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巧用
如何上好一节初中地理课
![如何上好一节初中地理课](https://img.taocdn.com/s3/m/739c797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3.png)
如何上好一节初中地理课地理是一门包涵了人文社会、天文知识、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初中又是许多孩子们正式接受地理教育的时期,在这一起始时期,引导学生们构建起整体的地理地图框架对于日后深入的地理学习能够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所以如何上好一节初中地理课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教学课题。
一、创设新颖情境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地理必须从培养兴趣开始,兴趣的培养从课堂导入开始。
1.巧引歌曲。
如学习“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这一节课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这里刮过,不管是西北风,……”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黄土高坡在哪里?黄土高原上常见的民居是什么?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古诗文和成语。
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
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东北时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讲青藏高原时用“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来说明青藏高原的地形特点。
3.巧插趣味故。
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历史、中东战争、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阿拉伯人晚上喜欢睡在屋顶上。
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海陆变迁地理教学设计
![海陆变迁地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65f64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d.png)
海陆变迁地理教学设计海陆变迁地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
情感目标通过从材料到总结分析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名人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要求: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了解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其形成的条件教学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地质现象教学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教学方法:材料演示由现象到推理总结出的本质原因的过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海陆是变迁的师: 世界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
"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就是古人的智慧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生:大海变成田地,田地变成大海。
比喻万事多变化大。
师: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
古人久已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图片活动。
(观察、分析、讨论)提示:1、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2、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3、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古井等人的总称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已往是什么状态?)4、荷兰的国土面积在已往的百年中为何在不停扩大?师:请同学们总结海陆变迁的方式?(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更;2.海平面升降;3.人类的活动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是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阅读《魏格纳与大陆飘移假说》。
生:阅读。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及其合理性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生:是否就能验证假说,分组讨论师:结合学生学生所观察的作出评价。
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
要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
谁来介绍1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生:(简单介绍)魏格纳终身为科学而献身。
2024年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3b751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b.png)
2024年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也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担任初中地理教师,有了一些教学心得和体会。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在地理教学中所得到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发现在教学中掌握并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非常重要。
