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练习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第二分册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第二分册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四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隋朝建立的历史事实,正确的是:A、隋朝是由北周宇文泰的孙子杨坚建立的。

B、隋朝是由东汉末年的曹操建立的。

C、隋朝是由西晋末年的司马炎建立的。

D、隋朝是由北魏末年的孝文帝建立的。

2、唐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州郡县制。

B、设立三省六部制。

C、加强地方豪强的权力。

D、实行科举制度。

3、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多项措施。

下列哪一项不是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废除九品中正制B. 推行均田制C. 实行科举制度D. 建立三省六部制4、唐代的对外交往十分活跃,与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频繁的文化交流。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唐朝的主要交流对象?A. 新罗(朝鲜)B. 日本C. 波斯D. 罗马帝国5、题干: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被誉为“贞观之治”。

以下哪项不是唐太宗时期的政治措施?A. 宽政轻赋B. 设立科举制C. 实行三省六部制D. 修订《唐律疏议》6、题干:以下关于唐朝经济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B. 手工业和商业繁荣C. 隋朝开创了“开元盛世”D. 沿海和边疆贸易活跃7、以下哪位是在唐朝时期达到鼎盛并被后世称颂的著名诗人?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维8、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在哪个时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作用?A、秦汉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9、【题目】唐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没有实行三省六部制度B. 设立监察御史,加强地方监察C. 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D. 分封诸侯,实行封建制 10、【题目】以下关于隋朝大运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大运河是隋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沟通五大水系而修建的B.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C. 大运河的修建,加剧了隋朝的财政负担D. 大运河的开凿,最终导致了隋朝的崩溃11、隋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其主要目的是:A. 促进南北物资交流B.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 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D. 展示隋朝的工程能力12、唐代的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不包括:A.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B. 扩大了统治基础C. 促进了教育的发展D. 减少了中央集权的程度13、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B.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 选拔优秀人才,巩固政权D. 促进地方势力的发展14、以下哪项不是隋朝开创的制度?A. 开皇律B. 隋书C.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D. 三省六部制15、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个城市?()A. 洛阳B. 长安C. 扬州D. 杭州16、科举制度在唐朝哪个皇帝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A. 唐太宗B. 武则天C. 唐玄宗D. 唐肃宗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要求:请对以下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并阐述其在隋唐时期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唐太宗认为,隋炀帝“驱天下以从欲,磬万物以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

有鉴于此,唐太宗()①休养生息、轻徭薄赋②选贤任能、虚怀纳谏③设立三长、打击豪强④用法宽简、制定唐律。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③是北魏的时候采取的措施,故应排除含有此项的选项,即排除A、B、C三项。

2.民国初年,一批文人改编京剧,在诗词歌赋等文本中选取题材,使剧词更文雅隽永,并参考昆曲、仕女画等文人艺术形式,设计了更为典雅的音乐、服饰、妆扮和舞蹈。

京剧因此渐趋“雅化”,演变为具有严谨艺术准则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剧种。

这一变化()A. 体现了京剧的传承创新B. 促进京剧艺术平民化C. 响应了文学革命的倡导D. 批判了封建伦理纲常【答案】A【解析】民国初年,经过文人的改编,京剧渐趋“雅化”,演变为具有严谨艺术准则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剧种。

由此可知,这一变化体现了京剧的传承创新,故A正确;京剧本身就是平民化的艺术,故B错误;文学革命指的是白话文运动,故C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批判封建伦理纲常,故D错误。

故选A。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此诗赞誉的是唐代大诗人是()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陆游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所以A符合题意。

4.唐代的诗歌内容丰富,从各个侧面和角度反映现实生活。

产生这一特点的社会原因是()A. 封建经济的繁荣B. 科举考试的实行C. 庶族地主登上历史舞台D. 中外文化的交流【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从各个侧面和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结合所学可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由此可知,唐代的诗歌内容丰富的原因是唐朝封建经济的繁荣,故A项正确。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材料表明我国戏曲发展的重要原因是()A. 我国戏曲地域性色彩浓厚B. 思想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浦C. 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壮大D. 我国经济中心的日趋南移【答案】C【解析】“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表明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壮大是我国戏曲发展的重要原因,故C正确;A是戏曲发展的特点,排除;BD材料未体现,排除。

2.中国人民渴望吉祥,“福”是各种吉祥文化现象的概括和代表,甲骨文中的“福”字是双手捧着酒樽的形状,意思是向祖先们奉献。

材料反映出中国“福”文化()A. 根植于本土的民俗观念B. 起源于对祖先们的敬畏C. 体现人们对和谐的追求D. 形成于民间的口耳相传【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显示,“福”文化代表了古代中国的吉祥文化,向祖先们奉献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先们福荫后世的期盼,这是一种较为朴素的民俗观念,故A项正确;向祖先们奉献含有对祖先们的敬畏之意,但对祖先们的敬畏是否是“福”文化的起源,仅从材料信息不能推知,排除B项;对和谐的追求在材料中没有具体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显示口耳相传的信息,排除D项。

故选A。

3.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下列作品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 《诗经》B. 《离骚》C. 《窦娥冤》D. 《红楼梦》【答案】D【解析】《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出生于没落贵族世家,亲眼目睹家族的衰落,对封建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深有感触,符合材料题意,故D正确。

第4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同步练习

第4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同步练习

第2分册第4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A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 .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2.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东亚文化圈的形成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3.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初三省的职能是A .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 .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C .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D .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4、下列是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问题是秦朝“三公”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A 唐代中央官吏日益增多B 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C 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 太尉的权力下放到兵部5.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 .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 .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 .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 .简化机构,总揽于上6、右图是一张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线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的朝代是A.西汉B.唐朝C.清朝D.清朝7.(此题为多选)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不同。

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种种现象;历史解释则是根据各种历史事实加以阐述与说明。

下列是关于唐太宗的叙述,哪些选项是属于『历史解释』者?(A)唐太宗灭东突厥,西北诸国向他献上「天可汗」尊号(B)唐太宗治国时,物阜民丰,四夷宾服,人民安乐,号称治世(C)唐太宗对夷狄一视同仁,不予歧视,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D)中国帝王的历史评价不外乎有三种情况,功大于过,过大于功,功过各半,唐太宗当属于功大于过(E)唐太宗是位卓越的政治家,时时以隋亡为戒,知人善任,接纳直谏 。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

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

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

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从()A.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B.皇权政治到文官政治C.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D.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答案】B【解析】秦朝完成统一,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血缘”“宗法”意思相近,A项说法矛盾,排除;文官制度起源于科举制,且秦统一前也不是皇权政治,故B项错误;秦朝法治建立在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础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故排除D项。

故选C。

2.古代中国有这么一种书体:它借助于其他书体的体势来运用笔法,主笔沉着、连笔轻细,从而形成了俯、仰、正、鼓的各种生动的姿态。

其特点是非真非草、不纵不拘,不疾不徐,用笔灵活、生动。

下列书体作品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B.C.D.【答案】A【解析】根据“它借助于其他书体的体势来运用笔法,主笔沉着、连笔轻细,从而形成了俯、仰、正、鼓的各种生动的姿态。

