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紧急处理共识

合集下载

夜班急诊必备!严重心律失常不再慌,急救处理一文搞定

夜班急诊必备!严重心律失常不再慌,急救处理一文搞定

夜班急诊必备!严重心律失常不再慌,急救处理一文搞定夜班或者急诊常会遇到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房扑、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室扑室颤,它们常会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意识丧失,甚至猝死,因此早期的识别和处理十分重要。

下面就分享一下严重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急救处理,供大家参考。

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一)临床特点突然发作并突然终止,发作可持续数秒钟、数小时或数日,部分病人发作时可伴有晕厥先兆或者晕厥。

(二)心电图特点理应分为房性与交界区性,但因P波常不易明辨,故将两者统称之为室上性,心律绝对规则,频率多在150 ~ 240次 / 分,QRS波与窦性者相同,但若有束支传导阻滞或因差异传导时可宽大畸形,ST-T 可有继发性改变(图-1)。

图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三)急救处理可先用简单的迷走神经刺激法,但此种方法在急危重症抢救中受到一定限制,对于无效或效果不良者可采用药物治疗。

用药原则切忌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使用,应为临床医生所注意。

01 机械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1、用压舌板刺激悬雍垂,诱发恶心呕吐;❈2、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吸动作(Valsava法);❈3、颈动脉按摩,病人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约5 ~ 10秒,如无效再按摩左侧,切忌两侧同时按摩,以防引起脑部缺血;❈4、压迫眼球:嘱病员眼球向下,用拇指压迫一侧眼球上部10 ~ 15秒,如无效可试另一侧,此法老人不宜,有青光眼或高度近视者禁忌。

02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1)维拉帕米(异搏定):5mg稀释后静注(5分钟),发作中止即停止注射,15分钟后未能转复可重复一次;❈(2)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稀释后静注(5分钟),10 ~ 20分钟后无效可重复一次;❈(3)三磷酸腺苷(ATP):为一种强迷走神经兴奋剂,常用ATP-20mg稀释后快速静注,5 ~ 10秒内注射完毕,3 ~ 5分钟后未复律者可重复一次;❈(4)洋地黄:西地兰0.4mg稀释后缓慢静注,2小时后无效可再给0.2 ~ 0.4mg,室上速伴有心功能不全者首选,不能排除预激综合征者禁。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及基层版解读精选全文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及基层版解读精选全文
▪ 可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见药物包括洋地黄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精 神病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和抗疟药、抗组胺药、抗肿瘤药物等。
▪ 药物相关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征,必要 时可完善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以排除 结构性心脏病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
定义与分类
1、NSVT:指连续3个及3个以上的室性心律,频率>100次/min,持续时 间<30 s,能够自行终止,且不会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2、SMVT:指单形性室速持续时间≥30s,或持续时间虽<30 s但室速发 作时伴随血流动力学障碍需早期进行干预; 3、PMVT:指QRS波形态可清楚识别但连续发生变化、频率>100 次 /min,持续时间≥30 s,或虽然<30 s但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须立即终止 的室性心律失常。
▪ 不同于2020版专家共识, 基层版将PMVT与室颤分 开阐述。
▪ PMVT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表现和心电图特征,心电 图特征表现为QRS波形态 不一、无明显等电位线和 (或)电轴多变。
室性心动过速
▪ 治疗原则 ①治疗基础心脏病, 纠正诱因; ②ICD是不可逆性原因所致PMVT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再发 PMVT且暂不适合植入ICD的患者,可考虑穿戴式ICD治疗; ③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④由室早触发的PMVT患者,可考虑导管消融治疗。基层医疗机构应对此类患者的室 早进行密切心电监测,以利于触发灶的成功消融; ⑤自主神经系统干预。无条件开展上述非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可考虑转诊至上级医院 进一步治疗。有或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发生PMVT的原因与治疗措施见表6。
特殊情况下的室性心律失常
▪ 治疗原则 ①立即停用相关药物; ②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③血流动力学稳定的TdP 患者可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前提下尝试静脉应用镁剂, 临时超速起搏或给予异丙肾上腺素等进行心率调控、应用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补钾治疗等; ④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性室速,若室速发作时可经心室临时起搏电极行程控刺 激,若为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的室速可试用胺碘酮治疗,若为洋地黄中毒 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应选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治疗。

