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的“满蒙”政策

合集下载

谈谈你对日本“大陆政策”及其侵华战争的理解

谈谈你对日本“大陆政策”及其侵华战争的理解

谈谈你对日本“大陆政策”及其侵华战争的理解
(1)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其既定战略。

日本的大陆政策是在征韩论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它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国的侵略。

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了东方会议。

会议的内容是回顾和确定对华政策,中心议题是“满蒙政策”。

确立了把满蒙和中国本土分开的方针。

(2)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卷入经济危机,使得帝国主义之间、帝国主义扣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日本成为远东的战争策源地。

1930年日本爆发了经济危机。

国内矛盾激化,面对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转移日本人民的视线,缓和国内阶级矛盾,依靠掠夺中国东北的丰富资源,来医治由经济危机造成的伤害。

(3)为了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国内大造舆论,并大规模的扩军备战。

“九·一八”事变之后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使得中国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了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阶段,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

(4)广田内阁上台后确定了侵略中国和称霸西太平洋的《国策基准》,以此为轴心,扩军备战,调整外交政幕,指导统一国内舆论。

同时制
定了一系列.侵华策略,重点是霸占华北五省。

另一方面,日本军国主义的备战政策、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和人民的经济生活恶化,激起日本人民的反抗;国内形势的恶化和西安事变以后中国抗日运动的高潮,冲击着日本的侵华幕略。

日本企图通过扩大战争来摆脱困境,日本帝国主义迅速走上大规模侵华战争的罪恶道路。

狼谋——《田中奏折》的出笼、披露与争论

狼谋——《田中奏折》的出笼、披露与争论

狼谋——《田中奏折》的出笼、披露与争论“欲征服支那,必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这段猖狂的侵略“宣言”,出自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

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炮制的这份《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历来被看做日本侵华的“纲领性文件”。

八十多年前,一位爱国志士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份日本机密文件公诸于世,使世人得以窥见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

日本否认《田中奏折》的存在,但无法解释这份1 929年就已被公之于世的文件何以能准确地“预告”后来发生的一切。

从侵占中国东北,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再到挑起太平洋战争,日本的每一步都按照这个文件的规划实施进行。

直至今日,日本仍不承认《田中奏折》。

这并不奇怪,就像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诸多战争罪恶不被承认一样。

即便是对那场荼毒亚洲的战争,仍然有日本政要不承认其侵略性质……被日本否认存在的这份侵略大纲,究竟是如何大白于天下的?“大饼”藏密信1928年6月的一个星期天,日籍华人蔡智堪在东京的家中宴请中野正刚等日本政界要员,几杯中国的“五加皮”酒下肚后,大家相谈甚欢。

席间,蔡家的佣人向蔡智堪呈上一个从沈阳寄来的小邮包。

蔡智堪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枚中国点心,在日本称为“大饼”。

在座的中野正刚打趣说:“中国的大饼转赠我如何?”蔡智堪一阵大笑后说:“饼非烹过,食之有害。

”拒绝了中野正刚的要求。

蔡智堪活跃于当时的日本政商两界,一向豪爽大方、不拘小节,这次却为何吝啬一块小小的点心?蔡智堪是中国台湾苗栗县人,早年在日本经商,积累了丰厚的财力。

根据他儿子蔡咸源的回忆,他们家在东京有非常豪华的别墅,经济上十分阔绰。

而在成功商人的公开身份之下,蔡智堪还从事多年的“秘密工作”。

蔡智堪童年正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历史时期,让他亲身感受到受人欺凌的民族不幸。

他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过同盟会的活动,对同盟会进行过大量财力和情报上的支持。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统制概述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统制概述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统制概述作者:敖程程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10期【摘要】日本通过关东总督府和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满铁),用强制性的手段全面统治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并对这一时期的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伪满洲国;日本;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统制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内蒙古东部地区,实施与东三省与内蒙古西部既有聯系又有区别的殖民统治政策。

日本通过关东总督府和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满铁),用强制性的手段全面统治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并对这一时期的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日本实行经济统制的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仅用4个多月时间便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实现了征服“满蒙”的目标。

日本帝国主义想要把满蒙从中国本土分离出来,逐步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

为实现上述计划,日本军政和企事业势力纷纷制定了具体执行方策,如关东军的《伴随满蒙建设制蒙古问题处理纲要》、《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纲要》;“满铁”的《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案》;陆军部的《满洲国指导方针要纲草案》等。

[i]上述方策的出笼标志了“满洲国”政治、经济、国防、外交体制的确立和日本殖民统治中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的体系化。

对内蒙古东部的经济统制政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演变并逐步推行。

二、对内蒙古东部进行经济统制内容1、交通、通讯事业的统制交通是国民经济命脉。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与满铁勾结,采取军事占领、委托经营、签订条约等手段,全面占领了“满洲国”和内蒙东部地区所辖区域铁路、水陆交通、航空、通讯,并实行了全面的统制。

在夺取该区域铁路交通权益的基础上,采取铁路国有化政策。

1931年9月下旬,关东军占领沈海铁路各车站,从而揭开了夺取中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铁路交通权益的序幕。

又组建了“东北交通委员会”,使之成为日本攫取中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铁路权益的重要工具。

山雨欲来风满楼: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政府“积极满蒙政策”与军权强势之契合

山雨欲来风满楼: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政府“积极满蒙政策”与军权强势之契合

【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专题】山雨欲来风满楼: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政府“积极满蒙政策”与军权强势之契合[摘要]日俄战争后,日本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为桥头堡,以官民资本为经济后盾,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要挟筹码,对中国东北展开了长达25年的殖民经营。

在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不仅在政治、外交、军事上占据了居高临下的强势地位,而且在经济领域几乎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

