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森斯功能理论的特征一
第四讲 功能主义——塔尔科特·帕森斯
• 3、功能主义的核心命题:
• (1)总会存在类似的重组和趋势使社会系 统重新恢复平衡状态。
• (2)通过共享价值观(shared values)或
普遍接受的愿望标准( generally accepted
standards of desirability)维持和恢复社会系
统的平衡状态。
二、塔尔科特· 帕森斯(1902-1979) 的宏大理论
的因果关系。
• C.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由于强调诸如思想和 象征过程这样的文化决定因素的影响而受到 赞扬。 • 它受到的批评是没有对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
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 几个核心概念: • 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个体行动者进行 主观决策的过程,这种决策受到规范和情 境的制约。 • 单位行动(unit act):研究行动的最 基本单位。
生物科学的有机系统模型为依据。
• 核心观点:相互依赖、自我平衡
• 2、功能主义的核心要素:
• (1)从总体上看,社会系统各部分之间所存 在的相互关系或者相互依赖。 • (2)事件的“正常”状态或者说平衡状态 (与有机体的正常状态或健康状态相比较)。 • (3)为了使系统恢复正常,系统的所有部分 如何进行重组。
帕森斯的“四功能范式”
• A(适应)
经济(物 质资料和 财富的生 产)
帕森斯 结构功能主义
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1. 简介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本文将探讨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起源、核心概念以及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
2. 起源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由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发展而来。
帕森斯受到社会学家艾米尔·迪尔凯姆和塞缪尔·霍尔丁的影响,将他们的理论与美国社会科学的现实问题相结合,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
3. 核心概念3.1. 功能帕森斯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社会的各个组织机构和社会角色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这些功能构成了社会系统的基础。
3.2. 权威帕森斯认为社会需要一种权威机制来协调和调节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
权威机制可以是正式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也可以是非正式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3.3. 社会系统帕森斯将社会看作一个系统,不同的组织机构和社会角色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
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都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3.4. 功能必要性帕森斯认为每个社会机构和社会角色都有其功能的必要性。
这些功能对于社会系统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缺少任何一个功能都可能导致社会系统的紊乱。
4. 影响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对于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领域。
4.1. 社会学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强调社会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为社会学家提供了一种分析社会现象的框架和方法。
4.2. 人类学在人类学领域,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为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它强调文化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为人类学家解释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演化和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3. 政治学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对政治学领域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它强调政治体制和组织的功能和作用,为研究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5. 总结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强调社会系统稳定和平衡的理论,它对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帕森斯AGIL模式及社会变迁理论的理解
帕森斯AGIL模式及社会变迁理论的理解AGIL 是帕森斯社会行动系统论中的四种功能模式。
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系统包括人格、文化、行为有机和社会四个子系统,其中人格系统具有目标获取功能,即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目标,并能够调动资源以实现其目标和定出优先次序;文化系统具有模式维持功能,即系统的过程必须按一定规范连续地进行,并且能够缓和其内部的紧张;行为有机系统具有适应功能,即系统必须有能力从外部环境摄取生存资源并分配给各个部分,其最终目的在于拥有足够的生存资源;社会系统具有整合功能,即系统必须把各组成部分协调合成一个功能总体。
整合具有全局性、稳定性等特征,主要通过规范来实施。
按照帕森斯的论述,这四种功能是任何社会系统或社会组织发展演变的必要条件;四个子系统和四种功能的关系是:一种功能可以存在于多个子系统中,而一个系统又可以包括多种功能。