通过利用电子白板、幻灯片和网络视频等多媒体工具,我能够更生动形象地呈现地理知识,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地球的结构和板块构造时,我通过播放地球内部结构的三维动画视频,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地球内部力学的运作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我认为地理教学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地理知识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例子和案例。
比如,在讲解水资源问题时,我将学生常见的日常用水情况与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分布进行对比,让他们认识到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我还发现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非常重要。
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因此,我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考和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学习地理时,我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例如,组织班级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去实地观察和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
另外,我还发现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很重要。
地理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表象和地理现象。
因此,我经常在课堂上进行思维导图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分析和推理。
同时,我还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地理资料和地图,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80855d9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f.png)
1162020年第 5 期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周 舟综合思维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近几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的必备能力。
因此,笔者尝试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为例,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途径与策略展开研究与探索,力求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一、以生活情境为平台,提高学生思维活跃性提高思维的活跃性与敏捷性,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基本前提。
因此,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趣味性教学氛围的营造,从而使学生积极展开思维活动,在观察、对比、分析、总结等思维过程中,促进自身综合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以生活情境为平台,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校园、公园、街区等,贴近他们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局部地理景观图,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和分析景观图的基础上,尝试说出图中所展示的地理环境中所包含的自然要素,以及各种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
由于教师所展现的图示内容更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此,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读图和识图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敏捷且活跃。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自然而高效的导入新课,也能为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以案例分析为平台,提高学生思维全面性案例分析,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来分析案例材料,从而对于材料内容做出梳理、判断、决策或评价的过程,是从多角度与多层面来认识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锻炼统筹观念与全局意识的过程。
因此,综合思维培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案例法开展教学,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思维的全面性,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和图示,并通过以下教学环节,在案例分析中提高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地理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f883cab0fd0a79563c1e724e.png)
地理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摘要: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
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
关键词:兴趣歌诀描绘插叙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
