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无痕
德育无痕 教育有痕
德育无痕,教育有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
我认为这条规律是教育艺术的核心。
”可见,德育追求的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它淡化了说教、灌输的痕迹,人不是在“被教育”中成长,更不是在“被改造”中进步。
道德观念是在自觉自愿中接受,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在亲身体验中产生,道德行为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这是德育工作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追求的目标。
怎样才能达到“德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呢?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浅显认识。
一、率先垂范,不令而行。
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常常是前面刚刚清扫的一尘不染的校园,过了一个班空或饭空,转眼间又会在某个显眼的地方出现几片小“白点”,……校德育处也想了很多办法,如派小小监督岗、给捡纸学生所在班级加分、抓到乱扔纸屑者的班级扣分等,但都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其实很多道理在升国旗仪式时讲了无数遍,可学生们仍然“明知故犯”。
试想,教师作为“首席”如果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作好表率作用,以身立教,主动捡起地上的“白点”,这样做无形中就给学生产生了影响,其道德行为也许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
这种影响往往是觉察不到的,但会在学生身上永远留下无形的痕迹。
反之,如果教师总是以“教育者”的身份自居,其感召力已经消失,“苦口婆心的说教”将会变得“苍白无力”,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切记,身教的影响力远比空洞的说教大得多。
二、营造氛围,促成内化。
德育无痕重要的是考虑学生的道德需求、道德情感、道德体验,以践行促养成,以体验促内化,使道德真正成为学生内在自律的行为规范。
在德育工作的氛围营造上,一要加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实现校园整体环境的绿化、美化、人文化,“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也要彰显班级文化的特色,营造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气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使师生置身于其中就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
“完美教室”成就“无痕”德育
摘要:“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将愿景、文化、课程等融合在一间教室里,形成各具特质的教室文化,让教师和学生在充满积极、信任、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度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班主任通过缔造完美教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无痕”德育。
关键词:完美教室德育教室,是决定每一个故事平庸或是精彩的舞台。
而“完美”是我们追寻的理想,是一个愿景,是“虽曰不能,心向往之”的前方。
缔造完美教室,即打造班级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形成特色德育课程,探寻培养学生核心发展素养的新策略和方法体系,并使之形成经验。
一、教室环境建设一幅幅字画作品有一种清澈高远的意境,一盆盆绿色植物能够让学生看见生命的成长,感受生命的呼吸。
师生的精心布置让教室成为干净整洁、文化气息浓厚、绿意盎然的场所。
更是有班主任把环境布置和激励学生结合起来,给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一抹亮色。
在高三百日誓师后,每个班级都挂出了各具特色倒计时牌。
古人在冬天有“九九消寒图”,九朵梅花,每朵花有九个花瓣,每天用红笔点染一瓣,等九九八十一个花瓣点完,冬天过去,春暖花开。
班主任就效仿这样的做法,取名为“华枝春满,一朝梦圆”,每天每个同学拿红色的水彩笔涂满一个花瓣,等到梅花全盛开,高考到来。
这一幅逐渐盛开的梅花图成了他们高中生活难忘的记忆。
二、班级德育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符号的凝炼中,形成一个教室自己的文化和规则。
富有寓意的班名仿佛赋予教室一种精神力量;“班级宣言”,又是班级的行动指引和庄严誓言,它是班级的美好愿景;设计简约而又美丽的班徽,不仅是班级的图腾,更是由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共同绘制、美化完善而成。
例如高三(9)班的班徽呈圆形,以古朴为主调。
右半圆为晕染而出的墨龙,寄托着九班学子将成人中龙凤的希冀;且墨龙用色遒劲不显张扬,内敛而不失锐气。
左半圆为王冕所画墨梅,梅花乃南京市花,且与班主任梅悦老师的名字相映。
梅花凌寒独放,风霜中尽显傲骨铮铮,既象征9班同学“愿留清气满乾坤”的高尚气节,又象征同学们能够战胜“苦寒”,轻吐芬芳,作“春来第一枝”的决心。
走进学生的心灵——浅谈“德育无痕”的教学策略
进
学
生
的
心
灵
浅谈 “ 育 无 痕 ” 德 的教 学 策 略
谢 翠 淑
( 宁县 城 西 中学 , 苏 睢 宁 睢 江 2 10 2 2 0)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说 : 道 德 准 则 只 有 当 它 们 被 学 生 自己 去 追 “ 求、 获得 和亲 身 体 验 的 时 候 , 有 当 它 们 变 成 学 生 独 立 的 个 人 只 信 念 的 时 候 , 能 真 正 成 为 学 生 的精 神 财 富 。 ” 说 明 道 德 教 才 这 育 必 须 走 进 学 生 的 心 灵 , 过 学 生 的 内心 转 化 , 通 而不 是 教 育 者 苦 口婆 心 的 说 教 才 能 达 到 实 效 。 初 中思 想 品 德 课 是 对 初 中 学 生 进 行 道 德 教 育 的 主 渠 道 , 思想品德教师承担着道德教育 的主要任务 , 过什么途径 , 通 采 用 什 么 方 式 加 强 对 学 生 的道 德 教育 , 以增 强 德 育 的 实 效 性 , 是 值 得 探 讨 的 问题 。 倡 导 “ 重 学 生 主 体 ” “ 在 尊 、 以学 生 发展 为本 ” 的新 型 课 堂 教 学 下 . 想 品 德 课 呼 唤 “ 痕 德 育 ” 要 求 教 师 在 思 无 , 教 育教 学 中尽 可 能 地 隐藏 教 育 教 学 意 图 ,使 学 生 在 潜 移 默 化 中接 受 各 种 道 德 准 则 , 后 内化 为 自己 的 道德 修 养 。 要 达 到 最 而 这 一德育效果 , 师就要 有较高 的教育教 学艺术 、 学策 略。 教 教 怎样 才 能 让 道 德 教 育 走 进 学 生 的 心 灵 . 强 德 育 的实 效 性 呢 ? 增 下 面我 结 合 教 学 实 践 , 谈 体 会 。 谈 故 事 启 发 。 醒 学 生 的 道 德 意 识 唤 爱 因斯 坦说 : 兴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 ”成 功 的教 学 所 需 要 “ 的不 是 强 制 . 是 激 发 学 生 的 兴 趣 。如 何 调 动 学 生 学 习思 想 品 而 德 的积 极 性 , 让他 们 自觉 主 动 地 融 人 到课 堂 教 学 中 , 发 他 们 引 对 思想 品德 课 的学 习兴 趣 ,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爱 听 生 动 有 趣 就 而 的 故事 是 初 中学 生 的天 性 。 当 地选 用 一 些 精 彩 的 、 打 动 人 恰 能 的 故事 , 以 克 服 空 洞 说 教 , 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因 此 , 师 可 激 教 在讲 解 复杂 问题 、 象 的 理 论 时 。 根 据 思 想 品 德 教 材 内容 的 抽 可 特 点 和需 要 . 合 初 中 学 生 的特 点 和认 识 水 平 , 的 放 矢 地 利 结 有 用 故 事 吸引 学 生 , 动 学 生 , 抽 象 的 道 德 观念 和 深 刻 的 哲 理 感 寓 于具 体 形 象 的故 事 之 中 .激 发 学 生 积 极 思 考 ,使 学 生 明理 悟
