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以及反思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以及反思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维也纳音乐的历史和特点,并能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经典作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维也纳音乐的历史和特点三、教学准备:课件、音乐播放器、维也纳音乐相关的书籍或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引入维也纳音乐:放一段维也纳交响乐队的演奏视频,并鼓励学生说出他们对维也纳音乐的第一印象。
2.明确学习目标: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了解维也纳音乐的历史和特点,并欣赏分析其中的经典作品。
Step 2: 学习维也纳音乐的历史1.维也纳音乐的起源:通过展示维也纳音乐的起源和发展的时间线,向学生介绍维也纳音乐的历史背景。
2.维也纳古典乐派:重点介绍莫扎特和海顿,播放他们的经典作品的片段,并分析其音乐特点和风格。
3.维也纳浪漫乐派:重点介绍贝多芬和舒伯特,播放他们的经典作品的片段,并分析其音乐特点和风格。
Step 3: 欣赏分析维也纳音乐的经典作品1.学生分组欣赏分析: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维也纳音乐的经典作品,欣赏并分析其音乐特点、乐器运用等,并在课堂上向其他小组进行分享。
2.教师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并进行点评和总结,总结维也纳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Step 4: 拓展延伸1.维也纳音乐和社会环境的关系:通过分析维也纳音乐和当时社会环境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乐曲创作背后的文化背景。
2.维也纳音乐的影响:让学生思考维也纳音乐对后世音乐的影响,并与现代音乐进行对比。
五、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维也纳音乐的历史和特点,并欣赏并分析其中的经典作品。
通过课前的导入,学生对于维也纳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在学习维也纳音乐的历史时,他们对维也纳古典乐派和维也纳浪漫乐派的代表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欣赏分析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一首维也纳音乐的经典作品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教学反思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培养学生对维也纳古典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音乐历史人物和作品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维也纳简介: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之都。
2. 维也纳古典音乐:维也纳古典音乐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重要音乐流派,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
3. 音乐家故事:介绍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在维也纳的生活和创作经历。
4. 音乐作品欣赏:选取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的代表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维也纳古典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 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维也纳的历史背景、音乐家和作品。
2. 欣赏法:聆听和分析维也纳古典音乐作品。
3.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2. 音响设备:CD机、音响等。
3. 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
4.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以便于教学。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维也纳古典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欣赏音乐作品。
通过讲解音乐家的故事和作品,学生对维也纳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音乐鉴赏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维也纳音乐文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维也纳城市的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对维也纳的兴趣。
16、音乐之都维也纳

16、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执教者:张莉(泰山小学)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
3、学习总分结构段的作用,能够初步掌握这种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
2、学习总分结构段的作用,能够初步掌握这种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我们随着这优美的音乐走进——音乐之都维也纳。
(配乐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问题来学习。
3、默读课文。
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课件出示)4、再次默读课文,考以下问题。
可以在书本上勾画出相关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出示问题:1、维也纳为什么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2、维也纳如何用音乐装饰城市的?3、从哪些地方你看出维也纳人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
谈一谈维也纳歌剧院和金色大厅给你留下的印象。
)二、交流讨论,学习课文。
1、你最想回答哪个问题?2、学生回答。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理解:摇篮。
原来指什么?课文中又指什么?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3、学生回答。
4、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有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学生读资料)。
5、老师补充资料。
6、看了资料,了解了维也纳的音乐史,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齐读第二自然段。
7、总结:一座城市哺育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也孕育出许多优美的乐章,正可谓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板书:音乐摇篮)维也纳也不愧是“音乐之都”。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维也纳如何用音乐装饰城市的?2、学生回答。