1920年代后期,以对华强硬派著称的田中义一登台组阁,为了应对国内经济困顿、政治动荡、民心不稳等各种危机,田中内阁出台“积极满蒙政策”,推行对华“强硬外交”,旨在利用高压手段攫取在中国东北的更大权益,进而转嫁国内各种矛盾。

与此同时,以一批陆、海军中下级军官及社会右翼势力为骨干力量,在日本国内掀起了“统帅权独立”论争以及“日本国家改造运动”,论争和运动的目标直接指向大正时代以来的宪政体制,主张对内铲除政党财阀、树立军人内阁;对外煽动武力吞并东北、割裂中国版图。

行政权与军权在侵略扩张目标上之契合,表明九一八事变绝非“关东军独走”所致,而是日本军政各界践行大陆政策的主观必然。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积极满蒙政策”;“统帅权独立”;日本国家改造运动[作者简介]王希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21)04-0149-12王希亮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的侵吞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从表象上看,是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等军人伙同军部部分要员策划的阴谋,事变爆发后,日本若槻内阁也的确出台了“不扩大方针”。

为此,日本学界的某些微观研究往往把视角放在“协调派”与“强硬派”的纷争之上①,主观或客观地放大政党内阁与军部以及关东军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并由此得出为日本军政当局开脱侵华罪责的“关东军独走”论。

但事实上,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不仅①在日本,“协调派”又被称作“温和派”或“不扩大派”,主张以外交和经济施压手段保障日本在满蒙的“特殊权益”,但并不放弃武力后盾。

简论日本对伪满的“内部统辖”制度

简论日本对伪满的“内部统辖”制度

简论日本对伪满的“内部统辖”制度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于伪满洲国实施“内部统辖”制度,通过在伪政权中安插大量的日系官吏,推行总务厅中心主义和次长中心主义,实行“火曜日”会议制度,将伪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一切权力都紧密地掌握在他们手中,推行日本的侵略政策,东北人民从此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经历了14年的亡国奴黑暗岁月。

标签:“内部统辖”;总务厅中心主义;次长中心主义;“火曜日”会议1931年日本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后,对于采取何种统治方式,才能稳妥巩固地占有东北,最大程度地拥有日本在“满蒙”的侵略利权,就成为日本侵略者所面临的根本性战略问题。

经过多方面权衡利弊,日本帝国主义确定了成立伪满洲国,由日本人实行“内部统辖”的基本方针原则,并采取一系列严整有序的措施,使之充分地加以实施,在东北建立起具有鲜明独到特点的殖民统治秩序。

一、“内部统辖”方针的出笼大陆政策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既定国策,日本军国主义对侵占中国东北的图谋由来已久。

与阴谋发动事变相始终,早在1929年—1931年间,关东军、陆军参谋本部内一些积极的军国主义分子,就开始策划、制定日后占领东北后的统治方案,在《对满蒙占领地区统治的研究》、《昭和六年度形势判断》等报告中,对此都提出了独自的设想预案。

“九·一八”事变以后,关东军最初倾向于实行由石原莞尔等人倡议的将“满蒙”直接并入日本本土的方案,但东京的陆军中央部顾忌到该案对于中国东北领土的侵略野心过于赤裸,必定会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以及世界舆论的普遍谴责,因此说服关东军放弃了这一计划,“将满蒙作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是为上策,但鉴于以往的情况,目前突然采取这一步骤恐将徒然引起国际上的议论。

”[1]433至于陆军中央部所主导的组织成立亲日政权,由日本人进行“内部指导和操纵”的计划,亦遭到来自侵略中国东北的急先锋关东军的极力反对,“如果以为仅仅树立独立政权,便可以按照帝国的意图实现其计划的想法,只能是空想”,[2]374无法做到使这个政权能完全服从于日本人的支配,不利于全面贯彻实行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政策。

日本“满蒙政策”的演变分析

日本“满蒙政策”的演变分析
第 3 卷第 1 4 期
1 4Ⅳ0 . 3 .
唐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1 0 2年 1 月
J . 1 an 20 2
J un lfTn sa eces ol e ora aghnTahr lg o C e
日本 “ 满蒙政策"的演变分析
朱 洪兵
( 黑龙 江大学 历 史文化旅 游学 院 ,黑龙江 哈尔 滨 摘 108 ) 50 0
对 “ 陆政策” 问题 的探 讨 ,同时对深入研 究 日本帝 国主义侵 华 史 ,特别 是 日本帝 国主义侵 略 东北 地 区史 , 大
具有 实际 意义。
关键词 : 日本 “ 蒙政策” 满洲;侵 略; 日 帝 国主义 满 ; 本
中图分 类号 : 3 34 K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0 .1 52 1) 10 4 .4 0 99 1(0 20 -0 60
J p n s c u a i n e p c a a a e e a g e s o n No t e s e i n a a e eo c p to , s e i l p n s g r s i n i rh a t g o . J r Ke o ds J p n s a - o g la o i y y W r : a a e e M n M n o i n P lc ;M a c u i ;a g e s o ; a a e e i e i ls n h r a g r s i n J p n s mp r a i m
自明治维新 以来 ,日本便 积极谋 求 向海 外扩张 势力 , 明治政府制 定 了谋 求 向大 陆侵 略扩张 的 大 陆政策 。大 陆政 策 的具体 步骤 为先 吞并 邻近 的朝 鲜和 琉球 、台湾 , 以此 为跳 板 ,进一 步侵 占中国的 东北和 蒙 古地 区 ,进 而 征服 全中 国及整个 亚洲大 陆 。从 l 9世纪 末到 2 纪 4 0世 O 年代 , 日本 的对 外侵 略基 本 上是 按照这 个 大陆 政策 所制 定 的步骤 进行 的 。与此 相适 应 , 日本政 府还 制定 了 侵略 中 国东 北的具 体政策 。