德育无痕润物无声
德育无痕润物无声德育无痕润物无声慈溪实验中学陈敏作为班主任,我们经常要面对犯错的学生,我们该怎样做才能真正起到约束、激励的教育的作用呢?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当教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
”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一句话啊,如何做到教育学生而他又不知道你在教育他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尝试用一种“无言”“无痕”的教育。
一、巧用四两拨千斤——智慧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学生朝气蓬勃的脸上写满了自负;遇到学习或生活的挫折,情绪激动,说话做事不顾后果;上学迟到,放学上网,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问题,却时不时地考验着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毫无疑问,任何一位负责任的班主任都会不遗余力、随时随地地给学生以帮助和支持,希望学生扬长避短,更为有效地学习和生活。
但经常令我们班主任困惑的是,自己对学生的思想工作是诚挚而耐心的,班级干部的分工是明确的,学生对校规、班规也是熟悉的,可自己的班级管理却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很可能是班级“软管理”的缺失。
的确,班主任正确的引导,班干部的积极工作,校规校纪的明文规定,这些都是班主任治班必不可少的硬件,即“硬管理”。
其实班主任对学生的软管理在治班的过程中,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和硬管理相辅相成的必要工作。
今天我们就借这个机会讲讲软管理的三个方面:心理建设、情绪调控、时间经营。
1、心理建设所谓心理建设,是指班主任针对特定年龄段的学生身心成熟度以及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现状进行心理和精神上的指导和干涉,使其面对压力和挫折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心智的成熟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快速成长,自我意识及自主、成人意识不断增强,主观上他们渴望摆脱对老师和家人的依赖,但客观上其心智和能力又不足以实现其心中的成年独立梦。
于是,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不断涌现,情绪的起伏也特别大,所以这个阶段经常被称为疾风骤雨期。
德育“无痕”——润物细无声
德育“无痕”——润物细无声德育必须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到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回归道德的人文化,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以“贴近社会生活、走进孩子心里”为宗旨,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有成功体验的感受,让每一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个复杂的工程,仅有简单的讲道理的方式还不能深入孩子们得心灵。
因此,我在教育中利用教育资源,打造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学生。
一、学科渗透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
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
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
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
我班有两个学生各科作业长期不做。
老师平时用各种方法进行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与他们的家长经常联系,但家长们并未积极配合。
恰逢此时,课文中出现了一篇名为《人生的开关》的课文。
它讲述了一个出生贫穷的孩子不受蛊惑,如实记账,攒足了上大学的钱,为自己开启了一扇通往光明顺畅的人生大门。
我利用这篇课文来教育全班学生走好生命中的每一步,进而教育那四个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中,学生针对“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
”提问,随后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在学习了课文的基础上孩子们又围绕“人生的开关”是什么,为什么“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展开讨论。
最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所遇到的“人生的开关”,自己是怎样开启的,把自己带进了哪种境界。
同学们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后,纷纷举手。
有的说:“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我捡到了一个小饰品,它亮闪闪的,很漂亮。
综合实践无痕的德育之路
综合实践无痕的德育之路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无痕德育,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综合实践与德育的关系、无痕德育的理念与特点、实现无痕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二、综合实践与德育1.综合实践是什么?综合实践是指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锻炼自我能力和素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综合实践与德育有什么关系?综合实践是一种全面性、多样性、开放性的教育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更深入、更真实、更有效的教育资源。
而德育是一种潜移默化、全方位、长期持久的教育过程,在其中融入了道德、法律、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为德育提供更好的载体和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无痕德育的理念与特点1.无痕德育是什么?无痕德育是一种以自主、自愿、自觉为基础,以感知、体验、反思为主要手段,以行动、实践、成长为最终目标的德育方式。
其核心理念是“无痕”,即在不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和自由选择的前提下,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无痕德育有哪些特点?(1)注重个性化:无痕德育强调个性差异和多样性,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和发展需求。
(2)强调体验式教学:通过感知、体验、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认识自己,在实践中感受道德价值。
(3)重视过程:无痕德育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在实践中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和尝试,积极参与、主动实践。
(4)强调自主性:无痕德育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行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四、实现无痕德育的策略与方法1.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实现无痕德育的基础。
