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讲解
《学记》原文全文及翻译解读
《学记》原文全文及翻译解读摘要:1.《学记》原文及翻译概述2.《学记》的作者及创作背景3.《学记》中的教育理念及方法4.《学记》中的教学纲要5.《学记》的现实意义及启示正文:《学记》原文及翻译概述《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教学纲要等内容,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记》的作者及创作背景《学记》的作者乐正克是孟子的学生,生活在战国晚期。
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诸侯争霸,百家争鸣。
在这样的背景下,乐正克撰写《学记》,旨在阐述教育的重要性,探讨教育理念和方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学记》中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学记》开篇便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强调了教育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文章中还提出了许多教育理念和方法,如:“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强调了教学相长的重要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指出了学习对于人格养成的重要性;“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 悦)服而远者怀(向往)之,此大学之道也”,强调了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化民易俗,培养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才。
《学记》中的教学纲要《学记》中提出了教学纲要,包括了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内容。
如:“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坚强的意志)而不反,谓之大成。
”这些阶段分别对应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体现了教育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记》的现实意义及启示《学记》虽然写作于两千多年前,但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对现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如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原则,都是现代教育所应继承和发扬的。
礼记之学记
②謏(xiǎo小):小。
①《兑(yuè悦)命》:即《说命》,《尚书》篇名。典:经常。
①学学:今《尚书·说命下》作“敩学”。敩,(xiào效)教也。
【原文】
【译文】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①。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②,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③,无北面④,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①。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②,及其久也,相说以解③。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①,强而弗抑②,开而弗达③。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①,或失则止②。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①,多其讯言②,及于数进③,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④。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⑤,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⑥,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①,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②,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君子知道学生求学的深浅次第,又知道学生资质的高低,然后才能多方设法晓喻。能多方设法晓喻然后才能做老师,能做老师然后才能做官,能做官然后才能做国君。由此看来,所谓老师,就是跟着他学做国君的人。因此,选择老师不可不慎,古书上说:“虞、夏、商、周四代无不慎重择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学记》
礼记·学记《礼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由西汉戴圣编纂。
汉代的郑玄对《礼记·学记》的解释是:“《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中文名礼记.学记小戴礼记注解者汉代的郑玄作者戴圣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斆学半。
”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
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
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学记》原文全文及翻译解读
《学记》原文全文及翻译解读《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
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第一章:化民成俗【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者在发布法律命令的时候,如果能够认真研究思考,发布实施,同时,广求品德高尚有悲悯忧思的人来辅佐自己,那么,是可以产生一定影响的;但是,不足以能够来激发全体民众的向善愿望。
执政者如果能够亲近贤德的君子,关爱贫贱出身的寒士,那么,就足够来激发起全体民众向善愿望的;但是,不足以来教育好全体民众。
执政者如果想让全体民众都能接受教育并且形成为社会风尚,那么,那就一定只有走兴办学校施行全民教育这条路了。
第二章:教育优先【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译文】玉石(即使质地很好),但是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人们(即使本性善良),但是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
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制定法律制度,统治百姓,无一不是把教育当作首要的大事。
《尚书·兑命篇》说:“君王们一定要自始至终坚持一贯的重视办好学校。
”就是这个意思吧!第三章1:学知不足【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之美;(同样,)即使有了崇高的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能知道它的作用。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赏析“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的意思:虽有美味佳肴,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虽有公认的道理,不学,就不能体会出多么令人折服。
这句话强调重在实践,重在汲取。
学习明事理,实践出真知。
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办。
”其此之谓乎?注释:1.旨: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2.至:达到极点。
3.困:不通,理解不了。
4.自反:反省自己。
5.自强(qiǎng):自我勉励。
强,勉励。
6.《兑(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7.学(xiào)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8.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其,句首语气词,表示推测。