其特点是非真非草、不纵不拘,不疾不徐,用笔灵活、生动”可得出这是行书的特点,而A是行书,符合题意;BCD项分别是草书(行草)、楷书、小篆,排除。

3.如图为北宋苏轼的水墨纸本手卷《木石图》,该画作描绘的是一株枯木状如鹿角,一具怪石形如蜗牛,怪石后伸出星点矮竹。

用笔看似疏野草草,不求形似,其实行笔的轻重缓急,盘根错节,都流露出作者很深的毛笔功底。

该画从本质上体现了苏轼()A. 作画构图气势宏伟B. 非常深厚的书法功底C. 以枝木怪石为主题D. 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答案】D【解析】通过看图,并结合题干中的“用笔看似疏野草草,不求形似,其实行笔的轻重缓急,盘根错节,都流露出作者很深的毛笔功底”可知,该画从本质上体现了苏轼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的特点,故D正确。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A. 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B. 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D. 分化相权并加强了皇权【答案】D【解析】据材料“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可知皇帝让一些官员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实际上分化了宰相权力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故D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三省长官地位巩固排除A材料的叙述没有反映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加剧排除B解决效率低下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故选D2.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 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 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 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 市民阶层队伍壮大B.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昆曲在明清时期是被官方推崇的雅乐“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演戏必请昆班说明其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材料表明昆曲高雅“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 故排除A社会等级观念弱化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京剧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昆曲元素而不是相反3.“考古中国”在2021年3月发布了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该遗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特点另一部分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具有古蜀文化的特点这反映了()A. 古蜀文化代表中原文化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 各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D. 青铜铸造世界领先【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特点”“具有古蜀文化的特点”可知题干现象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古蜀文化代表中原文化”说法片面故排除A经济发展状况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排除C题干没有涉及其他国家的青铜铸造水平无法得出D项故排除D故选B4.唐代以前百姓消费的日用品主要来自当地或周边地区从唐代开始日用品的生产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而且加入到长途贩运的行列出现这一现象表明唐代()A. 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B. 百姓的消费水平提高C. 长途贩运贸易已十分发达D. 市场管理进一步放松【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从唐代开始日用品的生产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而且加入到长途贩运的行列”说明唐代日用品的产量提高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百姓的消费故B项错误长途贩运贸易十分发达是在明代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市场管理且市场管理进一步放松是在宋代故D项错误故选A5.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以下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 同徽剧、汉剧及其他剧种相互融合而成B. 在明代形成成熟的表演体系C. 涌现出了谭鑫培、梅兰芳等众多艺术大师D. 将中国传统戏曲推向新的高峰【答案】B【解析】京剧是在同治和光绪年间形成成熟的表演体系故B符合题意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京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来故A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有谭鑫培、梅兰芳等故C不符合题意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而京剧将中国传统戏曲推向新的高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 至唐代称作“拔河” 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 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 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 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 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C【解析】A.材料没有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信息故排除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从材料中“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可以看出拔河体现了人的阳刚与力量从而受到推崇故C项正确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不符合材料“荆楚民间”的描述故排除故选C7.明初杂剧除继承元杂剧的基本形式外也以民间演出为主到永乐年间杂剧演出引起朝廷重视政府的干预限制使得杂剧以教化戏和神仙戏为主并逐渐出现在皇室权贵文人活动中该变化反映出杂剧()A. 继续为官方正统戏曲B. 进入雅文化的行列C. 退出了民间表演舞台D. 是戏曲文化的主流【答案】B【解析】杂剧由民间演出到逐渐出现在皇室权贵文人活动中说明杂剧进入雅文化的行列故B正确杂剧在明初以民间演出为主 A项“继续”表述错误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杂剧是戏曲文化的主流排除D故选B8.1900年之前戏曲抄本是清代南北传统市集庙会上销售的一种主要商品抄本经营盛极一时但进入20世纪后一大批京剧、戏曲、鼓词等民间需求旺盛的抄本日益减少材料所述现象()A. 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 体现了文学改良运动的诉求C. 折射出民众崇尚西学的心理D. 推动了出版行业的技术革新【答案】A【解析】戏曲抄本是民间传播儒家思想途径之一 20世纪后由于民主思想传播导致“一大批京剧、戏曲、鼓词等民间需求旺盛的抄本日益减少” 这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故A项正确文学改良运动是在新文化运动出现故B项错误民众思想变化不是推崇西学导致故C项错误抄本的减少显然与出版行业的技术革新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9.唐太宗登上皇位后积极推行民族团结政策努力经营中国边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下列关于其民族政策叙述正确的是()A. 设立鸿胪寺管理少数民族事务B. 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C. 请求与吐蕃通婚促进民族融合D. 派遣官员担任羁縻府州的长官【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鸿胪寺是管理外交事务的机构故A项错误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故B项正确C项中的请求不符合史实排除羁縻政策是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故D项错误故选B10.在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京剧必定为表演的内容之一其主要原因是()A. 京剧是中国古老的艺术之一B. 京剧的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C. 京剧是中国最成熟的戏剧D.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答案】D【解析】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京剧必定为表演的内容之一的原因是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故C正确故选C11.某学者说“华夏文明的实力已经消残殆尽……没有承担起继承并发扬光大历史文明的责任甚至对悠悠历史文明予以了不可原谅的打击和破坏是出现文明断层的根本原因”这说明()A. 要着重研究中华文明辉煌的过去B. 要以探索的精神去理解中华文明C. 史学只需注重与今天相关的历史D. 应该从传承的角度对待历史文明【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没有承担起继承并发扬光大历史文明的责任……是出现文明断层的根本原因” 体现了该学者的观点就是华夏文明之所以断层是由于没有继承并发扬光大故D正确 A排除B项中的探索精神在题干中没体现排除C项表述错误排除故选D12.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反映的是作者()A. 忧国忧民的情怀B. 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C. 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D. 寄托自己对百姓的深切同情【答案】C【解析】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特别是安史之乱的内容因此被称为“诗史” 据此依据材料“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可知C正确AB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13.有学者认为玄武门事变是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斗争即以李建成为首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和以李世民为首的下层士兵及各地农民武装的斗争据此推知玄武门之变()A. 削弱世家大族势力B. 延续隋朝末年农民起义C. 促使皇权不断加强D. 导致下层民众控制政权【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武门之变以“以李世民为首的下层士兵及各地农民武装”的胜利告终以李建成为首的军事贵族集团的失败使得世家大族的势力受到了削弱因此A项正确玄武门之变不属于农民起义 B项不合史实排除题干没有体现玄武门之变对皇权的影响 C项错误D项不合史实排除故选A14.中国古典文学极具时代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诗经》艺术感染力很强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B. 楚辞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句式以四言为主更适于表现丰富情感C. 杜甫的诗以臻于化境的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D. 南宋的词增添了慷慨悲壮、低迷伤感的情绪反映了时代的特征【答案】B【解析】《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其中精华的部分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艺术感染力很强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楚辞在句式灵活多样不是以四言为主故B错误符合题意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南宋的词由于社会变迁、国运式微的影响增添了许多慷慨悲壮、低迷感伤的情绪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C正确15.明代一批文人士大夫为了适应当时大多数人对于民间流行的说书故事的兴趣在创作时模拟原来话本的结构形式形成了明代特有的短篇小说——拟话本的创作高潮这种文学新形式出现的背景是()A. 民众消费观念变化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 士人影响逐渐增强D. 市民阶层日益扩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明代一批文人士大夫为了适应当时大多数人对于民间流行的说书故事的兴趣在创作时模拟原来话本的结构形式形成了明代特有的短篇小说”可知短篇小说是为了适应民间流行的说书故事的兴趣而产生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并日益扩大明清小说大量出版且畅销故D项正确通过材料看不出民众消费观念的变化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市民阶层扩大的影响而不是士人的影响故C项错误故选D16.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都对中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尤其是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三者()A. 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B. 都以中国为鉴推进革命活动C. 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D. 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认识中国【答案】A【解析】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但三人促进法国思想解放的根本目的一致 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三人都以中国为鉴推进“革命活动“ B项错误三位启蒙思想家的根本立场和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C项错误三人都未以唯物辩证方法科学、客观认识中国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词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宋词“兴旺”的主要原因17.(2)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答案】(1)特点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原因更能表达个人情感更适合市民的需要文人反抗统治思想的压制及对文学艺术的创新【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信息“……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词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概括即可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在北宋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概括即可【答案】(2)不利因素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发明(成果)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解析】(2)不利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将不利因素概括为以下几点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发明(成果)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1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元至鸦片战争前“俗文学”的特点及其表现1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元以来“俗文化”兴起的原因【答案】(1)特点服务于城市发展、市民生活商业化的传播方式艺术性与娱乐性并存长期与雅文学相并而行表现宋词大放异彩元曲的繁荣发展明清小说兴盛【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接受对象、传播方式都有別于以往民间文学的市井文化一跃成为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可归纳出服务于城市发展、市民生活根据材料“正是通过宋元以明清的市民阶层在小说、戏曲诸方面的文化消遣”可归纳出商业化的传播方式、艺术性与娱乐性并存根据材料“以‘言志’‘明道’为主要功能的诗文文学相并而行的俗文化与俗文学潮流”可归纳出长期与雅文学相并而行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有宋词大放异彩元曲的繁荣发展明清小说兴盛【答案】(2)原因城市的不断兴起市民阶层的壮大商品经济的繁荣印刷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教育发展文人学士的推动【解析】(2)原因结合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技术的进步、文化教育的发展、文人的推动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19.(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东学西传”对当时的欧洲有何重大影响?19.(2)据材料二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极力推崇“中国文化”的原因是什么19.(3)材料三中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的呼吁?【答案】影响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解析】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答案】原因欧洲思想家借用儒家文化为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提供理论基础伏尔泰借助“中国文化”抨击天主教会和等级制度【解析】据材料二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极力推崇“中国文化”的原因“启蒙思想家就只有从非基督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文明国家即中国那里汲取完全不同于欧洲气质的文化中合乎他们需要的理论和知识” 用来提供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的理论和知识“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借助儒学批判天主教会借助科举制抨击等级制度【答案】孔子倡导“仁”的观念、重视道德教化等人文关怀思想有利于解决当前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弊端对于建设和谐世界反对战争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孔子的思想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倡导“仁”的观念、重视道德教化等人文关怀思想有利于解决当前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弊端对于建设和谐世界反对战争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孔子的思想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以官位定尊卑。

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4~7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20人,然后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

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A. 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B. 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C. 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D. 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大意可知武则天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扩大入谱官员的范围,提高下层地主社会地位;增加进士录取名额,并让新晋进士进一步推荐人才,从而扩大了下层地主规模。

培植新兴地主阶级,改变王朝的权力构成就是为了打击门阀氏族势力,加强皇权,故选A项;武则天将《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以官位尊卑定等级,培植新兴地主阶级,削弱了所有的门阀世族而不针对具体姓氏,排除B项;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是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的措施,不是目的,排除C项;D项表述未能包含提高新兴地主社会地位,以偏概全,排除。

故选A。

2.“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完整统一。

”与材料中风格一致的作品是()A. 《诗经》B. 《离骚》C. 《马拉之死》D. 《老人与海》【答案】B【解析】“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完整统一。

”属于浪漫主义风格,而《离骚》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ACD错误。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上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

”为此,汉初实行A. 三公九卿制B. 郡县制C. 郡国并行制D. 察举制【答案】C【解析】根据“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上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可知汉初为了避免重蹈奏二世而亡的教训,对子弟进行了分封,同时还保留了郡县制,从而形成了郡国并行制,故选C;三公九卿制是奏代设立的中央行政制度,排除A;奏朝实行的是郡县制,排除B;察举制是选官制度,排除D.2.下图所示是南宋画家马远的《踏歌图》(局部)。