《音乐之都维也纳》特色教案

《音乐之都维也纳》特色教案第一章:维也纳简介1.1 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介绍维也纳的地理位置,位于奥地利首都,多瑙河河畔。
简述维也纳的历史背景,包括罗马帝国时期、哈布斯堡王朝等。
1.2 维也纳的文化遗产介绍维也纳的世界文化遗产,如美泉宫、圣史蒂芬大教堂等。
强调维也纳在音乐、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独特贡献。
第二章:维也纳的音乐传统2.1 音乐发展历程介绍维也纳音乐的发展历程,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再到浪漫主义时期。
强调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
2.2 维也纳爱乐乐团介绍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历程。
强调维也纳爱乐乐团在国际音乐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第三章:著名音乐家与作品3.1 莫扎特介绍莫扎特的生平和音乐成就。
强调莫扎特在维也纳的创作和演出,如《魔笛》、《交响曲》等。
3.2 贝多芬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和对音乐的贡献。
强调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创作和演出,如《第九交响曲》等。
第四章:维也纳的音乐活动与节日4.1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介绍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和发展。
强调音乐会上的经典曲目和演出特色。
4.2 维也纳音乐周介绍维也纳音乐周的活动内容和特色。
强调音乐周期间的各种音乐会和音乐活动。
第五章:维也纳的音乐教育5.1 维也纳音乐学校介绍维也纳音乐学校的成立背景和发展。
强调学校在音乐教育领域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5.2 维也纳的音乐教育体系介绍维也纳的音乐教育体系,包括音乐学校、音乐课程等。
强调维也纳音乐教育对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作用。
第六章:维也纳音乐之旅6.1 音乐景点介绍介绍维也纳的著名音乐景点,如音乐之家、莫扎特故居等。
强调这些景点在音乐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6.2 音乐之旅体验描述一次维也纳的音乐之旅体验,包括参观音乐景点、欣赏音乐会等。
强调游客在音乐之旅中的互动和体验。
第七章:维也纳音乐美食7.1 音乐与美食的结合介绍维也纳音乐与美食的紧密结合,如音乐餐厅、音乐咖啡馆等。
强调音乐美食在维也纳文化中的重要性。
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描绘了奥地利的首都、世界名城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情。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9个生字,其中1个只识不写。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
能力目标:精读课文,理解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重在语言的积累和朗读。
情感目标: 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精读课文,理解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揭题解题:(1)出示“都”字,有几个读音?怎么组词?(2)都:什么意思?(大城市);音乐之都又是什么意思?(有音乐特色的城市)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维也纳在哪里?为什么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过渡: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到维也纳去走走看看,感受维也纳这座城市的神奇与美妙。
(听音乐,看幻灯,谈感受: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课文。
1、带着感受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词,读顺句子。
(2)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
过渡:大家把这些生字放进课文中,再次认真读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维也纳在哪里?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从这短短的两句话中,你了解了什么?(1)维也纳在哪个国家:奥地利的首都。
(2)维也纳的地理位置: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小盆地里。
(3)维也纳的环境: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依山傍水,人杰地灵)2、指导朗读。
(师配乐范读,生闭眼边听边想象画面—指名读—齐读)四、理清课文脉络。
过渡:下面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1、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理由,用笔划出来。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教案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培养学生对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维也纳的音乐历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维也纳的音乐历史: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时期,再到浪漫时期,到现代音乐。
2. 维也纳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等。
3. 维也纳的音乐场馆:金色大厅、维也纳音乐协会、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等。
三、教学重点1. 维也纳的音乐历史和发展。
2. 维也纳著名音乐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3. 维也纳的音乐场馆和音乐节。
四、教学难点1. 音乐历史和专业术语的解释。
2. 维也纳音乐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音乐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维也纳的音乐历史、音乐家和音乐场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维也纳音乐家的代表作品。
3. 欣赏法:播放维也纳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维也纳音乐的历史和文化影响。
1. 教材或教学资源:收集有关维也纳音乐历史的教材、乐谱、图片等资源。
2. 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维也纳的音乐作品。
3. 投影仪: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维也纳的音乐家和音乐场馆的图片和信息。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维也纳的音乐作品,引起学生对维也纳音乐的兴趣。
