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权力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公司治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文献综述摘要: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自始至今都是令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及实务界人士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成了公司持续、健康、有效率运作的核心问题自然成为整个公司法律制度完善的关键性环节。

现综述当前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论述。

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定又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关键词:公司治理治理结构企业经营一、前言公司治理概念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

公司治理问题牵涉如何明确董事会的权利与责任、治理接管规则、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与影响、公司管理层的报酬等问题,协调公司所有者、经营者、雇员和公司利益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公司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是以出资者与经营者分离、分立及整合为基础,连接并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相互之间权利、利益、责任关系的一种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的有机整合。

简单的说,就是如何在公司内部划分权力。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它的合理与否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促进企业的股权结构合理化,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公司治理结构的最初建立是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而形成的,它始子1600年、1602年英国和荷兰的特许贸易公司。

当时的这些特许公司已具有现代公司的模糊特征——资本形成公司资本,人人均可取得公司的资本股票,投资者可在交易所自由买卖股票,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人员经营制度。

在这些特许贸易公司中,因众多股东无法介入公司的经营,故形成了股票所有权与管理公司控制权的分离,而因此产生“治理问题”,即如何建立一套使经营者对股东负责任的机制,如何确保公司经营者的行动准确地反映股东的期望。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摘要:一、引言1.公司治理的重要性2.文献综述的意义和目的二、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1.定义与内涵2.主要理论和方法三、文献综述内容1.股东与董事会关系2.管理层激励与治理3.企业绩效与公司治理4.企业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5.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6.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四、文献综述方法1.文献检索与筛选2.文献分类与分析3.研究方法与技术五、文献综述成果与应用1.治理实践改进2.政策建议与启示3.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六、结论1.文献综述总结2.对公司治理研究的启示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公司治理成为了各类企业关注的焦点。

良好的公司治理不仅能够确保企业高效运作,降低风险,还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献综述作为一种梳理和总结研究成果的方法,有助于我们从众多研究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加深对公司治理的理解。

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司治理领域的文献综述,探讨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公司治理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模式,旨在明确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关系,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主要内容包括:股东与董事会关系、管理层激励、企业绩效、企业风险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

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研究者们试图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三、文献综述内容1.股东与董事会关系: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治理机构如何协同发挥作用,以保护股东权益,提高企业决策效率。

2.管理层激励与治理:激励机制如何激发管理层为企业创造价值,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

3.企业绩效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治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4.企业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体系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治理机制降低企业风险。

5.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

6.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总结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历程,探讨未来研究趋势和方向。

公司控制权的来源

公司控制权的来源

公司控制权的来源作者:郝泳翔来源:《财讯》2019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学者对于控制权的研究已经很普遍。

本文对今年学者关于公司控制权定义、配置等方面的研究做了综述。

学者认为公司控制权是决策控制权的集合。

其他学者对控制权做了分类,分为名义控制权和实际控制权。

对于控制权的来源却充满争议,而其对控制权配置的影响也就难以获得统一认知。

关键词:控制权;不完全契约一、文献综述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海外直接投资于中国逾8000亿美元,有近12万家合资企业成立。

合资公司多为现代股份公司,呈现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特征。

随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中外合资的企业类型也变得多元,对于合资公司的控制权中外两方的竞争已经不局限于股权结构了。

对于控制权,Simon(1951)认为决策控制权或说内权威指的是一方拥有在一系列决定中选取的权力,而基于物质资产的产权,也就是所有权,是决策控制权的集合。

以Grossman、Hart和Moore等为代表的GHM理论认为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企业发生契约规定以外的事件时,做出关键性决策的一方掌握剩余控制权即我们所说的控制权。

Grossman和Hart(1986)将企业控制权分为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

特定控制权指事先能在契约中加以明确规定的控制权。

剩余控制权指事先没在契约中明确规定的权力,实际上,他们所说企业控制权的概念等同于剩余控制权。

然而剩余控制权过于抽象,Aghion和Tirole(l997)将企业控制权分为了名义控制权(Formal Authority)和实际控制权(Real Authority),认为实际控制权是对物质资产、人等关键资源接近与使用,其应该与信息和知识的分布相对称,也就是控制权应该配置给掌握信息和知识的人。

中国学者对于企业控制权的研究着眼于决策和经营,如张维迎(1995)认为,控制权是当一个信号被显示时决定选择什么行动的权威。

周其仁(1997)指出,企业控制权具有排他性,从而利用企业资产特别是进行投资和市场运营的决策。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公司治理是指关于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从广义角度理解,是研究企业权力安排的一门科学。

