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服法说明

合集下载

中药汤剂煎服法的临床应用

中药汤剂煎服法的临床应用
煎 煮 时间 应在 1h以内 。 花 叶类 药物 的煎 煮时间一般 在 1~ 5mi ,先 武火迅速煮 0 1 n 沸后数分钟 , 改用文火略煮 即可 。 如菊花 、 薄荷等 , 因药 中含有挥 发油 , 煎煮的时间过长 。 药力容易挥发 , 则 达不到治疗 的 目的。 4服药 时 间的选 择 服 药 时 间 的选 择 , 必须 根 据 病 情 和 药性 而 定 , 对患 则 故 者 的 服药 时间 和 方法 , 应有 一 定 的 规定 , 《 如 内经 》 : 病所 云 “ 远 , 中道而气 味之者 , 而过 之 , 越其 制 度也 。” 说 , 而 食 无 是 病 在 下 焦 的病 , 药物 常 在 中焦 发 挥 作 用 , 往 往 不 能很 快 奏 而 故 效 。 因此 服 药 时间要 有针 对性 地 严格 选择 。 食前 服 , 在下 焦 或服 用 滋补 药 物 , 用此 法 。如 《 病 多 神农 本草 经 》 :热 在心 腹 以下 者 , 服药 而 后进 食 , 云 “ 先 旨在 使药 力 直达 病所 , 故可 发挥 最佳 效 力 。” 食后服, 如病 在 上焦 , 又 当食后 进 药 为宜 , 药 效 留于 则 使 上 , 于 吸 收而 发 挥药 效 , 健 胃药 和对 胃肠 刺 激性 较 大 的 便 如 药 物 均应 在饭 后 服 , 无 论 在 饭 前 、 后 服 药 , 应 略 有 间 但 饭 都 隔, 如饭 前 、 后应 在 1 2h, 以避 免影 响药 效 。 饭 ~ 可
空腹 时服 药 , 《 农 本 草经 》 :病 在 四肢 血脉 者 , 如 神 云 “ 宜 空腹 而旦 。 又如 《 ” 伤寒 论》 中的十 枣汤 方后 注要 求 在早晨 服 , 即空腹 服 下 , 旨在使 药力 直达 病所 。空服 , 般指 早晨 而言 。 一

科学的煎药方法-科学煎药三三制

科学的煎药方法-科学煎药三三制

科学的煎药方法科学煎药三三制煎药就是将药物的有效成份充分地煎出。

在辨证用药的情况下, 怎样科学煎药是提高药物疗效的关键。

《伤寒杂病论》中对药物的煎法和服法都十分讲究, 对不同方剂和药物都规定了具体的煎服方法。

现在临床上常常有人只重视药物的筛选和用量, 而忽视了怎样科学地煎药和服药。

一般只将药物水煎两次, 分早晚服。

这样不但使药物的有效成份不能充分地煎出和利用, 造成很大的浪费, 而且直接影响着药物的治疗效果。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识到: 辨证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根本, 而辨方(药)论煎和辨方(药)论服, 是提高方药疗效的关键。

在临床中, 解表药不宜久煎已是人所共知的, 但也未必尽然, 《伤寒论》中的麻黄汤和桂枝汤, 根据仲景在方后注中所云, 则宜久前。

补益药宜文火久煎也似乎成为定论, 但补益剂未必皆由补益药组成, 常常加入一些辛香理气之品, 久煎后气味俱失。

为一些虚实夹杂之证而设的扶正祛邪之剂, 药物配伍中也常常有补有泻, 既有味薄辛散之品, 又有味厚重浊之药。

还有花叶质轻和矿物质重的差别。

若不区别对待, 味厚质重之药还未煎出, 味薄辛散之品药效已耗竭。

故为了克服以上诸多弊端, 充分利用药物的有效成份,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总结出一种有效的科学煎药法。

