诗意和境界的高超。
徐志摩在诗
中描绘了“轻舟已过万重山,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一意境,表现了自己对于生命
转瞬即逝、无常不定的感悟,从而进一步引发观赏者对于自身命运和生命的思考。
他还暗
示了自己对于爱情的钟爱和对于爱情的坚守,表达出对于爱情的珍视和追求。
综上所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无疑是一首优美动人、诗意美极高的抒情诗歌,它
兼顾了诗歌之美、哲学之美和情感之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杰作之一,也是广大读者
心目中一首不可逾越的诗歌。
《再别康桥》课文赏析
《再别康桥》课文赏析《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诗歌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本文将从情感表达、景物描绘、语言艺术、节奏韵律和创作背景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情感表达《再别康桥》的情感表达深沉而真挚。
诗人通过离别康桥这一场景,表达了对母校的依恋和不舍之情。
诗歌中流露出的情感时而轻快、时而低沉,但始终都围绕着对康桥的深情。
这种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起伏,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
二、景物描绘《再别康桥》的景物描绘十分优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营造出康桥独特的美景。
从“轻轻的我走了”到“不带走一片云彩”,从“河畔的金柳”到“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些景物描绘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美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三、语言艺术《再别康桥》的语言艺术独具特色。
诗人运用了优美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的语言既简练又生动。
同时,诗歌中运用了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
四、节奏韵律《再别康桥》的节奏韵律十分和谐。
诗人通过运用平仄、韵脚等手法,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十分鲜明。
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韵律更加优美。
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创作背景《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徐志摩对英国剑桥大学的怀念之情。
徐志摩曾在这所大学学习,并对这里的景色和氛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后来,他再次来到这里,离别之际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再别康桥文学鉴赏
再别康桥文学鉴赏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七节,展现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情告别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
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来看,《再别康桥》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色:首先,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非常优美。
全诗采用轻盈柔和的韵脚和节奏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每节诗行的排列也错落有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其次,诗歌的意象和比喻非常生动。
诗人通过描绘康桥的景物和氛围,将自己对康桥的眷恋和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最后,诗歌的情感表达非常真挚。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情告别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表达真挚动人,让读者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再别康桥》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现代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通过鉴赏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现代诗歌的魅力和内涵。
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七节诗错落有致地
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
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
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诗作中的绝唱。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欢迎阅读!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1】《再别康桥》原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的代表作品。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抒发的是什么呢?三句话概括:是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意是主观思想感情;境是诗内描写的客观景物。
何谓意境?是人物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完美的融合,且形成一副具有个性色彩的艺术画面,既称为有意境。
当然我们欣赏徐志摩的诗和欣赏别的诗一样,需要调动对生活的积累,需要调动我们对知识的积累,然后我们一节节的讲这首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句诗若分析的话,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