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既属于社会行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执行整合功能;同时,社会系统内部又可以分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化系统(有些学者称为价值系统)、社区系统,它们分别执行适应功能、目标获取功能、模式维持功能和整合功能。
帕森斯声称AGIL 模型是以单细胞的有机体到最高级的人类文明中的所有组织及进化的基本性质为基础的,“任何社会系统的过程都服从于四个独立的功能必要条件或‘问题’。
如果要取得均衡和维持这个系统继续存在,它们必须得到充分满足。
”言下之意即AGIL 可适用于任何组织、制度、结构的分析。
综上可看出,AGIL 理论有两个基本逻辑假定。
首先,AGIL 功能存在于任何组织、制度和结构当中,它们是组织、制度、结构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它们变迁的原因。
不管组织、制度、结构如何变迁,新结果都必须具备AGIL 功能。
一种社会系统,涉及到经济、政治、价值和社区系统,如果要进行改革,必定是因为它的AGIL 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或者是在新条件下需要新的系统来执行AGIL 功能。
其次,AGIL 功能是既定的,具有预先给定性。
社会变迁的解释
社会变迁的解释一.功能理论对社会变迁的解释1.帕森斯的社会功能理论对社会变迁的解释:帕森斯把变迁分为社会系统本身的变迁和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变迁。
在结构理论的框架下,他认为,系统内部的紧张、偏差行为和社会控制构成系统的变迁,系统变迁的方向是“适应性”的增强,即社会系统克服阻力而达到的目标能力的增强。
帕金斯用进化来解释社会变迁。
他提出社会进化的四个特征(或机制):分化、适应能力增强、包容和价值普遍化。
帕金斯认为社会进化由分化开始,这种分化会提高社会的适应力,因为分化导致了社会单位的资源增加。
分化和适应力提高带来系统的新的整合问题,而对新单位的承认和给予合法化,有利于消除系统内部结构之间的冲突。
在帕金斯看来,经过上述过程,社会系统发生了进化。
对帕森斯社会变迁理论的评价: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它忽视冲突和保守主义倾向。
2.新功能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该理论(1)发展和扩展原有的分化理论,认为社会变迁中不但有作为主流的分化,也有“逆分化”、“不平衡的分化”,从而将差异性分析引人社会变迁分析。
(2)超越进化论的解释,强调具体的群体和社会对分化过程的影响,把个人与群体的能动作用、利益与冲突引人进化理论。
(3)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
群体精英对新制度的倡导都会影响社会变迁,这使该理论更具现实解释力。
(4)增加社会可能性范围,承认适应性升级只是社会分化的多种可能结果之一,但是并不认为分化一定会增加系统的效率和整合。
(5)分化可能会带来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调节,甚至单向控制。
对新功能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的评价:新功能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对传统分化理论的补充提高了分化理论在预见分化结果方面的灵活性。
新功能主义者用明确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态度来取代对现代社会主义的乐观态度,有的则指出功能主义的意识形态不是要强调社会的均衡,而是强调个体的自主性,有的针对政治与经济寡头对现代社会的威胁和公众的消极态度,提出要用自治性社区来重构现代社会。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章节题库(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一、名词解释1.帕森斯答:帕森斯,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经济与社会》、《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
他前期倡导一种“唯意志的行动论”,以《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为代表作;后期则转向了强调系统整体论的功能主义学说,发展和完善了功能分析方法。
他对社会进化作了系统考察,形成了新进化论观点。
2.单元行动答:单元行动是帕森斯用来说明一种关于社会行动的概念构架的基本概念。
这一概念构架即“手段-目的”框架。
每一个单元行动包括下列要素:①行动者是指作为行动主体的个人。
②目的是指行动者所要达到的未来目标。
③情景是目标实现的环境因素,它又分为两个方面,行动的条件和手段。
其中前者是行动者不能控制、难以改变的,而后者是可控制的。
④规范限定在帕森斯认为是一个复杂方面,但对行动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涉及思想、观念、行为取向等,这些都制约着目标的确定和实现目标中手段的选择。
3.价值普遍化答:帕森斯提出了社会进化的四个范例(或特征):分化、适应力提高、包容、价值普遍化。
价值普遍化是指社会对新分化出来的单位的承认,或给予合法化。
社会价值观必须随着社会系统的进化而改变,否则将导致矛盾与冲突。
社会进化的结果是否稳定均衡,将依赖于社会是否发展出一套新的价值系统。
4.结构功能主义答:结构功能主义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首先提出来的。
在他的倡导下,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结构功能主义由他的学生作了进一步发挥,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它的主要特征有:①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②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论不同的研究取向;③在研究主题上,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回答的最基本问题就是社会系统的维持问题;④统一结构功能主义流派的基本特征与其说是一些共有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模式,不如说是一种共有的功能分析方法。
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
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
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其核心是社会实体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帕森斯的观点,社会系统的功能是维持社会结构并确保社会运作的稳定性,每个社会结构都是为了达到特定的功能而存在的。
