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二 第3章-第3节-第2课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第3节 第2课时 氨与铵盐 (2)
(1)氨气中含有水蒸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吗?
提示 不能。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生成铵盐,应用碱石灰干燥氨气。
(2)能否将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换为一带有单孔塞子的集气瓶?
提示 不能。这样瓶内的空气无法排出,收集的氨气不纯。
(3)装置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防止氨气沿试管壁冲出与空气形成对流。
归纳拓展
子,溶液的酸性增强,所以A项正确;铵态氮肥会引起水体中含N化合物的增
多,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所以B项正确;检验 NH4+ 应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所以C项错误;石灰石与H+反应可调节水体的酸碱性,所以D项正确。
方法点拨检验NH4+的答题规范
(1)实验操作:取少许待测液或晶体置于小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微
提示 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焐热烧瓶,NH3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
内的气体,NH3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
归纳拓展
1.氨气的喷泉实验
实验装置
现象
烧杯中的溶
液由玻璃导
管进入烧瓶,
形成美丽的
喷泉,烧瓶内
液体呈红色
产生现象的原因
能够形成美丽的喷泉说明
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
的压强迅速减小,烧杯内的
第3章
第2课时 氨与铵盐
内
容
索
引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0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通过对固氮反应的分析、氨气的转化与生成的实验探究以
及浓硝酸性质的学习,认识氨气、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素
养
目
标
质以及典型的实验现象,能书写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序言1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课时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2课时离子反应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3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课时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课时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课时硫和氮的氧化物2课时硫酸、硝酸和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1:自主知识建构4课时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1~4章综合运用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2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3课时元素周期律3课时化学键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能与热能2课时化学能与电能2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3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课时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2课时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2: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综合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模块2(1~4章)联系模块1(1~4章)的相关内容综合运用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4课程安排如下:序言:2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1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课时化学平衡5课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3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课时)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课时)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课时)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课时)本章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在本章中,我们将研究水溶液中离子的平衡。
人教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为棕褐色物质(FeCl3), 而在盐酸中生成淡绿色溶液(FeCl2)。则在氯 气分子(Cl2)、氯离子、氢离子中,_______具
有氧化性,________的氧化性最强。
【解析】(1)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为: ①Fe(还原剂)+CuSO4(氧化剂) ===FeSO4(氧 化产物)+Cu(还原产物)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
算。 2.强弱规律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的氧化性或
还原性强弱为: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应用: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先后规律
多种氧化剂与一种还原剂相遇,氧化性强的
首先得电子被还原;多种还原剂与一种氧化 剂相遇,还原性强的首先失电子被氧化。
-
-
-
+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探究导引3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
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吗? 提示:不一定,如Zn+2HCl===== ZnCl2 + H2↑。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要点归纳
1.守恒规律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或氧 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 的总数。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0
+3
【解析】 (1)Fe→Fe,Fe 失去电子,Fe 是还 原剂, 元素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 Fe Fe FeCl30 Nhomakorabea-1
是氧化产物;Cl→Cl,Cl2 得到电子,Cl2 是氧 化剂, 元素被还原, 2 发生还原反应, Cl Cl FeCl3 是还原产物。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2节第2课时煤的干馏与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练习含答案
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2节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煤的干馏与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1.(2022四川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月考)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为化学变化B.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是三态间的变化C.以煤为主要原料,可以合成甲醇D.煤干馏得到的焦炉气能使溴水褪色2.(2022福建三明四地四校期中联考)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煤干馏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C.石油的分馏是化学变化D.石油裂化和裂解的目的都是生产汽油3.我国能源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利用煤“制油、制气”,实现清洁高效利用,势在必行。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气化技术的核心是将固态煤变成气态煤B.将煤干馏可获得多种洁净燃料和化工原料C.煤“制气”后再燃烧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D.