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
”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学生认为不太重要的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一位教育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巧妙插叙,激发情趣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
如讲中国地理第一章第一个小标题“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中叙述着:“......只见一个圆形星球悬在天空中,上面有蓝色的海白色的云,没有云块遮挡的情况,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海陆轮廓。
”这是学生新学期的第一堂地理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十分重要,是谁在宇宙间看到地球的样子呢?这是学生的迷。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用美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在航天飞机上看地球的自述:“地球真是一个漂亮的星球,像一个令人觉得很容易破碎的玻璃水晶球,蓝白条痕相间,水蓝色大气层薄薄一层覆盖。
地理教师教学能力与方法对地理课堂的作用
![地理教师教学能力与方法对地理课堂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88a4af1700abb68a982fb93.png)
范性 。 教 师 板 书 还 有 一 个 很 重 要 的 目的 , 就 是 在传 授 知 识 的同 时弓 l 导 学 生 养 成 良好 的 书写 、 绘图 、 语 言 表 述 习惯 。 地理图像 , 作 为直 观 教 学 的重 要 形 式 , 最 能 体 现 地 理 教 学 直 观 性 的 特 点 。 由 于 教 学 挂 图 及 地 图 册 等 大 多 是 综 合 性 的地 图. 包 括 的地 理 事 物 复 杂 而 且 范 围 广 。 学 生 在 这 样 的综 合 地 图 上 寻 找 某 一 地 理 事 物 的 难 度 较 大 。“ 板 图” 则 可 以用 最 简 单 的 笔 法 .把 教 学 巾 需 要 表 述 的 地 理 事 物 和 现 象 从 复 杂 的原 图 中 “ 提炼 ” 出来 , 使 所 要 表 达 的 内容 一 日了然 。 所以“ 板 图” 和 其 他 各 类 地 图 相 比较 , 具有具体 、 形象 、 简便 、 省时的特点。 例如 : 教 师 一 笔 就 准 确 地 在 黑 板 上 画 出中 国地 图 或 世 界 地 图 ,又 或 者 让 复 杂 图 形 几 何 化 ,让 学 生 容 易 记 ,还 会 增 强 学 生 的崇 拜 心 理, 更好 地 接 受 知 识 。 如: 存讲黄河时, 在《 中 国地 形 图》 、 《 中国 水系图》 、 《 黄 河 水 系 图》 及《 巾 国政 区 图》 上, 虽 然都 绘 有 黄 河 , 但 除 了绘 有 黄 河 的 干 流 之 外 , 还有 支流 、 流域界线 、 省 区 界 线
让诗词文化走进高中地理课堂
![让诗词文化走进高中地理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7bc79cea524de518964b7d23.png)
备好 的一 组 诗 句 :百 川 东 到海 , 日复 西 归 。 ”滚 滚 长江 东 逝 “ 何 “ 水 。” 问 君 能有 几 多 愁 , 似 一江 春 水 向 东 流 。 “ 江东 去 , “ 恰 ”大 浪 淘尽 。 然 后 问 :这 些 诗 句 都 蕴含 着 怎 样 的地 理 知 识 ?” 生 们 ” “ 学 迅速 说 出我 国许 多河 流 是 向东 流 人 海 的 , 我顺 势 引导 :俗 话 说 “ 水 往 低 处 流 , 国地 势 有 什 么 样 的特 点 ? 学生 们 说 出 我 国地 势 我 ” 的特 点 为 西 高东 低 。 继 续 追 问 :我 国地 势 除 了西 高 东低 的特 我 “ 点外 , 有 什 么 特 点 呢 ? 样 的特 点 又有 什 么 样 的地 理 意 义 ? 还 这 下 面我 们 共 同来 学 习 这 一 节 内容 。” 样 自然导 人 到这 一 节 , 这 同 时激 发 了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养 了 学 生分 析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培
二 、 词 引 用 。 深 理解 诗 加
例 如 , 《 球 运 动 》 分 的 教学 中 , 生 已掌 握 了基 础 知 在 地 部 学 识 .我 实 施 了这 样 的活 动 :展 示 毛 泽 东 诗 词 : 坐 地 日行 八 万 “ 里 , 天 遥 看 一 千河 。 ” 巡 出示 探 究 问 题 :请 同学 们 分 析 诗 词 中 “ 包 含 的地 理 意 义 ? ” 学们 经过 小组 内激 烈 的讨 论 , 快 得 出 同 很 答 案 :坐 地 日行 ” 含 着地 球 A转 的地 理 意 义 ;八 万里 ” 含 “ 包 “ 包 了地 球 的最 大 周 长— — 赤 道 约 为4 万 米 的地 理 意 义 ; 词说 诗 明 了地 球 自转 一 周 所 行 的蹄 “ l ” 含着 地 球 天 空 中 巡 火 包
地理教学语言趣味化的技巧
![地理教学语言趣味化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29c6f8a71fe910ef12df8f8.png)
一
、
采用歌谣法 、 理故 事 、 地 地理游戏 等趣 味性较强 的教学 方法导入新课 , 牢牢抓住 学生的注意力 , 诱发其 学习动 机, 激发其学 习兴趣。 比如《 洋流》 一课的导入: 战期间 , 二 英 国及 其 盟军严 密 封 锁地 中海 出入 大西 洋 的 唯一 门 户——直布罗陀海峡 , 然而英军舰 艇屡受 德军潜 艇的袭 击, 致使英军遭受巨大损失 。 么, 那 德军的潜艇为什么能 在英军的严密监视下出入地 中海 呢? 二、 以故事为载体 。 传授知识和能力 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 事的 , 在地理教学 中可 以穿插 些相关 的趣 味小故事 ,把他们 的注意力集 中起来 , 又 可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 而且理解深刻 。比 如, 讲热力环流 时可以讲 : 国后期 , 葛亮北伐 中原 、 三 诸 六 出祁山 。一次将 司马懿父 子及其所 率魏军 困在 葫芦 峪, 并且遍 山燃起大火 , 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懿父子 自认难逃 此劫 , 抱头痛哭等死 , 不料突然一 场大雨浇 灭 了山火 , 司马懿父子得 以死里逃生。这场 雨其 实不是 什 么“ 天意”恰恰是诸葛亮 自己制造的。熊熊大火使此 山 , 区的近地面空气受 热上升 , 气压 降低 , 低气压 区形成气 旋 , 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使北 纬形成 降雨 。通过更具 其 体、 更生动地讲述 以上故事 , 能有效 地引导学 生思考有 关热力环流的知识 ,从 而使 学生对 热力环流理解更 深 刻, 学习更享受 。 三、 多联系相关的社会热点 问题和事件、 新奇事物 ,
