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精选3篇)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精选3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能熟练地运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能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过程,了解加法的运算律,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重点、难点:1、重点:运算律的理解及合理、灵活的运用。
2、难点:合理运用运算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先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选用法则,确定和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是不同的;而计算和的绝对值,用的是小学里学过的加法或减法运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运算法则?(1) (-9.18)+6.18; (2) 6.18+(-9.18); (3)(-2.37)+(-4.63)2、计算下列各题:(1) +(-4); (2) 8+;(3) +(-11); (4) (-7)+;(5) +(+27); (6) (-22)+.通过上面练习,引导学生得出: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a+b=b+a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者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a+b)+c=a+(b+c)这里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P22例3) 计算:(1) 33+(-2)+7+(-8)(2) 4.375+(-82)+( -4.375)引导学生发现,在本例中,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再相加,有相反数的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先凑整;有分母相同的,先把同分母的数相加,计算就比较简便。
有理数加法法则说课稿
有理数加法法则说课稿第1篇:有理数加法法则说课稿导语: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有理数加法法则说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一、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加法》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四节课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应两个课时完成。
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依据教材的安排本节课应是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最终熟练地进行整数加法运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设计理念七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的问题充满好奇,又刚从小学升上初中三周时间,人人都自信满满,摩拳擦掌,准备大施拳脚,因此我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以"问题串"引领整个课堂,请同学们通过动脑、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并利用组间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法则,运用法则。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有理数加法》说课稿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的起始部分,也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有理数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一-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说课稿(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说课稿(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主要介绍有理数的运算,其中2.1节讲述了有理数的加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于负数的加减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出发,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例子,总结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出发,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同时,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数轴,一个正数轴和一个负数轴,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两个有理数相加的结果应该如何表示。
2.探究: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出发,观察和分析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几个例子,总结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3.总结: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学习目标•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和性质•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能够灵活应用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2. 学习内容1.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和性质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3. 学习重点1.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2.能够应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4. 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举例、分类等方法探究有理数加法的性质和运算律。
5. 学习步骤5.1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和性质•有理数是带有正负号的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分数和小数。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是将两个有理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有理数加法的性质有结合律、交换律和加法逆元。
5.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5.2.1 结合律•定义:对于任意的有理数 a、b、c,有 (a + b) + c = a + (b + c)。
•解释:无论是先把 a+b 算出来再加 c,还是先把 b+c 算出来再加 a,得到的结果都一样。
5.2.2 交换律•定义:对于任意的有理数 a、b,有 a + b = b + a。
•解释:无论是先加 a 再加 b,还是先加 b 再加 a,得到的结果都一样。
5.2.3 加法逆元•定义:对于任意的有理数 a,都存在一个数 b,使得 a + b = 0,称 b 是 a 的加法逆元。
•解释:例如,1 的加法逆元是 -1,-2 的加法逆元是 2。
5.3 运算律练习现在让我们应用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1如果四年级共有 64 个学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 10 个人,问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解析:因为男生比女生多 10 个人,所以女生可以表示为 x,男生可以表示为x+10。
又因为有 64 个学生,所以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之和为 64,可以表示为x+(x+10)=64。
根据结合律和交换律可得到 2x+10=64,化简得到 2x=54,所以女生有 27 人,男生有 37 人。
例2某电商平台上,一件衣服的原价是 699 元,现在打折 20% 出售,问现在的价格是多少?解析:打折 20% 相当于原价的 0.2 倍,所以现在的价格可以表示为699×(1-0.2)=559.2元。
1.4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加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基本原理。
1.4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中的1.4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
2.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有理数的加法计算。
3.通过实例,让学生感悟到加法运算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提高他们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探索加法运算律的推导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
4.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使他们能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加法运算律的规律,形成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2)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熟练掌握加法运算律的运用。
(3)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加法运算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将有理数相加的情况?”(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温度变化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奥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有理数的加法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之一,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有理数的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一群刚刚接触初中数学的七年级学生,他们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有理数的加法。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研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互相解答疑问。
4.讲解演示: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讲解,并通过多媒体演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过程。
5.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检验他们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是学生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知识。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数轴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掌握加法的运算律,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基础,对数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如对有理数的概念理解不深,对数轴的使用不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以及对数轴使用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数轴的使用,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加法的运算律。
2.教学难点:对有理数加法概念的理解,数轴的使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理解有理数的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同时利用数轴帮助学生进行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数轴观察,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法的运算律。
3.巩固新知: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动手练习,巩固对加法运算的理解。
4.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加法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8篇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8篇《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1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2、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经历探究有理数有理数加法法则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重点:和的符号的确定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学法指导:在探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问题时,利用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两次运动的过程,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