近代日本对"蒙"侵略政策的形成(1904-1912)

近代日本对"蒙"侵略政策的形成(1904-1912)
[ 收稿 日期]2 1 一 O — 1 02 4 8
[ 文章编号]1 7 —6 0 (0 2 0 —0 2 —0 64 2 12 1 )2 00 9
[ 作者简介]王旭 (9 5 )女 , 17 一 , 内蒙古赤峰 人 , 南开大 学历 史学 院博 士研 究生 。 日本政府特 别是 日本 陆军重视对 内 、 蒙古 地 外
年夏 的一 次谒 见 贡 王福 晋 ( 即王 妃 ) , 到 贡 王 时 得
府要 聘用 日本 女 教 师 做家 庭 教 师 的消 息 , 告 给 报
日本 驻北 京公 使及 武 官后 , 日本 政 府 在 日俄 战 为
重点 从 蒙古方 面着 手 实践 他 来自 “ 防护 满 洲 ” 构想 。
也 即积极 “ 交 ” 古 王 公 、 结 蒙 活佛 、 嘛 , 养 蒙 古 喇 培 地 方 实力 派 的亲 日主 义 , 图从 精 神上 占领 蒙古 , 意
《 蒙古大观》第五章蒙古 的国际地位 , ( 第一节各 国的对 蒙古政策) 改造社 13 , 98年版 , 2 5 ; 第 2 页 王龙胜 :北洋军阀对蒙 《 政策几个 问题的初析 》《 ,内蒙古近代史论丛》 第三辑 , 内蒙古人 民出版社 1 8 年版 ; 97 俞辛焯 :近代 日本外交研究 》天津 《 , 古籍 出版社 2 0 年版 , 1 页 ; 06 第 3 丁晓杰 :卢沟桥事变后 日本转 变对蒙政策原 因探析 》《 《 , 阴山学刊 )0 7 ) O 年第 2 等。 2 期 本文也使用这一提法 , 并尝试首次论述近代 日本对“ 侵略政策形成 问题 。 蒙”
备 , 亥革命 期 间 , 着 日本 侵略 东蒙地 区活动 高潮的到 来 , 辛 随 以确保 侵 占“ 南满” 同时侵略 东蒙 、
为特征 的 日本对“ 侵 略政 策 形成 。 蒙”

从“满蒙领有论”到“大东亚共荣圈”

从“满蒙领有论”到“大东亚共荣圈”

从“满蒙领有论”到“大东亚共荣圈”———对日本殖民扩张主义的再认识冯 玮 内容提要 本文对从“满蒙领有论”到建立满洲国的原因、背景、过程,以及“大东亚共荣圈”构想的形成、其内容和范围的演变,作了历史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指出了二者的内在联系。

本文作者认为:1、从占有“满蒙”变成建立“满洲国”,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为了实现整个扩张计划而作的策略调整;2、“大东亚共荣圈”的内容和范围,并非一成不变,其演变同二战前国际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3、和赤裸裸的扩张计划相比,“大东亚共荣圈”不仅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的特征,而且是日本各种侵略扩张的综合体现。

关键词 日本 满蒙领有论 大东亚共荣圈 殖民扩张“满蒙领有论”和“大东亚共荣圈”,常见于各种史学论著,人们对其并不陌生。

然而不能不指出的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史学界,对“满蒙领有论”的始末及其日本对满洲政策的演变,还缺乏深入的研究,还存在一些诠释上的片面。

对“大东亚共荣圈”构想形成的经纬、它的区域范围的演变,也还缺乏系统的论述和探讨。

至于日本殖民主义者为了实现这一构想而专门设立的组织———大东亚建设审议会,以及审议会制订的一系列殖民扩张主义方案,据笔者管见所及,更是几乎无人论及。

为了进一步认清从“满蒙领有论”到“大东亚共荣圈”这一本世纪日本殖民扩张主义的重要内容及其本质,深化对日本殖民主义、军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研究,笔者谨根据自己的学习收获,拙作了此文,以就教于学术前辈和同人。

・・161一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如笔者以下所述,是“以帝国(日本)为核心,以日满华的牢固结合为主干”的。

就这个意义而言,占领满洲———中国东北地区,实际上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构想的一个重要前提。

因此,对“满蒙领有论”的出笼以及日本对满洲政策的演变的探讨,理应成为本文的切入点。

占有满洲———中国东北地区,是日本“明治大帝的遗业”和殖民扩张主义分子由来已久的梦想。

早在1905年,任职于日本参谋本部的小矶国昭(以后担任了日本首相),就在他题为《帝国国防资源》的考察报告中专门列了“支那国产原料”一项,提出“为了进行总体战,必须从中国获取原料和资源”,并认为确保从满洲获得原料和资源,是进行“总体战”的前提。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之路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之路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之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已经80余年了,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并非偶然,而是日本长期推进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

日本帝国主义为确立东亚大陆霸权,变该地区为日本殖民地,制定了以侵占中国东北为目标的“满蒙政策”,并以此作为推进“大陆政策”的关键环节。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扩张目标,早在中国辛亥革命后就积极策划“满蒙独立”,直至九一八事变,终于实施了侵吞中国东北地区的战争行动。

标签:九一八;日本;大陆政策;东北;战争一、日本积极策划“满蒙独立”1912年和1916年,日本军部直接操纵宗社党人发动了两次“满蒙独立”运动,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建立“满蒙王国”,分割中国领土,建立一个日本操纵的,包括东北和内蒙在内的“满洲国”的最初尝试。

