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投影(1)导学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5.1反比例函数导学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5.1反比例函数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c7901952d380eb62946dbc.png)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难点:利用反比例函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链接:
函数的概念.
一次函数及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自主学习:
1、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值,相应地就确定了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叫,y叫.
3.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与y的一些值.
(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
反思: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关键是求的非零常数k的值,常用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形成结论:
小组长评价: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2、在 中,当k=时是反比例函数,当k=时是正比例函数.
3、 是反比例函数,则m=.
活动二:
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cm2,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cm和ycm.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2.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数数量n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哲觉中学九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个案)
主备人:苏勇审核人:审批人:编号:
执教人:苏勇使用时间:2013年11月04日学生姓名:班级:九年级(2)班
课题:
5.1、反比例函数
课型:
新授课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师导学案教学设计(投影(一)
![教师导学案教学设计(投影(一)](https://img.taocdn.com/s3/m/28fac40b284ac850ad0242ed.png)
九年级数学导学案课题:5.1 投影(一)主备学习目标:1、了解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体会灯光下物体的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根据灯光来辨别物体的影子,初步进行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
学习重点:利用中心投影进行画图学导过程一、自主学习活动内容:观察下列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内成员讨论可对上述图片是如何产生的,分析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知识点:物体在的照射下,会在或其他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
影子所在的平面称为。
二、合作探究做一做:取一些长短不等的小棒和三角形、矩形纸片,用手电筒(或台灯)等去照射这些小棒和纸片,观察它们的影子。
(1)固定手电筒,改变小棒或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2)固定手小棒或纸片,改变手电筒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内成员讨论分析你们观察到的现象)知识点:手电筒、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以看出是从发出的,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三、互动展示1、确定下图中灯泡所在的位置2、两棵小树在一盏路灯下的影子如图所示:(1)确定该路灯灯泡所在位置;(2)画出图中表示婷婷影长的线段。
四、达标检测五、反思延伸整理收获?谈感受?说说本节课学习中好的方法和困扰的地方?作业布置:见背面家庭作业:1、手电筒、路灯、台灯的光线形成的投影称为。
2. 一个人离开灯光的过程中人的影长()A、不变 B、变短 C、变长 D、不确定3.楼房,旗杆在路灯下的影子如图所示。
试确定路灯灯炮的位置,再作出小树在路灯下的影子。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4 .确定图中路灯灯泡的位置,并画出小赵在灯光下的影子;5.同一灯光下两个物体的影子可以是()A、同一方向 B、不同方向 C、相反方向 D、以上都是可能6.(1)请你确定并画出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2)请你在图中画出小明(用线段EF表示).。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220f3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3.png)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经历探究过程,提升对证据的分析和论证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对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学习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过程。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蜡烛、凸透镜、光屏和光具座,分别把上述物体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得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光屏的作用是承接并显示凸透镜所成的实(选填“虚”或“实”)像。
2.完成下表的填写:(焦距、物距、像距分别用f、u、v表示)物距u像的性质物与像的位置像距v光屏能否承接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2f>v>f能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2f能测焦距f<u<2f倒立放大实像异侧v>2f能投影仪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同侧不能放大镜【合作探究】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假设】①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支持事例: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不同,是因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不同。
②可能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支持事例:同一物体通过照相机成像,当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改变时(调焦),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会改变。
③像的正倒很可能跟它与物体是否在同侧有关。
支持事例:照相机与投影仪,物体和所成的像分居在凸透镜的两侧;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一侧。
【设计实验】(1)相关概念①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如图所示,物距为30cm;②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如图所示,像距为60cm;③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实验思路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
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凸透镜的焦距f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
5.1丰富的图形世界(1)导学案
![5.1丰富的图形世界(1)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9907afad51f01dc381f173.png)