先仔细观察式子的特点,找到合理的运算步骤,使加法运算简便。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导引:1、如果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3米记作2、比较大小:2 -3,-5 - 7,43、已知a=-5,b=+ 3,则︱a ︳+︱ b︱=(二)课堂学习导引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
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1)红队的净胜球数为 4+(-2) ,(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 1+(-1) 。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那么,怎样计算4+(-2),1+(-1)的结果呢?现在让我们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某人从一点出发,经过下面两次运动,结果的方向怎样?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请同学们用数学式子表示①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东走3米,结果怎样?可以表示为②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结果如何?可以表示为:③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④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东走了3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⑤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5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⑥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从以上几个算式中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的`符号,并把相加(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能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2. 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并掌握运算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
2. 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3. 实例讲解:运用具体例子,讲解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4.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练习(1)2 + 3(2)-2 + 3(3)2 + (-3)(4)-2 + (-3)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1)小华有2个苹果,小明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小华有-2个苹果,小明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3)小华有2个苹果,小明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4)小华有-2个苹果,小明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七、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其应用。
2. 强调运用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时,要注意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八、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运用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教案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教案教案: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加法逆元素。
2.能够应用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演示板、白板、可擦笔、教师用书。
2.学生准备课本、笔和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入主题,例如:“当你们两个人一起买了一堆零食,现在想要将大家的零食分到自己的口袋里,你们是如何分配的?”学生可以谈谈自己的做法。
然后引出有理数加法的概念。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教师简要解释有理数加法的概念:有理数加法是指将两个有理数进行相加的运算。
加法的结果称为和。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加法的交换律:如果把两个有理数a和b相加,结果是a + b。
那么b加a会得到什么结果?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加法的结合律:如果把三个有理数a、b和c 相加,结果是(a + b) + c。
那么a + (b + c)会得到什么结果?三、实例演示(15分钟)1.教师在演示板上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小明在银行存款100元,又向银行贷款50元,结果将会是多少?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写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3.教师将过程和答案写在演示板上,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和答案。
五、拓展应用(15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让学生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解决。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题思路,然后和教师一起讨论和对比答案。
3.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规律,并将其写在板书上。
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范文
引言概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理数的加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进行范文展示,匡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进行教学。
一、教学内容介绍
1.1 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1.2 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和性质
1.3 有理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设定
2.1 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和性质
2.2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计算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3.1 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和性质
3.2 难点:理解有理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3.3 解决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匡助学生理解难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4.1 导入环节: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的概念
4.2 讲解环节:详细讲解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和性质
4.3 练习环节:设计多种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与展望
5.1 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法
5.2 教学展望:展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教学方向
5.3 教学成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希翼能够匡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进行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数学素质。
愿教师们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预,共同促进教学的成功和进步。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教案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运算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单位元素。
2. 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运算律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其运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体会运算律的作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小学学过的加法运算律,引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2. 新课讲解: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单位元素),并通过例题展示其运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运算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方法。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算律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1. 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能力。
3.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和运用运算律的情况。
4. 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对运算律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有理数减法的运算律。
2.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3. 开展数学讲座,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九、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
2. 课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优秀教案
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理解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推广的合理性.2.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学习重点】运用运算律进行加法简化运算.【学习难点】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问题.行为提示:每组抽一位学生上黑板做,其余学生在座位上完成,组长检查每组完成情况,最后老师给每组评分.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位置如图,则a+b的值AA.大于0B.小于0C.小于a D.大于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两数之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B.同号两数相加得正C.两个负数相加,和一定为负D.两个数相加等于它们的绝对值相加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
