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_3节强化训练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测试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测试 浙教版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肓人读肓文时,依靠皮肤中的感受器()A.冷觉 B.热觉 C.痛觉 D.触觉2﹒眼球中下列哪个结构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A.视网膜 B.角膜 C.巩膜 D.脉络膜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4﹒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在医院的手术室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5﹒“火树银花不夜天”,在喜庆的盛大节日里,人们常常要燃放礼花爆竹,此时旁观者最好张口,或闭嘴、堵耳。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C.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D.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6﹒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铃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铃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铃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铃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 D.铃声不能传递能量7﹒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A B C D8﹒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设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一定大于l B.f一定小于l C.f一定等于l D.f可能小于l9﹒我们生活中常常都提到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银幕上的像,⑤哈哈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属于虚像的是①②③C.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④ D.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③④⑤10﹒关爱眼睛,远离近视。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对环境的察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对环境的察觉

培优探究 拓展练
(2)小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
不好?说明理由。 不好,因为如果没有痛觉,当人体某些部位受到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害时,人体就不能及时察觉到,这样不能及时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救治,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鼻腔堵住 (3)小娟面对一桌好菜却没有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 了或鼻黏膜受损 ,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嗅觉可以影响味觉。 _______________
舌尖 ,对酸味最敏感 味最敏感的区域是________
舌中间部两侧 ,对咸味最敏感 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 舌前两侧 。 的区域是____________
返回
夯实基础 巩固练
7.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 味觉细胞 能 味蕾 ,它里面有许多____________ 多________ 感受各种不同的刺激,当它受到食物中的一
C.手部皮肤较厚
D.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 点拨:不同的人对同一刺激敏感程度不同,而同一个
返回 人的不同部位对于相同的刺激敏感程度也不同。
整合方法 提升练
18.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各种菜肴都讲究色、 香、味俱全,人们在享受美味佳肴的过程中,主 要参与的感觉有( C ) A.热觉、味觉,痛觉
培优探究 拓展练
(2)请你说出小伟闻到桃香味的嗅觉形成过程:
桃香味——进入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嗅神经将气味信息传人大脑——形成嗅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伟吃了几个桃子后,又在桃园里四处看看。走着 走着,他发现自己再也闻不到浓浓的桃香味了,他 不禁捏了捏鼻子,笑着说:“怎么啦?”你能告诉

七年级科学下册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练测(含解析)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练测(含解析) 浙教版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下列感受器中,对环境温度变化刺激最敏感的是()A.眼睛 B.皮肤 C.耳朵 D.鼻子2. 下列哪项不属于皮肤感受器()A.热觉感受器 B.冷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味觉感受器3.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下列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4.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A.空气不能传声B.液体不能传声C.真空不能传声D.固体不能传声5. 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6.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A 图1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7. 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8. 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

七年级科学下册重点知识串讲 (6)

七年级科学下册重点知识串讲 (6)

第3节 耳和听觉
(1)为了验证其猜测①的正确与否,同学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
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距离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
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
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比第二次听到的声音大 ,实验中同学们
A.振动
A
)
B.一直向左运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静止不动
[解析]声波通过空气传递到肥皂膜上,引起肥皂膜振动。
第3节 耳和听觉
8.放爆竹和礼花时,你若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 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第3节 耳和听觉
[解析]将细绳绕在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此时敲打衣架的声音是通过 细绳、食指传到耳朵里,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并且传声效果比空气好。
第3节 耳和听觉
22.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如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图中[1]有 _____________ 听小骨 。 传导声波至鼓膜 的作用;[3][4][5]共同组成______ (2)按声波在耳内的传导,
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D.人如果没有耳廓就不能听到声音
第3节 耳和听觉
[解析]外界传来的声音通过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带动听小骨振动并放大振 动传给耳蜗,位于耳蜗里的听觉感受器,将振动转化成声音信息,通过听神
经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人就听到了声音。
第3节 耳和听觉
19.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应该( ①迅速张开口 同时双手堵耳 A.①④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②迅速闭嘴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1-4节)复习提纲-(有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1-4节)复习提纲-(有答案)

教师一对一个性化教案、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c=3×105km/s,空气中的声速v=340m/s)。

15、一把米尺竖直立在操场上,晴天的某一时刻测得它的影子长35厘米,则此时操场上竖立的30米长的旗杆的影子多长呢?16、如图所示,S为光源,AB为遮光板,请在图上画出光线射不到的区域,并在该区域内打上斜线。

17、请通过门上的小孔看门外的景物,改变你的眼睛与小孔的距离,你所观察到的门外的范围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并通过作图说明你观察到的结果。

2、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的光斑是____________形的,实际上它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所成的缩小了的像,它是______像(填“实”或“虚”)。

