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简介(教学PPT)
第4讲 西南联合大学
(二)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匮乏
西南联大图书8 年合计约48000 册。 仪器设备也十分简陋缺乏。 back
(三)师生艰苦的生活条件
由于物价暴涨,教师薪金无 法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外兼 差。 学生的吃住条件也十分艰难。
back
三、西南联大的教学
教师队伍强大,能开设丰富 的课程(约1600多门)。 学校十分重视基础课教学, 强调给学生打下宽厚、扎实 的基础。 由著名教授给学生讲授基础 课程。 选修课多,学生选择余地大。 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讲座经常 举办。 学校严把学生质量关。 back
back
四、西南联大的学术成就
• 1946年5月4日,梅贻琦宣布西南联大正式 结束。 • 自1937年11月1日至1946年5月4日在西南 联大就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8000余人, 毕业3807人。
• 联大校友后来取得特别突出成就的有: •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2人:杨振宁、李政道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3人:黄昆、刘 东生、叶笃正。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6人:屠守锷、郭 永怀、陈芳允、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 • 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先后有164人当选。 •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西南联大在那样艰苦 的条件下,反而取得了十分巨大的、甚至 连当今大多数大学也无法企及的成绩?
二、艰苦的办学条件
• (一)经费短缺 • (二)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匮乏 • (三)师生艰苦的生活条件
(一)经费短缺
从长沙临大开始,学校经费完全由国库支付。 1937 年9 月,国民党政府将国立学校的经费改按7 成拨发。 临大迁到昆明后,政府则仅拨付7 成经费中的4成,所余3 成又 按规定全部上缴。 back
西南联合大学
[讲授要点] 讲授要点]
• • • • 一、从长沙临大到西南联大 二、艰苦的办学条件 三、西南联大的教学 四、西南联大的学术成就
西南联大
为团长
黄师岳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1938年2月20日,旅行团师生启程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2月20日,湘江直下洞庭,25日到常德,28日到桃源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3月6日到沅陵,12日到芷江,13日到晃县,17日过湘黔交界处鲶鱼堡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3月25日到达炉山(今凯里),访问了苗寨
从长沙到昆明
张伯苓
从长沙到昆明
长沙临时大学
筹备办校: 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令正式宣布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就校舍、 经费、院系设臵、组织分工开始工作。 报到注册: 1937年10月18日正式开始报到,24号截止,25号开始注册选课。 到1938年底,学生数达到1500多人。 院系设臵:
文、理、工、法商
从长沙到昆明
西南联大奇迹
联 大 精 神
无私
人对事而言是奉献和敬业
什么是无私?
人对人而言是友爱和互助
西南联大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但当时师生在这 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保持了一种很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敬 业精神。敬业精神表现在学术上,是对知识的不断追求, 在艰苦条件下不放弃科学研究。
西南联大奇迹
联 大 精 神
学生均个个出色。
西南联大奇迹
北大海 南开山 清华云
再如北大向来对体育不重视,而清华、南开则极重视。在西南
联大,体育也很受重视,是必修课,不及格不准毕业。但有时 又保持了一定的北大宽容之风,往往重在参与,学生只要坚持 上课,都能及格,所以联大在校风上往往体现出三校融合并存 的特点。北大的宽容自由、清华的规矩严谨、南开的活泼开拓, 合而为一。
钱穆
西南联大奇迹
北大海 南开山 清华云
第一章西南联大的建立与发展分析PPT课件
《明定国是诏》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
多主变法自强。迩来诏书数下,如开特
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
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义施行。
惟是风气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
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
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试问
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
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16Βιβλιοθήκη (三)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采取的革新措施:“思想自由,兼容并 包”的学术精神,网罗众家,广延名师; 调整学制,扩大文科和理科,停办工科 和商科,实行选科制;设立评议会,各 系成立教授会,推选主任1名,实践教授 治校;破除学生读书做官、专己守残的 积习,树立大学传播知识、探究学理的 本位;首开男女同校之举等。
强弱相形,贫富悬殊,岂真能制梃以挞
坚甲利兵乎?