从狭义角度上理解,是居于企业所有权层次,研究如何授权给职业经理人并针对职业经理人履行职务行为行使监管职能的科学。

(一)各界学者对公司治理的解释张维迎(2000)认为公司治理有两层含义(广义公司治理和狭义公司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这样一些问题,并认为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狭义的公司治理概念则是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的一种制衡与监督机制,狭义公司治理的特点是指由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其它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葛家澍(2001)认为公司治理就是要建立一种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与制度,正确处理好股东、董事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使所有者既能有效地监督经营者,而又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同时使公司经营者(经理层)的个人利益同公司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能主动维护股东利益,以公司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杨淑娥和金帆(2002)指出公司治理是规范和处理公司各种契约关系的制度安排。

张先治和袁克利(2005)对公司治理的解释是:外部索取权人为了保障他们在公司的索取权不受侵犯而以契约关系为基础对整个公司进行的控制。

张兆国、刘晓霞、邢道勇(2009)认为公司治理是解决各种代理问题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总称,包括法律制度、产品与要素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等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以及董事会、高管薪酬、股权结构、债务融资、信息披露等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李维安、戴文涛(2013)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公司治理起源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其实质是解决因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

公司治理的目的是减少代理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关于公司治理之文献综述

关于公司治理之文献综述

关于公司治理之⽂献综述2019-08-13摘要:随着企业竞争国际化和⽆形化程度的增加,企业通过创新可以获得明显的经营绩效,但是公司的治理对于公司企业的发展与绩效也起着⾄关重要的影响,企业越来越关注⾃⾝的创新能⼒及其可持续性,公司治理仍旧是个公司永远不可不提的话题。

关键词:公司治理;⽂献综述⼀、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最初建⽴是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形成的,它开始于1600年、1602年英国和荷兰的特许贸易公司,当时的这些特许公司已经具备现代化公司的模糊性特点——资本形成公司资本,⼈⼈均可取得公司的资本股票,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所⾃由买卖股票,实⾏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员经营制度。

在这些特许贸易公司中,由于众多股东⽆法介⼊公司的经营,所以形成了股票所有权与管理公司控制权的分离,随之产⽣了“公司治理”问题,即如何建⽴⼀套使经营者对股东负责的机制,如何确保公司经营者的⾏动准确的反映股东的期望。

早期的特许贸易公司所确⽴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后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产⽣了重⼤的作⽤,但在当时并未能够很好地解决特学贸易公司的治理问题,因为这种公司中并⽆⾏使股东权利的机关,即股东会,即便少数公司中设有类似股东会的机构,也没有选举董事的权⼒。

1990年到1999年,随着公司规模的⽇益壮⼤,公司业务的⽇益复杂,⼀⽅⾯股东缺乏参与公司决策的积极性和经营技能,另⼀⽅⾯,董事会需要为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及时作出决策的必要权限,各国⽴法相应的缩减股东会的职权,扩⼤董事会的权⼒,以“股东本位”为基本理念的“股东⼤会中⼼主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开始向“董事会中⼼主义”转变,但是当时的“董事会中⼼主义”没有脱离资本逻辑,只不过更适合⼤规模的、股份分散化的、公司所有与公司经营⾼度分离的现代公司的需求。

⼆、公司治理的定义公司治理的概念是从国外引⼊,有的西⽅学者认为,公司治理就是委托董事,使其具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公司业务的⼀种制度,它是以责任为基础的。

领导授权文献综述

领导授权文献综述

王智人资一班领导授权文献综述企业领导授权文献综述前言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领导的授权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和突出。

正确把握授权的内涵,克服领导授权的各种障碍性因素,灵活运用各种领导授权的技巧艺术,对于实现科学有效的领导授权至关重要,而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传统的领导方式,实现领导方式的现代化。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政治经济面貌日新月异,如何正确把握形势,实现科学有效的领导是值得广大领导干部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而实践告诉我们现代科学有效的领导离不开对领导的科学运用,其中领导的授权艺术就是整个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授权的科学运用与否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领导行为的成功与否,毕竟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行使领导权力仅仅依靠领导者个人的事必躬亲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将主要针对领导授权的内涵、授权的必要性以及授权的障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领导授权的技巧应用。