2023版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2023版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断涌现,临床应用经 验也不断积累。因此,有必要对原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进行更新 ,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提高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水平
通过解读新版共识,加强临床医生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抗心 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水平和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心房扑动
首选直流电复律,药物首选胺碘酮。
室性期前收缩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无需药物治疗, 有症状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非二 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等。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类型、症状及合并疾病 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简便易行的原则 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
生活建议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情绪 稳定,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时 间。同时,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血压 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6
临床实践指南与推荐意见总结
心律失常类型与首选药物推荐
室上性心动过速
首选腺苷,无效时改用静脉注射维拉帕 米或地尔硫䓬。
心房颤动
节律控制首选胺碘酮、多非利特、决 奈达隆等,心室率控制首选β受体阻
临床应用范围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对于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 于控制心室率、预防复发及维持窦性心律。
室性心动过速
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于终 止发作及预防复发。
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风暴
对于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风暴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于控制 心室率、预防复发及降低死亡率。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 吡胺等。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 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 治疗不到位和过度治疗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关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指南
国际指南: ——2006ACC/AHA/ESC 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指南 ——2010AHA心肺复苏指南 ——2010ESR心肺复苏指南 ——2010ESC房颤处理指南 ——2011AHA房颤指南更新 ——2008胺碘酮应用指南 ——2004ACC/AHA心肌梗死治疗指南有关章节 ——2005年ESC急性心衰指南等相应章节 ——2009年ESC ST抬高心肌梗死处理指南有关章节 ——2012ESC房颤处理指南更新
2.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房颤的分类
• 初发性(Primary):初次发作
• 阵发性(Paroxysmal):持续一般小于48h,亦有 持续到7天或以上者,能自动转回窦性心律
• 持续性(Persistent):不能自动转回窦律,但经过药 物或其他方法治疗后可能转回窦律
• 持久性(long-standing persistent) :房颤持续超过1 年,难以转回窦律,但准备导管消融
编写组织
• 主办: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会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 主审:胡大一 • 顾问专家:蒋文平 • 专家委员会 • 组织编写:朱俊 • 起草负责人:杨艳敏
《共识》 起草过程
• 2012年1月开始筹备, •专家委员会4次讨论, •8次区域专家审稿会, •征询2000多名临床医生意见 •2013年5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正式发表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原则 一 识别和纠正血液动力学障碍
异位心动过速
评估患者血液动力学状况: 有否低血压
进行性缺血性胸痛 急性心力衰减或心力衰减加重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AF与栓塞:AF持续48小时即可形成心房附壁血 栓,左心耳是最常见的血栓附着部位。
心房颤动的分类
首次诊断AF发作(初发房颤)
阵发AF(通常小于48h) 持续性AF(大于7天) 长程持续性AF(大于1年)
永久性AF
按其发作特点和对治疗的反应分类
分类
初发性(Primary):初次发作 阵发性(Paroxysmal):持续一般小于48h,亦有持续到7天或以上者,能
二、室上性心动过速
分为广义与狭义室上速。 特指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阵发性室上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中青年,突发突止 一般有反复发作史,发作时多为规则的窄QRS心动过速,R-R间期绝对均
齐。 首次发作一般在青少年或中年,极少老年开始发病 注意与房速和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心律失常与血液动力学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可以是心律失常造成,也可以是在有 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发生心律失常所致
1.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多形室性心动过速 2.在稳定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3.原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原发性室颤,先天性长QT综合征,
短联律间期室速,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等。
心律失常产生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原因
急性心律失常识别流程
二、基础疾病和诱因的治疗
既往有无心脏病? 既往有无类似发作? 本次发作的情况和时间 目前用药情况?
采集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基础疾病
1. 器质性心脏病 2. 心肌缺血 3. 心力衰竭
常见诱因
1. 电解质紊乱 2. 血气和酸碱平
衡紊乱 3. 药物因素 4. 内分泌疾病
心律失常诊断
自动转回窦性心律 持续性(Persistent):不能自动转回窦律,但经过药物或其他方法治疗后可

