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肾相交”丨“心肾相交”的理论源流
心肾相交的名词解释
心肾相交的名词解释心肾相交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心脏和肾脏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
根据中医理论,心肾相交的概念对于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云:“心主血脉,肾主心肌”。
这句话正是心肾相交理论的出处。
中医认为,心为阳脏,肾为阴脏,阴阳需要相互配合才能保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心肾相交即表示了阴阳之间的交互作用。
首先,心肾相交体现在阴阳平衡上。
心为阳脏,肾为阴脏,二者之间需要保持阴阳的平衡状态。
心阳不足会导致心脏失去调控功能,出现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而肾阳不足则会影响到心脏的供血功能,导致心脏缺血、心绞痛等病理变化。
因此,心肾相交的理论就强调了阴阳平衡对于心脏功能的重要性。
其次,心肾相交还体现在精血的生成和调控上。
中医认为,肾藏精,心主血脉。
心肾相交将两者的功能联系起来。
肾脏负责生殖功能、生长发育以及造血功能的一部分,而心脏则通过血液的泵送作用将养分、氧气等送达全身各个器官组织。
心肾相交的理论强调了肾脏对于血液的重要调节作用,任何对肾脏的损伤都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的紊乱。
此外,心肾相交还体现在情志对心肾的影响上。
中医认为,心主情志,肾藏精。
情志过度刺激会导致心脏受损,从而影响肾脏的功能。
而肾脏的功能状态也会间接影响心脏的稳定性和功能。
因此,心肾相交的理论也提醒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对心肾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心肾相交是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心脏和肾脏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强调了阴阳平衡、精血生成和调控、情志对心肾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人体的健康来说,心肾相交的理论对于维持心脏健康、调节情绪、保持代谢平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了解和运用心肾相交的理论是保持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心肾相交论治心肾共病
从心肾相交论治心肾共病通过查阅心肾共病的相关文献,从心肾相交的中西医理论研究、机制研究及临床研究多个方面,对心肾共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理论探讨。
标签:心肾相交心肾共病研究进展目前对有关中西医研究CRS的文献鲜见报道,因此探讨心肾相交论治心肾共病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本文着重从中西医结合方面综合论述心肾相交的概念、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
1概念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的定义为心脏或肾脏对另一器官的损害不能代偿时,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加速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和衰竭。
2008年Ronco等[1]根据CRS的病理生理、发生的时限等,将其分为5种亚型:I型(急性CRS),心脏功能急剧恶化引起急性肾损伤(AKI);II型(慢性CRS),慢性心脏功能异常引起慢性肾脏病的进展;III型(急性CRS),急性肾功能恶化导致急性心脏损害;W型(慢性CRS),慢性肾脏病(CKD)导致心功能下降,左心室肥大,和(或)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V型(继发性CRS),系统性疾病引起心脏和肾脏的同时损伤。
而中医多将CRS归属于水气病、心悸、喘促、胸痹、痰饮、水肿等范畴。
中医理论认为心肾相交是指心肾两脏在生理状态下,上下阴阳水火之间相互资助又相互制约关系的概括,包括心肾水火相交、心肾阴阳相交、心肾之气相交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心肾之间阴阳的交感是心肾相交的基本形式,脾、胃、肝、肺气机的升降是心肾相交的辅助[2]。
心肾相交正是CRS 的核心中医理论。
2发病机制CRS发病机制复杂,涉及交感神经系统(SNS)、免疫系统和错综复杂的血管通路反馈系统等,且具有高发病率、病死率、再入院率,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等特点[3],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然而对于心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诸多学观点各异。
如Bongartz等[4]列出了四个可能导致心肾相互作用的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活性增加的交感神经系统。
心肾相交中医的名词解释
心肾相交中医的名词解释心肾相交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心脏和肾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中医中,心与肾相交的概念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释和理解。
首先,心与肾相交可以从解剖生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主要功能是循环血液,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而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主要负责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水盐平衡。
从解剖上看,心脏与肾脏位于人体的两个不同区域,但其功能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心脏的功能不仅仅依赖于血液的供应,同时也受到肾脏的调节和影响。