1、概念的界定1.1授权所谓授权,就是领导者将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一定权力给予自己的直接下属,并在其指导和监督之下,被授权的下属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权,这是领导者的“分身术”、“找替身”(Ford & Fottler,1995)。

授权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在操作上都有很多种定义。

Conger & Kanungo(1988)是最早定义心理授权的学者之一,他们将授权定义为“提高员工在组织成员中的效用感的过程,包括通过正式的组织行动或非正式的有效信息。

”Thomas & Velthouse(1990)认为授权是多面的,他们认为授权是一种内在的工作动机,反映在四种感知上,这些感知体现了个体对于他/她的工作倾向性,这四个方面的感知包括:工作意义、胜任力、自主性以及影响力。

譬如,从管理行为角度来讲,授权实际上是决策权从组织的高层下放到基层的一组管理行为,可以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程度。

从动机角度来讲,授权是个体对工作投入的认知,是对“自我效能”和“内在任务动机”的感觉和信念。

《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700字》

《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700字》

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国内文献综述 (1)(二)国外文献综述 (2)一、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3)(一)公司治理的概念 (3)(二)公司治理理论的分类 (3)(三)基于新古典资源配置观的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4)(四)20世纪末新兴的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5)参考文献: (6)(一)国内文献综述1、公司治理的内涵。

李粮(2020)认为首先应当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这两个概念明确区分开来。

对于公司治理而言,他认为公司治理关注的是一个企业的经营策略该如何制定,且如何确保该经营策略的合理性。

内部控制则关注的是企业如何在经营活动中贯彻该策略[1]。

任丽英(2019)对各个学者对公司治理所作的定义进行研究,她认为公司治理就是指公司的所有者为解决其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而从各个方面对公司全局的运作与经营所做的一种体系化、常态化的安排。

它既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也包括外部治理的安排[2]。

赵烜一(2017)将公司治理简要概括为一种为公司进行的各项活动提供运行方案并对其运行过程进行监督的管理系统。

它的重要内容包括:所有者的权利、管理者的职责以及公司各项活动的公开性[3]。

安彬彬(2010)认为公司治理的本质是一种多个要素的分配方法,而公司治理的存在意义便是依托于这种分配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配置权、责、利[4]。

2、古典管家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

周金泉和何文晋(2014)指出在古典管家理论的框架下面,毫无疑问,企业是不存在代理问题的,因为公司本身已经处在一个完全信息的市场中,自然,这种假设里公司治理也没有任何意义,不再成为公司所需要的控制经营的工具[5]。

张雅(2021)认为委托代理理论的意图在于降低代理人与企业所有者因双方可能的利益不一致以及彼此间信息的不同步而带来的“代理成本”。

基于此,他认为应当从改善内部监督机制以及建立“心灵契约”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6]。

国有企业改革理论文献综述

国有企业改革理论文献综述

国有企业改革理论文献综述国有企业改革是指对国有企业的所有制、组织、经营方式进行改革,旨在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竞争力和绩效。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多次重要的阶段和政策调整。

本文将对相关的国内外学术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国内学者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和市场化等方面。

王书福(2006)在其文献综述中指出,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的改革、公司制度的建立和市场化改革三个方面。

产权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法人制度改革。

公司制度的建立主要是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董事会和经营管理的分离。

市场化改革则包括市场导向的经营、市场竞争、市场准入和退出等方面的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经验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国内学者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案例研究,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罗长海(2018)通过对广东国有企业改革的案例分析,得出了多重所有制并存、市场导向、市场竞争和创新驱动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要素。

赵特龙(2009)通过对中国电力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案例研究,发现了市场竞争、创新、提高效率和质量是电力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

国外文献中,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权理论、公司治理和经济转型等方面。

齐飞飞(2003)对不同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进行了横向比较,发现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

张勇(2010)通过对东欧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提出了塑造市场规则、健全法制、加强产权保护和改进政府监管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要素。

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

学者们追求的是通过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竞争力和绩效,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公司治理经典文献综述汇总