这一作品()(画中四个老人庆丰收欢娱歌舞,两个儿童充满童趣)A. 反映了政府对底层人民的关注B. 折射出宋代商品经济繁荣C. 艺术化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D. 呈现出文人画的神韵意趣【答案】C【解析】此画中的四个老人欢娱歌舞,呈现出人乐年丰之气象,两个孩子的出现给画面添加了童趣,老少相宜,生动地描绘了宋代的社会生活,故选C项;图画信息不能表明政府对底层人民的关注,故排除A项;图片没有反映商贸活动,故排除B项;文人画在元明清时期非常流行,注重以诗意和个人的内心情感为主要表达内容,与该作品风格不符,故排除D项。

故选C。

3.如图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

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篆书“月”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

篆体字在哪个时期曾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A. 战国B. 秦朝C. 东晋D. 东汉末年【答案】B【解析】A.战国时期并未统一文字,小篆在秦朝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排除;B.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这既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因此秦始皇“书同文字”,以秦国的小篆作为统一文字,通行全国,正确;C.魏晋书法承汉之余绪,又极富创造活力,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排除;D.东汉书法艺术走向繁荣,篆、隶、草、行、楷诸体具备,但东汉仍是以隶书为轴心的时代,隶书大为风行并发展到顶峰,排除。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雍州长史长孙样奏曰,“往口郑白渠,溉国四万余顷,今为富商大贾,竟造碾磑(利用水利启动石晰),堰遇费水,渠流梗涩,止溉一万许顷”,该奏言客观上反映出唐朝()A. 水利工程失修制约农业发展B. 士地兼并严重致使流民增多C. 粮食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增强D. 官营手工业立足于市场需求【答案】C【解析】材料显示唐高宗时期一些富商大贾在郑、白二渠上兴建了许多碾坊,进行粮食的粉碎加工,从事磨面磨粉生意。

这说明当时大量粮食被碾坊收购,即粮食生产的商品化现象显著,故C正确。

长孙祥的上奏反映了碾坊用水力驱动,致使灌溉的田地数量大规模减少,所以“水利工程失修”的说法错误,故排除A.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灌溉田地数减少,不涉及土地兼并和流民问题,故排除B。

“富商大贾,竞造碾喂(磨面)”说明这些碾坊不是官营,故排除D。

2.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A. 设立三省,分散相权B. 设立内阁,强化相权C. 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D. 设中朝,分割相权【答案】A【解析】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故A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明朝时期设内阁,强化了皇权;C项表述不全面;D项是汉武帝时期。

3.隋唐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是()①确立三省六部制②实行内阁制③创立科举制④设军机处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A【解析】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

所以①正确;明朝内阁制度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太宗初践阼,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令以本官兼署学士,给以五品珍膳,更日宿直,以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讨论坟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

又诏勋贤三品以上子孙为弘文学生。

”《贞观政要》中的这段材料主要表明,唐太宗()A. 虚心纳谏B. 重视文化C. 破格用人D. 勤于政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太宗初践阼,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讨论坟典,商略政事”可知,唐太宗继位后设置弘文馆,精选天下儒士,与儒士一起讨论经典文学和政事,这表明唐太宗对文化的重视,故B项正确;ACD项均为唐太宗治国的方式,但材料没有反映出来,故排除。

故选B。

2.“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 内外朝制B. 三省六部制C. 行省制度D. 明朝内阁制【答案】B【解析】3.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

如果我们要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最好查阅()A. 风B. 大雅C. 小雅D. 颂【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结合所学可知,《诗经》中的《风》描述的是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故A项正确。

《雅》是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不符合题意,故BC两项错误。

《颂》为宗庙祭祀之诗歌,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故选A。

4.唐玄宗以后,凡节度使、观察使无不兼大夫、中丞行,所属判官也多兼侍御史、监察御史衔。

这一做法()A. 易造成地方割据局面B. 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C. 提高了政府监察效率D. 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答案】A【解析】5.《三国演义》开篇叙述了东汉末年各地的灾害和异常的自然现象,比如青蛇降落、洛阳地震、雌鸡化雄、山岸崩裂,随后蔡邕上书认为是宦官乱政的结果。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 统治者的偏好C.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D. 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可知,唐太宗认为对于从事工商业的人,只能让他们获得财物,不能授予官职,不能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依据材料“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可知,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统治者都是从维护统治出发,而不是依靠个人喜好,故B项错误。

材料并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故C项错误。

故选D。

2.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 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 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 为阅读者“铺陈气势”【答案】C【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气势恢弘的汉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求,故A、B两项理解正确;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反映了当时恢弘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与道家的无为思想不符,故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结合材料中司马相如的赋的特征可知,D项理解正确。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20世纪初,中国一些学者引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如1919年《浪潮》月刊刊登了“家族制度与孝道公式计算一图”,作者套用数学公式来探讨传统伦理道德问题,其意图是()A. 用科学来启迪民智B. 普及科学知识C. 提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D. 强调道德与家族制度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家族制度与孝道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题干中的一些学者将科学理论与其相结合有助于启迪民智,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科学知识宣传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的是用自然科学就解决社会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强调道德与家族制度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2.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

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A.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B.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C.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D.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答案】D【解析】A.“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体现的是立法的基本准则,与题干所给材料的阐述不相符。

B.“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体现的是思想家的人伦道德情操,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相符。

C.“大道无形,生育天地”体现的是唯心哲学家的哲学理念,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相符。

D.“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实现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相符。

3.《隋书・倭国传》中记载:“上遣文林郎裴世清使于倭国,度百济(今朝鲜半岛南端),行至竹岛……又东至秦土国,其人同于华夏,以为夷洲(今台湾),疑不能明也。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

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本草纲目》中隐藏着武功秘籍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朱熹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的军队手持突火枪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A. ①②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②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本草纲目》是明朝的李时珍的著作,故①错误。

突火枪是在宋朝出现的,故③错误。

②④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

故选D。

2.李伯谦在《新中国考古学发展与贡献--追寻从未间断的中国文化》一文中说:“中国文化、文明的发展不是在封闭环境中孤独进行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文化的交流,既有对外的传播影响,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不是排外的文化,它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精华,通过融合、重组不断壮大发展,以求生生不息。

