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侵袭性真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手册)
氟康唑 3 3 3
3 3
伊曲康唑 3
3 3 1 3 1 2+ 2 2
伏立康唑
3 1 3 3 2 3 3 3+ 3 3 2 3
阴性预测值(%) 92(35/38) 78(33/42) 88(23/26)
参考文献: [2]余进、李若瑜. 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进展.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8 年 2 月第 31 卷第 2 期 四、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 1、检测标本 血清、脑脊液。 2、临床意义 用于诊断隐球菌脑膜炎和播散性隐球菌病。 3、参考区间 血清<5μg/L 为阴性结果,8μg/L 为阳性结果。 脑脊液<6μg/L 为阴性结果,10μg/L 为阳性结果。 4、结果解释 对于检测结果的临床解释必须建立在临床基础上,根据是否具备宿主因素、有无临床标准(包括 影像学检查)以及其他真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银球荚膜多糖试验仅是综合评价中 的指标之一,具体分析见表 5
1.0μg/L 为阳性结果。 4、结果解释 阳性结果应结合宿主因素、临床症状和其他真菌检验结果(特别是 G 试验)综合分析,具体分析 见表 6。
表 6 试验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诊断值 阴性值 阳性值
血清(cut off) 0.7μg/L ≥1.0μg/L
临床解释
如果无宿主因素和临床表现可排除侵袭性念珠菌感染 如果有宿主因素和/或临床表现可诊断侵袭性念珠菌感染 如无宿主因素和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临床症状,则不能诊断 灰色区间 0.7-1.0μg/L 临床和其他念珠菌检查综合评判,并需动态观察 ----------------------------------------------------------------------------------------------------------------------------------六、白色念珠菌 IgG 和 IgM 抗体检测 1、检测标本 血清 2、临床意义 辅助诊断侵袭性白色念珠菌感染。 3、参考区间 OD450 < 0.36×PC 为阴性结果。 OD450≥ 0.51×PC 为阳性结果 0.36×PC≤OD450 <0.51×PC 为灰区,建议连续多次检测并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评价。 4、结果解释 本实验为定性试验。阳性结果应结合宿主因素、临床症状和其他真菌检验(如血培养阳性、真菌 培养阳性、G 试验、甘露聚糖抗原检测等)结果综合分析。
侵袭性真菌病中国专家共识
治疗原则
四、目标治疗: 2.侵袭性曲霉菌病:首选伏立康唑;2B和脂质体、伊
曲康唑、卡泊芬净、泊沙康唑可作为备选和初始或挽 救治疗; 3.结合菌病:毛霉菌和根霉菌;脂质体2B、泊沙康唑、 手术切除清除坏死灶; 4.肺孢子菌病;~~5mg/kg q6h 2~3周;伯氯喹30mg
治疗原则
五、联合治疗(antifungal combination therapy): 理论上有药动学、药效学的互补,可减少耐药产生、缩短
四、未确定IFD:具有至少1项宿主因素、临床证据及 微生物结果不符合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IFD标准。
诊断手段
无论是EORTC/MSG 诊断,还是ECIL 指南或中国指南。G 试验和GM 试验都被推荐用于IFD 的早期诊断;
G 试验连续2 次阳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9.6% 和98.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5% 和94.6%。由于敏感度较低,G 试验仍需联合临床、影像学、其他微生物学指标。应当注意G 试验的 假阳性和假阴性,同时要注意技术手段的稳定性。ECIL 推荐级别为B- Ⅱ。
动治疗 验、GM试验、 现治疗时机延误 节约费用,减低
影像学、菌培、
毒副反应;实验
镜检、活检等
室指导临床,更
具有针对性
同上
治疗原则
四、目标治疗: 目标治疗是指患者达到临床诊断或确诊IFD后进行的
抗真菌治疗。 1.侵袭性念珠菌病: (1)念珠菌血症:氟康唑400~800mg qd、卡泊芬净
或米卡芬净为首选;2B和伏立康唑为备选(考虑拔除 中心静脉置管);
诊断
一、确诊IFD 二、临床诊断IFD 三、拟诊IFD 四、未确定IFD
诊断
一、确诊: (一)、深部组织真菌感染: 1.霉菌:相关组织损害,镜下或影像学证据,针吸或
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实验室诊断操作
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实验室诊断操作侵袭性真菌病是一种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快速进展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感染。
诊断这种疾病对于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非常关键。
实验室诊断操作在确定侵袭性真菌病的病原体和提供治疗指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实验室诊断的一般操作流程。
1. 样本采集与处理:1.1 采集样本:侵袭性真菌病的常见感染部位包括血液、呼吸道、皮肤和组织等。
根据患者症状和病灶位置,选择适当的样本进行采集。
例如,可以采集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皮肤刮擦物或活体组织标本。
1.2 样本处理:对于血液样本,应使用无菌技术将其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对于其他类型的样本,可以先进行显微镜检查,然后选择适当的培养方法。
2. 微生物学检测:2.1 直接检测:可以使用显微镜检查样本制片,进行真菌形态学观察。
