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三级绿道网络规划构建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6

发现有两个重要的深入方向:首先要保障“绿”的实现,即划定足够面积的绿道缓冲区,为珠三角的健康发展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维护珠三角地区特有的生物多样性体系;然后在满足生态容量控制的基础上,完善城市绿道网和社区绿道网,实现珠三角绿道的“三级”网络构建。

2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珠三角绿道网生态容量计算

哈丁(Hardin)在1991年进一步明确定义生态容量,即在不损害有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的前提下,可无限持续实现最大资源利用和废物产生率。生态足迹研究者接受了哈丁的思想,并将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总和定义为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以表征该地区生态容量。因此,珠三角绿道网的生态容量是指满足珠三角绿道缓冲区的正常功能使用,但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的最大人口容量[3-4]。

2.1 计算方法

生态承载力则是指在不削弱某一地区的生产能力的情形下,该区域所能持续支持某一种群的最大生物数量。其计算方法为:将生态缓冲区内的现有耕地、草地、林地、建

土地利用类型均均衡因子产量因子耕地

2.82 1.66林地(园地) 1.140.91草地0.540.19水域0.22 1.00化石燃料 1.140建筑用地

2.82

1.66

珠三角三级绿道网络规划构建实践

The Planning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Greenway Network

何昉 高阳 锁秀 叶枫

HE Fang, GAO Yang, SUO Xiu, YE Feng

中图分类号:TU98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30(2011)01-0066-06收稿日期:2010-12-25修回日期:2011-01-10

摘要:目前作为景观都市主义集大成者的珠三角绿道网已经实现全面贯通,初步完成了预期的首年任务。而在珠三角绿道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珠三角绿道网生态容量的计算,发现只有进行珠三角三级绿道网络构建,实现城市和社区绿道网的合理规划布局、棕地再利用、不同功能组团转换,才能将珠三角绿道网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关键词:风景园林;绿道;规划设计

Abstract: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l Greenway, a practice of landscape urbanism, has almost realized. The goal for the first year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was achieved. In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l Greenway Network, the authors calculated the eco-capacity of the Greenway Network and found out that the reasonable layout, brownfield reuse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fferent groups of different functions can achieve the maximum of the ec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way; Planning and Design

表01 各类土地类型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

Table 01 Equivalence Factor and field factor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nds 1 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地区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开发建设强度最大的城镇密集区域之一。特别是长期以来,建筑物决定城市的形态,而城市被当作放大的建筑来设计。加之快速的城市化,以及对城市中自然生态过程的忽视,导致城市绿色空间被大量挤占,人们的生活方式面临健康危机。因此,现代城市建设尤其是珠三角都市群的规划设计需要从更生态的角度和理论去摸索。代表景观都市主义的“珠三角绿道网”顺应历史潮流,适时走到我们这些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面前[1-2]。

珠三角绿道网是在珠三角自然生态格局、历史文化遗产和城乡发展状况等资源本底的基础上,对具有休闲娱乐价值的生态和人文要素进行识别,通过自行车道、步行道等人工走廊进行串联,同时配置完善的设施和多元化的功能,形成供城乡居民休闲游憩的开敞空间,是珠三角建设宜居城乡的重要途径。经过2010年一年的规划建设工作,珠三角九市已经累计完成2 372km的区域绿道建设工作,珠三角区域绿道网骨架已基本成型。但如何最大化实现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大量的理论研究和项目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我们

筑用地、水域等物理空间的面积乘以相应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就可以得到平均生态承载力,其计算公式为:

BC=N·∑a j r j y j

式中:B C——区域总生态承载力,hm2;N——人口数量,人;a j——人均生物生产面积,hm2/人;r j——均衡因子;y j——产量因子;j——能源用地、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水域6种类型。

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采用威廉·利斯等的计算结果(表01)。

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利用以上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生态承载

力计算公式,运用G I S和R S等遥感技术,得出珠三角具有生物生产性的土地面积,即耕地、林地、草地、化石燃料用地以及水域的面积,从而计算珠三角地区的平均生态承载力为1.5403hm2/人,高于全国0.8hm2/人的平均水平。运用2009年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统计数据,乘以珠三角区域个人生态承载力,从而得出珠三角区域生态承载力总量为7 297.171km2,经过遥感统计,珠三角区域绿地总面积为14 847km2,大于珠三角所需的生态空间面积。珠三角绿道网的规划设计则是希望通过绿道网的建设维护珠三角所需的适宜生态用地。因此,从生态角度出发,建议珠三角绿道网控制区划定的面积要大于等于珠三角所需适宜生态用地面积,同时,根据绿道本身的定义和特性,需要一定的绿廊系统,即一定的绿色基底,因此,珠三角绿道网控制区划定面积的上线理想状况应与区域绿地面积持平,即7 297.2km2≤珠三角绿道网控制区划定的面积≤14847km2[5-6,10](表02)。

从表02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单纯仅修建以6条省立绿道为主的区域绿道网,以

生态型区域绿道的控制宽度200m计算,则

省立绿道控制区的面积仅为450.8km2,仅占

珠三角所需生态用地面积的6%,无法维持

珠三角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结构,对经济和

社会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有限。只有6条省立

区域绿道的控制范围宽度达到6km左右,才

能满足珠三角的生态容量需求。针对珠三角

城市发展建设现状,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

任务,因此,除了6条省立绿道,珠三角区

域绿道网必须修建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网来

进行积极补充。

图01 广东省绿道5号线深圳宝安段在设计中利用生态通

道,串联被隔绝的生态斑块,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区域生

态系统。

Fig.01 Eco-corridor was used in the Shenzhen Baoan

Segment of the Guangdong Province Greenway V.

The isolated eco-habitats were connected to restore

the regional eco-system.

图02 绿道中棕地的艺术改造——宝安版画基地古村落

Fig.02 The ancient villages of Baoan Print Base, an

example of brownfield reuse in greenway

珠三角生态用地面积

(km2)

省立绿道网长度

(km)

省立绿道控制区平均宽度

(km)

省立绿道控制区面积

(km2)

区域绿地面积

(km2)

7297.22254

0.2450.8

14847

0.61352.4

1.22704.8

36762

613524

1533810

表02 珠三角区域绿道网(省立)与珠三角区域绿地和生态容量关系统计

Table 02 The eco-capacity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l Greenway and the green space in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图01

0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