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可以被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由各种互相依存的部分组成,而这些部分的相互作用是较为固定的。
这种固定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由各种角色、规则、规范、价值观念、习惯等所组成的,这些都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而存在的。
帕森斯认为,在社会系统中,每个个体都受到相应的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要求,而且这些要求是被社会统一认可的。
这种认可是由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所支撑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
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中的角色、规则、规范等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调节作用使得社会系统得以稳定运转。
在帕森斯看来,社会系统也是动态的,它会随时发生变化。
社会变迁是由社会结构内部和外部的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这些因素包括科技、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
帕森斯认为,社会变迁必须适应社会结构的需要,在适应的基础上,进行社会结构和行为的调整,以保持社会系统的相对稳定和适应性。
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杨方“结构—功能主义”中的“结构”是指系统中具有自身独特属性的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 而“功能”是指结构内部的各种成分与外部情景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职能。
二、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内涵(一)社会行动理论。
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的基本单位是行动单元,任何行动单元都可以分解为以下要素:一是行动目标,即行动者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
二是手段,即环境状态中行动者可以控制利用的那些促成其实现目标的工具性要素。
三是条件,指状态中行动者无法控制和改变的那些阻碍其实现目标的客观要素。
四是规范取向,指行动者在确立目标、选择手段、克服障碍时所遵循的社会标准。
譬如说,一个人开汽车去打鱼。
但是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重点不是各个行动单元,而是行动系统。
行动系统指行动者与其环境状态之间发生的某种稳定的相互关系。
行动系统分为: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四个子系统。
帕森斯认为,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分别承担四种不同的功能:行为有机系统承担“适应”( adaptation - A) 功能,这个功能将保证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
人格系统承担“目标达成”( goal attainment -G) 功能,即确定系统目标的次序并调动资源和引导资源去实现整个大系统的目标。
社会系统承担“整合”( integration - I) 功能,即使系统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具有功能的整体。
社会系统在四个子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是社会子系统的“环境”。
文化系统承担“模式维持”功能,即“潜在的模式维持( 1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 - L) ———紧张关系的管理”功能。
它有双重功能: 一是确保行动者在系统中积极的扮演他们的角色,或者是维持系统的公认价值体系保持制度的统一性; 二是为内部的紧张关系管理提供运作机制,稳定社会的紧张状态。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平及著述塔尔科特·帕森斯,出⽣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的⼀个中产阶级家庭,其⽗是美国圣公理会的⼀个牧师,曾担任俄亥俄州玛丽埃塔学院的院长。
1920年帕森斯进⼊阿姆斯特⼤学,主修⽣物学,在此期间对经济学思想和社会学思想发⽣了浓厚兴趣。
1924年获⽂学学⼠以后转⼊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深造,认识了在那⾥执教的马林诺夫斯基,这⼀经历对他的思想发展产⽣了极其重⼤的影响。
⼀年以后,帕森斯转⼊德国海德堡⼤学学习,接触到韦伯和马克思的理论,尤其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7年获得海德堡⼤学哲学博⼠学位。
此后,帕森斯在美国的哈佛⼤学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教学学术⽣涯。
帕森斯曾先后担任美国东部社会学学会主席、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院长。
1979年5⽉,帕森斯逝世于德国。
帕森斯的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著作中:《社会⾏动的结构》(1937)、《社会体系》(1951)、《⾏动的⼀般理论》(1951)、《经济与社会》(1956)、《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1960)、《社会:进化与⽐较的观点》(1966)、《现代社会体系》(1971)(⼀)主要理论倾向1对古典社会⾏动理论、实证主义与理想主义⾏动理论的扬弃帕森斯认为,实证主义学派仅仅把⾏动同⼀定的环境状态相联系,并假设状态对⾏动具有某种决定关系;忽视影响⾏动的⼀个重要因素——规范取向,由此忽略了⾏动者最终⽬标的来源、性质及差异。
⽽理想主义学派则单纯强调价值规范的作⽤,忽略了环境状态对表达特定价值的影响。
帕森斯则认为,状态和规范是影响⾏动的两个同等重要的因素,在⾏动过程中,⼈们在确定⽬标和⼿段时有⼀定的选择⾃由,但这种⾃由受两⽅⾯的制约,社会⽂化中的价值规范对这种选择进⾏指导和调节,环境状态则为⾏动提供机会或障碍。
2 帕森斯的社会进化观和社会变迁理论是对早期功能主义理论家迪尔克姆的进化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最新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重点及笔记整理