肾脏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心脏的活动和血液供应的影响。
其次,心与肾相交可以从中医理论的角度进行解释。
在中医理论中,心与肾被视为是阴阳之间的关系。
心为阳脏,肾为阴脏,它们之间形成了阴阳互补、阴阳平衡的关系。
心主神志,肾主生育,两者在生理上有着相互促进、相互调节的作用。
心肾相交也包含了中医理论中的心肾相关病理的观点。
例如,中医认为心火旺盛、心阳亢进会影响到肾的功能,引发一系列心肾相关疾病,如失眠多梦、遗精早泄等。
同样的,肾虚也会影响到心脏的活动,导致心功能减退等问题。
此外,心与肾相交还可以从情志方面进行解释。
中医理论认为,情志因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心脏为情志之脏,主管情感的表达和调节。
而肾脏则是意志之脏,主管人体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力。
心肾相交表明情志与意志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情志的过度激动或压抑,会对心脏和肾脏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心肾相关的疾病。
例如,长期的忧虑和抑郁会损伤心脏和肾脏功能,诱发心肾相关的问题,如心悸、腰膝酸软等。
最后,心与肾相交还可以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进行解释。
在中医养生学中,心肾相交被视为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则之一。
中医强调通过调理心肾之间的关系,保持阴阳平衡和身心的和谐。
例如,通过调理心脾肾的关系,可以提高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免疫力。
通过调理心肝肾的关系,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血管功能。
因此,通过调整心肾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身心健康的目标。
我对“心肾相交”的理解
我对“心肾相交”的理解心火为君火,肾火为相火。
心肾相交指的是心火(心脉传送出来的温度)能下降而温暖肾,相火(肾脏播散出来的温度)能上济于心,称之为心肾相交。
这个是恒定不变的,就象白天日照当空水蒸气蒸腾向上而温煦万物,此时太阳温度与大地之地温相互交应。
夜晚月亮皎白,气温下降,凝水蒸气为露下落而滋养根系(清晨可看到玉茭高梁等的根部都有一小团湿土)。
等同与人之肾阴。
在人体内不论是心火还是相火,说白了指的就是体内脏腑温度的互相接济。
心脉内所携之温度下济于肾,而促使肾得温而行使正常职能(肾小球过滤水液为津液蒸腾向上滋养全身脏腑及皮肉腠理及经络。
就这么个简单的道理。
那么假如心肾不交会怎么样呢?一、上热下寒,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特大的好奇心。
即然心肾济济是恒定不变的自然现象,为什么会有上热下寒之症呢?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最近在听了任利老师的讲课之后恍然明白此乃肾寒(肾温低)不能蒸腾水液上济与心肺而导致的。
那么是什原因导致肾水寒了呢?这时我想到了脏腑的温度。
心火(心脉的温度)是从哪里来的呢?大家知道心脏的上部是肺,心脏的下部是胃,也就是说心脉的温度来至于脾胃的温度,脾胃的温度来至于饮食的温度。
而心与小肠相表里,也就是说我们吃进的食物所含的温度必须能传达到小肠才能上济于心。
更重要的重点是我们吃进食物所携带的温度能够传达至肾才能做到心肾相交,心肾相济这个功能的正常运行。
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乃储尿之腑,说白了就是膀胱尿液的温度决定了肾脏的温度,甚至膀胱尿液的温度还影响了男女生育的问题,是不是不可思议?但实际情况的确这这样的(女子子宫与男子精睾无一不傍在膀胱尿道附近)。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吃进的食物所携带的温度能传达至小肠,传达至肾呢?在这里有必要探讨下食物所携带的热量,也就是所卖食物盒上标注的热量多少多少大卡。
携带热量最少的自然是寒凉性食物了,如桔子,苹果等或者冰凉饮料等。
这类性食物进到胃里首先会消耗一部分胃温,使胃温下降,不但生成腐熟的有机营养物质发生改变,而且心脏的温度也会随着胃温的下降而下降,从而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肾脏离心脏最远,当血液由心脏输送到肾脏的时候温度就更低了(吃进的寒凉食物首先消耗一部分血液温度,血液在流经到肾脏的途中又会耗散一部分温度,当血液流到肾脏的时候温度自然就更低了),达不到肾脏所需之温。
“心肾相交”的理论渊源
爻 , 间 为 阴爻 。坎 属 阴 , 内 寓 阳爻 ; 属 阳 , 内 中 但 离 但
中图 分 类 号 : 2 3 1 R 2 .
文 献 标 志 码 : A
含 阴爻 。古代 哲 ( ) 家 认 为 坎 离 二 卦 可 说 明 阴 医 学 阳二气 中 阴中有 阳 , 中有 阴 , 阴 的最 高哲 学范 畴 , 建立 了 一个 完 并 整哲学 思想 体 系。《 传 》 为 , 界上 的许 多现 象 易 认 世 都具 有 阴 阳的 性 质 , 仅 自然 现 象 的气 分 阴 阳 , 不 天
地 、 雷 、 火 、 泽分 阴 阳 , 会 现象 的君 臣 、 子 、 风 水 山 社 父 夫妇 可分 阴 阳 , 且 数 学 上 的 奇偶 、 性 上 的刚 柔 、 而 品
经》 书于殷周 时期 。《 成 易经》 框架 结构 是 由阴爻 的 和阳爻 两个基 本符 号 推 演 而成 , 由此 排 列 组 合成 八
卦 , 乾 为 天 , 为 地 , 为 雷 , 为 风 , 为 水 , 为 “ 坤 震 巽 坎 离 火, 艮为 山 , 为 泽 ” 由 此 八 卦 再 重 迭 为 六 十 四 兑 。 卦 , 有 卦 象 变 化 都 由 这 两 个 基 本 符 号 的变 化 而 来 。 所
中医研 究 2 1 0 0年 l 第 2 1月 3卷 第 1 1期
T M R s N v m e 0 0 V J2 0 “ C e . o e b r 1 o. 3 N 2
.
.5 .
文 章 编 号 : 0 1—6 1 ( 0 0) 1—0 0 10 902 1 1 0 5—0 3
以及 阴 阳交感理论 源 于《 易》 周 的卦象 , 其是 “ ” 尤 坎
“ ” 卦 。古代 内丹术 理论 也 源 于 周易 的卦 象 , 离 二 它 用 “ 离 交 济 ” “ 肾 交 互 ” 说 明 人 体 的 阴 阳 交 坎 或 心 来
心肾相交理论内涵及临床应用
・
21 0 0年 1月第 2 6卷第 1 期
S A X FT M Jn 00V 12 o 1 H N I O C J a.2 1 o.6N .
