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中国 2 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及解读——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工作组

《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通过检索20021120175 31Pu bmed、Cochrone、Embase、CNKI四大数据库,收集汇总了国内外已经开展的针对各类食物与糖尿病发生、发展关系的循证医学研究成果,并采用GRADE系统对研究证据强度及等级进行了评价,提出推荐意见;旨在将食物与血糖控制相关问题的科学证据,用简短易懂的语言,为糖尿病患者合理膳食提供科学指导。
鉴于不同类型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有一定的共性部分,因此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也可参考借鉴。
011 核心推荐及依据推荐一:合理饮食,吃动平衡,控制血糖关键推荐(1) 科学饮食,规律运动,培养良好生活方式确诊糖尿病后,就要做好长期血糖控制的准备。
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很多,其中患者可自我调控的因素均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饮食、运动、作息、情绪等。
学习并掌握科学的饮食、运动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科学饮食是所有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也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不可或缺的措施。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在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调整饮食结构,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并达到平稳控糖、降低血糖波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
规律运动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作用,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显著降低2 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不同时间运动对餐后血糖影响不同,餐后散步对降低餐后血糖更有效[1]。
相比较而言,高运动强度对餐后血糖控制的效果更好,如快走或慢跑比散步降低餐后2h血糖效果更显著[2]。
不恰当的运动方式或强度易造成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心绞痛发作、猝死等、代谢紊乱以及骨关节韧带损伤,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运动安全。
运动方案的调整应遵循由少至多、由轻至重、由疏至密等原则调整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Company Logo
不同热量饮食营养成分分配
总能量 (kcal) 总交换 谷类 (单位) 粳米 (g) 蔬菜类 (单位) 青菜 (g) 水果 (单位) 瘦肉类 (单位) 牛肉 (g) 豆乳类 (单位) 牛奶 (g) 油脂类 (单位) 豆油 (g)
1000 1200
12 14.5
6 8
150 200
Company Logo
常见食物血糖指数GI(55-70) 食物 葡萄糖 大米饭 GI 100 83 食物 芋头 藕粉 GI 48 33
烹调方式对血糖指 数的影响 食物 土豆 (煮) GI 66
常见食物饱腹指数SI 食物 白面包 蛋糕 SI 100 65 食物 全买面 包 炸薯条 SI 157 116
土豆泥
粗粉条 细粉条 甘薯 (蒸)
73
14 17 51
奶酪
薯片 雪糕 爆米花
146
91 96 154
牛肉
兔 香蕉 葡萄
176
225 118 162
山药
甜玉米
51
55
樱桃
香蕉 (熟)
22
52
甘薯 (煮)
甘薯粉
54
35
燕麦粥
米饭
209
138
苹果
197
Company Logo 202 橙子
目
录
1
2
糖尿病饮食概况 临床常见饮食误区
摄入适量的膳纤维,改善二便,控制血糖,降血脂,但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 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影响其它营养素的吸收。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病人怎么吃,
吃什么,
什么时间吃?
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目
录
1
2 3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健康。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的原则是通过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和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治疗的主要原则,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一、饮食控制饮食控制在糖尿病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患者应通过选择适当的食物和调整饮食结构来控制血糖水平。
以下是一些饮食控制的原则:1. 控制总体热量摄入: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每餐的总热量摄入。
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患者,需要限制总热量摄入,以达到减重的目的。
2.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应合理分配每餐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采用低糖饮食,限制糖和简单糖的摄入,增加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类、蔬菜和豆类)的摄入。
3. 控制脂肪摄入量:合理控制脂肪摄入,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橄榄油、鱼油等。
4. 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但摄入量过多也会对肾脏造成负担。
糖尿病患者应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同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5. 控制饮食种类和分餐次: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同时,适当分餐次,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
二、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控制血糖水平。
以下是一些有益的运动原则:1. 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一般来说,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和无氧运动(如力量训练)可以结合进行。
2. 坚持规律运动:糖尿病患者应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
3. 注意运动前后的饮食: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应适当进食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液体和碳水化合物。
二级糖尿病护理计划书

二级糖尿病护理计划书根据患者目前的病情及医生的诊断信息,制定以下二级糖尿病护理计划书。
一、饮食计划:1. 控制摄入糖分和碳水化合物,避免高糖高热量食物。
2.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多选择粗粮和全麦面包。
3. 分餐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二、运动计划:1. 每天坚持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等。
2. 避免长时间久坐,定时起身活动。
3. 注意运动前后的血糖监测和调节。
三、药物治疗:1. 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药物处方用药,不擅自增减药量。
2. 定期复诊,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
3. 注意药物使用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四、定期检测:1. 患者需定期测量血糖、血压等指标,并记录在日记本中。
2. 每季度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3. 关注并监测患者体重、肝肾功能等指标。
五、心理护理:1. 患者需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异常影响疾病控制。
2. 存在压力时,适时进行放松训练或寻求心理咨询支持。
3. 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交流,获得支持和理解。
以上护理计划书仅供参考,具体执行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及配合医生指导。
祝患者早日康复健康!六、教育指导:1.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包括病因、症状、并发症等内容。
2. 患者需了解饮食控制、运动计划、药物使用等方面的重要性和方法。
3. 给予患者家属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共同完成病情管理。
七、生活方式改变:1.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规律,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2.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对血糖的不利影响。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变化及并发症的可能。
八、监测反馈:1. 设置目标和标准,定期评估患者的糖尿病管理情况。
2.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病情控制在良好状态。
3. 对于异常指标及时处理并向医生报告,避免病情恶化。
在执行护理计划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执行力,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控制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家人及社会支持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挑战。
糖尿病治疗原则总则