还有,还加上一句,作别西天的云彩,西天的彩霞给我们一个印象,就是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
所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为这个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句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的非常形象。
当然他的手法是比拟的手法(拟人、拟物),与第三句话合在一起讲,"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一句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
《再别康桥》语言审美赏析
《再别康桥》语言审美赏析篇一:《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恋人分别时的深情感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恋人的不舍之情,也表现了对时间、对爱情、对生命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本文将从语言审美的角度对《再别康桥》进行赏析。
一、简洁明了的语言《再别康桥》的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精准。
诗中的用语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华丽、繁琐的词语,而是采用清新、质朴的语言,以表达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例如:“红雨初收,柳暗花明”,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红雨”和“柳暗花明”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见所感的景象。
又如:“轻轻挥别,漫漫长夜”,这句话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份深情的情感,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沉重和不舍。
二、细腻的情感表达《再别康桥》的情感表达非常细腻,充满了诗人对恋人的深情思念和不舍之情。
诗中的语句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
例如:“你走之后,雨打在我的脸上,我感到了寂寞”,这句话通过描写雨水拍打在脸上的感觉,表现了诗人对恋人离开的悲伤和不舍。
又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句话通过描写花瓣飘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三、意境的构建《再别康桥》的意境构建非常出色。
诗人通过描绘康桥的美景和离别的场景,营造出了一种深情、伤感的氛围。
例如:“康桥,如一朵盛开的花朵,静静地躺在河水的怀抱中”,这句话通过描绘康桥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欣赏和赞美。
又如:“斜阳照墟落,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通过描绘夕阳西下、流水人家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爱情的思考。
《再别康桥》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细腻,意境构建出色,这些都是这首诗歌所具有的语言审美特点。
诗人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给读者,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篇二:《再别康桥》是英国诗人莎士比亚所写的一首著名诗歌,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爱情诗歌之一。
《再别康桥》的诗意美
《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歌巨匠徐志摩创作的一首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首诗歌描绘了徐志摩在康桥与情人分别时的感慨,诗中表现出了浓厚的诗意美。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再别康桥》所呈现的诗意美。
《再别康桥》在景物描写上展现出了诗意美。
徐志摩用了生动、细致的语言描绘了康桥春日的迷人景色,如“柔柔的白云,静静的浮在水中”、“那影子,静静的看着,又说着”。
这些描写细腻而真切,给人以如诗如画的美感。
与此他还通过对康桥如画般的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康桥的眷恋之情,使得整首诗笼罩着一层唯美的诗意。
《再别康桥》中的意境描写也展示了诗意美。
徐志摩通过对情感的表达和对细节的刻画,勾勒出了一幅美丽多情的画面。
他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落花无数”,表达了诗人对情人的深深眷恋和离别的痛苦,让人感到无比的唏嘘和惋惜。
诗中还隐藏着深层的情感,如“拍手阑干问青天,六十年后又会是谁的归期”,透露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命运的迷惘,给人以百转千回的悲凉之感,这样的诗意美让人感到心灵深处的敏感和柔情。
《再别康桥》中的音韵美也给人一种诗意美的感觉。
徐志摩的诗行整齐,用韵工整,音调和谐,格调高远,语言流畅。
例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两句古朴自然、婉约抒情,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整首诗既有简单朴素的语言,又有高远大气的意境,让人不能自拔。
《再别康桥》以其诗意的文学风格,以深邃的内涵和多重的象征意义,给人一种意蕴悠长、华美婉转的诗意美感。
这首诗将康桥的风景、情感的琴弦以及离别的伤痛融合在一起,成为一幅美丽而悲壮的画面,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再别康桥》的诗意美】正是通过这种优美的诗学表现得以彰显。
《再别康桥》意象赏析
《再别康桥》意象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再别康桥》意象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再别康桥》意象赏析:一、形神兼备,以形传神诗歌的第二节把金柳比作新娘,形似神肖,别致新巧。
