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原文及译文赏析
战国策目录序 翻译
《战国策目录序》参考译文: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共三十三篇,崇文馆藏书阁总目录称(现在)缺失了一十一篇。
我在(许多)士大夫家里探访寻求,才全部得到了这部书,订正其中的错误,并且对那些不能考据的篇章保留疑问,这以后《战国策》33篇可谓又完整了。
(我)写下序言道:刘向为这本书作序,说周朝祖先(叙曰:周室自文、武始兴),指导教育百姓,整顿法令制度,所以天下太平;等到春秋后期,(诸侯)采用权谋狡诈(的治国措施),并且(施行)仁义之政的途径堵塞,因而天下大乱;这种说法已经很好了。
(序言)最后告诉(我们)这本书提及的战国谋士,揣摩当时君王能够施行的(政策),不能不这样;可以说是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且不能确实相信自己判断的人。
孔孟所处的时代,离西周初年已经几百年,文王武王用过的法令制度已经散失,原先传承的风俗薪火已经熄灭很久了;这二人竟特别阐发先王的治国体系,告诉我们(仁义)是不可变更的,哪里是要迫使天子及其后人做不能做的事呢?也不过是要根据他们遇到的时代特点以及与以前不同的情形,来制定当代的法令制度,使之不违背先王的旨意罢了。
炎黄二帝、尧舜禹三王治理天下,他们遭遇的情形、法令制度本不相同,但是他们治理国家天下的心愿,处理事物的主次、始终、先后关系的方法,不曾有什么不同啊。
孔孟的学术门径就是这样。
法令,是用来适应变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王道,是用来建立国家根本的,不能保持一致;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
所以孔孟捍卫这个,哪里是喜欢发表不同见解呢?只是不肯无原则地附和、取悦世人的好感罢了。
(他们)可以说是不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且确实相信自己判断的人。
战国时期那些四出活动宣扬自己主张的游士就不这样。
(他们)不明白王道可以崇奉,而甘愿接受轻易劝服他人的游说之术。
他们筹划的办法、集中的精神,把投机取巧当作一切谋略的核心罢了。
所以他们论述诈谋的便利却避而不谈不成功的方面,大谈交战的好处却隐瞒它的祸端。
那些一个跟着一个施行的,没有不是在诈谋中获利又难于承受它的祸害,在交战中得胜,又难于承受它的损失的人。
战国策序文言文翻译
夫战国之际,诸侯并起,天下大乱,诸侯相争,各欲以强凌弱,以大吞小。
是时,智谋之士,纷纷出谋划策,以助其君,以定其国。
于是,各国史官,纪其事,载其言,汇编成册,是为《战国策》。
《战国策》者,记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之事,以其文辞华丽,辞藻丰富,故得此名。
其书成于战国末年,作者不详,或谓刘向所编,或谓汉武帝时所修。
然无论作者何人,其所记之事,皆当时之实,其所载之言,皆当时之声,故《战国策》为研究战国时期历史之重要文献。
《战国策》序,乃刘向所作,其文如下:盖闻战国之时,诸侯并争,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于是,智谋之士,纷然而起,各为其主,出谋划策,以定其国。
彼时,言辞锋芒,辩才无碍,智计百出,令敌国丧胆,本国强盛。
然而,岁月如梭,世事变迁,智谋之士,亦随时代而变迁,其所言所行,皆当时之需,后世难以效仿。
是以,吾辈后人,欲知战国之时,各国之政、军、经、文、外交,不得不读《战国策》。
夫《战国策》者,载战国之事,记战国之言,述战国之智,以其文辞之美,见战国之世。
观《战国策》,可以知当时之风俗,可以见当时之政治,可以识当时之人才,可以悟当时之智慧。
夫《战国策》之文,辞藻华美,语句隽永,读之令人陶醉。
然而,其中所言,皆当时之实,非虚言妄谈。
观其文,可以知战国之时,智谋之士,如何以智取胜,如何以谋治国。
是以,吾辈后人,读《战国策》,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启迪智慧,学习治国之道。
夫《战国策》之作,虽非一时之作,然其所记之事,皆当时之实。
自刘向编撰以来,历代学者,皆以此书为研究战国时期之重要依据。
然《战国策》之作,非为一国之史,亦非为一国之策,乃为一时之策,为一代之策。
是以,吾辈后人,读《战国策》,当以当时之背景,当时之风俗,当时之政治,当时之人才,当时之智慧,为参照,以理解其文,以悟其道。
总之,《战国策》者,战国时期之智谋之书,亦为后世之治国之书。
吾辈后人,读《战国策》,当以史为鉴,以智为舟,以谋为桨,以勇为帆,以德为舵,以达治国平天下之目标。
2021_2020学年高中语文书序战国策目录序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战国策目录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战国策目录序[宋]曾巩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
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
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
其说既美矣。
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
那么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
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二子之道,如是而已。
盖法者所以....,此理之............,.不可不一..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易.者也。
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
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那么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
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那么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那么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那么明。
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至于此书之作,那么上继春秋,下至楚汉之起,二百四五十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曾巩集》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曾巩集》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曾巩集》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尚书户部郎中、直龙图阁范公贯之之奏议,凡若干篇,其子世京集为十卷,而属予序之。
盖自至和已后十余年间,公常以言事任职。
自天子、大臣至于群下,自掖庭至于四方幽隐,一有得失善恶,关于政理,公无不极意反复,为上力言。
或矫拂情欲。
或切劘计虑,或辨别忠佞而处其进退。
章有一再或至于十余上,事有阴争独陈,或悉引谏官御史合议肆言。
仁宗常虚心采纳,为之变命令,更废举,近或立从,远或越月逾时,或至于其后,卒皆听用。
盖当是时,仁宗在位岁久,熟于人事之情伪与群臣之能否,方以仁厚清静休养元元【注】,至于是非与夺,则一归之公议,而不自用也。