心律失常治疗须知

心律失常治疗须知
景 , 需要 治疗 , 是 可 以 不 治 疗 。 是 还 2 选 用什 么 方 法 治 疗 ?
范围内药 物使 原有 的心律失 常加重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 , 促 上世纪 6 0年代后心律失 常治 疗有较 快的 发展 , 尤其 非 药物治疗 发展 较快。不 同 的心 律失 常可选用不 同 的治疗 方 心律 失常一般 都是严重的 , 因此尽量设法避免 , 为此 A D的 A 远期应用 总要权衡利 弊 , 一般 的心律失常轻者 , 不危 及生命 , 不引起严重并发症 、 不产 生症状 , 通常不 选用 药物作 远期 防
那么药物治疗 的地位 呢?
3 哪些心律失常要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多为急性发 作 , 有复发倾 向, 当然 也有持 久 的
为它们 8 % 以上都 基于某 种器 质性 心脏 病 的基础 , 恶化 0 有 的趋势 , 危及生命 , 都应 设法消 除。有 的心 律失 常产生 严重
的血流 动力学障碍 , 不加 干预, 直接危及生命 , 需纠正 。也 必 有 的心律失常虽不危及 生命 , 可产 生严重 的并发症 , 但 或生 活质量显著下降 , 如心房 颤动( 简称 房颤 ) 可产生 各种栓塞 ,
么药物 , 如何加强治疗 的安全性 等等 , 都是治疗 中的关键 问
题, 笔者希望给读者一个简要的现在共识 , 以供 治疗参 考。
1 哪些心律失常需要治疗?
心律失 常种类繁 多 , 轻则几个早搏 , 重则猝死 , 诊断 的基 本工具 为心电图 , 单凭听诊或脉搏是难以分析的。一般来说 室性心 动过速 ( T , 论持 续性 、 V )无 非持 续性都 应该 治疗 , 因
无 良好 的根治措 施 , 但发 作 时必需 加 以 中止。也有 心 动过 缓、 长间歇心脏停搏 , 生黑蠓 、 产 晕厥 , 置人 心脏起 搏器 就 能 纠治。那些不一定带来严重后果 的心律失常 , 窦性 心动过 如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附共识解读)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附共识解读)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有些室早不用治疗)室性早搏(室早)很常见,室早在动态心电图上的检出率高达40%~75%,在75岁以上人群中69%的人可见室早。

多数室早因精神紧张或劳累等引起,一般不需特别处理,但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室早,建议及时干预。

病因室早,一般指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可见于正常人,正常人在情绪激动、紧张、过度劳累、饮酒、吸烟或熬夜时都可能出现室早。

室性期前收缩更多见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洋地黄或奎尼丁中毒、低血钾等患者。

症状一般偶发的期前收缩不引起任何不适。

当期前收缩频发或连续出现时,可使心排出量下降及重要器官灌注减少,可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昏、出汗、心绞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听诊时可听到突然提前出现心搏,第1心音较正常响亮,第2心音微弱或听不到,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

脉诊可以触到提前出现的微弱脉搏,随后有一较长的代偿间歇。

处置对有症状者,应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对期前收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室性期前收缩应按Lown分级,评定良性(LoWn分级<ΠI级)、恶性(LOWn分级>ΠI级)。

频发的期前收缩可并发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经过全面详细的检查不能证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可认为是良性的,无需治疗。

有器质性心脏病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认为是具有潜在恶性或恶性室性期前收缩,必须治疗。

①频率平均25/分钟;②多形性或多源性,但要注意除外房性期前收缩伴差异传导③呈二联律或三联律;④连续3个以上,呈短暂阵发室速;⑤急性心肌梗死,即使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亦应及时治疗。

