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偷东西那点事儿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东西”那点事儿
——用学生的方法解决问题、教育学生前言
在本案例中,其实拿东西即为各班常见的小偷小摸行为,为什么不称为偷东西,因为笔者认为,学生开始阶段的“偷”都是随意行为造成的。低段学生的自我行为意识不强,是非观很薄弱。之后又因为害怕惩罚,不敢承认。所以这时都是些“假偷“行为。而这些随意行为由于没有被周围人及时发现及引导,才会慢慢转变为“真偷”。本文中出现的事件都为学生初犯,故笔者都把它称为“拿”。
关于“拿东西”这事儿,每位老师遇到都会直摇头,因为这是一件麻烦事。小则铅笔橡皮纸张,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大则贵重物品、钱财。查来查去往往毫无头绪。每遇此等事件班主任是调查也不是,不调查也不是。而各位老师调查起来也是各有绝招。而这个时候班级里面总会有几个怀疑对象。时间一长,便会给带上“小偷小摸”的帽子。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那么该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呢?能够既教育了学生,又不伤害到学生呢?其实答案不在我们这里,学生身上就有着解决事情的方法,达到教育目的的方法。。
画面一
拿东西的人:小辰(化名)
一个胖胖的,模样可爱的女孩子。能说会道,做事能干,家境良好。
一日下午班队课,对活动结果进行颁奖。一等奖是一支钢笔。发完奖品过后没有多久,学生跑过来告诉我,发给她的那支钢笔不见了。因为刚发奖品不久,于是我再次让学生互查。很快发现钢笔在她的同桌小辰那边。而这时,小辰拿着钢笔对我说,是他妈妈买给她的。我把钢笔留下,当事人留下,其他学生放学。放学时,有些同学悄悄地对我说了他的想法:“老师,小辰一有好东西,早就在第一时间向别人炫耀了。”
在办公室里,小辰刚才瞬间苍白的脸色有了些许血色。我对她说:“真的是妈妈买的吗?”小辰不说话。我继续说:“有同学说:‘小辰只要一有好东西,早就在第一时间向别人炫耀了。’今天怎么藏得这么好呀?你能解答同学的疑问
吗?”过了片刻,见他掉着眼泪说:“那支钢笔是同桌的,我趁她不注意拿的。”事情水落石出了,我追问之前有些同学丢掉的东西是否也是她拿的。她摇摇头,我表示信任。
让小辰写清楚经过,也指导了她写了面对错误该怎么办。之后我问她,这张纸该怎么办?和她讨论以后,决定让父母签名以后,放在我这里。之后我所做的便是马上和她的爸爸联系,说清楚了事情的经过的同时,交代务必不要严惩这个孩子,只要加以指导就行。之后,发现过她拿过餐巾纸和老师的奖励卡,当然这两件事情也是以前事作为提醒,之后便没有这类事情发生了。
画面二
拿东西的人:小民(化名)
一天上午,学生课间对我说,她的一筒画笔丢了。是在前一天放学时,发现找不到了。我无奈地告诉她说:都发生了24小时了,那个拿彩色画笔的同学肯定把画笔藏好或者拿回家了。这个查起来有点难。暂时没有办法。老师只能够帮你发个短信,问问家长看。结果也是毫无消息。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一周。一次大扫除的时候,丢失彩笔的孩子在她的储物柜边上的地上发现了自己的彩笔盒子。由于周五我不在,当周一学生将这个情况告诉我的时候,我就知道好办了。在吃饭的间隙,我问了全班学生,谁发现了同学使用的水彩笔是不带盒子的。前几天同学丢了一盒,没过一会儿,就有人跑来告诉我说,小民有一盒彩笔,没有盒子,是用杯子装的。到了晚上,我给对方家长电话,了解那盒彩笔的由来。郑敏婕家长表示并不是他们买的,也问了孩子,孩子说是学校里的奖品,这样一来也就真相大白了。本想着第二天让郑敏婕主动向同学道歉,结果第二天,我有了新的收获。
一大早,一进教室就看到小民哭红着眼。我把她和丢笔的孩子叫到教室外面,本想让小民自己和对方道歉,没有想到丢笔的孩子说,小民已经在前一天的放学的时候和自己承认彩笔是她拿的,并且向她道歉了。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我问丢笔的孩子。
“小民说,她很害怕被老师知道以后受惩罚,所以希望对方在原谅她的同时,不要告诉老师。”这下我基本清楚了,并且也从内心感谢小民。
回到教室,我对全体同学说:“笔找到了,那位同学主动向她道歉,老师觉得这位同学做的很对,她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在老师没有出面调查之前,
主动获得了对方的原谅,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这种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不仅不会被老师批评,更应该是我们所有同学学习的榜样,这位同学就是小民。”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画面三
拿东西的人:小陈
周五劳技课,同学们很高兴。因为那天老师要教大家做风筝。刚上课,学生就跑过来和我说,她放在桌上的制作风筝的竹竿不见了,询问了同桌和其他同学,都证明这位学生今天是带竹竿的,至于是谁拿的,就没有看见了。
下课后,我问她,如果想想算了的,老师就不追查了。如果想老师帮忙的,那老师就尽力帮你,但是也有可能没有结果。这位孩子表示希望能够我帮助查找,于是我对她说,等一下老师讲完以后,课间你就找些安静的地方活动,周围最好人少一些,希望那个拿你东西的同学能够主动向你承认。接着我就跑进教室,对全班同学说:“那个拿竹竿的同学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主动向同学承认错误,获得她的原谅。二是放学的时候,一个个向我说明自己的竹竿来历,要有同学证明或者是父母证明方可离校。”这么一说,同学们立刻议论纷纷。
过了十几分钟,那丢竹竿的孩子跑来告诉我,细竹竿是另一位同学拿的,他已经向她道歉了。
我非常高兴,孩子们已经学会了这种特殊的认错方式,已经不需要我作为中间人放学以后调查了。至于批评,我觉得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案例回顾及分析
三次事件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并且针对这类事件的处理,可以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
首先我们发现学生是处理问题的好助手。在本文案例中,不难发现学生是老师得以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虽说老师和学生在校八小时,其实真正了解学生的还是他们自己。他们朝夕相处,课间课堂乃至上厕所。哪个学生有哪种爱好,哪个学生有某些方面特别的表现,最清楚的就是学生,他们的一点点线索可能就会变成事件的转机。在第一个画面中,一个孩子的那句:“小辰一有好东西,早就在第一时间向别人炫耀了。”第二个画面中孩子提供的没有盒子的线索,都是成为了解决时间的关键。
在学生的协助下,老师们还要耐下性子找准突破口。“拿东西”这种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