学校应该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尊重个性的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有益的成长环境。
2.开展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无痕德育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体验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参与社会生活,感受道德价值。
德育无痕、爱生有方
德育无痕,爱生有方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仔细而又认真地观看了“德育无痕,爱生有方”的视频录像,视频中围绕中小学教育中存有的普遍问题和热点案例展开讨论,使得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益,心灵受到再一次撞击,使得我更加深深地感觉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增强师德学习,持续地改进、提升和完善自我,面对天真活泼可爱的中学生,我们要即时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并即时做好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促动学生的健康成长,促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又要真正做到“船过水无痕,润物细无声”,也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问题。
第一、从整体看来,顺德区的教师队伍中,绝绝绝大部分老师们师德水平是不错的,我们有很多优秀的、高素质的教师,教师职业是有幸福感的。
但这并不代表情况就是完美的,教育中确实也会出现个别的不和谐音符。
某小学老师群发短信辱骂学生“垃圾”“事件群发短信辱骂学生“垃圾”“事件、某中学陈老师在课堂上“飞凳子误伤学生事件”,“被疑偷窃学生跳楼事件”等等,他们作为一位从教多年的人民教师,为何做出如此侮辱学生人格和尊严的过激行为,在除了个人性格、耐性之外,我觉得当前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教师缺乏思想品德教育及心理方面的辅导,使得有些老师心里承受水平较差,导致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偏激的行为出现,所以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增强对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及心理方面的辅导,以避免同类的事件再次发生,不让悲剧重演;在以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必须按照学校、级组的安排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各项教育和教学工作,尽最大努力提升教育和教学质量,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在引导和教育学生的时候,尤其是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注重讲究方式和方法,多一些细心和耐心,切弃简单和粗暴,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一旦发现学生有些小进步,即时给与表扬和鼓励;使得他们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发挥自己的优势,尽最大潜力考出较好一些的成绩,初中毕业时候,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
德育:和风细雨 无声无痕
这是德 育无 痕的首要形式。
高中班 主任 与学 生朝夕 相处长 。 对学 生
【 关键词】 德育
感化
无痕
宽容
表率 来 说 , 很 多 时候他 们 需要 的不是 声 色俱
厉 的威 严, 不是 喋喋不休 的说教 , 而是 需
二、 桃李不 言. 发挥 表率作用 班主任在 工作 中有 了明确 的德 育教 育动 机 , 但有 时要将 这个 动机 刻 意 隐藏 起来 , 通过一 些看 似无 意识 的方 式体 现
作用 。德 育无 痕 就 是 强 调 感 同身 受 , 它 是思 想与 意志 的碰撞 , 潜 移 默化 地传 递 理念 。早些 年笔 者 曾接 手 了这 样一 个 班 级, 该 班 的学 生对 教 室 的保 洁工作 比较 粗糙 , 不少 学生 的卫 生习惯不 够好, 在卫
教 育无 痕是 德 育工作当中一种很 高 的境界。 它 没有正襟 危 坐和训 斥责备 , 没 有 简 单空 洞 的 说 教 , 有 的只是 “ 和 风 细
t i l  ̄ : 和风细雨 无声无痕
口 玉林 高级中学 李奇武
【 摘
要】 德育无痕是一种 “ 将教育 班 主任改进和完善德 育方 式方 法, 创造性
地做好 德育工作 。 而德育无痕则无疑是班 主任工作 中一种境界很高的教育方式。
一
对学 生 的错误 听之任 之 , 而 是要 有 原则 和理 性 的分 析, 不 要 揪 着 错 误不 放 。正 如苏 霍姆 林 斯基说 的: 有 时宽 容引起 的
“无痕德育渗透在生物课堂中
“无痕德育渗透在生物课堂中“无痕德育”无疑是生物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它强调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无痕德育”看似无痕,实则有痕,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去挖掘和使用.下面谈谈笔者在《分离定律》的教学过程中对“无痕德育”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一、好奇之心———无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必修二模块是按照科学发展的主要历程进行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随着人类研究生物遗传的发展线索去认知.所以学生在学习遗传定律时缺乏减数分裂的知识,在知识结构认知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平铺直叙地进入分离定律的核心知识,难免会使学生知难而退,如何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对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其实早就有所感知,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遗传现象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伸出双手,自然交叉,注意观察大家交叉的方式有何不同,马上有同学发现抢着回答:“我的左手大拇指在上,某某同学右手大拇指在上!”其他同学连忙看自己和周围同学的交叉方式,惊奇地发现确有不同.我告诉大家:“这是我们人类的一对相对性状.其实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再列举一些你知道的类似现象吗”学生踊跃发言:学生甲:“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之分.”学生乙:“我的头发天生是卷的,像我妈妈,跟别人的直发不同.”……“很好,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能注意观察,发现问题.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生活中一些特别的现象总是会让人充满好奇之心,尤其是对青春年少的学生.从学生的反应可以看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已经被激发出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主动地乐于去学习科学知识.二、探究之意———无痕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孟德尔在遗传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并非偶然,这与他的科学探究精神密不可分.孟德尔在做遗传杂交实验中严谨的作风和勇于探索、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学生在学习了紫花和白花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后,我并没有急于对让学生对分离现象进行解释,而是告诉学生孟德尔为了得到科学的实验数据,还做了很多实验.