治疗除针对病因治疗外,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I类和In类药。

对于期前收缩患者,应综合考虑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风险和收益,伴有心衰或心肌梗死的患者禁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需紧急静脉给药。

2022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修订)

2022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修订)

2022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修订)
概述
本文档是2022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的修订版(2023)。

此共识是基于中国专家在室性心律失常领域的临床经验
和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室性心律失常定义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心室起搏点或心室传导组织异常产生激动,
导致心室收缩节律紊乱的情况。

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脏监测结果,可以诊断室性心律失常。

诊断室性心律失常时,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心
电图评估。

治疗原则
针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

治疗目标包括控制症状、预防复发和减少心室功能障碍。

根据不同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可以包括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抑制心室异位节律的发生、改善心室传导,并调节心率来达到治疗效果。

预防和管理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的
暴露。

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对于
高危患者,应采取定期随访、心电图监测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结论
2022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修订)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指南。

根据最新的研究和专家共识,我们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注意:本文档内容为修订版,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生判断。

*。

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方法

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方法

急诊心律失常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其主要危害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

心脏对心律失常的代偿范围40bpm~150bpm,当心律失常的频率<40bpm或>150bpm时就会出现心脏代偿机制的障碍。

除此,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是否整齐、持续时间长短和房室同步性是双室是否同步都与心脏的代偿功能有关。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因素。

急诊快速性心律失常可根据QRS波群的宽度分成两类:窄QRS波群(QRS波群时限≤120ms)心动过速和宽QRS波群(QRS波群时限>120ms)心动过速。

如果心动过速呈窄QRS波群心动过速,则多为室上性心动过速,通常是良性的。

如果心动过速呈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则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室上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或伴预激,通常是恶性的。

在紧急情况下,内科医生在处理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时常显得进退两难。

最重要的是,要对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诊断,因两者的处理不同。

一、急诊心律失常的分类1、快速性心律失常(1)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狭义室上性心动过速又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和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广义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2)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2、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以及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包括Ⅱ度Ⅱ型和Ⅲ度房室阻滞。

此外,还有心脏骤停和室性自主心律。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处理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类(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①多见于老年人;②多有器质性心脏病,如肺心病、冠心病;③异位起源点位于心房,可分为自律性房速和折返性房速;又可分为单形性房速和多形性房速;④房速的频率150bpm~250bpm;⑤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⑥当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时提示危重,如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心绞痛及晕厥;发作时室率>200bpm;老年患者或有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者。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要点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要点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要点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扑动(简称室扑)和心室颤动(简称室颤)。

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诊断明确的结构性心脏病和离子通道病患者,但在心脏结构正常的人群中并非少见。

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患者可以毫无症状,也可有明确的心悸或黑矇,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SCD)。

在许多基础心脏疾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多伴随出现,而在有些心脏异常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可能为患者最早或唯一的临床表现。

由于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复杂,因此,治疗策略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

1 室早1.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室早是指希氏束及其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

在普通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4%。

1.2 病因和机制任何导致心室肌提前除极的因素均可为室早的病因。

不良生活方式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过量烟、酒、咖啡摄入等均可诱发室早。

各种结构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和瓣膜性心脏病等亦是室早的常见病因。

其他如洋地黄类药物、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等也可诱发室早。

1.3 临床表现室早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大多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偶发室早也可引发严重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心跳停搏感等。

1.4 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室早诊断主要依赖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需要除外室上性早搏伴差异性传导、间歇性心室预激等。

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室的结构和功能、瓣膜形态与功能及肺动脉压力等,这在室早的危险分层和治疗策略中具有重要价值。

偶发室早常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个体,而频发室早常是潜在的心脏基质异常的标志。

1.5 室早诱导性心肌病因频发室早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且室早根除后心功能改善、心脏扩大逆转,排除其他原因与其他类型的心肌病后,可诊断为室早诱导性心肌病。