3、小孔的形状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像的形状。

4、某天文爱好者,用照相机拍摄的一张太阳照片如图所示。

这是一种____________现象,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情况下,在树下留下的光斑是______形的(圆形、月芽形),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支削得很尖的铅笔,在一张硬纸片的中心部分扎一个小孔,孔的直径约为3mm左右。

设法让其直立在桌上,点亮一支蜡烛放在靠近小孔的一端,在小孔的另一面放置一张白纸。

(1)观察在白纸上得到的像是__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2)轻轻地往前吹动烛焰,观察到它的像往____________移动;(3)改变白纸与小孔的距离,能得到放大的、等大的和缩小的像。

要得到放大的像有什么条件?6、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透过红玻璃,你在光屏上将看到的颜色是()A.白色B.红色C.黑色D.绿色7、舞台上有一身着黄色上衣和绿色裙子的姑娘在跳舞,当用黄光照射时,她的上衣的颜色是(),裙子的颜色将会是()A.黄色B.黑色C.绿色D.白色8、用蓝色光照在白纸上,你将观察到的颜色是()A.白色B.蓝色C.绿色D.黄色9、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可在光屏上看到一条彩色光带,彩色光带的颜色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排列,这就是白光的____________现象。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1.如图2-2-2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

这个实验说明了(B)图2-2-2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解析】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是因为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当往钟罩外抽气时,钟罩内由于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而使我们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

2.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A)A.铁管、水、空气B.水、空气、铁管C.空气、水、铁管D.水、铁管、空气【解析】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最快。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在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1__020m。

4.图2-3-1是人耳的结构图,请读图填空:图2-3-1(1)①是鼓膜;④是听小骨;⑤是鼓室。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耳。

(2)⑦内有位觉感受器⑧内有听觉感受器。

这两类感受器神经纤维合在一起组成了听神经。

(3)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听小骨传到内耳。

(4)当飞机下降时乘客常要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咽鼓管开放,使空气由咽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5.图2-3-2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

那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⑤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①。

(填数字代号)(2)如果某人标号④所示部分受损,则不能(填“能”或“不能”)产生听觉。

(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⑥(填数字代号)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4)跳水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答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答案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 (1)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4)第3节耳和听觉 (7)第4节光和颜色 (10)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13)章末测验 (24)第1节感觉世界一、选择题1.人体皮肤感觉外界刺激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于( )A.角质层B.生发层C.真皮D.皮下组织2.人体皮肤最薄处是( )A.面部B.手掌C.大腿内侧D.眼皮3.甲、乙、丙三个脸盆依次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

你把左手浸入甲盆,右手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放进乙盆,这时双手的感觉是( )A.两手都感觉温B.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C.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D.两手都感觉冷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B.人的嗅觉中枢易适应C.人的嗅觉中枢易疲劳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5.“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A.嗅觉和听觉B.听觉和视觉C.听觉和味觉D.触觉和味觉6.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触觉B.味觉C.嗅觉D.心灵感应7.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犬缉毒,这是利用了狗( )A.目光敏锐B.动作敏捷C.味觉发达D.嗅觉发达8.当肌体受到损伤性刺激时,具有报警作用的感受器是( )A.触觉感受器B.冷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热觉感受器9.形成感觉的部位是( )A.脊髓灰质B.大脑皮层C.感觉器官D.感受器10.下列哪项除外,都属于皮肤感受器( )A.热觉感受器B.冷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味觉感受器11.下列感觉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 )A.冷觉B.嗅觉C.触觉D.痛觉12.俗话说:“入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嗅”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器官不发达B.人的嗅觉器官易适应C.人的嗅觉器官易疲劳D.人的嗅觉器官易破坏13.实施局部麻醉后的手术过程中,病人的感觉状况为( )A.痛觉和触觉完全消失B.痛觉存在,触觉消失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D.痛觉与触觉都存在二、填空题1.皮肤的外层是__________:内层是__________ 。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_3节测试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_3节测试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B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因为大钟在继续振动
C.因为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18.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而人耳能分清先后两个声音的 时间间隔大于0.1秒,据此,要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
A.大于34米 B.小于34米 C.大于17米 D.小于17米
________频___率_________________;
液体能传声
(3)如图丙所示,当用抽气机不断抽气时,手机播放的音乐声逐渐减弱直至无法听到,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声)如音图丁的所传示播,将需矿要泉介水瓶质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着烛焰用力敲击,发现烛
音会逐渐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变小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
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5.如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飞机起降时口嚼口香糖能避免耳感到胀痛,是因为咀嚼吞时能使[ ]____________张 开,使[ ]____________内外气压平衡。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
弹在起桌。面该实上验放能一说些明纸___屑__然__后__敲___桌可面以 传声 。如果将 该实验搬到月 球上去做 ,
____________看到小球被弹起(填“能”或“不能”)。
空气
不能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
定 长 度 时 , 虽 然 用 同 样 的 力 拨 动 钢 尺 响, 度却 听 不 到 声 音 , 这 是 由 于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知识点复习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1节感觉世界A.感觉的产生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当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B.皮肤和皮肤的感觉1.皮肤感觉的类型: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具有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感觉功能2.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3.皮肤的其他功能:皮肤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等C.鼻和嗅觉1.嗅觉:嗅觉是由气体物质刺激嗅觉感受器所引起的感觉2.蛋糕香味形成嗅觉的过程蛋糕香味人呼吸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信息嗅觉神经信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嗅觉D.舌和味觉1.味觉:味觉是由溶解性物质刺激味觉感受器所引起的感觉2.形成味觉的过程: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各种食物的刺激。

