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导学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集体备课记录

苏教版小学科学集体备课记录年级:三年级科目:科学单元:第一单元课题:我们都是科学家主讲人:XXX参与人:XXX本单元共两课;分别是:1、科学2、做一名小科学家;新授教学进课3个课时;复习一个课时:测评一个课时;共5个课时;开学1-3度安排周完成本单元。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知识点。
3、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4、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重难点:1、理解科学是什么分析。
2、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教法学法分析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3、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4、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单元子)、(观察妈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训练5、(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题问题的答案。
6、(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7、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8、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
9、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10、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11、重心越(低)物体越(稳)。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1.1科学是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答:我想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关,和我们的学习有关,还想到很多科学家等;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什么?答: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3、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答: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4、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答: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5、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象: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天体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实验制作制作名称:让小人动起。
制作材料: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彩笔、铅笔。
制作过程:1)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将白纸对折。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
(简单的小人)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地卷在一支铅笔上。
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地伸展、卷曲。
实验结论:人眼具有暂时记忆2.1做一名小科学家1、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答: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们发现在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所以关键就是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实验制作制作名称:让鹦鹉站起来。
制作准备:彩纸、剪刀、曲别针、夹子、铅笔、金属丝等。
制作过程:1)用剪刀将彩纸剪出鹦鹉的样子。
2)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尾部,把鹦鹉放在自己的指尖上。
3)鹦鹉在指尖上站起来了。
结论: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墙根的青苔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答:墙根的青苔是有生命的物体。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有经验出发,通过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开放科学课程,进一步改进评价激励机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是什么做的”、“提出问题”五个单元组成。
《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从“理”和“行”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认识科学,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经历科学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在理性上知道什么是科学,在感性上感悟科学。
本单元第一部分侧重于理,第二部分侧重于行。
第一部分从理性上引导学生懂得科学的外延,打破科学的神秘感,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觉到科学其实并不遥远,科学就在他们身边。
要让学生在接触这门课之初就能初步感知科学是什么,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为后续整套教材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始一个科学探究的良好发端。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的外延,从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动手实践到得出结论,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按总分总的思路,先从总体上引导学生建立生物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一些特点,最后再对生物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加以理解。
本单元涉及到的科学概念以层级形式分布在各课中,生物基本特征的认识是一级概念,只停留在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几个方面。
二级概念主要是认识具体动物。
本单元还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的培养,主要是观察、交流等基础过程技能的培养。
通过语言、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等方法,指导学生怎样观察、怎样通过观察获得证据,促进学生基础过程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在活动中感受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培养其热爱生命的情感。
在最后部分中,还渗透了中科院著名科学家张光鉴研究员创建的科学教育理论——相似理论,就是在两个相差甚远的事物间找相同,在两个极其相近的事物间找不同;通过找不同、找相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思维能力。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做一名小科学家导学案教学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做一名小科学家》导学案教学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做一名小科学家》导学案教学案课题一. 2做一名小科学家课型课不时刻学习目标一、能够从探讨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方法解决问题。
