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机械与人》精品复习学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0章 机械与人导学案1(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与人导学案1(新版)沪科版学导重点及方法重点:建立能量的初步概念,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这是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变化及其转化的前提基础,是学习的重点,难点:理解并能用实例说明物体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具体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问题预设1、学校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在冬季除雪购置了一批铁锨,铁锨在使用过程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写出判断依据;判断杠杆种类的关键是什么?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2、我们学校每周一都要进行升旗仪式,旗手在下面拉绳国旗就上升,蕴含了什么物理知识?把你知道的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知识写下来。
3、在打扫卫生时,有的同学提水桶进教室,有的擦黑板,有的把凳子搬到桌子上,其中做功的是什么?试分析做功的必要因素。
4、我们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做的功中哪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若桶不小心掉到了井里,把桶捞出时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是一定的吗?其大小与何因素有关?5、王亚平的第一次“太空授课”在神上完成,那么神在升空时,它的动能和势能是如何变化的?动能、势能大小与何因素有关?探究实验中注意什么问题?举一个实例说明能量转化的具体过程。
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2分钟机械在人的生活生产中有许多的利用,这是什么机械还记得吗?他有什么优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机械与人》的所有内容。
目标咀嚼2分钟同学们认真阅读一遍问题导读单,圈点勾画关键词,说一说本节自己的目标。
明确本节的目标。
(认真阅读,通过问题知道自己本节的学习任务。
)自学指导10分钟1、自学要求:时间10分钟,进一步解决问题引领的问题,并将解决方案记录在记录本上,书写要认真、规范,写出问题的答题要点、思路、拓展;同时再次发现新的围绕本节目标的生活实际问题。
2、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领和纠正,同时关注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小组进行个辅,发现问题较多的话做好引领,后2分钟提醒学生注意时间,加快学习速度。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第十章机械与人复习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章“机械与人”复习。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功和能量、简单机械、机械效率、压强和流体压强、浮力等。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功和能量:介绍功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单位,理解功与能量的关系,掌握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转化。
2. 简单机械:复习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理解力臂、阻力臂的概念,掌握机械优势的计算方法。
3. 机械效率: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掌握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能计算机械效率。
4. 压强:复习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5. 流体压强:了解流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6. 浮力:复习浮力的概念,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掌握物体的沉浮条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能量、机械效率等基本概念,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2. 熟练运用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压强、流体压强和浮力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浮力计算等。
2. 教学重点:功和能量的转化、简单机械的应用、压强和浮力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滑轮、斜面等模型,压强计、浮力计等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设备,如剪刀、钳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机械设备是如何省力、省距离的。
2. 知识点讲解:讲解功和能量、简单机械、机械效率、压强、流体压强和浮力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典型例题,如杠杆平衡条件、滑轮组的使用、浮力计算等。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主要包括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如功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压强的计算、浮力的计算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道功的题目,如计算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m时所做功。
沪科版八年级第十章机械与人复习学案(沪科版)
第十章机械与人复习学案(沪科版)一、课标要求1.知道简单机械。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知道机械功和功率。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3.知道机械效率。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4.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
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5.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二、知识结构图机械与人功简单机械1.杠杆一点、二力、二力臂。
平衡条件:F1L1 = F2L2。
三种杠杆⎩⎨⎧①省力杠杆:L动> L阻→①撬棒②钳子。
②费力杠杆:L动<L阻→①镊子②筷子。
③等臂杠杆:L动= L阻→①天平②定滑轮。
2.滑轮概念:周边有槽,可绕着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小轮。
类型:定滑轮实质:等臂杠杆。
优点:不省力,但改变用力方向。
⎩⎨⎧功率123.符号:P 单位:瓦(W)千瓦(kW)。
4.计算公式:tWP=三、举例分析例题1.如例图1所示,平静的湖面上有两艘小船,绳的一端拴在甲船上,绕过乙船上的滑轮,站在船上或岸上的人均用100N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
如果A、B图中甲船在20 s 内向右匀速移动了10 m,同时乙船向左移动了4m,则A、B图中人拉绳子的功率分别W与W。
解析:求例图1中人拉绳子的功率,必须知道人拉绳子移动的距离。
分析例图1A:甲乙两船相对地面都在运动,而我们需要知道绳子相对人的手运动的距离,所以,这时选择甲船为参照物最好,乙船相对甲船向左移动了14m,又因为此时滑轮是动滑轮,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机械与人机械效率1.有用功的计算:W有用= G物h。
2.总功的计算:W总= F s W总=W有用+ W额。
3.机械效率影响因素⎩⎨⎧①物体自重。
②机械自重(动滑轮)。
③机械摩擦(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计算公式总有用ηWW=机械能能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功和能可以相互转化。