句解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出处】《礼记·学记》。
【注释】肴:荤菜。
弗,不。
旨:美味。
道,道理、学说。
【简析】虽有美味佳肴,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虽有公认的道理,不学,就不能体会出多么令人折服。
这句话强调重在实践,重在汲取。
学习明事理,实践出真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出处】《礼记·学记》。
【注释】困:困惑,疑难。
【简析】经过学习方能发现自己只是的欠缺,通过教学才能发现自己也有疑难不解的地方。
知道知识欠缺,回过头来更加努力学习;有了疑虑,才能够深入钻研,自我提高。
所以说,教与学是同步增长的。
翻译: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了之后才知道不足,教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18.4 “礼记学记”易解
《礼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由西汉戴圣编撰。
郑玄:“《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题解:儒家政治,首重教育。
教育宗旨,在于变化气质,提高人性,达于至善。
而探讨自然,创造工具,改进民生之事次之。
盖人性之提高,达于至善,则和平亲爱互助,自可顺应自然而改进生活矣。
故教育应以德育为本位。
德备而思想正;思想正,而后智慧生。
身强体健,合群团结,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行动有则,婚丧有礼。
人生美满,社会安宁,文化发达,皆系于德育为源也。
学者,觉也,觉天理,人理,物理也。
教者,觉人也,以善道觉蒙昧,化顽梗也。
觉己为通,觉人为化。
通者为智,化者为仁。
仁智兼备谓之圣。
圣而施泽于民谓之王。
此篇为古代教与学之事,即中国之教育学。
其原理至今犹有价值,再与《大学》一篇相参证,可树教育之准绳。
开万世太平,其在斯乎?1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易解:引发思虑,遵从广求善良的法则,足以做到小有名声,不足以引领大众,共同成就一番事业。
亲自就教于德行贤良的人,心中亲近才艺广远的人,虽能够引领大众,共同成就一番事业,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
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善的风俗,一定要依靠中华先祖圣哲教学啊!【教育的宗旨】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易解: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是万物之灵,如果不学习中华先祖圣哲教学,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
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立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推行中华先祖圣哲教学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
《尚书·兑命篇》说:推行中华先祖的圣哲教学,要自始至终念着学习圣哲经典。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教育的重要性】3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礼记学记中的教育思想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内容涵盖了许多方面,其中就包括了教育思想。
在礼记学记中,儒家思想家们对于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理解。
本文将从礼记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入手,探讨儒家如何看待教育,以及他们所提倡的教育方式和理念。
一、教育的目的在礼记学记中,儒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和才能,使其成为有道德修养和实践能力的人。
这种教育目的是为了使人具备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用之人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人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有能力去承担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儒家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更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只有当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有道德修养和实践能力的人,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
因此,儒家提倡的教育目的是以个人成长为基础,以社会繁荣为目标的。
二、教育的内容儒家认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其中,德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德是人格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障。
儒家认为,德性的培养应从小就开始,家庭和学校都应承担起这一责任。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教导孩子做人的道理和方法;在学校中,教师应该注重品德教育,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和道德规范。
智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儒家认为,智慧是人类的本质,也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区别之一。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智力的开发,让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思维能力。
同时,儒家也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认为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
体的培养是指身体素质的培养。
儒家认为,身体是智慧和德性的载体,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同时也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美的培养是指审美能力的培养。
儒家认为,美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欣赏和创造美。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美育,让学生懂得欣赏美,同时也有能力去创造美。
三、教育的方法在礼记学记中,儒家提倡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示范教育”。
《礼记·学记》详细解析
《礼记·学记》附详细解析第1节[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注释]1.[发虑宪]:发,发出,发布。
虑,谋虑,计划。
宪,法度,教令。
郑玄注:“宪,法也。
言发计虑当拟度于法式也。
”发虑宪,即发布政策法令、考虑政事时,依照先王的法度。
2.[謏闻]:謏,音xiǎo,《说文解字》云:“小”。
闻,声誉。
3.[动众]:耸动群众听闻。
4.[就贤体远]请教贤人,关怀远人。
5.[君子]:此处指统治者。
6.[化民成俗]:化:感化,教化。
7.[学]:这里既指学校,又指教学。
[译文]国君在发布政策法令时,能征求品德善良人的意见,这足以博得一些小小的声誉,但还不足以打动广大的百姓。
如能多接触贤者,并亲近远方的人,就足以打动广大的百姓了,但这还不足以感化民众。
君主如果要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社会风俗,办学校兴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啊![评析]“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一开篇就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目的、作用——化民成俗。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要求的,是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所制约的。