2. 讲解维也纳的音乐历史:介绍从巴洛克时期到现代音乐的发展过程。
3. 分析维也纳音乐家的代表作品:通过播放音乐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进行案例分析。
4. 参观维也纳的音乐场馆: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金色大厅、维也纳音乐协会等音乐场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维也纳音乐的历史和文化影响。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维也纳音乐历史和音乐家的理解程度。
3.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对维也纳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音乐之都维也纳

16《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为:1、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摇篮”、“装饰”、“掺和”等词在课文中的含义,知道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3、学习“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以及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4、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深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精读课文,理解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重在语言的积累和朗读。
2、通过精读课文,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以及这座城市中人们对音乐的酷爱,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程序(一)、导入采用开门见山法:这节课继续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出示课题,让学生读题。
以把时间用在下面的新授中。
(二)、精读第一段:本段中,先指名学生读,弄清维也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抓住文中的几个词语让学生回答。
突出维也纳这个城市的环境优美。
同时结合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这种优美的环境,体会作者对这里的向往与热爱。
对照图片,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以加深这种美好的印象。
当然,语文课还是重在朗读。
让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进行品读、体悟。
学完第一节后,过渡到本节课的重点部分,人们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三)、精读第二段。
让学生通过回忆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回答。
(课件出示内容)然后通过课件出示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就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1、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方面进行阅读,并找出该段中围绕这句话进行描写的相关词句,适时地作上批注。
2、学生自学完后反馈所学内容,全班交流。
对这四个方面进行四个预设:根据学生回答的顺序选择目标,从而链接到相对应的片段上去。
(1)预设一。
第二自然段。
先交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指名学生根据做的批注进行回答读文。
B、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出示这些音乐巨人的图片,并让学生认一认(课件出示),对照图片学生进一步品读。
(课件出示音乐家头像,点出名字:贝多芬、海顿、莫扎特、舒伯特、。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二——四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有关音乐家的资料。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师: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这节课我们再次踏上维也纳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
齐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吗?(指名说)课件出示,齐读:*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世界著名。
师:如果把这篇课文比作一首曲子,那我们现在已经抓住了它的主旋律。
下面就让我们先走进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细细品味文字,思考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板书:摇篮)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
(出示文字)2、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A、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B、“摇篮”是什么意思?(婴儿睡的床)3、母亲摇晃着摇篮,我们渐渐长大,把维也纳比作一个大摇篮,我们不禁要问,那它究竟摇出了什么呢?A、(摇出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请你将课前搜集的这些欧洲古典音乐大师的资料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生介绍音乐大师的资料。
同学们,你们想见见这些音乐巨人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课件出示音乐家头像,相机点出名字:贝多芬、海顿、莫扎特、舒伯特、施特劳斯。
)B、还摇出了什么?(还摇出了许多优美的乐章。
)[课件补充]海顿的《皇帝四重奏》是在维也纳完成的,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是在维也纳完成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是在维也纳完成的,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冬之旅》是在维也纳完成的,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更是在维也纳完成。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配课件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配课件-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6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作者通过总分的结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原因。