西方社会学理论导言一、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目的通过学习社会学发展史上各个思想名家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理论,在自觉模仿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
二、社会学发展史(一)古典社会学理论(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大约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社会学的诞生和形成时期,主要特征是:1.社会学发展的重心在西欧,但20世纪初已经开始转向美国:孔德(Comte,法国人);斯宾塞(Spencer,英国人);滕尼斯(Tonneis,德国人);涂尔干(Durkheim,法国人);韦伯(Webber,德国人);马克思(Marx,德国人)、帕累托(Pareto,意大利人);齐美尔(Simmel,德国人);曼海姆(Mannheim,匈牙利人)。
社会学发展重心由西欧转向美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凡勃伦(Veblen),库利(Cooley),帕克(Park),米德(Mead),托马斯(Thomas). 2.使社会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尤其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确立了独特的学科地位,主要表现为有了自己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也有两种意见。
一种以社会研究方法的转向为标志,比如Garner就认为社会学起源于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的《君主论》(the Prince),until the renaissance, most books upheld general notions of normative behavior, were non-empirical, and did not observe,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actual human behavior. Machiavelli included into his book all the violent, fierce, savage, coercive, and even compassionate acts that the ruler implement in order to stay in power. The prince is based on reality-the observations of real people, not just moral ideals. 另外一种意见便是以“社会学”一词的提出为标志,那就是法国社会学家August Comte1838年,在他出版的阐述社会哲学原理的《实证哲学教程》的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杨方“结构—功能主义”中的“结构”是指系统中具有自身独特属性的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 而“功能”是指结构内部的各种成分与外部情景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职能。
二、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内涵(一)社会行动理论。
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的基本单位是行动单元,任何行动单元都可以分解为以下要素:一是行动目标,即行动者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
二是手段,即环境状态中行动者可以控制利用的那些促成其实现目标的工具性要素。
三是条件,指状态中行动者无法控制和改变的那些阻碍其实现目标的客观要素。
四是规范取向,指行动者在确立目标、选择手段、克服障碍时所遵循的社会标准。
譬如说,一个人开汽车去打鱼。
但是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重点不是各个行动单元,而是行动系统。
行动系统指行动者与其环境状态之间发生的某种稳定的相互关系。
行动系统分为: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四个子系统。
帕森斯认为,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分别承担四种不同的功能:行为有机系统承担“适应”( adaptation - A) 功能,这个功能将保证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
人格系统承担“目标达成”( goal attainment -G) 功能,即确定系统目标的次序并调动资源和引导资源去实现整个大系统的目标。
社会系统承担“整合”( integration - I) 功能,即使系统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具有功能的整体。
社会系统在四个子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是社会子系统的“环境”。
文化系统承担“模式维持”功能,即“潜在的模式维持( 1atent patternmaintenance - L) ———紧张关系的管理”功能。
它有双重功能: 一是确保行动者在系统中积极的扮演他们的角色,或者是维持系统的公认价值体系保持制度的统一性; 二是为内部的紧张关系管理提供运作机制,稳定社会的紧张状态。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1 帕森斯的特质理论
帕森斯的特质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帕森斯在1971年发表的。
他认为,一个人的特征和性格特征是根据其生物因素、社会经验
和行为表现确定的。
他提出,人的健康心理状态取决于他的独特的抗
压能力,而其抗压能力又取决于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状况。
帕森斯认为,抗压能力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它受到生物因素和社
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例如家庭环境、
教育背景以及政治压力等。
帕森斯将抗压能力称为“特质”,包括生
物特征、思维模式、行为和认知功能等。
例如,受到生物基础和社会
环境影响,一个人可能有非常强的抗压能力,也可能有非常弱的抗压
能力。
此外,帕森斯提出,对一个人的长期特质有很大影响的心理和
行为因素也可以构成“特质”,例如内向/外向、孤独/合群、自信/缺
乏自信等。