河畔垂柳,冰清玉洁,柔曼飘拂、夕照霞辉,给她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颜色,她多像一位长发飘逸、风姿绰约的新娘。
她的玉树临风、婀娜多姿的倩影倒映在康河里,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河中,并激起层层的情感涟漪。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怎能不心动神摇呢?爱恋康桥的一草一木,如同迎亲娶新一般,深情痴迷,徐志摩在这里决不仅仅是绘形摹态,他是传情达意,表达一份对康桥风光,对失落情意的眷恋、追恋。
他爱康桥,更爱遗失在这里的情真意切的美梦!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诗歌的第三节描绘了一个意象“青荇”,是对第二节的补充和深化。
在作者的心目中,康河的这些水草油光翠嫩,浓绿欲滴,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它们似乎挥动着绿油油的手臂,向昔日的老友热情致意,又似乎在向人们炫耀它们生长环境的美好。
表达着抑制不住的幸福感和喜悦感。
它们能与这里的蓝天白云、绿树黄花、和风柔波、霞光桥影长久厮守,难怪诗人流连沉醉,心甘情愿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
物我一体,物即我情,我情即物,诗人简直就是一条会思想、有情意的水草!这种描写类似于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情景,给人一种情真意切,不能自已的兴奋和喜悦,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虚实结合,以实衬虚诗歌第三四节写“青潭”,先实后虚,虚实相生,青荇浮藻之间,荡漾着绚丽多彩的晚霞,波光潋滟、水天一色,如梦似幻,亦实亦虚,怎能不让人心向神往,如醉如痴!于是诗人乘兴撑篙荡舟,披星戴月,漫溯康河,去追寻遗失的美梦,去重温夕日的欢乐。
星汉灿烂,星辉点点,诗人大有东坡泛舟赤壁时那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
徐志摩《再别康桥》艺术赏析
徐志摩《再别康桥》艺术赏析徐志摩《再别康桥》艺术赏析《再别康桥》在平和舒缓的抒情基调中,诗人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不平静的,甚至是多种感情因素混合与交织的,难以弥平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冲突。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徐志摩《再别康桥》艺术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绘画感与意境美是本诗的最大特色。
诗中意象众多,皆鲜明艳丽。
“物”与“我”、情与景和谐互渗,创造了柔美的富有魅力的意境。
所谓意境,即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
诗人为了创造物我交融的意境,首先强调了描写上的形象性与画面感。
诗中的夕阳、星辉、波光、艳影、榆荫等突出了光线的明暗感,金柳、云彩、青草、彩虹等具有强烈的色彩感,招摇、揉碎、荡漾、漫溯等又呈现出意象的动感。
诗中每一节都是一幅画,组合在一起则是整体和谐的艺术空间。
诗人在追求绘画美的同时还出色地把“我”与“康桥”糅合在一起叙写。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在这里,“我”的依依惜别的形象始终在康桥的风姿中伫立。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康桥的波光艳影也无时无刻不印在“我”的心中。
这种将写景与抒情自然而然地相交融、毫无分离造作之感的技巧,营造出物我同一、情景互渗的氛围,达成含蓄冲淡、柔美婉约的古典式意境。
本诗的比喻奇异陌生而又通俗易懂,意象生动而富有象征性和暗示性。
徐志摩曾说过;“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而然的淹没了你的灵性。
”这话道出了诗人为何一再在本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原委。
诗人曾多次托物寄情,自喻为物,以表达自己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如“我”与康桥的水草相合,“我的心”成了波光闪闪的康河。
这些比喻因缘而起、随景而生,喻象取之于大众熟悉的事物,比喻所建立起来的想象性联系又给人新鲜感。
此外,“河畔的金柳”与“夕阳中的新娘”,“悄悄”与“别离的笙萧”,他们之间的比喻关系却唤起陌生化的新鲜审美感觉,不落俗套且贴切自然。
《再别康桥》的诗意美
《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由徐志摩所作。
它是徐志摩在离开剑桥前对康桥的告别之作。
这首诗以洒脱自然的笔触写下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情缅怀,表达了失去爱情后的无限思念与痛苦,从而呈现出了一种诗意美,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自然而然的笔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自然洒脱的诗,写景、抒情、议论自然融为一体。
徐志摩以饱满的情感和自然的调子,借助自然的意象和自由的艺术理念,将描绘康桥的自然风光和抒发情感融入于同一个构架上,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情缅怀。
首先是诗歌中的自然意象。
徐志摩通过自然意象的运用,使诗歌充满了少年时的奔放和自由。
如“狂风卷起层层浪”,“牵牛花会挂满枝”,“横楣十里”的描写,皆富于生活气息,有朝气、有活力。
每一个意象都洋溢着大自然的生命力和活力,诗歌配合自然条件随意流畅的节奏,具有浓郁的自然情感,和诗歌自由灵动的风格完美贴合,共同构成了这首优美的诗歌。
其次是诗歌中自由的艺术理念。
徐志摩极力追求自由的艺术语言,在诗歌中尽显了自己的风采。
他舍弃了俗套的文学语言,以一种自然又深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用朴实的语言写下伟大的情感。
在这种音乐般的悠扬流畅的诗句中,看似没有修辞,实则各种艺术手法巧妙地应用其中,诗人的自由语言其实是雅俗共赏的,没有孤立,又不失真切,与读者的心理反应达成了一致。
二、深情而痛苦的思念《再别康桥》的主题是“离别”,这是因为徐志摩即将背井离乡,离开康桥回国,这样离别的感触深深地植根于诗歌之中。
因此,这首诗充满了深情和痛苦的思念。
徐志摩将思念和痛苦嵌入到康桥之中,一次又一次地唤起自己对康桥的牵挂,从而表达出了失去爱情后的无限思念与痛苦之情。
诗歌中“泪眼”、“相逢”、“多情”等词语,表达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深情厚爱,同时也出现了离别的感触。
这样的抒情表现使人产生一种深情的感受,在情感层面上,我们仿佛也能感触到徐志摩的伤感之情。