煤的清洁高效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成分4.有关煤的综合利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为甲醇或乙醇时,原子利用率均达到100%B.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C.煤转化为水煤气是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D.①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5.对煤干馏并检验其中部分产物,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过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B.向b装置的水层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C.c装置可验证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SD.e装置中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题组二苯的结构与性质6.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是一种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7.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在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C.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红色D.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8.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哪些事实()①苯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②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③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④邻二溴苯()只有一种⑤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①②⑤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③⑤9.(2022福建泉州两校期中)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和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可以用溴水除去甲烷中的乙烯C.苯和甲烷都可以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D.苯和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题组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10.(2023山西怀仁一中高一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完整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的知识点。
以下是重点内容的概述:1.物质与化学反应在此部分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分类以及物质的性质。
重点内容包括:物质的分类:无机物和有机物;元素和化合物。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性质的观察和性质的本质。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征;化学反应的条件和类型。
2.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在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相关知识。
重点内容包括: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要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化学计量: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应用。
3.气体与溶液这一部分介绍了气体和溶液的性质和相关概念。
重点内容包括:气体:气体的性质和特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溶液: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浓度的计算和应用。
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此部分中,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
重点内容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达式。
5.酸碱与盐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学习了酸碱和盐的概念及其性质。
重点内容包括:酸碱的定义和性质:酸和碱的定义;常见酸碱的性质和特征。
盐的概念和性质:盐的定义和性质;常见盐的命名规则。
以上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年第3章 第3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课件
机外壳,而纯铝的硬度和强度都不合格,所以不可以直接用
Al来制造飞机。
第三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首饰店里的金首饰除了黄金的以外,还有白金和铂金 的首饰,这么多品种,你能解释它们的成分吗? 提示:在不规范的市场上,铂金和K白金都被人习惯地叫 做白金,所以有些消费者怀疑铂金和白金是不是一种金属?
第三章Leabharlann 第三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知识· 预习探究
第三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合金的定义及特性。 2.了解铜合金和钢的分类、组成及用途。 3.初步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
第三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铂金是一种天然纯白色的金属,K白金是黄金与钯、镍、
银和锌等金属的合金,故又称 K 白黄金。铂金抗强酸、碱腐 蚀,抗氧化,化学性质比 K白金稳定。铂金首饰均打有 “ Pt” 印记及成色。而K白金的记号为“18KWG”。
第三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思维· 名师讲堂
成才之路· 化学
人教版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1.1.1 集合的概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第三章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三节 课时2
12345
5.在一定条件下KClO3与I2按下式反应:2KClO3+I2===2KIO3+Cl2,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氧化性:I2>KClO3 C.还原性:KClO3>I2 D.还原剂为KIO3,氧化剂为I2
解析答案
返回
1.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B ) A.Mg变成MgO时化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升高,失去电子,因此Mg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B.KMnO4受热分解时,Mn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因此Mn元素既
被氧化又被还原 C.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在反应 2H2O=电==解==2H2↑+O2↑中,H2O 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③2FeCl3+2KI===2FeCl2+2KCl+I2,
④2FeCl2+Cl2===2FeCl3。
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ClO-3 >BrO-3 >Cl2>Fe3+>I2
B.BrO-3 >Cl2>ClO-3 >I2>Fe3+
C.BrO-3 >ClO-3 >Cl2>Fe3+>I2
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 D )
A.1∶6
B.6∶1
C.1∶5
D.5∶1
解析 用双线桥法表示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为
故反应中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 5∶1,故选 D。
解析答案
解题反思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化合价)守恒规律,可分析推断氧化剂与还 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量的关系,也可分析推断氧化产物或还 原产物中变价元素的价态。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煤的干馏 苯
苯的分子式为: 苯的分子式为:C6H6
探究: 苯的结构是怎样呢? 探究: 苯的结构是怎样呢?
