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课堂源于有效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彩课堂源于有效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交往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现状又是如何呢?为此,研究者力图通过调查分析小学生数学交流现状,探索出实施有效交流活动的操作策略,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一、数学交流现状调查与分析

1.交流流于形式。交流过程在教师的预设之中,调查中占74.7%。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较少,缺乏实效,形式化、表演化。

2.交流网络封闭。常常是以“师生”之间的问答式交流为主,调查中占24.4%。缺乏双向或多向互动。

3.交流缺乏时空。尤其是公开课,教案各环节设计得丝丝入扣,课堂成了“教案剧”,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更无从谈起,占调查人数的5

4.4%。

4.交流时机不当。课堂交流应根据内容需要。有教师担心浪费课堂时间,出现该交流没交流的不协调状态。经常开展充分交流活动的教师仅占50%左右。

5.交流技能薄弱。如果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交流方法的指导,那么就无从谈学生的交流技能,直接导致学生常常不会交流。不会阐述,不会倾听,不会提炼要点,导致课堂交流的失效。调查中仅有18.9%的学生知道交流方法。

二、培养数学交流能力的措施

1.营造和谐氛围。建构主义认为:“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氛围,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逐步达成共识。”课堂上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的交流氛围,和谐、开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条件。

如,一位教师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老师问:你们会计算8+4吗?随后就有学生举手回答:老师,这道题我小时候就会算了。大部分学生都认同他的说法。这时一位男生胆怯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是用小棒数出来的。其他学生哄堂大笑,说道:这题也要摆小棒才能算出来?男生听后低下了头,脸红红的。教师随后说:老师也是这样想的,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男生低声回答道:我是在8的基础上,又数了4根小棒。老师高兴的说:你真棒,真勇敢!教师刚说完,学生中传来另一种声音:老师,我也有一种算法……

在上述案例中,当其他学生嘲笑这位男生时,教师给了他莫大鼓励和学习的自信心。如果没有教师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肯定没有后来那么多学生的各种各样计算方法。只有通过师生双方的平等交流,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

2.培养交流的意识。问题是交流的源泉,是师生进行数学交流的纽带。要提高学生数学交流的意识,教师要先培养问题意识。

如,在“百以内的加减法”练习课中,教师出示一张玩具价格表:

师:假如妈妈给你50元,你怎么买?用去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首先,学生围绕“怎么买”展开了讨论:有的从经济实惠出发,有的从个人喜好出发,有的从购买数量出发,有的要把50元用完,有的提出钱不够怎么办。对于花钱问题,针对每种买法,分别知道还剩多少钱。因此,课堂上高潮迭起,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在短短几分钟里,由于教师合理设计问题情境,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交流中来。

3.丰富交流的形式。课堂交流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交流的兴趣,更可以提高交流的质量和参与面。交流形式多样化、网络化、交互性。

4.把握交流的契机。在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进行合作交流?如何把握好每一次合作交流的契机就尤为重要。研究者认为课堂交流一般应安排在以下几个环节: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时,处理教学重难点时,知识容易混淆时,需要展示思维过程时,探究问题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等等契机。

如,学习“算24点”一课,在教学例题时,教师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和争论中自己得出一些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4人组成小组来进行比赛,比比谁算得最快,想到的方法既简便又多。这样就把学生推到发现者的位置上,促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学探索与交流,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扩大交流面。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的意见得到了展示,又使他们在交流中获得思维的碰撞,发现计算的方法,在领略他人的

思维策略与方法中不断地反思和吸纳,使知识得到真正的内化。

5.运用积极评价。在组织交流活动时,教师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通过评价增强学生参与交流的乐趣。在评价交流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之间开展互评,让每个人谈自己的成绩与不足,谈其他人的成绩和长处,明确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增强参与进来活动的成功感。通过参与进来中的表现和收获,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通过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自我,而且弥补了自身的许多缺憾和不足,从而使交流活动不仅是一个交流思想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培养学生交流意识和兴趣的过程。

6.培养交流能力。数学交流的成效如何,关键看学生是否掌握交流的技能。高效的数学课堂源于有效的数学交流。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交流的价值,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就可以发挥数学交流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交往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数学交流的氛围,提供充裕的交流时间,探求多样的交流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在交流中互相倾听、启发、分享、接纳、赞赏……让课堂交流更平等、更和谐、更流畅,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