1顶点侧棱侧面底面棱锥棱柱5.1 丰富的图形世界(1)【学习目标】1、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展开、折叠等活动,开始探索丰富的图形世界。
2、认识圆柱、圆锥、棱柱、棱锥与球等立体图形,认识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及其关系。
3、经历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意识。
【探究活动】1、问题情境: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你在右图中看到了哪些熟悉的图形?与同学交流一下,看谁发现的多……2、如图,将下列图形与对应的图形名称用线连接起来:3、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都给我们以的形象。
水管、易拉罐、地球仪的表面都给我们以的形象。
你能再举出生活中平面与曲面的实例吗?4、棱柱、棱锥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__________,其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棱柱的顶点,____________________叫棱椎的顶点。
棱柱的侧棱长_________,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_______形,直棱柱的侧面都是_______形,棱椎的侧面都是_________形。
5、圆锥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是平面的还是曲面的?它们的交线是直的还是曲的?棱柱呢?过棱柱的一个顶点有几条边?6、图形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练习巩固]1、一个棱锥有7个面,这是棱锥,有个侧面。
2、长方体ABCD -A ′B ′C ′D ′中与棱AB 垂直相交的棱有条,与棱AB 平行的棱有条。
3、若一个棱柱的底面是一个七边形,则它的侧面必有个长方形,它一共有个面。
4、(1)根据棱柱上各部分的名称,你能在棱锥上也标注出各部分的名称吗?地球月球圆锥圆柱棱柱棱锥球(2)观察上面的两幅图,可总结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与线相交得到,图形是由、、组成的。
观察一下你所在的教室,举例说明。
(3)说一说:棱柱与棱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小结思考】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当堂检测】1、依次写出右图中几何体的名称:()()()()()2、选择题:⑴与易拉罐类似的几何体是A、圆锥B、圆柱C、棱锥D、棱柱()⑵魔方表面涂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A、6个 B、7个 C、8个 D、9个()⑶埃及金字塔类似于几何体A、圆锥B、圆柱C、棱锥D、棱柱()3、判断题: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1_光的传播导学案
![5.1_光的传播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6667de28ea81c758f578eb.png)
《第五章光现象》5.1 光的传播一、【目标导学】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源,并能将光源进行分类。
2、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3、知道光在真空中、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得出光传播规律,并能用来解释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
情感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学习重难点: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现象;二、【情景导学】自然界中,万物生长靠阳光。
到了晚上,灯光照亮了整个世界。
美丽的礼花把节日的夜晚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彩。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相信你在学完本章后,会有更深的体会。
由此引入新课。
三、【检查预习】各个小组长检查学案第42页课前预习,并上报检查结果。
四、【自主学习】学点一:光源(仔细阅读课本98页,完成下列题目)情景1、设疑: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回答:总结得出结论:人看到物体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能够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①太阳、②地球、③月亮、④萤火虫、⑤蜡烛、⑥电灯、⑦桌椅、⑧霓虹灯.上述物体中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__。
学点二:光的直线传播情景1.思考与交流:打开电灯,我们就可以看见它的光,这是由于光从灯泡到达了我们的眼睛.那么,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弯的?还是直的?情景2、动动手,看一下:光在空气、干净的水中和透明的玻璃中的传播光线看得见吗?你在什么时候见到过光的传播路径?根据我们的经验如何才能更清晰的在这些物体中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呢?3、动动手,画一下:现在你知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了吗?尝试着画一下光的传播路径。
4、思考:你玩过手影游戏吗?在路灯下或月光下在观察一下自己的影子,你能试着说出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吗?日食和月食呢?学点三:光的传播速度阅读课本100页光的传播速度完成下面的问题。
九年级数学第29章投影与视图导学案 (1)
![九年级数学第29章投影与视图导学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cde9e397a0116c175f0e4848.png)
26.1投影(1)【学习目标】1、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投影。
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了解物体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重点】了解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准备】手电筒、三角尺、作图工具等。
【学习过程】一、了解感知活动1你注意观察过周围物体在日光或灯光下的影子吗?影子与物体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教师展示实物及图片,学生观察、思考,感知物体与投影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发表观点;教师归纳。
总结出投影、投影线、投影面的概念。
总结: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上,得到的叫做物体的投影,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叫做投影面。
活动2观察投影图片,设问:下列投影中,投影线、投影面分别是什么?这些投影线有何共同特征?归纳总结:由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
试举出平行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活动3出示一组灯光下的投影,观察投影线、投影面分别是什么?这些投影线有何共同特征?归纳总结:由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试举出中心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活动4出示练习:将物体与它们的投影用线连接起来。
二、深入学习问题1联系:。
区别:。
问题2图中三角板的投影各是什么投影?它们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联系:图中的投影都是投影。
区别:三、迁移运用1.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的影子叫做它的_________.2.手电筒、路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_________发出的,它们所形成的投影是_________投影,而太阳光线所形成的投影是_________投影.3.将一个三角形放在太阳光下,它所形成的投影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从正面观察下图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5.物体的影子在正北方,则太阳在物体的( )A.正北B.正南C.正西D.正东6.小明在操场上练习双杠时,发现两横杠在地上的影子( )A.相交B.平行C.垂直D.无法确定7.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8.下面是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两个建筑物的影子: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③①②④我的收获:26.1投影(2)【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