其所引拔以言为职者,如公皆一时之选。
而公与同时之士,亦皆乐得其言,不曲从苟止。
故天下之情因得毕闻于上,而事之害理者常不果行。
至于奇衺恣睢,有为之者,亦辄败悔。
故当此之时,常委事七八大臣,而朝政无大阙失,群臣奏法遵职,海内乂安。
夫因人而不自用者,天也。
仁宗之所以其仁如天,至于享国四十余年,能承太平之业者,繇是而已。
后世得公之遗文,而论其本,见其上下之际相成如此,必将低回感慕,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其时之难得。
则公言之不没,岂独见其志,所以明先帝之盛德于无穷也。
公为人温良慈恕,其从政宽易爱人。
及在朝廷,危言正色,人有所不能及也。
凡同时与公有言责者,后多至大官,而公独早卒。
公讳师道,其世次、州里、历官、行事,有今资政殿学士赵抃公为公之墓铭云。
(选自《曾巩集》,有删改)【注】元元:百姓。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属予序之属:嘱托。
B. 或悉引谏官御史合议肆言引:召集。
C. 则公言之不没没:采纳。
D. 危言正色危:端正。
6.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范贯之奏议的“功效”的一组是(3分)①矫拂情欲②事之害理者常不果行③为之变命令,更废举④熟于人事之情伪与群臣之能否⑤天下之情因得毕闻于上⑥其从政宽易爱人A.②③⑤B.①③⑥C.①④⑤D.②④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贯之官至尚书户部郎中、直龙图阁,去世后资政殿学士赵抃为他写墓志铭,曾巩为他的奏议集作序。
高中语文书序战国策目录序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高中语文书序战国策目录序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战国策目录序[宋]曾巩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
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
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
其说既美矣。
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
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
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二子之道,如是而已。
盖法者所以............,.不可不一....,此理之...,.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适变也不易.者也。
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
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
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
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汉之起,二百四五十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曾巩文言文翻译全文
原文:赠黎安石曾巩黎公安石,字君平,蜀人也。
幼而聪颖,长而博学。
为文辞华而实,议论深而远。
尝游京师,与余相从。
余奇其才,敬而友之。
岁月既久,交情日深。
不幸遇世变,吾辈皆避地江南。
黎公独留京师,历尽艰辛,困厄不得志。
余每念及此,未尝不感慨系之。
今黎公年逾四十,白发盈颠。
虽身受憔悴,而志气不衰。
余因赠之以诗,以见余之敬爱也。
嗟乎!人生如梦,世事如烟。
嗟乎!黎公之才,岂宜久困于此?嗟乎!吾辈虽不得志,亦当勉力前行。
嗟乎!黎公之行,其如鸿毛之轻,风中之叶乎?昔者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终不得志。
然孔子志在道,行在仁,虽困于贫贱,而心无怨言。
今黎公虽困,然其心志未尝变。
吾故赠之以诗,望其勿以一时之困,而废千古之志。
黎公其听之,余之赠也,非余之情,乃天下之公论也。
愿黎公勿以吾言为不足道,而勉力前行,以成其大业。
吾虽不才,亦当与君共勉,以图天下之太平。
译文:赠黎安石曾巩黎公安石,字君平,蜀地之人。
自幼聪颖,长大后博学多才。
作文辞藻华丽而内涵丰富,议论深刻而远见。
曾游历京师,与我一同学习。
我对其才华深感惊奇,敬重并且与他结为朋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交情日益深厚。
不幸的是,我们遇到了世道变迁,我们都避难到了江南。
而黎公却独自留在京师,历经艰辛,困顿不得志。
每当我想到这些,都不禁感慨万分。
如今,黎公已年过四十,白发苍苍。
虽然身体憔悴,但志气不减。
我因此作诗赠他,以表达我的敬爱和同情。
唉!人生如梦,世事如烟。
唉!黎公的才华,难道应该长久被困在这吗?唉!我们虽然不得志,也应当努力前行。
唉!黎公的处境,难道就像鸿毛之轻,风中落叶一般吗?昔日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始终不得志。
然而孔子志在道,行在仁,尽管困于贫贱,心中却没有怨言。
如今黎公虽然困顿,但他的心志未曾改变。
因此我作诗赠他,希望他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顿而废弃千古之志。
黎公啊,请听我说,我赠你的诗,非我之情,乃是天下之公论。
愿黎公不要认为我的话微不足道,而要努力前行,成就大业。
《战国策》原文及译文
《战国策》原文及译文《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
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
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本文仅摘选部分章节展示秦一·卫鞅亡魏入秦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傅商君,辞不受。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
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卫鞅从魏国选往秦国,秦孝公让他做相国,封给他商地,称为商君。
商君治理秦国,法令大行,正直无私,惩罚违法者不避强宗大族,奖赏有功者不偏袒亲属近臣,法纪涉及太子,连太子的老师也要受刑。
商君的法令施行一年之后,路上丢失的东西没有人去捡拾,老百姓不敢乱取非分之财,国家兵力强大,各诸侯因此而害怕秦国。
但是,商君执法过于苛刻严峻,只是用强制手段迫使群臣百姓服从而已。
秦孝公用商君法令治国八年后,大病不超,想把王位传给商君,商君辞谢不接受。
后来,孝公去世,他的儿子惠王继位,执政不久,商君害怕惠王陷害自己,想要回到魏国去。
有人对惠王说:“大臣声望过重,将危及国家,左右辅佐的人员过分亲近,将危及君王自身。
如今,连秦国的妇女孩童都在谈论商君的法令,却没有人谈论您大玉法令的。
这是商君反臣为主,而大王您倒变为人臣了。
那商君本来就是大王的仇敌啊!希望大王对他采取措施。
曾巩《梁书目录序》译文
他所适应的外在事物没有不与他人相同的,所以个人之道就成 为天底下普遍的大道。所以为天下百姓制备衣冠饮食、成人、 婚嫁、丧葬、祭祀等礼仪的各种规章制度,并由此去教导百姓, 对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礼的制定没有不是出于人情的 考虑,与百姓同吉凶而杜绝忧患,没有不是出于人理的考虑。 故百姓的生活就会平安和乐,不会发生危险与动乱。为百姓制 定的各种制度就是如此恰当,教化百姓的道德又是那样,这样 能不说是圣人吗?既已是达到了圣人的境地,则不会盲目地思虑, 而是自然而然地循理而思;不会妄为乱作,而是自然而然地应 物而动。由此而养育万物,鼓舞群众,没有谁能够窥探说出其 中的奥秘,能不说这很神妙吗?如此的神妙就在于达到了至妙的 境地又能生生不息,这就是圣人的内在精神。