对于此类患者应积极推荐导管消融根除室早。

2023版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2023版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果和进展。
0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规范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患者因用药不当导致的不良反
应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抗心律失常药物概述
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钠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的 钠通道,具有膜稳定作用。根据药物对钠通道阻 滞作用的不同,又分为三个亚类,即Ⅰa、Ⅰb、 Ⅰc。
成功治疗案例展示
案例一
一名中年男性患者,患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过详细 诊断和评估,医生为其开具了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并成 功控制了病情。患者随访数月,未再出现心律失常发作,生 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案例二
一位老年女性患者,患有持续性心房颤动。医生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调整和生活 方式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心律得到有效控制 ,症状明显改善。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钾通道阻滞剂,通过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和有效不应期,从而延长心脏QT间期,发挥抗心 律失常作用。
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交 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使心 排血量下降,改善心肌供血。
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房室 传导速度,降低心肌收缩力,使心排血量下降。
经验教训总结
重视患者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存在差异,因此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关注药物相互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仔细询问患 者的用药史,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解读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解读

---------------------------------------------------------------最新资料推荐------------------------------------------------------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解读《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解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朱俊杨艳敏2019 年 5 月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公布了《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1】。

这一共识是由中华心血管病分会连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工作组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完成的。

共识发表后得到了收到了很多来自各方面的积极反馈,认为这一共识十分符合我国的国情,在心律失常紧急救治方面的确能够起到规范指导的作用。

一、共识产生的背景:心律失常的紧急救治,实际是所有医务人员都会遇到的问题,绝非心内科和急诊科的专利。

全身各种疾病,在某些阶段,都有出现心律失常的可能,而且相当部分会危及生命。

基层医务工作者往往是这种患者的第一见证者,由于病情的危急,不能将患者转运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去诊治,只能就地抢救治疗。

这就使心律失常的紧急救治成了所有医务人员的基本功。

在我国现今的临床实践中,对心律失常的紧急救治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包括诊断错误,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需要有规范的指南来对各级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水平上掌握这种1 / 13技能。

国际上目前没有一个全面的心律失常紧急救治的指南,各项有关的内容分布在不同疾病的指南之中,其中心肺复苏指南【2】算是比较全面,但也没有涵盖所有的情况。

国外的指南也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不可能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因此,制定一部适合我国情况的心律失常紧急救治专家共识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二、共识的指导思想和制定过程:根据以上情况,经专家组讨论,决定按照以下的指导思想制定这一共识:以最新指南,循证医学和我国的资料为理论基础,以基层医务人员为主要对象,介绍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最新理念,提供实用的处理指导。

2023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申国专家共识(完整版}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己逾百年,目前仍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本手段。

随着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新的作用机制及适应证的认识不断发展,特别是心律失常抑制试验结果发表后,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及安全性备受关注。

近军来国际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共识和新分类陆续发表。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律失常学组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学组共同组织专家组,结合我国2001茸《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及近20年的研究进展,以心律失常治疗理念的改变为基础,以规范||苗床医生合理与规范化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为宗旨,制定本版专家共识。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原则-、明确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首先评估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无器质性心脏病或无明显症状、不影响预后的心律失常,多不需治疗。

确定需要治疗者,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的证据较少,如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旱期节律控制可改善部分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而言;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部分药物甚至可能恶化预后。

因此,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或减少心律失常对心功能和心肌缺血等的影响,不应都以消灭或减少心律失常为主要目标,且应重视药物的安全性。

对危及圭命的心律失常,治疗的主要目的则是控制l心律失常。

二、兼顾基础心脏疾病的治疗心律失常多与真他疾病伴发。

除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外,多数情况下,墓础心脏病、心功能或心肌缺血是决定预后的因素。

心律失常的治疗需在墓础疾病己奇的治疗证据和指南墓础上,权衡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着重考虑可改善预后的综合治疗措施,如房颤时的抗;疑治疗等。

三、正确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依据药物的抗心律失常谱,当多种药物存在相似作用时,需考虑器质性心脏病及冥严重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

对于急性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重点考虑药物的高效性,尽快终止或改善心律失常,必要时联合电复律;慢性心律失常的长期治疗多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以及与基础疾病药物治疗的协同性。

