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训诂简史
训诂简史PPT精选文档
.
10
《仪礼 ·聘礼》:“十斗曰斛, 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
《周礼 ·冬官 ·画缋》:“青与 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 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 五采备谓之繡。”
.
11
《礼记 ·曲礼上》:“修身践言 谓之善行。”
《礼记 ·礼运》:“争夺相杀谓 之人患。”
.
16
义训如“解者,缓也”(《周
易·序卦》)、“同官为
寮”(《左传·文公七年》)、
“晦,冥也”(《榖梁传·僖公十
五年》)、“东方曰夷,南方曰
蛮,西方曰戎,北方曰
狄”(《礼记·王制》)之类。
.
17
训诂的基本术语如“也”、 “言”、“曰”、“谓”、 “犹”、“为”等,在先秦典 籍中也有用例。
.
18
二、出现於秦汉之际的《尔雅》 一书,是第一部成系统的训诂 专著
献服务时期
六、元、明两代训诂学趋向衰落
七、清代训诂学发展到新的高峰, 成为中国训诂学史上的黄金时 代
.
4
.
5
一、先秦典籍中已出现 萌芽状态的训诂
.
6
训诂的起源,应该上溯到 先秦,因为先秦典籍中有大量 的训诂材料,足以证明这一观 点。
.
7
《周易 ·辞上》“一阴一阳谓之道”, “一阖一闢谓之变”。
清·胡承珙有《小尔雅义证》、宋翔
凤有《小尔雅训纂》、葛其仁有
《小尔雅疏证》)。《广雅》(三国
魏·张揖著)、《埤雅》(宋·陆佃著)、
.
14
形训如“夫文,止戈为 武”、“於文,皿虫为蛊”之 类。 《左传昭公元年》
.
15
音训如“政者,正也”(《论
训诂学史述略
训诂学史述略
标题:“训诂学史述略”
正文:
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训诂学的起源、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训诂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其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辛苦的探索。
最早的训诂学家将其重心放在了对古代文献的解读和校勘上。
他们致力于恢复古代文献原貌,保护和传承古代智慧。
随着时间的推移,训诂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训诂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训诂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使之在现代社会中得以重现。
然而,在训诂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和挑战。
例如,一些学者对于如何进行准确的文本校勘、注释的标准等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
这些争议性问题在学术界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推动了训诂学的发展和完善。
总结起来,训诂学是一门重要而复杂的学科,它以研究古代文献为基础,通过解读和校勘等手段,为我们理解和传承古代智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只有通过持续的探索和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训诂学经历了哪几个时期教学课件
从训诂学的发展历史看,两汉时第一 个高峰,清代是第二个高峰。训诂一 直附属于经学,直到清末才发展成一 门独立的学科。
二、兴盛期——两汉
西汉时期为儒家经典做注来阐述儒家 思想观点,此外还为《老子》做注;东 汉时注释范围扩大,为《国语》、《史 记》、《汉书》、《吕氏春秋》、《楚 辞》等做注。说明训诂学有开始摆脱经 学附庸的趋势了。
主要有随文而释的注解书,还有通释 语义的专著,如《尔雅》,成为训释 词义专书之祖。总体而言,汉儒遍注 群经,为后人得以通读古籍奠定了基 础,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毛亨、郑 玄、许慎等。
出了就古音求古义的训诂原则,人们以此为 手段,使古代经史子集中的许多词义难题迎 刃而解,是训诂学上的一次革命。清代学者, 为群书所作的注解成千上万,出现的训诂专 书也不胜枚举,如戴震《方言疏证》、刘淇 《助字辨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 念孙《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传释词》、 郝懿行《尔雅义疏》、俞樾《古书疑义举 例》、毕沅《释名疏证》、朱骏声《说文通 训定声》等等。训诂资料汇编《经籍籑诂》 (阮元主编)和《康熙字典》也是清代值得 一提的成果。
陆九渊曾说:“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 即是说用六经来说明自己的思想观点,强调 “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
五、复兴期——清
(一)清代训诂学复兴的原因
1、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得到发展
2、清政府文化政策的推动,朝廷为笼络知识 分子,设“明史馆”,修《四库全书》。
3、文字狱使知识分子不愿涉足政治,只好埋 头古书、皓首群经。
孟子:彻者,彻也;助者,藉也。
彻,通也。是说这种税制在周是天下通 行的税制。
藉,借也。意思是借助民力来耕种公田。
▲还可以用来辨析同义词
例如: 视之不见,名曰夷,平听也之, 不闻,名曰希,
训诂学讲稿训诂学发展简史
训诂学发展简史■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全盛时期■革新时期《韩非子・五蠹》中的“自环者谓之么,背么为公”。
从读音来推求词义《论语・颜渊》:“孔子曰:‘政者,正也。
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孟子・滕文公上》:“庠者,养也;校者,教也”;《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义者,宜也”。
直接给语词下定义《左传・文公七年》:“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
”《吕氏春秋・季春纪》:“行而无资曰乏,居而无食曰绝。
”第一节形成时期以语义为主的研究时期。
■时间为先秦两汉。