5.1导学案
![5.1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7549d949649b6648d747ff.png)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高一()班姓名:上课时间【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教学重点】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教学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理解■【知识梳理】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20世纪50年代):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背景:战后出现美苏为首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美苏对新中国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需要国际援助。
(2)特点:“一边倒”(保障革命胜利成果,维护独立与主权,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3)作用: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___________国正式建交,)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背景:__________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中国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即将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2)目的:为争取国际局势进一步好转,为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环境,为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发展友好关系。
(3)提出:首次在__________年(中印关于西藏问题,周恩来);完善在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
(4)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特点: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6)意义:拓展新中国外交方针,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____________年参加日内瓦会议:①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美国舰队盘踞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对中国军事威胁②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特点:新中国首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加④作用: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周恩来的建议推动了会议成功,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5.1投影(1)导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5.1投影(1)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477719aa00b52acec7ca62.png)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上)第五章 5.1投影(1)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心投影的含义,体会灯光下物体的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2.能根据灯光来辨别物体的影子,初步进行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二、温故知新(一)旧知识梳理:(1)、物体的三视图是指、、。
其中,把从叫主视图,把从叫左视图,把从叫俯视图。
三、自主探究:阅读课本p125—127探究(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影子。
比如:太阳光照射在窗框、长椅等物体上时,会在墙壁或地面上留下影子;而皮影和手影都是在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
1、投影的定义: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现象.通常情况下物体影子所在的平面,称之为.“做一做”思考:取一些长短不等的小棒和三角形、矩形纸片,用手电筒(或台灯)等去照射这些小棒和纸片,固定电筒(或台灯),观察它们的影子:(1) 改变小棒或纸片的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2)改变电筒(或台灯)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2.中心投影的定义:探照灯、手电筒、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发出的,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投影.例1、确定图中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
议一议如图,一个广场中央有一盏路灯。
(1)高矮相同的两个人在这盏路灯下的影子一定一样长吗?如果不一定,那么什么情况下他们的影子一样长?(2)高矮不同的两个人在这盏路灯下的影子有可能一样长吗?四、随堂练习1、两棵小树在一盏路灯下的影子如图所示。
(1)确定该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2)画出图中表示婷婷影长的线段。
2、如图,一个广告牌挡住了路灯的灯泡。
(1)确定图中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2)在图中画出表示小赵身高的线段。
3、一个人在路灯下走动,他在这盏路灯下的影子的长度与他到灯杆的距离有什么关系?4、一个人站在路灯下,利用他在这盏路灯下的影子可以估算出路灯灯泡的高度,请你设计一个估测方案并画出图形。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分数除法(一)丨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分数除法(一)丨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8bb7f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e.png)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分数除法(一)丨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增强数感和符号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分数,其中一个因数是整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3.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分数除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分数,其中一个因数是整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即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导学案设计(第一课时)(无答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导学案设计(第一课时)(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6d527c910ef12d2bf9e777.png)
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海尔蒙特的实验(十七世纪上半叶)
实验过程(描述)
实验现象(独学)
柳树重量kg增加到kg增加kg
干土重量kg减少到kg减少kg
实验分析(讨论)