佛教徒自以为自己所掌握的是内在的真理,而世俗讨论佛 的人(所得到的)是外在的皮毛,所以(他们认为自己的道理) 是不可改变的。虽说如此,然而他们哪里懂得圣人思想的真谛 所在呢?《尚书·周书·洪范》说“认真思索必当通于精微之 处”“于事无所不晓就可以成为圣人”,深思熟虑者可以把他 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这样的人就能够明察天、地、人三才之道,辨识万物之理,小、 大、精、粗各种事物没有不尽知其理的。这就是穷尽事理,这 就是把智慧发挥到了极致。这样,我们所拥有的就显得弥足珍 贵,而由此智慧去考察别的事物,不需研究了,世间万物没有 什么是不能考察清楚的。能够将之了解清楚却不喜欢,这是不 好的,所以要用真诚之心来喜爱它。有喜爱之心但不能以此为 乐,也是不好的,所以就要用最真诚的心意来感到快乐。能够 快乐就能够心安理得。如此,外在的万物怎能够影响到我的内 心?万物不能影响我,所以我能够洞晓万物的本性。能洞晓万 物的本性,就会心诚。诚就是成就、成功,如此就不被迷惑。 内心真诚就会充满光明正大之气。而正大之气又会推广开来教 化天下。如此,作为众物之灵长的人类,以至天地万物,都有 待于我去成全他们的本性,我的作用(如此重大),(于是我) 可与天地成三才,一个人的德行能如此就可以说达到了极致。
《宋史曾巩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曾巩传》文言文翻译《宋史曾巩传》文言文翻译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
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v二年进士第。
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
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
盗闻,多出自首。
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
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
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
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加直龙图阁、知福州。
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
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
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
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
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
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亳、沧三州。
巩负才名,欠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
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
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
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
”拜中书舍人。
甫数月,丁母艰去。
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原文注释赏析译文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2,《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3。
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4,而疑其不可考者5,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6,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
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7,不得不然。
则可谓惑于流俗8。
而不笃于自信者也9。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10!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11,其变固殊12,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来先后未尝不同也。
二事之道如是而已。
盖法者,所以适变也13,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
故二子者守此14,岂好为异论哉15?能勿苟而已矣16。
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17;其设心注意18,偷为一切之计而已19。
故论诈之便20,而讳其败21;言战之善,而蔽其患22,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23;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24,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25。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26,用之无弊。
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7,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28”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29,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30;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
岂必灭其籍哉31?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32,有为墨子之言者33,皆著而非之34。
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汉之起,二百四五十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曾巩传原文及翻译
曾巩传原文及翻译曾巩传原文及翻译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曾巩传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原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
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二年进士第。
