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登 雀 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 鹳 雀 楼
(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jiǒng
谢谢大家! 祝大家更上一层楼 !
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 应为别离多。
日
山
目
zhuī 隹
↓
隹
+ 小 =
雀
què
①认结构
②找关键笔画
guàn què 鹳 雀
滕王阁
黄鹤楼
鹳雀楼
岳阳楼
王 之 涣
huàn
dēng guàn què lóu 登 鹳 雀 楼
唐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黄 河 入 海 流。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欲 穷 千 里 目, gèng shàng yì céng lóu 更 上 一 层 楼 。
dēng guàn què lóu 登 鹳 雀 楼
(唐)王之涣
/
/
/
/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千古名句
穷: ①贫穷 ②穷尽,全部
欲:想要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拓展延伸
黄果树瀑布
壶口瀑布
吊水楼瀑布
随堂练习
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穷尽 山穷水尽
1.山川 2.遥远
__名__山__大__川__ __山__遥__路_远___
随堂练习
二、把古诗补充完整。
1._白__日__依__山__尽__,黄河入海流。 _欲__穷__千__里__目__,更上一层楼。
部首: 火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火”首笔点在横中线,
“因”首笔竖在竖中线左侧,“大” 的横笔在横中线上方,末笔捺改点。
书写指导
挂 ɡuà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 扌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提手旁横笔在横中线上方,
“圭”,两“土”分写横中线上下,竖 笔垂直对齐,上“土”的底部在横中线。
书写指导
川 chuān
课后作业
1. 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根据诗意,给诗配画,喜欢哪一句就画哪
一句,并以相关的诗句作为标题。
品读诗词
来到瀑布跟前,看那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在 绝壁突起的岩石上,溅起了无数的水花,发 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我出神地看着,听着, 恍恍惚惚间,我似乎觉得,这该不会是那银 河里的水从九天之上直落了下来吧,要不, 怎么会如此磅礴,如此壮观?
书写指导
照 zhào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灬
书写指导:“昭”窄、大,“灬”宽、扁,“昭”,
书写指导
层 cénɡ
结构:半包围结构
部首:尸
书写指导:“尸”从上、左包围“云”,全字上
窄下宽,“云”两横上短下长,上横 在横中线上,撇折起笔在竖中线上。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课件
课文结构
望
遥看
庐
山
瀑
布
联想
生紫烟 挂前川
三千尺 落九天
雄伟壮丽
课文主旨
《望庐山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 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
推荐阅读
黄果树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 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 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 族自治县,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 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 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上横 短,“女”横长,托住上部。
yī
依
音序:Y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组词:依着 依靠 造句:小兰和奶奶相依 为命。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横宜长, 末笔捺宜舒展。
jìn
尽
音序:J 部首:尺 结构:上下
组词:依山尽 说不尽 造句:雷锋的故事说不尽。 书写指导:撇捺舒展,两点在
左下格。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 难》、《静夜思》、《将进酒》等。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 课文中的生字词。同 时认准字音,理解诗 句意思。
我会认
pù
bù
瀑
布
yān
yáo
烟
遥
lú
炉
chuān
川
多音字
luò (落后) 落 là (落下)
我会写
zhào
照
音序:Z 部首:灬 结构:上下
组词:日照 照射 造句:冬天,南方日照时 间长一些。
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助读 初读 深入 结构 课堂 当堂 资料 感知 感悟 主旨 拓展 检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一、教材内容简析∶《登鹤雀楼》是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
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
《望庐山爆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障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爆布的雄壮与美丽,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
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1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瀑"的读音,掌握"照"字的写法。
熟读成诵。
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意境。
2学生认知起点分析∶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古诗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三、与课文相关的教学素材1、王之涣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
唐朝诗人。
[1]幼年聪颖,弱冠能文。
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
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迎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
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
天宝元年(742),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
卒于任上,时年五十五岁。
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
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王之涣是盛唐的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
