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壳上市的利与弊
买壳上市理论和案例
买壳上市理论和案例买壳上市(Shell IPO)是指企业通过收购一家已上市的公司(壳公司)来实现其上市目标。
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来说,能够省去上市过程中的一些步骤和时间,更加快捷高效。
买壳上市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快速上市的一种常见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分析买壳上市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案例,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1. 买壳上市的理论依据买壳上市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成本优势:相对于传统的IPO,买壳上市能够大幅缩短时间周期。
传统IPO需要经历上市辅导、审核、路演等一系列繁琐流程,而买壳上市只需要完成收购和重组手续即可。
这种快速上市能够让企业更早进入资本市场,享受到资本市场的优势。
(2)市场风险降低:通过买壳上市,企业能够直接进入二级市场,避免了新股发行期间的市场风险。
在股权收购完成后,企业股票将会直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避免了炒作风险和破发风险。
(3)融资便利性:买壳上市使得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
上市后,企业通过发行新股或增发股票的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
2. 买壳上市的案例下面将从不同行业的买壳上市案例来说明其应用前景和效果:(1)互联网行业2010年,美团在中国市场买壳上市,随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买壳上市让美团能够快速进入资本市场,获得了大量的融资支持,并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知名度,迅速占据了外卖和在线团购市场的主导地位。
(2)制造业2013年,宇通客车成功进行买壳上市。
作为中国最大的客车制造商之一,宇通客车通过收购壳公司并完成重组,成功进入资本市场。
上市后,宇通客车通过优势资本市场的资源和品牌溢价,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地位,成为中国客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3)新能源2017年,特斯拉收购太阳城,实现买壳上市。
通过买壳上市,特斯拉能够快速进入资本市场,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和资源。
香港买壳上市简介
三、香港买壳上市时间,代价及 后续融资
2021/4/11
(一)买壳上市时间
(一)「干净壳」:2-3个月 (二)「重组壳」:5-8个月 (三)「死壳」: 6个月-1年
2021/4/11
(二)买壳上市代价
投资者的成本有三个部分: ➢ 壳价 ➢ 公司内之资产价值(如保留) ➢ 中介费用(清盘官、财务顾问、律师等等) 投资者亦要准备全面收购之资金(如需要全面收购)
2021/4/11
二、香港买壳上市的途径
2021/4/11
香港买壳的方式
香港买壳上市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直接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干净壳) ➢透过债务重组以取得控股权(重组壳) ➢挽救及注入资产以取得控股权(死壳)
2021/4/11
(一)直接收购上市公司
➢向主要股东直接购入控股权 ➢若收购超过30%股权需进行全面收购 ➢减持配售以达25%公众股权比例
回公司资产的意态 ➢ 投资者可跟原有股东另行达成协议,于1年后出售部分
或全部公司资产予原有股东
2021/4/11
(三)买壳上市后续融资
一、资产注入公司 ➢ 买卖后需要一年后方可注入新股东资产 ➢ 但收购第三方资产无时间限制 ➢ 注入新股东资产为关联交易,须向联交所报批 ➢ 注入资产可能是「非常重大收购」「主要收购」或「需披露收购」,须向联交所报批 ➢ 如创业板公司主营业务转变,须股东通过 ➢ 注入新股东资产值如超过公司资产值* 的100%会促发「非常重大收购」,即相等于新
2021/4/11
4)完成交易
(二)透过债务重组以取得控股权
操作方式: ➢ 提交重组方案给清盘官(包括削债、股本重组) ➢ 与清盘官、债权人、原有股东谈判 ➢ 投资者进行尽职审查 ➢ 削减现有股本 ➢ 削减债务 ➢ 增发新股给投资者(以达到控股权) ➢ 配售减持至25%公众股,复牌上市
买壳上市的例子(一)
买壳上市的例子(一)买壳上市是什么?买壳上市,又称借壳上市,是指一家未公开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来实现快速上市的方式。
被收购的空壳公司往往已经注销其原有的业务,只保留了上市的资格。
为什么选择买壳上市?买壳上市相对于传统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时间周期短:相比于IPO的繁琐程序和漫长时间周期,买壳上市时间相对较短,可以快速实现公司的上市。
2.成本较低:IPO需要支付大量的资金和费用,而买壳上市的成本相对较低。
同时,买壳上市还可以通过与壳公司的股东进行一定的交易和谈判,减少交易成本。
3.减少风险:IPO过程中需要披露大量的财务和业务信息,而买壳上市可以避免这种披露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买壳上市的案例以下是一些买壳上市的案例,用于说明这种方式的具体操作和效果:1.X公司是一家创业公司,拥有成熟的产品和技术,但尚未实现盈利。
2.X公司发现Y公司是一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决定通过收购Y公司来实现快速上市。
3.X公司与Y公司股东进行谈判,最终达成收购协议。
4.X公司通过股权交割,获得Y公司的控制权。
5.X公司完成收购后,随即更名为Y公司,并开始在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
案例二:A公司并购B公司1.A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金融的初创公司,正在寻求快速上市的机会。
2.A公司发现B公司是一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具有适合上市的资质。