辛亥革命时,日本军部及“大陆论者”认为分裂中国东北,建立日本控制下的“满蒙王国”时机已经到来。

日本黑龙会首领川岛浪速等人积极筹划,日本陆军当局派遣高山公通大佐、松井清助大尉、多贺宗之少佐等参与推行,北京守备队队长菊池武夫暗中协助。

1912年1月29日,川岛浪速与喀喇沁蒙王签订策划内蒙独立的契约〔1〕。

同年2月2日,清朝肃亲王善耆在川岛等人策划下逃离北京,潜入大连。

3月5日,日商大仓组向内蒙喀喇沁王和巴林王提供贷款,日本军部先后将二王从北京护送到内蒙王府,招兵买马,组织“勤王军”,准备暴乱〔2〕。

一些日军军官在大连、海城、辽阳等地的日本租界内协助训练叛军,还派人向内蒙运送武器弹药,6月7日,运送军火的车队行至郑家屯附近,与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吴俊升的队伍遭遇,日本军官松井等被擒获。

中国东北当局随即破获宗社党在开原、公主岭、怀德、宽甸、海城等地的秘密机关。

这次“满蒙独立运动”还没有发动就流产了。

日本军部和黑龙会并不甘心于失败。

1913年,积极支持“满蒙独立”运动的福田雅太郎少将调任关东都督府参谋长。

1914年4月第二次大隈内阁成立,倾向于武力解决“满蒙问题”的加藤高明出任外相。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内蒙古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内蒙古

本帝国主义侵略内蒙古日本帝国主义在与沙皇俄国瓜分在蒙古地区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其主要的侵略目标是内蒙古。

同时逐步形成了它的“满蒙政策”的构想。

1915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中,其第二部分“日本国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享有优越地位”的七条要求,是它最初图谋我国东北和内蒙古的第一步设想,其中有五条涉及内蒙古东部地区。

日本不仅迫使袁世凯接受这“二十一条”,而且在5月25日签订了中日《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把上述七条要求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

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发动了所谓“满蒙独立”运动,与1915年支持满洲贵族组织“宗社党”,进行复辟清王朝的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方面向巴布扎布的部队派遣军事人员,提供武器,将其作为“宗社党”复辟活动的主要军事力量之一。

但这次“满蒙独立”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内蒙古成为日本独霸的势力范围。

但是,在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英、美、法等列强不满日本独占“满蒙”的政策,苏俄废除沙皇俄国一切对华不平等条约的情况下,它变换了侵略中国的方式,实行所谓“协调外交”,以所谓“和平的”、“渐进的”、“经济的”方式扩张其势力。

对内蒙古的侵略也是如此。

首先是向内蒙古输出商品。

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短短的几年中,日本商品充斥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市场。

通辽市场上的棉织品日货占90%;1920年林西市场上的日货就有43种之多。

其次是向内蒙古输出资本。

修筑铁路是日本输出资本,向内蒙古扩张势力的重要途径。

1913年10月5日,中日签订《满蒙五铁路借款预约》;1915年12月17日签订了《中日四郑铁路借款合同》;1919年9月8日签订了《中日四洮铁路借款合同》,所谓满蒙五铁路中有三条途经内蒙古东部地区。

另外京绥铁路从张家口到包头段的修筑也向“日本东亚兴业公司”借款600万元。

原敬内阁的“满蒙”政策

原敬内阁的“满蒙”政策
关键词:原敬内阁;新四国借款团;珲春事件;张作霖;满蒙政策;“满蒙除外” 中图分类号:K313.45;K252019)03-0084-09
大陆政策在近代日本对华政策中占有核心地位,虽然近代日本历届内阁在手段和方式方面有所 差异,但其地位并未有任何改变。1910年 8月,日本吞并朝鲜,大陆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向中国的东三 省和东部内蒙古,并以所谓“满蒙”政策的形式体现出来。实际上,自 1905年日俄战后,日本在南满 (旅大租借地)设立关东都督府,实施殖民统治,即开始将所谓南满视为己有。在 1911年 7月签订的 第三次日俄协约中,又与俄国达成秘密协议,将东部内蒙古划为自己势力范围。一战期间,日本大隈 重信内阁和寺内正毅内阁以巩固和扩大日本在“满蒙”之特殊地位和权益为对华政策之目标,其强硬 手段和侵略行为导致中国的排日运动愈加高涨,也引起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强烈反对,尤其是与 美国关系日趋紧张,甚至传言日美有可能开战,日美双方从 1915年起开始以对方为假想敌进行备战。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苏俄政府废除日俄协约。这一切都使得日本的“满蒙”政策面临困境。 1918年 9月,原敬内阁成立。原敬将对美协调作为日本外交的基石,首先把与对美协调外交具有不 可分割联系的对华外交进行调整,改变寺内内阁时期以援助段祺瑞为核心的北京政府的对华政策,提 出“日中亲善、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外交方针,重点是调整“满蒙”政策。据笔者所知,国内学界在关于 原敬内阁对华政策、外交思想及外交政策相关研究中虽对原敬内阁的“满蒙”政策有所涉及①,但并未 专门论述。鉴于此,本文拟从新四国借款团与“满蒙除外”问题、珲春事件与善后之处置、与张作霖之 关系、对张作霖之态度与“满蒙”政策之确立等四方面,对原敬内阁的“满蒙”政策进行考察和分析。
①尹锦花:《原敬内阁的对华政策》,东北师范大学 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吴占军:《原敬外交指导思想研究》,东 北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金江平:《原敬内阁的外交政策》,浙江大学 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近代日本对内蒙古东部的觊觎