3、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的朗读、交流、体会,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和维也纳歌剧院、“金色大厅”在全世界的影响。
2、体会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和维也纳人酷爱音乐的特点,感悟异国情调和异域城市,构建“音乐之都”,体验音乐真谛,陶冶美的情操,进一步激发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1、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失去了音乐维也纳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踏上维也纳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吧!一起读课题。
2、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板书)指板书小结,因为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还有“世界歌剧中心”与“金色大厅”。
所以说——(出示)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二、回顾问题,承上启下。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梳理出了四个问题,还记得哪四个问题吗?2、出示四个问题:(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三、解决问题,重点研读第一个问题(课文第二自然段):1)学习第二小节(1)指名回答,找出这小节的中心句。
(2)教师引导理解“摇篮”。
A、这是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摇篮”B、“摇篮”是什么意思(我们最初成长的地方)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3)利用图片、抓重点字词引导理解,简介音乐家。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导入1、图片、背景,入题2、读读这些外国人名、地名,介绍你的认识奥地利维也纳阿尔卑斯山多瑙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华尔兹3、直观感受维也纳: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思考:怎样给每个自然段设计一个问题?2、检查朗读3、生字、词语4、设计问题,同桌交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地理位置是哪里?①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②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③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④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是什么样的?你设计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样设计?观察这些问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根据文段里的哪句话来提问的?整个自然段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中心句。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有整个自然段的内容。
5、给课文分段一(1)二(2——4)三(5——7)9、齐读四个问题。
小组交流,尝试回答这几个问题,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听听组员的回答合不合适、你满不满意。
三、分析课文(一)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地理位置是哪里?1、第一个问题容易回答吗?要看全文。
这个问题问得很水平,直接点出了课文的重点。
它是全文的——中心句,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那么这篇课文的结构是——总分结构。
2、第二个问题。
(个人答)维也纳怎么样?(很美)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齐读)正是这么优美的环境才孕育出这个城市的音乐文化。
(二)第二自然段1、读题:①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注意到“摇篮”了吗?怎么理解?是的,在这里“摇篮”指发源地、诞生地。
欧洲古典音乐是全世界的瑰宝,它最初就是发源于——维也纳。
2、谁来回答问题?(个人答,再齐读该段)3、(图片:音乐家、乐谱、手迹)在这里,不但诞生了著名的——音乐家,还诞生了出色的——音乐作品。
所以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三)第三自然段1、读题:②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谁能回答?(个人答)2、这里写了哪几种装饰?(图片:音乐家塑像、音乐家命名的地方、音乐符号)所以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

边通过图片欣赏这座着名的歌剧院。
总结:国家歌剧院金碧辉煌,宏伟壮观,维也纳戴上了璀璨的光环,让音
乐之都名声远扬,她无愧为“音乐之都”
六、板书设计:
15、音乐之都维也纳
古典音乐的摇篮
世界着名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音乐之都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世界歌剧中心”
音乐之都的?把主要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提纲(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
也离不开音乐)
3、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幺特点?(全
文按先总再分的写法来写的,每一个分层次又是按先总后分的写法来写的)
4、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学习课文,请你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来
(4)为什幺说“更有趣的是”这说明了什幺?(维也纳人对音乐的喜爱,他
们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5)当你漫步街头,听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响起来了,闻一闻,晚风中飘
荡着花草的芬芳,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指明读这一段话)
五、交流第五、六自然段
(1)为什幺维也纳歌剧院成为世界歌剧中心?能谈谈你们读后,看后的感
受吗?
读,然后再谈谈你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三、集体ຫໍສະໝຸດ 流,品读课文1、交流第二自然段
(1)请男同学站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2)摇篮是什幺意思?(最初成长的地方)为什幺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
乐的摇篮?谈谈你的理解
(3)你能通过读把感受读出来吗
(4)谁能比他读得好?(指名读)。
(5)齐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第三自然段
(1)为什幺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对于“用音乐装饰”这个词你
怎幺理解的?