3.A公司决定通过并购B公司来实现快速上市的目标。
4.A公司与B公司股东进行谈判,商定交易条件。
5.A公司完成收购交易,并完成更名为B公司的手续。
6.B公司开始在股票交易所上市,A公司获得了快速上市的机会。
1.C公司是一家在制药行业有潜力的创业公司,正在寻求更多的资本支持。
2.C公司发现D公司是一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决定通过收购D公司来实现快速上市。
3.C公司与D公司股东进行交易谈判,商定收购条件。
4.C公司成功收购D公司的股权,并完成更名为D公司的手续。
买壳上市理论和经典案例(一)
买壳上市理论和经典案例(一)买壳上市理论和经典案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通过IPO(首次公开发行)的方式上市,但这个过程往往并不容易,需要企业准备大量的资料,且走的审批程序也比较漫长。
为了减少上市时间和资金成本,买壳上市理论逐渐广泛被采用。
买壳上市指的是企业通过购买已经上市但处于停牌状态的公司的股权,以取得其他公司上市的身份。
这种方式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加快企业上市进程,但也存在着很多风险和问题。
一、理论分析1. 优点(1)企业可以快速上市,避免复杂的资料准备和审批程序。
(2)上市所需的资金成本较低,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运营和扩大规模上。
(3)可以获取股权交易所的流通市场和股票价格等信息。
(4)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开拓市场空间。
2. 缺点(1)买壳的成本较高,需要支付高额的溢价。
(2)壳公司所处的行业和经营状况可能与企业本身不符,存在着风险。
(3)壳公司的股权结构可能较为复杂,需要进行清晰的股权结构分析。
(4)买壳上市可能会用到各种管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法律风险。
二、经典案例1. 爱挖掘被江苏如通收购上述爱挖掘于2010年推出“互联网+工程智造”概念,致力于同步互联网和工程的深度融合,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成功实现线上和线下资源对接。
由于企业本身的业务优势,爱挖掘于2015年购买江苏如通股权,成功上市。
2. 化妆品公司宝源被借壳宝源化妆品是一家销售旗下品牌化妆品的公司,于2015年被借壳上市。
虽然企业自身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和抗风险能力,但由于审批过程较长,宝源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以保证业务发展体量和品牌层次性的提升。
总之,买壳上市这种方式确实能够为企业快速上市提供便利,但也存在着很多风险和问题,需要企业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分析,谨慎的进行选择和决策。
什么是买壳上市?
什么是买壳上市?买壳上市是指一家非上市公司通过购买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一定量的股票来获得对该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再通过增发股份向公众筹集资金来反向收购自己的业务及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而场外收购或称非流通股协议转让是我国买壳上市行为的主要方式。
根据上海市场1999年上半年买壳上市行为统计,在场外收购方式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三种方式为国有股转让(40%)、法人股转让(40%)和收购控股股东(12%)。
其中国资局、政府部门控股的企业买壳上市动作最多。
另外,证券公司和投资公司涉足买壳上市的现象日益增多。
在A股市场买壳上市的主要好处是:上市后有望再融资(增发或配股),即通过扩大股本数,从股票市场上募得现金。
由于上市公司的股票流通性较强,很有可能获得高过净资产总额较多的市值,即股票在市场上的价格高于单位股票的净资产。
所以,只要买壳上市后企业经营有所改善,股票价格上涨,那么买壳者就能掌控更高的股票市值,拥有更多的财富。
经过一定时间的禁售期后,这些财富在西方股票市场是可能售出兑现的。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法人股不能在二级市场流通,但未来也有可能实现全流通。
届时,国内买壳者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及改善经营管理,努力让股票价格走强,获得在二级市场上售出部分股票并赚取价差的机会。
通过买壳上市,往往比初次公开上市来得迅速。
甚至不到两个星期就可以完成,在不到30天的时间内就可以交易。
即使有关申报需要修改通过买壳上市的速度仍然快于承销商承销上市。
如果空壳公司已经上市交易,那么合并以后股票也会很快可以上市交易。
另外,如果这个公司想在另一家交易所上市交易,那么他还必须申报和获得审批。
从成本上讲一个空壳公司的价格可以低至50~60万美元,高至几百万美元。
此外,上市的律师费及会计费就可能高达25~30万美元,承销佣金可达7%~12%。
买壳上市成功后,买壳者可以对上市公司的股票简称进行更名,这样有助于扩大企业知名度,宣传企业形象,带来广告效益。
买壳上市的概念
买壳上市的概念
买壳上市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壳公司的形式来实现实际上市的过程。
壳公司是指已经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但业务已经停滞或废弃的公司。
买壳上市是一种相对快捷、便利的上市方式,相比于传统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可以节约上市时间和成本。
买壳上市的一般步骤包括:首先,企业在选择合适的壳公司时,会考虑壳公司的行业背景、股权结构、财务状况等因素。
其次,通过实施股权转让或合并等交易方式,将企业的业务整体注入壳公司。
最后,进行资本重组和整体上市准备工作,例如修改公司章程、推进审批流程等。
买壳上市带来的优势主要有:
1. 缩短了上市时间:相对于传统的IPO,买壳上市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因为壳公司已经在交易所上市,准备工作相对简化,可以大大缩短上市的时间周期。
2. 降低了上市成本:买壳上市相比于IPO的费用较低。
企业不需要进行大量的市场宣传和投资者教育,因为壳公司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