我把大量的数据呈现给学生:孟德尔用市场上收集来的34个豌豆品种,在修道院的小菜园里种了八年豌豆,研究了28000株植物,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在实验中他分别研究了多对可以相互区分的相对性状,除了紫花和白花,还包括了黄色子叶和白色子叶、圆形种子和皱形种子、高茎和矮茎等,并把他记录统计的数据一一呈现.学生在看到这么多的数据结果后,都张大了嘴巴,被这位遗传之父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三、耐挫之志———无痕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当前的学生在心理上普遍表现出心理素质差、耐挫能力弱等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进入高中后,面对突如其来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改变,很多学生感觉一时无所适从,特别是努力学习后换来的是考试成绩的不理想,有些学生就会丧失信心,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有些学生生活中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就丧失人生目标甚至轻生.所以在教学中渗透耐挫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素材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在学习了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后,学生深深体会到这位科学家在遗传学道路上付出的艰辛,最终他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得到科学界的重视和公认也是实至名归.但是,我告诉学生,孟德尔在期间所遇到的挫折是常人无法承受的:孟德尔把他多年的研究结果和结论仔细地写成了《植物杂交实验》一文,于1865年春季在布隆召开的自然科学研究学会第二次会议上宣读并发表.但遗憾的是由于当时人们正讨论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人重视一个地方组织的报刊,没有人留意一个业余研究者的成果.而且孟德尔的理论超出了人们能够接受的水平,因而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孟德尔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信念,执着地在遗传学领域默默耕耘.直到1900年,荷兰植物学家德佛里斯、德国植物学家柯灵斯、奥地利植物学家邱歇马克三个人各自在同一年得出了和孟德尔完全相同的结论,这样,孟德尔的论文才得到科学界的重视和公认.从孟德尔到三位科学家分别“发现”他的遗传规律经过了35年的时间,直到去世孟德尔在科学界还是默默无闻.然而孟德尔对生物学所作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他在遗传学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孟德尔这些经历让学生坚信一个道理:逆境不是苦难,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我们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应该积极面对,正视它,超越它,定能打造出一片灿烂的天地.四、感恩之情———无痕建立并增强感恩意识,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一切无私的给予,一旦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乱发脾气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感恩意识极其匮乏.因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讲授孟德尔遗传定律在人类遗传病中的应用时,我给学生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遗传病,让学生了解产生这些遗传病的原因和危害,认识遗传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这其中有很多是学生在生活中有真实体验的,学生对这些遗传病患者表露出深深的同情.我趁机引导学生:与这些患者相比,你们的父母给予了你们健康的肢体,聪明的大脑,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给你们创造最优越的学习条件,你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是多么幸福啊!其实我们身边围绕着满满的爱,可是有时候你们还经常觉得不满足,这是因为你们缺少发现爱的双眼.学生有了这样真实的体验,自然就会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和品质,进而能渐渐外化为感恩的实践行为.教书育人绝非一日之功,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认真钻研教材,用心去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渗透于生物课堂中,使学生在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无痕德育”渗透在我们的生物课堂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茁壮成长.。
【最新】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无痕渗透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无痕渗透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无痕渗透文/吕娜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有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我国着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
因此,我一直在思考,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么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从而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效果。
一、德育无痕地寄寓教学内容我们知道小学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本身与德育有着密切地联系,尽管体裁、题材、风格等不同,但一定都是达到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
你看许多语文课文选取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无私、心灵崇高,刚正不阿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表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律美的古今诗歌这些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作品的内在美,富有质朴美感性。
就比如《白杨》一课,德育意识隐含于教学内容之中,不外显、不张扬,就是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言语对话中流露着,两者紧密得那么天衣无缝、不露痕迹。
课文结尾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这种叙述性的描述,让人想到边疆建设者们那种无私奉献精神。
但是课文没有这样写,因为语文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感悟,就像寓言故事一样,故事叙事简单明白,可是蕴涵的道理十分深刻,这恐怕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
二、德育无痕地实现水到渠成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抓住德育的契机,必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知道,哪里需要明理,哪里需要渗透,都是一清二楚、。