学会从身旁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二、找出自己切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制造的相似的地方,熟悉科学是什么。
3、树立咱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名小科学家。
重点难点一、能够从探讨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方法解决问题。
学会从身旁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二、找出自己切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制造的相似的地方,熟悉科学是什么。
学法指导课前预备教师预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预备:剪子、彩笔、夹子等;课前搜集自己最喜爱的科学家的资料。
学习进程二次备课(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一、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二、谈话:今天科学课教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教师的手上。
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二)、探讨活动: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讨其中的隐秘。
一、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二、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
(或成功或失败)4、引导学生试探:鹦鹉什么缘故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如何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五、分组实验,商量可行方法。
(提示:把想到的方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六、分组汇报、评判方式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方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一、提问:除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二、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觉,寻觅相似的地方。
(1)、提问:适才大伙儿在研究其他物体是不是能站立时有什么发觉呢?(2)、学生交流、汇报。
(3)、谈话:同窗们想一想看今天咱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如何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反思

教版小学三年上册科学全册教课反省第 1 元我都是科学家《科学是⋯⋯》教课反省《科学是⋯ .. 》一是整套教材的一个启发,学生在理性上知道什么是科学,即科学不是需要学的一堆知,同也是程与方法、技术思想上的一种累。
第一,我在“科学”是什么的上分红了三步,由浅入深。
从察一些片知道科学是一些明造之的大事情,同逐引学生注意到平时生活中的科学,回自己能否有似于科学家的研究。
其次,利用空气占有空个活意到平“游”的候科学就陪伴着自己。
在最后加入了“琴与牛痘”的故事,深刻的学生理解“科学”是什么。
领会到科学其实不神奇,它就在我身。
其次,三年的学生接触科学,好多堂的要求、都不明确。
老在教课中就学生理解什么做,什么不做,常的管理。
但多的要求可能又会制学生的展,限制他的思。
在教课中,要擅长引学生,关注堂。
在我学生依据科学研究的程复述琴与牛痘的故事,防备有些同学在那无事可做,我提出要求,真听,不足之行充、改,既提出了堂要求,又学生有事可做。
再,我要专心呵学生的好奇心,培育他敢、、善的精神。
但与此同,要帮助学生提出有价的,于其余一些,不可以不论不,要尊敬每位同学的思想成就。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课反省我同也我的学生留下以磨的印象。
一堂,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方式,能自己思虑、理,真实做到主的学,能真实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作教,我尽可能的把改后新的教课理念和教课方法融通在教课中,使自己的教课理念、教课方法有了新的的打破和提升,真实下放力,不架子,尊敬学生,主饰演“带路人”的角色,底改去教唯上、教中心的教课模式。
特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提出的多里,作教的我,于学生提出的个,并无做出很好的解答,只于自己知水平的限制。
所以,在此后的教课工作中,当要提升自己的水平的同,拓展自己的知空,以新程改革契机,使自己的教育教课水平获取更大的提升。
第 2 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找有生命的物体》教课反省在教课的准方面,我依照便于操作和合作研究的原,尽可能多学生情境,学生在的氛中行合作研究。
苏教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单元 走进科学 1 小小科学家》优质课教学设计_6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得出让纸鹦鹉立于钢丝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能找出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3、能将探究的结论运用于小制作或日常生活中。
教材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难点: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学准备:回形针、纸鹦鹉、钢丝、白纸、画笔、剪刀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它是?(出示:鹦鹉),你们知道鹦鹉平常喜欢站在哪里吗?(学生答:树枝上,鸟笼上……)是的,鹦鹉能站在细细的杆上,可老师带来的纸鹦鹉能站在这根铁丝上吗?指名让学生上来试一试。
(不行)师:这么看来,这只鹦鹉很不听话,可我们得想办法让它也能站在这细细的铁丝上或手指上。
让我们来当一回小小科学家吧!(齐读课题:做一名小科学家)老师给你准备了回形针,你可以用它别在鹦鹉身体的某个部位,使它能够站立,注意:不能用回形针直接把鹦鹉和铁丝别在一起。
学生试验。
展示结果。
交流:把回形针别在鹦鹉的尾部,就能使鹦鹉站立了。
二、探究鹦鹉站立的奥秘做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或者能提出什么问题?生:为什么把回形针别在鹦鹉尾部就能站立起来,而其他地方却不行?师:提的问题真不错,那就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来探究吧。
出示表格:交流,并打算怎样证明?全班交流。
师相机指导:如果猜测跟回形针有关,那么换成橡皮泥或别的东西形不行?(事实验证是可以的。
)如果猜测跟重物的位置有关系,那么你是别在鹦鹉的什么位置,用图标示出来,标出了支撑点和重物点。
发现了什么关系?学生说。
再次验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些剪好的“鱼,小人,虾,香蕉”,请你找出它的支撑点,然后用刚才的方法加上回形针(或其它重物),看能不能使其也站立在钢丝上。
2、说说大家的研究结果: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3、通过我们认真地探究,终于发现了鹦鹉站立的奥秘。
4、请你总结我们与科学家探究过程中的相似之处。
2020最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教学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
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奠定了土壤的概念,认识到土壤里有什么,在本课,它们将认识土壤的成分及类型,并开展一系列的对比性研究,进而鉴别家乡土壤的类型。
(2)学生描述湿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质的感觉和外形。
(3)学生比较干燥的和湿的土样,讨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五、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能
1.谈话:如果下雨时,这两种土保水性能、渗水性能情况是什么样?猜一猜,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一般都认为沙的保水性能差。)
2.提问: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吗?