使柳树增重的是而不土壤
柳树生长的环境因素还有
实验结论(合作)
我思考: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实验过程(描述)
实验现象(独学)
叶片遮光
叶片不遮光
实验分析(讨论)
淀粉遇碘液变色,光合作用产生
淀粉燃烧产生和是一种
实验结论(合作)
我思考: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
你能做:光合作用内容(勾选出正确的答案)
原料:水土壤二氧化碳
产物:淀粉氧气绿叶
场所:叶绿体(绿叶)淀粉
条件:光土壤
三、英格豪斯的实验(1779年)
实验过程(描述)
实验现象(独学)
释放气体,夕阳西下,太阳下山。
绿色植物只有在下才能净化空气
(讨论)
瑟纳比埃(1782年)证明植物在阳光下释放同时吸收
索绪尔(1804年)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需要,这与的结论相吻合。
实验结论(合作)
我思考: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四、萨克斯的实验(1864年)
二、普利斯特利的实验(1771年)
实验过程(描述)
实验现象(独学)
鼠+灯鼠(死/活)、灯(亮/灭)
树+灯树生长、灯(亮/灭)
鼠+树树生长、鼠(死/活)
实验分析(讨论)
植物可。
实验结论(合作)
我思考: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
5.1 投影 第二课时导学案
![5.1 投影 第二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94a12b4b35eefdc8d33356.png)
丹东市第二十四中学 5.1 投影 第二课时主备:曹玉辉 副备:李春贺 孙芬 审核: 2014-9-19 一、学习准备:什么叫投影?投影包括哪些? 二、学习目标:1、了解正投影的概念;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三、自学提示: (一)自主学习:1.正投影的定义: 叫做正投影. P129 议一议 (二)合作学习: 例2 P130练习:P131 做一做 四、学习小结: 五、夯实基础:1.球的正投影是 ( ) (A)圆面. (B)椭圆面. (C)点. (D)圆环.2.底面与投影面垂直的圆锥体的正投影是 ( ) (A)圆. (B)三角形. (C)矩形. (D)正方形.3.如图所示,右面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 ) 4.如图,这是圆桌正上方的灯泡(看作一个点)发出的光线照射桌面后,在地面形成阴影的示意图。
已知桌面的直径为1.2米,桌面距离地面1米。
若灯泡距离地面3米,则地面上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0.36π平方米B 、0.81π平方米C 、2π平方米D 、3.24π平方米 5.正方形在太阳光的投影下得到的几何图形一定是( )(A)正方形. (B)平行四边形或一条线段. (C)矩形. (D)菱形.6.将一个三角形放在太阳光下,它所形成的投影是 ;7. (2011湖北宜昌) 如图,在一间黑屋子里用一盏白炽灯照一个球,球在地面上的阴影的形状是一个圆,当把白炽灯向远移时,圆形阴影的大心的变化情况是( ).A.越来越小B.越来越大C.大小不变D.不能确定图35.如图4,丁轩同学在晚上由路灯AC 走向路灯BD ,当他走到点P 时,发现身后他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AC 的底部,当他向前再步行20m 到达Q 点时,发现身前他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BD 的底部,已知丁轩同学的身高是1.5m ,两个路灯的高度都是9m ,则两路灯之间的距离是( ) A .24m B .25m C .28m D .30m 六、能力提升:1、如图,在Rt △ABC 中,∠C=090,在阳光的垂直照射下,点C 落在斜边AB 上的D 点.⑴试探究线段AC 、AB 和AD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一个圆柱的轴截面平行于投影面,圆柱的正投影是一个边长为10的正方形,求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布置作业: 【评价反思】图。
5.1光合作用(第1课时)导学案-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5.1光合作用(第1课时)导学案-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0b521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a.png)
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探索光合作用【学习目标】1.说出有关光合作用研究的科学家及其经典实验的结论。
并能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2. 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6673页,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完成下表:科学家实验结论海尔蒙特(17世纪上半叶)普利斯特利(1771年)英格豪斯(1779年)瑟讷比埃(1782年)索绪尔(1804年)萨克斯(1864年)2、探索光合作用(1)活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步骤:→遮光→照光→→清水漂洗→。
实验现象:经过部分遮光处理的绿叶遇碘液后,见光部分呈 ,遮光部分,表明绿叶合成淀粉需要。
实验结论: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2)演示: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现象:金鱼藻在光下放出许多气泡,并聚集在试管顶端。
带火星的卫生香或木条伸入试管后复燃。
实验结论: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活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银边天竺葵等植物的叶片,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合成淀粉,显然光合作用需要。
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演示: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用碘液处理两个实验装置中的叶片,有清水装置的叶片变蓝色,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叶片不变色,可以证明,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课内探究】1.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2.为什么银边天竺葵或银边翠的叶片边缘不呈绿色?【效果评价】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A.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和水C.淀粉和氧气D.光、叶绿素和水2.验证金鱼藻是否发生了光合作用,最简单的方法是()A.检验有无淀粉生成B.检验是否吸收了二氧化碳3.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A.溶解叶片中的淀粉,避免将叶片烫死B.用酒精杀死叶片细胞,以免继续进行光合作用C.溶解叶片的叶绿体,避免酒精过度挥发D.溶解叶片的叶绿素,避免酒精过度挥发4.在“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中,25%氢氧化钠的作用是()A.净化空气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促进光合作用5.图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
经济5.1导学案
![经济5.1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7fcf573b3567ec102d8a45.png)
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课主笔:高二备课组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考纲解读——认清目标,奋力前行1、识记企业的含义、作用。
2、识记公司的含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优点。
3、理解公司制的特点。
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4、理解兼并、破产和企业联合。