10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
,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
旧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
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承成袭,譬之冬裘
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
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
,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
15
1905年5月28-29日,京师大学堂举行第一 次全校运动会。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具有现代 内容和形式的运动会,在中国体育史上有着光 辉的一页。
辛亥革命后,1912年2月,中国近代著名启 蒙思想家严复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同 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 任校长。此时,北京大学共设有文、理、法、 工、商、农(1914年3月分出,独立为农业专 门学校)等科目的本科和预科教育,与京师大 学堂时期相比,结构上向现代大学推进了一大 步。
西南联大简介ppt课件
盘西化”论 • 无教学大纲,教师自编教材,讲授内容自定,发挥所长,独立讲授 • “挂牌上课” • 看书自由、上课自由、转系自由 • 北大传统、清华校风
11
• “大学不是行政机构, 教授是这里的主人。有
教授才有大学,大学是 依赖教授而存在的”
梅贻琦
• “校务公开、责任分担、 师生合作”
• “教授治学、学生求学、 职员治事、校长治校”
蒋梦麟
张伯苓
12
• 西南联大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著名教授,可谓大师 云集,群星灿烂。他们大都有留学美欧、日本的经历,据统计, 联大179位教授中,仅23位未留过学。文科教授中有国学根底深 厚的学者,有学贯中西的大师,有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 家。如中文系有闻一多、朱自清、王力、罗庸、唐兰、刘文典、 沈从文等;历史系有雷海宗、陈寅恪、钱穆、吴晗等;外文系 有吴宓、冯至、钱钟书、吴达元、叶公超、闻家驷等;法商学 院有张奚若、陈岱孙、陈序经、钱端升、潘光旦等;哲学心理 系有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等。理工学科有华罗庚、江泽涵、 杨武之、姜立夫、陈省身、周培源、吴有训、赵忠尧、吴大猷、 张文裕、王竹溪、杨石先、曾昭伦、苏国桢、李继侗、赵九章、 刘仙洲等。据统计,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61人,其中 曾在西南联大任过教的教师共27人,数理组28人中有11人,生 物组25人中有6人,人文组28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 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 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 响。”
• “我绝对不能再做那政府任 命的校长。”
• “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 大学校长。”
• “世界上有这种不自由的大 学么,能甘心仰这些官僚的 鼻息么?” ——蔡元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pt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ptt 西南联大的创办奠定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这是我所向往的城市学校。
这个学校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曾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奠基者的摇篮”。
本课中我们通过阅读《蒋介石在西南联大中的演讲》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西南联大的创办背景和它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章开头,作者简要介绍了西南联大的创办背景。
西南联大位于四川成都,创办于昆明,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国立综合性大学,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为了推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设立的。
文章特别强调了这所学校的与众不同之处,它有着极高的社会使命感和教育理念。
文章中指明,西南联大的创办是一种伟大的历史选择。
文章通过蒋介石的讲话,介绍了这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目标。
希望通过西南联大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培养合格的人才来服务社会。
文章强调了西南联大的国际化特色,通过跨国考试选拔优秀学生和引进海外先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文章还表达了作者对于西南联大的景仰和致敬之情。
作者对于西南联大的创办背景有一定了解,并从中得到启发和鼓舞。
作者对于西南联大的教育模式的赞美之词非常动听。
作者认为,这所学校的创办对于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能忽视。
文章强调了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启示,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发展方向。
西南联大的八年生涯是一段辉煌的历史长河。
我被文章中对于西南联大的描写深深地吸引了。