原则总则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是最重要的,包括: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合理用药。
当前医学专家则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
一、免疫治疗在目前医学领域中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最新的治疗糖尿病方法增加了免疫治疗方法,以提升人体免疫系统来增强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比如日本进口免疫物质的“八/佰/壹/电/粉”效果就很好!这种物质可以纠正糖尿病患者的酸中毒。
这种酸中毒不是医学上一般酸中毒的概念,日本专家在研究这种物质对于"糖尿病"的过程中发现了胰岛的环境问题,胰岛在正常生理环境下,其酸碱度(P H值)应在弱碱(7.35-7.45)状态下,胰岛才处于正常功能,而"糖尿病"人的发病原因就是胰岛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造成糖代谢的功能下降。
因此它可以修复胰岛素功能。
二、营养治疗1、计算总热量按照性别、年龄、身高查表或者简易公式获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生活习惯等计算总热量。
休息状态成年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量25-30kcal,根据体力劳动程度做适当调整,孕妇、乳母、儿童、营养不良者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酌情增加。
肥胖者恢复体重应酌情减少,酌减恢复体重2、营养物质含量糖类约占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粮、面和一定量杂粮,忌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
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5%,伴有肾功能不全者,蛋白摄入减量(遵医嘱),脂肪约30%,控制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天。
3、合理分配每克糖、蛋白质(4kcal),每克脂肪(9kcal),将热量换算成食品后制定食谱,根据生活习惯、病情和药物治疗进行安排。
早中晚食物量可以按照1:2:2,或 1:1:1分配。
4、随访以上仅是原则估算,肥胖者在措施适当的前提下,体重不下降应该进一步减少饮食;消瘦的患者如果体重有所增加,其饮食方案也应该调整,避免体重继续增加。
糖尿病营养指导原则

糖尿病营养指导原则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
营养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
以下是糖尿病营养指导原则:1. 控制总能量摄入量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总能量摄入量,以维持合适的体重。
建议患者每天摄入的总能量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而定,但通常不应低于每天1200千卡。
2.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水平的主要营养素,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建议患者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该占总能量的45%-60%。
3. 控制脂肪摄入量脂肪是影响体重和血脂水平的主要营养素,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建议患者每天摄入的脂肪应该占总能量的20%-35%。
4.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重要营养素,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建议患者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应该占总能量的10%-20%。
5. 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食物中的胆固醇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食物中的胆固醇。
建议患者每天摄入的糖分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应超过300毫克。
6.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糖尿病患者需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建议患者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应该不少于25克。
7. 分餐进食糖尿病患者需要分餐进食,每天至少分为三餐。
建议患者每天早餐应该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午餐和晚餐应该控制饮食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8. 避免过度饮酒过度饮酒会影响血糖控制和增加并发症的风险,糖尿病患者需要避免过度饮酒。
总之,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合理搭配营养素,控制总能量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分餐进食,避免过度饮酒。
这些营养指导原则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原则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原则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 MNT)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部分。
MNT的目标是帮助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同时还要考虑到血脂管理、血压控制和总体健康。
以下是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一些基本原则:1.个体化:营养计划应该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体重、身体活动水平、食物偏好、文化背景以及糖尿病的类型和治疗目标进行定制。
2.平衡膳食:饮食应该包含来自所有食物组的平衡选择,确保充足的微量营养素和宏量营养素。
3.血糖控制:通过限制高糖食物的摄入、优化碳水化合物的类型和量来控制血糖水平。
4.碳水化合物计数或选择:学习如何计算餐饮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或使用“碳水化合物交换表”来帮助控制血糖。
5.纤维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
6.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7.监控蛋白质摄入:特别是对于患有肾脏问题的糖尿病患者,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
8.酒精摄入:如果患者选择饮酒,需要限制酒精的摄入,并在餐饮中考虑到酒精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9.定时进餐:定时进餐可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特别是对于那些使用胰岛素或某些口服降糖药的患者。
10.体重管理:对于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减重可以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和降低其他健康风险。
11.避免“糖尿病饮食”陷阱:没有特定的“糖尿病饮食”,而是应该关注整体饮食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12.教育与支持:患者应该接受有关如何管理饮食以控制糖尿病的教育,并获得持续的营养支持和咨询。
为了制定最有效的MNT计划,最好是由注册营养师(Registered Dietitian, RD)或具有糖尿病教育专业知识的医疗专业人员来协助患者。
常见慢性病的营养原则及食物选择