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音乐之都维也纳相关知识,包括维也纳市的历史、文化、音乐等方面的信息。
2.理解古典音乐、交响乐、管弦乐的基本概念。
3.提高听音乐、欣赏音乐、发掘音乐的能力。
4.通过维也纳音乐之旅的形式,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维也纳市的历史和文化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比如说,维也纳市的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精神等。
这些内容可以通过阅读、观看视频等方式获得。
2.维也纳的音乐学生应该掌握维也纳音乐的基本知识,如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著名的古典音乐家、交响乐、管弦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收听具有代表性的维也纳音乐作品,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了解维也纳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3.维也纳音乐之旅通过参观维也纳市的音乐博物馆、音乐厅、剧院等场所,现场听一场交响音乐会,带领学生感受维也纳音乐之城的魅力,了解维也纳文化之旅的精髓。
三、实施方法1.课堂教学:通过讲授、演示、练习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2.研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学习音乐知识,掌握相关技能。
3.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到音乐博物馆、音乐厅、剧院等场所参观,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学习维也纳市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阅读有关维也纳市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料,了解维也纳的历史悠久、文化繁荣、艺术精湛等特点,让学生对维也纳这座城市产生浓厚的兴趣。
2.学习维也纳的音乐让学生听一些有代表性的古典音乐、交响乐、管弦乐等作品,谈论音乐的特点,了解配器、节奏、旋律等基本元素,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
3.维也纳音乐之旅将学生分成小组,到维也纳的音乐博物馆、音乐厅、剧院等场所观摩、参观,了解音乐家的创作和演奏背景,体验音乐欣赏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并通过互相分享的方式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评价1.注重学生能力的评价: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提交情况、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维也纳音乐之旅的掌握情况。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慧泽小学王荣苏教版第十册第九课《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能力目标】1 、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2 、抓住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体会作者这样组织安排材料的用意。
【情感目标】1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喜爱音乐的情趣。
2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的情趣。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册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通过对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的朗读、交流、体会,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和维也纳歌剧院、“金色大厅”在全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
教学方法:导读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
生:读课题。
师:维也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
(课件出示带背景音乐的图片)2 、课件显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将读懂的内容设计成问题。
3 、学生自学。
4 、师:请学生当老师,向大家发问,教师归纳问题。
(课件出示)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为什么把维也纳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二、独立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
1 、根据上面问题再读课文,要求人人在书上找到答案。
16-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设计

16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一、导入1、播放《蓝色多瑙河》,同时板书课题16 音乐之都维也纳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概括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习了课文,并且总结出了一句话,既文章第一小节的第一句话,现在就请大家大声的读出来(一二齐):(出示课件)“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师:好的,同学们今天的的精神状态很不错,那么谁能告诉我这句话可以浓缩成哪两个词呢?生:世界著名、音乐之都师:嗯,非常准确,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围绕“音乐之都”这四个字展开(板书“音乐之都”,生齐读)。
师:我们还可以把课文读成一句话(出示课件)“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世界著名”。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再次走进(指板书,生齐读16 音乐之都维也纳)二、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在解决这个大问题前,我有一个小问题要考考大家,你们知道我刚刚给你们听的是什么曲子吗?(《蓝色多瑙河》)那你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生:约翰.施特劳斯师:哦,原来你们都知道啊,我这里有他的个人简介,谁来给大家读一下他吧!师:(出示课件简介)老师这里还有两个音乐家的简介,大家简单的看一下吧。
师:现在,我们都已经认识了这些音乐家,那你们知道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小节,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生:他们都是…(原文)师:奥,原来他们都是在维也纳完成他们的音乐创作的呀!真是了不起!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过学习知道了第一句是中心句了,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句话用了什么打比方的手法呀!(比喻)嗯,是的,把什么比作什么呢?(把维也纳比作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的,那你们能不能告诉我“摇篮”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生:(最初生长的地方)师:没错,维也纳曾经是这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从这,我们可以体会到维也纳的音乐底蕴是相当的深厚的!所以作者把维也纳比作(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师: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一座城市,有这么悠久辉煌的音乐史,有这么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有这么多举世闻名的优美乐章,我们说,维也纳当然是名副其实的(指板书生齐读“音乐之都”)师:学习了这一节,我们知道了维也纳的历史有许许多多的音乐家,所以说维也纳的历史上是大师云集的(板书“历史——大师云集)第三节教学维也纳给了这些音乐家以丰富的灵感,让他们无数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时,维也纳又以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为自己的骄傲,几百年过去了,维也纳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纪念这些伟大的音乐家,让我们一起朗读第三小节(出示课件文段)一起去感受维也纳是如何纪念他们的。