采用染色方法如格罗科托菲洛玛抗体染色或维尔森染色,可以更好地观察到真菌的特征结构。
2.2 培养方法:将样本接种于适宜的真菌培养基,如Sabouraud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如颜色、形态、菌落特点等,判断是否有真菌的生长。
2.3 生物化学鉴定:对于培养出的真菌菌株,可以使用生物化学鉴定方法,如API脂多糖、API快速20C系统等,对菌株的生化特征进行鉴定,以确定病原物种。
3. 分子生物学检测:3.1 核酸提取:根据样本类型,选择适当的核酸提取方法。
例如,对于血液样本,可采用商用核酸提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提取。
3.2 PCR扩增:设计合适的引物和探针,选择特异性基因进行PCR扩增反应。
常用的基因包括ITS rDNA、18S rDNA和内转录间隔区等。
3.3 扩增产物检测:利用凝胶电泳或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扩增产物,并根据产物大小和序列确定菌株的分类。
4. 药敏试验:4.1 药敏试验建立:对分离得到的致病真菌菌株,可以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
(二)致病性曲霉
关于经验性治疗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持续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
主要包括烟曲霉、黄曲霉和土曲霉等 。 CVVH、CVVHD及CVVHDF时抗真菌药物剂量调整
的病人中,由真性致病菌所致的感染常为致 命性的。
原 体
条件致病菌:占多数,主要包括念珠菌和
曲霉,多侵犯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念珠菌、 曲霉、隐球菌和毛霉是最常见引起IFI的病 原菌。
(一)致病性念珠菌
是最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 。
常见的有: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 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 菌和葡萄牙念珠菌。
尽两早性拔 霉除素留B脱置氧的胆导酸管盐,因减其少输静注脉相营关养反的应应和用肾时毒间性,,早故日一肠般内不营适养合等应;用于预防治疗。 隐是球最菌 常病见好的发一于类条AI件DS致、病糖菌尿。病、晚期肿瘤、SLE、器官移植等患者。
曲霉孢子约2~5μm大小,易在空气中悬 是CV否V出H、现C上V述VH典D型及影C像VV学H特DF征时,抗取真决菌于药基物础剂疾量病调的整种类、病程所处的阶段、机体的免疫状态,ICU中大部分无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可无
的数目,顶囊的形态以及有性孢子的形 4使m用g/两kg性po霉q素12Bh 出现的肾功能损害,在停药后数日至数月后可逐渐恢复,永久性的肾功能衰竭少见。
目高前危常 的以HI两V感性染霉患素者B脂。质体作为替代。
态等进行种的鉴定。 使卡用泊药 芬物净总对量隐>球菌50、0m镰g仍刀无菌效、时毛,霉应无考效虑。换药。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专家述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郭鹏豪,廖康,伍众文,何宇婷,陈怡丽,刘敏基金项目:中山大学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类建设项目(编号:80000-18832601)作者单位: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科作者简介:郭鹏豪(1984-),男,医学硕士,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真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
**********************通讯作者;刘敏(1964-),女,大学本科,医学学士,主任技师,研究方向:感染及肿瘤标志物研究。
E-mail:137****************刘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中山大学医学检验学系主任。
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感染及肿瘤标志物研究。
担任广东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医院协会临床实验室管理专委会、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检测分会、生物工程学会临床实验室分会、预防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分会、医疗行业协会检验分会、健康管理学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检验分会常委;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
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检验、教学和科研及临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在感染、肿瘤标志物、自身免疫及产前筛查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子课题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项目及广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SCI收录及中文核心期刊等论文数十篇。