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公开课ppt课件_0
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
dēng guàn
登 /鹳
què lóu
雀楼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
huáng
黄
hé
rù
河∕入
hǎi
liú
海流。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欲 穷∕ 千 里 目 ,
gèng
shàng
yì
céng
lóu
更 上∕ 一 层 楼 。
楼楼 尽尽 层层
dēng guàn
登鹳
què lóu
雀楼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
huáng
黄
hé
rù
河∕入
hǎi
liú
海流。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欲 穷∕ 千 里 目 ,
gèng
shàng
yì
céng
lóu
更 上∕ 一 层 楼 。
更欲黄白登 上穷河日鹳 一千入依雀 层里海山楼
依依 黄黄
一读解词: 画出表示景物的词,想一想,
你能看到什么? 一读一解词
二读解句: 想一想每一句诗的意思。读
三读解诗: 把四句诗连起来,想一想这
首诗是什么意。
一读解词:画出表示景物的词,想一想, 你能看到什么? 二读解句: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 三读解诗:把四句连起来,想一想这首 诗的意思。
楼目流尽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理解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古诗二首——《登鹳雀楼》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我将使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重点讲解第八单元中的古诗二首,其中包括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所见的壮阔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这首诗,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背诵诗句,掌握一些生字词,并能够运用诗句中的描写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诗句的意义,并能够背诵。
难点是帮助学生们掌握一些生字词,并能够运用诗句中的描写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将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诗文的动画展示和图片,以及生字词的卡片。
学生们需要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幅鹳雀楼的图片引入,询问学生们是否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楼,并简要介绍鹳雀楼的历史背景。
2. 讲解:我将逐句讲解诗句的意义,并解释一些生字词的含义。
我会用动画和图片来展示诗句中的景象,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3. 朗读与背诵:我会带领学生们朗读诗句,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背诵。
我会提醒他们注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4.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诗句中的描写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会给予他们一些指导,并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诗句的主要内容,并突出一些生字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们背诵《登鹳雀楼》并默写。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们进行拓展延伸,例如查找其他有关鹳雀楼的资料,或者尝试自己写一首类似的诗。
这就是我对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古诗二首《登鹳雀楼》的教学计划。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共12张PPT)人教(部编版)
毕业八年的她被迫重返人才市场,但 彼时的 她与毕 业时相 比毫无 长进, 面试屡 屡碰壁 。
李尚龙曾说:环境影响下,公司面临 改革, 需要裁 员,高 学历出 身的她 赫然在 列。环 境影响 下,公 司面临 改革, 需要裁 员,高 学历出 身的她 赫然在 列。
彼时才发现,面临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自己 的体力 和脑力 都已经 拼不过 ,几年 来累积 下来的 阅历和 经验没 有转化 成核心 竞争力 。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优胜劣汰的世界里,你必须不断提升 自己的 价值。 一、放下大概就是这样,即使我们没在 一起, 我也会 好好的 ,谢谢 时间惊 艳了那 段有你 的记忆 ,也谢 谢现在 更努力 变好的 自己。
•
Hale Waihona Puke 二、抱歉啊,不能为你金戈铁马,也不 能许你 一世繁 华,不 过我能 给你一 个小家 ,里面 温了杯 暖茶。
•
十一、不相信下辈子,只想善待你今生 。因为 我不知 道,下 一辈子 是否还 能遇见 你,所 以我今 生才会 那么努 力把最 好的给 你。
•
十二、世上最好的缘,便是有个聊得来 的伴, 永远不 嫌你的 话多, 不厌其 烦且久 处不厌 ,永远 会陪在 身边, 念你冷 暖,且 懂你悲 欢。
•
十三、你相信吗,未来要和你共度一生 的那个 人,其 实在与 你相同 的时间 里,也 忍受着 同样的 独。那 个人一 定也怀 着满心 的期待 ,拥着 一腔孤 勇,穿 过茫茫 人海, 也要来 与你相 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欲登高望远,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 应该不断的向上攀登,迈上更高的一层楼。
再读诗歌要求:
(1)再读诗歌,在文中勾画出表示动作的 词、表示颜色的词、表示数量的词。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登鹳雀楼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
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
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提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
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
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的高楼,叫鹳雀楼。
(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
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三、自学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
楼入穷目更层登鹳雀依2.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齐读)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
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8.古诗二首
自学要求:
•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意思不懂的圈出来。 • 2.到底是“谁”在看庐山的瀑布?