3. 获得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通过买壳上市,企业可以获得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
公司可以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用于业务扩张、技术创新等方面。
然而,买壳上市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例如壳公司的股权结构问题、壳公司的财务状况可能不理想等。
企业在选择壳公司时需要进行尽职调查,以降低风险。
总之,买壳上市是一种相对快捷、便利的上市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进入资本市场并获得融资渠道。
但企业在选择壳公司时需要谨慎,全面评估其行业背景、财务状况等因素,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买壳上市的例子
买壳上市的例子买壳上市是什么?买壳上市是指企业通过收购一家已经上市但业务不活跃、资产负债表空壳的公司,来实现快速上市的一种方式。
买壳上市通常是为了避免繁琐的IPO审批程序和等待时间,以及节省上市费用。
下面是一些买壳上市的例子,并对其进行详细讲解。
例子一:小米买壳华星光电背景:小米是一家中国知名的科技公司,想要在香港上市,但是面临着IPO程序的漫长等待和高昂的上市费用。
过程:小米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收购了华星光电,一家曾经在香港上市但业务不活跃的公司。
小米通过注入自身业务和资产,使得华星光电焕发新生,随后以新的公司名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结果:小米成功以买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上市,为公司快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和资金支持。
例子二:拼多多选择买壳上市背景:拼多多是一家中国的电商平台,竞争激烈,拟于美国上市。
过程:拼多多购买了一个名为”普思资产管理公司”的空壳公司,并将自身的业务和资产注入其中。
通过买壳上市,拼多多成功绕过了IPO审批的繁琐流程,以普思资产管理公司的名义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结果:拼多多通过买壳上市的方式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获得了更多融资和资源,进一步发展自身业务。
例子三:星巴克全球首次买壳上市背景:星巴克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欲在香港进行全球首次买壳上市。
过程:星巴克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启生商业集团”,并注入自身业务和资产。
经过重组和改名,该公司成为星巴克的全资子公司,并以新的公司名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结果:星巴克通过买壳上市成功进入香港资本市场,为其全球扩张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发展机会。
总结买壳上市是一种快速上市的方式,相比传统IPO能够节省时间和费用。
通过收购一家已经上市但业务不活跃的公司,企业可以利用其上市公司的地位和资本市场资源,快速获得资金支持和业务发展机会。
然而,买壳上市也存在风险,如壳资源质量、壳价是否合理等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买壳上市好还是IPO好
买壳上市好还是IPO好企业上市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IPO上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购买其他上市公司的方式曲线成为上市公司,也就是俗称的借壳上市。
IPO(即InitialPublicOfferings),系指依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企业自己做IPO上市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首先,拟上市企业必须先改制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次,必须按照证监会的要求经过一年的上市辅导期并经验收合格;再次,拟上市公司必须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和《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所规定的发行上市的条件,如果是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还需符合另外一些特殊规定;最后,拟上市公司的申报发行的文件必须为证监会受理,并通过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
经过排队拿到证监会的发行通知批文后通过交易所设定的系统公开发行。
相对而言,由于受到券商通道制的影响,IPO通常需要2至3年的期限。
对企业的核查严格,程序复杂,要求也较高,除了公司的业绩好外,对公司的演变历史和规范运作审查细致。
另外,根据现行的发审委制度,公司有无通过发行审核均已公开披露,若不能过会,对公司的形象和未来发展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买壳上市,(即ReverseMerger),主要指企业通过收购某一上市公司取得控制权以其作为壳资源,然后通过对壳公司进行资产重组,让企业的主要资产和主营业务进入壳公司内,再进行增资发行新股从而使企业达到上市的目的。
买壳上市对于企业本身不便于进行股份制改造,业务范围跨越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分拆上市是较为有利的。
买壳上市的特点在于:首先,企业必须“买壳”即收购某一上市公司,取得壳公司的控制权;其次,企业必须对壳公司进行新旧资产和业务的重组,使得壳公司符合发行新股的条件;最后,壳公司发行新股后,募足资金后可用于公司新投资的项目,最终实现企业借助壳资源而上市的战略目标。
买壳上市相对IPO而言,对企业的要求不是很高,证券监管部门对其收购壳资源和资产重组的审核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但对壳公司发行新股的要求还是没有降低。