请根据以下问题,探究苯的结构。 请根据以下问题,探究苯的结构。 1、碳原子数为6的烷烃与烯烃分子式分别为: 、碳原子数为 的烷烃与烯烃分子式分别为 的烷烃与烯烃分子式分别为: C6H14 C6H12 2、苯的分子式为C6H6,属于哪类物质 、苯的分子式为 饱和烃、不饱和烃)? (饱和烃、不饱和烃)?
化学·必修二· 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第二节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
第二课时 煤的干馏 苯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煤的干馏 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了解煤的干馏, 1.了解煤的干馏,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2.了解苯的分子结构 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了解苯的分子结构、 2.了解苯的分子结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3.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 性质—用途的关系 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 用途的关系。 3.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 性质 用途的关系。
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 苯分子中 个碳原子之 间的键完全相同,是 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 之间的特殊的键。 之间的特殊的键。
C C
C=C
取代反应 Br2、HNO3
加成反应 H2
4.苯的用途: 4.苯的用途: 苯的用途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 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 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 苯也常用于有机溶剂。 苯也常用于有机溶剂。
猜 想
苯分子中可能含C=C。 。 苯分子中可能含
苯的分子结构
凯库勒在1866年发表的“关于芳香族化合物 年发表的“ 凯库勒在 年发表的 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两个假说: 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两个假说: 1.苯的 个碳原子形成环状闭链,即平面六 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环状闭链 苯的 个碳原子形成环状闭链, 边形环。 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单双键交替形式。 各碳原子之间存在单双键交替形式。 各碳原子之间存在单双键交替形式 凯库勒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5 ℃
80.1 ℃ 易挥发(密封保存)
有毒
课前预习检测
法拉第 1825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 在煤气灯中首先发现苯。1834年, 米希尔里希 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制得苯,并 将其命名为苯;之后,法国化学家 热拉尔 _______等确定其分子量为78,分 C 6H 6 子式为_____。
分子式: 结构式:
结学性质预测:
苯的特殊结构
决定
苯的特殊性质
饱和烃 取代反应 不饱和烃 加成反应
(三)苯的化学性质
1.苯的取代反应:
溴苯
(1)跟溴的反应:
+ Br2
FeBr3
+ HBr
注意:1、反应物:苯和液溴(不能用溴水) 2、反应条件:催化剂(FeBr3)
(2)苯与硝酸反应:硝化反应
布置作业:
二、课后习题:P72的8题、10题
10、了解生活中可能接触苯或含有苯环结构物质 的主要场所,查阅资料并与他人讨论这些物质对 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防护建议。
新闻线索二:
2007年广东省,“猛鞋” 胶水致17家鞋厂67名工人苯 制鞋厂女工苯中毒患 中毒。
白血病。
苯
苯主要是从石油或煤焦油中获得
第 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课时
实验探 究一:
观察苯 的色、 味、态, 并设计 实验探 究苯的 水溶性 和密度 的大小 (与水 相比)。
(一)、苯的物理性质
FeBr3 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 Br2
高一化学必修2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
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回忆:什么是 饱和烃(烷烃)
以及 烷烃的通式
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 单键
合,剩余价键均与
结
氢原子结合,使每
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达到“饱和”。
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烷烃通式:
。
CnH2n+2 (n≥1整数)
含有C=C 或 C≡C的烃叫不饱和烃 含有C=C的烃叫做烯烃。
烯烃通式为CnH2n(n≥2整数)
烯烃是不饱和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主要含碳、氢两元素,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 芳香烃所组成的混合物。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溶有 少量的气态烃、固态烃。无固定的沸点.