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溶于唾液中,味觉细胞接受刺激,通过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这就是形成味觉的过程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A.声音的产生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B.声音的传播1.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2.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3.介质的种类:传声的介质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4.真空不能传声C.声波1.声波:振动面的不断振动,介质中就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我们把它叫声波。

声波是传播声音的形式2.声波的应用a)医疗上用超声波粉碎结石,通过内脏反射的超声波分析体内病变(B超)b)科学家用声呐探测海水深度D.声音传播的快慢1.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2.影响声速的因素a)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小(V固>V液>V气)b)声速的大小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习题精讲课件(A)(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习题精讲课件(A)(新版)浙教版

A.完全相同的 B.基本相同的
C.不同的 D.无法确定
14.(4分)以下关于嗅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B.同一动物对各种物质的敏感程度都很强
C.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灵敏
D.“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是因为这时已不能形成嗅觉
15.(4分)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 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第2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
1.(1)嗅觉的形成过程:
刺激→ 嗅细胞 信息经 ―嗅―神→经传递 大脑
感觉并发出信息 (2)嗅觉的特点:
形成嗅觉
①适应性:长时间接触某种气味,嗅觉对该气味的敏感性就会减弱。②差异性:一是不
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二是嗅觉敏感程度随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弱;三是同种动 物对不同气体的敏感程度不同。
)
•A.体表的感受器 B.体内的感受器
•C.感觉神经末梢 D.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
•4.(3分)下列不能称之为感觉器官的是(
)
•A.眼 B.耳
•C.皮肤 D.感觉神经末梢
• 皮肤和皮肤的感觉
•5.(6分)人体皮肤中,能感受高于皮肤温度的接收器是热觉感受器,对这一感觉 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能感觉接触和受压等机械刺激的感受器是触觉感受器,对 这一感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同时,皮肤还有冷热觉感受器和痛觉感受器。
2.舌和味觉
(1)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舌的表面有许多味蕾,其内有味觉感受器——味觉细胞,能
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2)味觉的形成过程: 刺激→ 味觉细胞 信息经 ―味―神→经传递 大脑

2019年精选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 感觉世界]浙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十篇

2019年精选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 感觉世界]浙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十篇

2019年精选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浙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十篇第1题【单选题】2017年5月7日,第十届黄河口(东营)国际金标马拉松大赛在市政府广场鸣枪开赛。

比赛中运动员奋力向前、汗流浃背、满脸通红。

上述现象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①保护②排汗③调节体温④感受外界刺激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煤气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为了安全,在煤气中添加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一旦发生煤气泄漏,人很快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及时排除危险,这是利用了人的( )A、嗅觉B、触觉C、味觉D、痛觉【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当机体受到损伤性刺激时,有报警作用的感觉是( )A、触觉B、痛觉C、热觉D、冷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犬缉毒,这是利用了狗( )A、敏锐的目光B、敏捷的动作C、发达的味觉D、敏锐的嗅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情况是( )A、鼓膜破损B、听小骨损坏C、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D、半规管受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正常眼能看清近、远处的物体,这与下列哪一结构的调节作用有关( )A、睫状体B、瞳孔C、虹膜D、视神经【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叙述最符合人的皮肤的功能的是( )A、人的皮肤只有冷觉和热觉感觉功能B、人的皮肤除有冷觉和热觉外,还有触觉功能C、人的皮肤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D、皮肤的感觉功能中,触觉和痛觉是相同的【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这些信息再由某结构传递到( )形成听觉.A、前庭B、半规管C、听觉中枢D、听神经【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感受味道的感觉器官是舌,其感受器是______,其上有许多______细胞,能感受各种刺激,尤其对______的刺激特别敏感。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无答案)浙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无答案)浙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无答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无答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无答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七下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基础强化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A。

