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渔父》练习学生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逍遥游》基础练习
《逍遥游》基础练习一.知识积累1、字词注音鲸( )鹏 技( ) 坳( )堂 迁徙( ) 北冥( ) 天阕( ) 沮( )丧 榆防( ) 斥^ ( ) 舂( )米 晦朔( ) 泠()然 蓬蒿( ) 翱( )翔 恶( )乎待哉穷发( )之北 知 () 效一官 决( )起而飞数数( )然 蠕 () 蜩 ()2、通假字3、古今异义(写出古义与今义) ①海运那么将徙于南冥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鳏()③三餐而反()⑤此小大之辩也()⑦而宋荣之犹然笑之()⑨旬有五日而后反()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鳏() ③三餐而反() ⑤此小大之辩也() ⑦而宋荣之犹然笑之() ⑨旬有五日而后反() ②其翼假设垂天之云() ④小知不及大知() ⑥故夫知效一官() ⑧辩乎荣辱之境() ⑩御六气之辩()②野马也,尘埃也③腹犹果然④众人匹之⑤技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⑥虽然,犹有未树也⑦穷发之北⑧小年不及大年4、词类活用①水击三千里②而后乃今将图南③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④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⑤虽然,犹有未树也⑥彼于致福者5、重点语句翻译①怒而飞,其翼假设垂天之云②且夫水之积也不厚,那么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那么芥为之舟;置杯焉那么胶,水浅而舟大也。
③背假设泰山,翼假设垂天之云。
技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④假设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二.语段阅读.北冥有鱼,其名为鳏。
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假设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那么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假设是那么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那么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那么芥为之舟,置杯焉那么胶,水浅而舟大也。
(完整版)《逍遥游》基础练习与答案
【通假字】(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三餐而反()(3)小知不及大知()(4)此小大之辩也()(5)而征一国者()(6)而御六气之辩()(7)旬有五日而后反()【古今异义】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古义:今义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今义:【解释下面实虚词】怒而飞()志怪者也()以六月息者也()则风斯在下矣()莫之夭阏者()之九万里()之二虫()众人匹之()彼且奚适()是鸟也()抟扶摇()置杯焉则胶()而后乃今陪风()而后乃今将图南()适百里()以久特闻()穷发之北()恶乎待哉()息: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齐谐》者,志怪者也()博闻强志()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自名秦罗敷()圣人无名()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及用法.】.(1)水击三千里()(2)而后乃今将图南()(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④《齐谐》者,志怪者也()【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南冥者,天池也()(2)《齐谐》者,志怪者也(((3)莫之夭阏者()(4)之二虫又何知!()(5)奚以知其然也?()(6)彼且奚适也?()(7 )彼且恶乎待哉?()【翻译下列句子】①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②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③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④ 之二虫又何如? ⑤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复习巩固练习 一、解释句中划线词语1.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北海2.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发;天边3.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海动4. 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怪异事情5.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旋风6. 去.以六月息.者也。
离开;大风 7.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林中雾气8.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选择;没有办法9.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0.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逍遥游》练习含答案
《逍遥游》一课一练班级姓名学号(一)给下列加线字注音1、抟扶摇而上()2、北冥有鱼()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4、莫之夭阏()5、我决起而飞()6、舂粮()7、未数数然()8、泠然()(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1、怒而飞()2、《齐谐》者,志怪者也()3、适千里者,三有聚粮()4、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5、此小大之辩也()6、犹有所待者也()(三)翻译下列各句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四)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奚以知其然也?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②绝云气,负青天。
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④不负众望。
C.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举头望明月。
③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④不胜枚举。
D.①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②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③无所适从。
④适得其反。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C.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3.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虽然,犹有未树也。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功,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④彼且恶乎待哉。
A.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5.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④汤之问棘也是已⑤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⑦众人匹之⑧之二虫又何知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6.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之二虫又何知?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渔父》同步练习附答案
《渔父》同步练习附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游:游历B.新浴者必振.衣振:抖动C.受物之汶汶..者乎汶汶:玷辱D.宁.赴湘流宁:宁愿【解析】选A。
“游”应是“游荡”之义。
