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对生理功能影响及临床意义
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诊断标准营养不良是指由于摄入营养不足或者营养吸收利用障碍导致的全身性疾病。
营养不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
因此,及早诊断营养不良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和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一、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是判断营养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成年人连续3个月体重下降超过5%,或者1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3%,即可诊断为营养不良。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体重下降的标准会有所不同,医生需要根据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来判断。
二、体重指数(BMI)。
BMI是衡量一个人体重和身高之间关系的指标,是评估营养状况的重要工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成年人BMI低于18.5kg/m²即可诊断为营养不良。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BMI的诊断标准会有所不同,医生需要根据年龄和性别来进行评估。
三、营养状况评估。
除了体重下降和BMI之外,营养不良的诊断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营养状况。
医生可以通过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营养摄入情况、体力活动水平等来判断营养不良的程度。
此外,还可以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清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指标,来帮助诊断营养不良。
四、临床表现。
营养不良患者常常伴有一系列临床表现,如消瘦、贫血、水肿、皮肤干燥、免疫功能下降等。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判断其营养状况,从而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体重下降、BMI、营养状况评估和临床表现。
医生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指标,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诊断。
及早发现营养不良,采取有效的营养支持和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和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诊断和管理营养不良患者,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血清磷是人体内的重要无机元素之一,对于维护骨骼健康、细胞代谢、能量传递以及酸碱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血清磷的浓度在0.8-1.5mmol/L之间,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在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血清磷的临床意义。
1.骨骼健康:磷是骨骼中的重要成分之一,约有85%的体内磷储存在骨骼中。
因此,血清磷水平与骨骼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低血磷症可能导致骨骼矿物质流失和骨质疏松。
高血磷症可能引发骨质疾病,例如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2.细胞代谢:磷酸盐基团是重要的能量供应物,磷酸盐通过磷酸根的转移反应参与细胞内的能量传递、DNA和RNA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关键过程。
因此,血清磷浓度的变化可能直接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3.酸碱平衡:血液中的磷酸盐还可以作为缓冲剂,调节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
当酸性物质增加时,细胞会释放磷酸根来中和过多的酸性物质。
因此,血清磷水平的正常维持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具有关键作用。
除此之外,血清磷的临床意义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肾功能监测:磷在正常情况下通过肾脏排出,所以血清磷水平的改变可以作为肾功能的指标之一、肾脏疾病,特别是肾功能不全,可以导致血清磷浓度升高,因为肾脏对磷的排泄能力下降。
反之,低血磷症也可能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的表现。
5.代谢疾病诊断:高血磷症可以是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表现,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D缺乏,或者肝脏疾病等。
通过监测血清磷水平,可以辅助医生对这些代谢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6.营养评估:血清磷浓度可以反映人体的营养状况。
在患有长期营养不良的患者中,血清磷浓度常常降低。
因此,血清磷测定可以作为监测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7.药物治疗监控:一些药物的使用会对血清磷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抗癫痫药物会引起血清磷浓度的下降;一些药物如低分子量肝素和磷酸食盐肠净会导致高血磷症。
因此,在给予这些药物的患者中,定期检测血清磷浓度可以确保用药安全。
关注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和ONS的合理应用1503
中国对老年营养问题关注不足
