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拓展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拓展课--《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方案
一、课程依据
(一)正视语文的学科特征与教学现状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陶冶学生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为达到这些目的,老师们可谓八仙过海,各寻其法。可我们常听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抱怨:最没味的就是语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将语文课束缚于教材课本,学生学习语文学科也只是徜徉于阅读海洋,很难感受到语文学科本身应该具有的趣味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文化敏感
语文老师要有效地利用拓展课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内外文学作品,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感悟能力和文化敏感。当一个人有了较丰富的文化素养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语言表达能力都会相应增强,同时,通过文化拓展课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能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让学生构筑起健康的民族文化心理,这一点尤其重要。可见,语文拓展教学中强化文化性、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一箭多雕,作用不小。
(三)汲取并形成学校的文化底蕴与积淀
真如中学是一所已经过了一个甲子的高中,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学校目前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要进一步汲取已有的学校文化营养,形成适合时代发展的学校文化,其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是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本身是历史的创造和传承,至今仍然保留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活的社会"化石",具有的民族性、集体性和社会性特征,这些特征使其成为群体聚合的内在动力和维系的基本力量。所以透过课本,衍生课外,了解传统民族文化,从而了解中国文化对于高中生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课程目标
这门拓展课名为《中国传统文化》,它的课程目标也是回望中国传统而来的。我们中国几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是教我们做一个人,而现在我们的教育现状更多的是专门为了升学,为了职业,为了赚钱,基本人格养成教育都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因此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如下:


(一)培养文化情趣建立文化认同
针对高中学生民族意识淡薄的现实,通过传统文化的拓展课渗透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变迁,弥补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的传统文化的了解的不足,告诉他们在现今社会或文学著作里面的传统文化现象,从而提升学生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了解民俗文化理解

民族情结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往往就保留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对于生活性的文化现象和问题,我们的学生要么是完全忽视的,要么就是虽然注意了现象的存在但不能意识到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民族文化的体现,更无法对其有主观情感的投入。因此,通过这门课程,要使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有哪些属于民俗文化的东西,能够在生活现象中辨认出其文化象征,进而对自己民族的生存经验智慧和独特的思维方法建立起一种民族情结。
(三)关注生活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
本课程通过课内外、生活内外以至国内外,各种生活文化现象互相结合,互相印证,学生不断参与讨论,强化联想,迁移认知,强化对生活背后存在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的关注,学会辨认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四)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门课程不可能将其尽览,因此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源于学生生活的。只要学生在课上积极参与,课下重视观察,可以具备从衣食住行、生活礼仪、人际交往、岁时节日、传统艺术等生活场景中发现民族固有的情感和思想,并能够探究其现实价值和意义。
三.课程原则
(一)学习选材原则
1.趣味性原则。通过民俗的趋势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在自我寻找资料,自我阐述中体验到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2.科学性原则。通过主题式研究,让民俗更加深入同学心中,加深对于民俗的认识。
3. 形象化原则。通过图片的演示,体现民俗文化的演变,更直观的将民俗文化呈现在同学面前。
4. 社会化原则。使用真实的发生在身边的案例,阐述民俗文化,使其更有可信度。
(二)教师指导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生活中的小细节和名著中的民俗文化现象反映,结合民俗文化的理论框架,做到学以致用。
2.启发性原则。课程已自发性为主,通过自己的寻找,总结来深刻体会民俗文化的变迁。
3. 一视同仁原则。课程传授方式公平,一切依靠自己的准备。
四.课程内容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周次 课题 周次 课题 1 "圆"文化 1 服饰文化 2 龙文化 2 建筑文化 3 凤鸟文化 3 传统节日--元旦、春节 4 生肖文化之"鼠、牛"文化 4 传统节日--中秋、端午 5 生肖文化之"虎、兔"文化 5 传统节日--清明、重阳 6 生肖文化之"龙、蛇"文化 6 伦理文化--传统美德 7 生肖文化之"马、羊"文化 7 伦理文化--伦理思想 8 生肖文化之"猴、鸡"文化 8 汉字文化--汉字特点与演变 9 生肖文化之"狗、猪"文化 9 汉字文化--汉字地位与传播 10 饮食文化之"餐桌文化" 10 文学文化特征--文以载

道 11 饮食文化之"餐具文化" 11 文学文化特征--写意手法 12 饮食文化之"菜肴文化" 12 文化基本精神--天人合一 13 饮食文化之"茶文化" 13 文化基本精神--以人为本 五.实施方法
在实施本课程中要突出体现两个结合:
1. 学科课程与本课程相结合,互为弥补。
2. 生活和课程相结合,相互印证
3. 著作与课程相联系,加深理解
六.课堂流程
每个主题的课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突出以下基本的教学环节:





七.课程资源
1.教师收集和整合大量资料基础上撰写的教案,以及PPT、视频等教学资料
2.师生网上收集的资料
3.语文课本和综合阅读教材中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文本资料
4.名著阅读和主题文章阅读中收集关于民俗文化的资料
5.相关拓展课,研究课等各类课程资源
八.学习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形式 评价者 比重 学生在课堂环境中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评价表 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20% 学生自我收集资料的有效性、完整性 课堂表现和相关文本 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20% 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联系和迁移能力 课堂表现和相关文本 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20% 学生主观思考和阐释文化现象能力 小论文 教师评价 40%