一
兴趣 , 活跃课堂气氛 , 同时也引起学生的思考 。 如讲东亚 季风 时引入《 黄土高坡 》 的歌词 : 不管是西北 风还是东 “ 南风 , 都是我的歌 , 的歌 ……” 我 这时教师可提问 :黄土 “ 高原上是否有西北风 、 东南风 ? 分别盛行在 哪些季节? 为
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的成语
![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9665902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6.png)
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的成语
1.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条件,采用不同的方法或策略。
比如,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种植不同的作物。
2. 有的放矢:根据不同的目标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措施。
比如,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来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
3. 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人的性格、能力和兴趣,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或培训方法。
比如,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 应时而变:根据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条件,采用不同的政策和措施。
比如,随着社会发展和变化,不同的政策和法规需要随之调整和变化。
5. 因事而异:根据不同的事件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
比如,在处理不同的紧急事件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 1 -。
地理教学“激趣”四法
![地理教学“激趣”四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b31015227916888486d772.png)
地理教学“激趣”四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让地理课上得生动有趣,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运用激趣四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新闻导入法新闻导入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也是地理老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激趣法。
地理学科知识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社会人文环境。
每天都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事件发生。
有时,教学内容恰与当时的重大新闻事件相吻合,导入课堂后,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新闻事件进入课堂提供了极大方便,直观、形象、生动的视频、照片、录音、网页“激趣”效果更好。
在教高中地理必修理ⅰ第三章第二节“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恰逢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
上课前,我引进了一段新闻视频:一名斐济女代表在谈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消失的太平洋岛国时,泪洒会场,让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则新闻说明了什么?与学生一起探究:石化燃料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太平洋一些岛国居民将失去栖身之地,这表现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的环境的整体性。
一段新闻引入后,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
大家不仅对气候大会进展非常关注,而且纷纷上网搜索有关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生存危机的资料,举办了一期“气候与人类生存”板报,效果非常好。
二、知识拓展法同一件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论,对学生熟悉的知识另辟蹊径拓展认识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激趣方法。
“泾渭分明”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
学生都知道其引申义,但对其本意很多人不甚了解。
在讲述高中地理必修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一节时,对“泾渭分明”的本意进行了阐述:渭水,也叫渭河,黄河最大支流。
在陕西省中部,源出甘肃省渭源县西北鸟鼠山,向东南流至清水县,入陕西省境,横贯渭河平原,东流至潼关入黄河。
泾水,源头为老龙潭,距泾源县城南20公里。
潭区山高峡深,山清水秀,潭边松径幽雅,竹林萧萧,流水潺潺。
泾渭二河在高陵县泾渭镇泾渭堡处交汇,合流之初段,可分明地看到泾水清而渭水浊,形成了泾渭分明的神奇景观。
高中地理教学语言与学生学习兴趣探索
![高中地理教学语言与学生学习兴趣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397c44cd9ec3d5bbfd0a7480.png)
高中地理教学语言与学生学习兴趣探索现代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会学”和“乐学”,课堂教学讲究理趣和情趣,因而教学语言幽默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学科内容广泛,自然人文兼备,贴近生产生活实际,语言幽默在地理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