营养不良是中国老年人群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患病率 高,常与各种慢病并存,影响预后、↑ 医疗成本; 临床医生对老年营养问题的知晓率、诊断率及治疗率低;
对营养筛查、营养评估和营养计划的制定等知识贫乏,相
关的临床研究更少;
导致老年患者住院时间 ↑、生活质量 ↓、死亡率 ↑
家庭养老及护理院的老年人 包含筛查与评定 早期发现老年人营养不良,因其包含了生理和心理内容,这些往 往是影响老年人营养状态的因素,同时还包含了对老年人膳食的 询问调查
Clinical Nutrition,2003;22:415-421
简易营养状态评估 MNA-SF®
2分中度
2分
3分重度 分: 年龄:
3分 +
年龄大于等于70分加1分
总分≥3分:有营养不足/营养风险,应结合临床,制定营养治疗计划。 总分<3分:每周重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Kondrup J, et al. Clinical Nutrition,2003;22:415-421
老年营养不良的管理
有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干预现状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14%~61%4
住院老年PEM患病率为60%,诊出率仅36%, 获营养支持者仅 8%5
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库 2010年11月1日发布 2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06 年2 月发布 3. Guigoz Y,et al.Nutr Rev.1996Jan;54(1Pt2):S59-65 4 Corish CA , et al.Br J Nutr.2000,83 :575-591 5.王庆华.护理研究.2005;19(7):1143-6. 2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相对增多:血液浓缩,高原适应症绝对增多:原发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减少: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5.血小板计数1)正常值参考范围100~300)×XXX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增多: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炎症、恶性肿瘤、缺氧、慢性病、药物等。
减少:血小板减少症,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恶性肿瘤、血液病等。
6.红细胞压积1)正常值参考范围男:42%~52%女:35%~47%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增高:相对增多见于脱水、高原适应症等。
绝对增多:原发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减少:贫血、失血等。
7.平均红细胞体积1)正常值参考范围80~100fL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增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巨球型贫血等。
减小:小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8.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1)正常值参考范围27~31pg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增高: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巨球型贫血等。
减少:小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9.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1)正常值参考范围320~360g/L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增高: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巨球型贫血等。
减少:小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二、肝功能检查1.血清总胆红素1)正常值参考范围总胆红素:3.4~20.5μXXX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增高: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溶血性疾病等。
2.血清直接胆红素1)正常值参考范围直接胆红素:0~6.8μXXX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增高: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胆道梗阻等。
3.血清谷丙转氨酶(ALT)1)正常值参考范围男性:10~40U/L女性:7~35U/L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增高:肝细胞损伤、肝炎、药物、酒精等。
营养失调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1.营养不足的护理(1)找出致病因素,如喂养不当、疾病、经济困难等,通过护理并与医疗或社区工作者的合作予以消除。
(2)调整饮食:调整饮食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以免出现腹泻,加重胃肠功能紊乱。
选择易消化吸收、高热能、高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调整的方法:①轻度营养不良患儿不应过快地改变原有食物,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热卡,待体重接近正常时再恢复到供给正常需要量;②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对食物的耐受差,能量供给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待食欲和消化功能恢复,供给高于正常生理需要量的热卡,直至体重接近正常再恢复至正常生理需要量;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给菜泥、果泥、肉泥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3)按医嘱给予助消化药物,如胃蛋白酶、胰酶。