附录1:《"圆"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的"圆"文化传统;
2. 体会中国人历来具有的"团圆"观念;
3. 领悟文学作品中的"圆"文化情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片导入 展示PPT(月饼、青团、元宵、喜蛋等图片)引入"圆"文化 找到这些节日或者喜庆日子食物的共同特点 文化溯源 讲解中国自古就有的民间俗信之--天地崇祀
指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诸天象和江河大海、山石林原诸自然物的尊崇信仰祭祀活动。
学生看图并联想"天圆地方"观念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如:中国古墓、鸟巢和水立方、《三国演义》中农夫唱词"苍天如圆盖,大地似棋盘"、古代钱币("孔方兄") 拓展深入 1.引入中国人对月缺、月圆的情结
2.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情结是怎样的一种民族心理
3.与学生互动联系现实生活解读崇拜"圆"的民族文化心理 1.联想苏轼的词《水调歌头》
2.讨论:对"圆"--崇拜
对"不圆"--恐惧
3.为人处世:做人要圆滑;行事要圆满;新婚洞房叫"圆房";理想实现叫"圆梦"等 文学联系 讲解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郎才女貌、才子佳人情结,以及悲剧作品中的"大团圆"结局模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窦娥冤》、《长生殿》、《西厢记》等 学生讨论对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崇拜"圆"的民族文化心理得到共

识和认同 课外探究 布置学生搜集资料比较中国人的"团圆"情结与日本民族的"樱花情结"的不同 查找资料,自主探究,得出结论,课堂交流

附2:
《汉字文化--汉字特点与演变》课程资料
(一) 字词教学中文化色彩的渗透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词中文化色彩很浓,我借此使学生在活跃有趣的气氛中领略中国文化,掌握字词。
①从造字法入手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特点。
象形:描摹实物形成文字,如人、山、日、月、水,"水"。
指事:在初文上添上一定符号,形成文字,如本、末、刃。
会意:多文结合形成新字,如从、比、北、明、 灋(法)。
汉字是象形文字,但不是只有象形这一种方法,指事、会意,特别是会意这一方法使汉字走向丰富。世界上有许多种古老的象形文字,只有汉字发展得这么丰富,使用得这么久,这是我们先人的智慧。
汉字的另一特点是音义结合。这要归功于"形声"这一造字法,"形声"使汉字进一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走向丰富。如"扌"是"手",以"扌"为义符的字表示某种手部动作,"扑、扒、扣、扪、扶、抠、扼、拒、批(手击)、抄",以" "为声旁的字基本上韵母为ing,茎、泾、经等读jīng,刭、颈等读jǐng,径、胫、劲、痉等读jìng,轻、氢读qīng。指导学生系列化地掌握汉字,因形求义(声)、以义(声)索形,事半功倍。
②让学生了解初文的变化,增强对汉字理解。如与"手"有关的初文有:手、爪、 ㄥ 、寸、扌、又、 、 等,形成的汉字有:掌、采、爬、秉、友、冠、扑、祭、看等,表示"手持棍棒"这一动作的初文有:支、攴、攵等,形成的汉字有:敲、鼓、教等。
③比较形近、易混易错字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辨析,如寇、冠:前者是有人手持棍棒(攴)到别人家里(宀)威胁别人(元),后者是手(寸)持帽子(冖)戴到别人头上(元)。再如"衣"作为形符也可写成"衤",以"衣"为形符的字大体与衣、布有关:补、褐、袂、襟等。"示"为形符也可写成"礻",以"礻"为形符的字与神祭祀活动有关:神、社、祈、祷、福、礼等。炙、灸:前者是会意字,"火"上烤"月(肉)",后者是形声字,上声下形。
④揭示汉字中的民族审美意识:大羊为美。神"羊"正直断讼,先民奉羊,羊是美味也是奉神首选物,汉字中以"羊"为文的字总是有美好意义:美、羹、羡、祥、羲、善、羞。
⑤揭示汉字中包含的得先民道德准则、为人处世心理。
如:仁,二人为"仁",即友善待人,它的基本意义为"仁爱",孔子提出的"仁"则是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包括恭、宽、信、敏、惠

、智、忠、恕、孝、悌等,它是贵族之间处理彼此关系的一种道德准则,目的是维护宗法关系和等级制度。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对社会进步有益的作用,特别是在许多有才之士身上折射出千姿百态的风采。
如"韬光晦迹"一词,学生不易理解,我就比较东西方的有关人文特点,"韬":掩藏:"晦":隐藏,整个词是把才华掩藏起来,隐藏踪迹,这是古人的一种处世方法,或大智若愚,或隐居以待时,这与中国人欣赏的谦让,儒雅内敛有关,而西方人追求个性张扬,则不大会这样做。
这样,引导学生查找工具书,联系、分析字词特点,领略文化色彩,学生不再觉得学字词枯燥了。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