帕森斯的特质理论为找出单一行为的原因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框架,以及动态地分析内部和外部因素在抗压能力上面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它也为心理咨询提供了更好的理解,使心理咨询专家能够重点探究如
何增强客户的抗压能力。
帕森斯的特质理论也催生了一系列有效的干
预策略,例如“心理素质教育”和“职业规划”,也有助于客户理解
他们自身的抗压能力。
帕森斯的特质理论为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富有影响力的理念,其最为重要的成果是将传统心理学中人类性格模型的研究从唯一模型
扩展到多维度模型,以探索和推动社会经济和心理发展。
结构功能主义
先 赋 性 与 自 获 性
私 利 性 与 公 益 性
4,先赋性与自获性(先赋性与自致性): 行动者评价他人是根据绩效还是根据性别、 年龄、家庭地位等先天特质。
5,私利性与公益性(自我趋向与群体取 向):行动者的行动倾向于自我的利益还 是群体的公共利益。
在研究层次上
结构功能主 义基本特征
首先,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强调 “系统”范畴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 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 与符号互动论和交换论相区别:互动论和 交换论强调个体的首要性,把社会视为个 体互动和交换的产物;而结构功能主义坚 持社会优于个体的立场。
在研究方向上
结构功能主 义基本特征
其次,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 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论不同的 研究取向。 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 侧重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而不是其 产生的历史过程)及其在维持系统生存中 所发挥的社会效果(而不是决定论意义上 的原因)。
在研究主题上
结构功能主 义基本特征
分析
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任务包括识别系统的 基本功能要求以及分析各种基本结构是如 何满足这些功能要求的。 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类型是同它们所必须满 足的系统功能要求相联系的,这样,帕森 斯的理论重点就由通过模式变量所作的结 构分析转向了结构功能分析。
AGIL——功能分析的 框架
帕森斯结构 功能中的功能
系统功能要求的四大 体 (生物特性决定系统适 应问题) A 文化系统 (价值规范) L
人格系统 (个体的动机、欲望和 目标) G 社会系统 (制度化关系联结而成) I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五、模式变量理论
• 价值取向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因为, 在制度化的现实社会体系中,价值取向 通常反映出“内化于”社会成员人格中 的各种行为规范。对价值取向分类度量 对价值取向分类度量 和综合分析, 和综合分析,可揭示任何具体的社会关 系特征和社会发展趋势。 系特征和社会发展趋势。为此,帕森斯 在影响社会行动价值取向的诸多因素中 归结出五项主导变量,每项主导变量的 度量区间由两个极值界定:
四个关于发展过程的理论命题
3、包容(inclusion),是指兼容各种分化 结果以稳定新生社会系统的过程。 整合,民主化建设是这一过程的集中反 映。
四个关于发展过程的理论命题
4、价值概括化(value generalization),是 指对正向分化结果进行合法化确认。 特征: 以抽象的共有价值代替各种特殊 规范。
运用帕森斯的模式变量
分析中国社会: • 情感性 与 • 普遍性 与 • 先赋性 与 • 私利性 与 • 扩散性 与 城市: 农村: 非情感性, 特殊性, 自致性, 公益性, 专一性。
六、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
• 社会系统和行动系统都面临着一些大致 相同的基本功能要求 • 基本观点:功能是理解所有的生命机体 的中心概念。 • 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类型是和它们必须满 足的系统功能要求相联系的。 亲属关系 职业关系
社会系统的结构分析
• 社会结构的核心概念是 自我 他人 (学生、教师) 社会系统依赖于角色之间在权利和义务 关系上的互补性。维持社会系统的稳定。 先决条件:行动者对同一组价值规范有 共同的理解。制度化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社会结构偏移
• 原因 1. 新成员的加入 2. 人们不按角色期待行动 后果:可能造成结构解体。 调整:社会化和社会监督机制(剔除违规 者)
帕森斯“模式变项”理论:
帕森斯“模式变项”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创始人帕森斯提出的关于人的行为价值取向的“模式变项”理论反映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相互对立的结构特性,成为当代现代化理论中关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两极对立的基本模型。
这些模式变项共有五对:
( 1 )普遍性与特殊性。
普遍性依据普遍认同的统一标准待人处事,特殊性则对不同的人和事运用不同的标准。
( 2 )专一性与广泛性。
前者是指社会结构功能单一,后者是指社会结构高度功能普化,如企业既是经济单位,又是政治单位和社会单位。
( 3 )自致性与先赋性。
前者是以角色执行者的实际表现成就来评价,后者是根据角色执行者的先赋条件如家庭背景、关系来评价。
(4)情感中立性与情感性。
前者指角色行为不受情感影响,后者指角色行为常受情感影响。
(5)个人倾向与集体倾向。
前者是指在互动情景中优先考虑个人利益,后者是指在互动情景中优先考虑集体利益。
在帕森斯看来,普遍性、专一性、自致性、情感中立性、个人倾向是现代社会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特殊性、广泛性、先赋性、情感性、集体倾向是传统社会人们行为的价值所向。
1/ 1。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作者:杜颖来源:《学理论·上》2014年第05期摘要:通过学界对帕森斯的批判,引出帕森斯宏大理论构建的过程,探讨在帕森斯的理论中如何构建社会秩序,并就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理论为例探讨宏大理论的现实可能性。
帕森斯的理论是对以往经典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传统上综合发展出的新的理论,学术界对其褒贬不一,但帕氏王朝始终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社会学发展,他的宏大理论的构建对我们当今学术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行动;社会秩序;宏大理论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3-0099-02一、学界对帕氏理论的批判我们对帕森斯的大体理解就是他代表了一个“大一统”的时代,在资本主义发展遭遇经济危机,各种社会问题的时候,出现了学者对帕森斯的批判。