在美国买壳上市
在美国买壳上市在美国买壳上市随着全球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国企业也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合作。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国一直以其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创新科技环境吸引着众多海外企业的目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美国进行IPO (首次公开募股)或者通过并购方式购买美国本土企业并实现壳上市。
壳上市,指的是利用已上市但业务停滞的空壳公司进行快速IPO的一种方式。
相比起传统的IPO,壳上市具有时间较短、成本较低的优势,因此备受企业的青睐。
为什么中国企业选择在美国买壳上市?首先,美国资本市场相对成熟,具备较高的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保护机制。
这使得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后,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股权融资,并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关注。
其次,美国以其开放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法制体系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具备全球最领先的科技和创新环境,美国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与国际巨头进行合作和竞争的平台,促进了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再者,通过在美国购买壳公司上市,中国企业可以借助美国的金融资源、技术实力和市场渠道,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然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美国买壳上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美国证监会对于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非常严格,涉及到大量的法律和金融知识。
中国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熟悉并遵守美国的相关法规,否则可能面临来自监管机构的处罚和投资者的不信任。
其次,由于美国市场具备一定的风险投资特性,中国企业在IPO过程中可能需要面对投资者的质疑和选择性的资本供给。
另外,中国企业在美国买壳上市后,还需要在信息披露、财务报表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和制度建设,以满足美国资本市场的要求。
然而,尽管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美国买壳上市。
通过壳上市,中国企业可以快速进入美国资本市场,并通过融资实现企业的成长和扩张。
同时,壳上市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为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买壳上市的风险规避
买壳上市的风险规避一、买壳上市简介(一)买壳上市的概念买壳上市又称“后门上市”或“逆向收购”,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即“壳”公司,剥离被购“壳”公司资产,注入自己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所谓“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
由于有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丧失了在证券市场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这个“壳”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资源的资产重组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债权、控股、直接出资、购买股票等收购手段以取得被收购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经营权及上市地位。
(二)买壳上市的种类目前,在我国进行买壳、借壳收购股权有两种方式:一是收购未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或法人股,这种收购方式的成本较低,但是困难较大,要同时得到股权的原持有人和主管部门的同意。
场外收购或称非流通股协议转让,是我国买壳上市行为的主要方式。
二是在二级市场上直接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
这种方式在西方流行,但是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只适合于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较高的公司或者“三无公司”。
此外,二级市场的收购成本太高,除非有一套详细的炒作计划,能从二级市场上取得足够的投资收益,来抵消收购成本。
(三)买壳上市的目的企业买壳上市的主要目的:一是融资;二是借资本市场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水平;三是获得市场关注,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首发新股相比,买壳的唯一好处是快,因为买壳对试图借壳上市的企业的要求要低很多,同时在程序上也可以省去相当多的麻烦。
有人把买壳叫做“抄近道”,这一点,对于融资渠道较少而又急需资金的民营企业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①①烟成群:《买壳上市风险几何》,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6月7日B1版二、买壳上市的风险分析自出现第一起上市公司收购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并购重组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无论是并购的数量、交易的金额还是并购的手段和方式,都呈快速增长的局面。