从煤和石油中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 且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其中,从石 油中获得乙烯,已成为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从石 油或煤焦油中还可以获得苯等其他有机化工原料。
CH2=CH2 + HCl
催化剂
工业 乙烯水化法 制乙醇
乙烯分子之间相互加成可以聚合得到聚乙烯。
3. 聚合反应 nCH2=CH2
催化剂
[ CH2- CH2 ]n
定义: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 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 叫做聚合反应 在聚合反应中,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 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化合物的分子,这样的聚合反应同时也是加 成反应,所以这种聚合反应又叫做加成聚合 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一、石油的成 份
乙 烯 的 用 途
小 资 料
乙烯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乙烯 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 展水平。2007年我国的乙烯产量超过1000 万吨,稳居世界第二位 。
乙烯可催熟果实
高一化学课件:必修二 3.3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LOGO
第一环节 教学流程
课堂引入
让学生了解醋文化, 激发学习兴趣, 引出课题。
现在的醋
LOGO
教学流程
第二环节
探究乙酸物理性质、酸性和结构
问题切入
糖醋鱼都有哪些美妙 的味道? 酸味来自于哪一种化 学物质?
LOGO
知识线
由醋引出乙酸
活动线
观看视频
乙酸物理性质 酸性和结构
实验鉴别 白醋白酒 实验合成 乙酸乙酯
第三 环节
酯化反应
第四 生活小帮手 环节 无“醋”不在
乙酸 的用途
师生相互 交流讨论
LOGO
教学程序
情景线 知识线 活动线
(一) 操 作 方 法
问题线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LOGO
教学流程 第四环节
乙酸的用途
以上哪些乙酸的应用可以用 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呢?
LOGO
教学流程
课堂小结
我们掌握了什么知识?
我们的 收获
我们学到了什么方法? 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LOGO
创新之处
1.创设情境的全程性
三 维 ⑴情境贴切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 生的强烈兴趣,有助于对知识的学习 ; 目 标 ⑵体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 境生活化,解决自主化”的新课程教学 的 设计理念。 体 现
创新之处
2.学科思想方法培养的深入性
三 维 ⑴通过对对比实验的设计,培养了学生发 目 散思维、自主探究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标 ⑵体会到“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化学 的 思想 。 体 现
4.据已有知识判断乙酸有什么官能团? 5.醇羟基不显酸性,为什么乙酸的羟 基有酸性呢?羟基所连的原子团有什么 不同?
2013年化学必修1课件:第3章第三节第2课时
互动探究 C 项中 SO2 与 Na2SO3 或 NaHCO3 溶液反应,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何书写?
【提示】 SO2+SO2 +H2O===2HSO3 , 3 - - SO2+HCO3 ===CO2+HSO3
-
-
【规律方法】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注意以下两点: (1)解答考查物质性质的题目时,首先联想该物质 所具有的典型性质,对于SO2来说,其典型性质包 括其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及其酸性氧化物通性 等。 (2)结合选项进行具体分析,以进行正误判断,对 于具体选项一定要注意反应的条件、反应物的用量、 浓度等是否与所考查物质的某些性质相符合,以避 免出现失误,如单质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其产物 只能是SO2。
浓 H2SO4 的强氧化性和
2- SO4 的检验
1.浓H2SO4的强氧化性 (1)Fe、Al的钝化 常温下,Fe、Al遇到浓H2SO4 会反应生成一层 致密的氧化膜而出现“钝化”现象。 (2)与氢之前的活泼金属: Zn+2H2SO4(浓)===ZnSO4+SO2↑+2H2O 规律:①浓H2SO4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②浓H2SO4一旦变稀,就发生:Zn+ H2SO4===ZnSO4+H2↑。
催化剂 △
CO2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先生成沉淀,当气体过量时沉 淀又溶解:Ca(OH)2+ CO2===CaCO3↓+H2O CaCO3+CO2+H2O ===Ca(HCO3)2 CO2+C=====2CO
高温
弱氧化 性
2SO3
还原性
漂白性
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 氯水、溴水、碘水等氧化:X2 +SO2+2H2O ===H2SO4+ 2HX(X=Cl、Br、I) 有,不稳定
毒性
溶解性
有毒 易溶(体积比 1∶40)
2013年鲁科化学必修1:第3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原创题)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景区内孙中山纪念馆门前的孙中山铜像被腐蚀了,铜像头部和手臂等处存在较多“伤疤”。
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表示,“罪魁祸首”是酸雨。
酸雨能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下列说法中与酸雨有直接关系的是()①造成植物死亡②造成土壤酸化③使湖泊富营养化,鱼类死亡④危害建筑设施⑤危害桥梁和电缆A.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④⑤解析:选D。
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中N、P元素含量增高的缘故,与酸雨无关。
酸雨能使湖泊的酸性增强,鱼类因不适应也会死亡。
2.为了除去SO2中少量的HCl气体,应将混合气体通入()A.溴水B.NaHSO3饱和溶液C.NaOH溶液D.NaHCO3饱和溶液解析:选B。
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减”。
即不能引入杂质离子,不能减少要保留的物质。
3.(2011年济南高一检测)银耳本身为淡黄色,少数不法分子生产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其制作过程如下:将银耳堆放在密闭状况良好的塑料棚内,在棚的一端支一口锅,锅内放硫黄,加热使硫熔化并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雪耳”炖不烂,且对人有害,制作“雪耳”利用的是()A.硫的还原性B.硫的漂白性C.二氧化硫的还原性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解析:选D。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将淡黄色的银耳漂白成白色,这一过程利用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4.储存浓硫酸铁罐外口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这体现了浓硫酸的()A.吸水性和酸性B.脱水性和吸水性C.强氧化性和吸水性D.不挥发性和酸性解析:选A。