其中2020年在BMJ以第一作者发表Use of p 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gainst coronavirus disease2019by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上以通讯作者发表文章《不同方式灭活口咽拭子标本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杲的影响》,参与的项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综合防控诊治体系"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前言
▪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s fungal disease,IFD)的诊断分为确诊、 临床诊断、拟诊和未确定四个级别[1],针对上述四个级别的治疗 策略也各有不同。
▪ 国内外相关指南均明确指出:临床诊断和确诊的依据必须包括病 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标准极为重要的组成 部分。
断为金标准,NGS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培养(50.7% vs 35.2%), 而二者的特异度无显著区别。对于新发、罕见、疑难的感染性疾 病,以及免疫缺陷患者,NGS能显著提高病原体的检出率,可作 为上述疾病的一线检测方法。
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
▪ 但NGS用于诊断IA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5,16]: ①检测的敏感性与人源背景微生物水平相关; ②临床标本来源复杂多样,可能存在病原体信息太少而导致数据丢失或数据混杂; ③缺乏标准数据及统一的数据分析流程; ④数据库的完整性及准确性参差不齐,且检测人员及技术水平对检测结果亦存在影响; ⑤NGS技术自身的局限性; ⑥多数mNGS检测需在第三方实验室集中进行,样本寄送耗时较长; ⑦价格昂贵、基因量少等。
▪ 17项研究的荟萃分析及系统汇总:BALF PCR检测诊断确诊及临床诊断IA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91%和92%;阳性似然比为11.90,阴性似然比为0.10[13]。
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
▪ 近年来,NGS被逐渐用于IA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 指南明确指出[14]:NGS对真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培养;以临床诊
▪ 曲霉菌侵袭累及肺泡和细支气管壁,影像学可呈现非特征性改变 如支气管周围实变影、支气管扩张征、小叶中心型微小结节影、 树芽征和磨玻璃样改变等表现,为曲霉菌气道侵袭特征性表现。
▪ IPA特征性CT影像学包括:致密、边界清楚的病变(伴或不伴晕 征)、空气新月征、空洞、楔形/节段性或大叶性病灶[1]。
2022侵袭性真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2侵袭性真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引起临床多学科关注,早期确切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其方法主要包括真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鉴定、真菌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为了促进临床医师深入了解并合理应用这些方法,提高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水平,我们邀请多学科专家共同编写了此共识。
本共识对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方法的应用人群、送检要求、结果解读及临床意义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建议,强调对于侵袭性真菌病高危患者,应综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正确取材送检、提高结果解读能力、了解不同方法的临床意义,以便合理应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侵袭性真菌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健康。
常见的病原真菌包括念珠菌、曲霉、隐球菌和毛霉等。
这些致病真菌引发的疾病临床特征迥异;新发致病菌及多药耐药菌种不断出现,增加了诊疗难度。
侵袭性真菌病起病隐匿且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
国内外近期推出的针对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疗指南或共识指出,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均需依靠适宜的微生物学、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方法[1, 2, 3, 4]。
2020年,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和真菌病研究组教育研究协会(MSGERC)发布侵袭性真菌病诊疗共识修订版,该版共识除上述常规方法外,更强调分子生物学诊断的价值[1]。
我国医院内进行真菌相关微生物检查的实验室主要为检验科微生物室。
近期对全国348家医院微生物室真菌检验能力的调查显示,我国常规真菌检验项目(真菌涂片染色、真菌培养)及部分血清学检查(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覆盖率在70%以上,但真菌其他检验方法以及整体诊断能力较为欠缺,与国外差距较大[5]。
在进一步加强微生物实验室能力建设基础上,也需要将有重要价值的诊断方法介绍给广大临床医师,帮助大家加深认识,合理应用,提高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水平。
为此,我们邀请来自感染、呼吸、血液、重症等领域专家与医学真菌和临床微生物专家们共同参与制定本共识。
侵袭性真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临床应用