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
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
盗闻,多出自首。
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
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
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
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加直龙图阁、知福州。
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
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
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
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
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
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亳、沧三州。
巩负才名,欠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
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
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
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曾巩《战国策目录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之以属燕。
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
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
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
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敝以伐燕。
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日:“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令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
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日:“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措,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①。
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
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
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
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
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
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
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
唯君之留意焉!”【注】①乐毅原在魏任官,奉魏王之命出使燕国,燕昭王以客礼相待,遂留燕。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弃:离弃,这里指“离世”B.故假节于魏王假:假装C.堕先王之名者堕:毁坏D.臣虽不佞佞:有才能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B.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C.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D.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乐毅在燕昭王时期得以重用,率兵伐齐,先后占其七十余城。
刘向《〈战国策〉书录》与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刘向《〈战国策〉书录》与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材料一: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隆礼义,故仁义之道满乎天下。
及春秋之后,众贤辅国者既没,而礼义衰矣。
孔子虽论《诗》《书》,定《礼》《乐》,王道粲然,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俊也,时君莫尚之,王道遂用不兴.。
仲尼既没,道德大废,上下失序。
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
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
是以转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暴师经岁,流血满野。
诸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
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尽为战国。
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
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
是以苏秦、张仪之属,生从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
横则秦帝,从则楚王。
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
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亦救急之势也。
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
亦可喜,皆可观。
(节选自刘向《〈战国策〉书录》)材料二: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
二子①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②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二子之道,如是而已。
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
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