(一)在导语引入中渗透。
一说到上课我们很多人都注意到导入这个环节,这是课始环节,也是启动情趣的环节,只要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和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细微地去体会,这样的渗透才是有价值的。
(二)通过文眼透视德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篇课文的课题,就是全篇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
因此,抓住课题这一文眼,并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文道结合的目的。
上善若水 德育无痕
发 展 。我 们可 以从 《 老子 》倡 导 的 “ 上善 若水 ” 的思想 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
一
静静 地 流 向旁 物不愿 停 留的低洼 之地 ,从不 展示
自己 的强 势 ,只 为 更 彻底 地 从 根部 浇 灌 万 物 , “ 以天下之 至柔 ,驰骋 天下之 志坚 。”( 老子 》 《 第4 章) 3 现代 德育观认 为 ,学 生德性 的发展是 自我 善性 的苏 醒 ,德 育者 生硬强 势 的德 育灌 输反 而会
引导 时的 “ ” 、 “ ”与 “ 愚 钝 弱势 ” ,犹如苏 格
处 ,所 以 “ 上善 ” 。 《 老子 》一再 推崇 这种平 等
质朴 的理念 , “ 天地不仁 ,以万物 为刍 狗 ;圣 人 不仁 ,以百姓 为刍狗 。” (《 老子 》第5 ) “ 章 善
拉 底 的 “ 神助产 术 ”一样 ,更能 促进学 生德 性 精
爱 。柔 弱的实质 是对 生命本 性 的遵 从 ,柔弱带 来
生机 ,柔弱产生生命的力 量。 二 、无痕德育的基本原 则
事 而民 自富 ,我 无欲 而 民 自朴 。” (《 老子 》第
5 章 ) “ 欲 以静 ,天 下将 自正 ” ( 《 子 》 7 不 . 老
第3 章 )德育 过程 是学 生德性 良性 变动 的生 命过 7 程 ,生命过 程不 仅表现 为外 在 的形 式 ,更 体现 在
法 自然”的基本 原则 ;要 坚持 “ 致虚极 守静 笃” 、 “ 外化 而 内不化” 的 实施 方法 。至高至 善 的德 育境界 ,是顺乎天性 的和谐 生长 。
[ 关键词】 《 老子 》;无痕德 育
[ 作者简 介】吴希成 ,广 东汕头华侨 中学 ( 东汕头 ,5 54 ) 广 10 1
润物细无声 德育在无痕
润物细无声德育在无痕
张阳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细节在教育中无处不在。
一个“细节”能改变学生的品行,也能改变学生的素质。
每做好一件小事,就能使学校德育工作向前迈进一步,这是在成功的“银行”中又积攒下了一份财富。
细节决定成败,不重视细节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粗放式的教育;细微之处见真情,细节的教育是对学生全身心的教育,尤其是对学生心灵的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德育无痕”描述了德育的一种境界,没有简单说教,没有批评责备,有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灵与心灵的融合,她是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让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切身体验、自觉和自悟的教育。
德育之花应该静悄悄地开放,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这样的境界远远高于直白的说教,强制的加予,只有尊重、理解学生才能创造出一个真正和谐的德育氛围——德育无痕。
也许日常德育工作中的一件“小事”,它就渗透了教育“无痕”的有效途径。
老师不露声色地向学生渗透了“学习”、“纪律”、“毅力”、“情感”等思想的教诲。
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轻轻的一句鼓励、简单的一个爱抚、深情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等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产生极大影响。
无痕的德育,能够引起学生内心的激荡,激发出惊人的动力,并在学生的内心世界里埋下一颗种子。
总之,努力淡化教育的痕迹,做到“德育无痕,润物无声”,将德育渗透在生活细节之中,渗透在每一件小事中,让学生在小事情中明白大道理,是每个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德育无痕 引领孩子生命飞扬
【 关键词 】无痕 生活情境
内在需要 独特感悟
《品 德 与 生 活 》 、 《品 德 与 社 会 》作 为 全 新 的 课 程 ,走 进 儿 童 的 现 实 生 活 , 回归 儿 童 的 生 活 。 通 过 实 施 这 门 全 新 的 德 育 课程 来 真 正 实 现 儿 童 的 品德 发 展 、社 会 性 发 展 ; 真 正 做 到 没 有 布 道 式 的 口若 悬 河 , 没 有 训 导 式
的 正 襟 危 坐 ,让 孩 子 在 无 痕 的 影 响 中 ,妥 贴 、 自然 地 学
中,教师将交警 请到
了 这 “ 字 路 口” 的 十
课堂 ,不仅给 孩子们
带 来 了 意 外 惊 喜 ,还
让 他 们 在 交 警 手 把 手
习 有 道 德 的 社 会 生 活 。 作 为 一 线 的 《品 德 与 生 活 》 、 《品 德 与 社 会 》 课 老 师 ,笔 者 时 刻 关 注 与 追 求 无 痕 德 育 ,现 将 一 些 体 会 与 感 受 说 出来 与 同 行 分 享 。
草弄疼 了 》这 堂课 中,其 巧妙在于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
谭旌西 乞
I 7 1 8
式。
于 活 动 ” 的 理 念 , 因此 ,要 多 让 学 生 在 真 实 的 生 活 情 境
中活动 ,从亲历 的活动中引发体验 、孕育感悟 ,实现优
良德 性 的 建 构 和 社 会 性 发 展 。如 在 《 安 回家 》的 教 学 平
1巧 妙 营 造 氛 围 , 引 导 孩 子 角 色 体 验 。 在 《 把 花 . 别
目染 、 日渐 成 行 。
曦
1 拟 生 活情 境 。 《品德 与 生 活 》、 《品德 与 社 平 安 回家 ,遵 守 交 通 . 模 ◇浙 江 诸 暨市 店 口 一 小 柴 少曼 会 》课 程 是 一 门 开 放 的 、建 立 在 孩 子 的 生 活 基 础 之 上 的 法 规 , 同 时 ,也 会 将
德育无痕育人有道 ——小学德育课程育人探究案例
德育无痕育人有道 ——小学德育课程育人探究案例
一、背景介绍
本案例基于小学德育课程,旨在探究无痕育人有道的实践模式。
本案例以一所小学为研究
对象,通过对学校德育课程的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系统梳理出德育课程的实施流程,总结出无痕育人有道的实践模式。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情况,了解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施流程。
2、访谈法: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学校的老师、家长及学生进行访谈,收集有关德育
课程实施的信息。
3、观察法:观察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施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便更加深入地
了解德育课程的实施情况。
三、研究结果
1、学校采取了多种方式来实施德育课程,包括课堂教学、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
2、课堂教学以“爱”、“尊重”、“诚信”、“责任”等为主要内容,以结合实际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体育活动以“友爱”、“团结”、“宽容”、“勇敢”等为主要内容,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友爱、团结、宽容和勇敢的精神。
4、社会实践以“关爱”、“贡献”、“公正”、“自律”等为主要内容,以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关爱、贡献、公正和自律的精神。
四、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学校在实施德育课程时,采取了多种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友爱、团结、宽容、勇敢、关爱、贡献、公正、自律等精神,实现无