买壳上市及案例分析
买壳上市及案例分析买壳上市是指家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一家已经在上市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从而获得上市的资格。
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IPO(首次公开募股)来说,时间短、成本低、程序简便,因此在中国的股市中比较常见。
买壳上市的案例分析中,最为经典的例子之一是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上市。
在2024年,阿里巴巴选择了位于美国的纽交所进行上市,而并没有选择传统的IPO方式。
阿里巴巴选择的买壳上市方式是通过收购一家已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公司雅虎(Yahoo)的股票。
通过收购雅虎的股票,阿里巴巴就可以借用雅虎的上市资格,从而在纽交所上市。
这种买壳上市方式给阿里巴巴带来了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买壳上市的速度比传统IPO方式快得多。
IPO的过程通常需要花费数个月的时间,而通过买壳上市,阿里巴巴可以很快获得上市资格,从而更快地进行股权融资。
其次,买壳上市的成本相对较低。
对于一家像阿里巴巴这样规模巨大的公司来说,通过IPO方式融资需要付出巨大的费用和工作量,而通过买壳上市可以节省这些成本。
最后,买壳上市可以使公司更容易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通过在纽交所上市,阿里巴巴可以吸引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提高公司的曝光度和市值。
然而,买壳上市也有一些风险和局限性。
首先,买壳上市依赖于合适的壳公司。
如果找不到符合条件的壳公司,或者壳公司的质量不够高,那么买壳上市的计划就可能受阻。
其次,买壳上市的程序相对较为复杂。
尽管相比IPO来说时间和成本都会减少,但是整个买壳上市过程依然需要进行尽职调查、协商合同等一系列的步骤。
最后,买壳上市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需要考虑。
一旦选择了买壳上市,公司可能会因为从壳公司继承的一些问题(如财务问题、声誉问题等)而面临着诸多困扰。
总的来说,买壳上市是一种相对快速和成本较低的上市方式,对于一些规模较大、资金需求较高的公司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选择买壳上市还是传统IPO方式,需要公司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做出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问题及对策探讨我国市场经济的活跃、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企业效益的增长与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张。
国内严格的融资条件与制度规范,使得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与其他投资机构获得发展资金。
因此民营企业只有通过买壳上市的方式,从广大的市民手中获取相应的发展资金。
标签:民营企业;买壳上市;资产置换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国有企业的经济总量。
但我国的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在贷款、投资项目的发放过程中,仍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主要的帮扶与发展对象。
民营企业在不能获得银行其他金融机构融资的情况下,很难对自身的经营产品、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因此其未来的发展规模也受到限制。
民营企业在没有金融融资、没有二板上市市场的前提下,只能通过买壳上市来获取发展资金,开展自身的经营活动。
一、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发展现状随着民营企业经济总量的增大与资本的不断积累,买壳上市成为其扩大生产经营的主要手段。
民营企业买壳上市行为可以用以下理论予以解释:民营企业在没有上市资格的情况下,通过收购其他上市公司的小部分股权,来获得合法的上市资格。
在民营企业获得上市资格后,上市公司还可以将自身的股权重新收购回去,以保障自身股权的完整性。
民营企业在被上市公司收购股份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得上市资格,这种收购被称为反向收购。
无论买壳交易或者反向收购,都能使民营企业获得合法的上市地位。
民营企业的买壳行为主要借助二板上市市场、上市公司协议,完成股票投资的买壳。
而上市公司对民营企业的收购行为,需要对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充分考量。
在完成民营企业收购后,上市公司会对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改革与调整,对那些经济效益良好的项目予以扶持,对那些负债较高的项目予以取缔。
民营企业的买壳上市行为,不仅是企业的融资行为,也是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行为。
民营企业在我国的上市,大多通过买壳或借壳完成上市活动。
资本市场炒壳对投资者的危害例子
资本市场炒壳对投资者的危害例子
资本市场炒壳是指一些企业或投资者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或控制股权,以获取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进而通过重组、资产注入等方式改善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市值,从中获取暴利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会对投资者造成以下危害:
1. 投资风险增加:炒壳行为通常伴随着高风险和不确定性。
投资者可能会被虚假的信息和炒作所误导,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从而面临巨大的投资损失。