生字: 炉庐瀑疑
词语: 庐山 火炉 吴国 山岭 怀疑
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峰:
峰的形状像香炉,峰头常 有云雾缭绕,因此而得名。
日照香炉lú 生紫烟yān,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登上鹳雀楼,看见大阳 依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 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 登上一层楼。
课堂复习
诗句补充 白日依山尽, 黄河 入海流。 欲穷 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 。
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王之涣,是 唐 朝著名诗人。
作业
谢谢大家! 祝大家更上一层楼 !
大东天林 池寺
三叠 桃园龙崖 五峰 泉花径花首老
遥看瀑布挂前川。
封面
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 下来,好像挂在 山前的一条大河.)
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峰 紫色的烟雾
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
江河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liú
飞流直下三千尺,
(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
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简介
王之涣:字季陵,晋阳人, 唐代著名诗人。他描写边疆风光 的作品很有特色。诗以《凉州词》 和《登鹳雀楼》最有名。
词义释疑
白日:落山的太阳。 依:挨着、靠着。 尽: 完 欲: 想要 穷: 尽 目:眼睛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 的地方
更:再
诗句释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8.登鹳雀楼PPT课件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 画出课文中的生 字词。同时认准 字音,理解诗词 意思。
我会认
lóu
yī
jìn
楼
依
尽
yù
qióng
céng
欲
穷
层
多音字
ɡēnɡ (更夫 打更) jìn (尽力)
更 ɡènɡ (更加)
尽 jǐn (尽管)
我会写
lóu
楼
音序:L 部首:木 结构:左右
组词:城楼 钟楼 造句:我很喜欢这座大楼 的设计风格。
国学诵读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羌(qiāng) 笛何须怨(yuàn)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谚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解释:比喻很难摆脱关系,避免不了嫌疑。
这首诗写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 不凡的胸襟抱负,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积极向 上,做生活的强者!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上横 短,“女”横长,托住上部。
yī
依
音序:Y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组词:依着 依靠 造句:小兰和奶奶相依 为命。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横宜长, 末笔捺宜舒展。
jìn
尽
音序:J 部首:尺 结构:上下
组词:依山尽 说不尽 造句:雷锋的故事说不尽。 书写指导:撇捺舒展,两点在
左下格。
之情,以及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串珠问题: 1.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上 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2.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
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 层楼”。
课文结构
2017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古诗二首
依
组词:依照
音序:Y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笔画:8画
依
造句:我们不应该太依靠
父母
依靠
jìn
尽
组词:尽头
音序:J 部首:尸 结构:上下 笔画:6画
尽
造句:爸爸对工作总是尽
心尽责。
层林尽染
字词乐园
guàn què lóu
yī kào
liú rù
鹳
雀
楼
依 靠
yù qióng
流 入
gèng shàng
思考: 你认为这句诗中哪个字写的最好,最生动? 是“生”字。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 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 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 氛。
1.遥看:远远地望去。 2.川:河流。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 布》。
思考: 你认为这句诗中哪个字写的最好,最生动? 是“挂”字。“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 出遥望中的瀑布。
qiān lǐ mù
千 里 目
yì céng lóu
欲 穷
更
上
一 层
楼
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 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 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 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 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 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 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
课文详解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个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课文详解
课文详解
图解结构
登鹳雀楼
白 日 / 依 山 尽, 黄 河 / 入 海 流。 欲 穷 / 千 里 目, 更 上 / 一 层 楼。
登山鹳雀楼, 看见大阳依着群 山落下去了,黄 河的水正滚溯流 向大海。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课件
结合“穷尽、山穷水尽”景推,测生“活穷中”哪的些意方思面。 鹳雀楼一层叠着一层,数也数需共要有更几上层一?层楼?