沪科版初中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十章机械与人)
沪科版初中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十章《机械与人》一、复习目标1、知道简单机械。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过程。
3、知道机械功和功率。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4、知道机械效率。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5、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6、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
了解机械使用对社会发民的作用。
二、知识再现 1.杠杆(1)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①支点:杠杆绕着转的点。
用字母 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 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 2 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 2表示。
(2)画力臂方法:三点(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两线(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两线段(动力臂、阻力臂)(3)杠杆原理:动力×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 1l 1=F 2l 2(4)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5)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是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6)杠杆的分类: 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例如:__________________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例如:__________________ 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例如:__________________2.滑轮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 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N(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0章 机械与人复习课导学案 (新版)沪科版
第十章复习课【复习目标】1.认识杠杆,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2.滑轮:滑轮组的认识及应用。
3.会进行功、功率的计算。
【复习重点】1.杠杆平衡条件。
2.功、功率。
【复习难点】机械效率的应用。
行为提示:1.学生自主梳理本章知识,画出思维导图并熟记基础知识。
2.由于时间关系,本部分建议每学完一章,学生形成习惯自主梳理,板书可安排学生完成,上课即进入知识梳理和提问过程,限时5分钟。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单机械⎩⎪⎪⎪⎪⎪⎪⎪⎪⎪⎪⎨⎪⎪⎪⎪⎪⎪⎪⎪⎪⎪⎧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原理(平衡条件):F 1l 1=F 2l2生活中的杠杆⎩⎪⎨⎪⎧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滑轮⎩⎪⎨⎪⎧定滑轮:轴固定不动 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 变力的方向滑轮组⎩⎪⎨⎪⎧a.组成 b.特点:既能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拉力与物重、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的关系机械效率⎩⎪⎨⎪⎧W 有、W 额、W 总及关系公式:η=W 有W 总,机械效率总小于1机械效率的测定及计算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W =Fs 单位 J 功率⎩⎪⎨⎪⎧物理意义定义公式:P =W t =Fv 变形式⎩⎪⎨⎪⎧W =Pt t =W P 动能和势能⎩⎪⎨⎪⎧动能⎩⎪⎨⎪⎧定义影响因素重力势能⎩⎪⎨⎪⎧定义影响因素弹性势能⎩⎪⎨⎪⎧定义影响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的含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
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复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知识板块一杠杆的作用如图,在一次野外活动中,小明用一木棒扛一包裹吃力前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五节机械效率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五节机械效率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十章《机械与人》的第五节《机械效率》。
本节主要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如何计算机械效率,以及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 = W_有用 / W_总。
3.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额外功,增加有用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2.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使用的机械,如电梯、自行车等,思考这些机械在使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损失。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机械效率的定义2.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3.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机械效率的概念,列出计算公式。
2. 分析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问题。
答案:1. 机械效率的概念: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计算公式:η = W_有用 / W_总。
2. 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题目自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灵活运用机械效率的知识。
拓展延伸:1. 让学生探索其他物理量(如速度、功率等)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机械,引发学生对机械效率的思考。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机械与人》复习学案
新课标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机械与人》复习学案(杠杆与滑轮)一、知识梳理活动1:自主阅读(9.1、9.2节)、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完成学案1.观察课本P 152图9—1各实例的共同特征,物理学中把 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_______叫做杠杆,这一固定点叫做杠杆的_______。
如图1所示,铡刀铡东西时杠杆的支点是____、F 1是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_____、F 2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_____,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 1 和阻力臂L 2。
2、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____状态。