公司治理经典文献综述汇总

公司治理经典文献综述汇总阅读Shlaifer等人的公司治理综述和Zingles等人及Tirole的综述较好。

如果想入门系统阅读,先仔细研读米尔格罗姆的《经济学、组织与管理》最公司治理经典文献综述汇总Shleifer, A., Vishny, R., 1997.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Finance 52, 737–775.Becht, M., Bolton, P., Roe¨ll, A., 2003. Corporate gover nance and control. In:Constantinides, G., Harris, M., Stulz, R.(Eds.), Chapter in the Economics ofFinance. North-Holland.Denis, D., 2001. Twenty-five year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research. . . andcounting.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0, 191–212.Denis, D., McConnell, J.J., 2003.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Journal of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38,1 –36.Claessens, S., Fan, J., 2002.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Asia: a surve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e 3 (2), 71–103.Gillan, S. L., 2006: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Overview”,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12(2) ,381– 402.Dennis Wright Michaud and Kate A. Magaram 2006. Recent Technical Papers onCorporate Governance SSRN-id895520Clarke, D. 2003,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 an overview’’, China EconomicReview, 14, 494–507.Tirole,J.,2005,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finance, publish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Solomon J., Solomon A., 2007: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accountability, Secondedition, wiley press.本文是一篇书评,两位作者对williamson书中的观点进行陈述,并加进些自己的见解。

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

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

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一直是管理学领域内深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管理层的权力结构和分配方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绩效表现。

在这篇文献综述中,我们将探讨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不同研究观点和方法所得出的结论。

一、管理层权力的理论框架管理层权力是指管理层在企业组织中所拥有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根据Mintzberg(1983)的管理角色理论,管理层的权力主要包括信息权力、奖赏权力、强制权力和专家权力。

这些权力的运用方式会对企业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管理层对于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也会影响企业的绩效表现。

管理层在决策中所拥有的权力能力,会直接决定企业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的效率和成本。

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1. 理论研究在管理学理论研究中,有一些研究者指出管理层权力对于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

柯林斯和波赞(1996)认为,在精干和高效的企业管理中,管理层的决策权力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组织资源,提高企业绩效。

他们也指出,管理层不应该过度集中权力,应该注意制衡各种权力,以避免权力滥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也有学者认为管理层权力过大会导致企业绩效的下降。

弗拉文(2001)提出了信息失真理论,认为管理层权力过大会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和决策失误,从而降低企业的绩效。

他还指出,管理层应该借助技术手段和组织结构来制约自身的权力,保持组织内部的信息流畅性和决策的准确性。

2. 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中,也有许多学者对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蔡立(2010)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管理层权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绩效越好。

他还发现,不同的管理层权力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奖赏权力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强制权力。

张涛(2015)研究发现,不同企业性质和行业领域内,管理层权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异。

企业管理英文文献综述范文

企业管理英文文献综述范文

企业管理英文文献综述范文Corporate Governance: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Introduction.Corporate governance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ensuringthe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 and integrity of organizations. It encompasses the systems and processes by which companies are directed, managed, and controlled. This literature review examines the key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cluding board structure, shareholder rights,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Board Structure.The board of directors is the highest decision-making body in a corporation. Its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are essential for effective governanc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boards with a diverse range of perspectives, including independent directors, women, and members from differentethnic backgrounds, enhance decision-making and reduce the risk of groupthink (Adams & Ferreira, 2007; Carter & Lorsch, 2004).Additionally, the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board can influence its effectiveness. Smaller boards may be more efficient, while larger boards may offer a wider range of expertise. However, excessive board size can lead to coordination issues and slower decision-making (Bebchuk & Cohen, 2005; Jensen & Meckling, 1976).Shareholder Rights.Shareholders are the owners of a corporation and possess certain rights, including the right to vote on corporate decisions, receive dividends, and accessfinancial information. Protecting shareholder rights is crucial for ensuring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Research suggests that strong shareholder rights enhance firm value (Arya & Mittendorf, 2008; Shleifer & Vishny, 1997).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uch as pensionfunds and mutual fund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tecting shareholder interests by actively monitoring board performance and exercising voting rights (Gillan & Starks, 2000; Gompers, 2003).Executive Compensation.Executive compensation is a contentious issu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Excessive executive pay can erode shareholder value and undermine public trust. Research has identified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CEO compens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Murphy, 1985; Jensen & Murphy, 1990). However, it is essential to balance the need to attract and retain talented executives with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Effective compensation systems align executive incentives with firm goals and promote long-term value creation. Performance-based pay and stock options are common mechanisms used to achieve this alignment (Malmendier & Tate, 2008; Jensen & Murphy, 1990).Regulatory Compliance.Corporate governance frameworks are often complemented by regulatory compliance requirements imposed by government agencies. These regulations aim to protect investors, promote market integrity, and prevent corporate misconduct.Compliance with regulatory frameworks is essential for maintaining public trust and avoiding legal penalties. Companies can implement compliance programs that establish clear policies, provide training, and monitor adherence to regulations (Proffitt & Margolis, 2007; Song & Shim, 2009).Codes of Conduct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Codes of conduct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guiding corporate behavior. These guidelines establish standards of integrity, accountability, and ethical decision-making for employees and management.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trong codes of conduct can enhance employee morale, reduce misconduct, and mitigatereputational risks (Crane & Matten, 2010; Johnson, Johnson, & Holloway, 2010). Ethical consideration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industries wher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relevant (Gibson, 2000; Mackey, Sisodia, & Wolfe, 2013).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Performance.Empirical research has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ong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and firm performance. Companies with effective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d policies tend to exhibit higher profitability, lower risk, and better long-term value creation (Aguilera & Jackson, 2003; Bhagat & Bolton, 2008; Claessens, Djankov, & Fan, 2002).Emerging Trend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Corporate governance is constantly evolving to address emerg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Key trends include:Sustainability and ESG considerations: Investors andstakeholders ar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that corporations adopt sustainable practices and consider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factors.Technology advancements: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such as blockchai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 transform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and enabling greater transparency and efficiency.Diversity and inclusion: Companies are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in boardrooms and throughout the organization.Conclusion.Corporate governance is a critical aspect of modern business management. By fostering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 and ethical behavior, effective governance practices protect stakeholders, promote firm performance, and contribute to a stable and ethical business environment. As corporate governance continues to evolve, it is vitalfor organizations to stay abreast of emerging trends andbest practices to ensure the long-term success of their enterprises.。