必要时给予苯丙酸诺龙肌肉注射,促进蛋白质合成。
病情重者少量输血浆、白蛋白、静脉高营养液。
在输液时速度宜慢,补液量不宜多。
2.预防感染的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湿度;注意防寒保暖,少去公共场所;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对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可按医嘱输新鲜血浆或自蛋白,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预防低血糖的护理不能进食者可按医嘱静脉输人葡萄糖溶液;密切观察病情,特别在夜间或清晨时,患儿易发生低血糖而出现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神志不清等,应立即按医嘱静脉给予葡萄糖溶液。
营养失调: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咀嚼困难或吞咽困难有关护理措施:1、喂食前仔细评估病人反应是否灵敏、有无控制口腔活动的能力、是否存在咳嗽和呕吐反射;1、准备好有效的吸引装置;2、使病员处于正确的体位;3、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获得食物困难或无能力获得食物有关护理措施:1、提供可口的、不油腻的、高营养的、易于咀嚼的食物,如鱼、蛋。
注意少量恶心、呕吐时,暂停进食。
多餐,当病人感到2、指导病人进食易消化的优质蛋白,新鲜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类;3、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清洁,以增进食欲;4、遵医嘱给予静滴肠道外营养,如脂肪乳、氨基酸等。
glim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译
GLIM(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是2018年一组国际专家组织发表的《营养不良的全球领导倡议》。
该倡议提供了识别和诊断成人营养不良的最新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营养不良。
GLIM营养不良诊断标准是对传统营养不良诊断标准的更新和完善,旨在更好地反映现代临床实践以及成人营养不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临床表现:个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和生化反应及功能2. 营养摄入不足:根据与生活相关的营养需求和摄入来评估3. 病理生理指标:包括体重、生化指标、影像学、功能性测试等4. 营养风险因素:包括疾病、老年、药物、环境因素等与营养失衡相关的危险因素5. 科学原则: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和指标来评估营养状态GLIM诊断标准将营养不良定义为“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营养紊乱或已经出现身体功能减退的一种状态”。
这一定义强调了在诊断营养不良时应该全面考虑个体的营养状况、疾病状态及潜在危险因素,从而更好地识别和干预成人营养不良。
采用GLIM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这一标准提供了更精确和科学的诊断方法,有助于避免因主观因素导致的误诊。
GLIM标准充分考虑了营养不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个体营养状态的全貌,从而更有效地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措施。
GLIM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促进全球范围内对营养不良的统一认识和诊断水平,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于预防和改善成人营养不良具有重要意义。
在应用GLIM营养不良诊断标准时,医务人员应当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全面收集临床表现、营养摄入、病理生理指标和营养风险因素等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
需要充分了解GLIM标准的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避免因理解不到位而导致诊断的不准确。
GLIM营养不良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和干预成人营养不良,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对营养不良的统一认识和诊断水平。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
(四)同时应用的药物 1、该项目不考虑肝损伤类型 2、无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或其他药物 (甚至已知肝损药物)服用与肝损伤起 病时间不符,则不计分。 3、对未知可引起肝损伤的药物,通常 妥善的处理办法是采用5~90天作为“提 示性或相符的时间” 4、对已知可引起肝毒性的药物,则采 用已被认可的肝损伤潜伏期。
RUCAM评分法-解释
(五)非药物性肝损伤因素 1、组I:HAV、HBV、HCV(急性)、胆道梗阻、酗酒、新近 发生过低血压(休克肝) 2、组Ⅱ:CMV、EBV、疱疹病毒感染 3、组I病因较好排除,组Ⅱ病因的排除主要靠临床表现和病史。 (六)药物以往的肝损伤信息 1、该项目评分不考虑肝损伤类型 2、如说明书不可靠,本项评分将特别困难 3、专家们也有可能不认同许多药物潜在的相对肝毒性 (七)对药物再刺激的应答情况 1、阳性:再次单独应用该药物引起了ALT双倍升高(肝细胞型), 或ALP或TBIL水平双倍升高(混合型或胆汁淤积型),计3分 2、相容:在急性肝损伤期间再次应用该药,且ALT、ALP或TBIL 水平出现双倍升高,计1分
病理性:肝胆系统疾病、胆道结石引起的胆管阻塞、肝内胆汁淤积 且与血清胆红素升高相平行、溶血性贫血。
药物性肝损伤-代谢异常机制
1相反应 解毒 肝药酶: 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 增强毒性 当解毒酶被抑制 增强毒性的酶被诱导
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代谢异常机制
• 2相反应
• 药
乙酰化
甲基化
物
还原型谷胱甘肽 葡萄糖醛酸 谷氨酰胺
临床试验实验室指标的设定,异常值判 定及临床意义解释