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 ,请将三次实验收集的数据填入下表,并完成表格,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课本P 155图9—4,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可知: ①图(a)(c)为_______杠杆,这是因为L 1________L 2②图(d)为_______杠杆,这是因为L 1________L 2③图(b)为_______杠杆,天平就是一个_______杠杆图1 A判定某一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习课本9.2节内容,思考以下问题:①定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 ,但不能_______,其实质是一个_______杠杆。
②动滑轮能够_______,但不能_____________,其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___倍的杠杆。
③滑轮组既能_______,又可以_____________,有几股绳子承担物重,拉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__。
活动2:展示交流(每组抽取一名同学展示本组答案)二、典例剖析、方法总结:活动1:合作交流、完成下列题目1、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体育健身运动,如图1所示是小明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章 机械与人 复习学案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复习学案全章知识点:1、杠杆的五要素: 、动力、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 。
2、杠杆平衡条件(写公式): 。
3、画力臂的步骤:(1)找支点、(2)延长力的作用线、(3)过 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4)用大括号和字母标出力臂。
4、杠杆分为:(1) 杠杆(L1 > L2)、(2) 杠杆(L1< L2)、(3) 杠杆(L1 = L2)、5、在甲、乙两个图中n=5的是 图,若分别用它们把60 N 的重物提起。
(1)在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的情况下, 则F1=___ __N ,F2=__ __N ,(2)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而每个动滑轮受到的重力是15N , 则:F1=___ __N ,F2=__ __N 。
(3)如果都使物体上升10m 的高度,那么甲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下移动 ,乙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上移动 。
(4)由此可知 滑轮组更省力一些, 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6、 滑轮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而 滑轮不改变动力的方向,却能省力。
7、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有力有距且 。
8、功的公式: 单位是: 。
9、功率(P): ,叫功率。
单位是:计算公式: ,推导公式: 10、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 推导公式: 、 11.动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物体的 赿大, 赿大,物体的动能就赿大。
12.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13.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 而具有的能。
物体的 赿大, 赿大,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赿大。
1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的能。
物体的 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15.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 (焦耳)跟踪训练:1、请分别在下左图中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标上符号。
2.在上右图中画出杠杆平衡时作用在B 点最小的力和这个力的力臂(O 为支点). 3、在下图的几个情形中所提到的力没有做功的是:(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机械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2)、在相同的时间内,机械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3)、机械做功所用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 (4)、机械做功越快,功率越大5、在某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11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200N 的建筑材料从地面运到高20 m 的楼上,手竖直向上的拉力是500 N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在这个过程中,求: (1)工人做的额外功是多少?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3)如果工人所用时间是40S 钟,则工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大?抽水机手柄甲 乙课后作业:1、用一根硬棒撬石头,如果石头重2.4×l03N ,动力臂是1.2m ,阻力臂是20cm ,那么,要把这块石头撬起,施加的动力应当是 N 。
沪科版物理八年第九章《机械与人》全章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第九章《机械与人》全章学案第一节杠杆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能根据相关的实物,画出杠杆示意图。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杠杆,会对杠杆进行分类。
学时安排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认识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二学时学习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第一学时课前准备1.自带物品课前从家里带来羊角锤、剪刀、钳子、起子(及带瓶盖的废酒瓶)等工具。
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一、认识杠杆活动1:分别用羊角锤起钉子、用剪刀剪纸、用起子起瓶盖、用直尺撬文具盒……。
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讨论:1.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哪些共同特征?2.请画出下图中各杠杆的支点O和动力F1及阻力F2的示意图。
思考:F1和F2是谁受到的力?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活动2:回忆你玩过的跷跷板的游戏,结合观察下图思考:1.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说明学生说出杠杆的特征后,教师顺势给出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几个名词。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探究杠活动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右边/N 距离L2/cm杆的平衡条件。
若在课堂上播放实景视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效果更好。
基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此时不急于硬性给出“力臂”的概念,而是称之为悬挂点到支点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实验可由教师演示,学生记录数据。
通过演示实验首先使学生发现:当用弹簧测力计斜拉杠杆时,左右两边的力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距离的乘积不再相等!形成认知冲突。
然后教师引入“力的作用线”和“力臂”的概念。