该法明显地提高了药效, 缩短了疗程。

一、一剂煎三遍先用冷水将药物浸泡半小时(切勿用开水), 而后煎煮。

每遍水开后煎30分钟, 三遍共计90分钟。

这样可以充分将药物的有效成份煎出。

尤其是补益药, 在人们用量大、药价较贵的情况下, 采用此法不但提高了疗效, 同时也不会造成浪费。

二、每遍留取药液三次在煎煮过程中, 水开后每隔10分钟提取药液适量, 共提取9次。

此为煎药的关键之处。

由于加热时间长短的不同, 药物煎出的有效成份也有差别。

所以煎药的过程就是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 影响这个过程的关键主要是温度和时间。

方剂是由多味药物组成, 而各种药物质地不同, 性味不同(所含化学成份不同), 所以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时间内, 煎出的有效成份也不尽相同。

中药煎服方法

中药煎服方法
的药物。
(2)饭后服药
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对
胃的刺激,故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都
应饭后服用,如消导药、抗风湿药等。
另外,健胃药也应在饭后服,以便充
分发挥药效。
(3)特定时间服药 ①清晨服药 胃及十二指肠内均无食物,药物可 避免与食物混合,能迅速入肠中,充分 发挥药效。 驱虫药晨起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 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且可避免频频 起床影响睡眠。
3.浸泡
煎药之前,宜先将药材泡透。因为 中药大多数是干品,且含有淀粉、蛋 白质,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质变软, 组织细胞膨胀后可以恢复其天然状态,
煎药时有效成分易于析出。一般复方
汤剂加水搅拌后浸泡30-60分钟。
以花、叶、草类等药为主的方剂,需及浸泡 20-30分钟;以根、茎、种子、果实类等药材为 主的方剂、需浸泡60分钟。但浸泡时间也不宜 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或霉变。另外,煎药 前不可用水洗药,因为某些中药含有糖和苷类 等易溶于水的物质;还有些中药是经过炮制的, 如添加蜜、醋和酒等,若用水洗,会丧失一部 分有效成分,降低药效。
前5-10分钟加入;滋补类药物,一煎40-50分钟, 二煎30-40分钟;有毒性的药物,如附子、乌头、 狼毒等需要久煎,约60-90分钟。
5.特殊煎煮法 有些药材因性质、成分特殊,煎药时需要特殊 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 (1)先煎 先煎的目的: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药物毒 性,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③质轻量大的药物(茅根、夏 枯草、玉米须等)应先煎,澄清
后取汁,以其药汁代水再煎其他
药。
(2)后下
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药物因煎煮时间过
久所造成的成分散失。一般来说,在其他群
药文火煎煮15~20分钟后放入需后下的药

中药煎熬的方法

中药煎熬的方法

中药煎熬的方法1.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使用砂锅,不锈钢,玻璃,搪瓷等为佳,忌用铁器,铝器,铜锅.因为前者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以保证药物的疗效.而铁铜类成份性质较为活泼,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影响疗效.2.浸泡方法: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cm,浸泡20-60分钟为宜(过久则药物易发霉变质),这样有利于药物有效成份的煎出.3.煎煮方法:每剂药煮两次.第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好的药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以淹没过药面),火候同第一煎.煎时最好加盖, 一般情况下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降低.4.煎熬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第一煎20-30分钟,第二煎15-25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第一煎40-60分钟,第二煎30分钟左右;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第一煎6-15分钟,第二煎5-10分钟.5.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约200-300ml,儿童量约为成人的1/4-1/2,即50-150 ml.6.服用时间: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上午服用第一煎所煎出的药液,下午服用第二煎所煎出的药液,这样可以使两煎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所起的作用均匀可靠.也可以将两煎药汁混合,分上午和下午两次服用,两次以相隔6小时左右为宜.当天煎的药当天最好服用完,不宜保存.滋补药宜饭前半小时服用;清热药及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半小时服用;其它药剂请遵医嘱.7.服用方法:服用方法分热服,温服,冷服3种,一般而言,发汗解表药和温补药宜温服;祛寒药,治疗关节痛和溃疡病的药宜热服,清热解毒药宜冷服.8.注意事项:中药包里经常看到用纸或纱布另包的中药,标有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字样.一定要按要求去做,否则将影响药物的效果.煎煮过程中视情况可以补加水量,但要不断搅拌,防止溢锅,糊锅.(注意:熬焦,熬糊药物的药液切不可服用,以免中毒.)(1)中药的煎煮是有一定要求的,具体有:①每次将一剂中药饮片材料放入煲内,加入清水,观察加水能否浸满药面,不足时可稍加水量。

还不会熬中药?这份中药煎煮与服法图解为你量身定做,值得收藏!