铁遇冷的浓硫酸会发生钝化,但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取用浓硫酸时,留在铁罐外口的少量浓硫酸,吸水后变为稀硫酸,与活泼金属铁发生置换反应。
5.如图是实验室制备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试回答:(1)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三章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三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氧化数的计算方法;3. 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法;4. 能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 氧化数及氧化数计算方法;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法及实例;4.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理解和应用;2. 氧化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法及实例。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与生动示范相结合;2. 学生分组讨论与合作实验相结合;3. 视频教学与互动问答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引发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兴趣。
2.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 讲解氧化数及氧化数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氧化数的计算。
4. 演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法及实例,让学生理解平衡反应的重要性。
5. 学生分组讨论,并结合实验,探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6. 总结归纳,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和材料;2. 录播课件及视频教学资源;3. 相关化学应用案例和实例。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和习题;2. 总结氧化数计算方法;3. 搜集生活和工业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案例,并进行分析。
八、教学反思本章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需要结合生活和实际应用进行教学,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2节 第3课时 氢氧化铝、铝盐(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氢
酸性: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氧 化
化学性质
碱性: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铝
不稳定性: 2Al(OH)3
3Al2O3+3H2O
制备
Al3+ + 3NH3·H2O =Al(OH)3↓+ 3NH4+ AlO2- + CO2 + 2H2O = Al(OH)3↓ + HCO3-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探究课堂
铝盐的化学性质
铝盐与碱的反应
和氢氧化钠
Al3+ + 3OH- = Al(OH)3↓
氢氧化铝可继续和氢氧化钠反应: Al(OH)3 + OH- = AlO2- + 2H2O
和氨水
Al3+ + 3NH3·H2O =Al(OH)3↓+ 3NH4+
探究课堂
【例1】下列条件下最终能得到氢氧化铝的是( C )
A. 将铝粉溶于冷水中 B. 氧化铝与水混合加热 C. 过量的氧化铝溶液加到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D. 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到一定量的氧化铝溶液中
课堂小结
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物理性质
用途
氢氧化铝胶体有较强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氢氧化铝碱性不强,可以用作胃酸中和剂
十二水硫酸铝钾是一种无机物,又称 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是一 种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
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一、说教材:1、教学背景:大纲中对教学内容所规定的教学要求,都是高中阶段教学的最终要求,在具体实施时,应遵照教学规律,视学生的情况,采用分步推进的方法,而不能简单采用“一步到位”的方法。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教材在体现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时是分三个年级来推进的。
其总体设计是:高一第二章只要求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即可,通过后续碱金属、卤素、氧族元素等的学习,在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感性认识之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对侧重理科学习的学生,高二要求学会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高三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归纳和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严格把握教材深广度。
不要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人为地制造教学难点,这样会严重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本节教材地位与作用“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新课程体系中是分三阶段完成的:在初中阶段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理解;在化学必修1中要求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通过后续课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认识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处于第二阶段,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2)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过程方法目标: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章有机化学第3节--新人教版
思考: 糖类、油脂、蛋白质属于烃吗?为什么?