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学记》对教育能感化群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起到巩固政权的作用,作了高度的评价。
当然,在不同的阶级社会中,教育目的各不相同。
但从办学校、育人才,即用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去教育民众,使其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收到“化民成俗”的积极作用来说,其本质是一致的。
第2节[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注释]1.[《兑命》]:兑,应为“说”,音yuè,应为《说命》,伪《古文尚书》之篇名。
2.[念终始典于学]:终始,始终。
典,经常。
对教育事业要始终念念不忘。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人不经过学习,就不能明白道理。
《学记》全文解释和解读
对比今日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学记》中 的很多内容都值得学习借鉴,虽然时隔两千多年,用 今天的教育理念来解读,仍然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值得认真研究。
• 【学记原文】:
•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 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 学乎。
【解读:阐明中国古代学制完备,考核简单。从 入学开始,到最终结业,学业成绩都是根据循 序渐进,逐步加深,前后连贯,各得其分的精 神而规定。同时注意到联系群众,亲爱师长, 在最后阶段必须作到通达事理,能够运用其所 学,和坚定毅志不违其所学。这种考察成绩的 标准和步骤,完备而合理,值得重视。】
•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 大学入学之初,要穿礼服,备祭品,举行祭祀 有道德学问的先圣先师的仪式,以表示敬师重 道。
【解读:说明”教学并重”和”教与学相互发生作 用”的道理。同时,指出学生的学习,虽然必须 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但教师的作用仅仅占了一半, 必须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教师虽然以教人 为主,但遇到困难的时候还需要补修学业以求精 进,所以教师也是教人学习各占其半。这种”教 学相长”和教学各半的原理是极可宝贵的见解, 值得重视。学生如果完全依赖教师课堂的教授, 不肯自己运用思考,努力钻研;教师如果抱着故 步自封的态度,自以为是,不肯在去进修以求的 新知识。那么,他们都犯了教学上的大病,与教 学相长的原则是不相符的】
•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 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 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 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 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 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礼记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日:教学相长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呜,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取材于《礼记·学记》)【注释】扞 ( hàn)格:互相抵触。
燕:通“宴”,娱乐。
辟:邪僻,不正派。
尸: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人不通过反复学习,就不能够明白道理。
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百姓,以教与学为首要事务。
即使有可口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会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至善之道,(如果)不学,就不会懂得它的精妙。
所以,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
《礼记·学记》二则
《礼记·学记》二则(一)成书过程《礼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
(二)主要内容《礼记》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三)文学价值1、唐代升格为“五经”之一。
2、《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并列,被尊为“四书”之一。
3、在儒家“十三经”中,《礼记》一书最集中、最全面、最系统地记述、阐释了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
(一)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①民,教学为先。
《兑命》②曰:“念终始典于学③。
”其④此之谓乎!【注释】①君:治理。
②兑(yuè)命:古文《尚书》中的篇名,也作《说命》。
③念终始典于学:要自始至终学习先王法典。
④其:表示推测,大概。
(二)善学者,师逸①而功倍,又从而庸②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③,及④其久也,相说⑤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释】①逸:闲适,轻松。
②庸:功劳。
③节目:树木枝干交接处,纹理不顺的地方。
④及:等到。
⑤说:通“悦”,愉悦。
字词解释(1)人不学,不知.道:_____________ (2)是故..古之王者:____________(3)其此之谓.乎:_____________ (4)师逸.而功倍:_____________(5)及.其久也:_____________(6)此皆.进学之道也:___________句子翻译(1)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礼记·学记PPT(优秀课件) 通用
《 礼 记 学 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 读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 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 《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 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 、礼、易、春秋”。
一、《礼记》简介; 二、《学记》简介; 三、《学记》原文; 四、《学记》释义。
教所由废
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过时 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杂施而 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独学而无 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 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 也。
14、师严道尊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 尊然后民知敬学。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 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 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 面,所以尊师也。
严,尊敬。尊,尊重。敬,敬重。臣,臣子,以 为臣。尸,古代祭祀时,代表受祭祀的人。诏, 通“召”,召见。北面,面向北。
7、教之不刑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 顾其 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 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 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 刑,其此之由乎!