我被西南联大的创举所感动。
我对于蒋介石这位爱国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西南联大的一员,为推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自己的努力。
通过这篇文章,我了解到了西南联大的伟大历史地位,以及它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贡献。
文章中充满激情的文字唤醒了我的求知欲望,让我对于西南联大这所学校充满了向往之情。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有朝一日我也能成为西南联大的一员,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西南联大的创办奠定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
西南联合大学
当时的教授和师生到达蒙自后,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 热烈欢迎。蒙自县政府纷纷为师生们安排校舍和住宿,当 地士绅也热情地为师生提供服务。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教室 和师生宿舍分散于蒙自城区各地,现存旧址5处,即哥胪 士洋行、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周家宅院、王 家旧宅。其中,哥胪士洋行、周家宅院、王家旧宅为联大 师生宿舍,法国领事府、蒙自海关税务司署为教室并住有 部分师生。 1938年,由于中央初级航空军官学校由广西桂林迁到蒙 自,需要占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校舍和附近的空地,西 南联大校总部指示让出蒙自。8月底,学生考试完毕后, 师生便陆续迁往昆明。9月3日,朱自清教授由蒙自迁到 昆明。至此,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全部迁出蒙自。
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4月4日,西南联合大学建于昆明
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
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发动侵华战争。为保 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 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 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 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
73年前的5月4日,在全国地无分 南北、人无分老幼、共赴国难、 一致抗战的烽火岁月里,一群怀 着教育救国梦想的莘莘学子和专 家教授辗转数千公里,经过陆路、 海路,沿途克服千难万险来到云 南,其中文法学院的师生来到蒙 自,并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他们 的学习之路。 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蒙自分 校文法学院正式开学。这些学者 师生在蒙自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 月,同时也给蒙自当地带来了巨 大影响。
西南联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 神和西方现代大学精神在特定 历史条件下的结晶,既体现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爱国、 民主、科学的主流意识,又承 接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 光荣历史传统,更突出了抗战 烽火中联大自身的精神特质, 堪称大学精神之典范
西南联大背景介绍
西南联大背景介绍2008年01月17日19:43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中小]来源:搜狐读书频道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令人难忘的一页。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天津私立一学期后,学校迁昆明,1941-1945年8月的西南联大正是其教学科研成就最丰硕的时期。
西南联大从长沙临时大学时起,先后几次校分两地。
1941年叙永分校撤消,全校作为一个整体才告安顿。
以后虽然还曾有过日军窥伺滇西南,日军直驱入桂黔的紧急军事战况,但联大均以岿然不动的态度以应之,校内教学如常,有序不紊。
1941年-1945年8月,这是西南联大教学科研成就最为突出的时期。
西南联大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
文科的教授,大多数都是中西兼通的学者。
专长外国语言文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的名教授,无不具有深厚的国学基础以及对本国国情较深入的了解。
擅长中国文史哲方面研究的名教授,有的将外国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运用来处理中国传统的学科,已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如陈寅恪对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的研究,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等。
有的是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人物如朱自清,他对中国现代文学以及中国古典文学陶渊明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尊重。
联大几位中文系和历史系的教授,虽未曾出国留学,但其学术造诣很深。