・ 9・ 5
随
笔 ・
心 肾相 交 理 论 内涵 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临床 应 用
李 欧 孙 兰军 赵英 强
摘 要 : 肾相 交是 中医学解释 心 肾之 间生理关 系的一 个重要 概念 ,交通 心 肾是 临床 治疗的一 种重要 方 法。心 肾相 交的 心
水 上 济 , 下 的 水 须 肾 阳蒸 动 才 能 上 腾 ; 上 的 火 热 须 水 在 在
津 滋润 制约其偏 亢 。上下交换 的关系 即气化表 现形 式。
2 3 三焦 场所 : 容川 谓 : 三焦根 于 肾系 , . 唐 “ 上连 肺系 , 下
影响的概括 ; 肾不 交则 指心 与肾两脏 失去 协调关 系 的病 心
血管 内血 液淤积 , 肾代偿性地钠 水潴 留产生水 肿。2 O世纪 8 0年代后 , cez Makni 出前 向性 衰竭理论 , 为心衰 症状 e提 认 是 由于心脏搏 出量低 不 能满 足机 体 的需 要导 致机 体乏 力
含 义 实 际上 是 指 心 ( )与 肾 ( ) 两脏 互相 制 约 平衡 的 一 种 生 理 状 态 , 发 生 学 的 角度 解 释 心 肾 交 通 的 理 论 渊 源及 其 发 展 火 水 从 脉 络 , 述 了现 代 医学 对 心 肾关 系的认 识 , 且 阐 明 心 肾 交 通 理 论 及 其 在 现 代 临证 方 药运 用 中的 指 导 作 用 。 论 并 关 键 词 : 肾相 交 ; 肾学说 ; 医基 础 理 论 心 心 中 中 图分 类 号 :R 2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0— 16 2 1 ) 1— 0 9—0 2 A 10 7 5 (0 0 0 0 5 2
心肾交通理论之我见
心肾交通理论之我见摘要本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宗旨,从发生学的角度澄清了心肾交通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脉络,例证了心肾交通理论及其在现代临证方药运用中已走向虚化和泛化,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心肾交通理论不宜在中医临证方药中运用。
关键词心肾交通心肾不交中医学术发掘临证方药应用笔者近日研读周凤梧教授《实用方剂学》,对交泰丸章节中关于心肾不交的阐释颇存疑虑。
周老言:失眠一证,多由于心火上亢。
而心火上亢,可因肾阴亏耗所致,也可因肾阳衰弱所致;前者属于阴亏阳亢,后者属于火不归源,二者虽有不同,但都属“心肾不交”。
又言:失眠方中常用黄连泻心火,配以阿胶、鸡子黄、白芍之类滋养肾阴,以制其亢阳;配以肉桂,是温其肾阳,引火归源。
这些配伍,都属“交通心肾”的治法。
此外,远志、菖蒲性味辛温,功能开窍,与养血重镇药相配即有安神之效,也称为交通心肾[1]。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肾不交?它包括哪些病证?什么是交通心肾?它包括哪些治法?笔者从发生学的角度将心肾交通的理论形成与发展简略归纳为三个阶段,三种观点。
1 心肾交通的理论萌芽交通心肾一说,一般认为源于易学。
《周易·象上》曰:“天地交,泰。
”泰,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坤上,天地交,万物通,其志同。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又曰:“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从宇宙范围说明天地之间阴阳水火相交的自然规律。
华佗在《中藏经》中提出“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的观点,认为水火相交才属正常。
直到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提出了心肾相交的理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
由此可见心肾交通在中医学理论中的本始含义为:心为火,肾为水,心肾交既,阴阳相和,故人体康泰。
此为观点一。
这种观点现代中医理法方药多已不取。
2 心肾交通的理论形成随着宋代理学的兴起,心肾交通的发展引人注目。
“心肾相交”与“心肾不交”浅识
“心肾相交”与“心肾不交”浅识摘要:“心肾相交”是中医藏象生理学说的重要内容,心肾不交则是与之对应的中医病理概念,通过对两者的理论渊源、理论基础、作用机制、病理机制、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六个方面的梳理,希望有益于理论学习与临床工作。
关键词:心肾相交心肾不交理论临床“心肾相交”为中医生理术语,首见于明・周之干《慎斋遗书・阴阳脏腑》,“心肾不交”为中医病理术语,最早见于南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虚损论治》。
“心肾相交”、“心肾不交”一直是颇为共同关注的论题。
本文试通过对心肾相交产生的理论渊源、理论基础、作用机制的进行梳理,进而阐发心肾不交的病理机制、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以期对理论学习、临床工作有所意义。
一、心肾相交的理论渊源“心肾相交”理论起源于《周易》:“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内经》中虽没有明确提出心肾相交这一术语,但对此有所阐述。
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肾,骨病无多食苦。
”皇普谧解释为“苦走心,此云走骨者,水火相济,故骨气通于心也。
”《素问・六微旨大论》明确记载:“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为后世“心肾交通”和“心肾不交”做了铺垫。
魏晋时期,《针灸甲乙经》云:“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既济。
”“水火既济,骨气通于心也。
”这是中医学史上首次明确了心肾水火间互相既济的理论。
唐朝孙思邈承此说,《备急千金要方・心脏脉论第一》讲:“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
金元时期,《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提到:“上热甚而下热微,俗辈复云肾水衰弱,不能制心火,妄云虚热也。
抑不知养水泻火,则宜以寒,反以热药欲养肾水,而令胜退心火,因而成祸不为少矣。
”刘完素认为心火易亢,肾水易衰,故心肾不交病证多为阴虚火旺。
“心肾相交”作为中医生理术语,首见于明・周之干《慎斋遗书・阴阳脏腑》,书载:“心肾相交,全凭升降。
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
心肾相交和心肾不交理论的
精神疾病
根据心肾相交理论,精神疾病常 常与心肾不协调有关。临床上, 医生会采用心理疏导、气功、针 灸等方法,调整心肾功能,促进
患者康复。
失眠
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问题,可以 通过调整心肾功能,促进阴阳交
融,改善睡眠质量。
情志疾病
一些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如焦虑 症、抑郁症等,可以通过调节心 肾功能,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心肾不交理论
02
心肾不交的概念