■为解经服务,注重语义,尤其是词义的研究。
1、蕴蓄宏富:“其所承受大陆之气象,与两河流之精华,机会已熟,则沛然矣。
”2、社会变迁:周室之势既微,其所余虚文仪式之陈言,不足以范围一世之人心,遂有河出伏流一泻千里之概。
”3、思想言论自由:不容于一国,则去而之他。
4、交通频繁5、人才见重:“学问以辩而明,思潮以摩而起,道术之言,遂遍于天下。
”6、文字趋简,书籍渐盛:7、讲学风气盛行:一人启其端,而百人扬其华■古今文之争■毛亨《毛诗故训传》■郑玄《毛诗笺》、“三礼”注■高诱《淮南子注》《战国策注》■王逸《楚辞章句》■服虔《汉书音训》■《尔雅》《方言》《释名》《说文》第二节发展时期・以语音为主的研究时期魏晋南北朝至清以前・训诂学主要同音韵学结合进行,逐步摆脱了经学附庸・地位,成为和文字学、音韵学并列的一门学科魏晋南北朝・注释范围由经书扩展到了史书、子书和文集。
・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郭璞《尔雅注》、韦昭《国语注》・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张揖《广雅》顾野王《玉篇》、李登《声类》隋唐・保存了唐以前大量的古书佚文和丰富的训诂资第二节发展时期・以语音为主的研究时期魏晋南北朝至清以前・训诂学主要同音韵学结合进行,逐步摆脱了经学附庸・地位,成为和文字学、音韵学并列的一门学科魏晋南北朝■注释范围由经书扩展到了史书、子书和文集。
■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郭璞《尔雅注》、韦昭《国语注》■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注释范围由经书扩展到了史书、子书和文集。
训诂的起源和发展课件
第二节 建立与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
1、大师多:孔安国、许慎、马融、郑玄等博通群经 训诂大师。
2、作注广:出现了随文释义的传、注、章句。 3、成果丰:毛亨传《诗经》,孔安国注《论语》, 郑玄的《毛诗笺》、《三礼注》,赵岐的《孟子章句》 等。
4、产生了通释语义的训诂专书。如《尔雅》、 《方言》、《释名》、《说文解字》。
《孟子》“《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 泄’泄泄犹沓沓也。”
《国语·周语下》记载叔向聘于周,受到周王卿士单靖公 的接待,单靖公在宴会上吟咏《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一诗,叔向解释说:
“其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 命宥密。于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是道 成王之德也。 成王能明文照,能定武烈者也。夫道 成命者,而杨昊天, 翼其上也。二后受之,让于德也。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 夙夜,恭也。基,始也。命,信也。宥,宽也。密,宁也。 缉,明也。熙,广也。亶,厚也。肆,固也。靖,和也。 其始也,翼上德让,而敬百姓。其中也,恭俭信宽,帅归 于宁。其中也,广厚其心,以固和之。始于德让,中于信 宽,终于固和,故曰成。’
第七节 鼎盛时期--清代的训诂 一、兴盛原因
1、统治者倡导尊孔读经 2、爱国知识分子经世致用,重视文字、音 韵、训诂 3、二千多年的成果可以继承。
《老子·第三十八章》:“夫礼者,忠信 之薄而乱之首。”
《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 侵,轻曰袭。”
《庄子·让王篇》:“无财谓之贫。”
《左传》:“夫文止戈为武,皿虫为蛊, 反正为乏。”
《韩非子》:“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 厶,背厶者谓之公。”
《荀子》“君,群也。”
《左传》:“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
训诂的起源和发展
训诂简史(下)
桂馥:《札朴》、《晚学集》 赵翼:《陔馀丛考》、《廿二史 札记》
阮元:《揅经室集》 臧庸:《拜经日记》
俞正燮:《癸巳类稿》、《癸巳 存稿》 俞樾:《群经平议》、《诸子平 议》、《俞楼杂纂》 孙诒让:《札 迻》、《籀廎述 林》
此外清人还写过一些训诂学的单 篇论文,如王念孙的《释大》、 程瑶田的《果臝转语考》、汪中 的《释三九》等。
《佩文韵府》 、《骈字类编》两 书适於学者查找词语出典。 阮元主持编纂的《经籍纂诂》一 书,汇集了唐以前(包括唐代)古 书中的训诂资料,是研究训诂学 以及古代汉语的重要工具书。
清代训诂学者还编了一些专门收 录方言俗语加以注释并注明出处 的工具书,重要的有: 翟灏:《通俗编》、 梁同书:《直语补正》(收在 《频罗庵遗集》中)、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世称大 徐本。 徐锴著《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 已注意到形声相生、音义相转之 理。
丁度刊修《广韵》成《集韻》。 王洙、司马光等编撰《类篇》。 吴棫 撰《韵补》、《诗补音》、 《字学韵补》、《楚辞释音》等 (後三种已失传)。
张有作《复古编》,严於辨正字 形,还第一个提出了“联绵字” 的名称,所列联绵字有58个。
钱大昕:《恒言录》、 胡文英:《吴下方言考》、 毛奇龄:《越语肯綮录》 陈鳣shan4 :《恒言广证》
汇释虚词的工具书,有刘淇的 《助字辨略》(这部书也考释了 一些俗语词)和王引之的《经传 释词》。抉发和阐明古书中一些 特殊条例的工具书,有俞樾的 《古书疑义举例》。
(三) 古籍的注释 三 古籍的注释
(四) 文集笔记的写作 四 文集笔记的写作
清人崇尚汉学,他们的文集笔记 一类著作,多以考据见长,其中 涉及训诂的不少。
黄生:《义府》、《字诂》 顾炎武:《日知录》 阎若璩:《潜邱札记》 戴震:《戴震集》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潜 研堂文集》
训诂简史PPT精选文档
.
47
其体例仿《尔雅》而用音训(间 有义训,为例不多),以音同、 音近之字解释字义,推究事物 所以命名的由来。其中虽不无 穿凿皮傅之处,但於探求语源, 辨识古音古义,实有重要贡献。
.
48
四、魏晋南北朝以迄隋唐
训诂学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而 为一切古文献服务
.
49
我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所有 的古文献都可以按照经史子集 四部进行大致的归类。在魏晋 六朝以迄隋唐时期,关於经部 的训诂,不用说仍然占有重要 的地位,这时出现了一些集解、 义疏之类的著述。
.