第二学时课前准备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三、杠杆的分类活动4:标出下图中杠杆的支点,并画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然后思考讨论:1.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上图中的杠杆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哪个既不省力,也不费力?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为什么有的杠杆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既不省力又不费力?3.生活中还有哪些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请列举几例,并画出这些杠杆的示意图。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导教学设计:第十章 机械与人复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导教学设计:第十章机械与人复习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回顾和总结第十章“机械与人”的知识点; 2. 理解机械与人的相互关系,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 掌握机械与人的相互关系; 2. 能够灵活运用机械与人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 理解复杂机械运动的原理; 2. 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白板、黑板、笔、多媒体设备;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引导学生复习第十章所涉及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或黑板,复习第十章的核心知识点,包括: 1. 机械与人的相互关系; 2. 杠杆的原理和应用; 3. 轮轴的原理和应用; 4. 齿轮的原理和应用; 5. 报废利用和资源节约的意义。
3. 练习巩固(15分钟)教师根据教材或准备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并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和答疑。
4. 实践运用(30分钟)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结束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机械与人相关知识。
六、教学评价通过教师的观察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教学评价。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作业考核等方式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以上是针对《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导教学设计:第十章机械与人复习》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章机械与人复习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1. 功和能量: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功的单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2. 简单机械: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轮轴、滑轮。
3. 机械能: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的计算、机械能的转换。
4. 机械与人:工具的使用、机械的发明和改良、机械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和能量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和能量的转化原理。
2. 熟悉简单机械的种类和特点,了解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的计算、能量的转化、简单机械的特点和应用。
难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能量转换的原理、简单机械的分类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播放设备。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设备,如剪刀、锤子、自行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机械设备是如何帮助人们做功的。
2. 知识讲解:讲解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单位,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答相关的练习题目。
4. 简单机械的学习:介绍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特点,并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
5. 机械能的学习:讲解机械能的定义、计算方法和转换原理。
6. 机械与人的关系:讲解机械在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改良机械来提高生产效率。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第十章机械与人一、功和能量1. 功的概念2. 功的计算方法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二、简单机械1. 杠杆2. 轮轴3. 滑轮三、机械能1. 机械能的定义2. 机械能的计算方法3. 机械能的转换原理四、机械与人1. 工具的使用2. 机械的发明和改良3. 机械在生产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已知一个杠杆的长度为2米,一端施加的力为10牛,另一端施加的力为5牛,求杠杆的平衡条件。
答案: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 F2L2,代入数值得:102 =5L2,解得L2 = 4米。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0章 机械与人导学案3(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与人导学案3(新版)沪科版1、知识目标:进一步知道机械功、功率,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2、技能目标:通过实例进一步会判断力是否做功,用公式计算机械功;掌握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会用公式计算功率;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3、情感目标:在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相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是提高学习效率。
学导重点及方法判断一个力是否做功,做功快慢的比较,功率的理解,计算功、功率、有用功、额外功及机械效率是考察的重点,结合简单机械考察计算机械效率和提高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错误,为此作为难点。
问题预设1、重为1000N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0m,拉力对小车做功了吗?结合教材中的图例,你认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做功的必要因素有哪些?写下来;并再举3个例子说明,归纳出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2、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多大?将一个鸡蛋举高1m,对鸡蛋做了大约多少功?估测一下我们的物理课本重,将课本从桌子下面拿到桌子上大约做多少功?在计算功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写下来。
3、物体运动有快慢之分,同样做功也有快慢之分,体重相同的王刚和李明都从教学楼的一楼上到三楼,王刚是走上去的,李明是跑上去的;则他们上楼谁做功能更快,我们已学习了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与此类似,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有哪些?对于做功快慢如何进行定义的?怎样进行相关计算?4、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滑轮组,将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
做的功中哪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试着分别用公式表达出来。
还可以求出物理量,看谁写的多。