”下列思想成果能证明这一点的是()①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②宋明理学的形成③毛泽东思想的形成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B【解析】早期儒家思想没有吸收外来文化,故排除①;宋明理学吸收了佛教思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3.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 楚辞、汉赋、唐诗B. 楚辞、唐诗、宋词C. 宋词、唐诗、楚辞D. 唐诗、宋词、元曲【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意中的文学词句对应的分别是宋词、唐诗和楚辞,故选C;ABD对应不正确,排除。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唐太宗时期按照山川形势把天下划分为十道派遣黜陟(音 zhì晋升)使或者观风俗使分巡但时设时废没有定制唐玄宗时期改为十五道各道设采访处置使有固定的治所便成为当时最大行政区后来唐王朝宣布废除十五道但藩镇割据基本还是原来道的势力范围这表明()A. 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 山川形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管理C. 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调整D. 行政官员兼任监察职位成为趋势【答案】A【解析】由题干材料“唐太宗时期的时设时废唐玄宗时期有固定的治所唐王朝宣布废除十五道”可知唐朝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变迁结合所学可知其变迁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唐太宗时期按照山川形势把天下划分为十道体现不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管理故B项错误从唐太宗时期到唐玄宗时期的疆域变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唐玄宗时期各道设采访处置使后废除不能说明行政官员兼任监察职位成为趋势故D项错误故选A2.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商业发达城市中已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官吏豪商在柜坊中存钱少则数万贯多则数百万贯同时还出现了有势力富商经营的“飞钱” 实行货币汇兑业务这表明唐代后期()A. 社会商业信用在逐步形成B. 官商勾结破坏了经济秩序C. 国家金融制度在创新发展D. 重农抑商政策的明显松弛【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柜坊”与“飞钱”都涉及到金融借货业务这是唐代社会商业信用提高的表现也反映出唐朝社会商业信用在逐步形成故A项正确“柜坊”与“飞钱”不是官商勾结的体现排除B项“柜坊”与“飞钱”是民间的不是官方的金融制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只是商业发展的表现之一排除D项故选A3.唐太宗说:“朕为兆民之主皆欲使之富贵若教以礼义使之少敬长、妇敬夫则皆贵矣;轻徭薄敛使之各治生业则皆富矣”下列举措直接体现唐太宗为“兆民”谋“富贵”的有①“示存异方之教”②崇儒尊孔③推行井田制④不夺农时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谋求“贵”主要是“教以礼义” 而崇儒尊孔是对礼的倡导选② 谋求“富”是指“轻摇薄敛” 而不夺农时体现了“轻徭” 让老百姓有从事生产的时间选④ “示存异方之教”是宗教政策与上述两方面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① 唐太宗推行的是均田制而非井田制故排除③ 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4.如图为某同学的笔记推测其学习的主题当是()A. 早期西学东渐B. 中外文化的交流C. 汉武盛世出现D. 丝绸之路的开辟【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国力强盛都城长安是国际大都会粟特人原是古代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古老民族从我国的东汉时期直至宋代往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以长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吉备真备是日本著名的“遣唐使” 唐朝时期与“大食、大秦”联系更加密切上述种种现象涉及的均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故B正确此时的中心是中国排除A题干涉及的是唐朝时期中外交流情况排除C题干涉及的是丝绸之路的发展排除D故选B5.以下有关绘画艺术特征的点评与如图所示画作相符的是()A. 讲究布局画面气势雄浑B.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C. 注重描摹力图再现实景D. “钩勒工细尽其精微”【答案】B【解析】“讲究布局画面气势雄浑”是山水画的特色故A项错误“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是文人写意画体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与题干所示画作风格相同故B 项正确“注重描摹力图再现实景”与文人写意画主旨截然相反故C项错误“钩勒工细尽其精微”是工笔画的技术手段从表现手法来说是与写意画相对的一种故D 项错误6.明清时期《封神榜》《三国演义》《杨家将》《包公传》《大明英烈传》等一系列小说广为流传深受民众喜爱其原因是这些小说()A. 传播了佛道的观念B. 增强了历史的真实C. 弘扬了传统道德观D. 扩充了历史的内涵【答案】C【解析】这些小说并没有都体现佛道的内容排除A这些小说和作者的主观情感息息相关是否还原了历史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得知所以不一定增加了历史的真实也无从判断是否丰富了历史的内涵排除BD材料中的这些小说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代表了民间正义观影响了百姓的行为是弘扬传统道德观的一种表现因此C项正确故选C7.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反映了古代国家不仅有统治和控制的功能也有为民众提供最低社会保障的功能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实施救济民间为主政府为辅②宋朝以后宗族内的救助活动兴起③历代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④古代社会救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代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古代社会救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宋朝以后宗族内的救助活动兴起所以②③④正确故选D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主要是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的形式其中政府救济为主民间救济为辅所以①错误故排除ABC.8.南宋诗人陆游在《历代诗馀》中评论某宋代词人时说“公非不能歌但豪放……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下列词句中属于此词人作品风格的是()A.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B.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C.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D.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豪放”“天风海雨” 可知该词人的作品风格为豪放派而苏轼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故正确选项是B项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不符合题意排除A和C杜甫是唐朝诗人不符合题干排除D故选B9.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以下作品与这种描述最贴合的是()A. 《西游记》B. 《红楼梦》C. 《三国演义》D. 《封神演义》【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西游记》是作者借助神话人物表达对上层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红楼梦》体现了出身没落贵族家庭的作者对封建统治集团腐朽没落的批判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中“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相符故B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三国演义》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而非对本阶级的强烈批判和否定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封神演义》是在神话式世界观指导下描述了商周之间的战争排除D故选B10.唐代元稹《估客乐》“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洗蜀地锦织成……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这主要反映了唐朝()A. 抑商政策废弃B. 中外交往频繁C. 商业贸易繁荣D. 边疆治理加强【答案】C【解析】由材料”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洗蜀地锦织成……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可以得出所述为唐代商业发达故C正确重农抑商是古代中国的基本政策唐代也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外贸易的信息故B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边疆治理无关故D不正确故选C11.唐代诗人元稹为白(居易)诗作序“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馆骤)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这反映出唐朝后期()A. 世俗文学成为文化主导B. 社会等级差别日渐消失C. 现实主义文学广受欢迎D. 儒学正统地位严重动摇【答案】C【解析】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反映现实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故C项正确唐诗属于士文化唐朝时世俗文学尚未成为“文化主导” A项错误“等级差别日渐消失”不符合史实 B项错误白居易的诗对社会各阶层影响广泛与商品经济产生密切联系但其体现的核心观念仍属于儒学范畴 D项错误故选C12.明朝王骥德《曲律》说“‘昆山’之派以太仓魏良辅为祖”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在于魏良辅()A. 把昆曲推上了戏曲舞台B. 为昆腔赢得“官腔”的称号C. 借鉴北曲优点革新昆曲D. 使昆曲成为独立演出的短剧【答案】C【解析】“‘昆山’之派以太仓魏良辅为祖”是由于魏良辅借鉴北曲优点革新昆曲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故选C13.许倬云在《汉坚实唐宏大宋稳定》一文中写到“两汉的坚实基础隋唐的宏大规模转变为中国文化的稳定结构从此以后中国两度面对外族的完全征服还能重新站起来”促使“中国还能重新站起来”的主要因素是()A. 万众一心的民族心理B.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C. 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D. 地域辽阔的国土面积【答案】C【解析】材料表述了汉唐繁荣导致了共同的民族身份认同而不是万众一心的民族心理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转变为中国文化的稳定结构从此以后中国两度面对外族的完全征服还能重新站起来”可知站起来的主要原因中华文化的稳定结构故C项正确地域辽阔的国土面积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14.1913年泰戈尔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颁奖词是“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也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此材料反映了()A. 泰戈尔作品表现了印度人内心的精髓B. 印度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的相互碰撞C. 东西方文化不同文学流派的隔阂消除D.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以及文学的世界性【答案】D【解析】A、材料中体现的主旨意思是泰戈尔是印度人是东方人用英语表达其诗作并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项考查的重点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知识点故错误B、材料中未出现西方文学只是涉及到泰戈尔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故排除C、材料中对于文学隔阂的问题没有涉及故错误D、材料中体现的是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交融以及文学能够被世界所认可具有世界性因此正确15.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吴元济割据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宰相裴度亲莅郾城县回曲镇(今裴城镇)督战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平定叛乱该事件说明唐朝()A. 长期藩镇割据的不利局面即将结束B. 如此平叛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C. 节度使的设置是其割据亡国的根源D. 为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了教训【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平定叛乱”可知当时节度使的割据使得唐朝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靠节度使来平叛节度使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仅由材料不能得出长期藩镇割据的不利局面即将结束故A项不符合题意“根源”一说过于绝对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D故选B16.中国汉字经历了漫长演变的过程有一种字体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字形优美扁而较宽在古代被叫做“佐书” 该字体是()A.B.C.D.【答案】B【解析】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中国一直以来都与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着频繁的交流外来词引入就充分说明这一问题但不同时期引入的文明不同这与社会变革有关外来词也影响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请根据表1和表2 提取一项有关汉语中外来词引入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1.外来词引入地区的变化古代主要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国周边国家秦朝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逐渐形成民族交融不断加强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起来近代主要来源于欧美国家和日本随着中国国门洞开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大量欧美外来词直接引入或从日本中转进入2.外来词涉及领域增多代主要是物质和宗教词汇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发达主要引进一些新物种和珍奇物品印度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代涉及物质、科技、文化、政治、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学东渐逐步深入十月革命的影响3.外来词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文明的交流古代是中外农业(含牧业)文明之间的交流(或“中外物质文明之间的交流”).外来词大量涉及的是骆驼芒果等动植物蒙、满等游牧民族的词汇也大量融入汉语近代主要是中西方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交流马达、电话等是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中国对其进行引进和推广反映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4.外来词引(传)入者和传播媒介的变化古代以商人、旅行家、宗教人士为主他们在中外经济贸易文化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采取口头或书面的方式交流近代以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为主导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知识分子觉醒主动向西方学习翻译了大量西方著作并通过报刊电信技术等近代传媒扩大影响【解析】本题首先要从两张表中找出变化的信息引入地区的变化涉及领域增多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文明的交流引(传)入者和传播媒介的变化等根据变化分析原因18.(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18.(2)简要叙述唐朝与突厥关系的变化(6分)【答案】(1)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解析】(1)材料中指出“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 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作用此外还缓和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在经济上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北魏的改革使胡汉经济文化融合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答案】(2)变化贞观年间唐军大举反击击败并俘虏东突厥可汗东突厥灭亡显庆二年又击败了西突厥唐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了西安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和突厥由敌对走向缓和【解析】(2)通过材料“处罗可汗进扰太原三天” “颉利可汗率兵十万进扰武功(陕西武功县)”等可知武德初年到626年突厥屡屡进攻唐通过材料“李靖率军大破突厥突利可汗来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灭亡”“击败西突厥于伊犁河、碎叶河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突厥地区”可知贞观三年后局势发生了变化唐和突厥由敌对走向缓和19.(1)材料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材料显示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19.(2)如果要在地方上开展一次赈灾工作如果顺利的话相关工作流程依次要经过哪些中央政府部门?这些部门分别实施哪些具体工作?(注答案中不能使用“\rightarrow ”符号)【答案】(1)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特点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制约【解析】(1)结合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职能特征我们可知材料中一道旨意包括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意见它体现了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制约的特点【答案】(2)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然后交给六部具体实施【解析】(2)要进行赈灾首先是中书省进行决策然后门下省进行审核再交给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辖六部负责具体实施。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下图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 BCIU)的标志其设计灵感来源于()A. 草书B. 舞蹈C. 文人画D. 京剧脸谱【答案】D【解析】依据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意来源于京剧脸谱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D2.从秦汉至清北方内迁的族裔特别重视谱系建构或是谱系重建(缺漏的部分重建)或是谱系嫁接(攀附为某个显赫或久远的汉人)或排行攀附(联宗、合族)这些谱系重建活动()A. 具有民族认同和民族交融的重要意义B. 表明血缘是连接家族民族的重要纽带C. 壮大地方豪强势力导致中央权力下移D. 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内在需求【答案】A【解析】3.被誉为“诗圣”的是我国古代诗人()A. 李商隐B. 杜牧C. 李白D. 杜甫【答案】D【解析】被誉为“诗圣”的是我国古代诗人杜甫李白被称为“诗仙”4.唐代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立(羁縻)都督府、州、县册封当地各族首领人物为都督、刺史、县令实行世袭制可按本族习俗执政贡赋、版籍一般不纳入中央户部但要执行朝廷命令承办朝廷下达的“公务” 还要应朝廷征调派兵出征据统计全国共有800多个羁縻州、府唐代这些举措()A. 冲击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B. 促进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C. 受到了藩镇割据势力强烈影响D.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答案】D【解析】5.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都对中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尤其是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三者()A. 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B. 都以中国为鉴推进革命活动C. 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D. 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认识中国【答案】A【解析】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但三人促进法国思想解放的根本目的一致 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三人都以中国为鉴推进“革命活动“ B项错误三位启蒙思想家的根本立场和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C项错误三人都未以唯物辩证方法科学、客观认识中国6.自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等地区刊印据此下列相关推论合理的是()A. 中外文化交流促进诗歌创作B. 扬州和越州发展成文化中心C. 民间的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D. 当时刊印技术应为雕版印刷【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9世纪”“白居易”可以得出题干所说的历史现象是在唐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而活字印刷术直到11世纪的北宋才出现故材料中的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术故D项正确材料说的是诗集刊印没有涉及中外文化交流与诗歌创作的关系故排除A从材料来看扬州和越州可能是民间印刷业中心但体现不出是文化中心故排除B材料无法反映民间印刷技术批官方先进故排除C7.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词曲(戏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此“词曲贵浅”的主张()A. 推动了传统文学艺术的转型B. 体现了戏曲的生活化发展C. 体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D. 反映了戏曲艺术的批判性【答案】B【解析】材料“词曲(戏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体现了戏曲的生活化发展故B项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8.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这种变化反映了()A. 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B. 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C. 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D. 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可知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9.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政府盐铁使刘晏改革盐法于“出盐之乡”设置盐官垄断收购盐户生产的盐再“转鬻于商人” 由商人自行销往全国各地该措施()A.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B. 有助于规范和发展商业C. 顺应了工商经济发展趋势D. 政局动荡影响赋役征收【答案】C【解析】隋唐时期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刘晏将盐的生产销售从官产官售改为官产商售顺应了当时工商经济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排除A项政府垄断收购再“转鬻于商人”的做法是否有助于规范商业行为无从判断排除B项安史之乱结束政局不再动荡排除D项故选C10.“或许因为他(太宗李世民)本身带有少数民族血统之故因此无论胡汉都能一视同仁这种作风对有唐一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体现唐太宗“这种作风”的是()A. 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B. 选其(突厥)酋长使入宿卫C.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D. 对宗教一体扶植“示存异方之教”【答案】B【解析】A、该项属于选材方面的举措排除B、该项属于民族政策方面的举措正确C、该项属于科举制度方面D、该项属于宗教方面的措施排除故选B11.唐太宗在位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加以“参知政事” “参预朝政” “参议得失”等名号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这表明当时()A. 朝廷冗官现象较为严重B. 皇权专制进一步强化C. 中枢机构权力不断扩大D. 宰相的行政效率提高【答案】B【解析】唐朝设立“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让品位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其主要目的是分散宰相的权力从而加强皇帝权力故B正确选项ACD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故选B12.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下列项中属于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是()A. 汉赋B. 楚辞C. 话本D. 散曲【答案】B【解析】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故A排除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故B符合题意话本是在宋朝兴起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故C排除散曲在元代兴盛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故D排除故选B13.乾隆时期京城百姓“所好惟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 这说明()A. 文字狱造成文化界百花凋零B. 京城百姓艺术欣赏品位较低C. 秦声、罗、弋艺术价值更高D. 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脱离群众【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昆曲在清朝中期已走向衰落材料中的“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即反映出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脱离群众故D正确A、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B与史实不符均排除故选D14.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黄帝经过汉代以后史籍和文学的塑造在族统、政统等诸人文主要方面成唯一提纲挈领、率先垂范之伟大人物形象以后无论“王”、“臣” 皆自认为“黄帝子孙” 据此可知黄帝形象的形成()A. 说明血缘为宗法制度的核心B.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出现C. 增进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D. 推动形成各民族共同信仰的宗教【答案】C【解析】黄帝是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经过汉代的塑造不仅成为伟大人物而且此后“王”、“臣” 皆自认为“黄帝子孙” 黄帝形象成为一种文化纽带增进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C正确黄帝时期尚未确立宗法制而汉代时期宗法制早已瓦解排除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秦朝确立的排除B对皇帝的崇拜蕴含的是文化属性不属于宗教范畴排除D故选C15.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以下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 同徽剧、汉剧及其他剧种相互融合而成B. 在明代形成成熟的表演体系C. 涌现出了谭鑫培、梅兰芳等众多艺术大师D. 将中国传统戏曲推向新的高峰【答案】B【解析】京剧是在同治和光绪年间形成成熟的表演体系故B符合题意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京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来故A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有谭鑫培、梅兰芳等故C不符合题意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而京剧将中国传统戏曲推向新的高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据粗略统计明代“三言”“二拍”近200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70篇其中《喻世明言》11篇《警世通言》13篇《醒世恒言》9篇《初刻拍案惊奇》16篇《二刻拍案惊奇》18篇这一现象反映出()A. 文学发展至明代达到了顶峰B. 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写照C. 社会矛盾激化促进文学繁荣D. 明代文学题材内容广泛【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近200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70篇”即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故B正确文学发展的顶峰是清朝故A说法错误C没有抓住材料主旨 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1)材料一种西方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材料二、“西学中源”说发端于明清之际鸦片战争后其在士大夫阶层中渐次流传开来持有此说的士大夫认为西方学术文化虽有可取之处但穷究其根源都是来自中国出使欧洲四国的薛福成在日记中依旧相信西学源于中国“普者宇宙尚无制作中国圣人仰视俯察而西人渐效之今者西人因中国圣人之制作而踵事增华中国又何尝不可因之?”…洋务运动初期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论断从那时起“中体西用”思想的基本构架已经成型---摘编自季荣臣《论洋务派的“西学中源”文化观》17.(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学中源”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其影响17.(3)材料一二反映了两种文化现象你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对立?【答案】从追慕中国到丑化中国西方文明的进步中国社会发展缓慢(西方资产阶级逐步建立起了新的社会制度科学技。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隋炀帝下令地方上报风俗、物产,编成《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等图经;唐朝各州也大都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