呻,诵读。占,读zhān,口述。毕,书简。讯,审 问。数,读,shǔ,责备,数落。顾,顾及。安,安 稳,牢固。使,指使。 施,给予,教给。悖,违背 事理。求,接受, 求学。佛,读fú,违逆。隐,伤 痛。疾, 痛恨。益,益处。 刑,成,成就。
良,优秀的。冶,铁匠。裘,皮衣。弓,弓匠。箕, 簸箕。始驾,开始学驾车的。 察,清楚,明了。
18、比物丑类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 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 服,五服弗得不亲。
礼记·学记
4、其中的丧祭之礼,是研究中国宗法制度的珍贵文献。
贰
疏解《礼记》
(一)曲礼(选读)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30] 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31]是故圣 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注释】
[1]君民,统治百姓。君,用为动词。 [2]教学,指教育。
[3]兑命,即《尚书》篇名《说命》,是殷高宗之臣傅说所作典常。兑, 通“说”,音yuè。“念终始典于学”为《说命下》文,为傅说勉励高 宗学习之语。典,经常。
[4]其,副词,大概。
第1、2段:明确肯定“学”(教育)的价值和巨大作用。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1]。虽有至道[2],弗学,不知其 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5],其此之谓乎!
礼记 ·学记
酉 鸡
叁
贰
壹
《
疏
《
学
解
礼
记
《
记
》
学
》
的
记
概
教
》
说
育
思
想
目录
/contents
教学目标
壹
《礼记》概说
一、《礼记》概说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反映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性质的著作。它 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 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 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礼记·学记》白话解卷十八
《礼记·学记》白话解并讲稿提纲周礼仪礼礼记大戴小戴大学中庸学记乐记学记的内容——学习的作用目的:过程本质规律:体系管理设置:内容方法学习经典的态度:曲礼毋不敬——恭敬到哪里,得利益就到哪里。
学习的方法:抓纲领一门深入做事前的考虑: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后效果教育的四要素: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礼记·学记》白话解礼记卷十八前言:本篇记述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并论及教学为师的道理,与大学发明所学的道术,相为表里,故甚为宋代理学所推崇,以为《礼记》除《中庸》、《大学》之外,唯《学记》、《乐记》最近道。
按:本篇谈亲师敬业,是学者初入学时不可不知的事,比较大学所谈深奥的理论方法,更切于实用。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易解: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
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
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教育总目标:化民成俗。
这句话对我的修身有什么帮助,对我治理家庭,教育学习有什么帮助。
每一句扩展到一切人、事、物;落实到五伦当中。
化民成俗:民俗国家百姓国风企业员工企业风范家庭亲人家风对于教育:化子成才感化教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好雨:圣贤文化知时节:观时节因缘对于老师:四类老师:以谋生为目的以自傲为动力以教育为己任以爱为根本爱(心受):真诚心——需要成就孩子,对他一生的影响;迷惑颠倒心——欲望满足孩子的欲望,只一时的效果。
善:馊闻→贤:动众→学:化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易解: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
礼记《学记》
《礼记·学记》白话解前言:本篇记述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并论及教学为师的道理,与大学发明所学的道术,相为表里,故甚为宋代理学所推崇,以为《礼记》除《中庸》、《大学》之外,唯《学记》、《乐记》最近道。
按:本篇谈亲师敬业,是学者初入学时不可不知的事,比较《大学》所谈深奥的理论方法,更切于实用。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易解: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