常见慢性病的营养原则及食物选择1.糖尿病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1.能量合理控制能量摄入量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
能量的供给根据病情、血糖、尿糖、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大小以及有无并发症确定。
2.蛋白质应适当增加蛋白质供给量,成人 1.2~1.5g/(kg•d),儿童、孕妇及营养不良的患者,可供给 1.5~2.0g/(kg•d),蛋白质可达到或高于总能量的20%。
伴有肾功能不全时,应限蛋白质摄入量,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而定,一般为0.5~0.8g/(kg•d)。
膳食中应有1/3以上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乳、蛋、豆制品等。
3.脂肪和胆固醇糖尿病患者膳食脂肪摄入不当时,易引发或加重高脂血症,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血管病变。
一般膳食脂肪占总能量20%~30%,其中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应少于10%;胆固醇摄入量应少于300mg/d,合并高脂血症者,应低于200mg/d。
4.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占总能量的50~60%为宜,一般成年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00~350g,相当于主食250~400g。
5.维生素补充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B2、PP、B12等)可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补充维生素C可防止微血管病变,供给足够的维生素A可以弥补患者难以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缺陷。
充足的维生素E、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能加强患者体内已减弱的抗氧化能力。
6.矿物质血镁低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视网膜病变;钙不足易并发骨质疏松症;锌与胰岛素分泌和活性有关,并帮助人体利用维生素A;三价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成分;锰可改善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锂能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因此,应保证矿物质的供给量满足机体的需要,适当增加钾、镁、钙、铬、锌等元素的供给。
但应限制钠盐摄入,以防止和减轻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7.水若无明显水肿、高血压等并发症可不限制水的摄入量,可以每天1200 ml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1.控制热能供给。
以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一般为20-25千卡/公斤体重/日;肥胖或超重的病人应控制热能摄入和增加热能消耗,逐步减轻体重。
2.蛋白质每日摄入量为1.0~1.5克/公斤体重/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及存在感染时为1.5~2.0克/公斤体重/日;儿童糖尿病为2.0~3.0克/公斤体重/日;合并肾功能不良者,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一般为0.5~0.8克克/公斤体重/日。
动物蛋白不低于蛋白质总量的33%,并补充一定量豆类蛋白。
3.适当降低脂肪供给量。
按每天每公斤体重0.7~1.0克。
烹调采用植物油,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300毫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时应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为200毫克。
4.严格控制摄入糖类的质量。
宜选用复杂糖类含量高的食物如:荞麦面、莜麦面、二合面(玉米面和黄豆面)、三合面(玉米面、黄豆面和白面)等;严格限制蜂蜜、蔗糖、麦芽糖、果糖等纯糖制品;甜点心、高糖分水果等尽量不食用;可用甜叶菊、木糖醇、阿斯巴糖等甜味剂代替蔗糖;食用水果,在空腹时为宜,并应酌减主食。
5.维持适宜血糖。
血糖过高可增加胰岛负担;过低易引起脂肪过度分解导致酮症酸中毒;适度高糖类饮食可改善糖耐量,也不增加胰岛素供给,还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6.维生素、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与糖尿病关系密切,尤其是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B12和维生素A等,应注意补充。
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适当增加钾、镁、钙、铬、锌等元素补充。
7.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降低血糖和改善糖耐量的作用,并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防止便秘等作用,太多可影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吸收;一般每1000千卡热能补充12~28克膳食纤维。
8.餐次分配比例。
全天膳食分配可按1/5、2/5、2/5,1/3、1/3、1/3和1/7、2/7、2/7、2/7的比例。
糖尿病饮食热能餐次分配比例特别重要,通常结合饮食习惯、血糖尿糖升高时间、服用降糖药、尤其是注射胰岛素时间及病情是否稳定等因素,来确定其分配比例。
尽可能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防止1次进食量过多加重胰岛负担,或1次进食量过少,发生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
9.糖尿病饮食是称重治疗饮食,对主食、副食、蔬菜、和烹调油,均应称重后烹调;采用食物交换法控制饮食,坚持终身饮食治疗。
食物交换法将食物分成6大类:主食类、蔬菜类、水果类、鱼肉类、乳类、油脂类,每个交换份可产生80或90千卡的能量。
根据食物交换单位的重量,随意组成食谱。
表1:食物交换份表-主食类
每主食类交换份可产90千卡能量,含有碳水化合物19克,蛋白质2克,脂肪0.5克
表2 食物交换份表-蔬菜类
每蔬菜类交换份可产生80千卡能量,含有碳水化合物15克,蛋白质5克
表3 食物交换份表-水果类
每水果类交换份可产生90千卡能量,含有碳水化合物21克,蛋白质1克
表4 食物交换份表-鱼肉类(含豆制品)
每鱼肉类交换份可产生80千卡能量,含有蛋白质9克,脂肪5克。
每乳类交换份可产生90千卡能量,含有碳水化合物6克,蛋白质4克,脂肪5克。
每油脂类交换份可产生80千卡能量,含有脂肪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