2. 市场泡沫:炒壳行为可能导致市场出现泡沫,股票价格虚高,脱离了公司的真实价值。
一旦市场情绪转变或泡沫破裂,投资者可能会遭受惨重的损失。
3. 信息不对称:炒壳行为往往涉及到内部人士和少数投资者的操纵,普通投资者难以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4. 长期投资受损:资本市场炒壳行为侧重于短期的投机和套利,忽视了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这可能导致公司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配置,对公司的长期价值和投资者的长期回报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炒壳等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投资者也应增强风险意识,理性看待市场行情,不盲目跟风,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买壳上市有什么好处
买壳上市有什么好处买壳上市有什么好处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后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了买壳上市的好处和弊端,希望能帮到大家!1、对上市资产项目的要求较为灵活一些有兴趣上市的公司,因为拥有的资产暂时未完全达到上市规则内的新上市要求,例如在差不多相同的管理层下运作三年,三年盈利水平未达到最近一年港币2,000万元和前两年合共港币3,000万元的水平;在这些情况下,有兴趣上市的公司可无需多等一段长时间使其资产满足联交所上市规则内的要求,而可通过收购一家已上市公司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上市的目的。
2、节省筹备工作和时间透过买壳上市,如没有涉及改变公司的主营业务或把大量资产注进或拨离上市公司,收购者可避免做大量和申请上市有关的工作,包括三年会计报告、评估报告、重组、编写招股书和盈利预测等工作,收购上市较直接申请上市可节省约数个月的准备和执行时间。
3、减省中介机构费用由于收购上市所涉及的工作量及时间较直接申请上市少,所以一般所需付给中介机构的费用相对地也较少。
但须注意,在股市低迷时,所要支付的'上市公司控股溢价比较低,但是如果股市处于高峰时期,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往往要求较高的控股溢价,而收购者需考虑这溢价是否合理,衡量时间及成本才作出决定。
买壳上市的利弊一般来说,买壳上市是民营企业在直接上市无望下的无奈选择。
与直接上市相比,在融资规模和上市成本上,买壳上市都有明显的差距。
所以,买壳上市为企业带来的利益和直接上市其实是相同的,只是由于成本较高、收益又较低,打了一个折扣而已。
上市的收益主要有资金和形象两方面。
现今,企业考虑更多的倒应该是买壳上市的弊。
一是成本,二是收益。
即成本收益比能否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买壳上市的成本总体上是逐年上升趋势。
1997年每起买壳上市案例的平均成本为6000万元,1998年上升为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深沪股市已经有上百起买壳上市案例,但是成功率并不高。
境外买壳上市概要
境外买壳上市概要一、为什么要买壳上市企业如果选择买壳上市,那一定是考虑到,这会比新股上市方案更有优势。
具体说来,买壳方式可能有以下好处:1、手续简单。
与直接上市相比,买壳方式显然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上市审批程序。
2、节省时间。
操作得好,买壳上市一步到位,会节省许多时间。
避免复杂的财务、法律障碍。
有些公司如果采用新股上市3、会有更多财务、法律障碍,要花较大成本才能完成“企业清洁”。
买壳方式在对上市业务的审计等方面要轻松一些。
4、如果拟上市业务采用新股上市难于是被市场看好,而公司又有充实的资金,那么选择买壳上市就更有优势了。
二、壳资源买壳上市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干净”的适合企业的壳。
“壳”公司在这里指的是公众持有的,现已基本停止运营的上市公司。
其股票可能仍在交易,也可能没有;它有可能还需要向监管者递交有交报告,有可能也已经不需要了。
大多数“壳”公司负债一大堆,资产少而又少,或者根本一文不值。
“壳”公司可能还有一些清偿的责任。
比如厂房已经抵押,或者还有一大堆负债,如中介费用、设备租用费用,甚至不家未清偿贷款。
所以利用“壳”资源之前一定要仔细调查和考虑。
理想的“壳”资源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1、规模不大、股价也不高。
这样可以降低购壳成本,容易购成功。
2、股东人数在300~1000人。
300人以下的公众股东太少,不值得公开交易;而超过1000人,新公司要与这些人联系,并递交资料报告,成本会较高。
另外股东太多,收购时遇到的困难总要多一些。
3、负债一定不能高,另外还要注意或有负债。
原来“壳”公司股东积累的不满,往往会在新股东入驻之后爆发出来。
4、业务与拟上市业务接近,结构简单。
5、当然还不应涉及任何法律诉讼。
否则会带来麻烦。
当然最好借肋专业人士帮助寻找壳公司。
投资银行常常会有好的建议。
三、操作方式以下以美国买壳上市为例,着重介绍“反兼并”上市方式。
“反兼并”上市即后门上市,操作上快速、灵活、费用较低。
在一个“反兼并”上市的交易中,一间上市的空壳公司以批股形式收购一间非上市的企业,同时非上市公司的股东因获得上市公司批出的控股权而控制了上市公司。
企业合并之买壳上市
企业合并之买壳上市融资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
一方面难以得到国家政府或银行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很难进入主板上市条件较高,创业板市场还不完善的中国资本市场。
而且,直接上市所需时间通常在一年以上,成本涉及承销商佣金、会计费、律师费、印刷费、登记公开发行等费用,上市成功与否受外在因素影响较多,风险较大。
条件成熟的企业可选择直接上市,但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言,短时间很难达到直接上市的条件要求。
于是,买壳上市成为市场中一种很为普遍的企业合并方式。
一.买壳上市相对直接上市的优势直接上市需要经过监管机构严格审批,所聘请的中介机构多,花费的成本较高,时间较长。
国内法律对公司的管理、股票发行和交易的要求也较多。