一、微生物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3.血清学检查 ● 样本类型多为血清,部分检查可用于脑脊液、BALF或其他体液。 ● 常用方法为: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CrAg)、曲霉半乳甘露聚糖
抗原检测(GM实验)和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 ●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用于诊断隐球菌病,脑脊液或血清抗原阳性
是隐球菌病的确诊证据。
一、微生物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 GM实验适用于怀疑侵袭性曲霉病的患者,检查血清或BALF。阳性结 果是侵袭性曲霉病临床诊断证据之一。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其他真菌 学检查以及影像学表现综合判断。
● G实验可用于怀疑侵袭性真菌病(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肺孢子菌 病等,不包括隐球菌病、毛霉病)的患者。阴性结果排除真菌感染的意 义更大。
检测中有应用前景。 ● 二代测序不作为常规检测推荐,疑难病例可开展对无菌组织、无菌体
液或BALF的二代测序。
二、组织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 免疫抑制人群怀疑真菌感染时,应尽可能做组织活检。 ● 活检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同时,应采集新鲜组织做组织真菌培养。 ● HE染色不易发现真菌成分,应做针对真菌的特殊染色:六胺银染色
荧光染色后进行真菌直接显微镜检查。
一、微生物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2.真菌培养和鉴定 ● 在送检真菌培养检查同时,应尽可能同时送检真菌直接镜检。 ● 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时,同时应进行真菌培养检查。 ● 真菌培养所需时间长于细菌培养,一般需要7 d,特殊情况需要2~4周
以上,如果怀疑双相真菌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组织胞浆菌等),应 同时在28 ℃和37 ℃两个温度下培养。
侵袭性真菌病的 实验室诊断方法临床应用
一、微生物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1. 真菌直接镜检 ● 怀疑真菌感染患者的BALF标本及无菌体液(除血液外),应做真菌直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应用-PPT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确诊困 难
ICU患者侵袭性曲霉感染尸检检出率高达59%,远 高于临床所见。
Meersseman W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170:621–625
10
百分比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需及时治疗
微生态学杂志, 2016, 28(10):1152-1156.
G试验与GM试验试验联合检测 有助于真菌属的鉴别
31
结果判读
➢ 阳性:GM≥0.95μg/L ➢ 阴性:GM<0.75μg/L ➢ 灰区:0.75≤GM<0.95μg/L,建议连续多
次检测并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评价
32
GM试验干扰因素
念珠菌甘露聚糖 (Mannan, Mn试验)
曲霉菌 IgM/IgG抗体 (ELISA,胶体金)
念珠菌 IgM/IgG抗体 (ELISA,胶体金)
真菌筛查 曲霉菌 隐球菌 念珠菌 曲霉菌 念珠菌
14
隐球菌感染
隐球菌为圆形菌体,外周有荚膜, 内有反光孢子,但无菌丝。
隐球菌属已知有37个不同的种, 但具致病性的多为新型隐球菌, 其特点是菌体由一层很厚的多糖 荚膜所包被。
确诊需侵入性手段获得组织标本 但侵入性操作常常难以实施
真菌检测项目开展相对不足或滞后
12
真菌传统检测方法及局限性
13
基于血清学的非培养检测技术
抗原 检测
血清学检测
抗体 检测
(1-3)-β-D葡聚糖 (Glucan, G试验)
曲霉半乳甘露聚糖 (Galactomannan ,GM试验)
隐球菌荚膜多糖 ( GXM试验,ELISA,胶体金)
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及其应用
0%
>12小时
12-24小时
24-48小时
>48小时
*自首次阳性血培养的采集血标本后开始计。 † P=0.169
一项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157例念珠菌血症感染患者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比较分析开始抗真菌治疗的时间 与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2.Morrell M et al.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5;49:3640-3645.
IA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Martino R, SubiràM.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n hematology: new trends.Ann Hematol.2002 May;81(5):233-43
HSCT和SOT为IA高发人群
TransNet 项目2001-2006年间1181位移植患者IFI调查结果
1. Pagano L, Caira M, Candoni A, 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fung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2.
the SEIFEM-2004 study.Haematologica 2006;91:1068-1075.