还不会熬中药?这份中药煎煮与服法图解为你量身定做,值得收藏!

还不会熬中药?这份中药煎煮与服法图解为你量身定做,值得收藏!普及用药知识,服务大众健康—1—中药的正确煎煮方法一、煎药容器以砂锅为最好,搪瓷器皿次之,不锈钢锅更次之,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一般应先用水浸泡30分钟以上,或遵医嘱。

加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水量,防止煎干、煮焦。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30分钟。

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

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

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

每剂中药一般煎煮二次,第二次煎煮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100-300毫升,成人每剂400-600毫升,一般分两次服用。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1、“先煎药”:将“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后下药”同煎5-10分钟即可。

3、“烊化药”:待药物煎好后,取药汁,加入“烊化药”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包煎药”:将“包煎药”用药用纱布包扎好,与其它药同煎。

5、具体情况按医嘱煎煮。

—2—中药的服药方法宜饭前服用类1、补益药:此类药物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生脉饮、人参系列药品等宜在饭前服用,利于吸收而充分发挥其补益作用。

2、化痰止咳平喘药:此类药物饭前服用,祛痰镇咳作用明显。

宜饭后服用类1、健胃药:饭后服用有利于其充分接触食物,达到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之功。

2、辛辣刺激性药物:这类药物如干姜、川椒、旋复花、乳香等,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3、清热泻火药:此类药物药性偏寒凉,对胃有一定的刺激,饭后服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宜睡前服用类1、安神药:宜在睡前30-60分钟服用,有利于迅速睡眠。

2、润肠类:睡前服用有利于消除肠胃积滞,使排便更轻松。

—3—中药饮片是否需清洗?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切忌浸洗,以免成分丢失,细小种子类的药材会被冲走流失。

煎药常识及服药禁忌

煎药常识及服药禁忌

煎药常识及服药禁忌标签:杂谈分类:医药偏方,秘方,土方,佛医养生中药煎服法看似简单,实则中医对煎煮法很讲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中药的煎服方法一、中药的煎煮法煎药用具有讲究:在煎药时,应注意尽量使用砂锅、搪瓷、玻璃、不锈钢具为佳,忌用铁、铜器。

因为前者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而保证药物的疗效。

而铁铜类成份性质较为活泼,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影响疗效。

控制火候“先武后文”:煎药的火量大小、温度高低,中医称为火候,一般药物先武火后文火,简称“先武后文”,即先用大火、急火将锅烧开后,再用小火、慢火慢慢煎熬,保持微沸状态即可。

这样既可使药锅内保持适度温度,将有效成份煎出,又可避免将药熬、熬糊。

(注意:熬焦、熬糊药物的药液切不可服用,以免中毒。

)煎药方法需注意: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冷水浸泡药物(第一煎不能用热水),泡透以后再行煎煮(一般0.5-1小时,过久则药物发霉变质),有利于有效成份的煎出,一般情况下,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降低。

适量用水:除处方有特殊规定用水以外,一般药物主要用洁净水,以自来水、甜井水、泉水煎煮即可,但不能用金属离子含量高的矿泉水,因为个别金属离子可以和生物碱、苷类、鞣酸发生化学反应。

煎药用水量根据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和功效主治的不同而异,传统认为一般以浸泡药物后水面超过药物3-5厘米为宜。

灵活掌握煎药时间:一般药物煎煮两次,第一次(称“头煎)时间短,以开锅后15-20分钟即可。

根据药物自身性质和疾病情况,煎煮时间可灵活掌握,如平常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药物煎煮时间可稍短,用于滋补营养类的药物可稍长一些。