3.提供给学生一组对比实验器材,控制好条件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测量出小草根的总长度。
学情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首课,在学生对土壤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去亲近土壤,感受土壤的形态,了解土壤里有什么,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土壤、放大镜、记录纸。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你们知道,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
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相同;土壤的量相同;水的量相同)
(2)在此基础让学生预测,当水倒入土壤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3)学生领取材料实验。
(4)让小组学生叙述看到的现象,比较盛水的容器里经过土壤过滤的数量,水多则说明土壤的保水性能差,渗水性能好,水少则相反。
课题
二.5土壤的类型
课型
课时
1
时间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配套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配套习题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都是小科学家1、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什么,答:2、袁隆平是一位农业专家,他进行的是( )研究。
3、( )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4、18世纪初,科学家( )发现给人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5、科学家李时珍编著了医学百科全书( ),居里夫人发现了( )。
6、科学家工作的过程是( )、( )、( )、( )。
7、科学家瓦特改良了( ),万有引力的发现者是( )。
8、1824年,英国人( )发现人眼有暂时记忆的能力,人们后来根据这一原理制作成了电影。
第一单元第二课做一名小科学家1. 小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 )。
2. 我知道的科学家有( )、( )、( )、( )。
第二单元第一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 我见过的有生命的物体有( )、( )、( )、( )。
2. 我们知道的有生命的物体大致可以分为( )( )( )。
3. 植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4. 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是( )( )( )( )。
第二单元第二课校园里的植物1. 校园里的植物有( )( )( )( )。
2. 叶子在茎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三种( )( )( )。
第二单元第三课校园里的小动物11. 不同的生物生活在( )的环境里,如:鱼生活在( ),蚂蚁生活在( ),老虎生活在( )里。
2. 蜗牛是用( )爬行的,它喜欢吃( )。
3. 昆虫分为( )( )( )三部分。
蚂蚁有( )对足,( )对触角。
4. 给下列动物分类:家鸽斑马乌龟娃娃鱼蜻蜓青蛙大象螳螂蝴蝶答:分类标准:按生活环境分(1)天上飞的:(2)地上走的: (3)水里游的: 5. 你观察到的小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第二单元第四课动物。
植物。
人1. 兔子和萝卜也有相同之处,如( )。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对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初步的观察和体验,但缺乏系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我们都是科学家》《动物》《植物》和《固体和液体》。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认识自然世界,培养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认识常见的动物、植物、固体和液体的特征。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和实践。
4.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5. 引导学生树立爱护动植物、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帮助学生认识常见动植物、固体和液体的显著特征。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难点设计和实施简单的科学探究实验。
理解一些科学概念和原理,如生物的共同特征、物质的状态变化等。
培养学生用科学语言准确表达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活动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如故事、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
3. 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4.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5.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6.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进度安排(一)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3 课时)1. 科学是……介绍科学的定义和范畴,通过讨论和举例让学生理解科学是什么。
苏教版(2024秋)小学一上科学1.1《小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1.1《小小科学家》教材分析在课堂上,学生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与科学有关的事情,了解自己经历过的观察、种植等活动都是因为自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都和科学有关。
通过读图文,学生知道科学家也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他们会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课堂上,学生读科学家伽利略滚球实验的故事,自己也来滚小球。
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小小科学家。
最后,从书中科学家正在从事研究的图片,学生联系生活发现,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研究不同的事物,同时渗透了科学家精神的教育,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关于课后作业,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学情分析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探索欲强烈的阶段。
他们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观察和实验经验,对科学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然而“科学”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他们对科学家的具体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也是不够了解的。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与科学相关的事情出发,联系生活,通过动手做实验来体验什么是科学,从而打破科学的神秘感,树立起自己也能做科学研究的自信心,自己也可以是一位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联系生活,能够举例说明科学家从事不同领域的研究。
科学思维:初步具有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意识,利用发散思维、重组思维等方法,提出不同想法。
探究实践:做滚小球实验,并在实验中有所发现。
责任态度:从自己经历的活动和科学家的事例中意识到科学与好奇心有关。
重点与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
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准备带有凹槽的可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木球、贴纸、绒布。
教学过程模块一:科学家是做什么的1.谈话:小朋友们,知道老师来给大家上的是什么课吗?(板书课题:科学)2.调动经验:幼儿园里有科学课吗?我们来看一看。
2017-2018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学讲计划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导学单实验小学备课集团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2017~2018年)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二单元千克和克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多少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间隔排列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多彩的“分数条”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能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准确率达到90%以上。
2.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能准确进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热身。
(3分钟左右)算一组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复习乘法口诀表。