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
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易解: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
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
《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
就是这个意思。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易解: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
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
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
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
《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
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
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体系里十分完整而系统的教育理论专著,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学记原文及翻译【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
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
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
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
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
《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
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
正是这个意思!【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礼记学记,道德之威
礼记学记,道德之威
学记1: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
(为政者)发布深思熟虑之令,取用仁善贤良之士,只能略增名声,但不足以触动民众;依从贤良之士,善待广大之民,足以触动民众,但不足以教化民众。
君子若想教化民众,使社会形成良好的风尚,就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评】
“发虑宪,求善良”‘“就贤体远”,都属于为政的举措。
为政之举只能从外部规范行为,而难以从内部转化民心,故曰“未足以化民”。
要想让民众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就必须要“化”民众的非道之心。
这就要让民众接受正道的教育,让民众通过“为学”来知理明义,如此才能形成良善的社会风气。
学记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译】
玉不琢磨,则不成有用之器;人不学习,则不明正道之义。
因此,古时的领袖治国理政,皆以教育为本。
《尚书·兑命》说:“要专注于对正道的学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评】
要想明了什么是道,就必须要“为学”。
只有通过“学而知之”,才能明了“道”之义;只有明了“道”之义,才能真正使所行不离正道。
《礼记》《学记》赏析——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部经典著
《礼记》《学记》赏析——中国教育史上的⼀部经典著《礼记》《学记》赏析(2)——中国教育史上的⼀部经典著作在《四库全书》精品⽂存(第⼀卷)提要中指出:《礼记》六⼗三卷,[汗]郑⽞注,[唐]孔颖达疏。
《礼记》·卷三⼗六《学记》⼗⼋。
由此可见,《学记》是《礼记》中的⼀篇。
作者有争议。
《明堂阴阳记》三⼗三篇,有《孔⼦三朝记》七篇等等。
《学记》这篇是有关古代⼤学教育的论⽂,今天读来,颇具现实意义。
它⾸先阐明教育能够化民成俗的重要功能,因⽽,指当时国君必须尊师重道,使天下的全民知道学习的重要。
它是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法的总论,不但是研究中国教育史的经典著作,⽽且不少内容在今天都还有较⾼的参考价值。
这⾥是节选其中的三个⽚段,分别论述教与学互相促进、教学原则和学⽣易出现的偏向及教师必须了解学⽣并加以补救的道理。
第⼀则⼀共四句话。
第⼀句话先⽤譬喻表明实践(学)的重要,这是宾;然后强调只有学才能理解“⾄道”的好处,这是主,强调要学习⾄道,引出下⽂。
第⼆句强调学与教,给从学从教⼈带来的启⽰。