28
总的来说,《释诂》以下三篇 是解释古代一般词语的。
(据郝懿行说,《释诂》所收多 为同义词,《释言》所收多为 常用词,《释训》所收多为形 容写貌之词),《释亲》以下各 篇是关於各种古代名物的解释。
.
29
在训诂学史上,《尔雅》有着
崇高的地位。它总结了经生们 口口相传的先秦故训,是後人 解释先秦作品的语言时必不可 少的工具书。《四库全书总目 提要》在评论《尔雅》时指出 “说经之家多资以证古义”,
.
54
宋·邢昺的《尔雅疏》(用郭璞 注),《孝经疏》(用唐玄宗注), 《论语疏》(用何晏注),孙奭的 《孟子疏》(用赵岐注)。全书凡 416卷,堪称经学训诂的集大成 之作。
.
55
早在东汉後期,训诂学的范围即已 扩大到经书之外(如王逸注《楚辞》, 服虔、应劭为《汉书》作音义,高 诱注《吕氏春秋》、《淮南子》、 《战国策》),而到了魏晋六朝隋唐 时期,这种趋势更有了迅猛的发展。
.
50
所谓集解(或称集注),就是汇集 各家对於某部书的注解而成一 书,这类著作博采众说,有存 古之功。所谓义疏,也是一种 传注形式,其名源於六朝佛家 的解释佛典,以後泛指会通古 书义理,加以阐释发挥的书。
训诂学简史教学提要
训诂学简史教学提要训诂学简史教学提要先秦:训诂学的萌芽时期刘师培《中国文学教科书》:言语之迁变有数端,有随时代而殊者,如《尔雅》“夏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孟子》“夏曰校,商曰序,周曰庠”是也。
同一事物而历代之称名殊,则生于后代,必有不能识古义者;若欲通古言,必须以今语释古语。
同一名义而四方之称名殊,则生于此地必有不能识彼地之言者;若欲通方言,必须以雅言证方言。
且语言既与文字分离,凡通俗之文与文言之文有别,则书籍所用之文又必以通俗之文解之。
一、传解古代典籍的著述不断出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焉。
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
《后汉书·徐防传》:《诗》《书》《礼》《乐》定自孔子。
发明章句,始于子夏。
二、文献正文中的训释词义的材料日见增多《论语·卫灵公》:“子夏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
”《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孟子·滕文公下》:“《书》曰:‘洚水警余。
’洚水者,洪水也。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两汉:训诂学的兴盛时期兴盛的标志:一、传注体著作大量涌现,训诂大师层出不穷。
扬雄、刘熙、马融、贾逵、许慎、郑玄、高诱河上公《老子注》王逸《楚辞章句》二、通释语义的训诂专书开始出现。
《尔雅》《方言》《释名》《说文》三、训诂体式趋于完备,训诂方法有所进步。
“注”、“笺”“微”“音义”“传”“集解”“章句”魏晋南北朝隋唐:训诂学深入发展时期一、主要成就(1)随文释义之作大量出现,涉及个部类的古代典籍。
经部:如王弼《周易注》何晏《论语集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史部:裴松之《三国志注》《史记》三家注子部:王弼《老子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杨倞《荀子注》集部:薛综《二京赋注》李善《文选注》(2)出现了一些质量较高的通释语义的专书张揖《广雅》顾野王《玉篇》陆德明《经典释文》慧苑《华严经音义》玄应慧琳《一切经音义》颜师古《匡谬正俗》二、主要特点(1)训诂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2)训诂体式、训诂方法的运用较之以前有较大突破(3)内容上,各体注疏之作引证丰富,解析详尽宋代:训诂学的变革时期邢昺《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孙奭《孟子疏》《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埤雅》《广韵》一、重义理,轻考据。
训诂源流概述教学课件
隋唐五代时期的随文释义注本主要有:陆德 明《经典释文》,孔颖达《周易正义》、《尚 书正义》、《诗经正义》、《礼记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贾公彦《周礼疏》、《仪 礼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春 秋榖梁传疏》,李鼎祚《周易集解》,司马贞 《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 《汉书注》,李贤《后汉书注》,杨倞《荀子 注》,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李善《文选 注》,吕向等《五臣注文选》,尹知章《管子 注》等。
《释名·释州国》:“凉 州 , 西 方 所 在 寒 凉 也。”
《释名·释姿容》:“负 , 背 也, 置 项 背 也。”
《释名·释言语》:“铭 ,名 也 。 记 名 其 功 也。”
《释名·释首饰》:“镜,景也,言有光景也。” 《释名·释衣服》:“领 , 颈 也, 以 壅 颈 也 。” 《释名·释疾病》:“盲,茫 也, 茫 茫 无 所 见 也。” 《释名·释水》:“海,晦也,主承秽浊,其色 黑而晦也。” 《释名·释形体》“:肉,柔也。” 《释名·释山》:“山锐而高曰乔,形似桥也。”
《杨雄(前58—后18)蜀郡成都人,是西 汉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杨 雄的《方言》全称为《輶軒使者绝代语 释别国方言》。“輶軒使者”是古代的 方言调查官员,“绝代”指不同时代, “别国”指不同地域。从书名看,它是 一本解释古代方言调查官员们搜集的历 代各地方言语词的训诂专著。
许慎(约公元58—147),东汉经学家、 文字学家。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中 国最为重要的一部语言学著作。正如清 人臧克琳所说:“要知《说文》之书, 非许叔重自撰,乃记集三代以来遗文, 故其诠解亦俱自古相传旧义。” (《经 义杂记》“说文言性善”条)清人严可均 誉之为“六艺之渊海,古学之总龟。” 足以说明《说文解字》一书在训诂学和 文献学上的价值。
元古文训释—训诂概说及训诂基本方法(古代汉语课件)
1
2
训
训
诂
诂
学
3
4
训
训
诂
诂
基
学
本
作
方
用
法
一、形训
形训,又称“因形说义”“据形索义”,是以形 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 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最原始的象形字是用笔画简 单的图形、记号来代替语言中的一个词。字的形 体结构和造字时词的本义或常用义是一致的。