实验室检一般项目
血常规:RBC、WBC、NE(%)、Hb等 尿常规:RBC、WBC、Pr等 便常规+OB 生化:AST\ALT\GGT\Tbil\AKP\BUN\Cr\z电解质等 凝血四项:APTT\PT\Fg\TT 血脂:TC\TG\HDL-C\LDL-C
临床意义
项目意义ALT 肝损伤的灵敏指标。
大量存在于肝脏,含量升高通常表示肝脏受损。
肝癌、胆结石、胆囊炎都会引起升高,以400U/L为界超过大多可诊断为肝炎AST 心肌、肝脏、肾脏、胰腺、胆道损伤都会导致升高。
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AST升高程度大于ALTAST/ALT 正常约为1.15,。
有升高趋势,注意慢性肝炎的可能。
小于1,急性肝炎。
大于2,肝硬化。
大于3,肝癌。
TBIL 肝脏诊断有价值,但不灵敏。
主要用于黄疸诊断DBIL 同总胆IBIL 判断黄疸类型。
TBIL和IBIL升高溶血性黄疸,TBIL和DBIL升高为胆汁淤积性黄疸,三者都高位肝细胞黄疸ALP 用于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尤其是黄疸的诊断鉴别。
阻塞性黄疸可达正常上限10-15倍。
肝性黄疸轻度升高,一般不会超过上限2-3倍。
无黄疸肝脏疾病患者,上升要警惕肝癌。
降低少见,呆小、VC缺乏GGT 肝胆疾病检出最高的项目。
阻塞性黄疸,可达5-30倍。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肝癌,都会导致其升高。
与ALP区别是,骨病时不升高。
TP 下降于白蛋白下降引起。
增高由慢性炎症引起ALB 增高仅见于严重脱水。
降低,严重肝炎、肝硬化或营养不良、胃肠疾病导致UREA 反应肾小球过滤功能。
增高见于肾炎、肾功能衰减、严重脱水、尿结石,尿毒症时大于21.4。
除受肾功影响外,还其他因素影响。
CREA 日常水平稳定,但与个人肌肉量有关,敏感性特异性不高,但比尿素高。
升高见于肾脏疾病损伤,尿毒症可达1.8mmol/l。
降低,妊娠、白血病、贫血、肝功障碍。
UA 肾病检测项目,反应肾小球过滤。
增高见于肾炎、白血病、肝病、妊娠。
降低见于贫血、药物GLU 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耐量实验。
升高见于高血糖、糖尿病,降低如营养不良。
同时还有区分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TG 受生理影响大。
轻度升高冠心病几率增加,重度升高常伴随急性胰腺炎。
降低,有遗传性疾病,或肝病、营养不良、癌症晚期等CHO 升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几率上升,但并非越低越好HDLC CHO组成的一种,好的胆固醇。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肝、胆功能指标:1、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值 3.00-40.00 u/l临床意义:(1)ALT活性在以下疾病可见升高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2、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值3.00-40.00 u/l临床意义:(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留神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到达顶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轻度增高(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去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那么有可能是慢性迁延性肝炎.如酶活性增高,且AST/ALT比值>1,那么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3、r_谷氨酰转移酶(r_GT) 正常值11.00-61.00 u/l临床意义: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以下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著增高常见于: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4、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值53.00-140.00 u/l临床意义:(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以下疾病:a.生理性增高: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b.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脓肿c.骨骼疾病:由于骨的损伤或疾病使成骨细胞内所含高浓度的碱性磷酸酶释放入血液中,引起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高。
肌营养不良蛋白表达在萎缩性肌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 a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N e u r o l o g y ; b . D e p a r t m e n t fP o a t h o l o y, g t h e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f o G a n z h o u ,
对均表现为双下
肢近端肌肉萎缩的 4 3例 肌 营 养 不 良患 者 、 3例 其 他 神 经 肌 肉 疾 病 患 者 ( 包 括 1例 脂 质 沉 积 性 肌 病 、 2例 运 动 神 经 元 D u c h e n n e型 肌 营养 不 良 ( D MD) 患 者 肌细胞膜上无显色 。 B e c k e r 型肌营养不 良( B MD) 患 者 全 部 为 弱 阳性 ,B MD / L G MD( 肢 带 型 肌 营 养 不 良) 患者 中 6例
my o p a t h y .M e t h o d s Dy s t r o p h i n e x p r e s s i o n w a s d e t e c t e d b y i mmu n o h i s t o c h e mi c a l s t a i n i n g i n mu s c l e
Di f f e r e n t i a l Di a g n o s t i c Va l ue s o f Dy s t r o p h i n Ex pr e s s i o n i n At r o p hi c My o pa t h y