近代日本对内蒙古东部的觊觎

宣布独立,俄国外交部以解决独立问题为由在外蒙 古与中国之间斡旋,以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日 本得到情报后认为俄国有可能要把全蒙古设为自己 的势力范围,而内蒙古与日本的势力范围———南满 洲有密切联系,所以有必要明确划分前两次协约中 没有确定的内蒙古势力范围的归属。
1912年 7月第二次西园寺内阁与俄国签署了第 三次日俄协约,把第一次日俄协约中划定的南北界线 又延长了一些,规定西部是俄国的势力范围,东部是 日本的势力范围。最初日本想以张恰铁路为界,把内 蒙古分为东西两部,让俄国承认其在内蒙古东部有特 殊权益。但俄国认为东部是内蒙古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不承认日本的权益在其周边及直隶省北部扩大。 日本为解决分界线问题,也做了些让步,提出以内蒙 古的东部四盟与西部二盟为界④。其后,俄承认“内 蒙古与中南满铁路有较大关系的部分全是日本的势 力范围”,至此两国就瓜分内蒙古达成一致。
过要给洮南府知府借款,所以从日本的满蒙政策来 看,日本几乎是同一时期扶植自己在南满洲和内蒙 古东部的势力,为获得在内蒙古东部的利益做准备。 日俄战争后,两国又围绕与内蒙古东部及满蒙势力 范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三次交涉。
(一)第一次日俄协约———内蒙古的真空化 1907年 7月在西园寺内阁与俄签署的第一次 日俄协约附属密约中,把日俄的势力范围分为南北 满洲,分界线设定在东经 122°,在势力范围内相互 承认对方的权益。 在这个协 约 的 交 涉 过 程 中,俄 国 主 张 “蒙 古 及 满洲以外的地域都是其势力范围”。日本政府为应 对此事很伤脑筋,日本政府首先明确了俄国所提出 的地域属于日俄两国利益交集范围之外,在此没有 讨论的必要。与此同时,韩国总督伊藤博文认为为 了解决韩国问题① ,有必要重视 一下俄国的要 求,为
收稿日期:2018-11-19 基金项目:包头师范学院青年课题项目“日伪蒙疆统治时期的环境法律制度与政策研究”(BSYKJ2015-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秦嗣权(1980-),男,内蒙古包头人,日本龙谷大学博士生,包头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

20世纪初年日本关于“满洲问题”的应对

20世纪初年日本关于“满洲问题”的应对
[ 收稿 日期 ]2 o 1 3 —0 3 一l 7
[ 文章编号]1 6 7 4 ~6 2 0 1 ( 2 0 1 3 ) 0 3 -0 0 2 3 ~0 7
[ 作者简介] 王旭( 1 9 7 5 一) , 女, 内蒙古赤峰 人 , 南 开大 学历 史学院博 士研 究 生 。
1 8 9 5 年 4月 2 3日, 中1 3《 马关条约 》 签 署 后 更 变 本加 厉 利 用 义和 团事 件 , 于 1 9 o o年 借 口“ 护
东 北 亚 国 际关 系史 研 究 》 ,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出版 社 , 1 9 9 2年 版 , 第 1 5 5页 ) ; 王 平平也认 为“ 1 8 9 5年 , 中1 3 《 马关 条约 》 签
订后 , ‘ 满洲 ’ 问题 以‘ 三国干涉还辽 ’ 的形 式登上了国际舞 台” 、 “ 三 国干涉 还辽事件 的发 生 , 使得‘ 满洲’ 问题第 一次 登上 了国际舞 台” ( 参见 王平平 : 《 小村寿太 郎与“ 满洲经营” 》 ,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O l O年 6 月, 第 4 、 7页 ) ; 关于“ 满洲问题” 发端 的相关 类似表达还 出现在李朋 : 《 美 国对东北 亚 国际事 件的政策 1 8 9 5 —1 9 o 3 》 ( 《 学习与探 索 》 , 2 0 0 6 年第 2 期, 第 1 9 6页 ) 一 文中。本 文则主要论述在近代 1 3 本外 交史 、 近现代 中 1 3关系史上 喧嚣一 时的 日本 所谓 “ 满 洲问题” 的出现及 日本 的应对举措 。限于篇 幅, 虽本文 尚未 论及 , 但在 此应提及 的是 , 3俄 战后 , 1 日本所 谓“ 满洲 问题” 在 日、 俄两 国间基本得 到解决 , 所谓 “ 满洲 问题 ” 演变 为以 中国为对 手 的交 涉 , “ 满 洲 问题” 并进 一 步发展 成为 “ 满蒙 问题 ” 。“ 满 洲问题” 、 “ 满蒙 问题 ” 两词也成为讨论 在近现代 中 日关系史上 日本推行“ 大陆政策 ” 、 “ 满 蒙政策” 的

论日帝“满蒙”政策制造民族隔阂的惯伎及其危害

论日帝“满蒙”政策制造民族隔阂的惯伎及其危害

论日帝“满蒙”政策制造民族隔阂的惯伎及其危害作者:孙春日刘玥来源:《东疆学刊》2016年第04期[摘要]日俄战争后,日帝所推行的“满蒙”侵略政策中最狡猾的手段就是打着“保护”朝鲜人的幌子在东北各地设立领事馆和警察署,制造民族隔阂与对立,借此干涉中国内政,达到蚕食东北的目的。

伪满洲国上台后,在“民族协和”的美辞丽句下推行民族等级和分化政策,通过界定“五族”不同的社会地位,加强其法西斯殖民统治。

因此,日帝侵华期间在东北制造的诸多民族纠纷与冲突,应归咎于日帝的“满蒙”民族分化政策。

[关键词]日帝;“满蒙”政策;朝鲜人;民族关系[中图分类号]K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6)04007807[收稿日期]2016-06-1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研究”,项目编号:14ZDB109。