武:止戈为武。 信:人言为信。源自训诂训诂概说目 录
1
2
训
训
诂
诂
学
3
4
训
训
诂
诂
基
学
本
作
方
用
法
内容提要
• 训诂及训诂学 • 训诂的发展历程 • 训诂的基本原则 • 学习训诂知识的意义
一、训诂及训诂学
(一)训诂
• 《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 说释而教之’”。
• 《说文解字》:“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 • 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
2.双声为训 • 复,返也。——《尔雅·释诂》
3.叠韵为训
《周易》:乾,健也。 坤,顺也。 《诗经·小雅》:“君子信盗。”毛传;“盗,逃也。” 孔疏:“文十八年《左传》曰:‘窃贿为盗。’则盗为窃物之 名。毛解名盗意也。《风俗通》亦云:‘盗,逃也,言其昼伏 夜奔逃避人也。’”
三、义训
义训:直陈词义。 1.直训 弄,玩也。 奔,走也。
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 3. 训诂与翻译: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
译古文亦然。
训诂学发展简史
2、注重师承
《诗经》
齐诗 鲁诗 韩诗 毛诗
齐诗:本于辕固、后有夏侯始昌、后苍、翼奉、 萧望之、匡衡、师丹、伏理等
鲁诗:本于申培公、申公受诗于浮邱伯、又 以诗故训传授弟子、刘向等
韩诗:本于韩婴,后有王吉、食子公、 长孙顺、淮南贲生、蔡义等
毛诗:始于毛亨、郑众、贾逵、马融、 郑玄等
鲁:夏侯胜、萧望之、韦贤、韦玄成等 齐:王卿、庸谭、王吉等 古:孔安国、马融、郑玄、陈群、王 肃、周生烈等
儒学(儒) 玄学(道) 佛学(释)
二、本时期旳训诂成就
1、儒家经典旳新注本:
王肃:注释群经
《尚书》《诗经》《论语》《周礼》《仪礼》
《礼记》《左传》
“王学”
著作:
《毛诗注》《毛诗义疏》《毛诗奏事》《毛诗 问难》《毛诗音》《周易音》《孝经解》《国 语章句》等
何晏:《论语集解》、《老子讲疏》、 《无为论》、《道德论》、《周易解》等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公羊传》:“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 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 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 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 其地何?当国也。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 在内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 虽在外,亦不地也。”
——《汉书·艺文志》
“献王所得皆古文先秦旧书”《汉书·景十三王
传》
北平侯张仓所献《左传》,鲁老三所献 《孝经》,鲁淹中出土旳《礼》
古文经学旳特点:
反对今文经学旳义剪发挥,注重 语言文字方面旳训释,按照字义解释 经文,不逞臆说,不搞繁琐考证,也 不虚妄迷信,比较实事求是,言简义 明,风格朴素,学术性强。汉代就有 “朴学”之誉,后人又称之为“汉学”
训诂学的发展简史教学课件
三、宋代训诂的成就
1、敢于创发新义,开一代疑古的风尚 北宋初期的文坛继承五代余习,“因陋
守旧,论卑而气弱。”自从欧阳修出现以后, “以诵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言 纳说为忠”。文风为之一变。在欧阳修的影响 之下,有曾巩、王安石、苏轼父子等相继出现。 这些大家,一方面以他们的革新精神,进行诗 歌散文的创作,开一代新风;另一方面,又在 训诂上创发新义,开一代疑古的风尚。
当时去古已远,人们看不懂古文,需要
对这批儒家经典进行解释。有一个叫孔安国的 人,是孔子12代世孙,能看懂古文,曾奉诏为 《尚书》作传。他还写了《古文孝经传》、 《论语训解》,有不少人跟着他学习,于是就 形成了经学中的古文学派。这是西汉初期的古 文经学。东汉时期,古文经学在民间盛行,一 些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语言学家,如桓谭、 班固、王充、贾陆、许慎、马融、郑玄等,都 成了博通群经的古文经学大师。伴随着这些大 学问家的学术活动,训诂这门实用的学科,也 就大为兴盛起来。
此外,这个时期,属于史部、子部、集 部的重要著作,乃至佛家经典,也都有 了注释。如:
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史部的,有 徐广的《史记音义》、裴骃的《史记集 解》、韦昭的《汉书音义》、裴松之的 《三国志注》、刘昭的《后汉书注》、 郭璞的《山海经注》、郦道元的《水经 注》等等。
属于子部的,以道家的《老子》和 《庄子》的注释最多,据《隋书经籍志》 记载,《老子》的注疏有30家,《庄子》 的注疏有15家,这是魏晋南北朝崇尚玄学 的反映。纵横家有《鬼谷子注》。小说家 有《世说新语注》。兵家有曹操的《孙子 兵法注》……
二、训诂萌芽与发展的动力
如前所述,我国的训诂萌芽于殷商 时代(公元前1711——1066年),至今 已经3000多年,真可以算做一门古老的 学科了。而它产生以后,又经过几百年 的时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便得到迅 速的发展。其动力何在?这种动力不是 别的,就是社会交际的需要。
汉语训诂学史
汉语训诂学史汉语训诂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可以追溯到西周至宋代,至今仍具有广泛的应用。
从古至今,汉语训诂学已经发展成一门庞大的学问,多数专家都将汉语训诂学看作是传统文化智慧的精髓,有助于培养人们秉持正确品格、增进文明素养。
汉语训诂学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基石之一,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
它把控制、管理、维护和弘扬社会的价值观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它可以从古至今的汉字中反映出文化传承的历史变迁和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
训诂学源自古代政治思想,旨在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培养良好的习俗和品行,带领人们回归传统文化,弘扬道德观念,使人们更加崇尚美德。