特殊煎法要切记:对一些性质特别的药物根据病情煎煮前需要特殊处理,医师一般都在处方上注明,负责调配处方的药师要特别嘱咐病家,并予以单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先煎:对于矿石类、动物角甲、贝壳药物、有毒类药物,如生石膏、龟板、乌头等,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份不易煎出、具毒性等原因,需在煎煮其它药物之前砸碎,提前煎煮30分钟;如附片超过10克时最好煎3小时,在煎药前放足够冷水,煎药过程中不能加冷水,附子煎好后不能放入冰箱等冷冻地方,服用前要加热,超过60克要分3-6次服用。

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水煎,分温三服"者,先用水煎煮一遍,把药汁取出,再加水煎煮二遍,与第一遍药汁混在一起。

每一次服药时,取三分之一的药量,温服。

"水煎,分温两服"者,则将两次煎好的药液分为两次温服。

除非医生特别注明,服中药多取温服。

2、医生未嘱付于食前、食后服者,则食前后服皆可,与饮食时间隔半小时左右为宜。

但补阳药要求在饭后服药。

不要在非常饥饿时空腹服中药。

3、药方中注明"泡水代茶饮"者,用中药直接泡开水服用。

泡中药的开水,当为初煮开的沸水,泡后加盖闷闭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才可服用。

一次要服光,再加第二次水。

第一泡时水多放一些,因药吸水。

再加水时,也要用开水。

一天服一剂,过夜不服。

也就是说,一付药在早上开始第一泡,喝完,再加水,再喝完。

将药渣弃去不要。

4、药方中注明"煮水代茶饮"者,泡药后先在火上煎药至沸腾,再文火煎煮五分钟,而后把药汁连同药渣倒入保温杯中,闷半小后服用。

可带药出差。

再加水时,用开水即可。

一天服一剂,过夜不服。

这种方法比常规的煎药法要省事许多,特别是对需要外出的病人。

5、有大量制附片的方子,在服药时先小口尝一下,以不麻为度。

如果麻嘴,要再煎一会儿。

服药时要小口慢慢地喝,不要一口喝光。

也可以在煎药时加一两勺蜂蜜,一起煎两个小时。

如果制附片的用量在15克以下,一般不需先煎,也不需久煎,合计煮药半小时即可。

6、如服中药恶心、呕吐的病人,宜小量频服。

用小勺慢慢地喝中药,并且,隔一会儿就喝一小口,以保证一定的服药量。

7、服中药过程中如果出现舌麻,或者手麻、头晕、腹部剧烈疼痛,或是排便次数过多,患者自觉难以忍受时,可以热水调蜂蜜服下即可。

一般如果服药中病,则可能会出现不少反应,甚至症状会短时加重或全身无力等,最好咨询医生,不可随意停服或者另服西药,否则疗效难以为继。

切切不可因病情变化,私找民间土医滥服激素,以致于病情反复。

中药的煎服法

中药的煎服法

中药的煎服法中药汤剂煎服方法是否正确,直接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药物在煎煮时,应注意器皿,火量,火候,方法及服药时间等条件。

1、器皿:选用沙锅、陶器、瓦罐等,最好不用铜、铁、铝等金属器皿,以免引起化学反映,影响疗效。

2、用水量:放水量以浸过全部中药并高出2-3厘米为宜,煎后剩药液一茶杯(约300毫升左右)3、火候:煎解表药宜用急火或叫武火,煎的时间不宜长,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再煎10--15分钟即可;补益药宜用文火久煎,水开后再煎40--60分钟左右。

文火特点: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

武火特点:火势急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发快。

4、煎法:一般中药煎前先用温水浸泡30分钟然后再煎。

本着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则,一剂药可煎二至三遍,然后把药汁倒在一起分二至三次服用。

此外有些中药则需要特殊方法来煎。

1)先煎:矿石、贝壳类药物,如龙骨、牡蛎生石膏、、磁石、龟板宜打碎先煎20-30分钟后再下其它药。

2)后下:含挥发油的芳香药,如沉香、藿香、薄荷、砂仁、白豆蔻等药可于其它药将煎好时下煎4-5分钟即可,以防止有效成分散失。

3)包煎:为防止煎后药液浑浊及减少药物对消化道的不良刺激,如:赤石脂、车前子、滑石、旋复花、辛夷等先用纱布将药包好后在煎。

4)另煎:贵重药材,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虫草需另煎,以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收。