一、把握地理教学语言幽默的本质特征幽默是思想、才学和灵感的结晶,是哲理和情趣的统一。
教学幽默具有幽默的一般特点——机智性和趣味性,又具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即在教学中的教育性。
教学幽默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趣味性是教学幽默的显性特征;同时教学幽默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或哲理,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教育性是其本质特征。
怎样做到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和谐统一呢?首先,教学幽默要契合教学目的和内容。
教学幽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才智。
如果置教学目的和内容于不顾,东拉西扯,为幽默而幽默,那就会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给学生以油滑之感。
其次,教学幽默应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幽默与一般的幽默艺术不同,它的场所是课堂,对象是学生。
教学幽默的深浅度应与学生对幽默的理解力和接受水平相一致。
如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存在差异,初中生的抽象思维主要靠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已逐步进入理论型,辨证思维发展迅速,能够理解深层次的语言内涵,因而幽默运用的层次应有所不同。
如果不考虑学生生活阅历、文化知识的背景差距,不考虑如何引起师生双方的心灵沟通,学生就无法领略幽默所散发出来的妙趣,幽默的审美价值也将荡然无存。
第二,教学幽默应把握分寸。
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会冲淡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幽默为逗乐而幽默甚至低级趣味,就失去了幽默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
如一位老师看到有同学在打瞌睡,便当众奚落:“你们知道猪的爱好是什么吗?”这种讽刺挖苦式的幽默虽然逗乐了大家,却伤害了该同学的自尊心,这种幽默不可取。
此外,教学幽默需要以良好的课堂氛围作烘托,以融洽的师生情感为前提。
成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巧用
![成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巧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a0a100581b6bd97f19ea51.png)
艘 由上海开往 旧金山的海轮上 ,人们见到的昼
c .大于2 d 时 D.小于2小时 4' , 4
这 个 问题 的解 决应 该不难 了吧 。
夜交替周期 ( )
A .大 于2 小 时 B 4 .小 于2 小时 4
二 、巧用成 语 理解地 理现 象
学 生 区别风 化作 用和侵 蚀 作用 。 3 .浮 云蔽 日 — 用 来理 解 大气 对 太 阳辐 射 的反 射 — 作 用
“ 钻木取火”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记住小行星带的
位置 。
2 .两军对垒——巧记锋面天气系统 古代 两军交锋时得用兵器 ,兵器是用金属制的 ,
从地理 的角度来看 ,浮云遮住了太 阳会带来什么 问题呢?相信大家一定明白了。对 ,这是我在讲解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提出的问题 。这个成语有二层
替 周期 就小 于2 d 时 。所 以答 案为 B 4' , 。
、
巧用 成 语解地 理 难题
夸父逐 日——这是我 国最早 的著名神话之一 ,讲 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在教学 中我用这个成语巧妙地解决 了下面这道难
题:
一
我在 网上的一个 论坛里看到一位老师提 出一个和 上述非常相似的问题 : 麦哲轮船队环球航行时,一天的时间是 ( )
教学经验
21 0 2年 第 8期
巧用
成语是语言 中经过长期使用 、锤炼且富有深刻思 想内涵 、简短精辟 、易记易用的固定短语。不少成语 中 蕴藏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准确把握这些成语的含义 ,在 地理教学 中巧妙地使用这些成语 ,有助于我们提高地理 课堂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现将我在 教学中对部分成语的巧用汇总 ,供 同行们参考。
谈地理教学中活跃课堂氛围的方法
![谈地理教学中活跃课堂氛围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fd31f3910ef12d2af9e788.png)
如 ,在讲 地 球偏 向力 的时候 提 出 ,黄 河两岸 是 否对 称7 .如 不对 称 ,哪一 岸 陡? 哪一岸 缓 ?讲 风 蚀作 用 时 ,提 出为什 么 开封 北 城 墙 的砖 上会 有许 多 洞穴 。在讲 生物 对 环境 的适 应 时提 出 ,骆 驼 刺 为什 么根 系 特别发 达 ,而其 地上 部分 又 特别 矮 J b ? 在讲 授 “ 大 陆漂 移说 ” 时可 先提 问 : “ 为什 么在 极其 寒 冷 的南极 大 陆 发 现 了只 有在 暖 湿环境 下 才 能形 成 的 巨大煤 层 ?” “ 为 什 么在 炎 热 干燥 的非 洲靠 近赤 道 处 ,却 发现 了古 代 冰川 的遗 迹 ,’使 学生 顿 时 产 生 一 种 迫 不 及 待 知 道答 案 的欲 望 。 “ 欲 知 后 事 如 何 ” ,就 必须认 真听课 ,积极 思 考 ,从而 激发 学 生 十分 强烈 的
地 理知 识 领域 ,激发 学生 思 维 ,使 他 们能 获得 牢 固而 深刻 的 地 理 知识 。
4 . 巧 用 成 语 教 学 。 助 长 兴趣
1 .设 置悬 念教 学 ,激发 兴趣 浓厚 持久 的学 习兴 趣 不能 仅凭 表 象 的刺 激 ,而 是在 不 断给 自己 提 出问题 ,在好学 深 思 中发 展深 化 。 因此 ,在地 理 教学 中 要 注 意设 疑 游 思 ,培养 思 维 能 力 ,调 动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 比
生的 地理学 习兴 趣 ,搞活 课堂 教学 。是对应 试教 育模 式下 “ 老 师一言 堂 、学 生齐 听讲 ”的 沉闷 局面 的否 定 ,是 对以 学生 为主体 、 师 生互 动的教 学相 长的 新型 课堂 关 系的 呼唤和 生动 写照 ,是 从生命 的层次 重新 全面 认 识课堂 教学 。构 建新 的教 学观 ,它所期 望 的实践 效 应就是 :让课堂 焕发 出生命 的活 力 ,这应是 我们 不懈 追求 的更 高境界 。怎样 搞活 课 堂呢?