音乐之都维也纳

16.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材依据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6课《音乐之都维也纳》。
教材分析《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语言简洁优美、层次清晰、明快,有详有略,如音乐般急缓有致的散文,是一篇文化底蕴极其丰厚的散文。
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与人文景观,讲述了维也纳被誉为“音乐之都”的渊源,指出了它在世界音乐史和世界乐坛上的地位与影响。
这样一篇课文编入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感受到文中语言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在音乐的情趣中充分感悟“维也纳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萌生出对这座充满特殊魅力的城市的赞美与向往,以及激发对充满无穷魅力的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
3.抓住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体会作者这样组织安排材料的用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的情趣。
教学重点1.继续学习积累与表达,在阅读中读懂文章结构,学习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
2.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感受其悠久的音乐文化和独特的音乐氛围。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让学生在音乐的情趣中充分感悟“维也纳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萌生出对这座充满特殊魅力的城市的赞美与向往,以及激发对充满无穷魅力的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资料;2.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16.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一、课前交流营造音乐氛围1.播放《蓝色多瑙河》师:你觉得多瑙河畔的维也纳是个怎样的城市?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课题。
尉氏县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设计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分析】《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结构清晰的短文.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与人文景观,讲述了维也纳被誉为“音乐之都”的渊源,指出了它在世界音乐史和世界乐坛上的地位与影响。
课文语言简洁优美,层次介绍清晰明快,如音乐般急缓有致,字字句句透露着维也纳浓郁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在音乐的情趣中充分感悟“维也纳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萌生出对这座充满特殊魅力的城市的赞美与向往,以及激发对充满无穷魅力的音乐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还不够广泛,对于世界名城的了解更是不够充分。
因此,教师在让学生理解和体会课文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对维也纳有一定比较清晰地认识.同时,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他们通过文字感知文意,并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印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师要针对这一现状,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对本篇课文所讲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并有一定的思考.【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篇课文的教学从精心设计的音乐导入环节开始到为发展学生能力而组织思考讨论为止,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查询工具书理解字词,扫清字词障碍,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为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文章脉络。
这能够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入感知文本,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课时,对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分段进行了精读,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课文.同时设计朗读比赛活动和小组讨论,对学生朗读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找出文章表达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3.体会“总——分”文章结构的用法。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清楚维也纳被称为“世界之都"的原因。
16音乐之都维也纳

第_ 十__册_语文_(科目)教案设计课题16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能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教学重点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课时安排 1 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音乐之都”就座落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之中,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在开始学习本文之初,我们有不少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把维也纳叫作音乐之都?这一堂课,我们一起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二、自学1、自学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将你读懂的内容设计成问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请学生当老师,向大家提问题,教师板书:媒体出示:(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3)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4)为什么把维也纳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三、通过网站,独立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1、根据上面问题再读课本,要求从书上找到答案。
2、谁提的问题谁找人回答。
3、指导体会重点,实施语文训练:A——①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②同学们发现第一句话与后面几个句子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放在自然段开头,突出要写的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哪几个自然段也是这样写的?④你能谈谈你所理解的“摇篮”吗?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古典音乐的摇篮?⑤媒体出示:照样子,写句子: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少年宫是的摇篮。
是的摇篮。
是。
⑥齐读。
教学设计小结:这一节写了音乐大师在维也纳的创作生涯来体现了维也纳的确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B——①回答第二个问题:板书: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音乐之都维也纳2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进程:一、谈话。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维也纳之所以成为音乐之都的一个原因就是,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都曾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并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