这些做法旨在()A. 推动地理学的发展B. 变革官吏考核方法C. 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 丰富地方志的类型【答案】C【解析】材料“隋炀帝下令地方上报风俗、物产”“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表明,这是高度重视对地方的管理,故C项正确;地理学的发展过于专门化,与材料中“隋炀帝下令”“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变革对官吏的考核,也与材料“地方上报风俗、物产”不符,故B项错误;丰富地方志过于专门化,与材料中“隋炀帝下令”的层级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C。

2.“它是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这部著作应是()A. 《诗经》B. 《离骚》C. 《逍遥游》D. 《庄子》【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著作歌颂劳动人民的“现实主义精神”“对于人及其命运的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诗经》的特点,故A项正确。

B项是浪漫主义文学,排除。

CD两项是道家庄子的著作,不符合现实主义的特点,排除。

故选A。

3.如表是对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的描述,描述正确的历史时期是()A. 商周B. 春秋战国C. 唐代D. 宋代【答案】C【解析】A.商周是奴隶社会,当时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没有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

B.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造业尽管很繁荣,但是后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

C.唐朝时期中国的制瓷业分为南京北白两大瓷系,选项是正确的。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唐穆宗时,李逢吉为宰相,“势倾朝野”,身处内廷、作为“顾问”的翰林学士李绅,“常排抑之”。

对李逢吉拟出的官员任用名单,李绅也“多所臧否”。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 内廷对相权形成了制约B. 从制度上限制了相权C. 翰林院分散了宰相权力D. 宰相逐渐丧失决策权【答案】A【解析】题干显示,皇帝利用亲信近臣,作为秘书咨询官员,以此限制宰相权力,故A项正确;题干现象并非从制度上限制相权,故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分散宰相权力,故C错误;宰相在明朝废除前,都拥有决策权,故D错误。

故选A。

2.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后世分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

有人联系他们生活的时代称这类画作的意境为“残山剩水”。

以下诗句与这类绘画创作背景内涵一致的是()A.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B.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C.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D.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答案】D【解析】南宋时山河破碎,统治者不思进取,只求偏安江南,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因此文人多感悲愤,D项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故D正确;ABC都是唐朝边塞诗的代表,故排除。

故选D。

3.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

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

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A. 《离骚》B. 《春秋》C. 《论语》D. 《诗经》【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