1. Kullberg BJ, Oude Lashof AM.Epidemiology of opportunistic invasive mycoses.Eur J Med Res.2002 May 31;7(5):183-91 2. 刘正印,盛瑞媛,李旭丽等.院内真菌感染149例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3年3月第83卷第5期399-402
(一)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1)
侵袭性霉菌感染实验室诊断要点(完整版)
侵袭性霉菌感染实验室诊断要点(完整版)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继发布了重要文件,呼吁提高对侵袭性真菌病的重视程度和认知水平,以应对侵袭性真菌病对全球造成的威胁。
霉菌是侵袭性真菌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且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极大挑战。
为更好地提升我国侵袭性霉菌感染实验室诊断能力,解决实验室工作中最常见、最困惑以及与临床交流最多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来自全国76位临床和检验医师的共207个问题。
经过归纳分类后,整理出6大类最常见问题,并由专家组形成推荐意见。
(一)霉菌检测阳性,如何判断是污染菌、定植菌还是致病菌1. 直接镜检霉菌阳性,如何判断是污染菌、定植菌还是致病菌?建议1:直接镜检阳性时,应首先区分标本来自无菌部位还是非无菌部位。
无菌部位标本(血液标本除外)直接镜检有特征性菌丝和孢子且与组织病理结果、真菌培养结果相符,可确诊为致病霉菌;非无菌部位标本直接镜检到霉菌,要结合培养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感染表现等综合分析。
2. 培养霉菌阳性时,如何判断是污染菌、定植菌还是致病菌?建议2:培养霉菌阳性时,重点关注送检标本类型,直接镜检、组织病理检查与霉菌阳性培养的一致性,以及霉菌致病性、感染部位等。
无菌标本如血培养为曲霉菌属或毛霉菌目,污染菌的可能性大;如为镰刀菌属、赛多孢菌属和马尔尼菲篮状菌,可能为致病菌。
非无菌标本,视情况而定:2个试管有单一形态真菌生长,真菌镜检同时阳性者提示有临床意义;仅1管生长真菌,生长部位为非接种部位,菌落为霉菌样则可能是污染;培养出的真菌与直接镜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相符,连续培养阳性,且真菌具备36~37℃生长的能力提示有临床意义。
(二)不同检测结果不一致问题1. 临床怀疑真菌感染,实验室相关检测阴性,可从哪些方面与临床沟通?建议3:分析前应评估标本留取是否规范并适于特定检验项目;分析过程应评估镜检和/或培养方法检测敏感性是否充分、培养条件是否适宜、所选检测项目是否适于检测疑似真菌类型(如G试验不能检测隐球菌和毛霉菌目);分析后过程应结合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结果,参考其他感染指标结果(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分析是否存在导致血清学结果假阴性的因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侵袭性真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引起临床多学科关注,早期确切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其方法主要包括真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鉴定、真菌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为了促进临床医师深入了解并合理应用这些方法,提高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水平,我们邀请多学科专家共同编写了此共识。
本共识对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方法的应用人群、送检要求、结果解读及临床意义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建议,强调对于侵袭性真菌病高危患者,应综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正确取材送检、提高结果解读能力、了解不同方法的临床意义,以便合理应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侵袭性真菌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健康。
常见的病原真菌包括念珠菌、曲霉、隐球菌和毛霉等。
这些致病真菌引发的疾病临床特征迥异;新发致病菌及多药耐药菌种不断出现,增加了诊疗难度。
侵袭性真菌病起病隐匿且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
国内外近期推出的针对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疗指南或共识指出,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均需依靠适宜的微生物学、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方法[1, 2, 3, 4]。
2020年,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和真菌病研究组教育研究协会(MSGERC)发布侵袭性真菌病诊疗共识修订版,该版共识除上述常规方法外,更强调分子生物学诊断的价值[1]。