[作者简介]1孙春日,男,朝鲜族,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东北民族关系史;2刘玥,女,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延吉133002)从1907年派遣军警非法入侵中国延边龙井村到1945年投降为止,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挑拨、分化东北民族关系。

1910年“日韩合并”后,日帝声称东北朝鲜人当属“皇国臣民”,有义务“保护”他们,并借此在我国东北广设领事馆和警察署,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1932年日伪政权成立后,日本自称他们是世界上最“优秀”民族,朝鲜人作为“皇国臣民”是“准高等民族”,有“义务”统治东北其他民族,以此制造民族分裂,歧视其他民族。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界对日帝“满蒙”侵略政策研究,可谓成果不菲,特别是抗日武装斗争史研究已经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

但是,从民族学视角深入研究日帝“满蒙”侵略的论著寥寥无几。

因此,本文将以东北民族问题为切入点,对日帝如何挑拨东北民族关系,制造民族对立以及给东北各民族带来巨大危害进行深入探讨。

一、“满蒙”政策中所提出的“朝鲜人问题”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建立起极具侵略性的军国主义政权。

日本“满蒙政策”的演变分析

日本“满蒙政策”的演变分析

第34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月 Vol.34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12 ──────────收稿日期:2011-09-13作者简介:朱洪兵(1984-),男,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史。

日本“满蒙政策”的演变分析朱洪兵(黑龙江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摘 要:明治维新后,日本便开始积极谋求向外扩张势力。

在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满蒙”始终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为了攫取“满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届日本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满蒙政策”,以达到独占“满蒙”,进一步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目的。

研究日本“满蒙政策”的演变过程,不仅有利于对“大陆政策”问题的探讨,同时对深入研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地区史,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日本“满蒙政策”;满洲;侵略;日本帝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K3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2)01-0046-04Analy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Man-Mongolian Policy”ZHU Hong-Bing(School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sm,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erbin 150080, China)Abstract: After “the Meiji Reformation” the Japanese began to actively seek for expansion. In the process of Japan’s expansion and aggression, “Mongolian” always had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Mongolian”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successive Japanese government adopt a different “Mongolian policy”. In each period, the specific content and objectives of Japan’s “Mongolian policy” are different, but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exclusively domintate Manchuria and Mongolia, and further invade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Studies of Japanese “Man-Mongolian Policy” are conducive not only to the “mainland policy” issue discussion, but also to in-depth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occupation, especial Japanese aggression in Northeast region.Key Words: Japanese Man-Mongolian Policy; Manchuria; aggression; Japanese imperialism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便积极谋求向海外扩张势力,明治政府制定了谋求向大陆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

原来日本也受过“三光”政策,蒙古军对日本第一次入侵纪实—完

原来日本也受过“三光”政策,蒙古军对日本第一次入侵纪实—完

原来日本也受过“三光”政策,蒙古军对日本第一次入侵纪实—完1274年10月20日夜,蒙古大军接到返回的命令,在博多纵火后,全部撤离到战船之上。

经过一整天血战,蒙古士兵们耗尽了他们携带的箭支,人人都面带倦意,但士气仍旧保持的不错,至少他们弯刀上大多都是敌人的血渍。

统帅忻都把众将召集到他的巨舰上,召开军议。

金方庆,洪茶丘等人先后到场,刘复亨因为伤重,虽然还有意识,但无法参加。

金方庆入座之后,发现忻都面色不佳。

自己本来高涨的兴致一下少了几分。

又看到坐在对面的洪茶丘,他心中更是有些不宁。

在金方庆看来,洪茶丘因为父仇,不仅不把自己当高丽人,还一贯敌视自己这种高丽贵*族。

只和蒙古人亲近,真是该鄙视。

现在他混到右副帅的位置,自己只能时常应付,并不愿多有接触。

忻都表示,形势啊,比想象中困难,日军调集的兵力大大超出他的预计。

并且日军依托水城工事防御太宰府,难以速胜。

言语之间,已经完全没了刚登陆对马,壹岐岛时的自信。

金方庆略感意外,他本以为一整天的血战,终于打垮了日军。

现在正是摧枯拉朽,一举扫荡的时候。

自己62岁的年龄,尚且能够身先士卒,坚持指挥,不料总帅居然如此想法。

等忻都说完,其余众将都未发言。

金方庆有些按捺不住,他进言道:“我军虽然兵少,但已经攻入敌人地界。

现在可以用孟明视焚舟,淮阴侯背水的计策,与敌再做决战,一定可以取胜!”(原文:“我兵虽少,已入敌境,人自为战,即孟明焚舟,淮阴背水之计也,请复决战!”释义:春秋时秦国孟明视讨*伐晋国,在茅津渡河后烧毁全部渡船,背水一战,大败晋军;楚汉争霸时,淮阴侯韩信平定赵国,利用对方轻敌之心,在井径口河边背水列阵而大胜)忻都稍稍迟疑,回道:“兵法所说,弱于敌人就要坚守,强于敌人便将其击败。

如今我们率领的军队已经疲惫不堪,再深入敌国,恐怕不是好办法。

不如先撤军,再做良图。

”(原文:“小敌之坚,大敌之擒,策疲兵入敌境,非完计也,不若班师.”)金方庆不愿放弃,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内蒙古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内蒙古

本帝国主义侵略内蒙古日本帝国主义在与沙皇俄国瓜分在蒙古地区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其主要的侵略目标是内蒙古。

同时逐步形成了它的“满蒙政策”的构想。

1915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中,其第二部分“日本国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享有优越地位”的七条要求,是它最初图谋我国东北和内蒙古的第一步设想,其中有五条涉及内蒙古东部地区。