2.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行吟泽畔B.不复与言C.是以见放D.渔父见而问之曰【解析】选C。
C项为宾语前置兼被动句,其余均为省略句。
3.按照课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
(2)新沐者必弹冠,_____________。
(3)沧浪之水清兮,________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________。
答案:(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2)新浴者必振衣(3)可以濯吾缨可以濯吾足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4~7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见:通“现”B.自令放.为放:放逐C.新沐.者必弹冠沐:洗头D.鼓.枻而去鼓:敲打【解析】选A。
A项,“见”表被动。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世纪金榜导学号A.渔父莞尔而.笑渔父见而.问之曰B.而能与.世推移不复与.言C.举.世皆浊我独清何故深思高举.D.沧浪之.水清兮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解析】选D。
A项,连词,表修饰/表顺承;B项,介词,随着/和;C项,形容词,全/名词,行为;D项,结构助词,的。
6.下列对《渔父》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屈原被流放后“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是因为他深为楚国的命运担忧,同时也是为自己不被理解和信任而痛苦。
B.“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用设喻的方法表明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C.“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反映了屈原对楚国人的失望和憎恶。
D.渔父最后歌而去,表现了隐者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思想。
【解析】选C。
C项,屈原只是对楚国统治者感到失望。
《逍遥游》练习附答案.doc
厦门翔安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语文课练《逍遥游》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汉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抟(tuán)扶摇坳(ào)堂北冥(míng)B.夭阏(què) 宿(xiù)舂粮斥鷃(yàn)C.数(shù)数然蓬蒿(hāo) 沮(jǔ)丧D.恶(è)乎待哉决(xuè)起而飞蜩(tiáo)蝉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培.风B.亦若是.则已矣C.而御.六气之辩D.彼且恶.乎待哉3.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南冥者,天池也B.齐谐者,志怪者也。
C.此小大之辩也D.去以六月息者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腹犹果然..不及大年寿命短的..吃饱的样子 B.小年C.穷发.之北头发 D.置杯焉则胶.粘住不动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奚以知其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B.而莫之.夭阏者之.二虫又何知C.以.五百岁为寿具告以.事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二【课外拓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
”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
”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
”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
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
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
臣以此知之。
”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
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
(完整版)《逍遥游》练习及答案
《逍遥游》练习及答案一、选择1.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鲲鹏(kūn)齐谐(xié)蜩(zhōu)迁徙(xǐ)B.泠然(línɡ)舂米(chōnɡ)抟(tuán)晦朔(shuò)C.翱(áo)翔坳(āo)堂仞(rèn)蓬蒿(hāo)D.羊角(jiǎo)夭阏(è)恶(è)乎待哉数数然(shuò)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C.此小大之辩也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3.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B.①夫列子御风而行②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C.①未有知其修者也②乃重修岳阳楼D.①适百里者,宿舂粮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4.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和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若夫乘天地之正 B.之二虫又何知C.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D.定乎内外之分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①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②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B.①穷发之北,有冥海者②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①负青天,然后图南②且适南冥也D.①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二、解释加点的词语1、齐谐者,志.怪者也2、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2、亦若是则已.矣3、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4、而后乃今培.风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6、而后乃今将图南..7、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8、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9、朝菌不知晦朔..10、众人匹.之11、穷发.之北,有冥海者12、行比.一乡13、而征.一国者14、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5、而御.六气之变16、彼且恶.乎待哉17、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三.一词多义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徙于南冥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众人匹之为其名为鲲以五百岁为春则芥为之舟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化而为鸟若属皆为所虏不足为外人道也若其翼若垂天之云若夫若止印三二本若入前为寿曾不若霜妻弱子息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请息交以绝游长太息以掩涕兮志《齐谐》者,志怪者也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博闻强志项脊轩志名其名为鲲(n,名字)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隳名城,杀豪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名列前茅穷以游无穷者穷则独善其身今多穷困欲穷其林其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皆出于此乎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也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时则不至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焉有鱼焉,其广数千里置杯焉则胶四.词类活用1.而后乃今将图南..2.适莽苍..者3.绝.六气4.不过数仞而下.5.怒.而飞6.彼于致.福者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8.《齐谐》者,志怪.者也9.虽然,犹有未树.也10.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五、重点语句翻译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译文: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文言文《渔父》复习练习(附答案)