心肾不交是指心火不能下移,肾水不能上济,心肾之间的生理关系失调,从而出 现以失眠为主症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心肾不交是一种中医理论,认为心与肾之间存在密切的生理关系,两者协调失衡 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心肾不交的生理表现
失眠
心肾不交患者会出现失眠症状,表现为难以 入睡、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等。
心肾相交的生理表现
• 心肾相交的生理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火与肾水相 互平衡,心火下行以温养肾水,肾水上济以滋补心阴;心主血 脉与肾主藏精相互协调,精血互生互化;心主神志与肾主藏精 相互滋生,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心肾相交的理论基础
• 心肾相交的理论基础主要基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根据阴 阳五行学说,心属火、属阳,肾属水、属阴,两者之间存在 阴阳互补、水火既济的关系。在五行学说中,火与水相生相 克,心火与肾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达到动态平衡的状 态。此外,心属南方、属夏,肾属北方、属冬,南方的火与 北方的水相互融合,也是心肾相交的理论基础之一。
心肾相交和心肾不
06
交理论的发展趋势
和展望
发展趋势
理论完善
目前心肾相交和心肾不交理论在解释生理、病理现象上还 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随着研究深入,理论本身会不断完 善和丰富。
什么是心肾相交?
什么是心肾相交?
中医里经常谈到心肾相交。
这里的心肾相交,不是指的心脏和肾脏,而是指的心气和肾气,是这两种气相交。
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依然不明白。
那么可以借助天气和地气相交来说明,地下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袅袅上升,一直升到天空中去,即是地气交于天气。
天空为阳,地气为阴,此为阴气交于阳气。
交会,也就是会和的意思。
下雨的时候,天上的能量又跟随着雨水降到地面上,这是阳气交于阴气。
这里的天地二气相交,天地本来的位置都没有动,是二者的气在交会。
心肾相交也是如此。
晚上睡眠,是心气下降进入小腹,和肾气相交,二者正常交会,就会有良好的睡眠。
中午的时候,是肾气上升交于心气,此时可以小憩一会,就是午睡。
为什么二者交会容易睡眠吗?心气旺,神气就足,心气交于肾气,心火藏于肾水中,神气自然困倦;肾气交于心,也能暂时让心气休息,此时也会出现困倦的情况,此时午睡一会,对下午的心神活动非常有帮助。
心气本身属于火,肾气本身属于水。
心气本身就有向上的趋势,肾水本身就有向下的趋势。
心肾相交,则心气不向上散失,肾气不向下散失,可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所以,睡眠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如果长期睡眠不好,心肾不交,则对健康的影响很大。
甚至心神外散,出现种种幻觉,精神出现问题。
心神相交的中医理论
心神相交的中医理论展开全文心肾相交理论在人体脏腑间的生克关系的协调上,以及阴阳升降消长的动态变化中,形成了一些功能性的“轴心”、“枢纽”,如脾气的升与胃气的降紧密配合,构成人体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肝气的出与胆气的入,构成人体气机内外出入的枢纽;肝气的上升与肺气的肃降配合,形成一个气机运行的小周天;心火的下降与肾水的上升,形成一个心肾相交的动态平衡。
说到心肾相交,是人体内水火既济的具体表现形式,在维持人体阴阳协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肾相交的理论渊源于《黄帝内经》,后由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在他的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明确提出来,“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心肾相交,水火相济”。
心肾相交的内涵是:心在上,属于火,应于夏季,《内经》称之为“阳中之太阳”。
太者,大也,就是五脏中心为阳最盛的脏。
肾在下,属于水,应于冬季,《内经》称之为“阴中之太阴”,即五脏中肾为阴最盛的脏。
水与火,是阴阳的象征,《内经》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与阳,尽管是相对的,但它们却不是各自孤立,而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交流的,既对立又统一,阴阳之间若不进行交流,各自为政,画地为牢,中医就叫做“阴阳格拒”,或“阴阳离决”,到这个状态,就会出现严重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心火、肾水虽一上一下,但水火、上下之间必须相互交通,即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助肾阳,共同温煦肾水,使肾水不要太寒凉;而肾阴(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共同涵养心阳,防止心火太亢,这就是心肾相交,《周易》称这种状态为“既济”卦象,所以心肾相交又称作水火既济。
心火与肾水的既济,是人体阴阳升降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现代医学的许多研究也证实了心肾相关,认为心脏参与血液循环的功能,心脏的搏出量、心率,都受着肾脏分泌的物质的调节,如分泌的肾素、血管紧张素可使血管强烈收缩而使血压升高,进而影响到心脏,我们经常见到的肾性高血压,最后会导致心脏病,即属于此,临床称为慢性肾病并发心脏病变。
人体上下交通心肾相交篇讲解
人体上下交通心肾相交篇讲解心肾相交,又称为心肾既济,水火既济,是对心肾两脏在生理状态下,阴阳、水火之间相互资助又相互制约关系的概括。
其具体含义是指,心阳下交于肾以资助肾阳,抑制肾阴而使肾水不寒;肾阴上济于心以资助心阴,抑制心阳而使心火不亢。
心肾相交,作为心肾之间正常关系的体现,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临床上也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而在本科教材中对其论述却不是很多,尤其是其历史渊源、机理及辨证论治方面。
因此,本文在结合其他老师经验的基础上,对心肾相交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地梳理和探讨。
心肾相交的基本概念心肾相交,又称为心肾既济、水火既济,是对心肾两脏在生理状态下,阴阳、水火之间相互资助又相互制约关系的概括。
其具体含义是指,心阳下交于肾以资助肾阳,抑制肾阴而使肾水不寒;肾阴上济于心以资助心阴,抑制心阳而使心火不亢。
如此,则心肾阴阳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共同维持人体的阴阳和平,水火既济的协调关系。
心肾相交理论,早在《内经》中就有阐述。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素问·宣明五气》也云“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肾,骨病无多食苦”,皆含有心肾相交之意。
后世医家对心肾相交的生理、病理机制和辨证论治方面多有论述。