日本不仅迫使袁世凯接受这“二十一条”,而且在5月25日签订了中日《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把上述七条要求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

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发动了所谓“满蒙独立”运动,与1915年支持满洲贵族组织“宗社党”,进行复辟清王朝的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方面向巴布扎布的部队派遣军事人员,提供武器,将其作为“宗社党”复辟活动的主要军事力量之一。

但这次“满蒙独立”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内蒙古成为日本独霸的势力范围。

但是,在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英、美、法等列强不满日本独占“满蒙”的政策,苏俄废除沙皇俄国一切对华不平等条约的情况下,它变换了侵略中国的方式,实行所谓“协调外交”,以所谓“和平的”、“渐进的”、“经济的”方式扩张其势力。

对内蒙古的侵略也是如此。

首先是向内蒙古输出商品。

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短短的几年中,日本商品充斥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市场。

通辽市场上的棉织品日货占90%;1920年林西市场上的日货就有43种之多。

其次是向内蒙古输出资本。

修筑铁路是日本输出资本,向内蒙古扩张势力的重要途径。

1913年10月5日,中日签订《满蒙五铁路借款预约》;1915年12月17日签订了《中日四郑铁路借款合同》;1919年9月8日签订了《中日四洮铁路借款合同》,所谓满蒙五铁路中有三条途经内蒙古东部地区。

另外京绥铁路从张家口到包头段的修筑也向“日本东亚兴业公司”借款600万元。

《日本与内蒙古》——研究日本在内蒙古殖民统治的力作

《日本与内蒙古》——研究日本在内蒙古殖民统治的力作

《日本与内蒙古》——研究日本在内蒙古殖民统治的力作近代历史上,很多国家对其他国家进行殖民统治的现象屡见不鲜,日本也曾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了长达14 年的殖民统治,这一时期的历史被称为“九一八事变时期”或“日本殖民地时期”。

本文将从日本在内蒙古殖民统治的力作方面进行研究。

一、背景1912 年,清政府宣告解散,中国进入民国时期。

但是,新政府的建立并没有改变国内的混乱局面,国土的一部分陆续被各大地方豪强、小军阀占据,天津租界和上海租界成为列强势力的垄断领地,国家经济陷入困境。

通过侵华战争和一系列领土分割,日本逐渐崛起,奠定了在中国东北地区殖民统治的基础——俄国在中国东北拥有特殊权益,日本则在俄国退出中国东北后占领了他们所遗留下来的领地,如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等省份。

二、日本在内蒙古的殖民统治1、政治在政治上,日本在殖民地内设立统治机关,设置了勋一等乃至三等星章,以此吸引当地汉族和蒙古族的中产阶层来参与管理属地。

日本建立了德伟公司辅助治理,成立了各种官方机构来吸收外籍移民和管理劳动力,同时也实行“防逃”政策,使劳动力无法逃脱日本统治。

在地方政府中,首长一般由日本人担任,下设各级机构,如警察厅、税务局等,实行了日本的法律和法规。

2、军事日本在内蒙古设立陆军、海军、防区部队,对内蒙古地区进行殖民统治,维护自身安全。

日本针对东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扩充,使得驻军数量达到了20 万以上的规模,同时,日本还不断发展、改进武器装备,提高了军事科技水平。

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日本在战略、战术、组织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日中战争中,日本所用的74式战机、91 式重坦克、九七式中型坦克等装备,都是日本在殖民地进行开发的成果。

3、经济日本在内蒙古实行了农业垄断,大量搜刮原料和资源,重点发展了棉花和大豆等农作物,同时还发展畜牧业以及林业等产业。

日本还投资劳力市场和工业市场,发展了煤炭、铁矿、铜矿、锌矿等工业。

此外,日本还进行了海外贸易,发展了纺织、机械、化学、电力等企业,推动了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日本的“满蒙”政策
——日本统治下的协和会
“满洲国”成立之后,日本侵略者为了维护和巩固其殖民统治,除了武力镇压、控制政权、强化治安外,还大力推行以思想统治和精神麻醉为目的的愚民政策,标榜所谓“日满一德一心、共存共荣、民族协和”等思想。

“满洲国”协和会就是以此为出发点建立起来的。

1932年7月25日,“满洲国”协和会成立,溥仪被推举为名誉总裁,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任名誉顾问。

第一任会长为“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

协和会根据伪满初期日本侵略政策的需要,以“思想建国”为出发点,抓住关东军、伪满政府所触及不到的之处,从侧面发挥自身独特的辅助作用,协和会初期所造成的影响并非很大,处于低潮,发展一波三折,但是协和会在伪满殖民时仍有一定的影响及地位。

就其性质而言,协和会并不是伪满政府的下属政府机关,而是伪政府为落实其精神统治而扶植的一个傀儡机构,协和会建立后,日本对东北的统治就不仅仅依靠其关东军的军事力量还有了协和会这一思想统治工具。

军事和思想的双管齐下,支撑了日本在东北从1931年——1945年长达十四年的统治。

因此,作为日本在东北统治的一大支柱,协和会在东北的所作所为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协和会的根本任务有二:一是宣扬“日满亲善”、“民族和协”、“王道乐土”、“大东亚共荣”等等。

其实质是一实现灭亡中国称霸亚洲;二是日伪统治者把协和会当做日本侵略军进行武装占领和日伪军警进行大屠杀的特工队和别动队。

在此宗旨下,协和会便采取了一系列辅佐日本在东北统治的行动,使被奴役者从思想到行动服从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一)奴化东北人民思想,灌输“建国精神”
协和会根据日本统治者的需求以“思想建国”为出发点。