三、独特的诗意美《再别康桥》在表现自然、情感和思念痛苦的同时,还有一种独特的诗意美。
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诗,作者是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
这首诗创作于1928年,是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的作品。
诗歌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康桥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首先,从形式上看,《再别康桥》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这种古典的诗歌形式与现代的内容相结合,使得诗歌既具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气息。
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次,从内容上看,《再别康桥》通过对康桥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康桥是英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诗人在这里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诗人即将离开康桥,这使得他感到无尽的惋惜。
在诗歌中,诗人通过描绘康桥的美景,如“河畔金柳”、“波光粼粼”等,表达了他对康桥美景的喜爱和留恋。
此外,《再别康桥》还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在诗歌的最后两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诗人以一种轻盈、飘逸的姿态告别康桥,表达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这里的“西天的云彩”象征着美好的未来,诗人以一种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
总之,《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现代诗,通过对康桥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这首诗歌以其优美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再别康桥》意境分析
《再别康桥》意境分析《再别康桥》意境分析《再别康桥》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
《再别康桥》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
轻吟漫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会陶醉在那注入了纯情的一个个意象中,感受到他那故地重游、乍逢即别的一段思绪和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
情如云飘逸。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优美的旋律,抒写出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
四句中用了三个“轻轻的”,幻觉到诗人已经离开地面轻飞慢舞起来;一“来”一“走”的短暂时间中,突出了一个“别”字。
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
因此,诗一开头,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
云,既捉摸不定,又实实在在;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
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第一个意象“云彩”所蕴藉的情感。
情如柳柔细。
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诗人之所以钟爱它,一是取谐音“留”,即对别离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之意。
但徐志摩却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的这一幻影,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忆,也是对如歌青春的唤回;既是甜蜜爱情的再现,也是对过去爱情的怀念。
作者重返康桥应该说是快乐并痛苦着的。
快乐的是可以在康桥寻梦,寻找青春、理想、爱情之梦,“撑一支长篙”,到康河中“寻梦”,寻到了满满的“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何等畅快,何等惬意!接着,笔锋一转,“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连“今晚的康桥”也沉默。
本该高歌一曲,快乐快乐,反而寂静得只能听心跳,这是何等郁闷,何等痛苦!作者曾自述:“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再别康桥》的诗意美
《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再别康桥》是当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创作的一首诗。
在这首诗中,徐志摩以诗人的自述方式,表达了对身世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诗意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徐志摩通过描绘康桥的美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思绪。
他描绘了“康桥横波绿映红”,“桥上谁家燕子矶”,这些景物的描绘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
康桥的美景与自然的和谐使诗人感到宁静与和平,而在这宁静与和平之中,诗人却发现自己无法在这里安顿下来。
徐志摩借助康桥美景的描绘,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使人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冲突,这是诗意美的一种体现。
徐志摩通过对别离的描写,表达出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在诗中,徐志摩用“别离”来象征与康桥的分别。