有的学者批判他的理论过于宏大,应该更注重微观或中层层面;而有的人认为他总在强调社会的均衡稳定状态却忽视了社会中的冲突,忽视了社会的变迁。
可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学者逐渐才认识到建立一个宏达理论的难度。
所以说,宏观理论是因为社会的复杂性而难以建立的,并不是说宏观理论是不好的、应该批判的。
帕氏王朝的建立足以证明帕森斯结构功能论的解释力,到目前来说都没有人能超越。
从单元行动到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功能的分化将社会推向前进这些都反映了社会变迁上的纵向维度。
我们完全能够看到,在帕森斯的理论中对社会变迁的解释是很合理的。
回到《社会行动的结构》这本书,这本书总结来说是对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三大理论的一次综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
学者们对帕森斯的批判,笔者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认为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多是理解现存的社会情境和规范的情况下而产生的行动,强调社会规范对人的内化的层面,而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的一方面。
当然,帕森斯的理论重点确实是在宏观叙事上,对每个人的特殊性、能动性有所忽略,这些事确实存在的,但是瑕不掩瑜,我们在学习帕森斯的过程中都可以体会到帕氏具有敏锐洞见的社会视角。
帕森斯结构功能
帕森斯结构功能帕森斯结构功能是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理论框架,用于解释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来维持和运行的,这些功能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社会系统的结构。
帕森斯将社会系统分为四个基本子系统,即适应性系统、目标实现系统、集成系统和模式维持系统。
每个子系统都具有特定的功能,相互协调合作,以维持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和有序运行。
首先是适应性系统,它主要负责社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适应和交互。
适应性系统包括两个功能: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
文化系统通过传递和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信仰和规范来指导社会行为。
而社会系统则通过组织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其次是目标实现系统,它关注个体和社会系统的目标实现。
目标实现系统包括两个功能:个体系统和社会系统。
个体系统是指个体对自身目标的追求和实现,包括个人的需求满足、成就感和自我实现。
而社会系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和规划,以促进整个社会系统的目标实现。
第三个子系统是集成系统,它主要负责社会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整合。
集成系统包括两个功能:角色系统和系统系统。
角色系统是指个体在社会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和与他人的互动。
通过角色系统,个体与他人建立了相互依赖和互动的关系,实现了社会系统的协调和整合。
系统系统则是指社会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和协调,确保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和有序运行。
最后是模式维持系统,它主要负责社会系统内部的稳定和秩序的维持。
模式维持系统包括两个功能: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
文化系统通过传递和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信仰和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而社会系统则通过制定和执行社会规范和法律,以确保社会系统的秩序和稳定。
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认为,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
每个子系统都具有特定的功能,通过相互协调和合作,共同维持社会系统的稳定和有序运行。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之探析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之探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析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揭示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
帕森斯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科学家之一,他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帕森斯的理论背景、主要观点、理论应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对读者深入理解结构功能主义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简要介绍帕森斯的学术背景和理论渊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将详细阐述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系统的概念、功能分化与整合、行动理论等,以揭示其理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接着,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和实践,以证明其理论的实用性和指导价值。