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个数有B①-3+-3=0;②-10++8=2;③0+-5=-5;④-错误!+错误!=错误!;⑤-错误!+错误!=-7A.1个B.2个C.3个D.4个自学互研生成能力错误!先阅读教材第37页“做一做”,“想一想”的内容,然后再逐一完成下面的问题:问题1计算:1-8+-9,-9+-8;24+-7,-7+4;3[2+-3]+-8,2+[-3+-8];4[10+-10]+-5,10+[-10+-5].【说明】学生通过观察每题中两个算式的特征,再进行计算,验证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运算中仍然成立.【归纳结论】在有理数运算中,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仍然成立.加法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注意:这里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错误!问题2计算:131+-28+28+69;212+-13+8+-7.【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找到最简便的算法,使学生能准确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算.【归纳结论】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运算简便,它的技巧是:1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2和为整数或整十、整百数相加.3正数和负数分别相加.错误!问题3教材第37页例3【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尝试不同的解法,再通过比较,进一步体会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可以使运算简便.解法一:这10听罐头的总质量为444+459+454+459+454+454+449+454+459+464=4550g解法二: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用正数表示,不是的用负数表示,列出10听罐头与标准质量的差值表: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展示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最后进行总结评分.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主要展示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知识模块二主要展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技巧;知识模块三展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应用.这10听罐头与标准质量差值的和为-10+5+0+5+0+0+-5+0+5+10=[-10+10]+[-5+5]+5+5=10g.因此,这10听罐头的总质量为454×10+10=4550g问:1这两种解法哪一种更简便?2这10听罐头的平均质量是多少?第2问是对问题3的延伸.【归纳结论】在实际问题中,合理使用正负数,运用运算技巧,把求较大数的和的运算转化为求较小数的和的运算,使问题简单化.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知识模块一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知识模块二运用加法运算律计算知识模块三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实际应用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并能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算中感受运算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法运算,但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此外,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激发,以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并能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运算律。
2.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运算中感受运算律的作用。
3.采用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运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进行实例讲解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计算。
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发现有些问题可以通过改变加法顺序,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2.呈现(10分钟)讲解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让学生明确加法运算律的意义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加法运算律的练习。
每组选一道题目,尝试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然后,各组汇报结果,互相交流心得。
4.巩固(10分钟)给学生发放一份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范文引言概述: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而数学说课稿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以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为例,详细阐述了一份有关《有理数的加法》的说课稿范文。
通过这个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文内容:一、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1.1 介绍有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应用二、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性质2.1 解释有理数加法的封闭性和交换律2.2 阐述有理数加法的结合律和零元素的概念2.3 通过实例演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过程三、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3.1 教授有理数加法的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的规则3.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技巧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1 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整理有理数加法的性质和规则4.2 提出一些有关有理数加法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五、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5.1 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有理数加法问题5.2 设计个人练习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掌握程度5.3 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量和探索有理数加法的更多性质总结:通过本次说课稿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分析加法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能够匡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理数加法的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通用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1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法,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
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有理数的加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
有理数的加法作为有理数的运算的一种,它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2、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有理数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测试结果报告一、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旨在对新产品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以验证其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用户需求。
二、测试环境。
1. 硬件环境,使用标准配置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设备等。
2. 软件环境,安装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和相关应用程序,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三、测试内容。
1. 性能测试,包括速度、稳定性、负载能力等方面的测试。
2. 功能测试,验证产品各项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3. 兼容性测试,测试产品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设备上的兼容性情况。
4. 安全性测试,评估产品的安全性能,包括数据加密、防火墙等方面的测试。
四、测试结果。
1. 性能测试结果,经过多次测试,产品在处理速度、稳定性和负载能力方面表现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2. 功能测试结果,产品各项功能正常运行,未发现严重异常情况,满足用户需求。
3. 兼容性测试结果,产品在不同环境下兼容性良好,用户体验良好。
4. 安全性测试结果,产品在数据加密、防火墙等方面表现稳定,安全性良好。
五、测试结论。
综合测试结果,新产品在性能、功能、兼容性和安全性方面均表现良好,符合设计要求并能满足用户需求。
建议在产品上线前进行最后的优化和调整,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改进建议。
1. 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2. 加强产品安全性能,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3. 持续改进产品功能,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七、致谢。
感谢所有参与测试的人员,以及各位对本次测试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同事。
期待新产品的顺利上线,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以上为测试结果报告,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今天我授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下面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初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总目标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并能够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
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而言:一、知识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的运算,并能灵活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运算简便;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
二、过程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经历对有理数的运算,领悟解决问题应选择适当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使学生逐渐形成事物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观点,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使运算简便。
二、教学方法和数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是先让同学们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进行总结。
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
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
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1、回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让同学回忆之前的内容,渐渐进入学习状态。
2、引入:在引入上,让同学们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让学生自已动脑思考问题,使同学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授课:法则的得出重在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
通过同学的观察
和思考,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适用。
并准备一些相应的例题,主要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边做边总结。
4、课堂小结:归纳总结由学生完成,老师做适当的补充和引导。
最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最后的说明和归纳。
5、随堂练习:在习题的配备上,我特别注意针对性,所以习题的配备虽简却精。
主要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对本堂课的内容理解进一步加深,同时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并解决问题。
6、作业设计:作业的设计旨在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主要起到延续课堂的作用,让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达到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