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先秦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离骚》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A正确。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隋唐时期一些久未使用的文档名词再次出现如“质剂”(西周时期买卖契约)“质要”(古代买卖货物的券契)、“傅别”(西周出现的借贷契约)这三个文档名词皆与契约有关这从一个侧面能够反映出当时()A. 商品经济活跃B. 社会关系复杂C. 信用制度缺失D. 私订契约普遍【答案】A【解析】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交通的发达、城市的兴旺、货币的统一、买卖交易的频繁、各行业贸易繁荣这为与契约有关的“质剂”“质要”“傅别”等文档名词的新生和传播了提供基础故A项正确BCD选项材料反映不出来故排除故选A2.“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A. 汉赋B. 宋词C. 京剧D. 传奇【答案】C【解析】从材料“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中“丑角”这一关键词中可以推知这种艺术形式是京剧京剧的人物表演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故C正确ABD三项与上述“丑角”特征不相符合排除3.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禣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A. 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B. 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C. 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D. 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唐朝三省长官都是丞相相权有所分散并且中书省掌草拟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三省制又互相制衡最终决策权归皇帝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隋唐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是()①确立三省六部制②实行内阁制③创立科举制④设军机处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A【解析】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所以①正确明朝内阁制度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所以②错误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所以③正确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 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所以④错误故选A5.明清时期《封神榜》《三国演义》《杨家将》《包公传》《大明英烈传》等一系列小说广为流传深受民众喜爱其原因是这些小说()A. 传播了佛道的观念B. 增强了历史的真实C. 弘扬了传统道德观D. 扩充了历史的内涵【答案】C【解析】这些小说并没有都体现佛道的内容排除A这些小说和作者的主观情感息息相关是否还原了历史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得知所以不一定增加了历史的真实也无从判断是否丰富了历史的内涵排除BD材料中的这些小说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代表了民间正义观影响了百姓的行为是弘扬传统道德观的一种表现因此C项正确故选C6.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百姓)非国家所有”由此可知唐太宗A. 以农为本重视发展生产B. 戒奢从简减轻赋税C. 以民为本成就称霸伟业D. 以民为本建章立制【答案】A【解析】材料“若禾黍不登则兆庶(百姓)非国家所有“体现的是唐太宗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故选A.7.周族的先祖曾任夏的长官又曾为商的方伯周建国后夏、商二族又成为周的诸侯商灭夏后夏商二族融合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族进一步融合于西周末期形成了华夏族这反映了()A. 政治体制不成熟导致王朝更迭B. 长期战乱促进了多民族的交融C. 分封制确立强化了周王朝统治D.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夏商二族融合”“夏商周三族进一步融合……形成了华夏族”等信息可以看出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故D正确A、C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B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8.《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诗人雪莱代表作品作品表达了诗人反对专制统治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的精神就创作手法而言下列文学作品与《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最接近的是()A. 《等待戈多》B. 《诗经》C. 《离骚》D. 《战争与和平》【答案】C【解析】9.唐宋以来的文化中既有“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 又有“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下列作品着重反映市民文化的是()A. 敦煌莫高窟壁画B. 《芙蓉锦鸡图》C. 《清明上河图》D. 《红楼梦》【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正是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故C正确敦煌莫高窟壁画出现在公元4世纪故排除A《芙蓉锦鸡图》属于花鸟画不合题意故排除C《红楼梦》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合题意故排除D故选C10.下面为敦煌莫高窟第45窟壁画《胡商遇盗图》取材于《观音经变》画面描绘了山谷中一队西域胡商遭到强盗拦路抢劫的情景胡商身后是驮着丝绸、珠宝的毛驴该幅壁画可以用来说明唐朝()A. 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B. 敦煌地理位置的重要C. 佛道思想文化的融合D. 区域商贸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胡商”“驮着丝绸、珠宝”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有胡商到敦煌来经商这反映出唐代区域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单凭材料信息得不出唐朝治安形势日益严峻的结论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也体现不出敦煌地理位置的重要故排除B项壁画虽然可以反映出佛教信息但未反映出道教的信息故排除C项故选D11.如图为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其长官为宰相的部门有()A. 1个B. 3个C. 6个D. 9个【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隋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为宰相通过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12.《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材料中的《诗》()A. 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B.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特征C. 创造出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D. 体现大一统时代的气度【答案】A【解析】材料中提出“思无邪”即思想纯正的意思是对社会现象真实的反映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正确排除BCD均是汉赋的特点故排除故选A13.唐玄宗即位后令诸王出为刺史诏曰“令到官但领大纲自余州务皆委上佐主之”“宗王每季二人入朝周而复始” 此举意在()A.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提高对地方的监察效率C. 弥补科举选官的不足D. 削弱王公贵族的实力【答案】D【解析】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唐玄宗继位之后诸侯王虽然名为一方牧守但是并不能掌握一方的军政大权减少了诸侯王与京官接触的机会结合选项A.材料主要是削弱贵族的实力故错误B.材料未涉及提高监察效率的有关信息点故错误C.材料未体现科举选官知识点故错误D.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削弱王公贵族的实力故正确故选D14.东汉明帝命人绘邓禹等二十八功臣像于洛阳南宫云台阁桓帝立老子庙于苦县画孔子像于壁东汉政府通过对古往圣贤们的描绘观其行进而能够省其身并激励自身向前靠近此类现象表明()A. 东汉绘画艺术形式单一B. 绘画兼具社会教化功能C. 主要学术派别并行其道D. 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强化【答案】B【解析】东汉政府通过壁画最终达到“观其行”“省其身”“激励自身向前靠近”的目的由此可知绘画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故B项正确东汉除了壁画还存在其他绘画形式故A项说法错误“学术派别并行其道”在材料中并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反映出东汉的政治形势故D项错误故选B15.下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哪一朝代与吐蕃的友好关系A. 秦朝B. 西汉C. 唐朝D. 元朝【答案】C【解析】16.据《石林燕语》记载“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乾封以后刘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皇帝的命令)其间因名‘北门学士’” “北门学士”主要分了哪一机构之权()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枢密院【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三省中中书省负责政令的制定据此依据材料“乾封以后刘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皇帝的命令)其间”可知A正确门下省负责审议排除尚书省负责执行排除D是军事机构排除17.南宋诗人陆游在《历代诗馀》中评论某宋代词人时说“公非不能歌但豪放……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下列词句中属于此词人作品风格的是()A.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B.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C.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D.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豪放”“天风海雨” 可知该词人的作品风格为豪放派而苏轼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故正确选项是B项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不符合题意排除A和C杜甫是唐朝诗人不符合题干排除D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68年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主编《中国教会新报》后改名《万国公报》.当时中国正在掀起洋务运动《万国公报》除了继续宣传宗教外登载较多西方各国开矿、办厂、采用新技术等经济和科技活动的近况 l890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天津《时报》主笔上任伊始就写了一篇文章呼吁中国必须改革他还多次发表社论介绍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 1872年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创办《申报》.这份报纸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商业性报纸它着重强调报纸的首要职能是传事即传播新闻……传教士报刊中的西学只是泛泛的介绍浅薄浮华没有深度不过是为了炫耀西方文明吸引中国知识分子……《万国公报》之所以能博得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青睐很难说不是因为其丰富的西学内容--摘编自《文史精华》2008年第l0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近代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活动(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述随着资本主义侵略西学东渐局面出现.外国传教士创办《万国公报》把宣传宗教和介绍西方文明相结合.随着侵略势力加深和商品输出洋务运动开展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国人对时局更多的关注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了创办《申报》.其传播新闻时事广泛地介绍西学.西方侵略加剧西学广泛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知识分子渴望新知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天津《时报》主笔呼吁变法革新.评消极性扩大基督教文化影响进行文化殖民扩张在国人当中散布崇外、媚外、惧外的思想引导国人按照的西方模式“改造”中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地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性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促进洋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刺激了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的产生、发展在教育、社会生活也有助于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解析】本题是历史评述题首先依据材料对近代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活动状况进行叙述然后对近代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活动进行评价评价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说明即可.19.(1)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19.(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实践效果等方面概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梦”的特点【答案】(1)中国古代梦想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原因小农经济初步成长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儒学主张日益成为社会共识中国近代梦想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建立民主社会实现民生幸福原因民族危机和封建专制造成的中华文明的衰落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现代梦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原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实行民族素质的提高多元文化的发展【解析】(1)第二小问“原因”易错在不能全面归纳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中国古代“中国梦”需从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特征去思考中国近代“中国梦”需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西方文明侵入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角度思考中国现代“中国梦”需从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多元的角度思考【答案】(2)特点中国古代儒家士人提出并推动通过道德建设圆梦具有空中国近代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据出并推动通过民主革命圆梦由中共接力部分梦想成真具有曲折性中国现代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全体中华民族通过改革开放圆梦终将梦想成真具有科学性【解析】(2)“特点”易错在不能正确把握题干要求需要结合古代、近代、现代的时代特征及相关实践与其结果分别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实践效果三个方面来思考并得出结论20.(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法律改革的特点20.(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法律改革的历史意义【答案】(1)特点借鉴前代法律经验立法审慎内容周详条目简明解释准确量刑定罪原则明确清晰突出儒家伦理观念【解析】(1)根据“这一分类法源于北齐影响直至明初”“唐律所载具体刑名有五称为五刑’……答刑有自10至50下五等”“十二篇内容为名例律(指总则)……职制律(针对官员行政)等十二律”“常故所不赦的十项大罪具体包括谋反谋大逆……或为破坏家族伦理关系皆在厉禁之列“等信息概括即可【答案】(2)意义体现儒学理念法制化有助于维系社会秩序并对后世影响极大创制现存最早而且完整的法典体系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解析】(2)根据“常所不赦的十项大罪具体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情在厉禁之列”“为现存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国古代法典”等归纳作答。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清末民初在上海出现了“海派京剧” 即用京剧形式表现当时的生活如《潘烈士投海》、《新茶花》等在唱腔、表演、舞台布景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这说明()A. 京剧从形式到内容发生根本变化B. 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京剧重获新生C. 海派京剧是传统戏剧的发展方向D. 海派京剧革新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了海派京剧勇于革新善于吸收新事物、新思想能及时反映现实社会的特点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故选D2.明代建阳刊刻之小说多为书坊自编自刊以《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为典范的讲史小说无不以纲常义理为旨归宣扬忠孝节义、惩恶扬善而公案小说向来被视为广义的讲史类小说建阳书坊刊刻的公案小说还与法律文书上下栏刊刻可见其刊刻小说()A.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 推广了活字印刷术C. 有益于教化且符合理学精神D. 巩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答案】C【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小说对商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反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才有小说 A项排除宋代出现的活字印刷术使得刊刻小说不断得以推广而不是相反 B项排除材料中刊刻小说“宣扬忠孝节义、惩恶扬善”“还与法律文书上下栏刊刻” 可知其具有教化作用而且宜扬宋明理学故正确答案为C儒学长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统治地位此时也无需巩固排除D故选C3.唐朝元稹《估客乐》“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则行出门求伙伴入户辞父兄……求珠架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诗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可以说明唐朝()A. 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已经完成C. 长安作为商业中心地位下降D. 各民族地区间经济交流频繁【答案】D【解析】由材料“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等可知反映了唐朝各民族经济交流频繁故D 项正确中国古代历代王朝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南宋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可知 C项错误4.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这反映唐诗A. 是研究唐朝政治的主要史料B. 适应了市民阶层生活的需要C. 促进了文化逐渐向平民转移D. 是中华文化辉煌的重要象征【答案】D【解析】5.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 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与时俱进发展创新C. 西学东渐全盘接受D. 借其要义用以发挥【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维新派的思想选项反映的是洋务派的思想故排除A材料是借鉴西方思想而不是创新故排除B康有为的思想并没有全盘西化是中西结合的表现故排除C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维新思想善于借鉴西方的思想来为自己的改革变法服务故D项正确故选D6.说到人生的追求与感慨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是()A. 楚辞汉赋唐诗元曲B. 宋词唐诗楚辞元曲C. 元曲楚辞唐诗宋词D. 唐诗宋词楚辞汉赋【答案】B【解析】“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宋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唐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楚辞“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元曲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7.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隶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B.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C. 生、旦、净、丑是京剧的四大行当D. 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的是草书故A 项错误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8.有学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主流表现“接受心态”使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朝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据此可知“接受”主要是()A. 