买壳上市的前期费用要比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低很多。
因为无需首次发行股票所需的保荐人顾问费,包销费,以及递交申请表格时交纳的首次上市费等。
买壳上市还可以避免新股上市时复杂的财务、法律障碍和较高的“保洁成本”。
买壳方式在对上市业务的审计等方面也要轻松一些。
与直接上市相比,买壳方式没有复杂的上市审批程序,手续简单,节省时间。
对中小企业来说,买壳上市是比较适合自身特点的上市途径。
二.如何进行买壳上市实现企业合并l.确定购买方。
在通过股份交换而实现的企业合并中,发行股份的主体通常是购买方。
然而,应当考虑所有相关的事实和情况,以确定哪一个参与合并主体拥有统驭其他一个(或多个)主体的财务或经营政策,并藉此从其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在某些企业合并(一般指反向购买)中,购买方是已取得权益份额的主体,被购方是发行权益的主体。
基于此,人们判断原都市股份具有法律上的母公司的特征,应视同被购买方。
在企业并购中,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是根本原则。
判断购买方很重要,因为对购买方的不同判断,会产生收购成本的差异,从而引起了商誉确认差异等一系列问题。
2.合并成本的确定。
关于合并成本的确定,会计处理中有三种计算方法:方法之一,模拟增发法。
企业买壳上市风险与应对策略研究
企业买壳上市风险与应对策略研究
企业买壳上市是指一家未曾申请过上市的企业,通过收购已经在上市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利用被收购公司原有的上市交易平台,实现自身公司的上市目标。
买壳
上市方式相较于传统上市方式,具有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缩短上市周期的明显优势。
然而,企业买壳上市也存在着风险。
一、风险
(一)正常交易停止:在某些极限情况下,被收购上市公司可能会停止正常交易,一旦停止则新上市公司将无法继续在原有的上市交易平台上展开正常交易。
(二)投资者信任被破坏:如果被收购上市公司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可能会对投资者的信任产生严重打击,从而导致新上市公司的股价下降。
(三)财务风险:被收购上市公司公开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成为新上市公司日后运营的关键,因此在收购过程中应重点考虑风险。
二、应对策略
(一)认真进行尽职调查:新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应尽可能详细全面地了解被收购公司的财务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公司的历史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状况等核心数据指标。
(二)合理的收购价格:新上市公司应尽可能合理估算被收购公司的价值,避免出现高价收购,因为过高的收购价格会增加新上市公司的财务压力。
(三)严格监督:新上市公司应当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管团队,严格监督被收购公司是否存在违规行为,保证新上市公司能够依法依规运营。
(四)稳步发展:新上市公司应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以稳步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避免因过于短视而忽略了自身的实际经营管理需求。
总之,企业买壳上市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相关的风险,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最终成功上市。
买壳上市是民营企业的较佳选择
买壳上市是民营企业的较佳选择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资金短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难题。
一些优秀的企业在其发展规划中,会将上市作为主要的融资手段以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而通常情况下,企业会采用IPO和买壳上市两种主要路径。
企业选择IPO整体上市或者买壳上市时,需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选择成为上市公司的方法。
而就民营企业而言,买壳上市是民营企业的较佳选择。
一、IPO与买壳上市的定义1、IPO即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者说新股上市),是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向证券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证券管理部门经过审查,符合发行条件,同意公司通过发行一定数量的社会公众股的方式直接在证券市场上市。
2、买壳上市是指在证券市场上通过买入一个已经合法上市的公司(壳公司)的控股比例的股份,掌握该公司的控股权后,通过资产的重组,把自己公司的资产与业务注入壳公司。
二、IPO与买壳上市的优缺点比较由上可见,判断通过IPO上市还是买壳上市的好坏,不在于这种上市的方式,而在于企业的本身。
如果企业有经济实力;技术在同行业内领先,生产的产品在同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且不可替代;并且,管理层具备资本经营能力、企业拥有着良好的财务状态,该企业不需要考虑买壳,直接申请上市;如果该企业有财力,但整个行业受国家行业控制,即无法直接通过IPO上市,那可以通过买壳的方式实现上市,成为公众公司。
三、买壳上市是民营企业的较佳选择买壳的成本无疑高于直接上市,不过其优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难以替代。
买壳可令企业先控制上市公司,再按时机成熟的程度逐渐注入业务,等待最佳的融资时机,无需为应付“考试”一次性付出重大的代价,无需等待而获得上市地位。
一旦民营企业选择买壳上市,那么有些问题必须关注和处理得当。
A.对自身的梳理(一)收购人主体资格的梳理1、确认不存在影响主体设立及存续的法律瑕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买壳上市的利与弊
买壳上市的利与弊
公司上市的目的不外乎以下2个,一是直接融资,降低财务成本,二是转化经营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美化公司形象。