本文将总结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和局限,并探讨其对后世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识到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二、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核心理论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由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在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功能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四个基本假设,即AGIL模型。
这一模型包括四个功能要求:适应(Adaptation)、目标达成(Goal 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和潜在模式维持(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
适应功能指的是社会系统必须有能力从外部环境中获取资源,并通过内部机制将这些资源分配给各个部分,以满足系统的基本需求。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课件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在教育、职业指导、心理健康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未来可以 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如应用于组织管理、心理咨询等领域,为实践提供更多有效的指 导。
结合新技术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结合新技术对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进行更 深入的研究。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以便更好地预测个体 的行为和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 力提升这些特质,以更好地服 务于我的团队和组织。
THANKS感谢Leabharlann 看论的神经机制。03
动态模型研究
传统的静态模型研究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
人格特质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人格特质在环境影响下的
发展变化规律。
展望
深化理论机制
尽管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有不少理论问题需要进一步深 化和完善。例如,特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特质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的 解决有助于推动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理论主要内容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认为,个人特质 与职业环境之间的匹配程度越高,职 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帕森斯认为,职业咨询师应该帮助人 们了解自己的特质,并指导他们选择 与自身特点相匹配的职业环境。
该理论提出了三个主要的个人特质因 素,包括能力因素、兴趣因素和价值 观因素。
为了实现个人特质与职业环境的良好 匹配,职业咨询师需要了解各种职业 的特点和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 建议。
理论意义
该理论为职业咨询和人力资源开 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帮助 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并为职业选择提供指导。
理论基本概念
01
02
帕森斯功能理论的特征一课件
B.行动类型(types of action) 根据行动者的动机和价值规范,行动可以 划分为三种理性类型:
工具性行动(instrumental action),以 最大限度地达成外在目标为取向的行动;
表达性行动(expressive action),以获 得情绪满足为取向的行动;
道德性行动,和道德评价相关的行动。
二、社会系统理论
1、社会系统的概念
在帕森斯看来,全部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就是回答社会秩序如何 可能这一问题,在社会行动理论中,帕森斯区分出了单位行动 的组成要素。帕森斯进一步认为社会秩序要想形成,就要有社 会文化价值规范来制约每个人的行动。
在《社会系统》(1951年)中他具体论述了社会价值体系是如何 影响行动者的主观取向而导致行动者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结合 的。
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论具有功能普遍性和 功能不可缺少性假设:
功能普遍地存在于任何生物、社会和文化 现象当中;
任何社会和文化现象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 功能。
拉德克利夫·布朗
功能是整体内的部分活动对整体作 出的贡献。
结构是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
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关系 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
调对有助于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能手段进行选择的理性标准。 其全部理论都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他们对行 动的分析有一个共同点: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其中要经过理性审慎地权衡利弊过程。
帕森斯认为,理性标准只能用来评判和权衡刺激目 标或手段型目标,而无法判断最终目标;如果对不同的目 标可以根据理性标准排出优劣等级,那就意味着这些目标 都不过是达到更高层次目标的可供选择的次级目标,因此 要对行动的最终目标进行解释必须包括非理性因素。
control of behavior and its regulation); (3)成员的教育(the requisite for education o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