“别离”的描写使人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迷茫,但是在痛苦的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
他写道:“月华如练,寂寞我如斯”。
这里的“月华如练”形容了浩渺的宇宙,而“寂寞我如斯”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感。
诗人并不因此而悲伤,反而写道:“停泊海枯石烂,并不是长久之计”,表达了他对未来追求的信心与决心。
通过这种别离的描写,徐志摩构建了一种向往未来、追求理想的诗意美。
徐志摩通过对时间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性的思考。
诗中,徐志摩写道:“望别之际,隔江千万里”,通过“隔江千万里”的距离,诗人表达了别离的痛苦与无奈。
他通过“望别之际”这一表达方式,强调了时间的转瞬即逝。
时间短暂的流逝使人不禁感叹人生的短暂与宝贵。
在这种诗意美的表达中,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思考给人以深思的启示,使读者反思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再别康桥》通过鲜明的景物描写和别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思绪,并表达了对未来、对追求理想的向往与坚定。
通过对时间的感慨,诗人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这些诗意美的表达,使得《再别康桥》成为了一首经久不衰、触动人心的珍贵诗篇。
浅谈《再别康桥》中的“三美
浅谈《再别康桥》中的“三美”四川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语文教育梁豪时间:2010-9-23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闻一多与“新月诗派”同仁一起致力于新诗形式的建设,这也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次有意识的、有理论的探索,其中最具纲领性的是闻一多的“三美”理论。
闻一多以其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和广博的艺术素养,在对新诗作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新格律诗体的理论主张,在他的《诗的格律》中强调了诗歌要“形质兼美”、“精神和形式调和”,并具体阐明了新格律诗体的具体要求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
徐志摩是“新月诗社”的主要组织者和主持人,也是“新月社”诗派的代表诗人。
他在进一步实践闻一多先生提出的“三美”格律诗体中,又主要强调了诗的音乐美,并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诗体形式,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从形式上来说,《再别康桥》是体现并发展了闻一多所倡导的“三美”格律诗论特点的代表诗作。
一、绘画的美。
所谓绘画的美,是指诉诸视觉形象的“词藻”的选择和使用,能充分体现我国象形文字在状形绘色上的特点,富于色彩感。
《再别康桥》一诗语言运用上注意了词藻的色彩感,多选用色彩明丽的词语,如夕阳映照的“金柳”,波光里荡漾的“艳影”,水底软泥上的“青荇”,潭中倒影的“彩虹”,以及“云彩”、“夕阳”、“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等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全诗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和油画般的感受。
同时,诗人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给人以立体的感觉。
这样,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光艳的色泽,美丽的构图,让人赏心悦目,陶醉流连,似乎也想同诗人一起进入这康河夕照、黄昏泛舟的诗意美的境界中去。
《再别康桥》的诗意美
《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再别康桥》是中国近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通过这首诗,徐志摩向读者展现了他对康桥的深情眷恋,并运用了丰富的诗意美来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作以其细腻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下面将从诗的结构、语言、意象和意境等方面来解读《再别康桥》中的诗意美。
徐志摩通过《再别康桥》中完整的结构展现了诗意美。
整首诗共分为四段,每一段都有自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首段描写了诗人告别康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不舍;第二段描绘了在康桥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眷恋和留恋;第三段描绘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冀和向往;最后一段则是诗人离开康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永远的怀念和眷恋。
整首诗通篇七言诗,每句诗都平仄相间,字字押韵,表现了诗人的思绪跌宕流连,情感的起伏变化。
这种起伏跌宕的结构使得诗意美得以得到充分展现,给人以深刻而细腻的感受。
徐志摩通过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诗意美。
《再别康桥》中的语言表达十分考究,富有诗意美。
诗中用词优美,语句流畅,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热爱和眷恋。
“清晨入村鸟唱晨”、“余音袅袅”、“钟声一过扁舟儿”、“还似去年春风里”,这些诗句都运用了富有音韵和节奏感的词语,使得整首诗都充满了诗意的美感。
通过这些语言的运用,徐志摩成功地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真情流露。
徐志摩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意美。
《再别康桥》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诗中的草色、莺声、春风、梧桐树等自然景物,以及钟声、扁舟等人文景物,都成为了诗人情感表达的意象化载体。
这些意象丰富而深刻,通过这些意象的巧妙运用,徐志摩成功地唤起了读者内心最深处的共鸣,使得诗意美得以得到充分展现。
徐志摩通过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意美。