其中后者通过其他途径也可以实现,而取得直接融资资格恐怕是上市行为最核心最本质的目的。
为实现上市目的,从操作层面上讲,一般采取自主(造壳)上市和借壳(主要是买壳)上市两个途径。
不管采取什么样的途径上市,首先必须服从服务于上市的根本目的。
究竟是造壳还是买壳,应当根据当时资本市场状况,并结合公司的上市目的而定。
与直接上市(IPO)相比,在融资规模和上市成本上,买壳上市都有明显的差距。
从理论上看,买壳上市为企业带来的利益和直接上市其实是相同的,只是由于成本较高、收益又较低,打了一个折扣而已。
买壳上市的收益主要有资金和形象两方面,而更多的可能是广告效益和形象效益,买壳上市直接带来的资金效益并不明显。
买壳上市的利
买壳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单直接快捷,完全属于资本运作的范畴,与并购方的公司治理、赢利能力、发展战略等无直接关系。
只要并购方愿意收购、被购方愿意出售、监管层同意,就可以完成并购行为。
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通过买壳实现上市的案例比比皆是,也有很多企业运作的比较成功。
比如在石狮,阳光发展就是通过收购石狮新发,从而实现了上市目的,而后者也成功转型为地产公司。
买壳上市主要好处如下:
1、手续简单。
与直接上市相比,买壳方式显然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上市审批程序。
2、节省时间。
操作时间短,大约需要3-9个月。
操作得好,买壳上市一步到位,会节省许多时间。
3、上市费用低,上市成功有保障。
避免复杂的财务、法律障碍。
有些公司如果采用新股上市,会有更多财务、法律障碍,要花较大成
本才能完成“企业清洁”。
买壳方式在对上市业务的审计等方面要轻松一些。
4、如果拟上市业务采用新股上市难于是被市场看好,而公司又有充实的资金,那么选择买壳上市就更有优势了。
买壳上市的弊
目前企业考虑更多的倒应该是买壳上市的弊。
从统计数据来看,在我国,买壳上市终究是败多成少。
买壳上市的弊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即成本收益比能否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买壳上市的成本总体上是逐年上升趋势。
特别是从2006年5月开始,买壳上市的成本已经高不可攀,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
针对我国的资本市场,买壳上市的主要弊端如下:
1、公司非“净壳”,壳资源不干净,买壳就是买炸弹。
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多数“壳并购”和“壳重组”的政府主导色彩明显,有些甚至在二级市场股票炒作者“支持”之下进行,上市公司原股东“甩包袱”心态严重,所以,很多问题在收购前成为隐藏在“净壳”面纱下的“地雷”。
为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通过不发生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化的股权交易进入目标公司,清楚、详尽地了解目标公司实际境况后,再选择时是否增持股权以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2、优质资产收益被稀释
如果买壳上市完成后,买壳方将自己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那么,买壳方公司股东对其原先控制的优质资产便形成了间接控制的关系,原核心资产收益也要和其它公众股东共同分享,这样,面临着原优质资产收益被稀释的风险。
在投机盛行的市场中,收购方会选择通过内幕交易或对二级市场股价进行操作来补偿优势资产收益被稀释带来的`损失,但在监管环境日趋严格的市场中,这种“补偿”会越来越难获得。
3、无法再融资。
如果买壳上市成功后,无法进行后继股权融资将是买壳方最大的损失。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原因有三点:其一,注入的优质资产利润水
平不高,无法支撑上市后庞大的资产规模;其二,“壳”公司遗留问题没有处理完,还需时间来消除;其三,收购重组的波动影响正常的业务经营(比如管理层的更换等)。
4、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在上市公司经营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使当地上市公司尽快摆脱困境、保壳、解决国企困难和下岗职工问题,往往极力促进买壳上市活动的发生,许诺帮助解决上市公司债务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并开出种种优惠条件。
但过多的承诺也意味着风险蕴藏其中,随着政府工作规范程度的提高及商业活动更加高层化,地方政府不能随便左右当地税务、工商等行政机构和银行来提供非市场化的优惠承诺,那么,买壳方必将陷入被动。
5、业务整合难
战略性并购已渐渐成为资本市场内的主流动向,买壳上市将成为很多有实力的企业集团进行行业整合的利器。
但经验显示,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行业,两家不同的企业整合到一起,因为存在着技术水平、工艺、人员素质、地域、文化和产品质量等多方面的差异,企业磨合依旧会成为新股东买壳后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对于买壳企业来说,获得收购中的“协同效应”通常不是收购的主要目的,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往往身处不同行业,业务整合的难度更大。
6、失去控制权
在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过去,买壳方多以协议受让方式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其控股比例往往很高,加上股权流动性障碍等因素制约,一般买壳后可以稳保第一大股东地位。
但这些情况目前已经有所改变,任何一个潜在的收购者都有可能通过协议方式或者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股份,从而夺取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深沪股市已经有数百起买壳上市案例,但是成功率并不高。
买壳上市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是配股、增发融资。
当然也不排除主要通过二级市场炒作获取收益的情况。
【买壳上市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