外耳道、虹膜 B. 鼓膜、瞳孔 C. 耳蜗、视网膜D。

咽鼓管、脉络膜2.2016年5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

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小孔成像B。

河水看起来变浅C。

海市蜃楼D。

水中荷花的倒影3.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 )A. 镜子中的“自己" B。

湖水有青山的倒影C. 阳光下绿树的影子D。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A.∠1 B.∠2 C.∠3D.∠45.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6.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7.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和纠正时应配制的眼镜片分别是()ﻫA. 远视凹透镜 B. 远视凸透镜C.近视凹透镜 D.近视凸透镜8.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

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许三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2-1_2-3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许三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2-1_2-3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11.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 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 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所示)。选择在凌晨且 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___避__免__其__他__声__音__的__干__扰_____。利用听 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___大____(填“高”或“大”)些。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手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人不能听到蝴蝶飞翔的声音,是因为蝴蝶飞翔时的频率太低 C.超声波是指频率不超过20000赫的声波 D.“土电话”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
传播
7.宁波某大桥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该设施由隔音 板组成,能降噪20 dB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B ) A.采用全封闭隔音措施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 能观察到___乒__乓__球__被__弹__起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将__微__小__振__动___放__大___。这种研 究方法叫做____转__换__法____(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 “类比法”)。
【交流分析】 (1)分析表格中__1_、__3_、__4__的数据,可知铝棒的长度相同时,铝 棒的横截面积越大,发声频率越___高____ (填“高”或“低”)。 (2)为了验证猜想二,同学们应该分析表格中__1_、__2_、__5___的三 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_铝__棒__的__横__截__面__积__相__同__时__,__铝__棒__的__长__度__越__大__,__发__声__频__率__越__低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第2章第1-3节强化训练基础强化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小张某一天陪北方客人到火锅城大吃了一顿,觉得味道很好,可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这其中的原因是()A.其他饭菜没有火锅的辣 B.吃了火锅后的余味还没有散去C.吃了火锅后烫伤了味蕾 D.其他饭菜的味没有火锅的浓2.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

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

这是因为()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3.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会肃然起敬,能接受音乐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A. [1]听小骨B. [2]半规管C. [3]耳蜗D.[4]鼓膜4.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原因是()A. 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B. 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C. 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D. 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5.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6.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

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B.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D.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7.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大B. 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Hz的声音C. 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D. 15Hz的声音只要响度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8.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9.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A.加大摩擦弦的力量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C.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10.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A.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 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11.如图是一款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韩红的歌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B. 根据音调可以判断出是韩红的歌声C. 韩红的歌声不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D. 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12.电视台举办了这样一套综艺节目,众多知名歌手戴着各种面具蒙着脸在舞台上演唱自己从未唱过的歌,观众只凭声音来猜测演唱的是哪一位歌手,由于歌手故意将自己的声音进行了“包装”,观众猜测的难度较大.节目中,观众往往容易猜出自己最熟悉的歌手,是因为观众熟悉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的()A. 音调B. 频率C. 响度D. 音色13.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 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 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14.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放置在A、B两处,录制到鲸鱼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A处装置录制到的声音既有高音又有低音,而B处装置录制到的声音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距离较远的声音是()A. 响度较小的B. 音调较高的C. 能量较小的D. 频率较低的15.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 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 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 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6.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1)在“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故事里,盲人是用来感知“象”的形状,“象”的形状的形成部位是。

(2)如图,聋哑少女听不到声音而能展现优美的舞姿,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响、舞台产生,从而使靠在音响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17.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度,小刚利用一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上眼睛后,小刚用针轻轻触动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明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1)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有时未感觉到针触,原因是。

18.如图是人体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同学们!你们能够听到上课的铃声,是因为外界声波先引起[ ] 的振动,再经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进而刺激了[ ] 内的听觉感受器,所产生的与听觉有关的信息最终上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了听觉。

19.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经常用到,是。

20.如表列出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请你至少写出两条信息:(1);(2)。

21.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三下敲击声。

第一次听到的是通过传播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来的。

(均选填“空气”、“水”或“水管”)22.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 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2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能听出声音的发生了变化,(音调、音色、响度);若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24.最近微信上流传的风哥说段子中“会说话的宠物猫”如图所示,很受网民的喜爱,它模仿人的腔调学舌,非常有趣.虽然和人说出的话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入耳中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5.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所示).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6次.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中为了能使两种玻璃把玻璃球弹开的距离有较大的差异,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改进办法:。

26.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四、解答题(每题5分,共10分)28. 为了探究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小林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让另一名同学用碳素笔敲打桌面,他听到了清晰的声音,于是他得出结论: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小华却认为小林听到的声音可能是由空气传播的,不能说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

请你用桌子、碳素笔通过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现象并对实验进行简要分析。

29.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单位m/s℃)在长为750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从敲击到听到第一个声音用了0.2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能力强化一、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戊:将两张课桌紧紧在挨在一起和将两张课桌隔开,一位同学分别在一张桌子敲一下,另一位同学在两种情况下听到声音的时间不同。

(1)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是;(2)甲实验说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