5)烊化:含胶质、粘性大,易溶易粘锅或煎焦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需要单独一次隔水蒸化分二次加入已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溶解后服用。

5、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约200-300ml,儿童量约为成人的1/4-1/2,即50-150 ml。

6、服药法:一般汤剂宜温服,解表药物要热服;治疗呕吐或药物中毒,每次服量要小,宜频服,用寒凉药治热性病证宜冷服。

用温热治疗寒证宜热服。

内服丸、散剂均可用温开水吞服,加酒是为其升提宣通,用淡盐水送服是为了引药入肾。

第五章 方剂的煎服法

第五章 方剂的煎服法

《方剂学》上篇学习笔记参考教材《方剂学》第四版主编李冀、连建伟第五章方剂的煎服法一、煎药法1、用具:陶瓷、砂锅好,忌用铁器、铜器2、用水:洁净、新鲜、无杂质为基本要求甘澜水亦名劳水、扬泛水。

取江水或河水二斗,置大盆中,用一个瓢,舀水高扬倒下,如此重复许多遍,直到水面泡沫成为沸珠满盆为止。

主治上吐下泻和膀胱奔豚气;阳盛阴虚,目不能瞑,用甘澜水有特效。

这是甘澜水不逆气而能益养脾胃的特征。

确实与各种水不同3、加水量:液面高3-5cm,每剂药煮一般2次(可煮3次)。

每次150ml左右4、火候:解表药、泻下剂,煎煮时间短、火宜急,水量宜少补益药煎煮时间长、火慢,水量略多若煎煮焦枯,弃之不用5、煎药方法(1)浸泡:浸泡约20-30分钟,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2)先煎:贝壳类(如牡蛎、珍珠母等)、角骨甲类(如水牛角、龟板、鳖甲等)和矿物类(如生石膏、代赭石等)药物,因质地坚实,难以煎煮,应打碎先煎,煮沸后2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他药同煎。

某些质地较轻而又用量较多(如玉米须、夏枯草等),或含泥沙多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亦可先煎取汁,然后以其药汁代水煎药。

另外,有毒药物(如附子、生草乌、生川乌等)可经过先煎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

(3)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药效易于挥发,一般煎煮时间较短以5分钟左右为宜。

大黄取其攻下作用应后下,一般煎10-15分钟即可。

(4)包煎。

某些煎后药液混浊或对咽喉有刺微作用的药物,或易于枯锅的药物,如旋覆花、辛夷、车前子、赤石脂等,要用纱布包好再煎。

(5)另煎:贵重药物:切成小片,单味煎煮2-3小时,如羚羊角、西洋参、鹿茸等。

(6)溶化(烊化):胶质类或黏性大且易溶化的药物。

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蜂蜜等(7)冲服: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如麝香、牛黄、琥珀等,应研为细末,用药液或温水冲服。

(8)汤剂煎取药液后,应对药渣进行适当压榨,以收取残液。

二、服药法1、服药时间: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在下焦,宜食前服,补益药和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临卧服;对胃肠有刺激的,应食后服。

新中药饮片的煎煮和服用方法

新中药饮片的煎煮和服用方法

新中药饮片的煎煮和服用方法中药饮片作为传统中医治疗的一种形式,是将中草药研磨成颗粒状、片剂或胶囊状便于煎煮和服用的药物形式。

煎煮和服用方法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对于中药饮片疗效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中药饮片的煎煮和服用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好煎药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包括中药饮片、药锅、清水、火源等。

对于中药饮片煎煮方法有两种:传统煎煮法和电子煎煮法。

传统煎煮法是将中药饮片加入药锅中,注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用中小火慢慢煎煮,直到水量减少至原来的一半左右。