5、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实验时沿什么方向拉绳子自由端最省力,且应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若仅增加物体的重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是恒定的吗?那么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呢?由此你会得到什么启示?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2分钟观看奥运冠军的夺冠时刻,分析他的做工过程和不做功的情况,对比抓举,若成绩一样,他们做功的快慢。
第九章_机械与人_复习学案
初二物理第九章《机械与人》复习学案姓名_______ 班级____ 学号____(一)杠杆1. 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________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杆杆的五要素________: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________:使杠杆转动的力。
_____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__________: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___________: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画力臂4 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第一步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若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或如图7所示,物体重2N挂在A点,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在B点加__________N的力,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若在C点加力,应加__________N的方向向__________的力才能使杠杆重新平衡;若物体重为5N,应在B点加__________N的方向向__________的力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
5. 杠杆的种类(1)省力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
(2)费力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
(3)等臂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二)滑轮1. 定滑轮(1)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原理:定滑轮实质是________,不省力,但能改变________。
(3)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力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距离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2. 动滑轮(1)定义:轴可以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原理:动滑轮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 机械与人 复习导学案
第10章机械与人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号【学情分析】学生系统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学习内容分析】机械与人【学习目标】1.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根据力作出力臂;知道滑轮的实质,及它们的特点;知道做功的必要因素及计算功的公式;知道功率及其表示的物理意义;知道机械效率及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并知道决定动能、势能的相关因素。
2.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的问题,确定滑轮组承担物重的段数n,进行有关计算。
能利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解决简单问题。
合理利用机械能。
3. 复习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验及从实验中归纳实验规律的能力,要求学生尊重实验事实,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重、难点】重点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杠杆的应用,滑轮的应用,机械效率的应用,能量转化应用。
难点杠杆的应用,滑轮的应用,机械效率的应用,能量转化应用。
【新课教学】一,形成知识网络(1)功③;5、功的原理:。
2 / 2 (3) 1、定义: ; 功 2、公式:P= = ;率 (P : 、单位符号: ;W : 、单位符号: ;t : 、单位符号: )3、单位: ;进率 。
4、实验:测功率的方法:测量 和 。
1、动能2、重力势能3、弹性势能4、机械能:5、动能和势能转化【当堂训练】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着一只木块P 沿水平面以0.5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N ,若每只滑轮重1N ,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在2s 内拉力F 做的功为 J 。
2、小婷跳绳时所穿鞋的总质量为0.4kg,她1min 跳绳180次,假定每次双脚抬离地面的最大高度均为5cm ,则每上升一次,她对鞋所做的功为 J 。
跳跃时若上升所用的时间占每次跳跃时间的3/10,则每上升一次,她对鞋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W (g=10N/kg )3、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 ,那么在一天时间内心脏做功 J ,如果心脏每分钟跳动60次,那么每跳动一次做功 J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机械与人(1)杠杆和滑轮复习学案班级姓名日期一、知识梳理:(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_______ 的硬棒称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是:、、、、。
作力臂的方法:先找到,再画出,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再画出垂直的符号即可。
3、如果一个杠杆保持或匀速转动状态就说杠杆平衡了。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用公式可表示为:。
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这种杠杆,省了,费了。
如:瓶起子、钢丝钳、铁秋(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这种杠杆,费了,省了。
如:钓鱼竿、镊子、筷子(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这种杠杆,既也。
如:托盘天平(二)滑轮1、定滑轮实质上是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但能改变。
绳子移动的距离S 物体移动的距离h。
如:旗杆顶上的滑轮2、动滑轮实质上是个动力臂是阻力臂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但不能改变。
S与h之间的关系:3、使用滑轮组既可以,又可以;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表达式是:。
s与h之间的关系:3、奇动偶定原理:使用滑轮组时,直接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为n。
若n为偶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滑轮上;若n为奇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滑轮上。
4、确定绳子的股数:数上绳子的根数。
二、例题精讲:专题一:作图1.如图所示,杠杆OA 在力F 1、F 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 2是力F 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F 1的力臂和力F 2。
2.在上图中,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 的示意图(保留作图痕迹)。