所谓满瓶不动半瓶摇,学的内容是第⼀句⾥提的“⾄道”,所以越学体会道理越深,越加感到⾃⼰的不⾜,这是⾄理名⾔,就像巴普洛夫说的要有勇⽓承认⾃⼰是⽆知识的。
这是从学的⽅⾯讲的。
教的⽅⾯,以⼰昭昭,使⼈昭昭,也不是轻⽽易举的事。
这⾥既包括教育对“⾄道”的理解程度的深浅,⼜包括对施教对象情况的掌握和如何针对情况采⽤不同⽅法“长善救失”等等。
这句话对每个从事教育⼯作的⼈说,是共同的体会。
这两种情况只要你认真学、踏实教,都不可避免要碰到。
那么该怎么正确对待呢?第三句就回答这个问题。
还是分学与教两⽅⾯来回答。
困难能把⼈吓倒,但真正的强者是在困难中锻炼成长。
这⾥两个“然后能”就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
第四句是这⼀则的结论,是从“能⾃反”“能⾃强”归纳出来的。
后来“教学相长”就变成教育⼯作的格⾔。
这段⽂字全⽤排⽐的⽅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以⼀句话为总结,简洁鲜明,不枝不蔓。
学记详细注解
学记详细注解第一篇:学记详细注解《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①闻,不足以动众;就②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③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④!〔译文〕〔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
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注释〕①謏:同小。
②就:接近;体:亲近。
③君子:古称地位高的人,后称品德高尚的人,下同。
④乎:这里作感叹词用,相当?啊“,下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①民,教学为先。
《兑命》②曰:”念终始典③于学“。
其此之谓乎!〔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
《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注释〕①君:作动词用,统治的意思。
②《兑命》:《尚书》中的一篇。
”兑“,亦作”说“,读”悦“,下同。
③典:主也。
〔原文〕虽有佳肴①,弗食不知其旨②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③学半“。
其此之谓乎!〔译文〕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注释〕①佳肴:肴(yao),煮熟的肉。
佳肴,泛指美好的菜肴。
②旨:味美。
③学:音效,教的意思。
〔原文〕古之教者,家①有塾,党有庠,术②有序,国③有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早上好!昨天《禮記•學記》,探討了四大基本教育要素的,前面兩個要素大家還記得嗎?第一個是教育的目標。
教育的目標用四個字來概括是:化民成俗;我們也學習了教育的內容。
今天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部份,將是這一篇《禮記•學記》當中,最為重要、也是它的菁華所在。
我不知道大家聽了這一句話,有什麼感觸。
我小時候上課,假如有老師講到,今天所講的,是最重要的,考試要考的,那趕快豎著耳朵聽,而且把筆記作的詳詳細細。
所以,今天的課,我們要好好的來學習。
我們一起來讀第七段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
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
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弗。
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
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
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這一段,還沒有講到教學的方法,但是這一段講的是:一個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容易犯的一些過失。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教學弊病。
為什麼在講教學方法以前,先講這一段呢?從這裏面,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老祖宗的慈悲。
因為當一位老師正式上崗以前,正式當一位老師以前,他能夠在他的教學中,去避免教學弊病。
他最起碼可以做一個合格的老師,進而再掌握後面所講到的,一些教學方法,他完全可以成為一位優秀的老師。
古人在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處處在替我們後人著想。
我們來看一看這些教學弊病,在我們當下,我們會不會去犯。
這裡所說的今之教者,指的是漢代的老師,但我們不能這樣去看經典。
今之教者我們要想,現在我們從事老師(职业的),我們有沒有犯這樣的過失。
第一個過失叫呻其佔畢,呻,就是用嘴巴念,佔用眼睛看;畢通筆,就是古代的書簡,用現在的話就是課本。