文言文《渔父》复习练习(附答案)文言文《渔父》复习练习(附答案)一、解释下列虚词之(1)渔父见而问之(代词,代屈原)(2)安能以身之察察(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助词,的)于(1)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对)(2)屈原既放,游于江潭(介词,在)(3)何故至于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而(1)渔父见而问之(连词,表承接)(2)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3)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二、分析下列文言句式判断句子非三闾大夫与(“非”表否定判断)疑问句(1)自令放为(疑问语气词“为”,表疑问)(2)何故至于斯(疑问代词“何”,表疑问)(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疑问代词“安”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2019江苏卷第5——8题)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
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
起为开封士曹。
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
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及公往,遂直其冤。
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
通判阆州。
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
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
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
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
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
”宗素事权贵,诉于府。
府为符县,公杖之。
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
”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
高二语文《逍遥游》的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逍遥游》的练习题及答案一、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鲲( )鹏抟( ) 齐谐( ) 坳( )堂迁徙( ) 北冥( ) 夭阏( ) 沮( )丧榆枋( ) 斥鴳( ) 舂( )米晦朔( )泠( )然蓬蒿( ) 翱( )翔恶( )乎待哉穷发( )之北知( )效一官决( )起而飞数数( )然三餐( ) 蟪( )蛄蜩( )二、解释重要词语1、怒( )而飞2、其翼若垂( )天之云3、海运则将徙( )于南冥南冥者4、志( )怪者也5、水击( )三千里6、去( )以( )六月息( )者也7、生物之以息相吹( )也8、天之苍苍,其( )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 )邪9、其视下也,亦若是( )则已矣。
10、覆( )杯水于坳堂之上 11、则芥( )为之舟 12、故九万里,则( )风斯在下矣13、而后乃( )今培( )风 14、背负青天而莫( )之夭阏者15、而后乃今将图( )南。
16、我决( )起而( )飞17、枪( )榆枋而止 18、时则( )不至而控( )于地而已矣1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之:20、适( )莽苍者 21、三餐而反( )22、腹犹( )果然( ) 23、之( )二虫又何知24、小知( )不及( )大知 25、小年( )不及大年。
26、而彭祖乃今( )以久特( )闻 27、众人匹( )之,不亦悲乎?28、汤之( )问棘也是( )已( ) 29、穷发( )之北有冥海者30、未有知其修( )者31、绝( )云气,负( )青天 32、且( )适( )南冥也。
33、此亦飞之至( )也 34、此小大之辩( )也。
35、故夫知( )效( )一官 36、行( )比( )一乡。
37、德合( )一君、而( )征( )一国者38、且举( )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39、举世而非( )之而( )不加沮( )40、定( )乎( )内外之分( ) 41、辩乎荣辱之境( )42、斯( )已( )矣。
彼其于( )世未数数( )然也43、虽然,犹有未树( )也。
《逍遥游》 练习含答案
课时达标训练逍遥游(节选)、基础巩固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解析:选BA 项,“反”同“返”,返回;C 项,“知”同“智”,智慧;D 项,“辩”同“变”,变化。
解析:选A 抢:集,着落。
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B.我决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
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D.《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C 项,绝:直上穿过。
5.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A.北冥(ming) 尘埃Gi) 坳堂G 。
) 抟扶摇而上(chudn) B.鲲鹏(kun)夭阏(yu) 蓬蒿(hao) 学鸠jiu) C.晦朔(shuo)泠然(ling) 宿舂粮(chOng) 決起(jue) D.蟪蛄(hui) 榆枋(fang) 蜩与学鸠(tiao)数数然(shu&shuo)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答案:D 解析:A.抟扶摇而上tuan;B •夭阏Q;C.決起xuQ2.A .B .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C . 小知不及大知D . 御六气之辩3. 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抢.榆枋,时则不至抢:抢夺B .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反:同“返”C .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征:信D .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劝:勉励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解析:选D均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A项,连词,抑,或许/代词,他。
B项,动词,至U,往/代词,此,这。
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翼若垂天之云C.我腾跃而上举世非之而不加沮D.以五百岁为春去以六月息者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逍遥游练习及参考答案