如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水火阴阳论》中云“火性炎上,故宜使之下,水性就下,故宜使之上。
水上火下名之曰交。
交则为既济,不交则为未济”。
周之干《慎斋遗书》中第一次提出“心肾相交”之名,并提出“心肾相交,全凭升降。
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由于心气之降”。
这都是对其生理机制的论述。
在病理方面,张景岳认为“阳并于上,阴并于下,阴阳不交”,指出心肾阴阳的不相交通是产生心肾不交的根本原因。
《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桂枝加桂汤主之。
”第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中医如何从心肾相交的角度防治心脏疾病
中医如何从心肾相交的角度防治心脏疾病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心肾相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对于防治心脏疾病有着深远的意义。
心与肾,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其中包括心脏疾病。
心,在中医里被视为“君主之官”,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它主血脉,负责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濡养全身。
同时,心还主神明,掌控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肾,则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肾中所藏之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
心肾相交,主要体现在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等方面。
水火既济,指的是心属火,位居于上;肾属水,位居于下。
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如此方能维持心肾之间的阴阳平衡。
精神互用,是因为心藏神,肾藏精。
精能化气生神,神能控精驭气,从而实现精神的相互依存和协同作用。
君相安位,意味着心为君火,肾中命门之火为相火。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二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那么,心肾不交又会怎样呢?当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时,就会出现心肾不交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如失眠、多梦、心悸、心烦、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
长期的心肾不交,会使心肾的功能失调,从而增加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心脏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心肾不交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冠心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心慌、胸闷、胸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心肾不交,导致心脉瘀阻所致。
又如,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这也可能是心肾不交,心神失养的表现。
那么,中医如何通过调整心肾相交来防治心脏疾病呢?首先,中药调理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比如,交泰丸就是一个经典的方剂,由黄连和肉桂组成。
黄连苦寒,清心降火;肉桂辛热,温肾助阳。
二者合用,能够交通心肾,使水火既济。
此外,还有许多中药,如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等,具有补肾填精的作用;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能够活血化瘀,通利心脉。
“心肾相交”理论发生学原理的道家思想依据
“心肾相交”理论发生学原理的道家思想依据摘要】心肾相交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居于重要地位,各位医家多有探讨。
本文从道家炼丹术为切入点,运用发生学方法,对心肾相交理论的发展进行探究,意在能找到其理论依据,丰富和完善中医基础理论。
通过对炼丹术和命门学说的一番对比论证,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心肾相交理论是道家铅汞概念的拓延,滥觞于道家思想。
【关键词】心肾相交发生学道家命门心肾相交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因如此所以中医界对其研究探讨颇为深入、广泛,各位医家对该理论的见解,亦莫衷一是,故此将其置于风口浪尖。
而道家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医理论的创生、构建、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道家修身养生思想作为中医理论的构建思想之一,其地位亦是不可磨灭的,尤之于心肾相交理论。
故此对该理论的研究必须见诸于对道家思想的考证。
近年来学术界对心肾相交这个论题的讨论十分热烈,所涉及的范畴也十分广泛。
本文旨在以心肾相交理论的发生学原理为突破口来研究其道家思想依据。
1 道家思想之炼丹术道家修身养生包括服食、外丹、内丹、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
道教信仰长生不老,并把其作为宗教义理的核心和教徒追求的最高境界。
本身就包含着重视医疗的意蕴,其宗教诉求,长生或度人,都与医术和丹药密不可分。
诚如《道枢》卷九云:“养生者以不损为本,进道以无病为先。
”炼丹术是在服石的基础上产生的,炼丹与服石的区别是前者所服用的是天然矿物,后者是矿物的人工炼制品,二者在观念上不同又存在密切联系。
矿石什么时候作为内服药现在很难确定,《山海经》《神农本草经》以及阜阳出土的医书《万物》,长沙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等等古籍中均有记载,《楚辞》歌曰“登昆仑山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汉代名医淳于意的《诊籍》中也记述了扁鹊用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的理论。
可见春秋战国时代服用石药已经相当普遍。
因为历代帝王的长生不死的欲求,大量遣送到还上寻求丹药。
浅析心肾相交
互化 , 心神 肾精 相互 为用 , 君火 帝 火 相得 益彰 , 火 肾水 相互 制 约 , 气与心 血相 助 5个 方 面. 心 元 对 于探 讨 心 肾相交 的 意义 及指 导 临床 治疗 肾不交 导 致的 病证 , 具有 一定 意义 . 关键 词 心 肾相 交 阴阳
' — , 一
( 嘘稿 日期 {9 ~0 — 7 1 9 62 ) 本文 编 辑 : 存 明 王
大柴 胡汤方 出 自强仲 景 之《 伤寒 论 》 主治少 阳 ,
病兼有 阳明腑实证 . 笔者每治 该证 之发热 屡验 . 告 报
如下 .