呻其佔畢,就是照本宣科。
老師講課,他是在那裏背誦一些東西,對一些教理他自己也不太清楚、明白,假如我們用這一種方法去教導學生,我們老師就教的很呆,學生學起來也一定會學的很傻。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的出,我們的老祖宗在傳統教育當中,絕對不強調強迫式、輸灌式;而是希望,他們的教學能夠引發人的悟性,能够引發人的思考,這是第一點我們不可以犯的錯誤。
第二點,多其訊,這個地方有兩個句讀的方法。
有些地方是多其訊言,我們這裡是多其訊。
訊就是問,多其訊,就是這個老師上課很喜歡提問,或者滿堂問。
一堂課都問下來,我們國內強調素質教育,強調教學過程當中,要師生互動。
所以很多老師上課,就來提問,覺得提問,師生的互動就很好。
但是習慣問一些什麼問題呢?好不好啊?可不可以啊?對不對啊?其實這些問題問下去,學生根本不用動腦筋去思考。
他只用回答“好”,“不好”,“可以”,這對他的悟性一點好處都沒有。
所以這樣的問,要少問。
孔老夫子教學,他不是這樣的。
他同樣一個問題問出來,他會讓他的學生作回答。
回答的時候是一個個進來,然後一個一個出去。
有一次,孔老夫子問他的學生:智者若何?仁者若何?你認為什麼樣的人是智者?什麼樣的人是仁者?結果三個學生回答都不一樣。
最先進來的是誰呢?最先進來的是子路:因為子路比較性急,所以他第一個進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他說:智者使人知己,有智慧的人他很會生活,他是生活藝術的大師,所以大家都願意來向他學習,所以他的名聲很容易傳出去,大家都知道;仁者使人愛己,心地很厚道,很仁慈的人,大家都願意來幫助他,都願意聚在他的身邊,跟他一起生活,這是子路的回答。
孔老夫子聽了,點了點頭,稱他為士。
用現代的話說:你是一個合格的知識份子,然後子路就出去了。
第二個進來的是誰呢?第二個進來的是子貢。
子貢的回答就跟他有所不同。
他說:智者知人,仁者愛人。
有智慧的人,知道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仁者愛人,一個有仁厚心的人,看到他表現不好的時候,知道那個不是他的本性,而是他的習性,進而去幫助他去掉習性,恢復本性,他說這個是仁者。
孔老夫子聽完以後,也頻頻點頭,稱他為士。
你也是一個合格的知識份子最後進來的是顏淵,顔淵的回答,又跟子貢子路的答案不同。
顏淵說:智者自知,仁者自愛。
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定知道自己的習氣、毛病,進然要改變習氣毛病;仁者自愛,一個仁慈厚道的人,他一定首先從自己的習氣毛病下手,對自己的習氣毛病,趕盡殺絕,所以這個自愛是自尊自重。
孔老夫子聽完他的話,非常高興,給了他三個字的評價:士君子,也就是說,你是一個優秀的知識份子。
孔老夫子教學,他提出來的問題,他的學生,都會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又給與他的學生不同的鼓勵。
所以孔老夫子教學,他懂得因材施教,他的教學活活潑潑,從這裏面我們學習聖賢的教誨,學《弟子規》,我們也一定,要把這樣好的精神和方法,運用到我們的教學當中去。
當我們上課,都是問的太多,或者是一言堂,根本學生連插一句話,回答問題的時間都沒有。
那我們要反省自己,如果我們教的太多,我們講課,就是控制那個發言權,學生會覺得,學的很蒙。
我的總結是,老師講的太多,學生會聽蒙。
這是第二個老師容易犯的過失。
第三個叫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就是老師講課,不管學生心裏的感受,也不管當下的學習狀况,反正我就是要把我的課講完。
有的在學校裡,開學時覺得這個學期還很長,所以上起課來是悠悠放任,一篇課文可能講好幾個星期,到了要期末考試了,自己的教學內容還沒有講完,這個時候就拼命的趕進度,也不管學生的接受狀况怎麽樣。
這種狀况很麻煩,我們教的這麼急,學生也一定會學的很累。
所以我們做老師的,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去備學生。
要看學生的根性,學生當下的接受狀況。
不能說,我反正把我要講的東西講出來就好,這不契機。
所以孔老夫子講: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語上(这里解经会好一些)。
所以我們要看學生的狀況,特別是我們從事推展《弟子規》,教孩子讀誦古聖先賢經典的過程當中,也千萬不可以去趕進度。
我們曾經碰到一些團體,他們教孩子學經典,這個學期要把《弟子規》學完,下個學期要學《常禮舉要》,明年要學《孝經》,後年要學《論語》他像趕進度的在趕。
學《弟子規》能不能趕進度,絕對不可以。
因為一個孩子的根基的奠定,紮孩子的根不是一日之功。
我們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所以心急,不會有什麽樣好的效果,而且當我們很急的時候,我們的內心並不平靜,我們的心不靜下來。
老師講課也不會有智慧,這一點我們應該注意,這是第三個方面。
第四個方面,使人不由其誠。
就是老師教書沒有誠意,他不是把教育當作一份事業,而是把它當作是一份職業。
上班就上班,然後領一個月薪水,下班以後你不要管我。
我們古代的老祖宗,從事老師工作的人,從來沒有把教育當作是職業,都是把教育工作當作是事業,當作是終身奉獻的事業。
假如我們是抱著一顆,我是爲了謀生,我是爲了每個月的薪水去工作,那學生能不能夠感受到我們的心境?可以。
學生覺得老師有什麽了不起,不就是爲了那一點薪水嗎?所以當我們這樣去教書,學生都不見得能夠瞧得起我們。