因此,它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时代召唤和文化认同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思想核心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精神的延续者。
训诂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的训诂文本以《尚书》、《周礼》等为主,封建社会以国家为中心,以尊皇恩泽为根本,以尊贤爱民为社会认同,《尚书》等历史文献就是宣扬理想国家准则的依据。
唐宋时期,进一步发展了训诂的文化理念,以《宋诗续卷宗》、《宋书训诂志》、《宋词事学》等文献为核心。
书籍中充满了人性化的内涵,一种重视“仁义”、“德行”和“孝悌”的文化意识,形成了一种新式的训诂理念和新的叙事形式。
明清时期,《宋诗续卷宗》、《宋书训诂志》、《宋词事学》等文献作者不断完善、拓展训诂学的理论,模式化地传播到整个社会,它成为晚明及清代知识分子家庭教育的基础,使训诂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到了民国、抗战、新中国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改变了中国传统训诂理念,引入科学观点和人文理性,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来学习训诂文化,将其更加深入地运用到生活中,同时又强调“道德统一”的思想,因此训诂学仍具有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汉语训诂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发展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从古至今,汉语训诂学从不同时期的古代文献中获得发展,从一种训诂文化发展成一门庞大的学问,有助于培养人们博学多才、崇尚美德、秉持正确品格、增进文明素养,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认知和行为习惯。
训诂学(简)
第二章 训诂的方法
导入:训诂的基本方法, 导入:训诂的基本方法,也就是解释词义的基本 方法。 方法。传统的训诂学是对古书书面语的意义进行 解释。汉字形、 义三要素中,义是核心, 解释。汉字形、音、义三要素中,义是核心,形 是书面形式,音是口头形式。 是书面形式,音是口头形式。训诂学的研究是以 义为核心,兼顾形、音并对三者作综合的研究。 义为核心,兼顾形、音并对三者作综合的研究。 解释词义可以从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入手, 解释词义可以从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入手, 这就是传统所谓形训、音训和义训。 这就是传统所谓形训、音训和义训。
2、确定同源词的条件。必须具备以下二个条件: 确定同源词的条件。必须具备以下二个条件: 一组词必须语音相同或相近。 (1)一组词必须语音相同或相近。判定语音相同或相 成果, 近的传统方法是利用古音学的研究 成果,从上古音表 中确定一组词声母相同或相类。 中确定一组词声母相同或相类。声母相类指发音部位相 不同,例如d 同,发音方法稍有 不同,例如d和l,发音部位都是舌 尖前,而发音方法稍异,d是塞音,l是边音,d和l 可 尖前,而发音方法稍异, 是塞音, 是边音, 以称作声母相类。 以称作声母相类。由于上古韵还不能十分准确地归纳出 韵母,只能划分出韵部, 同韵部就算同音, 韵母,只能划分出韵部,一般认为 同韵部就算同音, 韵部相近就算音近。所谓韵部, 韵部相近就算音近。所谓韵部,是指在韵文中可以押韵 的韵母合在一起, 就算一个韵部,例如ai ai和 的韵母合在一起, 就算一个韵部,例如ai和uai 是两 个不同的韵母,但在韵文中可以押韵,可以视为同一个 个不同的韵母,但在韵文中可以押韵, 韵部。某个词属于哪个声母,哪个韵部, 韵部。某个词属于哪个声母,哪个韵部,哪些韵部算相 近的韵部,音韵学家已经作出了可靠的结论, 近的韵部,音韵学家已经作出了可靠的结论,我们一般 只需按他们所作出的韵表来查寻就可以了。 只需按他们所作出的韵表来查寻就可以了。
《训诂学》发展简史
《训诂学》发展简史1(《毛诗诂训传》毛亨西汉2(《毛诗笺》郑玄西汉3(《周礼注》郑玄西汉《仪礼注》郑玄西汉《礼记注》郑玄西汉4. 伪《尚书传》孔安国西汉5.《韩诗外传》韩婴西汉6.《楚辞章句》王逸东汉7.《春秋公羊传注》何休东汉8.《战国策注》高诱东汉9(《吕氏春秋注》高诱东汉10(《孟子章句》赵岐东汉11(《尔雅注》郭璞晋《方言注》郭璞晋12(《易注》王弼、韩康伯三国魏13(《春秋经传集解》杜预晋14(《谷梁传集解》范甯晋15.《论语集解》何晏三国魏16(《国语注》韦昭三国吴17(《三国志注》裴松之南朝宋18(《史记集解》裴驷南朝宋19(《老子注》王弼三国魏20(《庄子注》郭象晋21(《水经注》郦道元北魏22(《论语义疏》皇侃南朝梁23(《经典释文》陆德明唐24(《五经义疏》孔颖达等唐25(《周礼疏》贾公彦唐《仪礼疏》贾公彦唐26(《春秋公羊传疏》徐彦唐27(《春秋谷梁传疏》杨士勋唐28(《史记索隐》司马贞唐29(《史记正义》张守节唐30(《汉书注》颜师古唐31(《后汉书注》李贤唐32(《荀子注》杨唐33(《文选注》李善唐34(《论语疏》邢丙宋35(《孝经疏》邢丙宋36(《尔雅疏》邢丙宋37(《周易本义》朱熹宋38(《诗集传》朱熹宋39(《大学章句》朱熹宋40(《中庸章句》朱熹宋41(《论语集注》朱熹宋42(《孟子集注》朱熹宋43(《楚辞集注》朱熹宋44(《毛诗传疏》陈奂清45(《毛诗传笺通释》马瑞辰清46(《左传旧疏考证》刘文淇清47.《论语正义》刘宝楠清48(《孟子正义》焦循清49(《史记志疑》梁玉绳清50(《汉书疏证》沈钦韩清51(《庄子集解》王先谦清52.《荀子集解》王先谦清53(《汉书补注》王先谦清54(《庄子集释》郭庆藩清55.《韩非子集解》王先慎清56.《墨子闲诂》孙诒让清57(《广雅疏证》王念孙清58(《读书杂志》王念孙清59(《经义述闻》王引之清60(《尔雅义疏》郝懿行清61(《古文尚书疏证》阎若璩清62(《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清63(《管子校正》戴望清64.《文选李注补正》孙志清65(《方言疏证》戴震清66(《释名疏证》毕沅清67(《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清68(《经籍纂诂》阮元清69(《说文义证》桂馥清70(《群经评议》俞樾清《诸子评议》俞樾清从填写这些注释书的朝代和作者的练习中既可了解我国古代著名的注释书和著名的注释家,又可以了解到古注发展的概况。
训诂学的发展历程