透析患者心律失常应急预案

透析患者心律失常应急预案

透析患者心律失常应急预案1. 引言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异常,包括心律过缓、心律过速、早搏等多种类型。

对于透析患者来说,心律失常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透析患者因疾病导致肾脏功能衰竭,需要通过透析来维持生命。

而心律失常对透析患者的生命健康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建立一套心律失常应急预案对于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帮助至关重要。

2. 心律失常病因心律失常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电解质紊乱、药物毒性、心肌缺血等。

在透析患者中,常常是由于电解质紊乱导致的心律失常较为常见。

透析过程中,由于肾脏功能衰竭,患者往往存在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如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这些都可能引发心律失常。

3. 心律失常应急预案的制定3.1 目标本心律失常应急预案的目标是提供透析患者心律失常的急救指导,确保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3.2 预案内容•紧急通知与呼救:在发现透析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迹象时,首先需要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并发起急救呼叫。

确保急救人员能够及时到达现场。

•监测与评估: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护仪等设备对患者的心律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需要对患者的心律失常进行初步评估,判断其类型和严重程度。

•电解质调整:在电解质紊乱是心律失常的原因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电解质调整。

如针对高钾血症,可以通过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胰岛素等药物来促进钾离子转运和排出。

针对低钙血症,可以通过补充钙剂来纠正。

•药物治疗:在监测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心律失常类型和严重程度,可以采取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

但在使用药物前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情况,避免因过敏或药物相互作用造成不良反应。

•电复律与心脏起搏:对于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可能需要进行电复律或心脏起搏治疗。

但这类治疗措施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

•记录与教育:在进行紧急救治后,需要对整个急救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恶性心律失常应急预案

恶性心律失常应急预案

恶性心律失常
【应急预案】
一、严重心律失常时,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给予心脏
外按压,氧气持续吸人3~4L/min,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

二、遵医嘱给予利多卡因50~100mg静推,必要时可5~10min重复
使用,直至室速控制或总量达300mg,而后以1~3mg/min静滴维持48~72h。

三、准备好器械及药物,如除颤器、临时起搏器、起搏电极、临时
起搏器械包、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注射器、镇静剂等,药物治疗无效、无禁忌症时,可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四、发生心室颤动时,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如不成功,可重
复除颤,最大能量为360J。

五、必要时行临时起搏器置入术。

六、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
取措施。

七、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
(一)安慰患者和家属,对行电复律患者,擦净胸部皮肤。

(二)如已安置临时起搏器,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及起搏与感知功能是否正常,妥善固定起搏器与导管电极,术侧肢体制动,
交待注意事项。