如罗常培不仅是中国音韵学专家,对国外研究中国学的状况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在理工科方面,联大的几位年纪稍长的教授,称得上是中国近代若干基础学科和工程技术学科的开创者、奠基人,如饶毓泰、吴有训、叶企孙、黄子卿、孙云铸、袁复礼、吴大猷、施嘉炀、李辑祥、顾毓王秀等。
而一些在抗日战争前后回国的年轻教授,如华罗庚、陈省身、王竹溪等,学术造诣较高,了解国外学术发展的情况,因而使联大的教学能接近国际水平。
早期西南联大的学生,原是北大、清华、南开的肄业生,学生素质较高。
1938年后,由于报考联大的人数较多,且多属高分段学生,因而学生质量在全国范围内仍位列前茅。
第一章西南联大的建立与发展分析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 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旧 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而 论,五帝三王不相承成袭,譬之冬裘夏 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 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 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 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 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 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腾其 口说,总期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 变之士。
美国得款:3200万两白银(合2440 多万美元),本息合计5335万美元。美国 得到的赔款数,扣除它自称的“实际赔 款”数(包括出兵中国镇压义和团的 “军费赔偿”,美国在华商人和传教士 的“损失赔偿”),还多出1100余万美 元。
退款数额:2892万美元(1909年至1940 年将减赔额款本息) 用途唯一:中国政府派遣留美学生(包括 举办留美预备学堂)。
二、中外学者对西南联大的评价
闻黎明: [美]约翰· 伊思雷尔:
三、怎样学习西南联大史? (一)想方设法进行史料的收集与印证。
王国维的研究方法:“①取地下之物与纸上 之遗文互相释证;②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 籍互相补正;③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 互释证。”(陈寅恪:为《王静安先生遗书》 所《序》) 傅斯年:动脚动手找资料。
效果:至1937年7月,北大共有文、理、法 三个学院14个系。各系都有一批著名学 者。北大保持着全国著名高等学府的地 位。
二、“退款办学”与清华大学的建立和发 展
(一)清华学堂--“退款办学”的产物
“庚子赔款”: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11 国帝国主义签订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赔款45000万两白银,分39年至1940年还清,本 息总计98000万两。
西南联合大学16页PPT文档
当时的教授和师生到达蒙自后,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 热烈欢迎。蒙自县政府纷纷为师生们安排校舍和住宿,当 地士绅也热情地为师生提供服务。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教室 和师生宿舍分散于蒙自城区各地,现存旧址5处,即哥胪 士洋行、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周家宅院、王 家旧宅。其中,哥胪士洋行、周家宅院、王家旧宅为联大 师生宿舍,法国领事府、蒙自海关税务司署为教室并住有 部分师生。 1938年,由于中央初级航空军官学校由广西桂林迁到蒙 自,需要占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校舍和附近的空地,西 南联大校总部指示让出蒙自。8月底,学生考试完毕后, 师生便陆续迁往昆明。9月3日,朱自清教授由蒙自迁到 昆明。至此,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全部迁出蒙自。
由于昆明的校舍紧张,校务委员会到 处打听,准备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开分 校。后来,当时的北大校长蒋梦麟从 一位朋友那里了解到,蒙自海关和哥 卢士洋行闲置,可以做分校校舍。经 过校委会考察后决定,把一部分学院 迁到蒙自,开办一个分校。西南联大 设文学院、法商学院、理学院、工学 院、师范学院,共26个系,以及两个 专修科、1个选修班,其中文学院、法 商学院于1938年4月迁至蒙自办学, 合并为“文法学院”,又称西南联大 蒙自分校。
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4月4日,西南联合大学建于昆明
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
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发动侵华战争。为保 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 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 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 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特定 历史条件下的结晶,既体现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爱国、 民主、科学的主流意识,又承 接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 光荣历史传统,更突出了抗战 烽火中联大自身的精神特质, 堪称大学精神之典范
西南联大背景介绍