我国医院内进行真菌相关微生物检查的实验室主要为检验科微生物室。
近期对全国348家医院微生物室真菌检验能力的调查显示,我国常规真菌检验项目(真菌涂片染色、真菌培养)及部分血清学检查(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覆盖率在70%以上,但真菌其他检验方法以及整体诊断能力较为欠缺,与国外差距较大[5]。
在进一步加强微生物实验室能力建设基础上,也需要将有重要价值的诊断方法介绍给广大临床医师,帮助大家加深认识,合理应用,提高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水平。
为此,我们邀请来自感染、呼吸、血液、重症等领域专家与医学真菌和临床微生物专家们共同参与制定本共识。
旨在明确目前国内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促进临床医师对这些方法的合理应用,加强实验室与临床之间的联系,提高我国侵袭性真菌病的诊疗水平。
经讨论,对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方法:微生物学检查(真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鉴定、真菌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临床应用达成以下共识(表1)。
一、微生物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一)真菌直接镜检真菌直接镜检操作简便、适用多种临床样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痰液、尿、粪、分泌物、脑脊液、引流液等]、可快速报告结果,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存在假阴性、敏感性不高等问题。
●怀疑真菌感染患者BALF及无菌体液(除血液外)标本,应做真菌直接镜检,同时做真菌培养及血清学检查。
●非无菌部位标本(痰、尿、粪等),如果做真菌培养,需要在培养同时做真菌直接镜检。
●真菌直接镜检敏感性不高,多次送检能提高检出率。
●活检组织标本在进行组织病理和真菌培养检查的同时,应做直接压片,荧光染色后进行真菌直接显微镜检查。
荧光染色可显著提高真菌镜检的敏感性[6],临床应用价值更大,但需要注意:在皮肤、呼吸道等非无菌部位,荧光染色检查发现个别孢子有可能是定植真菌,非致病真菌,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呼吸道标本的直接涂片镜检也可以采用革兰染色。
怀疑肺孢子菌肺炎的患者,对诱导痰或BALF 涂片后进行六胺银染色(GMS)。
怀疑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直接真菌镜检一般采用墨汁染色。
真菌直接镜检报告阴性,由于敏感性问题,不能完全排除真菌感染。
报告阳性时,如果是无菌部位标本,可以确诊存在真菌感染,但确认致病真菌种类还需要真菌培养结果;如果是非无菌部位,则需要结合患者免疫状态、临床表现、真菌培养结果及真菌血清学检查综合判断;BALF来源于肺部,非完全无菌部位,但免疫抑制人群(尤其是血液病、骨髓移植、化疗患者)出现阳性结果,且根据镜检时真菌形态提示为曲霉时,对诊断肺曲霉病有重要意义;对于痰、尿、粪等非无菌标本,真菌直接镜检阳性,根据形态提示念珠菌时,要考虑局部真菌定植问题。
鼻窦组织标本由于培养阳性率较低,更建议做真菌直接镜检。
少量肺部穿刺组织直接压片,进行荧光染色后镜检,可快速发现肺部曲霉或毛霉等丝状真菌感染,有确诊意义,适用于高度怀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
真菌直接镜检中真菌形态的描述对某些菌种有提示意义,但不能替代真菌培养。
(二)真菌培养及鉴定真菌培养是真菌感染的重要诊断方法,对于诊断感染以及确认致病真菌种类有重要价值[7]。
培养出的真菌还可以进行体外药敏检测,指导临床药物选择。
真菌培养存在耗时较长、阳性率低以及难以区分定植与感染的问题。
因此建议:●在送检真菌培养检查同时,应尽可能同时送检真菌直接镜检。
●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时,同时应进行真菌培养检查。
●真菌培养所需时间长于细菌培养,一般需要7 d,特殊情况需要2~4周以上,如果怀疑双相真菌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组织胞浆菌等),应同时在28 ℃和37 ℃两个温度下培养。
●非无菌部位真菌培养阳性,存在污染菌或定植菌可能,所以需要对培养出的真菌进行判断,是否有临床意义(即致病真菌),需要结合真菌直接镜检、组织病理检查、患者临床表现以及真菌致病性等进行综合判断。
●真菌鉴定一般需要鉴定至种或复合群(complex)水平。
根据菌种类型,参考相应真菌感染诊疗指南选择抗真菌药物治疗。
少见真菌或从疑难重症患者分离到的致病真菌应做体外药敏实验,作为临床用药参考。
真菌培养与细菌培养不同,需要适宜真菌生长的温度、培养基和时间,所以如果怀疑真菌感染的患者送检标本(尤其是组织标本)时应做标注,提示实验室用于真菌培养。
真菌培养的标本取材方法与细菌培养类似,原则上越多越好。
培养物取材后应及时送检(一般2 h内),组织、无菌体液或骨髓等标本采集后立刻送检(最好15 min内),组织标本要注意禁止福尔马林固定。
真菌生长慢于细菌,念珠菌、曲霉、马尔尼菲篮状菌一般需要7 d,组织胞浆菌需要时间较长,一般要3~6周,其他致病真菌培养时间介于1~3周之间,肺孢子菌难以体外培养。
真菌培养敏感度不高,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真菌感染。
特别应注意在使用抗真菌药物之前送检标本。
出现阳性结果时,要关注真菌种类,结合临床判断是否有临床意义。