二、重、难点分析1、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3、兼并、破产和企业联合三、学习过程(一)知识清单,找出并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基础知识必须过关!)1、什么是企业?企业的分类?2、什么是公司?公司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制的优点?4、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二)观点辨析:请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思路要清晰,观点要明确)1、消费者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说明:2、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说明: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区别是资本是否划分为等额股份。
()说明:4、实行破产制度可以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和规模,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说明:(三)热点探究: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合作共享。
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会议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中央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财税、信贷等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1)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有何重要意义?(6分)(2)怎样才能使中小企业摆脱目前的困境?(12分)(四)反馈检测——夯实基础,感悟成功1、(2010年广州调研)公司制作为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具有很多优点。
初中数学投影的教案
![初中数学投影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8c5a4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8.png)
初中数学投影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平行投影的特点。
2. 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投影现象,并运用投影知识进行解释。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投影的概念及平行投影的特点。
2. 生活中的投影现象及运用投影知识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1. 投影概念的理解。
2. 平行投影特点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一个物体,并将其投影到屏幕上。
2. 引导学生观察投影的特点,提问学生对投影的理解。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介绍投影的概念,解释投影是指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产生的影子。
2. 讲解平行投影的特点,如光线平行、投影均匀等。
3. 通过实例,讲解平行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物的影子、日晷等。
4.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其他生活中的投影现象。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投影实验。
2. 观察并记录物体的投影特点,分析平行投影的规律。
3. 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分析。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投影的概念和平行投影的特点。
2. 提问学生如何运用投影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引导学生思考投影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如物理、艺术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投影仪的演示和课堂练习,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投影的概念和平行投影的特点。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投影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投影知识。
法不可违+导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法不可违+导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9990a7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3.png)
八上5.1 法不可违导学案一、【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2.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
3.责任意识:做到遵章守法,依法办事。
4.道德修养:树立尊法、守法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分类2.教学难点:能区分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二、知识梳理▲1.为什么要尊法守法?(八上P46)⑴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⑵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2.如何理解法不可违?(P46)【变式设问】为什么说违法无小事?法律的作用是什么?⑴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指引作用)⑵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评价作用)⑶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规范作用)⑷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保护作用)(七下知识迁移)3.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分类、后果。
(八上P48)⑴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⑵分类:⑶后果: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4.青少年怎样养成遵章守法的习惯?(P51、P62)①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④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⑤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等。
三、合作探究活动一:【情境】景甜代言广告被罚722万(看视频)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回答下列问题:1.景甜为什么会被罚722万?2.在这个事件上法律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因为景甜这样做是违法的。
初中数学投影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数学投影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35e0c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b.png)
初中数学投影教案模板范文1、理解投影的基本概念,掌握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点及性质。
2、学会运用投影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投影的基本概念,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点及性质。
难点:如何运用投影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投影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通过展示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投影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教学:(1)投影的定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日食、月食等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投影的概念,总结出投影的定义。
(2)平行投影: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或多媒体课件,展示物体在灯光或日光下的平行投影,引导学生掌握平行投影的特点及性质。
