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意象的审美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别康桥》意象的审美教育

在现代诗歌审美教育中,感知现代诗歌独特的意象之美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再别康桥》意象的审美教育中,运用分析法,让学生初步感受意象美;运用想象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意象美;运用绘画法,给学生创造审美氛围;运用表演法,加深学生对意象美的感受。

标签:审美教育;分析法;想象法;表演法

一、引言

“審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1]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感知独特的意象之美。《再别康桥》意象的审美教育中,可以采用分析法、想象法、绘画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

二、运用分析法进行审美教育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有感情多次朗读课文,在学生对《再别康桥》有了初步的美的感受之后,可以让他们尝试着找出诗歌的意象。找到意象之后,教师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分析这些意象的美。

在培养学生诗歌能力的鉴赏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根据诗歌的感情思想、脉络以及结构等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充分领略诗歌当中的意境,这样才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诗歌深层次的理解,促进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如在《再别康桥》的鉴赏过程中,教师要用诗歌中的某些意象设计问题,因为意象表达的是诗人的感情。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候,更能进入到诗歌描绘的意境中,深刻的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教师可以对此进行提问,比如:1.为什么要用“云彩”?明确:云彩这独特的意象,是诗人的诗魂,更是《再别康桥》的诗眼。云彩很美,但很快太阳就要落山了,所以代表的是离别的情绪,表达了诗人留恋不舍、悲伤的感情。黄昏时分更容易衬托出诗人的不舍之情。诗歌中各处都能进行这种尝试。因此,在《再别康桥》意象的审美教育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语言的分析,引导学生对于语言色彩的思考与欣赏。

三、运用想象法进行审美教育

“想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把通过感知把握到的完形或是大脑中储存的现成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铸成全新的意象的过程。”[2]

想象在《再别康桥》意象的审美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意象的教学当中要善于利用优美的语言分析景物,引导学生去感受诗中深刻的含

义,而不仅仅停留在诗歌的字面意思上。最终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通过诗歌的字面意思和具体事物,进一步去想象诗歌里更丰富的审美内涵。“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填补诗中的空白。”[3]因此,在《再别康桥》意象的审美教育上,如果只是单纯给学生分析意象的字面含义,那仅仅是不够的。“要使学生透过字面意义和具体形象,进一步想象作品的内涵,感悟更广更美的艺术意蕴。”[4]比如在诗歌的第一节里:“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为什么用“西天的云彩”而不用东方的朝阳呢?西天的云彩是怎样的?让学生想象一下“云彩”的画面是怎样的,夕阳带给人的感觉是美丽而又伤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画面的想象。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时候不可急于求成,要有耐心的引导学生进行画面的想象。

四、运用绘画法进行审美教育

在现代诗歌中,意象只能给我们带来片段的美,意境才能带来丰富的美。“意象只是一首诗的构成元件,而意境则是一个关于艺术整体及其美学效果的概念:是情、理、形、神融合一致而引入联系和想象的艺术世界。”[5]在描绘意象的画面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注意对学生情感的启发。在《再别康桥》意象的审美教育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意象创造的的优美意境里。通过绘画教学法,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给学生创造审美的氛围,激发学生对美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是:不仅要在脑海中重新出现诗人所要描绘的画面,更重要的是能补充诗人没有直接描绘的画面。教师在创造审美的氛围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诗歌的意象要描绘的画面具体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五、运用表演法进行审美教育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生从传统被动型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身份也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那么表演式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该如何进行?在学习《再别康桥》这一课时,可以进行两段表演。首先教师在课前就可以直接借用生活中离别场景进行导入:由“离别”这个话题勾起同学们伤感的情绪,之后挑选四名同学上台分别扮演“云彩”、“金柳”、“水草”和诗人,将讲台作为康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离别伤感的音乐,并在多媒体上投影出康桥的图片。其次让学生即兴表演,表演结束后请下面的同学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学生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一表演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注意引导学生在表演氛围下体会作者当时离别时的心情。

表演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做到感受和理解相统一,在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后,教师的引导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对审美教育的进行十分有利。《再别康桥》中的意象,色彩鲜明,美不胜收,学生十分容易感受到美的气息。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法、分析法、想象法、绘画法、表演法进行意象的审美教育,培养学

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2]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351.

[3] 尚振河.从意象到意境:浅谈诗歌的教学与欣赏[J].鹤壁煤业技术学院,2011,第8期.

[4] 牛顺元.浅谈意象美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功能[J].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2005,第2期,第23卷.

[5] 唐正柱.谈诗[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