西南联大背景介绍2008年01月17日19:43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中小]来源:搜狐读书频道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令人难忘的一页。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天津私立一学期后,学校迁昆明,1941-1945年8月的西南联大正是其教学科研成就最丰硕的时期。
西南联大从长沙临时大学时起,先后几次校分两地。
1941年叙永分校撤消,全校作为一个整体才告安顿。
以后虽然还曾有过日军窥伺滇西南,日军直驱入桂黔的紧急军事战况,但联大均以岿然不动的态度以应之,校内教学如常,有序不紊。
1941年-1945年8月,这是西南联大教学科研成就最为突出的时期。
西南联大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
文科的教授,大多数都是中西兼通的学者。
专长外国语言文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的名教授,无不具有深厚的国学基础以及对本国国情较深入的了解。
擅长中国文史哲方面研究的名教授,有的将外国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运用来处理中国传统的学科,已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如陈寅恪对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的研究,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等。
有的是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人物如朱自清,他对中国现代文学以及中国古典文学陶渊明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尊重。
联大几位中文系和历史系的教授,虽未曾出国留学,但其学术造诣很深。
如罗常培不仅是中国音韵学专家,对国外研究中国学的状况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在理工科方面,联大的几位年纪稍长的教授,称得上是中国近代若干基础学科和工程技术学科的开创者、奠基人,如饶毓泰、吴有训、叶企孙、黄子卿、孙云铸、袁复礼、吴大猷、施嘉炀、李辑祥、顾毓王秀等。
而一些在抗日战争前后回国的年轻教授,如华罗庚、陈省身、王竹溪等,学术造诣较高,了解国外学术发展的情况,因而使联大的教学能接近国际水平。
早期西南联大的学生,原是北大、清华、南开的肄业生,学生素质较高。
1938年后,由于报考联大的人数较多,且多属高分段学生,因而学生质量在全国范围内仍位列前茅。
西南联大PPT课件
13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3月30日抵贵阳,4月8日到镇宁,访问了火牛洞
14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4月9日观黄果树瀑布
15
西迁入滇
从长沙到昆明
4月16日到达盘县,19日进入云南省
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到达云南 沾益,地保敲锣让老百姓不要抬 高物价
16
西迁入滇
从长沙到昆明
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到达云南平彝
曾昭抡
闻一多
查良铮
29
从长沙到昆明
驻足昆明
1938年4月2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
30
驻足昆明
从长沙到昆明
拥挤的学生宿舍
校舍内每间学生宿舍内放 20张双层木床,学生用床 单和帐子把紧靠的两床隔 开,以减少干扰
西西南西南图联南联书大联大馆教大旧学校宿环园舍 境
31
西南联大奇迹
自古中国就有文人相轻之俗,众文人集中在一起,书呆子气发, 非闹的一团糟不可。 北大、清华、南开的师生们,却在西南联大九年之间,团结合作, 亲密无间。 不仅为此还了各校原有的优点和特点,而且吸引各校之长,形成 了独具特色的西南联大校风。
32
西南联大奇迹
北大海 南开山 清华云
北大:兼容并包的“民主、自由”风气浓厚
清华:具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传统,在教学上以严谨认真著称, 要求高,标准严
南开:注重研究社会实际问题
33
西南联大奇迹
北大海 南开山 清华云
三校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和历史联系 提倡通才教育 强调教授治校,实行民主管理 注意网罗和发现人才 都有“民主、爱国、科学”传统
长沙临时大学
办学条件——东租西借
长沙韮菜园圣经学校——理学院、法商学院、工学院土木系 陆军第四十九标三座营房——男生宿舍;涵德女校——女生宿舍 湖南大学——工学院机电系和机械系 衡阳南岳圣经分校——文学院 重庆大学——化工系
西南联大(详)
梁思成设 计的茅草 房校舍
• 不少学生从沦陷区两手空空跑到昆明,失去了家庭支持,几乎一贫如 洗,只靠学校发放的一二十元补助金维生。 • 学生潘琰总是最后一个去食堂,因为可用饭费一半价格买到锅巴,那 锅巴一半以上是砂子、老鼠屎,连倒泔水的农民都不要,猪都害怕。 潘琰把锅巴买回去,用开水淘一遍,然后再用盐巴水泡着吃。 • 有个同学在日记中记录了他的窘境:“学校快开学,纸笔都成问 题……” • 大家慢慢意识到贫穷的日子将会持续下去。于是学生当掉冬衣购买秋 天新学期的参考书,天气变冷时又把书当掉,把冬衣换回来。
1937——1946
• 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 “最穷大学”,是世 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是中国教育史上的 “珠穆朗玛峰”。
一、万里南迁
• 1937年,侵华日军发动“七七事变”,战火迅速燃遍整个华北,华 北岌岌可危。 • 同年8月28日,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接到国民政府教育 部要求:三校南迁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 • 12月,长沙临时大学刚开学,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日军对长沙 狂轰滥炸。 • 为保文脉,临时大学决定西迁。 • “兵分三路,水陆兼进前往昆明。” • “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就这样开始了。
战乱和灾荒下濒临死亡的贫民(1944-1946湖南)
面对濒死的儿童,为什么无人伸以援手?