中途需要注意观察,及时补充煎药所需的水量,避免煎煮过程煮干。

煎煮完成后,将药渣倒入漏网,将药液倒入另外一个容器内。

电子煎煮法则是将中药饮片加入电子煎煮锅中,注入适量的清水,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电子煎煮锅具有自动控制温度和计时器的功能,可以更加方便地掌握煎煮的时间和温度。

当煎煮完成后,同样需要将药渣和药液分开。

在服用中药饮片之前,需要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确定剂量。

一般来说,成人剂量为每次10克至30克,一天分2至3次服用。

根据需要,可以将中药饮片直接咀嚼服用,也可以将中药饮片放入杯中,注入适量的温水,稍加搅拌后饮用。

如果口感较为苦涩,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或枸杞等调味品以增加口感的可接受性。

在服用中药饮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避免与辛辣食物同时食用,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其次,在服用中药饮片期间需要避免食用油炸食物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最后,对于一些需要连续服用的中药饮片,应按时按量坚持服用,不可随意停药或减少剂量。

总之,正确的煎煮和服用方法是中药饮片发挥疗效的基础。

通过掌握中药饮片的煎煮技巧和规范的服用方法,可以提高药效的发挥,进一步促进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中药饮片的使用应该在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按照剂量使用,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疗效。

中药煎服法

中药煎服法

中药煎服法一、普通中药煎服法①煎药用具:尽量使用砂锅、搪瓷、玻璃、不锈钢具,忌用铁、铝、铜器。

②先将中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加水量一般超过药面2-3厘米。

③(头煎)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保持沸腾30分钟左右,至药液剩余一小碗,倒出。

④(二煎)再次加水,刚浸过药面即可。

大火煮沸,再用小火保持沸腾30分钟左右,至药液剩余一小碗(200-300ml),倒出。

⑤两次煎出液分别服用或者混合后分成两份服用。

⑥每日一剂,煎二次(头煎、二煎),早、晚各服一次。

⑦饭后30分钟服药。

⑧晚上可以一次性煎两次,留一碗第二天早上加温后服用。

上班族早上也可以把药液装矿泉水瓶中带去公司,早餐半小时后加温服用。

附:先煎:先煎沸后30分钟加入其它药同煎;后下:煮沸后15分钟一次放入;包煎:用布袋装好与药同煎;烊化:一次隔水蒸化分二次兑煎好之药汁服;冲服:把药末分二次放在碗内,将煎好的药汁滤入碗内同服。

二、煎法中药在煎煮时,首先应注意煎药用具、煎药水量、煎药的火候及煎药的方法。

1.煎药用具: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陶器、瓦罐,因其导热圴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少,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且价格低廉。

也可用搪瓷器皿、铝锅、不锈钢锅、铁锅、铜锅等煎煮药物。

2.煎药用水: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纯净水、蒸馏水圴可。

用水量多寡有多种计算方法,但常用的是目测,煎药时观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即可;另外一种以每克药材加水10毫升为标准来粗略估算需水量。

3.煎药火候:煎药火候分“武火”、“文火”。

武火指火势急,火力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化多的一种煎法。

文火指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的一种煎法。

一般煎药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10-15分钟即可。

但有些方剂如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为主的方剂只用武火,不宜文火久煎。

而厚味滋补类方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味尽出。

此外附子、狼毒、乌头等有毒药宜慢火久煎,以减低其毒性。

4.煎药方法:一般煎煮方法,首先将药物置于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盖放火上加热煎煮。