训诂学的发展历程训诂学的发展最早是从先秦就开始出现了。
春秋战国以前,一个字大都是一个词的意思。
春秋战国以后,字在增加,构词法有了发展,双音词慢慢地就多了起来,相应的,字义也有进一步的引申和变迁。
在阅读古书时,如果少了对字词的解释,就会很难理解书中的词义,就更加不能明白文章的意思,因此当时的书里就出现了不少解说词义的材料。
等发展到了汉朝时,已经基本形成训诂学这一门学问。
这时候已经出现主要的训诂书籍,其中有中国训诂学的四大基石:《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4本书,这些书籍在训诂学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很多从事训诂工作的人们。
从有关历史资料可以看到,训诂学发展到隋唐时期就有了一种新的改变:当时解词释义已经改变旧观念,由笼统的词义注释趋向于清晰明确的表述,同时也由平常注释的书面语进一步改变为注出当时口语使用的意义。
具体表现为:既有专门解释双音词的书,如《兼名苑》,又有专门解释日常应用的口语词的书,如《字宝碎金》和《俗务要名林》。
到了宋代,训诂学得到了很大的革新。
众所周知,汉字的形声字一般是用以表义的形旁在左,用以表音的声旁在右,所以声旁又被称为右文。
当时有个提倡“右文说”的学者叫作王子韶,他认为形声字的声符不仅表音,还能表义—凡是谐声声符相同的字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意义。
比如“戋”是小的意思。
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日“钱”,贝之小者曰“贱”。
如此之类,都以“戋”作为基本意义,在其基础之上构词成义。
王子韶所创的声旁有义学说,很大地促进了后代的训诂学研究中因声求义方法的提出。
到了南宋时期,学者们开始在训诂的同时注意到古韵问题。
训诂学在元明时期出现了停滞,甚至是衰退。
元代在字学上承接南宋时期的“六书”之学,并不注意研究训诂;明代学术不振,受宋代性理之学的影响,更是信口开河,毫无章法可言。
清代学者受提倡古学的影响,极力推崇汉代的经学和小学,重考据,求实证,并不推崇空谈宋代性理之学。
可以说,清朝是训诂学发展最辉煌的时候。
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练习)(学生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17讲文言文阅读简答题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奉使河东。
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
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
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由是州得存。
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
”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万斛。
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欧阳修奉命出使河东时,做了哪些利民之事?请简要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
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长堤。
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人名,指丘行恭)从。
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发无虚镞,贼不敢前。
遂下拔箭,以己马进太宗,步执长刀,大呼导之,斩数人,突阵而还。
贞观中,诏斫石为人马,象拔箭状,立昭陵阙前,以旌武功云。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唐太宗下诏凿石为人马,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状。
请简要说明“行恭拔箭”体现了丘行恭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王不听。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
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
训诂的产生及其发展变异
训诂的产生及其发展变异陈亚军一、引言训诂与注释,同源而殊途。
训诂最初只是一门技艺。
“训诂”这个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
训活工作出现得较早,萌芽于春秋后视而“训诂”这个词的正式命名则较晚,正式形成于汉代。
最初的训!估工作是以历史文献率(词)义训诂为主要形式的注释。
而训诂材料则指注释中的字(词)义的训诂。
字(词)义训诂是“训诂”的本质属性,是其产生及其发展变异的内在根据。
到了汉代,这种注释便发展成为系统的完整的训诂注释书和训诂纂集书。
但是,从其著述的目的和编纂的方式来看,它们都是作为文化学的哲学——经学中注释之一种。
因此,这个时期的训诂还只是一项工作或者技艺,而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其后,训诂这门技艺随着文化的转型而发展变异,逐渐地发展成为一门传统学术,即传统“小学”中以训诂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学科。
这是训诂的对象化。
现代意义上的训诂学,其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和方法,是随着训诂工作的发展而逐渐确立的。
历代训诂大师对“训诂”这个词的解释都是从当时的训诂工作的实际出发的,训诂工作的发展变异的推动了“训诂”这个词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矛盾的发展。
“训诂”这个概念的发展变异的轨迹,显示了训诂工作发展的基本方向。
训诂发展变异的最终目标是中国历史文献语义学。
这是训诂的非对象化。
影响训诂发展变异的外部条件有二:其一,它与汉字构形系统的发展变异之间的相关关系。
其二,它与哲学的“语言转向”之间的相关关系。
具体地说,在汉字经历了汉字构件系统的以象形为主的“语义中心主义”和汉字使用上的以“通”、“借”为主的“语音中心主义”之后,社会心理最终认同了音与义的“文质彬彬”的汉字构形系统发展道路。
这种情况深刻地影响了哲学内部的形上学与文化学之间的互动①。