(三)抢救结束后,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原则五 对心律失常本身的处理
血液动力学允许的情况下快速完成心电图记录,大致确定心 律失常的种类 心率快慢 心律是否规整, QRS波时限宽窄, QRS波群形态是单形还是多形, QT间期是否延长, P、QRS波是否相关
终止心律失常 改善症状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原则六 急性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原则
对相对稳定的心律失常:
多考虑风险,用药的安全性 治疗过分积极,有时会欲速不达或弄巧成拙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原则四 兼顾治疗与预防
心律失常易复发,在纠正后应采取预防措施,尽力减少复发。根 本措施包括: 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 控制诱发因素 结合患者的病情确定是否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终止后一般都要使用药物预防发作。 在紧急处理后应对心律失常远期治疗有所考虑和建议,某些患者
各种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
1、窦性心动过速概述
任何原因造成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都可产生窦性心动过速 疾病状态下,窦性心动过பைடு நூலகம்一般都有原因:
发热 心衰 缺血 血容量不足 休克 甲亢 ……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极少见
窦性心动过速诊断要点
在很快的窦性心动过速时(超过150次/分),心电图的P波可以看不清 楚,与室上速易混淆
纠正与处理基础疾病和诱因 首要顾及治疗的主要矛盾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时经常遇到的情况。如
平时心动过缓,发生快速房颤 心律失常时血压低,需要用胺碘酮 需要用抗心律失常药,存在心衰
处理原则:首先顾及主要矛盾方面,
即当前对患者危害较大的方面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原则三 衡量获益与风险
对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多考虑对患者的主要效益——维持生命 采用较为积极的措施
取决于何者为当时的主要矛盾。 心律失常病因不明者或无明显基础疾病者,
也应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要注意安全性,警惕促心律失常作用的发
生。
举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
拟行PCI,但发生了持续室速,室颤 心律失常处理优先 一旦稳定,抓紧时机安排去导管室
拟行PCI,有室早 做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预案 立即安排PCI 不可因处理室早而耽误PCI的安排,一般不建议采用抗心 律失常药进行恶性心律失常的预防
不应苛求完美的诊断流程,而应追求抢救治疗的效率。 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者,需立即纠正心律失常。 对快速心律失常应采用电复律,见效快又安全。 电复律不能纠正或纠正后复发,需兼用药物。 心动过缓者需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或置入临时起搏治疗。
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者,
根据临床症状,心律失常性质,选用适当治疗策略,必要时可观察。
心房颤动伴束支阻滞 预激伴心房颤动 多形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异位心动过速处理流程图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原则二 纠正与处理基础疾病和诱因
心脏的基础状态不同,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也有所不同。 心律失常病因明确者,
在紧急纠正心律失常同时应兼顾基础疾病治疗, 有关基础疾病的急性处理,应根据相应指南进行。 基础疾病和心律失常可互为因果,紧急救治中孰先孰后,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首先识别和纠正血液动力学障碍 其次纠正与处理基础疾病和诱因 衡量获益与风险 兼顾治疗与预防 心律失常本身的处理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原则一 识别和纠正血液动力学障碍
血液动力学状态不稳定包括:
进行性低血压、休克、急性心力衰竭、进行性缺血性胸痛、晕厥、意识 障碍等
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时:
根据基础疾病、心功能状态、心律失常性质选择抗心律失常药 物。
应用一种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后疗效不满意,应先审查用药是 否规范、剂量是否足够。一般不建议短期内换用或合用另外 一种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宜考虑采用非药物的方法如电复 律或食管调搏等。
序贯或联合应用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及促心 律失常作用,仅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状态或其它顽 固性心律失常处理时才考虑。
其特点是开始逐渐加快,好转时逐渐减慢,在心率减慢时可暴露出P波, 有助于鉴别
窦性心动过速的处理
纠正病因和诱因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纠正病因的同时,可以适当使用药物协助控制心动过速 (如适量β-阻滞剂)
窦性心动过速的处理
在病因和诱因没有去除前,不可试图过度降低心率, 如降到所谓“正常范围”
强行减低窦性心动过速,或过度使用降低心率的药物, 将带来严重后果:
可能需应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 如有适应证,建议射频消融或起搏治疗。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病史采集流程
情况紧急时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 边询问边抢救 病史采集和体检要突出重点:
——既往有无心脏病? ——既往有无类似发作? ——本次发作的时间? ——体检集中于判定有无血流动力学障碍:
血压,意识,胸痛,心衰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原则 一 识别和纠正血液动力学障碍
异位心动过速
评估患者血液动力学状况: 有否低血压
进行性缺血性胸痛 急性心力衰减或心力衰减加重
神志改变 休克症状及体征
稳定
QRS宽度≥0.12秒?


不稳定
电复律
QRS波是否规整
QRS波是否规整




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旁路前传 诊断不清的宽QRS心动过速
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出现药物的严重副作用(如严重窦缓,传导阻滞等)
2、室上性心动过速概述
特指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旁路参与的房 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一般有反复发作史 首次发作一般在青少年或中年,极少老年开始发病 注意与房速和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要点
在II、V1导联寻找房扑波(F波)的痕迹有助于诊断。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共识》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普及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知识, 推动心律失常紧急处理规范治疗 聚集四大学会权威专家,广泛征集临床意见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2012年2月开始筹备,经专家委员会多次讨论 征询2000多名临床医生意见 2013年5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正式发表
食管导联心电图可见呈2:1房室传导的快速心房波,对心房扑动的诊 断有较大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