中药的煎服方法

中药的煎服方法
❖ 2、后下: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
坏。如薄荷、藿香、木香等等均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 分入药即可。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番泻叶等等应后下。
❖ 3、包煎:黏性强、粉末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应用纱布包好,再与其他药
物同煎,避免药液浑浊。如(蛤粉、滑石、车前子等)
: 2、浸泡 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冷水至高出
药平面寸许,浸泡0.5-1小时。冬天若用20-30度的温
水浸泡可缩短煎煮时间,但不能用开水浸,以免某些植 物细胞中的蛋白质突然受热凝固、外层形成坚密的包膜, 或使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有效成分浸出。但浸 泡时间不宜过久,特别在夏季,以免引起药物酶解和霉 败, 如果方中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 补充加水,使水高出药平面约1-2厘米。
二、煎药用水:古时曾用井
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煎煮。现在很多 人在煎药时都用自来水,其实这也是不恰 当的。因为自来水中一般会含有余氯,尤 其是水质较差的地区,余氯含量更高。氯 是强氧化剂,可与多个有机物发生氧化反 应。只有当自来水煮沸成为开水,余氯才 能挥发掉,这就避免了余氯对中药中有效 成分的破坏;而在煮开水的过程中,自来 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分解沉淀,减少了 它们与药材中有效成分结合沉淀的机会, 提高了药汁的治疗效果。因此,煎煮中药 应该用已经沸腾过然后冷却下来的凉开水。
中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服法
❖ 服药的时间:中药一般服法是一天两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或一天3次,分
早、中、晚各服1次,但根据治疗需要,具体还可分下列10种: 1、饭前服:一般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
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这时胃是空的,服药后, 大部分能直接和消化道黏膜接触,可以较快、较多地被吸收而起作用。

-中药的正确煎法

-中药的正确煎法

中药的正确煎法汤剂是中药最古老也最常用的一种服法。

古人对煎药的器具、火候、方法等,早就有了论述。

如《医学源流论》中就说道:“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用中药治病无论是用单味药,还是用多味药配成的方剂,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煎制,加水、酒或其他药液做成汤剂后,才能服用,因此汤剂的煎法是很有讲究的,它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的决定作用。

煎汤药的程序虽然简单,但其中包含的学问可大了,那么,怎么样煎才能有效的发挥药物的作用呢?我们先从煎药的容器说起吧。

很多人都知道煎中药要用砂锅,而不能用铜、铝、铁等金属做的锅,这是为什么呢?用陶瓷砂锅煎药是因为它的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另外,它传热慢、受热匀,不容易糊锅,而且价格便宜,所以选用陶瓷制的砂锅、瓦罐是最方便实用的。

如果没有砂锅和瓦罐,也可以用不锈钢、搪瓷制品或玻璃器皿代替。

但是不能用铜、铝、铁等金属容器,因为金属容器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发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患者服用后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加重病情。

水是煎中药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常只要是干净的水就行,井水、自来水都可以。

但加水的量就很重要,不同药剂的加水量是不大一样的,水少了,可能不足以煎煮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而如果水多了,不但耽误时间,还会使汤液的浓度降低,同样会影响疗效,那么一剂汤药在煎制前加多少水才最好呢?煎煮中药的水量是根据药物的性能、具体服用要求、药物的大小以及药味的多少来定的。

首先,在煎药前要用冷水充分浸泡20~30分钟,使药物完全被水渗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再加水煎煮。

加水量通常为药物的5~10倍。

或者加到高出药面2~3厘米左右就可以了。

如果医生有具体的要求,应遵医嘱。

煮汤药的时候长短也会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那么一剂汤药一般要煮多长时间最好?由于药物的质地不同,煎药的方法、程序也各有不同,比如说有些药要先煎后下,有些要另煎等等,这样做起来虽然是很讲究,但比较繁琐,如果不这样做会不会影响药物质量和它的治疗效果呢?煎药时间要根据药物的性质来定。

中药的煎煮及服药方法

中药的煎煮及服药方法

中药的煎煮及服药方法一、煎煮方法中药的疗效与剂型类别的选择及制剂工艺的操作当否有着密切关系。

由于汤剂是临床应用最为常用的剂型,且大多由病家自制,因此,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也是保证临床用药疗效发挥的重要条件。

尤其是用水与火候的掌握,更是煎药的关键。

故李时珍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则药亦无功。

”(一)煎药器皿最好先用陶瓷器皿,如沙锅、砂罐。

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

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

煎药器皿切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因这些金属元素易与药液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致使疗效降低,甚至还可产生毒副作用。

(二)煎药用水煎药用水以无污染的井水、长流水为好,现在城市里,则多以自来水为主。

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

但必须是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

加水多少也是煎好药的重要一环。

加水量的掌握,原则上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来确定。

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

若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而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少。