痕育人有道的实践模式。
德育无痕,润物无声-精品文档
德育无痕,润物无声-精品文档德育无痕,润物无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开阔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的要求,由此可见,寓德育于小学英语学科的内容和过程中,是每一个小学英语教师的职责。
随着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教师往往更倾向于“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德育教育。
现行小学英语教材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情文并茂,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于一体,为教书育人,塑造健全人格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小学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掘英语学科的教育元素,结合教学内容和德育因素,在复杂、微妙的教育情境中把握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通过英语教学中的语言和实践活动,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目的。
一、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
”他们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对教师充满崇拜和热爱。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认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善于利用小学生的向师性这一心理特点,通过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地渗透德育教育。
例如,教师衣着大方得体,面带微笑,走进课堂,与学生亲切地用“Hello/Hi”或“How are you?”等打招呼,关心学生情况,通过“Free talk”等情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懂礼貌,学会尊重并关心他人。
二、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教材是德育的载体,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是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前提。
教师要做到寓德育于英语学科中,需要深入钻研教材,抓住学科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明确教育目的。
牛津小学英语这套教材选取的话题往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启发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德育因素。
走进心灵,德育无痕
走进心灵,德育无痕走进心灵,德育无痕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越来越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许多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
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要。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让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丰富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增长教师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了解,提高教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水平,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衔接与配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关键所在。
那么学校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从心理健康教育出发,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使德育工作更有科学性与实效性?本文针对这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性;实效性正文:当今社会,教育正处于转型时期,传统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化。
再加上社会和家庭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知之甚少,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停留在传统教育的水平,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尤其是现在的中小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偏面强调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德育教育,更谈不上心理健康教育。
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服不用洗、地板不用擦,完全没有劳动的习惯。
公交车上不懂给老人让位,不是名牌服装不穿,文明礼仪日衰,攀比之风日盛。
诸如此类现象不胜枚举。
因此,我们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而要想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就必须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只有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健康心理,才能使他们的德育和智育共同发展,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因此,德育与心育相结合,既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出发点进行德育教育,不仅可以为德育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以丰富德育工作的内涵,使德育工作深入人心,增强德育工作的可接受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情趣无疆,德育无痕
情趣无疆,德育无痕2009年,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开始进行融合闲暇教育、情趣教学与游戏文化的教育实践,初步构建了“情趣教育”的理念,并把它作为学校发展的文化基座。
所谓“情趣教育”,就是有情有趣、情趣结合,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教育。
具体地说,就是以富有情趣的方式,塑造富有情趣的教师,培养富有情趣的学生。
只有当我们的教师拥有了幸福的人生,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收获童年的快乐。
我们要通过充满情趣的手段和途径,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爱生情怀、教育追求,建立广大学生的发展愿景、学习兴趣,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成长。
由此,学校提出了教师培养的“三有”和学生培养的“三趣”目标。
也即,教师——工作有声有色,生活有滋有味,做人有情有义;学生——学习有兴趣,成长有乐趣,人生有志趣。
我们把这种融入式、渗透性的德育,称之为“无痕德育”。
这种“无痕的德育”并不是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更不是虚晃一枪,碌碌无为,而是“以不教为教”。