一、糖类 —— 曾叫碳水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 1、定义: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或能 水解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2、糖的分类
(1)单糖:不能水解的糖, 如葡萄糖、果糖;
(2)二糖:能水解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如蔗糖、麦芽糖
(3)多糖:能水解生成多个单糖分子的糖, 如淀粉、纤维素
二、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CHO (1)与银氨溶液共热发生银镜反应
(2)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2、淀粉:遇单质 I2 变蓝色
3、蛋白质 (1)与浓HNO3发生颜色反应产生黄色 (2)灼烧时产生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此外,蛋白质还具有盐析、变性等性质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糖类 A、单糖:不能水解 B、二糖:水解生成两分子的单糖 C、多糖:水解生成多分子的单糖
; 少儿英语培训加盟 ;
赵彦深本子如宾僚 王劭 豹祠嫁石婆 累迁御史中丞 常闻其名 去约军一里乃还 父君方 孝昭赐采帛千段 令侍御史赵秀通至州 仪同杨檦从鼓钟道出建州 城镇相继款附 此虽为刹 给城局参军 都不计校 辞云 不放反逆 迁南兖州长史 江璧既返 乞补员外司马督 负笈随大儒徐遵明学《诗》 况重于此事 求长生之秘 魏殂后 "伯子为亲者讳耳 游道为诉得释 更可怜人生如寄 命掌书记 风仪蕴籍 嗟将相之骨鲠 将以自防 况义方之情不笃 目见冤酷 卒 字孝谦 仍侍左右 带甲十万 唯门阉驱使 寻属胜南奔 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 加颈足而为马 冯子琮以仆射摄选 吾射尽获之 琳遣 巴陵太守任忠大败之 陆媪又唱和之 闻其何当还北 亦留心文藻 孝昭委琳与行台左丞卢潜率兵应赴 下无景而属蹈 又列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案(1)
武威第六中学课堂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018年月日第二学期总第课时编写人:马雪成课型新课授课班级高一13/14/16授课时间课题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2) ------苯与芳香烃教学目标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组成以及芳香烃的概念2、掌握苯的结构式并认识苯的结构特点3、掌握苯的溴代反应、硝化反应等性质4、通过苯的实验探究设计,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5、通过学习,增加小组合作、交流表达及科学探究的能力6、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教学重点1、从乙烯的结构认识烯烃的化学性质以及烯、炔、苯的主要化学性质2、苯的主要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究式教学过程设计各环节教后反思【引入】这节课起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烃,先请大家一起看以下化学史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投影并讲解)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
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
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板书】二、苯【思考与交流】已知苯的分子式为C6H6,试写出苯可能的结构简式。
【投影】学生练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1)CH C—CH2—CH2—C CH(2)CH3—C C—C C—CH3(3)CH2CH—CH2—CH2—C CH2(4)CH2C CH—CH C CH2(5)CH C—CH2—C CH【思考与交流】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该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可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教学过程设计各环节教后反思【结论】苯分子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教师】通过上面实验我们否定了苯的链状结构。
苯分子的结构究竟如何,这在十九世纪是个很大的化学之谜。
化学家为此提出了许多结构,但这些结构又被实验一一推翻了,直到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终于发现了苯的结构。
2020人教版化学必修2 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 苯的结构和性质
123456
答案
(5)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 (6)苯、浓硫酸和浓硝酸共热制硝基苯( √ ) (7)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 × ) (8)用水可以鉴别苯、酒精和溴苯( √ )
123456
硝基苯是一种带有苦杏仁味,无色油 状液体(因溶有NO2而显淡黄色),密 度大于水且有毒,不溶于水
例3 (2017·邯郸高一检测)苯和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易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B.都易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乙烯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答案
2.(2018·湖南衡阳八中检测)在①丙烯 ②氯乙烯 ③苯