而这种互动又导致了中国哲学发展史中的四次大的“语言转向”。
作为它们的次生形态——注释、名学、经学、小学的发展变异则与创;访的产生和发展变异之间是相关的(corrdatlv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讲训诂简史了解训诂学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训诂学、振兴训诂学。
训诂学历史源远流长,这里只作简要分析。
一、先秦朝代——训诂萌芽期(一)训诂的产生我国训诂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
当时我国正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以汉族为主的各族文化蒸蒸日上,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地发展。
但由于诸侯割据,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于是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
加以今语和古语的不同,人们阅读古典文献,往往不容易理解,因此需要有人来为他们解释古今的异语和各地的方言,训诂就应运而生了。
明代古音学家陈第在《毛诗古音考》序言里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古今南北之异造成了语言文字的分歧差异,这就需要人们去“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
在先秦时期,这种工作是口头的,零散的,不系统的,个别的训释材料也散见于文献正文中,如《孟子·梁惠王下》:“畜君者,好君也。
”《逸周书·谥法》:“和,会也;勤,劳也。
”《庄子·让王》:“无财谓之贫。
”还有一些训诂材料保存在解经性质的“传”“记”或“说”“解”之中,如《春秋》“三传”、《周易》“传”、《韩非子》“内外储说”、《管子》五“解”等,可见,训诂工作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并形成一定的基础。
但需要指出的是,先秦时期的训诂尚未尚未独立和系统化,它属于训诂的萌芽时期,它因思想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由语言的分化与文字的演变所引起。
(二)训诂的形式与意义先秦训诂有如下一些形式:P202第三,同义词和解释古书字义。
比如《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看不见的叫“夷”。
听不见的叫“希”,抓不住的叫“微”。
)因为“夷”“希”“微”是哲学上的术语,一般人不了解,便加以辨析说明。
这固然不是出于训诂的目的,但与训诂相接近。
P203以上种种,尽管目的不同,作用是相通的,都是从语言文字上给人以某种解释,训诂的实质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
尽管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但毕竟有其一定的历史价值。
在中国语言学史上,训诂学最先出现,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只有训诂学是最适应社会需要的,所以训诂学首先萌芽了,到了战国末期,训诂已经由萌芽逐步发展了。
二、两汉时期——训诂兴盛期真正的以解释文献语言为目的而进行系统的训诂工作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代,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训诂家和训诂专著,这是训诂学的兴盛期。
(一)兴盛的原因汉初,为了愈合长期战争的创伤,维护和平统一的政治局面,恢复和繁荣文化得到了朝廷的重视,于是学者们开始搜集秦火流传下来的文献古籍。
当时语言文字的变化也比较大,古文、籀文已成为古董,篆文也渐被简化了的隶书所替代。
加以去古渐远,古音古义也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需要注解才行,这就势必产生了训诂的要求。
而且当时发明了纸,书写工具毛笔也在使用中不断地完善,这无疑也促进了训诂的发展。
特别是在政治上,汉武帝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经学空前昌盛。
特别是古文经和今文经之争,更是大大促进了训诂的发展。
“今文经”就是用汉隶写成的儒家经典,多数靠口耳相传,不拘字词本身,而好发微言大义,治经重实用而轻学术,虽然也用“传”“说”“解”等书名,但实际上只是“为我所用”的义理推阐,很少有语言文字上的真正训诂。
真正的语言文字训诂工作的大规模开展,是由古文经学推动的。
“古文经”就是用先秦六国古文书写的而且在汉代逐渐被发现的一批儒家经典。
如鲁恭王毁孔子宅发现的古文《尚书》、《礼记》、《论语》等。
古文经中多古字古语,要明经义,必须先通晓文字,所以古文经学更偏重于识字考词,并且自觉地与传统的“小学”相结合,相互为用,使训诂工作有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与今文经学相抗衡,让朝廷承认古文经学是真经学而列入学官,古文经学家们展开了广泛而深入地语言文字和训诂注释研究工作,出现了一大批系统的训诂专著,从而使汉代的训诂工作空前兴盛。
(二)兴盛的表现1、出现了一大批训诂家。
著名的有毛亨、郑玄、许慎、扬雄、刘熙、孔安国、马融、贾逵、孔僖、高诱、服虔等。
他们的讲经材料都是以训诂的形式出现的。
2、出现了一大批训诂专著和注释书。
就篡集和系统研究训诂材料的专书来说,汉代已有四部开创性的篡集专书,即《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
这种专书训诂是在传注训诂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释义、探源和析形等训诂独立发展的结果。
《尔雅》是最早的一部按事类编排的同训词典,大约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辑录,经过长时间的递相增益,汉初才完备。
这部由儒家门徒缀辑古代诂训而成的专书,按事类分为十九篇,前三篇解释一般词语,后十六篇解释各种名物,往往将相关的归为一条,而用义界的方式分别加以解释。
《尔雅》的贡献在于汇集和保存了先秦主要典籍中的常用词语及其训释,并加以归类整理,从而突破了随文释义“既通于此而不必尽通于彼”的局限,开创了词典式的工具书先例,为后代学人学习古代文献、继承古代遗产,特别是为注经传经提供了方便,因而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被奉为训诂之祖,并擢为经书。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是文字学的开山之作,是我们今天借以解读古代文献的重要训诂专著。