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B. 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C.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D. 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答案】D【解析】A.北洋军阀是独裁专制统治没有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故错误B.北洋军阀的政权性质决定不可能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故错误C.北洋军阀名义上还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故错误D.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接受”主要是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故选D9.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 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 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 为阅读者“铺陈气势”【答案】C【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气势恢弘的汉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求故A、B两项理解正确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反映了当时恢弘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与道家的无为思想不符故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结合材料中司马相如的赋的特征可知 D项理解正确故选C10.说到人们生活经历的艰辛和悲壮我们也许会想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名句这三句所反映的文学体裁分别是()A. 骚体、词、赋B. 骚体、词、诗C. 词、骚体、诗D. 词、赋、诗【答案】B【解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楚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宋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唐诗故B项正确故选B11.郑板桥画兰俊逸多姿、清新可人他在题兰诗中写到东风昨夜发灵芽一片青葱一片花盎植盆栽殊可笑青山是我外婆家郑板桥的兰画它主要反映了郑板桥()A. 物我两忘B. 桀骜不驯C. 清华淡泊D. 高风亮节【答案】C【解析】文人画是物我交融而非两忘故A项错误桀骜不驯与材料“发灵芽”兰花不符合故B项错误兰是花中君子与材料“一片青葱一片花盎植盆栽殊可笑”相符故C项正确高风亮节与材料中兰花的形象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12.以诗证史是研究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下表中的唐人诗句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乡村商业发展情形B. 坊市制逐步被打破C. 农业生产已专业化D. 长途贩运日益发达【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诗句“江村亥日长为市”“草市多樵客”“城边鱼市人早行” 反映了农村草市的状况说明唐代乡村商业发展情形故选A项坊市制与草市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诗句没有体现“农业生产”“长途贩运”的相关信息故排除C、D两项故选A13.据明末清初《啬庵随笔》记载“万历年间优人(戏剧演员)演出一出止一两零分渐加至三四两、五六两今(清代顺治时)选上班价至十二两”这可用来说明明末清初戏剧()A. 发展空间得到扩大B. 以服务社会上层为主旨C. 成为娱乐文化主流D. 表演技艺开始走向成熟【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明末清初戏剧演出费用不断增长说明戏剧演出市场扩大也反映了戏剧发展空间得到了扩大 A项正确戏剧演出费用的增长不能说明其以服务社会上层为主旨 B项错误材料没有戏剧与其他娱乐文化形式的比较不能说明是娱乐文化的主流 C项错误元代时戏剧表演技艺已开始走向成熟 D项错误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民族政策的特点1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民族政策的意义【答案】(1)特点对侵扰内地与唐对抗的用武力解决对归服的以礼相待任用当地首领对本族进行统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用多种形式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解析】(1)特点通过材料“突厥经常大兵压境……唐太宗派十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以各部的酋长为都督、刺史对本族进行统治”“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友好范例”概括回答【答案】(2)意义太宗赢得了少数民族的爱戴四方归服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加强了边疆与内地交往有利于边疆的开发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析】(2)意义通过材料“天可汗”可以看出唐太宗赢得了少数民族的爱戴通过材料“各族首领到了长安”可以概括得出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开发边疆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来概括回答15.(1)材料一种西方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材料二、“西学中源”说发端于明清之际鸦片战争后其在士大夫阶层中渐次流传开来持有此说的士大夫认为西方学术文化虽有可取之处但穷究其根源都是来自中国出使欧洲四国的薛福成在日记中依旧相信西学源于中国“普者宇宙尚无制作中国圣人仰视俯察而西人渐效之今者西人因中国圣人之制作而踵事增华中国又何尝不可因之?”…洋务运动初期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论断从那时起“中体西用”思想的基本构架已经成型---摘编自季荣臣《论洋务派的“西学中源”文化观》15.(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学中源”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其影响15.(3)材料一二反映了两种文化现象你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对立?【答案】从追慕中国到丑化中国西方文明的进步中国社会发展缓慢(西方资产阶级逐步建立起了新的社会制度科学技术进步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大发展中国社会制度渐趋落伍科学技术发展缓慢)配合西方殖民扩张、文化侵略【解析】从追慕中国到丑化中国西方文明的进步中国社会发展缓慢(西方资产阶级逐步建立起了新的社会制度科学技术进步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大发展中国社会制度渐趋落伍科学技术发展缓慢)配合西方殖民扩张、文化侵略【答案】内涵西方先进的学术文化根源于中国影响“西学中源”说可以减少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和压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但“西学中源”说反映了晚清士人的民族文化自大心态不利于思想界接受真正的西学【解析】内涵西方先进的学术文化根源于中国影响“西学中源”说可以减少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和压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但“西学中源”说反映了晚清士人的民族文化自大心态不利于思想界接受真正的西学【答案】文化上的碰撞折射出各自社会环境、历史发展阶段的差异本质上是世界联为一个整体的大背景下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各民族的文化应该平等包容、相互交流借鉴【解析】文化上的碰撞折射出各自社会环境、历史发展阶段的差异本质上是世界联为一个整体的大背景下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各民族的文化应该平等包容、相互交流借鉴16.(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16.(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16.(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16.(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特征大一统【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信息“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可知统治阶级喜欢“赋” 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第二小问的特征联系汉代的社会现实回答即可【答案】(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解析】(2)结合材料信息“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 “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再回忆宋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等知识回答原因即可【答案】(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新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解析】(3)第一小问从材料信息“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可知明清小说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欢迎“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说明其影响力之大据此回答“特点” 第二小问联系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特征回答“新因素”【答案】(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解析】(4)注意概括中国古代文学流传的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可从文学体裁特点的变化上与所适应的人群来归纳整理答案也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考虑回答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一种文化与思想要成为主流或是广为流传必须符合社会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要符合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唐太宗总结隋朝覆灭的教训时指出“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材料所反映的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A.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B.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C. 用法宽简完善法制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答案】A【解析】根据“务积于人”可知是重视人这属于民本思想根据“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可知重视了民本国家就能稳固由此可知反映的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故选A 材料反映的是唐太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 BCD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2.公元626年即位伊始的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627年又说“朕以天下为家”644年又说“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这反映出当时A. 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B. “和亲”是最有效的策略C. 各民族之间关系非常和睦D. 民族平等华夷一体的民族政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可知唐太宗视四夷为骨肉一家说明其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视各民族平等 D正确A错在“放弃” 排除“和亲”在题干中并未体现排除B 题干没有列举各民族相处情形排除C.3.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写道“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唐诗【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山歌是“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 而“山歌又是《郑》《卫》之遗” 《郑》《卫》即国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故《诗经》也反映“民间性情之响” A选项符合题意由材料“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可知作者认为“楚骚”“唐律”与“民间性情之响”相反故BD项排除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属于贵族文化与材料无关 C选项排除故选A4.有学者认为“在中华文明史上唐代之所以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主要是它既善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能印证此观点的言论是()A. “示存异方之教”B. “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C. “突厥世为盗寇百姓之仇也”D.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老安能尽善”【答案】A【解析】“唐代之所以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主要是它既善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主张对外来文化持宽容态度与题意相符故A正确噶尔丹制造分裂公然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意欲分庭抗礼反映民族分裂势力威胁国家统一排除B “突厥世为盗寇百姓之仇也”反映突厥骚扰边疆造成百姓之苦排除C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老安能尽善”表达要敢于纳谏排除D5.下图所示为欧阳询的手书《兰亭记》(拓本局部文章取自王羲之《兰亭集序》)该作品A. 堪称行书中的传世佳作B. 反映了唐代碑刻的兴盛C. 表达了个性解放的追求D. 体现了欧体楷书的特点【答案】D【解析】欧阳询擅长楷书其手书《兰亭记》体现了欧体楷书的特点即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敲正 D正确欧阳询擅长楷书题干所列《兰亭记》也是楷书作品排除A 题干作品是拓本文章取自王羲之《兰亭集序》不是碑刻排除B 个性解放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6.如表为两宋时部分朝臣对唐代藩镇的论述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均认为藩镇()A. 起到了维系唐朝统治的作用B. 形成了内外相制的局面C. 扩充了中央政府的统辖范围D. 抵御了北方契丹的入侵【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唐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则方镇之兵不得谓无功于唐”等信息可以看出宋朝统治者认为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不止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同时也对维系唐朝统治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故A正确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出内外相制的特点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说明藩镇割据扩充了唐朝的统辖范围排除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7.两宋之际牧牛题材风俗画蔚然成风其审美特征表现为气象浑成含蓄平淡恬静和悦影响这一审美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宋朝()A. 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B. 重文的社会文化氛围C. 市民阶层的成长壮大D. 理学思想渗透于美学【答案】D【解析】8.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A. 扩大了中书、门下省的职权B. 加强了皇帝对朝政的控制C.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 提升了中枢决策的科学性【答案】B【解析】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政府官员以加强皇权 B项正确A、C、D材料中均未涉及排除故选B9.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 至唐代称作“拔河” 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 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 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 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 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C【解析】A.材料没有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信息故排除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从材料中“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可以看出拔河体现了人的阳刚与力量从而受到推崇故C项正确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不符合材料“荆楚民间”的描述故排除故选C10.古诗词在不同程度上为历史研究起到了作用与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相关的史实是A. 秦末农民起义B. 西汉文景之治C. 三国赤壁之战D. 唐朝安史之乱【答案】D【解析】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杜甫的名句唐朝安史之乱期间杜甫看到长安城的破败有感而发写下了《春望》故选D 秦末农民起义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 西汉文景之治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 三国赤壁之战与材料无关故排除C11.有学者解读中国古代某一类型绘画“与禅画相似但实质上却有许多不同相同的是两者都不求形似只重意境不求画面色彩却求万物的真质不同的是禅画是以禅心观照万物妙悟万物该类型画则是以文学诗词之心去观看万物感受万物”这种类型画是指()A. 山水画描绘意境气韵B. 文人画强调才情气节C. 花鸟画追求形态逼真D. 人物画注重人物故事【答案】B【解析】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强调的是绘画内容与材料“文学诗词之心去观看万物感受万物”以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不求形似只重意境不求画面色彩却求万物的真质是以文学诗词之心去观看万物感受万物”可知是文人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故B项正确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为花鸟画同样强调绘画的内容故C项错误人物画是绘画的一种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亦在强调绘画内容故D项错误故选B12.孔子曾言“不学《诗》无以言”下列各项对《诗经》的解读正确的是A. 收录自商至西周的诗歌B. 其诗感情真实“思无邪”C. 以五言为主或间以杂言D. 奠定浪漫主义传统基础【答案】B【解析】13.秦汉时期的“朝廷”常常作为宫殿的别称或皇帝的同意语而隋唐的“朝廷”却被作为国家或政府的同义词朝廷一词内涵的变化说明了()A. 文化内涵抽象化B. 价值取向世俗化C. 国家体制官僚化D. 民本思想政治化【答案】C【解析】“朝廷”由皇帝的同意语演变为政府的同义词说明官僚主导的政府地位的上升即国家体制日趋官僚化故C项正确秦汉时期的朝廷和隋唐时期的朝廷其内涵都是抽象化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世俗化世俗化指的是民间化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以民为本的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C14.毛泽东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小说就不了解中国封建社会”与材料内容相关的是A. 《三国演义》B. 《红楼梦》C. 《西游记》D. 《水浒传》【答案】B【解析】根据”写的是几个家庭……不看这部小说就不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可知这部小说应该是描述四大家族的《红楼梦》故选B 《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都和“几个家庭”的描述不符排除ACD.15.古有“字如其人”的说法运笔的力度、均匀度和流畅感表现了书法家的道德、心理素质以及他此时的情绪唐朝时书法一度成为任命官员的重要依据由此可知()A. 唐代不再实行科举制B. 唐代由书法家担任学校教师C. 书法代表了官员素质D. 此标准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答案】D【解析】16.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及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达2万余首可考作者1430多人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辉映宋词的繁荣()A. 迎合了市民生活需要B. 导致诗歌走向了衰落C. 是时人素质提高的反映D. 得益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一、考试要求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隋朝与唐朝的建立A三省六部制;政事堂 C科举制的内容与作用B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C唐蕃关系 A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A 中外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国际大都会长安 B“遣唐使” A 【单元导读】●唐继隋统一后,不仅巩固了大统一局面,还创造出了中古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大唐气象。