判断时应考虑真菌直接镜检或组织病理提示,是否与真菌培养结果相符;临床上,培养真菌是否可以导致相应临床表现;是否存在定植菌或污染可能。
难以判断时,可多次重复送检。
真菌血培养阳性时要判断是致病菌还是污染菌。
血培养可以培养出酵母菌、双相真菌。
如果血培养培养出丝状真菌,则需要进一步判断,如果是曲霉或毛霉,污染菌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是镰刀菌或赛多孢霉,致病菌的可能性很大。
真菌培养后鉴定一般鉴定至种或复合群水平,常规微生物实验室均可完成。
真菌复合群中包含若干个种。
例如曲霉是属水平,烟曲霉是复合群水平,烟曲霉复合群中还包括若干个种。
如果存在复合群,进一步鉴定至种水平时需要DNA测序,仅限特殊情况时应用[8]。
某些真菌存在天然耐药,一般根据菌种鉴定结果,参考各种真菌感染诊治指南或共识,选择恰当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念珠菌获得性耐药有增多趋势,推荐对确认致病的念珠菌进行体外抗真菌药敏实验[9],定植念珠菌可不做体外药敏检测。
曲霉等丝状真菌一般不常规进行体外药敏检测。
若患者有唑类药物暴露史或治疗失败者,可对分离到的曲霉进行体外药敏检测[10]。
真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不同方法有相应判定折点,可根据折点判定敏感或耐药。
相对少见的致病真菌目前无临床折点,可根据最小抑菌浓度(MIC值)选择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抗真菌药物体内疗效与体外药物敏感性并不完全一致,体外药敏结果可作为临床用药参考。
(三)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抗原检查适用于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耗时短,结果报告迅速,是传统真菌学检查有益的补充。
不同血清学检查方法的临床意义及适用真菌感染种类不同,在不同高危人群中应用价值也有差异。
血清学抗体检查适用于无明显免疫抑制人群,主要包括曲霉IgG抗体和IgE抗体。
●样本类型多为血清,部分检查可用于脑脊液、BALF或其他体液。
●常用方法为:隐球菌抗原检测、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实验)和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
●隐球菌抗原检测用于诊断隐球菌病,脑脊液或血清抗原阳性是隐球菌病的确诊证据。
●GM实验适用于怀疑侵袭性曲霉感染的患者,检查血清或BALF。
阳性结果是侵袭性曲霉病临床诊断证据之一。
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其他真菌学检查以及影像学表现综合判断。
●G实验可用于怀疑侵袭性真菌病(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肺孢子菌病等,不包括隐球菌病、毛霉病)的患者。
阴性结果排除真菌感染的意义更大。
●抗体检测适用于无明显免疫抑制人群。
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可检测曲霉IgG抗体,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可检测曲霉特异性IgE抗体。
隐球菌抗原检测通过检测隐球菌中的荚膜多糖类抗原来诊断隐球菌感染。
目前荚膜多糖抗原检测主要用于脑脊液和血清样本。
采用方法为乳胶凝集实验或胶体金免疫沉淀实验,快速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在2008年EORTC和MSGERC共同发布的诊断标准中,脑脊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可以作为隐球菌性脑膜炎确诊证据[11]。
在肺隐球菌病中,血清荚膜多糖抗原阳性同样具备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2020年EORTC/MSGERC诊断标准更新中,血液隐球菌抗原阳性也成为确诊证据之一[1]。
隐球菌抗原阳性,无论滴度大小,均作为阳性诊断指标,但滴度变化及转阴不能作为疗效监测和判断停药指标,是否停药以微生物学检查和临床改善情况为准。
隐球菌抗原检测出现假阴性与抗原浓度过低有关。
另外,抗原浓度过高时也可出现弱阳性或假阴性(前带效应),可以通过稀释后检测以避免。
隐球菌抗原检测特异性好,和多种真菌均无交叉反应,但有文献报告毛孢子菌可能会引起假阳性[12]。
半乳甘露聚糖是存在于曲霉细胞壁上的特异性多糖抗原。
GM实验用于侵袭性曲霉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13]。
GM实验在血液恶性疾病、化疗以及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合并曲霉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更大。
该检测适用于血浆、血清、BALF[14]或脑脊液样本。
不同试剂的阳性判定界值及适用标本有差异,一般为0.5,以试剂说明书为准。
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关注GM数值,EORTC/MSG2020年诊断指南中建议单次血清或血浆GM值≥1.0;或BALF的GM值≥1.0;或单次血清或血浆GM 值≥0.7并且BALF的GM值≥0.8;脑脊液GM值≥1.0可作为侵袭性曲霉病的阳性诊断标准。
连续2次以上动态监测出现GM阳性的诊断提示意义更大[1]。
GM实验已经作为重要的微生物学证据列入EORTC/MSG 2020年更新的侵袭性曲霉病诊断标准中[1],可用于诊断侵袭性曲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