整首诗以诗人离别康桥的情感为主线,辅以对康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意境丰富。
在诗中交织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
再别康桥中的意境
再别康桥中的意境再别康桥中的意境《再别康桥》的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下面是再别康桥中的意境,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情真意切,细腻含蓄。
徐志摩一贯主张诗应表现作者的“性灵”,表现“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流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荡出来的真纯的思想。
”《再别康桥》即是这一诗论的结晶。
诗中写了三方面内容,情感极为丰富:一写康桥之美,抒发深爱之情;二写心境之变,表现理想已碎、今非昔比的无奈心态;三写离别之苦,流露出欲厮守而不能的缠绵情思和难言隐忧。
三者浑然融为一种缱绻而凄惘的复杂心绪。
全诗共七节,首节连用三个“轻轻的”,以轻盈跳跃的节奏托出含泪缓步而去的形象,透露了一种“更行更远还生”般难舍难分的离情,为全诗定下伤离别的基调。
2至4节,借对康桥优美风光的具体描绘,表达了对康桥往昔生活的回味和对康桥发自内心的挚爱。
“夕阳中”绿油油的水草向将别的诗人招手致意;“榆荫下”,清潭倒映着天上的彩虹,沉淀着令人神往的梦境!在这里,作者把自己的真切细腻的情思,完全融入康桥景物之中。
第5、6节,表现了感情的明显起伏。
诗人为追寻“彩虹似的梦”,便欲撑篙漫溯,甚而“在星辉斑谰里放歌”。
此时诗人已忘情到“不知今夕为何夕”了,然而梦幻倏忽即逝,惜别的苦哀爬上心头,他已“不能放歌”,只能在心灵深处悄悄地吹奏起“别离的笙箫”。
尾节与首节相呼应,融进了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诗人的缠绵、惆怅和幻灭之情萦绕再三,回荡不已。
这感情是何等的柔细、真纯!诗贵含蓄。
《再别康桥》运用多种方法隐蔽意向,蕴蓄感情。
如以“彩虹似的梦”象征理想,以虹影之碎暗示理想破灭。
再如第6节,通过比喻、拟人、对偶等手法,把无声的“悄悄的”、“沉默”与有声的“笙箫”、“放歌”等相对立的听觉内容,重叠、凝聚在一个意象中,委婉地道出了复杂的别离之情,避免了表达之直露。
尤其是,诗人没让伤感一味上涨、泛滥,而是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去彩”轻轻煞住,使真切的爱恋之情深藏心底,无限的凄惘之愁止流心头,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再别康桥 赏析
《再别康桥》赏析康桥的清新淡雅,康桥的美仑美奂,饱醮深情的志摩以无限的眷恋,描绘的是一个令人神驰心往的清幽家园。
那片片西天地云彩也是作者的挚爱。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朴实无华的句子,带给人的是一种飘逸洒脱的感受。
别具一格的用词,使诗的意境更为精妙地体现,贴切而生动三个轻柔的动作加上“轻轻地,轻轻地,轻轻地”,诗中淡雅的忧伤象毛毛细雨,润物热无声地渗透人的心肺。
读到这开头的几句,它就把我的三魂六魄都摄了去。
感怀着它给我的清幽地美和伤感地情绪。
诗人的才情,诗人的多愁善感就如徐徐飘来的杨絮,平素中夹着深蕴,浑然天成。
在你随心所欲中体味它的空灵、轻快。
作者对剑桥大学的爱,对那中读书生活的印象,挥之不去,萦萦于心,此中真情,此中真意,如何表达?这就莫过于康河了。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康河周围的一草一木,成了作者感情发泄的寄托物。
正因为作者情之所致,所以就连河畔的金柳也成了新娘,“自己”还情愿做水草。
写到这里诗人心头“荡漾”起了一阵阵不可抑制的柔情。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诗人澎湃的感情,在此达到了高潮。
你看,“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永留在他心爱的康河。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
水的柔波,水的涓涓流淌,是最容易打动诗人心扉的。
不仅康河是灵感的载体,他山他水也常令作者触动。
在作者一篇寄情文章中,就这样写,“流、流、流、流到阿诺河去。
”显见在多情的作家眼里,河水好像是能通情的。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此处的那一潭水,不再仅仅是一潭水,而是诗人美好情怀的溶合物。
是斑斓多彩的,是有丰富内涵的。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多么美好的意象,多么炙热的表白。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现实与梦想,现在与过去,已如过眼烟云,飘然而逝。
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再别康桥》赏析
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再别康桥》赏析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再别康桥》赏析《再别康桥》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1928年秋,徐志摩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
诗中那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人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
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边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
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诗中的意象独具特色。
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
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创造出一种清新优美的意境。
这首诗像一首萧邦的小夜曲。
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
《再别康桥》三美
《再别康桥》三美
《再别康桥》三美
导语:《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名作,意境优美,音韵悠扬,堪称经典。
那么这首诗到底美哪里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再别康桥》的优美之处!