《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6200字

《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6200字

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1.1国外研究现状 (1)(1)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 (1)(2)关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 (2)(3)关于董事会的研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3)(1)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 (3)(2)关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 (3)(2)关于董事会的研究 (3)第2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5)2.1 公司治理的概念 (5)2.2 委托代理理论 (5)2.3激励与约束理论 (6)2.4利益与相关者理论 (6)2.5公司治理模式体系及构成 (7)参考文献 (8)公司治理的相关问题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600年东印度公司的成立。

随后开始出现公司治理问题与治理结构等相关概念。

由于各学者专业领域侧重点不同,所以本文将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1国外研究现状(1)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关于公司治理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对董事会、监事会进行有效的监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衡股权结构。

如Gomes和Novaes(201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认为由数位大股东共同持股,彼此相互制衡的模式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Casado等(201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通过对瑞士上市公司实证研究发现,拥有几个大股东会带来更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在多个受益股东存在的情况下,公司治理机制不仅有助于监督管理层,也有助于监督其他大股东。

PeiHossain(201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指出,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能够在公司中建立严密的管理系统,保证公司运行,维护利益相关者权益。

Zhi Wang和Ramzan Muhammad(202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通过研究证明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高负债的资本结构对企业业绩至关重要。

R.Gulatir等人(202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借助2017年在印度运营的40家公司样本构建了公司治理评价指数,将6个不同的指标构成公司治理评价指数,包括董事会效率、审计职能、风险管理、薪酬、股东权利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公司治理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影响因素文献综述作者:赵心刚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第2期摘要: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一系列的利益冲突,公司治理理论应运而生。

公司治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进而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本文分别从董事会机制、监事会机制、股权结构和高管薪酬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后续公司治理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希望对日后深入挖掘公司治理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司治理;影响因素;文献综述一、引言亚当·斯密在300多年前的《国富论》中提出股份制公司中因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由此提出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以解决二者间的利益冲突。

Berle和Means(1932)开创性的研究是公司治理现代理论的起源。

他们首次提出“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论点,并对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产生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做出了经济学的分析,他们认为公司管理者追求的常常不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奠定了代理理论基础。

他们关注的企业的委托代理和契约性质问题最终推动了代理理论的萌芽与发展。

此后,公司治理研究蓬勃兴起。

截至目前,已有很多学者研究了公司治理的影响因素,并已取得不少成果。

本文拟对现有国内外的文献进行综述,梳理公司治理的影响因素,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二、董事会机制文献回顾从理论上说,董事会是确保股东利益的重要机构,股东可以通过董事会对公司管理层施加影响。

董事会的有效性对解决代理问题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是影响其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一方面,董事会规模过大可能导致沟通和决策效率的降低,从而削弱整个董事会的治理作用。