●隋唐创立的三省六部等制度,“贞观之治”展示的统治者虚幻若谷、开明廉洁的形象,成为后世王朝效法的榜样。

积建国八九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著名的“开元盛世”。

●大唐王朝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周边各族,吸纳外来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东亚中华文化圈的核心,名震遐迩。

二、知识梳理1、时间观念2、空间观念隋唐初唐中3、基础知识①隋唐的兴替:北朝后期,北周灭北齐。

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

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

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②三省六部制 D.三省六部制运行示意图A.三省六部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和发展。

B.三省六部: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C.政事堂: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

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

其后,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③科举制A.概况: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隋开创,唐完善。

唐朝科举考试分为明经、进士两科。

B.缘由:秦汉——推举制(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阀贵族统治)。

先前的推举制,还使推举人和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地方门阀往往凭借这种盘根错节的政治、社会联系扩展自己的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威胁。

C.影响: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网络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利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举入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于是,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D.总体评价: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差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唐之后,科举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沿用至清末。

17—18世纪,科举制度传入西欧,成为文官考试制度的蓝本。

④贞观之治626年,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627—649)出现的原因——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休养生息:A.汲取教训:唐太宗以隋亡为戒,实行舒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政策。

B.善于用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C.善于纳谏:臣下敢言直谏,唐太宗虚心纳谏。

D.善于抚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常为后人称道。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对各族俊才一视同仁,都予以信任重用。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⑤开元盛世唐朝的鼎盛出现在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714—741),继承唐太宗的基本国策,凭借唐朝前期近百年发展、积累所奠定的良好基础,开元年间的治理与整顿大见成效,王朝统治被推向全盛,出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

⑥丝绸之路A.繁荣的原因: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唐朝西部疆域的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丝绸之路臻于全盛;西域及大食(阿拉伯)、波斯、天竺等亚洲诸国商贾、僧侣和使节络绎不绝,粟特人尤为活跃。

B.繁荣的表现: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向西传播;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南亚的佛教传入中国,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汇合。

C.繁荣的影响:中国文化以亚洲诸国为中介,与世界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

⑦东亚文化圈A.唐朝与东邻朝鲜、日本的交往尤为密切。

“遣唐使”、留学生和学问僧来华学习,带回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献典籍;日本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

B.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大唐盛世,国力强大,中国文化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其中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成就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影响尤为深远;在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宽容、开放的唐文化正是在广泛融合外域文化的基础上更显其博大恢弘,唐文化又以强大的力度向外辐射,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独特魅力。

三、难点解析1、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趋势①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郡县制-郡国并行、推恩令、刺史制度对边疆的管理(机构:汉、唐)②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A机构:三公九卿-内朝、外朝-三省六部制B方法:分割相权:使宰相集体议政、相互牵制,加强皇权。

启用亲信:以亲信构成决策机关,加强皇权。

③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文化走向专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制度,统一思想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四、例题隋唐政治新格局1.(2010•上海单科•34)皇权与相权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

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10分)(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6分)(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4分)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2.(2016•上海单科•37)中华民族(14分)中华文明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

运用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角度叙述“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3.(2015·上海单科·8)以下史实中哪一项反映了唐代的民族交往()A.鲜卑族的拓跋氏改姓元氏B.胡床、胡服、胡食传到中原地区,并为汉人所接受C.文成公主嫁往吐蕃时带去书籍、耕作用具和蔬菜种子等D.中央设宣政院兼管吐蕃事务4.(2015·上海单科·33)《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

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通常指的是()A.政事堂议事的宰相B.御史大夫C.三省六部的长官D.谏臣5.(2014·上海单科·37)传国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

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

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

汉亡,传国玺为魏文帝所得。

蜀汉和东吴亦想握有传国玺,遂自行刻之,并编造了传国玺神授的故事。

唐兴,所获传国玺多达十余套。

唐太宗明白了这一切,于是重新刻制了御玺,使其形制增大,并增“授命玺”一枚用于祭天仪式,表明君权神授。

问题:(14分)(3)唐太宗为什么要重新刻玺?与之相应唐太宗又做了何种制度建设?(4分)6.(2013·上海单科·6)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

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B.吐蕃C.鲜卑D.女真7.(2011·上海单科·9)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中外文化交流8.(2014·上海单科·6)唐代贵族的体育活动广泛多样,马球运动尤为盛行。

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史实是()A.丝绸之路的繁盛使西域的风物传入中国B.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国家财富的增长C.朝贡贸易加强了与南洋诸国的交流D.民间海外贸易因海禁政策取消再度活跃9.(2012·上海单科·11)日本《养老律令·学令》中规定学校须行“释奠礼”,以祭拜孔子。

该规定最可能出现在()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10世纪D.公元12世纪10.(2010·上海单科·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

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国家和地区有()A.西域、大食、波斯B.大食、波斯、新罗C.西域、日本、大食D.波斯、新罗、日本五、练习1.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中原文化停滞不前B.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为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C.唐朝开创了后世各项政治制度的先河D.唐朝废除了秦汉以来历朝的各项制度2.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3.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5.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

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A.注重依法治国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C.皇权不断加强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6.唐朝时任命官职须经中书、门下两省。

唐中宗曾多次不经两省而直接任命官职,但装置诏敕(任命状)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

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当时人称为“斜封墨敕”,讥称这些官职为“斜封官”。

从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①唐中宗时三省的权力被皇帝剥夺②皇帝具有超越三省的实际权力③三省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④三省六部制度名存实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唐朝某中央机构的职能为:“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