《再别康桥》让人感到美,美在( 诗意美、人情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美在意境.作者用梦幻般写意手法描绘出一幅让人回味流连、充满诗情画意的告别场景。
)
《再别康桥》让人感到美,美在:
一、音乐美:富有节奏感,旋律回荡。
音韵美:
节奏轻快,韵律柔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第一节的前三句采用复沓的修辞手法,通过连续使用“轻轻的”这个状语,为诗歌开篇奠定了一种反复演唱般的音乐效果,最后一节的两个“悄悄的”也是一样的效果,并且“轻”和“悄”声母一样,从发音上讲,首尾形成呼应,从内容上讲,都突出道别时动作的轻柔,表现对康桥的珍爱和不忍惊动,意思上也构成了回环。
这便是首尾两节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整首诗的音乐特点。
第一二三六七节中,各自的偶数句韵脚是一致的,各节诗在押韵方面既有内部的统一,又有整体上的关联,同时各节还有区别,读起来既能令人感受到舒畅爽朗的音乐美,不会觉察到其间有刻意的押韵讲究,藏高超的作诗技巧于不动声色中,确实证明了闻一多所说的`“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
《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是对闻一多三美诗论中音乐美的最好实践。
《再别康桥》的诗意美
《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再别康桥》是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创作的一首诗,也是他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以康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追忆和不舍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深切期望。
这首诗在情感上极富诗意,将对爱情、友情和远方的向往融入让人产生了强烈的感触。
诗人开篇道出了自己正要离别康桥,离别爱情和友情的心情。
诗的前两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生动描绘出诗人离别时的淡定和从容。
接着,他描述了环境的变化和沉寂,“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里,云彩象征着诗人过去的美好回忆,他以轻轻的动作向它们告别,仿佛这一切都是那么淡定而潇洒。
这种姿态愈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过去的不舍。
接下来,诗人用诗情画意的笔触描绘了康桥万里无云的美丽景色。
他形容“蓝蓝的天上白云似朵朵轻烟”,一幅如画的美景直触人心。
这里的康桥象征着诗人的爱情背景和友情羁绊。
忧伤的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过去曾在康桥相遇的朋友和爱人们,“极目的望着,那灿烂的阳光中,竟隐藏了千万个我”。
这一描写表达了他与朋友们相聚的美好回忆以及曾与爱人共同抚玩这康桥美景的甜蜜情愫。
而后,诗人开始展望未来,表达了自己追求理想,向往自由自在的心境。
“别后,麦笛声里,我把亲爱的一切,都已告诉尘土”。
这里的亲爱的一切,包含了诗人的爱情和友情,他将这些珍贵的感受都分享给了身边的人以及大自然,以告别和散发的方式。
接着,诗人将他的追求比作身披白云的飞鸟,形容自己秉持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而那清晨,又使她吹在我额上的风,送我上青云去。
”这里的风象征着自由、无拘束的状态,而青云则代表远方的未知和美好。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他真心希望自己能够在广袤无垠的蓝天上自由翱翔,实现追求理想与自由的心愿。
诗人以双关的方式结束了这首诗。
“别乡,康桥东面的那一条小河,我永远也忘不了,汩汩的流水,草地上轻浮的夕阳。
”诗人以“别乡”来暗示自己已经离开了康桥,同时“别乡”也可以解读成“别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盈飘逸情景交融──解析《再别康桥》的意
境美
《再别康桥》这首诗将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化作缕缕情思,融会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吟成了宛如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般的抒情诗,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意境美。
1、动静相衬中见深情美:
“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诗人离开无限眷恋的康桥,内心同样是沉重而压抑的,但这首诗总体上诗情的表述是含蓄的,有节制的,用词遣句尽力轻巧,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
不仅如此,诗人使用了绚丽多彩的语言,如“云彩、金柳、夕阳、青荇、彩虹、星辉斑斓”等,使诗在轻盈飘逸中浸染了诗人的缕缕情思。
诗人还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静谧清幽中给人以流动感,既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一片深情,也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2、虚实结合间见离情美:
诗人实写离开康桥时的情景,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榆树浓阴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康河如此美丽,怎不让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怎不让诗人“心头荡漾”,纵情想像?于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
美梦“揉碎在浮藻间”,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诗人追忆往昔美好的“理想”,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然而却不能放歌,因为彩虹似的梦幻已经揉碎,斑斓璀璨的星辉早已流逝。
如今诗人不想惊动这眼前的宁静清幽,轻轻地来,悄悄地走,充溢其间的只是诗人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的种种复杂情感。
3、比拟夸张里见浓情美:
诗人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
诗人把对母校的深情,溶入了对康桥晚景的形象描绘中: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竟具有了新娘的魅力;绿油油的水草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离别的惆怅似笙箫悠悠,就连“夏虫也为我沉默”,诗人用比喻拟人写活了对康桥的浓情蜜意。
“云彩”本就不能带走,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
彩”,夸张手法的运用,更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
这样,全诗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使诗人的离别之情,表现得更深、更美、更为浑厚和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