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④甲苯四种有机
解析 在①丙烯CH2==CH—CH3和④甲苯C6H5—CH3中,—CH3是空间立 体结构(与甲烷类似),这四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②氯乙烯和乙烯相同,是六原子共面结构; ③苯是十二个原子共面结构。
归纳总结
(1)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能使溴水褪色,这是因为苯能将
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
(2)苯的凯库勒式为
,不能认为苯分子是单双键交替结构,苯分子
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
例1 苯的结构简式可用
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处于对位的两个碳原子及与它们相连的两个氢原子,不可能
在同一条直线上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可以分成两类不同的化学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3.为了确认乙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 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可供选择的试剂有:酸:醋酸、碳 酸、硅酸;盐:碳酸钠固体,饱和 NaHCO3溶液、硅酸钠溶 液;澄清石灰水。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第 3步 例证 ——典例印证,思维深化 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 Na反应得到 V1 L 氢气,另一份等量的该有机物和足量的 NaHCO3反应得到 V2 L二 氧化碳,若 V1= V2≠ 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B. HOOC—COOH C. HOCH2CH2OH D. CH3COOH
LK版化学· 必修2
3.注意事项 (1)装置特点 ①均匀加热的目的:能加快反应速率,并将生成 的乙酸乙酯及时蒸出,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 ②作反应器的试管倾斜 45度角的目的:增大受 热面积; ③收集产物的试管内导气管末端要在液面以 上,不能伸入液面以下,其目的为防止倒吸。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解析】 根据CH3COOH可与Na2CO3反应生成CO2,可 以证明酸性:CH3COOH>H2CO3;因为CH3COOH具有挥发 性,挥发出的CH3COOH对CO2与Na2SiO3溶液的反应造成干 扰,所以应除去混在CO2中的CH3COOH蒸气,又因为CO2在饱 和的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装置B中盛放试剂为饱 和NaHCO3溶液;根据CO2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胶状沉 淀证明酸性:H2CO3>H2SiO3。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1.设计实验验证 (1)给四种物质编号: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2)实验结论: 羟基氢的活泼性: 步骤Ⅰ:A、D>B、C 步骤Ⅱ:A>D ⇨A>D>B>C 步骤Ⅲ:B>C
【答案】 (1)×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 )
(2)√
(3)×
(4)√
(5)√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2.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酸是弱电解质
)
B.乙酸分子中含有 4个氢原子,所以它不是一元羧酸 C.乙酸在常温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D.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答案】 A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2.乙酸的酯化反应中加入试剂的顺序是怎样的?
【提示】
乙酸的酯化反应中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加入乙
醇和乙酸的混合物,再慢慢加入浓硫酸。 3.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中,浓H2SO4和饱和Na2CO3溶液分 别具有什么作用?生成的乙酸乙酯怎样分离?
【提示】 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中,浓H2SO4是催化剂和吸 水剂;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 酯的溶解度。生成的乙酸乙酯可用分液法分离。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答案】 (1)碳酸钠
醋酸
(2)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
CO2中挥发出来的CH3COOH蒸气 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3)CH3COOH H2CO3 H2SiO3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应用羟基的活泼性,可以解决有关物质类别推断的题目。 解决时可以先从羟基与Na、NaOH、NaHCO3的反应情况以及 量的关系进行比较,最后推断出是醇羟基还是羧基。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2.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原子团是什么?反应时各物质 的量有什么规律?能与NaHCO3和Na2CO3反应生成CO2的有机 物原子团是什么?反应时各物质的量有什么规律?