当我们想要自己变得更优秀时,就 对自己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楼。”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也 对自己说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层楼。”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 都要更上一层楼。
8 古诗二首
第1课时
解诗题
鹳雀楼
古代的楼大都是 木结构的,所以“楼” 是木字旁。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初读诗歌 学习提示: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古诗朗读,配乐诵读。
lóu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yī jìn huánɡ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yù qiónɡ
朗读古诗
自由朗读,配乐诵读,读出节感。
pù bù
望庐山瀑布
zhào
日 照/香
yáo 遥
看/瀑
lú
炉/生 布/挂
yān 紫 烟,
chuān翘舌音 前 川。
飞 流/直 下/三 千 尺,
疑 是/银 河/落 九 天。
品读古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
思考:李白看到了哪些景物? 太阳、香炉峰、紫烟。
炉
这就是香炉,需要点火, 所以“炉”有火字旁。
背诵古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积累拓展
登鹳雀楼
[唐]畅 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第2课时
庐山美景
望庐山瀑布
暴 你们在哪篇课文学过它?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8课安排的是两⾸古诗,分别是唐朝诗⼈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和唐朝诗⼈李⽩写的《望庐⼭瀑布》。
两⾸古诗都⽤凝炼精妙的语⾔描写了祖国雄伟壮丽的⾃然风光,意境深远,极具画⾯感。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8课《古诗⼆⾸》课⽂原⽂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依⼭尽,黄河⼊海流。
欲穷千⾥⽬,更上⼀层楼。
望庐⼭瀑布 【唐】李⽩ ⽇照⾹炉⽣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8课《古诗⼆⾸》教案:登鹳雀楼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字。
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背诵课⽂。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字。
朗读、背诵课⽂。
课前准备 本课⽣字卡⽚,朗读课⽂录⾳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提⽰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河。
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肃、宁夏、内蒙古、陕西、⼭西、河南等省区,在⼭东流⼊渤海。
在黄河流过的⼭西永济县有⼀座的⾼楼,叫鹳雀楼。
(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千多年前的⼀个傍晚,诗⼈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
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冲毁,但是这⾸诗,却⼀直受到⼈们的喜爱。
⼆、范读课⽂ 三、⾃学课⽂。
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把课⽂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
四、检查⾃学情况 1.认读⽣字。
楼 ⼊ 穷 ⽬ 更 层 登 鹳 雀 依 2.朗读课⽂。
(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头,慢慢地落下去。
楼下,黄河⽔奔腾着,流向⼤海。
) 2.读诗句: ⽩⽇/依⼭/尽, 黄河/⼊海/流。
教师⽰范读出⼣阳⼣下、河⽔滔滔的情境,再学⽣反复练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课件
赏析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 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 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 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 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 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 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 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 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 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 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 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 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 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 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 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 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 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 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 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 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 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 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 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 前。
译文及注释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描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登鹳雀楼》,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所见的壮阔景象。
2. 诗歌内容:诗句内容丰富,描绘了夕阳、河流、山川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2.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进行诗句描述,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鹳雀楼,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登鹳雀楼》,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韵律等。
3. 讲解: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背诵:学生分组背诵诗句,提高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 讨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分享自己的感受。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韵律美和自然景观的欣赏。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登鹳雀楼》2. 诗句:夕阳、河流、山川等自然景观的描绘。
3. 诗人:王之涣4. 情感: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七、作业设计1. 背诵《登鹳雀楼》。
2. 用自己的话进行诗句描述,写一篇小作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学生反馈: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参与度,对诗句的理解和背诵情况,对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
楼 欲
yù
lóu
依 穷
yī
尽 层
jìn
qióng
céng
楼 楼房 依 依次
尽 尽心 层 底层
jì n 尽力 céng 层次
lóu
高楼
yī
依靠
楼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 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
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
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
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从这幅图片里,你看到了什么?
太阳、高山、河水
想到了诗中的哪句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结合图片,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依:挨,靠尽:消失结合实际,想一想, 站在一楼看得远还
是更高处看得远?
更欲 上穷 一千 层里 楼目 。,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欲:想要
穷:尽
更:再
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道理?
1、白日依山尽( )
· ①依靠②同意 ③按照
2、黄河入海流( )
· 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 ②进来 ③收入
3、欲穷千里目( )
· ①需要②将要 ③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