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的改革-word文档
![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的改革-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d3b69062f60ddccda38a08a.png)
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的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已经启动,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展开。
因此,探讨地理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揭示其本质特点,而且以此为基础,可以有效地推动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实现地理课程目标。
1、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三维一体”模式新高中地理课程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制订,在总体目标之下,又有三个领域的分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形成一种“三维一体”交互作用模式。
2、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体现的教学理念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在地理课程目标中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教学理念:2.1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教学的整体观。
人不仅有认知,还有情感、态度和信念。
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
如新课程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考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感受理解知识的内在意志,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
2.2基于“现实生活经验和真实教育情景”进行教学的体验观。
体验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新高中地理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亲历”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使他们获得一些有重要价值的、印象深刻的经验、体验和经历;。
例如在新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标准中提出:“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开展一次模拟活动(如南水北调‘调出区’居民与‘调入区’居民的对话),扮演角色,交流看法”、“由学生自己担任‘导游’,开展一次体验性的导游活动”等等。
浅议地理教学中兴趣培养
![浅议地理教学中兴趣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8b11dc5cad02de80d4d84062.png)
浅议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摘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
地理学科一向不被学校和学生重视,要提高地理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应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
关键字:地理教学兴趣培养一、精心设计引言,诱发兴趣引言,顾名思义即是一节课的导语,它虽不是课的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
处理得好,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视。
如在讲授“时区和日界线”一课时,我先简单地讲了一个小故事:4月10日9点多,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
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
这时一位中年人对老太太说:“这张废票3000美元卖给我吧”。
老太太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
中年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机从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1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时间是4月9日11时。
中年人以3000美元买到的中奖彩票一下飞机就向檀香山花旗银行领取8000美元。
死票复活,这是怎么回事?上飞机明明是4月10日,怎么下飞机变成了4月9日,难道时光可以逆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揭开这个奥秘。
经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良好。
二、巧用成语教学,助长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成语,会顿时课堂生辉,助长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讲到南极洲水雪覆盖的大陆时,引用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说明南极洲厚厚冰层的形成原因。
在学习东亚时,形容日本与我国的位置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与朝鲜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
北欧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众多,可形容是“星罗棋布”。
用“滴水穿石”来说明流水的侵蚀作用就比较恰当。
沙漠地区的风力搬运作用可用“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来比喻。
借用成语教学 活跃课堂气氛
![借用成语教学 活跃课堂气氛](https://img.taocdn.com/s3/m/72c3b5234b73f242336c5fcc.png)
环境 教育活 动 的经历 , 我感 到十分 欣 慰 。 使
运用联想记忆
提 高 学 习效 率
孔繁 华
题 ”培养 学生 发散 性 思维 、 异 思维 和创 造 性 思维 。 求
山东省 惠 民县 教研 室 能力 。现举凡 例 , 旨在抛 砖引 玉 。
“ 犬 吠 日” 原 意 是 说 四 川 盆 地 少 晴 天 , 多 蜀 : 且 联想记 忆是 一 种十分 有效 的记 忆方 法 。地理教 师在教 学 中要善 于 多 给 学 生 机 会 , 发挥 学 生 的 想象
一
特征存 在着相 似 性 或 差 异 性 , 章节 间还 有 整 体与 各 部分 的关 系等 等 。在 平 时 的 地理 教 学 中, 师 只有 教 善于 引导 学 生将 地 理 事 物之 间 的 各 种 关 联 探 察 清 楚, 才真 正有 可能 发挥学 生 的联 想记忆 功能 。 例如 。 理 知识 中有一 些地 理数据 、 地 中外地理 事 物 名称及 分 布等 比较难 记 。这 时可将 此类 知识 利 用 谐 音 、 置关 系等联 想 成 一 段 有趣 的话 或 有 情节 的 位
少 的地方 。实际 上 云量 多 的 四 J 盆 地 西 部 , 平 均 I I 年
地 理 环境 是 一个 整体 , 成 环境 的各 地理 要 素 组
之 间相 互影 响相 互 制 约 , 易把 它 们联 系起 来 。如 极
日照时 数也 有 90 00小 时之 多 , 不 见得 一 见 0 ~10 狗
多少呢 ? ” “ 水不 犯河 水” 井 水 ( 下水 ) 的不 犯 河 水 井 : 地 真 吗?在 “ 陆地 水 ” 学 中 可结 合板 图 引导 学 生分 析 : 教 当河 流为枯 水 期时 , 地下 水位 高于河 流水 位. 下 水 地 渗 出补给 河流 水 ; 当河流 为汛 期时 , 河流 水位高 于 地
地理教学中恰当语言运用论文
![地理教学中恰当语言运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1a058484868762caaed56a.png)
浅析地理教学中恰当语言的运用【摘要】地理教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在地理授课中,除了运用地理图像、多媒体外,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描绘、叙述是最常用、最方便的办法、也是对其他媒体的最好补充,任何教学媒体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学语言的功能,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传递信息的载体。