Z E NG Gu o - y o n g " , X I AO J u n - l a n b , Z E NG X i a n g - j u n "
( 赣 州 市人 民 医院 a . 神 经 内科 ; b . 病理科 , 江西 赣 州 3 4 1 0 0 0 )
微量元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微量元素检测的临床意义微量元素是人体中以微量存在的重要元素,如铁、锌、硒、铜、碘等。
虽然人体所需量较低,但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微量元素的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微量元素检测可以用于评估人体的营养状态和功能。
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检测微量元素的水平,可以了解人体的营养摄入和吸收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微量元素缺乏,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其次,微量元素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和监测疾病。
微量元素在人体的代谢和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水平的改变常常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例如,铁缺乏可以导致贫血;锌缺乏可以影响免疫功能;硒缺乏与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发生有关;铜代谢紊乱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通过检测微量元素的水平,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帮助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第三,微量元素检测可以帮助评估人体的毒性暴露。
一些微量元素具有毒性,如铅、汞等。
长期或过量暴露于这些元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引起中毒症状甚至致病。
通过检测微量元素的水平,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接触了毒性元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除,保护人体健康。
第四,微量元素检测在治疗和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如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微量元素的补充被广泛应用。
通过检测微量元素的水平,可以了解病人的体内储备和代谢情况,指导医生合理地进行微量元素的补充和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微量元素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特定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
不同年龄、性别、孕期、哺乳期、老年人等人群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和代谢情况不同。
通过检测微量元素的水平,可以了解特定人群的微量元素情况,评估其健康状况和患一些疾病的风险,为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依据。
总之,微量元素检测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评估人体的营养状态和功能,辅助诊断和监测疾病,还可以评估人体的毒性暴露,指导治疗和康复,评估特定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
临床营养基础知识(1)
食
称重膳食
称重膳食为疾病状态下,限制某种 营养素或营养素量的膳食。可以按 病种(如糖尿病膳食)或营养素含 量(如低蛋白膳食)进行个体化称 重制作。
基本膳食
基本膳食同样为疾病状态下的膳食, 分为流质、半流质、软饭、普通饭 (区别于餐饮业和后勤服务)四种, 均有其膳食的适应症,禁忌症,营 养素供给标准,食物种类的限制及 烹调方法的要求。
1、可同时将各种营养物质均匀的输入体内,有 利于代谢和利用。 2、避免了单瓶或(和)多瓶输注时可发生的不 良反应和并发症。 3、全合一营养液采用全封闭的输液系统,使用 方法可减少被污染,更安全。
注 意
肠外营养治疗需个体化,是根据病情、疾病的 代谢进行进行动态评估。 营养状态:其营养素的种类,供给量及比例是 动态调整的过程。
营养不良的危害
呼吸系统---影响呼吸肌的结构和功能,
如:膈肌重量降低,最大通气量和呼吸肌力同 时下降。 胃肠道功能---肠黏膜萎缩,绒毛体积、腺体体 积与数量下降。 免疫系统---危害机体细胞免疫和对感染的抵抗 力。 体温---体温调节功能受损,更容易发生低体温。 伤口愈合迟缓。
口服营养补充剂
口服营养补充剂是肠内营养治疗的
重要方法之一。补充不足的能量及 营养素,改善营养状况,改善机体 功能,活动量及健康状况。适用于 膳食摄入不足者。
肠内营养与肠道功能
肠道功能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疾病状态下,由于疾病严重程度不同, 缺血缺氧、低蛋白血症、感染等,均影 响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因 此,肠内营养的供给量应根据肠道功能 的耐受情况来决定。重症患者早期肠道 功能启动,通常需与肠外营养联合应用。
细胞膜的主要构成:脂类占50%,蛋白质占 40%---50%,糖类占1%---10%。 细胞膜结构的完整和功能的维持需要适宜的营 养物质供给。细胞膜是物质代谢的门户,是维 持正常代谢的关键,对物质进出细胞有选择和 调节的功能,它配备多种受体,识别内外各种 信号。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14章 蛋白质和含氮化合物的生物化学检验
()
Alb: 57%-68% 35~52g/L α1: 1.0%-5.7% 1.0 ~ 4.0g/L α2: 4.9%-11.2% 4.0 ~ 8.0g/L β: 7%-13% 5.0~10.0g/L γ: 9.8%-18.2% 6.0~13.0g/L
合成障碍: 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蛋白质吸收不良等。 (2) 白蛋白丢失过多: ① 肾病综合征、