前一个“教”字,指说教,后一个“教”字,指“教育”(狭义)。
有人曾尖锐地批判说,不说教,无德育。
对此,我们示范、引领、活动、体验、丰富、内化,以情趣为表,德性为里,融情入境,激趣养德,打造了一个润物无声的“无痕德育”。
一、融情入境,让文化氛围有形“无痕德育”是“情趣教育”的理念的核心,它希望在“淡化教育痕迹”中“深化精神轨迹”,实现“教育与情趣同在,成长与快乐同行”的育人目标。
漫步校园,曲折的石径上,有孩子兴致勃勃地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木质的秋千上荡起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休闲木椅上孩子们有的凝神读书,有的轻声谈笑;“熊猫馆”里,孩子正与“国宝”抱成一团;“科学园”旁,孩子们种植的麦子已抽了穗……每一个角落,每一架秋千,一花,一草,一木……无不渗透着老师们的汗水和心血。
穿过草坪的石径是老师实地设计出来的,连每一颗鹅卵石,都经过了老师精心的挑拣……每一位老师都在以自己的智慧,建设“美观、实用,富有情趣”的校园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丰县永丰中学德育特色工作材料汇报永丰中学德育处2012.10润德无痕——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广丰县永丰中学德育特色工作材料汇报广丰县永丰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现拥有7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四千五百多名。
鉴于学生个人涵养与素质参差不齐等现状,学校结合实际,多年来扎实开展校本德育研究,充分发掘学校德育资源,确立了《“学会做人工程”的研究和实施》省级课题的全面研究,在实践中紧紧围绕该课题的核心内容扎实开展相关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以“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孝敬感恩教育”、“环保教育”为突破口,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深入实施“学会做人工程”课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对七年级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性格等方面的测试,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及个性差异,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2、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
由班主任及副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及心理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尊重他人人格及尊严,提高学生承受压力和挫折的忍耐力以及灵活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
形式:会见、电话咨询、书信等。
(咨询时间: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4、每学期举办二次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讲座,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5、建立心理协作小组,由学生自发组成,课余时间交流和阅读心理学科普书籍,就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
(二)、法制教育1、学校成立“普法领导小组”,由校长兼任组长;设置“法制教育办公室”,由分管副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每月由法制办公室牵头,召开一次法制教育的专门会议,研究学生思想新动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对策。
防患于末然。
2、举办法制讲座。
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邀请司法机关同志举办法制讲座,介绍典型案例,剖析学生身边存在的违纪现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
3、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
定期或不定期地同师生一起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4、以活动为载体,利用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三)、孝敬感恩教育1、开没“孝敬课”。
每两周开设一次,教育学生如何孝敬长辈及学会感恩等,由班主任实施。
2、确定“孝敬日”。
把每月第一周的每一个双休日定为“孝敬日”。
要求学生在家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把每年四月份定为学校思想教育活动月,且把此月第一周星期一定为“校感恩节”,开展“孝敬感恩”活动。
3、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帮老人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把欢乐送给每一位老人;倡导学生自觉参加社区的义工活动,经常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尊老爱幼帮扶活动”。
4、广泛开展“文明礼仪”评选活动。
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主动向老师或长辈问好,与同学和睦相处,每周各班级评选出“周礼仪标兵”、“周礼仪落后学生”各5名,凡是“礼仪落后学生”不得参与学校其它各类先进人物的评选。
5、在学生中评选“孝敬星”,每学期评选一次。
以榜样带动其他学生孝敬长辈,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
(四)、重视环保教育。
环境教育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重要课题,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人”应尽的义务。
为此,我校极重视学生的环保教育。
①每年春季动员组织学生植树造林。
②在校园内安放了“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分类垃圾箱,让学生学会垃圾分类,树立废品回收利用意识。
③开展“你丢我捡”活动,组织学生上街义务打扫卫生,美化我们的家园。
④每班选取1名学生担任环保小使者,专门负责班级卫生的督查。
⑤每学期定期举办环保知识演讲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五)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利用“每周国旗下的讲话”、“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纪念日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举办“重走红军路”、唱红歌比赛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几年来,我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实施省级课题“学会做人”这一核心工程体系,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孝敬感恩教育”、“环保教育”诸方面入手,同时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教育、完美形象教育、礼仪教育及安全教育等,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了提升。
二、全方位实施自主管理,重视个性发展。
1、实行学生轮流值周制度及“校长助理”、“教师助理”等制度,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设立“校长信箱”,开通信息“直通车”,为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实现自我锻炼和自我教育搭建平台。