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曾巩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墨池记曾巩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号为乌石山。
山之下,有泉,其色碧,其味甘。
泉之上,有池,方广数亩,深不可测。
池之中央,有石,高可二尺,广可一尺。
石之上,有碑,刻“墨池”二字,字大如斗。
碑之下,有亭,四柱飞檐,盖以茅,亭之左右,有松柏之树,苍翠欲滴。
昔者,有文人于此,取池水以洗笔,积年累月,洗笔之余,池水皆墨。
故其上,有碑,刻“墨池”二字,以记其事。
其后,文人相继而至,取池水以洗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池水愈黑,墨池之名,遂传于世。
尝闻之,墨池者,文人之所钟爱也。
故有墨池之处,文人必至。
文人之至,或取池水以洗笔,或吟咏以抒怀,或挥毫以泼墨。
然池水之黑,非一日之故,乃积年累月,文人之笔,墨之沉淀也。
余尝游于此,见池水之黑,深以为奇。
乃询之居人,得墨池之由,因记之。
翻译:墨池记曾巩在临川城的东边,有一块地势隐约高起的地方,被称为乌石山。
山脚下,有一股泉水,水色碧绿,味道甘甜。
泉水之上,有一个池塘,面积宽广数亩,深不可测。
池塘中央,有一块石头,高约二尺,宽约一尺。
石头上,有一块碑,上面刻着“墨池”二字,字体之大,如斗。
碑的下方,有一座亭子,四根柱子,飞檐翘角,用茅草覆盖,亭子的左右,有松柏之树,苍翠欲滴。
昔日,有文人来到此地,取池塘之水以洗笔,年复一年,洗笔之余,池塘之水皆成墨色。
因此,在池塘上方,有一块碑,刻着“墨池”二字,以记载此事。
此后,文人纷纷前来,取池塘之水以洗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池塘之水愈黑,墨池之名,遂传于世。
我曾听闻,墨池乃文人所钟爱之处。
因此,凡有墨池之地,文人必至。
文人至此,或取池塘之水以洗笔,或吟咏以抒怀,或挥毫以泼墨。
然而,池塘之黑,非一日之故,乃是积年累月,文人之笔,墨之沉淀。
我曾游览于此,见池塘之黑,深感其奇。
于是询问当地居民,得知墨池之由来,因此记录下来。
解读:本文通过描述墨池的来历,展现了文人对墨池的钟爱之情。
墨池之所以成为文人向往之地,在于其见证了文人的创作过程,承载了文人的情感与才华。
《曾巩传》原文及译文
《曾巩传》原文及译文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
下面是《曾巩传》原文及译文,欢迎参考!曾巩传曾巩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贱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杀人劫财,无不如志。
巩属民为保伍①,使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自是外户不闭。
后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而诊。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②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巩负才名,久外徙,一时后生辈锋出,世颇谓其偃蹇不偶③,而巩视之泊如也。
过朝廷,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注释①保伍:古代百姓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
此处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②委废单弱:家境衰败,无所依靠③偃蹇不偶:命运不济译文曾巩在齐州担任知县,他的管理把快速严厉地打击奸邪之事和盗窃犯罪作为根本。
曲堤有户姓周的人家,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动摇权贵和富有人家,州县里的官吏不敢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
章邱民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抢钱,没有一件事不如愿的。
曾巩让百姓结为保伍,让他们侦查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每次都能抓到盗贼。
从此,百姓不用关门睡觉。
后来迁任洪州。
正逢江西当年瘟疫流行,曾巩命令县镇全部储存药品以备需求,士兵百姓不能养活自己的,招来在官府里吃饭住宿,把吃的喝的穿的全部供应足,分别派医生诊治。
曾巩孝顺长辈,与朋友友爱,父亲已逝,侍奉继母更加周到,在家境衰败的时候,抚养四个弟弟和九个妹妹,做官上学,谈婚论嫁,全是曾巩出的力。
他写文章,思维广阔,当时擅长写文章、作诗词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
曾巩久负才名,长时间地在各地做官,当时官场上有很多后辈出人头地,世间都说他命运不济,但是曾巩把这件事看得淡泊。
古诗战国策目录序翻译赏析
古诗战国策目录序翻译赏析文言文《战国策目录序》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十一篇者阙。
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
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二子之道如是而已。
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
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
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
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
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
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
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
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
至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
高中语文文言文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原文及翻译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原文及翻译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原文及翻译曾巩原文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十一篇者阙。
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
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二子之道如是而已。
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
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
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