7×5 3×2 4×6 9×92×8 5×5 4×7 7×8二、自学例一(15分钟左右)1.明确例一中的数学信息及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出示:教材例一情境图;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导学单(时间:5分钟)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什么方法计算3.对照书本例一的解答,你用哪种方法?4.你认为哪种方法更方便合理?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算式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用。
导学要点:最简便的方法2×3=62×30=60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1.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是怎么算的?2.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怎样口算?点拨: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只要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2.乘数中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全班交流分析书本上出现的几种方法,给予适当的点评。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目录(3--6上册)

分组
60-61
纸筒模型实验
分组
61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目录
六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课题名称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页码
一、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制作“小水塘”
分组
2
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分组
3
2.做酸奶
做酸奶
分组
5
体验细菌繁殖速度
演示
6
3.馒头发霉了
观察霉菌实验
分组
8
研究面包发霉实验
分组
9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分组
22
加热和冷却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分组
22
4.吸热和散热
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水和油)
分组
24
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纸板和金属片)
分组
24
研究深色和浅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分组
25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造雨
分组
27
造霜
分组
27
造雾
分组
27
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分组
28
三、奇妙的声音王国
观察动植物表皮细胞不同的实验
分组
12
二、我们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
比较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的不同现象的实验
演示
15
2.地球的表面
制作地表模型沙盘
分组
18
3.地球的内部
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分组
21
4.火山和地震
模拟火山喷发
分组
22
模拟地震的产生
分组
23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全册教材问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问题及答案第一单元:1课:科学是什么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科学家。
2、你知道科学研究包括那些吗?答:科学研究包括:农业研究、航天探索、医学研究等研究。
3、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我们观察小动物、花朵、树叶时,我们就在进行科学研究。
4、介绍几位科学家和他的研究成果。
答:(1)、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2)、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3)、中国的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
(4)、我国的袁隆平发现了杂交水稻。
(5)、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6)、根据英国人罗杰特的原理,人们制作了电影。
5、做科学大致分为那几个阶段?答:(1)、提出问题。
(2)、作出猜测。
(3)、寻找证据。
(4)、得出结论。
6、科学是什么?答:科学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
2课:做一名小科学家1、怎样让纸鹦鹉“站”起来?答:在纸鹦鹉的尾部别上回形针,让它的重心下移,保持平衡,鹦鹉就能站起来。
2、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保持平衡。
做一名小科学家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勤于思考。
3、怎样让物品“站”起来?答:想办法让物品的重心下移,保持平衡,物品就能“站”起来。
第二单元:1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有生命的物体有哪些?答:大树、小鸟、小虫、蚂蚁、青蛙、小鱼等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2、什么叫做生物?答:我们把动物和植物这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自然界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
3、观察会使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4、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1)、都需要呼吸。
(2)、都会长大和死亡。
(3)、都会繁殖。
(4)、都需要水分。
(5)、都对刺激有反应。
5、有生命的物体都能生长发育,都有繁殖能力,进行生命活动时都要消耗能量。
2课:校园里的植物1、按生长环境不同,我们把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导学教案设计

堂
检
测
1、我们做过类似科学家活动有:(观察蚂蚁)、(拆玩具)、(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3、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居里夫人)、(李时珍)、(琴纳)……
板
书
设
计
1, 做一名小科学家
鹦鹉“站立”
教学
难点
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曲别针、卡纸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进行找平衡的活动。
①分步发放器材,进行提示。
②让学生去试
③提醒学生把曲别针的位置画下来,可以用一个圆点符号代替曲别针
你还能想出哪些办法使物体保持平衡?(组织学生动手尝试)
引导学生回忆经历的过程。
组织学生交流科学家的资料。
组织学生做“视觉暂留”实验。(做之前教师讲清要求。)
你喜欢哪些科学家?
你过去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相似的活动?
你想做哪些和科学有关的研究?
总结:
做一位小科学家。
使学生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
进一步寻找物体平衡的方法。
通过收集科学家资料,进一步理解科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科目
科学
时间Βιβλιοθήκη 2014.9.3班级3年
课题
2,做一名小科学家
第(1——1)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够从纸鹦鹉“站立”的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
时间
2014.9.3
班级
3年
课题
2,做一名小科学家
第(1——1)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够从纸鹦鹉“站立”的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
3、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
教学
重点
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教学
难点
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曲别针、卡纸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进行找平衡的活动。
①分步发放器材,进行提示。
②让学生去试
③提醒学生把曲别针的位置画下来,可以用一个圆点符号代替曲别针
你还能想出哪些办法使物体保持平衡?(组织学生动手尝试)
课
堂
检
测
1、我们做过类似科学家活动有:(观察蚂蚁)、(拆玩具)、(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3、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居里夫人)、(李时珍)、(琴纳)……
板
书
设
计
1, 做一名小科学家
鹦鹉“站立”
科学的信心→小科学家
布置
预习
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
引导学生回忆经历的过程。
组织学生交流科学家的资料。
组织学生做“视觉暂留”实验。(做之前教师 Nhomakorabea清要求。)
你喜欢哪些科学家?
你过去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相似的活动?
你想做哪些和科学有关的研究?
总结:
做一位小科学家。
使学生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
进一步寻找物体平衡的方法。
通过收集科学家资料,进一步理解科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