《逍遥游》知识点归纳一、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北冥有鱼通,译:2、三餐而反通,译:3、小知不及大知通,译:4、此小大之辩也通,译:5、旬有五日而后反通,译:6、而御六气之辩通,译:二、一词多义1、之:①鹏之徙于南冥也(之:)②之二虫又何知!(之:)③穷发之北(之:)2、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息:)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3、其: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其:)②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③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其:)4、以: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以:)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以:)③以八千岁为春(以:)④奚以知其然也(以:)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以:)三、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词义1、怪:《齐谐》者,志怪者也活用,译:2、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活用,译:3、致:彼于致福者活用,译:4、合、征: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活用,译:5、非: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活用,译:四、重点虚词、实词怒而飞(怒:)志怪者也(志:)以六月息者也(去:;以:)则风斯在下矣(斯:)莫之夭阏者(夭阏:)之九万里(之:众人匹之(匹:))之二虫(之:彼且奚适(奚:))是鸟也(是:)抟扶摇(抟:)置杯焉则胶(置:;胶:)而后乃今陪风(陪:)而后乃今将图南(图:)适百里(适:)以久特闻(特:)穷发之北(发:)恶乎待哉(恶:;待:)五、古今异义词1、腹犹果.然.:古义:;今义:。
2、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今义:。
3、野.马.也,尘埃也:古义:;今义:。
4、小.年.不及大.年.:古义:;今义:。
5、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古义:;今义:。
六、翻译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2、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4、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译:七、名句填空。
逍遥游练习及参考答案
逍遥游练习及参考答案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2、三餐而足,反而不通。
3、小知不及大知,大知不过是道通而已。
4、此小大之辩,XXX乎其中妙合,必有一通。
5、旬有五日而天下治。
6、而御六气之辩,以游其间。
7、之二虫又何知!8、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9、去以六月息者也。
10、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2、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3、彼于致福者而至。
14、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15、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6、怪,志怪者也。
17、XXX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9、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0、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一、填空题1.《庄子》的作者是XXX。
2.《逍遥游》中的“逍遥”意为自由自在、无拘束。
3.《逍遥游》中的“饮酒乐”是指享受生活的乐趣。
4.《逍遥游》中的“兴之所至”是指随心所欲、随意而行。
5.《逍遥游》中的“无所不至”是指没有任何限制和束缚。
二、选择题1.《逍遥游》中的“饮酒乐”是指(B)。
A.喝酒是为了解闷B.享受生活的乐趣C.为了逃避现实D.酗酒成瘾2.《逍遥游》中的“兴之所至”是指(A)。
A.随心所欲、随意而行B.只有在特定的场合下才能行动C.需要得到别人的允许才能行动D.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行动3.《逍遥游》中的“无所不至”是指(C)。
A.行动没有方向和目的B.不需要考虑后果和影响C.没有任何限制和束缚D.可以随便侵犯他人的利益4.下面哪个不是《逍遥游》的主题(D)。
A.自由自在、无拘束B.享受生活的乐趣C.随心所欲、随意而行D.追求物质财富三、改错题1.鹏之徙XXX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改为:鹏之徙XXX,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六月停息。
2.至人无己,无人亦无己,圣人无名。
改为:至人无我,无人亦无我,圣人无名。
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XXX知其然也?愚者也。
改为:小学问不及大学问,少年不及壮年。
逍遥游练习(5篇模版)
逍遥游练习(5篇模版)第一篇:逍遥游练习2013年级语文必修五学习生成单班级小组姓名逍遥游【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常用文言字、词、句式,品味作者极富表现力的语言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鉴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鉴赏作品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3.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熟能成诵,体会“逍遥游”的深刻内涵,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学习重点】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理解宾语前置句。
2、学习借助形象阐述抽象事理的技巧。
【学习难点】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借用寓言阐述深刻道理的技巧。
【知识链接】1、解题“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内格的就是庄子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逍遥游》,看看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2、庄子和《庄子》简介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3、背景介绍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鲲鹏(kūn)南冥(míng)抟(tuán)坳堂(ào)夭阏(è)蜩鸠(tiáo jiū)決起而飞(xuè)抢榆枋(qiāng)舂米(chōng)晦朔(shuò)蟪蛄(huì gū)椿树(chūn)斥鴳(yàn)翱翔(áo)第四专题“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第一板块“心连广宇”主备:温怀清审核:周凡 2013年级语文必修五学习生成单班级小组姓名蓬蒿(hāo)知效一官(zhì)数数然(shuò)泠然(líng)恶乎待哉(wū)【学习过程】一、音读——初感诗韵1、自由诵读。
渔父练习及答案
《渔父》知识点归纳一、按课文填空:1、,是以见放。
2、圣人不凝滞于物,。
3、新沐者必弹冠,。
4、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5、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
二、实词整理:1、找出句中通假字,并作解释:(1)渔父见而问之曰(2)子非三闾大夫与2、解释句中古今异义词:(1)颜色..枯槁..憔悴(2)形容(3)圣人不凝滞....于物(4)何故深思高举3、解释其他字词:(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2)举.世皆浊我独清(3)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4)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5)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6)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三、虚词整理: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2、何故至于.斯?3、圣人不凝滞于.物4、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5、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6、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7、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8、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四、说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是以见放。