除此之外,汉代还出现了大量的注释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仅《诗经》,两汉列于学官的就有鲁、齐、韩三家,另外还有《毛诗》流传于民间。
《诗经》的注释,西汉有“《鲁故》二十五卷,《鲁说》二十八卷,《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齐后氏传》三十九卷,《齐孙氏传》二十八卷,《齐杂记》十八卷,《韩故》三十六卷,《韩内传》四卷,《韩外传》六卷,《韩说》四十一卷,《毛诗》二十九卷,《毛诗诂训传》三十卷。
”其它儒家经书也各有数家乃至十多家注释同时行世,可见注释成果之丰。
3、出现了各种训诂方法和术语传统的训诂方法如形训、声训、义训在汉代成熟。
《说文》全书用分析字形来探求词义,《释名》从声音入手解释名字命名之因,《尔雅》用同义词、近义词来进行训释,并且形成了丰富的训诂术语,如《说文》用“象之形”表示象形字,用“从某从某”表示会意字等。
(三)兴盛期的特点西汉统治者尊崇儒术,在国家设立五经博士,当时人多为儒家经典作注释以阐述儒家思想观点。
儒家以外的著作只注《老子》。
《老子》之所以受到特殊礼遇,又与汉初曾经崇尚黄老有关。
东汉注释范围比西汉扩大,内容涉及多方面,不限于注释儒家的经典和道家的《老子》,还包括《国语》、《战国策》、《史记》、2《汉书》《吕氏春秋》、《楚辞》以及纬书、术数之类。
这说明当时的训诂学有开始摆脱经学附庸的趋势,也反映出谶纬迷信的思想对训诂学有很深的影响。
西汉随文释义的注解和通释语义的专著中,形训、音训、义训的训诂方式业已广泛运用,既涉及字形和词的音义,也涉及句法、章法及修辞等。
(四)训诂学基础的奠定汉人遍注群经等,使后人能据以通读古籍并作进一步考释;汉人通释语义,使后人能据以了解字词意义与作用,并进一步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探索,其体例与方法也都为后世所依循,为训诂学的发展开辟了蹊径,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毛亨、郑玄、许慎等,是这一时期奠基的代表人物。
(五)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汉代以前,人们离《诗》、《书》之类的著作还不算太远(战国时代距西周也不过四五百年),一般人还看得懂,所以不需要多中训诂。
到了汉代,距离《诗》、《书》、《礼》《春秋》的时代逐渐远了,社会上就要求有训诂的知识帮助阅读古籍。
除了随文释义的注释书之外,《尔雅》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成为训诂词义专书之祖。
方言的复杂促使方言学的兴起,《方言》成书,成为比较方言学的先驱。
文字符号的变化,促进了字书的出现,逐渐形成文字学基本理论,并由高质量的《说文解字》的问世而达到了高峰。
声训的具体提出,使人们考虑到语音和语义的关系问题,开了语源学的先河。
总之,汉代训诂的成就,给后世语言文字的分析研究作出了范例。
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后世语言学所借鉴。
如果没有汉代人的训诂实践和理论探讨,后代训诂学的发展要困难得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越靠后,困难就越增多,由此看来,汉代训诂的成就在训诂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三、魏晋隋唐时期——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齐佩瑢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训诂学处于“训诂学的中衰”期(《训诂学概论》)第四章),这话说得过头了点。
其实这个时期的训诂基本上沿着两汉“高潮”的余波发展,也有新的成就,只是和汉代训诂学高峰比较起来,显得不那么突出,有些方面表现出保守(保守不等于衰落)倾向。
王宁教授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其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再度注释的出现所谓再度注释,指的是针对汉代的经注,再作进一步地解释。
这种解释既要补充说明两汉的注释没有说明的地方,又要对汉代已经注解的地方用中古的语言与文化再次梳理,以便使当时的人们对经书原文有更深刻的了解。
再度注释的代表作是孔颖达奉敕编写的《五经正义》。
汉代的训诂大多是针对经典文献而进行的,间或也有注释训诂材料的,但大多简略,对后世影响不大。
直到魏晋南北朝,才开始有人对某些训诂材料加以系统的再度注释,如郭璞注《尔雅》和《方言》,皇侃作《礼记义疏》和《论语义疏》,刘炫有《孝经述义》、《毛诗述义》等。
再度注释的目的是为了疏通和证明一度注释,其中有一些成果已经是进一步的考证,这种训诂体式,深化了训诂内涵,并留下了更为重要的训诂材料,间接开启了清代的考据之学。
再度注释的考证性质,郭璞在《尔雅序》里已明确提到:“事有隐滞,援据征之;其所易了,阙而不论。
”他的《尔雅注》或引方言,或援今语,或标明语转,或揭示引申,都是为了证明当时人不“易了”的词义。
更值得重视的是,其于名物训诂能注重实证,如《释草》以下诸篇往往用目验之实物加以刻画描写。
因考证而揭示的“诂训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名”以及“转相训”等条例,对后世训诂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义疏之类的再度注释大概受到佛教讲经的影响,佛教徒为了传播教义,使民众易于理解和接受,往往在经注的基础上推衍义旨,替佛经作疏,其解释比注经更为详细。
这种佛教经疏直接启发了儒家,他们为儒家经典作疏,阐明注义,申述经旨,掘发义理,使经学由传注的字义训诂发展成为义疏之学。
义疏的特点也在于考据,唐代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既是南北朝诸儒义疏的集大成,也是考证经注的代表作。
它把前代各家义疏的不同文字和解释重新加以研究,然后作出一种既能发挥前人见解,又能让读者信服的正确的解释。
这种工作必须对前人所做过的各种解释加以分析,较其异同,然后补充大量的证据,既证实或反驳了自己赞成或反对的成说,又推出了自己新的见解。
义疏之类的二度或三度注释材料,不仅能保存大量的古训古义,而且能给人们提供有效的考证方法。
例如《五经正义》中就曾综合运用过本证法、旁证法和理证法等,这些方法都为清代的考据学所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