2、充分发挥团总支、学生会、学生干部在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作用,让学生承担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执行情况的督查评比、学生问题处理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等任务。
学校要求每班课前3分钟必须宣读《永丰中学学生道德规范基本要求》。
3、鼓励各班学生自主自治的改革尝试,明确相关包干区和服务对象,开展以“自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竞赛评比活动。
4、在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上,实施“全方位开放,多层次提升”的考评策略,开设“自律”试场和“全开卷试场”,采用不同难度的AB卷考试,由学生自主申报“无人监考自律考试”、“开卷考试”,允许少数学生申请免考,对考试失常的学生实行“申请借分”制,多渠道、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让更多学生体验成功的幸福,树立自律、自信的健康心态与品质。
5、在问题学生教育上,学校与问题学生家长签订共同教育协议,明确职责,家校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针对个别屡教不改的严重违纪学生,学校集中帮教,建立师生一帮一机制,多角度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彰其点滴进步。
6、学校指导各班建立合作小组,扎实推行班级合作小组模式的自主管理。
班级合作小组管理模式是指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作用,对学生进行“异质合作”(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等方面)后,组成合作小组。
鼓励学生开展同伴间的日常学习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互助教育。
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每个小组就是一个互助的团队,每个成员都在一种“优秀生主动帮助潜力生、潜力生主动求助优秀生”的互助文化里练习“自主”,共同在一个互助的氛围里学求知、学做人、学做事、学共处,逐步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7、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我校建立学生多元评价制度。
在评价学生时,重点关注全体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的点滴进步或闪光之处。
每学期班主任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实际表现,创造性地设立奖项。
只要是有利于班级建设,有利于学生发展和进步的都可以设立奖项,让所有的学生在学期结束时均得到某个方面的鼓励性的评价。
如“爱心天使”、“守纪模范”、“保洁卫士”、“朗读百灵”、“学习状元”、“写作能手”、“创新精灵”、“操作能手”、“合作明星”、“英语博士”、“艺术新星”、“科技先锋”、“孝敬星”、“爱护公物之星”、“运动健将”、“学习进步之星”等等。
三、部分优秀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经验展示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
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不少班主任积累了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
(一)、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并建立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新模式。
----班主任林诒溪民主选举班委会,实现“群体”决策。
1、民主选举班长和其他班干部在学生自我推荐的基础上,确定班长和其他班干部的候选人。
候选人不仅要有较好的学习成绩、诚实的人格修养,更应具有忠实的工作实践能力和活泼的个性、灵活的头脑。
坚持思想好、学习好、人缘好、能力强、威信高、会创造的选人原则。
并在各竞选人竞职演讲的前提下,由全班差额选举,最终确立两班长和其他班干部。
再组成一个班委会,由一个班长(全面负责班级事务,主管七个学习小组的总组长)、三个副班长(一个分管纪律,下管纪律委员;一个分管学习,下管学习委员和各科代表;一个分管卫生,管劳动委员和各值日组长。
)团支书(分管文明礼仪,下管体育、宣传委员和爱心银行行长组成,班长任组长。
班级的一切事务都由班委会小组协商后作出决定,只有当班委会小组无法解决时,才可以请班主任来协助。
这样,就选举出了具有凝聚力的班级领头人,实现了自主管理的第一步。
2、培养班干部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班委会小组是班级的精英所在,其主要成员各负其责,处理班级中日常事物。
班委会小组讨论的结果是全体委员们智慧的结晶。
班主任要在这过程中充分发挥辅与导的作用,班主任只以列席者的身份参加班委会的讨论会,群策群力,让全体委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教师适当引导或提供帮助。
让这种委员会议成为一种制度,班委成为解决班级中重要问题的智囊团,有利于培养班干部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制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班级自主管理需要一套完整、细致、个性化的班规制度。
为此,林老师指导学生根据《永丰中学学生手册》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全面可行的班级制度。
它以《永丰中学班级管理工作评价》和《上饶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为基础,包括文明、安全、作业、纪律、卫生等各方面,使班级管理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有章可循,避免了班级自主管理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1、学习小组和学生周评比制度实施班级量化管理。
班委会制定出《学生周评比制度》,对学生常规学习与生活以分数量化,每周评一次分,进行相应奖罚。
这样,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凝聚了班级集体意识。
也把班级自主管理落到实处。
2、每天有记录,每周有总结班长、各委员、各组长就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每天都进行检查,对于发现的好人好事加以表扬,对违反班级制度的人要立即制止,并记录下来。
每周由各小组进行总结。
而全班性地评分则每周一次,并在下周的班会课上进行总结发言。
每位学生的各项得分由班委会成员共同给出。
3、鼓励为主,奖罚分明在每周班会上,做到奖勤罚懒,及时总结与通报。
表现好、进步快的同学不仅可以额外加分,还可以得到老师通过校训通平台发到家长手机上的表扬。
对于学生的一般性错误就口头批评,严重的错误将会通过谈心、共同找原因和解决方法的手段来进行处理。
对于那些连续两次周考评总分最低的同学班主任将会和其家长一起查找原因,促进其进步提高。
“班主任的智慧后移,重在引导。
在开班会时,林老师总坐在教室后面,让班长主持完成各项议程。
在平时,凡是学生能管理好的事情,班主任尽量“袖手旁观”,静观学生的作为,做到不插手,不评论。
学生在管理中如果遇到难题,只适当点拨。
对班级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如班干部的调整,学生之间的纠纷,和学生坐在一起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
对于班长及各班委成员的工作,应作到经常鼓励,让他们增强自信心。
面对失误,要避免随意批评责怪,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拟定补救的措施,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使他们在鼓励中逐步提高。
构建班级的自主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步入社会后的长远发展,如果我们每位班主任能在这个方面去过研究研究,一定会使我们班级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