它的建国精神包含了:王道主义,民族协和、日满不可分割和一心一德。

在建国精神指导下,协和会展开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仅1932年协和会出版的著作资料就有《全满的爱国者携起手来》、
《日系满洲国国民》、《寄语日本人》、《满洲国协和会规定》、《满洲国协和会创立理念》、《满洲国民必读》、《国际联盟调查团诸卿》、《共产党对策资料一号》、《协和会的根本精神》等等。

除此之外,协和会还利用电影、广播等媒介不断进行奴化宣传,还有各种形式的宣传,如“王道图书馆”,发放传单及宣传画,报纸。

大范围的资料宣传,登载了各种时局照片,粉饰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真相,欺骗愚弄东北人民,总之协和会为了宣传日本的“建国精神”无所不用其极。

另外,协和会还开展各种活动来潜移默化的奴化人民。

如在溥仪登基之前,协和会组织开展了拥戴伪满执政溥仪登基做伪满皇帝,希望伪满实施“帝政”活动,在各地召开演讲,向东北人民宣传实施帝制的“真义”,伪满实施帝制后,协和会与当地机关联络,举行庆祝活动,另外修建“协和纪念塔”,“种植协和森林”等。

协和会还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教化,协和会中央事务局以“满洲帝国的发展与青年的觉悟”为题,开展中学上有奖论文吗征集活动,1935年,协和会还举办各种学生辩论大赛,中小学生书法大赛,展览会,座谈会等,大肆渗透“建国精神”。

在七七事变后,由于日本战争局势的变化,协和会作为其精神后盾加大了思想奴化的力度,如1927年伪满决定实行“国民精神总动员”施行《国民精神总动员实施纲要》并宣布自10月13日到19日为“力倡国民精神周”。

向各级省、县本部下达指示大纲,关于“振奋精神、节约消费、奖励储蓄、捐献财物”等诸项运动,并且把每月1号定为“爱国日”,协和会员要一同参拜神社,忠灵塔,该做法在伪满全面实施。

总之,协和会在不遗余力的对东北人民进行思想奴化,迎合着日伪政权的统治,这一行为贯穿了日本伪满政权存在的始终,后来的事实也表明,协和会所作的思想同化与奴化行动对东北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对青年的同化
在七七事变后,日本对东北的需求日益增加,所以加大了宣传的力度,将宣传重点转向了青年,1937年,1月28日,民政部、军政部、蒙政部共同发布了《青年训练规定》,开始在全国开展了青年训练,并由协和会具体实施。

规定声称:青年训练的目的是对于农村及城市的一般青年,锻炼其躯体,陶冶其心性,养成其爱家爱乡之观念,培养其警备地方,维护“国防”的能力,使其掌握社会及经济方面的实际知识,
奖其培养成为国民中的中坚指导人物,协和会之有力分子。

协和会十分重视建设青年训练所,并不断提高青年训练指导员的素质,不仅要开展精神教育,还有军事训练,派遣日伪军官进行。

按照规定对于加入青年训练所的青年,协和会给予他们极大的优惠待遇,其训练经费由国库开销,食宿、杂费由协和会负担,服装、鞋帽等有训练所供给。

表面看协和会是为培育东北地区青年而作出的教育贡献,但是这实质上是日本对东北青年的一种利诱政策,拉拢这些青年为日本以后在东北的统治奠定基础。

日伪政府始终把青少年的奴役、毒化放在重要位置,随着奴化运动的开展,训练对象也逐渐年轻化,在1938年,分别成立协和少年团,协和青年团,把青少年置于严密控制下,10—15岁儿童一律参加协和少年团,16—19岁少年一律参加协和青年团,这样协和会便把东北地区的10—20岁青年都置于奴化教育之下。

协和会通过对这些青少年灌输“建国精神”等殖民思想来腐蚀、奴化他们,经常对青少年实施体罚,采取严格的管理办法,用非人的手段,以达到为日伪政权培养新一代的顺民、奴隶的目的。

(三)开展“国民运动”奴役东北人民
在伪满洲政府对东北地区开展的国民运动中包括:粮谷出荷、勤劳奉仕、兴农合作社、粮食配给、开拓移民、储蓄运动等,协和会则始终都在前列,即抓宣传又抓落实。

例如在国民储蓄运动中,为了筹集资金,协和会鼓吹国民全体同心协力节缩个人生活消费,1938年9月15日,伪满开展了“富家强国”运动,在1939年起,由协和会倡导并发动国民储蓄运动,成立各级国民储蓄联络委员会,榨取东北人民手中的每一分钱,东北人民为了完成储蓄量苦不堪言。

1937年七七事变后,又搞“飞机献纳”运动,协和会搜刮民财16万元伪币,购买了3架轰炸机,支援侵华战争。

再如,搞勤劳奉仕,伪协和会也十分卖力,仅1941年7月—10月,东北被迫参加勤劳奉仕的人员就达37万人次。

又如搞粮食出荷,为协和会编成工作对、游说队等,会同日伪警察,兴农合作社,进行挨家挨户搜索,把农民手中的粮食强行搜去。

综上所述,协和会自始至终都是由日本关东军操纵并控制,而协和会所做的这些都是为日本伪政府服务的,协和会在日本关于东北思想上的统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协和会为了维持自身的行政地位也配合着伪满政府的各项活动,从侧面辅助了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协和会的种种行径表面着日本侵略者的虚伪狡
猾。

协和会所作的一切都是经日伪政府同意,并为其殖民殖民服务的,这也是协和会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协和会遍布伪政府统治区域,所以它的思想宣传作用在整个日本占领时期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吴楚克主编,东蒙史述与周边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赛航、金海、苏德毕力格,民国内蒙古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刘建华,伪满协和会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