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 SLE; ② 肠道炎症性症候群; ③ 严重烧伤、 渗出性皮炎等。 (3) 白 蛋白分解代谢增加:组织损伤(外科手术或创伤)或炎症(感染性疾病) 。 (4) 白蛋白分布异常: 白蛋白从血管内渗漏入腹腔 ,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5) 无白蛋白血症:是极少见的遗传性缺陷。
2. 临床意义: AAT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主要与血循环中M型蛋白的浓度有关。① 急性时相反应和雌 激素增多时 ,AAT增加。② ZZ型、SS型AAT常伴有早年(20~30岁)出现的肺气肿。③ ZZ表现型可引 起肝细胞的损害而致肝硬化。
8
( ) “1-
(“1-acid glycoprotein,AAG)
7
( ) “1-
(“1-antitrypsin, “1 - AT AAT)
血浆中的AAT 主要由肝脏合成,是具有蛋白酶抑制作用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占血浆中抑
制蛋白酶活力的90%左右。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中 ,是α1区带的主要组分 (约90%) 。 单核细胞、 肺泡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也可少量合成AAT ,在局部组织损伤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16
() 需制备特殊的免疫抗血清 ,可采用免疫比浊法、免疫扩散法、化学发光免疫
法、放射免疫法测定 目前临床特定蛋白质多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包括散射比浊法(需特定蛋白
病人营养状况评价
负氮平衡
正氮平衡
估计总热能消耗 确定营养补给途径
不需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营养评价的概念
营养评价(nutritional assessment)是通过膳食调查、人 体测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多项综合评价方法 等手段,判定人体营养状况,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及 程度,估计营养不良后果的危险性,并监测营养治疗 的疗效。
实际体重
实际体重与平时体重比(%)=
×100%
平时体重
测量值的判断标准:
85%~95%为轻度能量营养不良 75%~85%为中度能量营养不良 < 75%为严重能量营养不良
临床意义:反映机体能量营养状况的改变。
体重改变
平时体重-实际体重
体重改变(%)=
×100%
平时体重
时间
1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上臂松弛围
上臂松弛围:指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松弛时围度。 测量步骤:
上臂紧张围测量后,将卷尺保持原位置不动,令被测者上臂 缓缓伸直,用卷尺在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读数(精确至 0.1cm)。
注意事项: (1) 上臂由紧张变换为松弛时,勿使卷尺移位。 (2) 测量误差≤0.5cm。
MAC判断标准
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比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比(%)=
×100%
同身高标准体重
测量值的判断标准:
±l0%为营养正常;+(10%~20%)为过重;>20%为肥胖; -(10%~20%)为消瘦;< 20%为严重消瘦。
临床意义:反映机体肌蛋白消耗的情况,提示疾病对病人营养 状况的影响程度。
实际体重与平时体重比
判断标准:
观察营养不良患儿维生素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观察营养不良患儿维生素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邓聪;刘敏军;曾海生;刘冬菊;陈卫梅【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年(卷),期】2014(7)9【摘要】目的观察营养不良患儿维生素D水平,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9月吴川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收治的营养不良患儿90例,分为体质量低下组、生长迟缓组、消瘦组,各30例。
分别测定各组患儿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消瘦组维生素D缺乏比率较体质量低下组、生长迟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体质量低下组、生长迟缓组、消瘦组的维生素D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营养不良患儿,特别是生长迟缓的患儿普遍缺乏维生素D,临床上应多进行户外活动与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改善患儿的营养不良情况。
【总页数】2页(P120-121)【作者】邓聪;刘敏军;曾海生;刘冬菊;陈卫梅【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吴川市妇幼保健院内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46.5【相关文献】1.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OH)-D3水平、尿LTE4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维生素D3干预对尿LTE4的影响0976 [J], 刘玉慧;代运磊;相恒杰;陈文霞2.川崎病患儿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ZHANG Xiao-ying;LI Chao-xiong;OU Zhong-ai;LIN Na-na;ZHENG Xiao-yan3.肺炎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J], 戴永利; 王君霞; 郭林梅; 惠婷婷4.1型糖尿病患儿不同时期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J], 陈晓娟5.初诊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华冉;邓芳;鹿玲;张琴;汪莉;高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