有一些老師,自己課堂的內容,他不完全教完,他在外面辦班,然後你必須上我的補習班,你的學習成績才能好。
你只上課堂的,你只能够考六七十分,你上了我的補習課,你可以考八九十分,其實這樣的心態都不好。
所以假如老師教書沒有誠意,我們的學生,他學習起來,他也不會有誠心,他也不會發至誠心,昨天蔡老師講到,至誠乃得有經綸。
當一個孩子對學習沒有至誠心的時候,他的道德學問沒有辦法成就,他的誠心須要我們老師,用愛心、用耐心,用我們那一份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去喚醒他。
假如老師教書,使人不由其誠,總覺得很虛,我們老師講課講的很虛。
當我們的學生,跟我們一起生活,他們一定會很怨恨我們老師。
覺得這個老師,不把我們當一回事,下了課趕快跑了,我們想請教他的問題都問不到。
這是第四個方面。
第五個方面是:教人不盡其材,就是教育一刀切。
根本不考慮每個孩子的根性,有什麼不一樣,沒有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這樣去教書,可能有一個狀況,希望孩子能夠整齊化一。
如果要求整齊化一,可能有一些能力很好的孩子,有一些能力很差的孩子,他們就會對老師很反感,明明我的能力還可以多寫一點,多學一點,但是就是到此為止。
有些孩子能力不夠,你硬要求他這樣的,他也覺得學的很辛苦。
所以老祖宗講,教人之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
你教育他一定要根據他的狀況,根據他的能力。
給他合適的目標,這是第五個方面。
第六個方面: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施之也悖就是,這個老師,根本不懂得教育的規律,違背教育的正道,然後對學生的要求也是非常的空泛,非常的空疏,這個佛是虛空的意思,所以最後流于形式流于空泛,學生學的不得要領。
假如我們教學生都是歪的,沒有讓他走正道,學生學起來,他也會你這一套,他也應付你這一套,他也學的很假。
所以這六個方面,都是我們為人老師者,應該相當警惕的。
所以我們學了以後,要反省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有沒有犯,這樣的過失和問題,假如有的話,我們要趕快調整。
因為身為老師者,掌握著孩子的慧命,乃至于掌握著他往後這個家庭,乃至于這個家族的慧命,所以我們教書,不可不謹慎。
從這裡我也能感受到,古人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古人百分之百的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所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和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和家長。
這一點現在西方也是認可的。
所以儒家心法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假如我們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去教學,存在著這樣的教學弊病,教學的效果是反效果,所以這裏面把效果講出來,“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
”很不願意學習,很厭學,都不願意跟老師見面。
所以一個老師有沒有把書教好,我們可以看哪一點,就是我們走在大街上,我們的學生看到我們遠遠的向我們打招呼,向我們鞠躬問好,那我們的教書成功了(从某个方面看成功了,但不全面)。
假如我們走在大街上,我們的學生看到我們,趕快繞道而行,都不願意見我們,那我們要好好反省自己,為什麼會這個樣子?然後又講到,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
他覺得學習很苦,所以我們跟一些學生講,孔老夫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怎麼‘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他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痛苦,很辛苦,很難受的事情。
為什麼?因爲他不知道學了這一套東西,到底有什麼用。
到底能不能對他的生活、對他的生命,有所改善;他不知道,所以這是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
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雖然畢業了,老師教他的知識技能,他馬上就拋到九宵雲外去,甚至于高考一考完,中考一考完,他那個東西就馬上還給老師,他學的目的是爲了考試,只爲了一個分數,所以他忘的會很快,所以古人提醒我們,教之不刑,這個刑,通型,就是典型,就是教育沒有辦法出現好的效果,達成好的典範,其此之由乎,就是由這些方面所造成的。
在座的很多位都是老師,有沒有還在學習師範,還沒有走上工作崗位的,有沒有?有!那麽你們學了這一段,你們很幸運,為什麼呢?因為我知道我這樣去教學生,我就可以少走彎路。
這是當老師應該避免犯的一些過失,因為教兒教女先教己。
我們要把學生教好,首先自己要把自己教好。
我們再來看下一段,第八段。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