教学语言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教师的知识、能力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地理教学;语言特点;科学性;启发性;生动性一、准确、优美、生动的教学语言是促进学生两种思维结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学生上一节好课,不仅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受到了思想教育,增强了师生和学生间的关系,同是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一节好课能紧扣学生心弦,引人入胜,轻松愉快地进入课的情境之中,在不知不觉中到了下课的时间,学生余兴未尽,回味无穷。
但有的课平淡无味、呆板单调,颇能引人入睡。
同样教材、同样内容、同样学生、同样设备、往往因教师的不同,课堂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不同,造成教学效果的迥异,这虽然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致,但其中教师的语言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当前许多教学媒体被教师广泛的使用,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
但是任何教学媒体也取代不了语言的功能。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
是教与学、师生之间交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手段。
二、地理教学语言的特点教学语言与普通的人际交往语言不完全相同,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所使用的语言,教学语言具有如下特点:1.科学性教师语言必须真实、准确,精炼,既要符合科学规范,也要反映地理学科本身的科学性。
(1)讲普通话是对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
(2)字音要准确,用词恰当,对比较生僻的字一定要在备课时查阅字典,以避免误读。
(3)教师语言要简练贴切,切忌繁琐,重复,应简明扼要。
2.启发性教师语言应具有“能引思、善诱导、能回味”的特点,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学生心理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紧密联系地理学科的特点,深入研究各种地理要素之间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和辩证关系。
地利的成语
![地利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5ecfde7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e.png)
地利的成语
- 天时地利: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
- 地利人和: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 得天独厚:意为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
- 地尽其利:形容充分利用土地。
-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 人地生疏:人事不熟,地方陌生。
- 伏地圣人:指在某一方面略有知识就逞能的人。
- 不毛之地:形容荒凉、贫瘠。
- 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
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这些成语展示了“地利”在不同情境下的含义,有的强调地理条件对战争、发展的影响,有的突出土地资源的利用,还有的涉及到环境、人事等方面。
通过运用这些成语,可以更生动地表达与地理环境相关的概念和情境。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地理智慧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地理智慧课堂教学中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4c9753d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0.png)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地理智慧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如何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理智慧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学生能够获取良好的教育,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这是高中地理智慧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使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内涵。
比如,教授《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文学作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文化素养,使学生懂得珍惜和继承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智慧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
比如,在讲述某一地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原因,让学生学习某一时期的历史沿革,从而加强学生的文化认知。
比如,在教授汉代地理时,可以让学生研究它的背景,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使他们能够从中学到一些历史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
此外,高中教育地理智慧课堂教学还应该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性运用。
比如,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古诗词、歌谣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掌握实用的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距离更近,更能有效的学习和记忆。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活力、朝气和智慧,而地理智慧课堂教学正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受益,面对新知识,既要明白一个历史概念,又能将其融入到实践当中,让学生掌握新知识,拥有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巧用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成语的应用应该说是很广泛的,也有不少人研究与总结过。
本文从巧用成语解地理题、解释地理现象、记忆地理知识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共涉及到八个成语。
【关键词】成语;地理;教学;巧用
成语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不少成语中蕴藏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准确把握这些成语的含义,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有助于我们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 巧用成语解地理难题
夸父逐日——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用这个成语巧妙地解决了下面这道难题:一艘由上海开往旧金山的海轮上,人们见到的昼夜交替周期()
A、大于24小时;
B、小于24小时;
C、等于24小时;
D、无法确定
通常我们说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个太阳目,这应该是观测地点不变的情况下的。
但本题中是在行驶的海轮上观测昼夜交替的周期的,结果肯定不会是24小时。
这个问题本身又很抽象,怎
么样引导才能让学生既能理解又能掌握知识呢?
我想到了成语“夸父逐日”,一个许多同学都非常熟悉的成语。
引出之后我依次提出了四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1)夸父要想追赶太阳,必须向方向追?(2)夸父得以什么样的速度才能追赶上太阳?(3)如果夸父和太阳的运动速度相同会出现什么情况?(4)如果夸父向相反的方法追,会出现什么情况?