注意观察病人是否出现与营养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如电解质紊
乱、酸碱平衡失调等。
营养治疗评估
评估治疗效果
定期评估病人的治疗效果,如伤 口愈合情况、免疫功能恢复情况
等。
评估生活质量
关注病人生活质量的变化,了解 病人对营养治疗的满意度和感受。
总结经验教训
对病人的营养治疗过程进行总结, 分析治疗效果和经验教训,为今
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方式
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方式, 如口服营养补充、管饲或肠外营养等。
营养治疗监测
监测病人的营养状况
01
定期监测病人的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评估病
人的营养状况。
监测病情变化
02
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治疗计划,以满足病
人代谢需求。
监测并发症
03
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
目录
• 外科病人代谢特点 • 外科病人的营养治疗 • 外科病人营养治疗实施 • 外科病人代谢及营养治疗的临床意义 • 外科病人代谢及营养治疗的未来展望
01
外科病人代谢特点
代谢变化
01
02
03
分解代谢增强
外科病人由于疾病或手术 的应激,身体进入高分解 状态,蛋白质分解加速。
合成代谢受抑制
在分解代谢增强的同时, 合成代谢受到抑制,导致 肌肉萎缩和体重下降。
脂肪代谢改变
病人脂肪的动员和利用增 加,但脂肪酸氧化不完全, 可能导致脂肪堆积和酮症 酸中毒。
营养需求变化
蛋白质需求增加
外科病人由于损伤或手术,蛋白质需 求增加,以支持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
碳水化合物需求降低
脂肪需求适度增加
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临床营养学(05762)第二章
临床营养学(05762)第二章第二章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和意义第一节营养评价的临床意义一、营养评价的临床意义营养评价是通过对患病机体营养状况进行系统观察和检测,软后对营养状态进行全面综合评定。
营养评价常用指标包括膳食调查、人体测量、生化检查、临床检查和综合评价指标。
尽管目前尚无一个可以全面、灵敏、准确地评价指标,但仍有一定临床意义,主要有:1、营养评价是对病人营养状况的客观反映;2、营养评价可区分营养不良的类型和发生原因;3、营养评价可对病人发生并发症危险性进行预测;4、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评估营养治疗效果。
第二节营养评价常用指标和临床意义一、人体测量(一)体重体重是身体各组成部分重量的总和,如果体液保持稳定(无脱水和水肿),体重的变化可以反映体内蛋白质、脂肪的储备变化,与体内能量平衡密切相关。
所以,是营养评价最重要,也是最简单可行的检查指标。
体重测量每次应保持在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才有价值,住院病人应在清晨排空大小便后、着装基本相同时测量。
体重计应定期进行校正。
(二)皮褶厚度测量皮下脂肪厚度,以此评估体脂储备与消耗,间接反应能量消耗与储存的变化。
三头肌皮褶厚度测定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测定指标。
1、测量方法上臂自然下垂,取左或右上臂背侧肩胛骨喙突至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在重点上方2cm处,测定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连同皮下脂肪捏起呈皱褶,皱褶的一点两侧皮肤应对称,用皮褶厚度以测定其厚度。
2、注意事项(1)应在夹住部位停留3秒钟。
(2)应在同一部位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3)观察营养治疗效果需测量多次,应固定同一上臂、同一测量仪和同一测量者。
(二)上臂围和上臂肌围1、上臂围测量方法和应用:左前臂自然下垂,取上臂中点,用软尺测量中点处臂围,至少2次,误差不得相差0.1cm。
临床应用意义:臂围包括皮下脂肪,简介反映能量储备和消耗,我国没有评价标准,只有参考值。
2、上臂肌围计算方法和应用(1)计算公式:上臂肌围(cm)=上臂围(cm)-3.14*三头肌皮褶厚度(2)临床应用意义:反映体内蛋白质储存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当血清白蛋白小于2.8g/L时,87%的患者出现上臂肌围减少。
营养筛查的临床意义
药物、手术治疗 全身支持
编辑版ppt
12
延迟的营养支持将导致重症病人迅 速出现营养不良,并且很难为后期 的营养治疗所纠正。
营养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编辑版ppt
13
营养风险筛查
入院后24-48小时内应该接受营养风 险的筛查,以后至少每周重复一次。
编辑版ppt
14
营养风险筛查的工具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 (NRS2002)
编辑版ppt
20
疾病的严重程度评分
疾病的严重程度是指疾病对营养状态影响的 严重程度,不是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
以疾病对营养素(特别是蛋白质)需要量的 增加程度为评分标准
以疾病的诊断为主要参考标准
编辑版ppt
21
编辑版ppt
22
年龄评分
小于70者分值为0 大于70者分值为1
多机构研究发现,无论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疾病 状态如何,70岁以上老年患者从营养支持中获 益的可能性比较大。
简便、易行,能进行医患沟通,通过问诊的 简便测量,即可在3min内迅速完成。
因无创、无医疗耗费,病人易于接受。
编辑版ppt
19
营养状态受损评分
体重指数(BMI)、近 3 个月体重的变化、近一周饮食
摄入量的变化三部分分别打分,以最高分值为营养状态受损
评分的最后得分.
对不能得到BMI的患者,以其血清白蛋白(sALB)值为标准。
缩短的住院天 天数降低比率 数311%729%7
30%
8
29%
7
47%
7
24%
26
37%
7.5
14%
2
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与临床意义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张明
营养不良的定义
营养不良是能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缺乏、 过剩或失衡的营养状况,和对组织机体的形态 (体型、体格大小和人体组成) 机体功能和临床 结局产生可观察到的不良反应。