Jensen(1993)等认为,尽管董事会的监督能力随董事会成员数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这种效益可能被大团体中沟通和决策制定困难而导致的“增量成本”所抵消。

Lipton和Lorsch(1992)的研究结果认为当董事会的规模超过10人时董事会会变得缺乏效率,并且也更容易为公司经理所控制。

关于创业企业控制权争夺的文献综述

关于创业企业控制权争夺的文献综述

关于创业企业控制权争夺的文献综述作者:李熙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1期一、控制权争夺的原因控制权争夺的主要表现是股权的争夺。

卢文道等(2014) 认为由于企业股权结构趋于分散,这就使其他的股东有机增持股份而谋求公司的控股权。

龚俊琼(2015) 认为创始人在创业初期要考虑的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的供应,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数的创业者会选择引入战略投资者,但引入投资者后创始人的股权会被稀释,其控制权就会面临被夺的风险。

并购是控制权争夺的另一方式。

石水平等(2007) 认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差,债务比率较高,公司自身无法解决。

虽并购会解决所面临的难题,但也会造成控制权变更。

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也是引起控制权争夺不可避免的因素,其最具有代表的是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争夺。

张源(2013) 创业企业在发展阶段,企业制度也不断完善,企业就不得不引入职业经理人,但是职业经理人对经营权与管理权有着绝对的权利。

职业经理人在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时,就会造成职业经理人与创始人争夺控制权的局面。

林忠(1996) 也认为现代的企业不可避免的要把管理权从私人所有权中分离给具有专业技术的管理者手中,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具有根本性的区别,虽然经营者所持有的股权占比较少,但经营者对企业的资产确有绝大部分控制权,这不可避免的导致经营者与所有者控制权争夺。

二、创业企业控制权争夺的方式( 一) 创始人与投资者的控制权争夺创业企业在创业初期所面临的最大的危机就是资金链断裂。

因此一般创业者会在创业初期寻找资金雄厚的投资机构作为后盾。

但是投资机构一定是有利可图才会进行投资。

现在的创业企业会给于投资机构一定股份作为回报,这就会稀释创始人的控制权。

王雷(2016) 在对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控制权配置实证研究中提到创业者与投资者在私人收益、货币收益与企业的剩余控制权的关系不尽相同,创业者与投资者都想对企业有绝对的控制权,完全满足自己的利益。

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

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

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热门问题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综述主要介绍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分析它们的主要发现和贡献。

1. 研究背景和意义管理层权力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企业的决策和执行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然而,如果管理层权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资源浪费和决策失误等问题。

因此,探讨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2. 研究方法和角度目前,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涉及的角度也有很多,例如机制、影响因素、中介作用等。

3. 文献综述(1)纵向研究:在长期时间尺度上考察管理层权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些学者使用面板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并探究管理层权力对企业价值、资本市场表现、盈利能力等的长期影响。

例如,Du(2013)发现,管理层权力对企业股权结构、资本成本、盈利水平等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这一结论在中国实证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另外,Draho(2012)利用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U形曲线关系,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管理层权力的增加会提升企业绩效,但过度强化管理层权力会导致绩效下降。

研究者通过案例研究和聚焦研究方法,探讨了在某些情况下管理层权力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

例如,在公司控制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管理层权力可能受到“代际抢夺”(Raub & Weesie,2016)的影响,从而导致企业资源的迅速耗尽和企业长期发展困难。

同样,当管理层权力不受有效约束时,会导致内部管理混乱、决策失误和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这对企业绩效也会造成不利影响(Selart & Fadnes,2018)。

(3)机制和影响因素:探究管理层权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关系和影响因素一些研究关注于探究管理层权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关系和影响因素。

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

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

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绩效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究了管理层权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

本文将就此进行文献综述。

此篇研究探究了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文章指出,高管权力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只有在权力分散时,管理层的权力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当管理层权力高度集中时,企业表现不如分散的情况。

2.管理层权力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3.公司治理与管理层权力研究此篇研究探究了公司治理与管理层权力之间的关系,并考虑了公司治理的中介作用。

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对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它通过监督管理层的权力使用,提高了企业绩效。

4.权力特征对管理层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此篇研究探究了权力特征对管理层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文章指出,权力与决策的关系是非对称的。

从管理层角度来看,当管理层权力越高,都会更倾向于采取风险偏好的决策,尽管这样做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但也会带来更高的利润。