(3)中心投影: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或多媒体课件,展示物体在灯光或日光下的中心投影,引导学生掌握中心投影的特点及性质。
3.实例分析:教师提出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投影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建筑施工中,如何利用投影原理测量建筑物的高度?4.动手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投影模型,加深对投影知识的理解。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投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了投影的基本概念、特点及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统编新教材】5.1 乡土中国导学案(1)-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统编新教材】5.1 乡土中国导学案(1)-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3878abc680203d8ce2f2490.png)
5.9.1《乡土中国》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1、《乡土中国》内容与价值介绍。
2、《乡土中国》的学习规划设计。
3、阅读方法的指导(浏览、精读、品读)。
4、激发学生阅读《乡土中国》的兴趣。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乡土中国》内容与价值,制订《乡土中国》的学习规划设计。
思维发展与提升: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为后续教学做准备,通过介绍五步阅读法指导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任务中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掌握整本书阅读循序渐进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的解读的空间是巨大的,寻找和现实生活产生勾连,同时展示学生对中国社会感性的体悟与认识。
文化传承与理解:以鲜活的示例来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从身边可知可感的情景出发,带领学生学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展示《乡土中国》中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后续导入相关社会学概念做准备。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乡土中国》兴趣。
教学难点:阅读方法的指导指导一、整体把握《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的学术性著作,费老以中西对照的学术视野,扎根乡土本身,经过十几年社会实践与调研,运用社会学方法来整体分析乡土社会。
本书重要术语及观点可以结合传统文化加以理解,深入理解书中的重要观点对中国社会的诸多现象有基础性意义。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观点是否符合当今需要,可以做深入探究。
通过观察《乡土中国》目录的脉络,初步发现费孝通先生选取的研究乡土社会的角度,如从文化角度、家庭与家族的角度、政治的角度、血缘角度、精神角度等等,当然也有同学提出对一些名词的不解,比如什么是“差序格局”?为什么研究乡土社会要从“文字下乡”入手等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非常好,当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浏览”,先了解要了解书籍与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阅读目录等方式,掌握书的脉络框架,勾画出自己疑惑的问题。
二、相关知识1.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
5.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高二语文中职(基础模块)教学设计
![5.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高二语文中职(基础模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ad4b9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1.png)
5.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悼词结构的特殊性,体会演讲词结构的严谨性。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文章脉络,了解马克思一生的伟大成就,学习他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等伟大精神。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品味文章语言的艺术魅力,揣摩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文化内涵,把握文章主旨,学习马克思终生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人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品味语言,探究恩格斯以“哀痛”为主体的复杂情感;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提高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设想如何开展文本研习?我的设想是要紧贴文本语言进行设计与教学,以文本解读为基础,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素质提升为目标,在课堂上重视文本解读,重视语言活动,重视素养提升。
这样做,不仅可以理解文本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更好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把握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和人文精神。
基于这一设想,本课的设计特色就是以“品”来贯穿整个课堂,让课堂飘满浓浓的语文味儿。
从“品”题目到“品”句子,从“品”句子到“品”语段,从“品”语段到“品”文章,从“品”文章到拓展延伸至对人物的“品”评,并抓住时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契机,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为拓展内容,引领学生追随伟人的足迹,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坚持不懈的奋斗。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一百多年前,一位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就是卡尔马克思!今天,就让我们借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走进马克思的人生世界!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1.投影(第1课时)
制作人:韩爱平班级:姓名: 2015 年月日
1、教学目标:1、了解中心投影的含义,体会灯光下物体的影子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灯
光投影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2、通过观察、想象,能根据灯光来辨别物体的影子,初步进行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
一、学习准备:
整理、选择学生资源,多媒体展示,选3—4个小组代表简单介绍,分析成影的光线特点(太阳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光线)
归纳:成影光线可以看成是从同一个点发出的投影叫中心投影的,成影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光线的投影叫平行投影.
二讲授新课
例题:确定下图中灯泡所在的位置
三巩固提高
议一议:物体离光源的远近的变化会对影子的长短带来怎样的变化.
3.一天晚饭后,姐姐小丽带着弟弟小刚出去散步,经过一盏路灯时,小刚突然高兴地对姐姐说:“我踩到你的‘脑袋’了”.你能确定小刚此时所站的位置吗?如果此时小刚的影子与姐姐小丽的影子一样长,你能在图中画出表示小刚
身高的线段吗?
四布置作业
作业:《一本通》红本 P37-38
五小结(教学反思):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