微量营养素失衡在急、慢性疾病中较为普遍, 能量、蛋白质营养状况较好者及肥胖者,都可能 发生一种或多种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 缺乏。
• 机体蛋白质消耗超过20% 影响呼吸肌结构和 功能。
• 膈肌重量下降、呼吸肌最大通气量下降。 • 撤离呼吸机困难。 • 重症衰竭患者易患肺感染(肺换气不足不能有
效咳嗽,细菌入侵)。
对胃肠道功能影响
• 肠细胞更新迅速,食物是肠细胞更新的刺激因素 • 人体重度衰竭时对脂肪、双糖和葡萄糖吸收障碍 • 胃液、胰液和胆汁分泌减少 • 严重营养不良可出现腹泻 • 肠道菌群变化或肠道感染会加重吸收不良和腹泻程度 • 以上变化会损害肠道的屏障功能,尤其在急性期,重
营养缺乏与疾病、社会经济因素(如 社会隔离、贫困)等有关。
营养缺乏是不同医疗机构患者的常见问题
欧洲各医院中患病率最高可达100%。 不同指标 (人体测量、生化、免疫学)评估诊断后发现
• 癌症患者中的患病率5%~80% •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 4%~66% • 老年人中0~85% • 外科疾病患者0~100% •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60% • 胃肠道和肝脏疾病患者3%~l00% • 艾滋病患者8%~98% • 肾脏疾病患者10%~72% 因评价方法不统一,无法对不同疾病、卫生保健机构中 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进行比较。
度营养不良可增加多器官衰竭。
饥饿和营养缺乏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对机体免疫系统(T细胞、 补体系统)损害如:
• 胸腺内淋巴细胞数目减少、胸腺萎缩等。 • 低蛋白血症时,白细胞介素代谢减弱,尤其是白细胞
介素-1活性降低,可能是淋巴细胞增殖率降低引起。 • 补体系统被损伤,吞噬作用、趋化性以及细胞内的杀
菌作用削弱。 • 营养缺乏损害机体细胞免疫和对感染的抵抗力。
成人营养不良病因学分类
饥饿相关性营养不良 慢性疾病相关性营养不良 急性疾病或创伤相关性营养不良
(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Volume 34 Number 2 March 2010 156-159)
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体质指数 (BMI< 20 kg/m2 )
体质指数评估
类别 严重低体重 低体重 适宜或健康的体重范围 超重 肥胖(Ⅰ度)
肥胖(Ⅱ度) 病态肥胖或重症肥胖 Ⅲ度
体质指数(kg.m-2) <18.5 <20 20~25 >25~30 >30~35 >35~40 >40
营养缺乏的流行病学
营养缺乏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共同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
英格兰约5%的人长期蛋白能量缺乏引起低体重 欧洲老年人约3%~6% — (瑞典、比利时、意大
利、英国) 自然减重3~6个月内减少10%可能有营养不良的
危险。 BMI<20 kg/m2、体重恒定的健康人,尤其年轻人
有可能机体功能良好。
患者中(医院、养老院)发生率高 (疾病引起)
社区人群中发生率更高(老年和年 幼者)
对体温调节影响
• 饥饿和体重减轻均可导致体温过低,(饥饿损害血 管收缩功能)。
营养缺乏死亡患者尸检发现:心脏、肝脏重 量约减少30%,脾脏、肾脏、胰腺重量也受到影响。
—— Krieger
对精神的影晌
• 营养缺乏会导致焦虑、抑郁评分升高。 •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 如硫胺素、维生素
B12、钙、镁、磷)会影响大脑正常的生理功 能。
对肌肉功能的影响
• 禁食→肌细胞的质量减少,功能下降。
食物被丢弃。
疾病引起营养不良(营养缺乏)的原因
未能及时或充分应用营养治疗(如口服补充营养素、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方法预防和治疗疾病引起的营 养不良。
一项meta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和居家患者使用口服营养补充剂和管饲喂养
后,病死率显著下降。 证据表明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机体的结构、功能(如肌
肉强度、免疫功能、运动能力)和临床结局(病死率、并发 症的发生率)。
—21世纪主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的危险人群占63% 其中:低体重者 (BMI<20 kg/m2) 占5.3%
超重者 (BMI=25~30kg/m2) 占38.3% 肥胖者 (BMI>30 kg/m2) 占19.4%
——1998年英国成年人调查
营养缺乏
欧洲营养不良(营养缺乏) 诊断标准:
与体重减少成正比 • 严重衰竭可能引发周围循环衰竭,对活动反应
缺失 • 如:缺乏维生素B1导致心力衰竭。缺乏矿物质
和电解质紊乱——心律不齐。
对肾脏的影响
造成肾脏的损伤: •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 排泄负荷能力降低(多余盐和水) • 细胞外液在身体成分中比例升高可导致
饥饿性水肿。
对呼吸功能影响
疾病引起营养不良(营养缺乏)的原因
食物(营养素)摄入不足 消化吸收障碍 营养素丢失(如外伤、吸收不良)或分解代谢增加 疾病引起的厌食、味觉异常、恶心呕吐 药物等治疗引起摄食和吞咽困难 社会和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悲伤、贫困) 医院、养老院因缺少可口食物,有30%~60%
• 恢复正常膳食后几天内,肌细胞功能可升高
10%~20% 。
几周后肌细胞的质量
恢复正常,肌细胞的功能也随之恢复正常。
• 简便易行的评估手段—握力计:测量随意肌 力量,可监测手术和营养治疗后恢复效果 。
对心脏的影响
造成心肌的损伤:
• 心排血量下降、心动过缓、低血压 • 心容量减少(心肌重量减少、内脏体积减少)
临床营养不良常见分型
蛋白质营养不良(恶性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混合性营养不良(慢性能量不足与
慢性或急性蛋白质缺乏)
营养缺乏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饥饿和严重饥饿对机体器官系统(生理功能 和结构)的影响包括精神、心脏、肾脏、呼吸、 胃肠道、体温调节、免疫及创伤愈合等,也是增 加外科手术后或急性疾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 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