结论是:夸父要想追赶太阳,必须向太阳运动的方向跑,而太阳是自东向西落的,所以夸父得向西跑;夸父要想追赶上太阳,他必须以大于太阳的运动速度才行;如果夸父和太阳的运动速度相同,他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始终不变。
我们不管他追没追上太阳,但是我们知道在夸父逐日的整个过程中,他看到的太阳的时间会相对地长,追赶的速度越快,看到的太阳时间就越长,昼夜交替周期就越长;如果他向相反的方向追,他看到的太阳的时间就会相对地短,昼夜交替周期也就会变短。
引导:现在坐在行驶的海轮上的人们就相当于夸父,他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与夸父追赶太阳的方向相反,所以他们看到的太阳的时间就会减少,昼夜交替周期就小于24小时。
所以答案为B。
我网上的一个论坛里看到一位老师提出一个和上述非常相似的问题:麦哲轮船队环球航行时,一天的时间是()
A、一个太阳日
B、一个恒星日
C、大于24小时
D、小于24小
时。
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不难了吧。
2. 巧用成语理解地理现象
2.1蜀犬吠日——用来理解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最少的地方。
蜀犬吠日的表面意思是四川的的狗看见太阳出来就叫。
我们都知道,狗只有见到生人的时候才叫,四川的狗看见太阳出来就叫,说明四川的狗对太阳很陌生。
所以这个成语用来帮助同学理解和记忆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最少的地方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四川盆地太阳能最少的原因——盆地地形不利于水分的散失,多阴天,日照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在课堂上每当我提到我国太阳能最少的地方是哪里时,同学们经常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蜀犬吠日这个成语。
2.2坚如磐石——用来理解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
石头在人们的心中就是坚硬、牢固的象征,有的父母给儿子起名叫石头,就是希望孩子长大了能够坚强自立。
高中课本里一名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一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可见磐石之一斑。
但磐石真的很坚固吗?高中地理讲到地质作用时提到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都能对岩石起到破坏作用,都能让岩石不坚固。
每次讲到这里时我都要引入坚如磐石、水滴石穿这两个成语,并引导学生区别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
2.3浮云蔽日——用来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从地理
的角度来看,浮云遮住了太阳会带来什么问题呢?相信大家一定明白了。
对,这是我在讲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提出的问题。
这个成语有二层应用:一是,浮云能蔽日,说明此时是白天;二是,浮云蔽日会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2.4高处不胜寒——用来理解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在学了大气的垂直分层之后,我们知道各个层次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是不同的。
所以上课时我就出了一个探究题目:论证高处不胜寒的合理性。
这个题目引起学生的广泛的参与与讨论,而且留下的印象相当地深刻。
3. 巧用成语记忆地理知识点
3.1钻木取火——巧记太阳系中小行星带的位置。
太阳系中除了有八大行星,还有若干个小行星,它们集中分布形成小行星带,这个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这个位置学生很容易记错。
成语“钻木取火”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小行星带的位置。
3.2两军对垒——巧记锋面天气系统。
古代两军交锋时得用兵器,兵器是用金属制的,所以交锋的“锋”是金字旁。
那么锋面系统中“锋”字就应该与交锋有关,这里两军指的是冷气团和暖气团,交锋时的战场位置就是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锋面;两军打战时战场上尘土飞扬,那么锋面处的天气就是阴天、多大风、降水等。
交逢时,如果冷
气团强于暖气团,则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强于冷气团,则形成暖锋;如果二者势均力敌,则形成准静止锋.
3.3鹤立鸡群——巧记黑龙江省两大煤矿的南北位置。
在区域地理中讲东北地区时需要提到黑龙江省的两大矿产地——鹤岗和鸡西。
这两个煤矿纬度位置差不多,又都是煤矿,所以学生在填图或者考试时经常把这两者的南北位置记忆颠倒,造成丢分。
鹤岗纬度高,在北面,鸡西的纬度稍低,在南面。
为了让学生记忆得准确牢固,我就用“鹤立鸡群”这个成语来引导学生记忆。
如果鹤站立在鸡群,当然是鹤高了,所以就记住鹤岗的纬度高于鸡西了。
参考文献
[1]浅谈口决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