三、刚毅坚卓
• 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为躲避日机轰炸,教授们住得很分散。华罗 庚每天要瘸着腿步行十几里路来上课,但从 不迟到。 • 钱穆为了写《国史大纲》,住在偏远的寺庙 里,需要每周四一早坐火车去昆明,才能赶 上晚七时的课。到课堂时,发现很多校外旁 听生,“争坐满室”,钱穆不得不爬上学生 的课桌“踏桌而过,始得上讲台”。
• 孔祥熙曾拨十万大洋给西南联大建澡堂和改善伙食,联大师生全 体投票,一致同意将这笔钱捐给昆明人民,以报收留之恩。 • 抗战时期,教育部曾规定大学里凡兼任行政工作的教授每人发给 一笔“特别办公费”,但在西南联大,各院系负责人就不愿拿这 笔钱,并上书校方:“抗战以来,从事教育者无不艰苦备尝——
西南联大简介
“前人讲过的我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 过的。” ——陈寅 格
“联大传统并未在逝去的岁月中冻僵,却已成为中 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追随北大前 校长蔡元培、清华梅贻琦、南开张伯苓的传统, 联大为东西方文化 在中国土壤上喜结良缘作出了 榜样……这所大学的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
❖ “教授治校”,顶撞陈立夫
❖ “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 而百虑,岂可以刻板文章,勒令从同。”
❖ “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 规,行之多年,纵不敢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尚无流弊, 似不必轻易更张。”
❖ 教授不加入国民党
学术自由
❖ “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随蔡孓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 自由之使命。昔之所谓新旧,今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 探讨之机会。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 于此注意也。”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J.依色雷尔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
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
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
中文系教授罗膺中(罗庸)
成茅草顶。
日军 1938年9月13日首次空袭昆明,此后轰炸不断,联 大屡遭损失。经费图书设施极度短缺,学生住房简陋, 人多拥挤不堪,每逢刮风下雨,经常屋漏墙倒。教师生 活状况同样窘迫,每当有断炊之虞,联大教授们甚至纷
纷典当衣物。
西南联大成就辉煌的教育逻辑
❖ 政府无力干预,自治传统得以延续 ❖ 追求学问真理,师生享有学术自由 ❖ 坚持民主办学,教授治校 ❖ 一代名师主政,办学理念引导发展 ❖ 师资力量雄厚,硕学宏儒荟萃一堂
西南联大
美国学者易社强以“中帮三十载、西土一千 年”盛赞西南联合大学取得的成就。
西南联的取得如此成就得原因 是什么呢?
给我们留下那 些启示呢?!
西南联大艰苦的条件
学生宿舍 艰
难 困 苦 不 堕 壮 志
刚毅坚拙—永恒的精神
没有统一的课本 都 可 以 借 给 学 生 抄 写 完 得 的 手 稿 学 给 们 把 课 教 师 多 教 心 。 老 很 的 的 , 有
。
生 , 甚 至 自 的 己 刚 新 最 研 究 己
自 程 都 用 英
材 来 校 自 国 语 讲 授 大 , 联 材 一 教 外 统 没 有 学
耀眼成就边陲诞生
• 在昆明,金岳霖 金岳霖写成了《知识论》, 金岳霖 • 在蒙自,钱穆完成 钱穆完成《国史大纲》,成为当年大学“ 钱穆完成 中国通史”教材 • 在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吴大猷 吴大猷的《多原子分 吴大猷 子的振动光谱及结构》,张青莲 张青莲的《重水之研究》, 张青莲 赵九章的《大气之涡旋运动》,孙云铸的《中国古 生代地层之划分》,马大猷 马大猷的《建筑中声音之涨落 马大猷 现象》,闻一多的《楚辞校补》,冯友兰的《新理 学》,陈寅恪 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汤用彤 汤用彤的 陈寅恪 汤用彤 《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无一不是各领域的经典。
阻 挡 对 知 识 的 渴 望 有 没 毫 丝 件 条 的 苦
艰
高 涨 精 神 的 支 柱 热 ———— 国 爱 的
耀眼成就边陲诞生
• 在建校不到40年、独立办学不到9年的时间 里,西南联合大学创造了世界大学史上的 奇迹:培养了8000学生,涌现出一批大师 级人物。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 者,6位是联大校友;2000年以来国家最高 科技奖的获得者,3位是联大毕业生;解放 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学生90人;联大学 生杨振宁、李政道是本土培养的二位诺贝 尔奖获得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西化”论 • 无教学大纲,教师自编教材,讲授内容自定,发挥所长,独立讲授 • “挂牌上课” • 看书自由、上课自由、转系自由 • 北大传统、清华校风
2020/5/1
11
• “大学不是行政机构, 教授是这里的主人。有
• “教授治校”,顶撞陈立夫
• “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 而百虑,岂可以刻板文章,勒令从同。”
• “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 规,行之多年,纵不敢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尚无流弊, 似不必轻易更张。”
• 教授不加入国民党
2020/5/1
孓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 自由之使命。昔之所谓新旧,今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 探讨之机会。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 于此注意也。”
2020/5/1
5
2020/5/1
6
1944年,学校财政 困难,被迫将校舍 铁皮屋顶卖掉,换 成茅草顶。
日军 1938年9月13日首次空袭昆明,此后轰炸不断,联 大屡遭损失。经费图书设施极度短缺,学生住房简陋, 人多拥挤不堪,每逢刮风下雨,经常屋漏墙倒。教师生 活状况同样窘迫,每当有断炊之虞,联大教授们甚至纷 纷典当衣物。
2020/5/1
16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J.依色雷尔
2020/5/1
15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 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 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 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 “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 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 还燕碣。 ——中文系教授罗膺中(罗庸)
• “我绝对不能再做那政府任 命的校长。”
• “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 大学校长。”
• “世界上有这种不自由的大 学么,能甘心仰这些官僚的 鼻息么?”