5.高管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此篇研究考虑了高管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包括个人素质、背景、经验等。

研究发现,高管的个人素质、背景、经验等,都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尤其是高管的经验和能力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为显著。

综上所述,管理层权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并且其影响往往是非线性的。

公司治理、高管特征、背景、经验、以及社会网络等也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并与管理层权力相互影响。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必须注重权力的分配和公司治理,加强高管的培养和素质提升,优化管理团队的社会网络结构,以提高企业绩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企业权力”的文献综述
专业:产业经济学
年级:2011级
姓名:巴韦
一、早期制度学派的企业权力理论
1、以凡勃伦为代表的早期制度主义者,运用制度演化的整体主义方法来分析企业的“权力”。

在他看来,社会变革或社会进化是一种适应性调整过程的产物,受制于人的本能倾向。

与纯粹心理性的且不可能有意识改变或控制的行为不同,本能倾向受到社会习惯、风俗、规范和文化等方面的制约。

一旦外部力量特别是经济力量迫使个人的思维习惯和制度适应已经改变的环境,社会就发生变迁,从而得以进化。

由于凡勃伦把制度定义为“人的普遍不变的思想习惯”。

认为经济学研究的就是“广泛的思想习惯起源和积累变化的问题”。

并且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力量的首要推动因素。

因此。

凡勃伦关于社会演化理论是一种“制度——技术”决定理论。

着眼于技术进步,凡勃伦通过考察工业和商业的历史演变,分析了企业的权力及其相互关系。

在前工业化的手工业时期,手工业者把技术和对利润的追求结合起来,因为“只有在手工业者能很好掌握这两种能力并且技术需要允许他们合起来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手工业制度才是一种经济生活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随着生产力发展,各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使得绝大多数手工业者受到财富约束而无法个人建立工厂。

相反。

受攫取金钱利润本能驱使的有产阶级通过对金钱的控制权,把手工业组织起来,从而获得了商业对工业的支配权力。

正如凡勃伦所指出,“从货币文明的早期阶段,即野蛮阶段向以后的商业阶段的转化预示着中产阶级的出现,其数量之众,以至于不久就对文明体制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改造,使和平的商业成了社会的主要兴趣——增加工业的利润是这一阶级有意识的追求,而且正如这一目的与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关联一样。

它也与技术的改进相关联,尽管关联的程度没有那么直接。

”从中可以看出,在“企业及企业权力——技术——作为制度的习惯——本能倾向”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在这种相互关系中,技术进步导致工业和商业的分离,并形成不同的本能倾向和思维习惯,即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注重科学的思维模式及对效率的关系。

商业有产阶级注重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最终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及相应的权力关系。

需要指出,凡勃伦对企业权力分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阶级分析,但又不同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

因为他将阶级对立仅仅局限于商业领袖和作为现代工业方式和思想先驱的新的技术人员与受过训练的工程师阶级之间。

并且,工业和商业之间的矛盾是剥削阶级牟利的兴趣与社会公众对充分的生产和技术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兴趣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

他提出了企业控制权应交给由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员委员会”。

这里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凡勃伦不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角度分析企业“权力”问题的,他把阶级划分的依据归结为不同习惯,然后又用习惯解决阶级利益冲突。

2、继凡勃伦之后,加尔布雷思遵循凡勃伦“技术——制度”分析传统,认为企业权力“成为了最难获得或最难代替的要素”。

他指出,随着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
经济转变,权力的基础从土地转向了资本。

在经历了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权力从资本转向“有组织的智力”,包括“具备各种技术知识、经验或现代工业技术和计划需要的其他才能的人的联合”,并“从现代工业企业的领导人延伸到劳动力”。

与此相适应,权力也就从资本家手中向握有专门知识的“技术结构阶层”手中转移。

所谓“技术结构阶层”包括科技人员、管理阶层和一些高级的职员。

发生“资本向专门知识”的转移后,传统的资本主义也就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了。

总之,在早期制度学派的分析框架中,他们从演化的角度分析了企业权力的产生,认识到了企业内部权力关系对企业利益分配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这些都构成了他们在理论和方法论上的特色。

但是,由于早期制度学派将“制度”理解为一个文化、习俗、惯例等组成的集合体,不能对“制度整体”进行合理抽象,即从各种社会关系中抽象出生产生关系,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然后再把二者归结为社会生产力这样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所以,他们不是把企业权力作为特殊经济关系的实现形式,而是作为人们一种习惯、信念、社会价值观的反映,因而也无法从生产关系层面来分析企业内部权力关系及利益关系。