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它是个音乐之都呢?二、学习课文重点段。
1、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然后利用合作的形式学习。
2、交流。
(1)维也纳是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学生说说相机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指导朗读。
(2)分三个层次说:一是这儿到处是音乐大师们的雕像;二是这里的许多建筑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三是就连王宫花园草坪上的鲜花图案,是用鲜花组成的巨大的音乐符号。
(3)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从四个方面说:一是人们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优美的华尔兹舞曲;二是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三是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室内演奏的传统;四是在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是,会前,会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
(4)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有名。
学生边读书,边说,师边出示图片,边指导朗读。
3、自由读、分组读4、指导背诵其中的一段。
三、迁移练习。
1、读第三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维也纳歌剧院的。
(1)介绍了维也纳歌剧院的设施、规模以及在全世界的影响。
(2)从哪可看出歌剧院的规模宏大?(3)介绍了歌剧院的哪些设施?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寇大波 课时编号:041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寇大波 课时编号:041(4)按什么顺序来写歌剧院的?2、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教学大楼。
(1)外观的形状。
(2)规模,设施。
(3)按一定顺序描写。
3、学生写一写。
4、习作欣赏。
布置作业:1、用“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这一组词语描写自己看到的景观。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及教后小记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3、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也就没有维也纳。
”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来感受这音乐之都的魅力。
齐读课题:音乐之都维也纳为了强调“音乐之都”,给他加个双引号,怎样读?二、略读课文2——7节,思考: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用“——”画出每节的中心句。
学生读,思考,画句子。
生回答,出示:(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精读课文2——7节,思考:(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3)、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4)、为什么把维也纳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三、独立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1、根据上面问题再读课本,要求从书上找到答案。
2、谁提的问题谁找人回答。
3、指导体会重点,实施语文训练:A①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②同学们发现第一句话与后面几个句子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第一方面。
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说说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教师指导理解“摇篮”“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A、这是一句比喻句,把谁比作摇篮?B、摇篮是什么意思?(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
)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
(展示音乐家图片)(2)教师总结:维也纳曾是那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
所以被比作“摇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
16、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维也纳的特点,理解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3.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兴趣。
4 、抓住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体会作者这样组织安排材料的用意。
教学重点
理解为什么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读课题。
2.读词语。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维也纳有哪些了解呢?
(板:古典音乐的摇篮)
(二)、细读感悟,体会音乐之都的魅力。
1.我们一起去欣赏维也纳这座城市的美好风光,请欣赏。
(播放课文3—6自然段录像)
2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3至第6自然段,哪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迅速地画出来。
(指名回答)
相继板书: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具有世界影响
3.老师设置了3个问题,看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来解决。
(课件出示问题)
4.出示自学要求: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仔细地默读课文,找出答案。
(师巡视)
★第三自然段:
过渡:维也纳不仅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还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A “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呢?
“到处”看出铜像很多,你能想象下,在哪里能看到音乐家铜像或大理石像呢?(交流时出示图片)
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
来到花园里,可以看到()
站在商店门口,可以看到()
你能读出音乐家铜像或大理石像的多吗?指名读。
维也纳到处可以看见音乐家的铜像或大理石像,真是一个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啊,齐读这一段中心句。
装饰维也纳的还有什么?
B “为了纪念乐坛大师……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
”
这句话中,带点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随时”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每时每刻都可以听到、生活中时时都可以听到音乐)
学习工作劳累了一天,我们在散步的时候,听到这优雅轻快地华尔兹圆舞曲,会有什么感受?(舒服,放松,身心愉悦)读出你的感受,读好句子。
维也纳真是一刻也(接读第一句)。
2、还能从哪里感受到维也纳离不开音乐?
(夏天的夜晚,露天音乐演奏会……)(课件接着出示句子)(PPT露天音乐会),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想象习习的晚风吹拂你的脸庞,远处悠悠扬扬的音乐随风而来,深深地吸一口气,闻到了什么?耳畔又听到了什么?是呀,芬芳的花香掺和着悠扬的乐声,随着晚风一起飘进我们的心里,在这凉风习习的傍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柔和、舒服)能读出来吗?再徐缓一点,让花香和乐声混合得充分一点。
真是一个迷人的夏天的夜晚,一切都是因为有了音乐。
的确,维也纳真的是一天也(接读)!