生于美国科罗拉多,1924年在美国 Amherst学院获学士学位,后去欧洲, 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和德国海德堡大 学作研究生论文,1927年获得海德堡 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受聘于哈佛大 学经济系,1931年转到刚创建的社会 学系,1942年接任社会学系主任, 1946年组建社会关系系并任主任至 1956年。
文化系统统一性的基本功能要求: (1)适应环境必须的信息符号系统(the requisites for systems of symbols that provide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adjust to the environment); (2)控制个人命运和机会必须的感觉符号系统 (requisite for systems of symbols that provide a sense of control over people’s destiny and over chance events); (3)调整个人日常行为和生活以维持共同体存在 的价值符号系统(requisites for system of symbols that provide members of a society with a sense of a communal rhythm in their daily lives and activities)。
(2)反理性主义批判
反理性主义完全排除行动者的主观过程,而 把行动看作类似于物理过程的现象,强调行动发 生于其中的情景状态,如物质环境和生物遗传, 如当时的行为主义就认为行为就是一种客观的 “刺激——反应”关系,而人的头脑处理变成了 一个“操作黑箱”。 帕森斯认为,环境因素对人们的行动会产生 重大影响,但是反对环境决定论倾向,注重行动 过程中人的主动选择过程。也就是说行动除了手 段目标、价值之外还应该包括行动者和情景。 总之,实证主义关于行动解释并不全面,理 性主义忽视了价值规范的作用,反理性主义忽视 了主观因素的作用。
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论具有功能普遍性和 功能不可缺少性假设: 功能普遍地存在于任何生物、社会和文化 现象当中; 任何社会和文化现象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 功能。
拉德克利夫· 布朗
功能是整体内的部分活动对整体作 出的贡献。
结构是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
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关系 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
1942年担任美国东部社会学会主席, 1949年担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 1973年退休,1979年病逝于德国慕尼黑。 主要著作: 《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年) 《社会系统》(1951年) 一生著述丰厚,约有270部\篇之多。
《社会行动的结构》关于“单位行动”的 研究可以看作是帕森斯研究的起点,主要 是在批判和综合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 “唯意志的行动论”(the voluntaristic theory of action); 《社会系统》则涉及到了帕森斯理论的核 心问题:社会秩序何以可能的问题,帕森 斯从社会行动的性质出发,论述了社会系 统的形成、社会系统的内容、社会系统的 性质、社会系统的作用;
《一般行动理论》、《社会系统和行动理 论的发展》、《行动理论和人类状况》等 著作中则建立了AGIL结构功能分析框架, 并用来分析行动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类环 境系统。
一、社会行动理论
(一)研究目标 在《社会行动》中,帕森斯主张用分析现 实主义来建立社会理论,认为社会学理论 应该建立在有限的抽象概念的基础上,形 成一般化的观念系统。这些观念虽然不和 具体现象一一对应,但是却是从对现实的 分析中抽象出来的最关键的方面。
第七章 功能主义理论
第一节 功能主义的思想渊源
早期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想:孔德, 斯宾夫斯基(个体功能主义),布朗 (社会-结构功能主义)
马林诺夫斯基
首先介绍了斯宾塞的两个观点作为自己的起点: (1)系统具有不同层次;(2)每一个层次上都 有自己的系统需要。 马林诺夫斯基接着区分出了三个系统层次:生物 (biological)、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al)、 符号(symbolic),而且三种系统层次处于一种 等级结构当中。在每一个层次上都可以分别找到 维持生物有机体健康、社会结构整合和文化统一 性的基本需求和存在条件。
(二)批判综合
(1) 功利主义批判 功利主义集中讨论行动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强 调对有助于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能手段进行选择的理性标准。 其全部理论都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他们对行 动的分析有一个共同点: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其中要经过理性审慎地权衡利弊过程。 帕森斯认为,理性标准只能用来评判和权衡刺激目 标或手段型目标,而无法判断最终目标;如果对不同的目 标可以根据理性标准排出优劣等级,那就意味着这些目标 都不过是达到更高层次目标的可供选择的次级目标,因此 要对行动的最终目标进行解释必须包括非理性因素。 帕森斯认为,行动的最终目标来源于社会文化的价 值观念体系,价值观念体系作为非理性因素构成了一切理 性判断的基础和背景。也就是说帕森斯在批判发展的过程 中,认为行动至少应该包括目标、手段和价值观念三个方 面。
人有两大需要:基本需要(生物需 要)、衍生需要(社会和文化需要)。 用社会和文化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 方式,或满足机体需要的行动,就是 所谓的“功能”,并进一步产生社会 和文化制度。
社会系统整合的基本功能需求: (1)物质的生产和分配(the requisite for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onsumer goods); (2)行动的控制和调节(the requisite for social control of behavior and its regulation); (3)成员的教育(the requisite for education of people in traditions and skills); (4)权威关系的组织和实施(the requisite for organization and execution of authority re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