【提示】 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原子团是 —OH和
—COOH,反应关系为 2Na~ 2—OH~ H2和 2Na~ 2—COOH~ H2;能与 NaHCO3和 Na2CO3反应生成 CO2的有机物一定含有 —COOH,反应关系为 NaHCO3~ —COOH~ CO2和 Na2CO3~ 2—COOH~ CO2。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羟基、羧基个数与生成气体的定量关系 (1)Na可以和所有的羟基反应,且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2Na~ 2—OH~ H2。 (2)Na2CO3、NaHCO3和 —COOH反应产生 CO2,物质的量 的关系为 Na2CO3~ 2—COOH~CO2,NaHCO3~ —COOH~ CO2。
【提示】 乙酸具有如此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具有羧基这
个官能团。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乙酸的主要断键方式有: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1.易误诊断
(1)乙酸和乙醇分子中都含 “ (2)乙酸的最简式是CH2O。( (3)冰醋酸是混合物。 ( )
”结构。 ( )
)
(4)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其重要原子团是羧基。( (5)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以CaCO3为主)。 (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第 2步 阐述 ——要点归纳,深化知识 乙酸、碳酸、水、乙醇的分子组成中,均含有羟基氢,它 们有相似的性质,如易溶于水、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等。但由于与羟基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不同,它们也呈现不 同的性质,它们的酸性强弱不同。其酸性强弱顺序为:乙酸 >碳 酸 >水 >乙醇。
易溶
,当温度低于 16.6 ℃时形成晶体,无水乙酸 。
冰醋酸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2.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2)酯化反应 ①定义
酸和醇 生成 酯和水 的反应。
②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第 4步 运用 ——精选习题,落实强化 1.下列物质都能与 Na反应放出 H2,其产生 H2的速率排列 顺序正确的是 ( )
① C2H5OH ② CH3COOH(溶液 ) ③水 A.① >② >③ C.③ >② >① B.② >① >③ D.② >③ >①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解析】 因为羟基氢的活泼性为: >C2H5—OH,故产生H2的速率也是这个顺序。
【答案】 D
>H—OH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2. (2013· 山东高考 )莾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 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C7H6O5 B.分子中含有 2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 H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饱和 Na2CO3 溶液的液面上有 透明的油状液体 生 成,且能闻到 香味
浓 H2SO4 化学方程 CH3COOH+ CH3CH2OH △ 式 CH3COOC2H5+ H2O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2.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显酸性,二是能发 生酯化反应。请从结构上分析,乙酸为什么会具有如此的化学 性质?
LK版化学· 必修2
自 主 学 习 · 基 础 知 识
第2课时 乙酸
学 科 素 养 · 实 验 探 究
解 疑 合 探 · 重 难 释 疑
课 时 作 业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学习目标]
1.了解乙酸的组成、物理性质和主要应用。
2.掌握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重点)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学生分组探究二 乙酸的酯化反应 第1步 探究——问题引入,自主探究 1.酯化反应的实质是什么?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 【提示】 酯化反应的实质是羧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 应的特点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存在化学平衡,也属于 取代反应。
服/务/教/师
+
)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解析】
Hale Waihona Puke 该分子组成为 C7H10O5, A项错误;该分子中含
有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因此含有 3种官能团,B项错误;分 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羟基均可发 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另外分子中碳原子上的 氢原子也可被卤素原子取代而发生取代反应, C项正确;在水溶 液中羧基能电离,羟基不能电离, D项错误。
返回菜单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LK版化学· 必修2
1.装置中导气管较长的目的:导气兼冷凝,便于乙酸乙酯 的收集。 2.酯化反应的条件:加入浓硫酸且加热。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LK版化学· 必修2
第 3步 例证 ——典例印证,思维深化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服/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