同时,他们不能将企业内部权力关系及其演变看作自然历史过程,“这是因为他们只限于指出人的社会思想和目的,而不善于把这些思想和目的归结于物质的社会关系”。

而“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他们认识不到,在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利”。

这样,他们不可能从生产关系层面分析企业本质以及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所又,他们的历史进化方法论不可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二、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企业权力理论
1、科斯认为,企业内部资源配臵是通过权威关系而不是通过非人格化的价格机制来完成。

企业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作为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是允许某种权威来指导资源配臵的特殊组织,而且劳动雇佣契约关系是企业的最重要特征。

“在企业出现时,合同不会完全消失,但会大大减少,在某一报酬水平上,生产要素通过合同同意在某些限度内服从企业主的指挥。

这一合同的本特征是,它应该只规定雇主的权力范围。

在这些限度内,他可以指挥其他生产要素。

”因此,企业内部的权威关系能大量减少需分散定价的交易数目,即按合约对投入物行使有限使用权的企业家或代理人不顾每项具体活动的价格而指挥生产。

这样,要素实现组合过程中的讨价还价被取消了,一个统一权威关系取代了市场交易。

“权力”无疑是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但是,科斯并未能对与企业所有权相关的“权威”和与管理相关的“指挥”作必要区分。

他也未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企业的权威总是由资本家而不是由工人来掌
握,忽视了企业权力来源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以科斯为代表的旧产权学派将分析重点放在产权效率安排上,而对于权力的跨时配臵没有给予重视,仍将分析对象放在古典契约上,没有对关系契约和状态契约作出分析。

2、相比较而言,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普通的市场交换与企业内的组织和资源分配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他们否认市场上日常商品交换与企业内的雇佣契约之间存在本质差异:“命令一个雇员打出这封信而不是整理那份文件就如同告诉售货员卖给我这昕金枪鱼罐头而不是那种面包一样”。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否认企业内雇主与雇员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形式的权力关系。

正如阿尔软和德姆塞茨所指出,“企业的权威与纪律,与市场上任意两个人所定的契约丝毫没有区别,至于在管理、指导、指定工人做不同的工作,还不如说雇主用两方面都可以接受的用语不断地重新商定契约”。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虽然提出了雇佣契约是需要进行不断协商的,但他们并没有注意和认识到企业内不对称的权力关系的功能,进而在他们的模式中,也就因认为契约可以不断地进行协商而忽视了在劳动组织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及权力关系的非对性及其必要性。

3、除此之外,Rajan和Zingales认为,权力不仅来自于物质资本,而且“对任何关键性资源的控制权都是权力的一个来源”,而其中的关键性资源可以是非人力资本,也可以是人力资本,比如天才、创意等。

特别是在那些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资源的新型企业中,Rajan和Zingales的观点就更显示出强大的解释力。

Tirole等人对实际控制权和正式控制权作了区分,并明确地意识到那些拥有信息和知识优势的代理人掌握着实际运作企业资源的“实际控制权”,并且“实际控制权”的配臵也应该与信息和知识的分布相对称,虽然这种权力的范围和空间会受到投资人的“正式控制权”的约束。

总之,以交易费用为核心的企业契约理论分析框架,触及到了企业权力结构与效率结构互动关系问题,为现代经济学赋予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特色和理论基础。

但是,用泛化了的交易费用概念来抽象概括企业的性质及其内部权力关系,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表现在:1、未能对权力作明确的定义:2、混淆了企业权力来源与权力配臵问题,往往用权力结构变动的效率改进来说明企业权力来源,无法说明企业权力的内生性质;3、分析方法静态化,从而无法真正揭示企业内部权力及其权力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凡勃伦.企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鲍曼.现代公司与美国的政治思想[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3]刘元春.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24.
[4]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47.
[5]杨其静.企业家的企业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3.
[6]包亚明.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62.
[7]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1994.
[8]刘元春.权力与企业治理教学与研究[J].2005(3).
[9]刘凤义、沈文玮.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方法论的比较[J].当代经济研究,2004(11).
[10]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J].经济研究,1997(7).
[11]肖殿荒.企业性质:古典与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综合[J].江汉论坛,2008(10).
[12]刘长庚、盘为龙.企业产权的决定与演进[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