为了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

煎煮之前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

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三)煎煮火候煎煮中药还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的长短。

一般药物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

解表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

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以使有效成分能充分溶出。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煎药必读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煎药必读

先煎
②某些有毒药物可经过先煎1—2小时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附子、生草乌、生川乌等。附子、制川乌、制草乌先煎是为了减毒,先煎时间控制在 60~90 min 为宜。
降低毒性
研究发现,附子、制川乌、制草乌中双酯型生物碱性质不稳定,遇水、加热易被分解或水解其C-8 位上的乙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 1 分子乙酸,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原碱,即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中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其毒性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的 1/200~1/500,毒性降低;再进一步水解,其 C-14 位上的苯甲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 1 分子苯甲酸,得到亲水性氨基醇类乌头原碱,即乌头原碱、中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其毒性仅为双酯型生物碱的 1/2 000~1/4 000,毒性显著降低。物碱水解过程如图 1 所示。
中药在煎药前为什么不宜淘洗?
煎药前不必用水洗药,因为某些中药含有糖和苷类等易溶于水的物质;还有些中药是经过炮制的,如添加蜜、醋和酒等,若用水洗,会丧失一部分有效成分,药物的气味会散失,降低药效。 另外中药在做成中药饮片前会净选和加工炮制,总灰分是达到国家标准的。
中药为什么要煎两次?延长时间煎一次可以吗?
中药在煎煮前为什么要浸泡?泡多长时间为宜
如果不预先用凉水浸泡,直接用快火去煎或者开水煎煮会使药材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以致阻塞药片毛细管的通道孔隙,水分难以进入而有效成分又难以向外扩散,故有效成分不容易煎出,药物的疗效不能充分发挥。以花、叶、草类等药为主的方剂,需及浸泡20-30分钟;以根、茎、种子、果实类等药材为主的方剂、需浸泡60分钟。但浸泡时间也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或霉变。
加水量 现代算法 根据吸水率和蒸发量
加水量=吸收常数ml/g×饮片质量+预取药量ml+损耗量200ml k=1.5ml/g 1.3k0-0.9k0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汤液汤剂的质量,若加水不足会造成药材浸煮不充分,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溶出率相应降低;加水量过多,药汁浓度太低,浓缩可能会破坏部分药材的有效成分,不便服用,降低病人依从性。吸收系数与方剂的功效、方中药物的药性,质地、干湿度、粗细、品级、药用部位等因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煎煮法说明
1. 浸泡:
将所有药物用冷水浸泡一小时(用砂锅或不锈钢锅都可以,但不要用铝锅、铁锅或铜锅。


2. 煎煮
(1)第一煎:大火煮开,改小火继续煎煮25分钟左右(维持沸腾状态即可),煎好后将药液倒出;
(2)第二煎:重新向锅里加入冷水,再用大火煮开,改小火再煎15分钟左右(维持沸腾状态即可),煎好后倒出药液。

3.服法:
将两煎药液混匀,约300—500毫升(三纸杯),分每天两到三顿温服,每次服150毫升左右,饭后两个小时服用,推荐上午10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

备注:以上是最一般的煎服方法,如时间允许,也可以分两次分别煎服,如有特殊,门诊会做特殊说明。

煎煮法说明
1. 浸泡:
将所有药物用冷水浸泡一小时(用砂锅或不锈钢锅都可以,但不要用铝锅、铁锅或铜锅。


2. 煎煮
(1)第一煎:大火煮开,改小火继续煎煮25分钟左右(维持沸腾状态即可),煎好后将药液倒出;
(2)第二煎:重新向锅里加入冷水,再用大火煮开,改小火再煎15分钟左右(维持沸腾状态即可),煎好后倒出药液。

3.服法:
将两煎药液混匀,约300—500毫升(三纸杯),分每天两到三顿温服,每次服150毫升左右,饭后两个小时服用,推荐上午10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

备注:以上是最一般的煎服方法,如时间允许,也可以分两次分别煎服,如有特殊,门诊会做特殊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