2、圣人不凝滞于物。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五、句子翻译:1、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3、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4、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5、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6、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六.选择题1.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者必振衣新沐:刚洗完澡..枯稿:枯瘦 B.新沐C.而能与世推移..而笑,鼓枻而去莞尔:大笑的样子..推移:推进移动 D.渔父莞尔2.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B.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C.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著。
今指知道变通。
D.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
今指高高举起。
3.下列对加点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父莞尔而.笑 (连词,表修饰) B.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连词,表因果) C.何不汗淈其泥而.扬其波 (连词,表承接) D.涵淡彭湃而.为此也 (连词,表因果,因而) 七、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逍遥游》、《渔父》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昆鹏齐谐榆枋.(fǎng)迁徙.(xǐ)
B.晦朔泠然舂.米(chōnɡ)斥鴳.(yàn)
C.翱翔拗堂万仞(rèn)蓬蒿(gāo)
D.夭阏蟪蛄决起(jué)草芥(ji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小知不及大知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而御六气之辩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②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B.①穷发.之北,有冥海者②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①负青天,然后图南.②且适南.冥也
D.①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
A.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C.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D.未有知其修者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大海。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游动的雾气。
C.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适:适应。
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芥:小草。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绝:直上穿过
B.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效:胜任;比:合C.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劝:劝说
D.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使满意;征:取信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将图南.B.不过数仞而下.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D.顺流而东.也8.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④汤之问棘也是已⑤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⑦众人匹之⑧之二虫又何知
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
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9. 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虽然,犹有未树也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④彼且恶乎待哉
A.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0.与“则芥为之舟”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名为鲲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以百岁为春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1.下列句子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翱翔蓬蒿之间C.虽然,犹有未树也D.臣之辛苦12.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B.①夫列子御风而行②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C.①未有知其修者也②乃重修岳阳楼
D.①适百里者,宿舂粮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13.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彼且奚适也B.游于江潭C.莫之夭阏者 D.大王来何操
14.下列句子的倒装现象不同与其他三组的是()
A.莫之夭阏者B.彼且奚适也C.唯利是图D.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5.下列对各句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译:到迷茫的郊野去,一日内可以往返,肚子果然还饱。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C.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D.之二虫又何知!
译:这两个小虫懂得什么!
16.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是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第一天。
C.“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
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
17.下列对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枯槁:枯瘦
B.新沐者必振衣新沐: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移推移:推进移动
D.宁赴常流而葬于江鱼腹中耳常流:经常流动
18. 选出下列句中词语古今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B.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C.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著。
今指知道变通。
D.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
今指高高举起。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鼓.枻而去B.然后图南.C.客逾庖而宴.D.水.击三千里
20.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屈原既放B.是以见放C.行吟泽畔D.圣人不凝滞于物二、翻译下列句子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4.之二虫又何知?
5.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6.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
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8.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10.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