刘 某 , ,5岁 , 96年 8月 2 女 2 19 0日初诊 发热 , 出 5 .体 温 3 . ℃ , 汗 天 9 1 时冷 时热 . 头痛
大 柴 胡 汤 治疗 高热 例
高平市 中医 医院 ( 山西 080 ) 4 4 0
郭培 恒
关 t词 太柴 胡两
张 振 海
羟方 袭热
lg 半夏 l g 白芍 , 实 1g 大 黄 1g( 下 ) o. o. 枳 2. 5 后 · 生姜 2片 , 枣 3枚 .每 日 1 , 大 剂 承煎分 2次服 次 日, 大便 5 , 次 体温逐渐下降 , 症遂解 . 诸 按: 此病人发热汗 出, 大便干结 , 往来寒热 . 口苦咽 干, 头痛 , 苔黄厚而燥 , 脉弦 数, 为阳明, 少阳台病 之发 热 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 , 苦寒攻下, 清除 胃腑腑实燥 结.二阳同治, 表里双解 , 体温下降, 诸症缓解.
行 即阴阳之质 , 阴阳即五行之气 " " ,五行 之
理 , 互无 穷 . …变 虽无 穷 , 不 出 乎阴 阳 ; 交 … 总 阴 阳之 用 , 不 离 乎 水火 .这 里 虽 然 未 明 确 总 提 出心 肾之 间 的关 系 , 也 间接 地 反 映 了 心 但 肾, 水火 , 阳之 间的 关 系 .坎 离 论 者 认 为 : 阴 " 来 坎 户 , 到 局 , 阳 相 应 . 乃 和 火 水 阴 方 平 "2 《 [ 内经 》 先 确 定了 阴阳 , ] 首 水火 , 心肾 的 关 系 : 在五 行 属 火 , 居 于 上而 属 阳 ; 在 心 位 肾 五 行属 水 , 居于 下而属 阴 .从 阴阳 , 火 的 位 水 升 降理 论 推理演 变 , 于下 者 以升为 顺 , 于 位 位
从中医理论渊源探讨心肾关系
从中医理论渊源探讨心肾关系《内经》还从五味相关上指出:“咸走血……苦走肾”的观点,咸属水,苦属火,心主血,肾主骨,心肾水火互济相交的理论亦直接源出《内经》,其所论乃心肾相交的雏形。
故皇甫士安注云:“苦走心,此云走骨者,水火相交,故骨气通於心也。
”这是从心肾相关的联系上对心肾相交的阐述。
《素问?阴阳类论篇》曰:“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腕下”,指出病理情况下通过心肾相交的关系,肾病可能影响到心,从而在病理上反证了心肾相交理论的存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阐明天地上下阴阳水火之间相互关系。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
”从宇宙范围说明天地之间阴阳水火升降的自然规律,为以后的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奠定理论基础。
《中藏经》提出“水火相交,阴阳相应,乃为和平”的观点,指出阴阳相交相应才属正常,此观点进步于《内经》。
4 确立在《千金》心肾相交即是指生理状况下,心与肾所保持的上下、阴阳、水火相交既济的状态。
这种心肾相交主要表现在心阳下交肾阳和肾阴上济心阴两个方面。
一般情况下,心的阴阳平衡,除心本身的功能正常外,还需肾的协助以加强其阴阳平衡的维持,同样的肾中阴阳的平衡亦需得到心的帮助。
这其中心阳下注肾阳,使肾水不寒,肾阴上济心阴,使心阳不亢又起着主要的作用,这种阴阳的侧重正是反映出心肾阴阳的总体特点,而首次论述并明确立论者当推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他说:“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
水火相济。
”心肾水火间阴阳上下交通,互相既济的“心肾水火”理论,可以说由孙氏第一次加以确立。
在《千金方?卷十三》还曰:“心气通于舌,舌非窍也。
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左耳丙,右耳丁,循环炎宫。
上出唇口知味,荣华于耳”。
不仅将心肾相交理解到本脏相关,而且还延伸到所属五官九窍的联系上,扩展了心肾相交的内容。
5 发展于后世自《内经》、《千金》认识到心肾水火以来,后世医家大有发展。
心肾相交养心补肾
心肾相交养心补肾心属火,肾属水,心为上焦火位,肾为下焦水势。
心肾阴阳水火性,是气血津液、物质功能信息互济互藏生、化。
心肾水火相济之间,支持维持生命功能活动平衡统一。
生命体最大特色是阴阳节律有序相济统一。
1.按生命功能阴阳互生特色,心气之“火"当需肾精之“水"相交、互制依存、平衡统一。
简单说:心脏在上位,肾脏在下势,上位心火通过气化能够让下势肾水不寒,而下势的肾水遵循气机相承能让上位的心火不亢,这就是生命功能哲理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特色。
心属火,心为上焦火位。
火者若通济于下水,既能上制火,让心气不亢奋,又有下资肾阳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其既维持本体上焦心气阴阳平衡,又有维护下体下焦肾精阴阳平衡,再演化全身整体性上下体生命功能阴阳平衡。