3.某人用110N 的拉力提起重300N 的物体,在上面方框内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专题二:三类杠杆1、如图所示是安置在某收费站栏杆的示意图,当在A 处施加一个动力时,可将栏杆拉起来,它是一根()A .省力杠杆B .费力杠杆C .等臂杠杆D .无法确定专题三: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有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
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2、根据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中,首先把横杆的__________支在铁架台上,再调节横杆两端的____________,使横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_。
(2)某同学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的右端翘起,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_______移动;或者调节左端的螺母,使它向________移动。
(3)操作时,把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_________或在杠杆上的_______,使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小宇同学在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对应的力臂,结果发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于是小宇说,杠杆平衡条件在此种情况不成立,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专题四: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1、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A点处挂上一重物,B点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着,杠杆正好在水平位置上平衡,若弹簧秤示数为9牛,则物体重力为_________牛。
2、一位体重为500牛的同学在做俯卧撑,如上中图所示,A点为重心,则地面对他双手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如上右图所示,在杠杆AOB的A端挂一个重为GA的物体,B端挂―个重为GB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A.GA=GB B.GA<GB C.GA>GB D.无法判断专题五:杠杆力臂及力的大小变化问题1、如下左图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C.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专题六:杠杆平衡的判定1、一个已经平衡的杠杆,两端挂有40N和50N的重物,当将两边同时都增挂5N重物时,杠杆应()A 仍平衡B 挂40N的一端下沉C 挂50N的一端下沉D无法判断2、如上右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左边A处的砝码移至C处,要使杠杆重新恢复平衡,必须( )A 将B处的砝码移至D处B 将B处增加一个同样的砝码C 将B处的砝码移至D处后去掉一个砝码D 将B处的砝码去掉一个专题六:杆秤的误差分析1、一根杆秤,因秤砣磨损一部分,由它称得的质量比被称物体的真实质量()A、大B、偏小C、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如右图所示为一杆秤,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秤砣上吸附一块磁铁,将使测量估大于物体真实量B 在秤砣上吸附一块磁铁,将使测量估等于物体真实量C 用B提钮时,该秤的最大称量值比用A提钮时最大称量值小D 用B提钮时,该秤的最大称量值比用A提钮时最大秤量值大专题七:滑轮的探究1、如图所示,用滑轮匀速拉动物体,若在绳端分别以三个不同方向的力拉动,不计一切摩擦,则在F1、F2、F3中( )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一样大2、如图所示,若人手拉力F=50 N,则货物重____ N(不考虑动滑轮和摩擦),A钩所受的拉力为__ N,若重物上升1m则F移动3、如图用滑轮组将一重3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拉动,若水平拉力为120N,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向。
第十章《机械与人》(2)功和功率、机械效率班级姓名日期一、知识梳理:(三)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二是。
2、功的公式,功的单位分别是。
1J= N.m.3、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
(四)功率1、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物理量。
定义:2、功率的计算公式,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还可以用公式计算。
3、单位:瓦特(W),1MW= Kw=W。
如物体运动的功率为25W,含义指。
(五)机械效率1、有用功是(通常W有用=Gh),额外功是,但又的功,总功是即做的功(通常W总=FS)。
2、机械效率是跟的比值,它总是1,且单位。
机械效率的公式是:。
3、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竖直方向上)物体的___和______ 。
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就对于实际机械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W有W总,因此机械效率总100%。
4、分别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把同一个重物提升到同样的高度,使用较省力,使用机械效率较高。
(六)机械能1、一个物体能够我们说它具有能。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动能的大小和物体的和有关。
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它的大小与物体的和有关。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能叫。
3、和统称为机械能,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在转化过程机械能的总量保持。
二、例题精讲: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80N的物体G,所用拉力F为200N,将重物提升3 m所用的时间为10s.求:(1)重物上升的速度.(2)拉力所做的有用功.(3)拉力的功率.(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如图所示,要粗测小明同学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
下面所列的物理量中,不需要测量的是()A.他的质量B.单杠的高度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3.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相同重物匀速提高相同高度(不计摩擦)()A.甲图省力且机械效率大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C.乙图省力,甲的机械效率大D.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4、如图2所示,小明学过机械效率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倾斜程度与斜面的机械效率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物块的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1)第三次实验填入表格中的数据:有用功为_______J ,总功为________J ,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越___________。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
(4)如果小明还想探究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不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13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应改为 ;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13乙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
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