——蔡元培
2020/5/1
9
• 由于延续了北京大学的自治传统,西南联大对于政府当局 发出的有可能损害大学发展的种种要求敢于抵制,从而在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学的独立性和正当利益。
教授才有大学,大学是 依赖教授而存在的”
梅贻琦
• “校务公开、责任分担、 师生合作”
• “教授治学、学生求学、 职员治事、校长治校”
蒋梦麟
张伯苓
2020/5/1
12
• 西南联大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著名教授,可谓大师 云集,群星灿烂。他们大都有留学美欧、日本的经历,据统计, 联大179位教授中,仅23位未留过学。文科教授中有国学根底深 厚的学者,有学贯中西的大师,有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 家。如中文系有闻一多、朱自清、王力、罗庸、唐兰、刘文典、 沈从文等;历史系有雷海宗、陈寅恪、钱穆、吴晗等;外文系 有吴宓、冯至、钱钟书、吴达元、叶公超、闻家驷等;法商学 院有张奚若、陈岱孙、陈序经、钱端升、潘光旦等;哲学心理 系有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等。理工学科有华罗庚、江泽涵、 杨武之、姜立夫、陈省身、周培源、吴有训、赵忠尧、吴大猷、 张文裕、王竹溪、杨石先、曾昭伦、苏国桢、李继侗、赵九章、 刘仙洲等。据统计,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61人,其中 曾在西南联大任过教的教师共27人,数理组28人中有11人,生 物组25人中有6人,人文组28人中有10人。
2020/5/1
7
西南联大成就辉煌的教育逻辑
• 政府无力干预,自治传统得以延续 • 追求学问真理,师生享有学术自由 • 坚持民主办学,教授治校 • 一代名师主政,办学理念引导发展 • 师资力量雄厚,硕学宏儒荟萃一堂
2020/5/1
8
自治传统
• “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 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
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 响。”
2020/5/1
西南联大校旗
西南联大校徽
2
• 8位“两弹一星”元勋
赵九章、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王希季、陈 芳允、屠守锷、杨嘉墀
• 171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师79人,学生92人)
• 诺贝尔奖两人
杨振宁、李政道
2020/5/1
3
西南联大鸟瞰
2020/5/1
4
1939年联大新校舍建成时的图书馆
1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战时期在云南昆 明,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及私立南开大学共 同组成的一所大学。校务由当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京大 学校长蒋梦麟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共同管理。西南联大自 1938年5月4日正式开课,直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设立时间共8 年整。它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3800余人。抗战胜利以后, 西南联大解散,北大、清华、南开分别迁回北平、天津复校。
2020/5/1
13
“前人讲过的我不讲, 近人讲过的我不讲, 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 我自己过去讲过的, 也不讲,现在只讲未 曾有人讲过 的。” ——陈寅格
2020/5/1
14
“联大传统并未在逝去的岁月中冻僵,却已成为中 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追随北大前 校长蔡元培、清华梅贻琦、南开张伯苓的传统, 联大为东西方文化 在中国土壤上喜结良缘作出了 榜样……这所大学的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