……2.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关系心主身之血脉。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窍神明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肾左右各一,生命之源,先天之本,阴阳之根。
心肾水火相济,是对“藏象、清阳浊阴”机制最稳定“双向“的改善促进功能性。
3.“水润下而寒,故为阴;火炎上而热,故为阳。
水火者,即阴阳之征兆;阴阳者,即水火之性情。
"水火即阴阳之象征,生命功能节律之守正守成之象,所以心肾水火相济,重要性意义重大。
“夫肾者水也,水中生气,即真火也;心者火也,火中生液,即真水也。
水火互藏,乃至道之所在。
”真火真水,水火互藏相济相生规律性,是生命生理功能科学性。
4.心肾水火相济互藏功能主要含三层次内容。
对血脉输布分泌代谢等免疫、循环作用。
对神明情志、意识、记忆力或生长生殖等作用。
对外部因素作用引起变化起稳定或促进具双向性功能作用。
5.保养肾藏,调养特色。
劳逸结合,多休息,节制房事,调畅情志,合理饮食,低盐低蛋白,保护保持前后二阴卫生。
肾病理性多虚湿寒为主,所以应加强对虚湿寒邪的防控。
生理生活习性行为方式等,需求功能属性具备温煦性条件,并加强食药性等及功能性保健与治未病。
原创作品,本文为知识共享。
如使用不当,概不负责,并保留相关法律事项。
上篇讲了肾水,这篇来讲心火吧,才能弄懂心肾相交是怎么回事?
上篇讲了肾水,这篇来讲心火吧,才能弄懂心肾相交是怎么回事?心为阳,阳就是气,气也是火,所以叫做心火,是君火肾为阴,阴就是血,血也是水,所以叫做肾水,但肾水中也藏有火,是看不见的,为了跟心火区分开来,所以叫做相火,相火离位,就叫做虚火,虚火旺就要引火归元而心上火,我们叫做心火旺,那么就要降火,也叫做清热降火,所以同样是上火,那么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中医看病要先辨证,这也说明了,不是所有上火都可以清的,很多人常常是误治,导致病情老是反复心对应的是离卦☲,离就是火,属南方,所以君主都南面为朝,也就是坐北向南了,每天听文武百官的汇报来处理事情,那老百姓就说,上面坐北向南那个人就是皇帝,所以把皇帝又叫做君,国不可一日无君,就是不可一日没有君主,换句话说就是不可以没有管事的人但光有皇帝不行,没有文武百官的汇报,你也不知道天下发生什么事了,所以下面的大臣就好比那个肾,有什么问题,及时反馈给皇帝,然后皇帝下达命令,怎么去处理,这样就是治理天下了所以他们相互之间是分不开的,就好像阴阳一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样子时一阳生,那么肾水就上去了,肾水上交于心,这时候就要睡觉,睡觉气血就产生了。
什么是子时?就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为什么让你不要超过11点睡觉,这就是包含中医的智慧在里面而午时呢,心火就会上来交通肾水,所以古人也提倡要睡午觉,因为阳气即将减弱了,休息一下,有利于下午的劳动,不然下午就没力气了,因为太阳的减弱,气血也开始减弱,这就是下午容易打瞌睡,因为没有太阳再帮你了那就是这样,每天一升一降之间,人就能活下来,气血也就绵绵不断的产生,中医就把这个叫做心肾相交,如果心肾不相交,中医就叫做阴阳离绝,人就走掉了,因为气血也停了,所以中医看到人晕倒了,马上就掐人中穴,因为人中就是心肾相交的地点,掐它就是恢复心肾相交的意思为什么叫人中?就是人的中间,是阴阳交汇的地方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心肾相交”丨“心肾相交”的理论源流
“论心肾相交”一文,是孙广仁教授攻读研究生时,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张珍玉先生指导下,完成的毕业论文。
“河图医学体系”的发现与提出,当可追溯于此。
限于篇幅,为方便阅读,现分篇发出,以飨读者。
论心肾相交孙广仁指导教师:张珍玉
心肾相交是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它概括了心肾生理上的有机联系。
历代医家对此尚乏专论,或有论而不详,因此实有整理发扬之必要。
本文在复习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对心肾相交的理论源流、心肾相交的机理、心肾相交的生理特点及心肾相交理论的临床应用作进一步研讨,提出自己的主观看法,以期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在学习古典文献的基础上,对心肾相交理论作了进一步研讨。
导读一、心肾相交的理论源流探讨了心肾相交的理论源流,认为心肾相交理论体系主要从阴阳水火升降理论发展而来,源于《周易》,本于《内经》,汉唐代有发挥,至宋明以成体系。
二、心肾相交的机理从心肾相交的动力(真阴真阳与脾胃枢轴)、通路(三焦与联络心肾的经脉)、方式(水火升降、呼吸出入及营卫运行)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心肾相交的机理,认为心肾相交是一个必然生理过程,真阴真阳是这一过程赖以维持的根本。