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
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
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
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
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
至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
译文刘向编定的《战国策》一共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有十一篇缺失了。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曾巩)译文赏析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曾巩)译文赏析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曾巩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曾巩《战国策》目录序1【原文】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2。
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序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3教化,修法度4,所以大治。
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
其说既美矣。
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
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年。
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
二子乃独明先王,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生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二子之道,如是而已。
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
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
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
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卒至苏秦、商鞅5、孙膑6、吴起7、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
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8。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
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9。
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
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至于此书之作,则上总春秋,下至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二十二篇。
战国策翻译和原文(精选6篇)
战国策翻译和原文战国策翻译和原文(精选6篇)《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战国策翻译和原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战国策翻译和原文篇1【提要】“计者,事之本也;听者,存亡之机也。
计失而听过,能有国者寡也。
”有关国家和个人的重大决策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一步走错,谬以千里。
如果没有采纳有关国家存亡的关键大计而导致重大决策失误,那么国破家亡也很正常。
楚怀王是战国有名的昏君,正是他,使可以与秦国分庭抗礼的楚国走向了衰落乃至灭亡。
【原文】齐助楚攻秦,取曲沃。
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
弊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大齐王;唯仪甚憎者,亦无大齐王。
今齐王之罪,其于弊邑之王甚厚,弊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仪不得为臣也。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
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纐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
”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
楚王曰:“不纐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贺。
”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出地绝齐,秦计必弗为也。
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原文及译文赏析
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
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
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二子之道如是而已。
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
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
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其相率
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
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
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害正(),宜放()绝之。
此书之不泯,其可()?”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
至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笃:执着
B.《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阙:损伤
C.偷为一切之计而已偷:苟且
D.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强:强迫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邪说()害正(),宜放()绝之。
此书之不泯,其可()?