3、接着说,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
是呀,维也纳的家庭有着一个传统,在合家欢乐的时候,要在室内演奏一番,整条街都能听到那优美的旋律。
这不,又有一个家庭聚会了,齐读。
维也纳真是一天(接读)。
(集会、庆典、政府会议时奏乐)
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突出“甚至”,联系我们的政府会议奏国歌,体会在维也纳,古典音乐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在当地人民心中,是维也纳国家的象征,体会对音乐的热爱。
在维也纳集会时奏的是——(古典音乐),庆典时奏的也是——(古典音乐),甚至政府会议时奏的还是——(古典音乐),演奏古典音乐已经几乎成为他们的(惯例),虽然不是规定却也是习惯了。
你感受到了什么?(维也纳人民对古典音乐的热爱)。
是啊,维也纳真是(接读)
4、是啊,维也纳人民的生活每时每刻也离不开音乐,音乐回荡在维也纳的每一个角落,也回荡在人们的心中,音乐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让我们在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中齐读这一自然段,让音乐也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吧!
★维也纳的“世界歌剧中心”和“金色大厅”。
过渡: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维也纳人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下面我们看第3个问题,(出示问题)
1.课文是怎样描写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的国家歌剧院的?
看看课文是怎么介绍的,指名读。
听了对它的介绍,你觉得它怎么样?从哪里感受到?
(国家歌剧院非常宽敞。
是欣赏音乐的最佳场所。
)
(国家歌剧院可以称得上世界一流的歌剧院。
在那里听音乐一定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
)
A课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让我们感受它的雄伟壮观?(列数据)师:是啊,真不愧为“世界歌剧中心”!你看,具体的数据可以使我们对事物有更深刻地了解,这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
把你的感受读给我们听。
B设计独特
C设备齐全。
是啊,在这完美的歌剧大厅欣赏完美的音乐,真是一种享受啊!让我们来感受一番,出示图片音乐。
齐读。
2、在维也纳和“世界歌剧中心”同样著名的还有“金色大厅”。
(1)课文是怎样描写被称为“金色大厅”的音乐之友协会大夏?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金色大厅”内部吗?
(2)引说:正厅两边——金色墙壁;楼上两翼包厢后侧——金色大门、金色胸像;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
(3)(课件出示:金色大厅)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吗?
齐读(金碧辉煌,金光闪闪)
(4)参观了金色大厅,你有什么感受?
把音乐厅建造得如此豪华典雅的也只有这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了,这正说明了维也纳人民对音乐是多么的——(热爱)
(5)把这满目的闪闪金光深深印在你的脑海里,一起读出它的华丽典雅、非凡气派。
(6)“金色大厅”如此出名,就因为它华丽的外观吗?我们来读读课文最后一小节,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读后交流)A一流的音乐家,一流的演奏,每一个音乐家都把在维也纳演出作为自己音乐事业的最高目标,在这里演出的都是技艺精湛的音乐家。
我国的著名民歌手宋祖英曾在维亚纳举行过音乐会。
出席的有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可见这音乐有多重要!影响力有多大!
维也纳的歌剧院闻名世界,它真不愧是(音乐之都)
(三)、总结升华,感受音乐之都的氛围。
众多的音乐家都以自己能在这里演出而感到骄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色大厅,一睹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盛况。
(课件出示录像)这首由施特劳斯创作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每一年的新年音乐会结束之时,在这金色大厅内就会奏响这欢乐的乐章。
在场的所有人都沉浸在音乐之中,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幸福和欢乐,久久不愿离开。
来,让我们也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吧!(点头,微笑,鼓掌)
即将离开维也纳,此时此刻你想要说些什么?
(四)、课后作业,
1 、搜集有关维也纳的其他资料,进一步了解这座文化古都。
2、搜集金色大厅内新年音乐会的实况,欣赏一番,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