三、心肾相交的生理特点阐述了心肾相交的两大生理特点。
其一,心肾相交生理过程是精气津血在心肾之间的运化调节过程,心血肾精,异源互化;心血肾水,同源相济;心阳与肾水相关,元气与心血相助;心神肾精,相交互用;君火相火,相得益彰。
心肾相交的实质就在于精气津血运化调节于心肾之间。
其二,心肾都是人体的重要脏器,心肾相交平衡主导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四、心肾相交理论的临床应用用心肾相交理论对心肾不交的病因病证作了辨析和分类证治。
心肾不交的病因主要是真阴真阳受损伤,病证表现为精气津血的运化调节失常,而病机皆不离水火失调。
作者根据水火失调的不同情况把心肾不交病证分为肾不交心(水不济火)、心不交肾(火不济水)、心肾不交(水火逆乱)三个证型,并指出对每一证型,都须辨明真阴真阳的损伤情况。
五、结论与假说
(一)心肾相交的理论源流
心肾相交理论体系主要是从阴阳水火升降理论发展而来的,它是古典哲理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阴阳源于《周易》。
《易》把千变万化复杂纷纭的事物抽象概括为阴阳,并认为任何事物都受阴阳总规律的制约。
其以天地乾坤为阴阳对待之体,以坎离水火言阴阳变化之用,以水火交感与否阐明事物的变化正常与否。
“既济”为水上火下,“未济”为火上水下。
水性润下,火性炎上,水上火下的情势必然使水火交感而引起动荡变化,而火上水下则水火各行其道而使变化失常。
古代医学吸取了《易》之阴阳水火交感而生变化的观念,并以类比的方法以水火配心肾,认为心肾水火也必须相互交感、相错相荡,其生理功能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因而在合理地吸收了《易》之“既济”、“未济”概念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推理演变与医疗实践的证实,逐渐发展为中医的“心肾相交”与“心肾不交”理论体系。
水火为阴阳之征兆,又属五行之内容,因而历代医家对“心肾相交”的论述各有不同。
有的从阴阳水火升降来阐述,有的从五行水火
生克来论说,还有许多医家既从阴阳水火来论述,又夹杂了不少五行生克制化的说理。
《内经》中虽未明确提出“心肾相交”这一术语,但已用阴阳水火升降及五行生克制化来阐述心肾水火的对立互用关系,如“火者心也”,“水者肾也”。
[1]“水火相感,神志俱悲”。
[2]“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
” [3]而“咸走血……苦走骨” [4]已含心肾交济之义,故皇甫谧对此解释说:“苦走心,此云走骨者,水火既济,故骨气通于心也。
”[5]总之,《内经》对心肾水火之间的关系,虽采用阴阳与五行学说相结合的方式来论述,但以阴阳为纲,以五行为目。
其实阴阳寓于五行之中,五行亦各有阴阳,阴阳为五行之纲领,五行为阴阳之变体。
“五行之理,交互无穷……总不出乎阴阳;阴阳之用,总不离乎水火。
”[6]因而在讨论“心肾相交”时,虽不能把五行生克制化原理抛之不用,但用阴阳水火升降理论来阐明心身之间的内在联系确为有力,这也许是历代医家大多用阴阳水火升降理论或以此为主来论述心肾相交的原因。
《华氏中藏经》以易家术语提出坎离水火通济,云:“火来坎户,水来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
” [7]
孙思邈把医之心火、肾水与《易》之“既济”概念结合起来,明确提出心肾水火相济,云:“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
”[8] 刘河间以水火升降来论述坎离相交,其论比《华氏中藏经》更深一层,云:“坎中藏真火,升真水而为雨露也;离中藏真水,降真火而为利气也。
” [9]
严用和首次提出“心肾不交”这一名称,云:“思虑伤心,疲劳伤肾,心肾不交,精元不固。
”[10]其论心肾不交重在精与神两方面的疾病,这在金元明清著作中屡见不鲜。
由以水火论心肾,转移到以精神论心肾,丰富发展了心肾相交理论。
周慎斋首次明确提出“心肾相交”这一名称,云:“心肾相交,全凭升降。
”[11]并指出心火肾水之所以升降,是由于真阴真阳的作用。
他以升降学说和真阴真阳学说对心肾相交作了较科学的论述。
总上所述,可以看出,心肾相交理论体系主要从阴阳水火升降理论发展而来,源于《周易》,本于《内经》,汉唐代有发挥,至宋明
方成体系。
特别是真阴真阳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对心肾相交理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1]《素问·宣明五气论》[2]《甲乙经卷六·五味所宜五脏生病大论》[3]《类经图翼卷一·五行统论》[4]《华氏中藏经卷上·阴阳大要调神论》[5]《千金方卷十三·心脏方·心脏脉论》[6]《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素问元气五行稽考》[7]《济生方卷一·虚损》[8]《慎斋遗书卷一·阴阳脏腑》[9]《格致余论》[10]《临证指南医案卷一·虚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