A.而者以焉B.者也而乎
C.以者而焉D.之也而乎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B.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C.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D.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二段可以看出,刘向认识到了“谋诈”之害,但是他又为战国时的谋士们开脱,认为在当时形势下,他们不能不那么做。
而作者不同意刘向的后一观点。
B.第三段以孔孟为例,有力地否定了刘向“不得不然”的观点。
孔孟与策士们生活于相同的年代,却能阐明先王的治国之道,看来并不是非用“谋诈”之术不可。
C.作者认为《战国策》宣扬“谋诈”之术,而邪说会危害正道,所以应该把它废弃禁绝;但考虑到它的史料非常丰富,又认为不能毁掉。
D.作者尽管与刘向意见相左,但依然能客观地肯定刘向的长处,遗词十分委婉,充分表现了对前代学者的尊重。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能勿苟而已矣。
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2)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3)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参考答案
5.B(“阙”应为“缺少、缺失”意。
)
6.D(“之”,助词,取消主谓之间的独立性;“也”,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和停顿;“而”,连词,表递进;“其…乎”,固定结构,表反问。
)
7.C(战国之游士则不然。
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
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
8.C(作者认为应该“明其说于天下”,从思想上明辨是非,而且它又是史籍著述,所以不赞同废弃禁绝《战国策》。
)
9.(1)(孔子、孟子)能够不苟且随便罢了。
这就可以说是不受流行习俗迷惑,而对自己的见解有坚定的信念。
(4分)
(2)他们给后代造成的大祸已经很清楚了,可是一般俗人还对此执迷不悟。
(3分)
(3)废弃并禁绝邪说(的办法),没有比这更好的。
(3分)
参考译文
刘向编定的《战国策》共三十三篇,《崇文总目》说有十一篇缺失了。
我到士大夫家访求,才全部得到了这部书,校正了其中错误的地方,对不可考据的地方暂时存疑,此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就完整了。
我说:刘向给此书作序,说周朝初期,实行了教育感化,修整了法令制度,所以天下得到大治;到了后来,计谋欺诈盛行,仁义的道路被阻塞了,所以天下大乱。
他的说法是很正确的。
但在文章最后他却认为这部书中,战国的谋士是揣测当时的国君所能实行的,才不得不这样去做,这样可以说,他是被世俗的见解所迷惑,却不能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人了。
孔子、孟子的时代,距离周朝初期已经好几百年,那些旧的法令已经消失,旧的习俗已经消亡很久了。
孔子、孟子却偏偏阐明先王治国的原则,认为是不能改变的,难道是要强迫当时天下的国君去做后世所不能办到的事吗?他们只不过是要根据他们所碰上的时代,所遭遇的变化,而提出当时应当实行的主张,使那些主张不背离先王们的用意罢了。
二帝三王治理天下,他们之间的变革本来各不相同,他们的办法本来就有差别,但他们治理国家天下的用意,以什么为根本,以什么为末事,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未尝不相同。
孔孟之道,也不过如此罢了。
法,只是用来适应变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道,是用来确立根本的原则,不能够不统一。
这是不可改变的道理。
所以孔子、孟子坚持这个原则,难道是喜欢提出不同的言论主张吗?只是能够做到不苟且罢了。
他们可以说是不被世俗的见解所迷惑,而且能够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人了。
战国时代的游说之士却不这样。
他们不懂得道是可信的,却喜欢他们的言论容易与国君的想法相符合;他们的居心用意,只是苟且地提出一时权宜的策略罢了。
所以他们谈论欺诈的好处,而讳言欺诈的
失败;夸说战争的好处,而隐瞒战争带来的祸患。
他们争相奔走去做的事,不是没有好处,但是不会超过它的害处;不是没有所得,但是不能超过所失。
最后到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些人,因此而失去了他们的身躯;而任用他们的诸侯和秦国,也使自己的国家遭到灭亡。
游说之士的那套办法,是社会的大灾祸,这一点再明白不过了。
但世俗之人对它还没有觉悟过来。
只有先王之道,根据时代,适应变法,做法不同,对它加以考察若没有缺点,用它治理国家就不会发生弊病。
所以古代的圣贤没有用先王的原则去与游士之说做交换的。
有人说:“邪伪之说对正确的原则是有害的,应当废弃并进绝它。
那么《战国策》这部书不销毁,行吗?”我回答说:“君子要禁止邪说的话,本来要向天下的人说明那些邪说,使当时的人都知道邪说不能信从,然后加以禁止才能统一认识;使后代的人都懂得邪说不能照着办,然后加以告诫才能使人明白。
难道一定要毁灭这本书吗?要废弃禁绝邪说,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因此《孟子》这部书里,有农家的学说,墨家的言论,都被记载下来并加以驳斥。
至于《战国策》的写作,往上紧接着《春秋》,往下到楚、汉的兴起,共二百四十五年,记载了期间的历史事迹,本来就不可能废弃。
”
这本书东汉高诱注解的有二十一篇,有人说是三十二篇,《崇文总目》中记有八篇,现在存在的共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