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简答题

合集下载

[VIP专享]食品分析(名词解释加简答)

[VIP专享]食品分析(名词解释加简答)

名词解释:1、四分法:将原始样品混合均匀后堆积在清洁的玻璃板上,压平厚度在3cm以下圆形料堆,在上划“十”字线,将样品分成4份,取对角线的2份混合,在如上分成为4份,再去对角4分,再取对角2份。

如此操作下去直至取得所需数量为止。

2、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3、自由水(游离水):是靠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吸附水。

如润湿水分、渗透水分、毛细管水分等,此类水分和组织结合松散,容易用干燥法从食品中分离出去。

4、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包括在测定前已离解成H+的酸的浓度(游离态),也包括未解离的酸的浓度(结合态、酸式盐)。

其大小借助标准碱液滴定来求取,故又称可滴定酸度。

5、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6、空白实验:指除不加样品外,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的结果。

用于扣除样品中试剂本底和计算检验方法的检出限。

7、有机食品:指来自于有机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8、挥发酸: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丁酸等低碳来链的直链脂肪酸,其大小可以通过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液来滴定。

挥发酸包括游离的和结合的两部分。

9、粗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少量含N物。

集中存在于谷类的麸、糠、秸秆、果蔬的表皮等处。

对稀酸、稀碱难溶,人体不能消化利用的部分。

10、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11、无公害产品:指场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过认证合格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食品分析(简答)

食品分析(简答)

简答题31.简述食品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1)食品安全性检测(2分)(2)食品中营养组分的检测(2分)(3)食品品质分析或感官检验。

32、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凯氏定氮法的主要依据是:各种蛋白质均有其恒定的定的含氮量,(2分)只要能准确测定出食物中的含氮量,即可推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3分)33. 食品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物理性能是食品的重要的品质因素,主要包括硬度、脆性、胶黏性、回复性、弹性、凝胶强度、耐压性、可延伸性及剪切性等,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食品的感官质量。

(答出其中5个即可)34.实验室内部质量评定的方法是什么?答:实验室内部评定方法是:用重复澕样品的方法来评价测试方法的精密度;(2分)用测量标准物质或内部参考标准中组分的方法来评价测试方法的系统误差;(1分)利用标准物质,采用交换操作者、交换仪器设备的方法来评价测试方法的系统误差,可以评价该系统误差是来自操作者还来自仪器设备;(1分)利用标准测量方法或权威测量方法与现用的测量方法测得的结果相比较,可用来评价方法的系统误差。

35、感官检查包括哪些方面?答:感官检查包括视觉检查,听觉检查,嗅觉检查,味觉检查和触觉检查。

五、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36.测定植物试样中含磷量可采用间接配位滴定法。

称取含磷试样0.2000g,处理后将磷沉淀为MgNH4PO4,经过滤、洗涤,再溶解,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Mg2+被滴定)。

C(EDTA)=0.01000mol/L,用去V(EDTA)=21.30mL。

求试样中P2O5的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P:31,O:16)n(P2O5)=2(CV)EDTA,m(P2O5)=M(P2O5)×n(P2O5),(2分)P2O5的含量= m(P2O5)/m(试样)= 30.25%(8分)六、实验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38. 测定油脂样品中酸价的方法原理及操作步骤。

食品分析(名词解释加简答)

食品分析(名词解释加简答)

名词解释:1、四分法:将原始样品混合均匀后堆积在清洁的玻璃板上,压平厚度在3cm 以下圆形料堆,在上划“十”字线,将样品分成 4 份,取对角线的 2 份混合,在如上分成为 4 份,再去对角 4 分,再取对角 2 份。

如此操作下去直至取得所需数量为止。

2、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3、自由水(游离水):是靠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吸附水。

如润湿水分、渗透水分、毛细管水分等,此类水分和组织结合松散,容易用干燥法从食品中分离出去。

4、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包括在测定前已离解成 H+的酸的浓度(游离态),也包括未解离的酸的浓度(结合态、酸式盐)。

其大小借助标准碱液滴定来求取,故又称可滴定酸度。

5、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6、空白实验:指除不加样品外,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的结果。

用于扣除样品中试剂本底和计算检验方法的检出限。

7、有机食品:指来自于有机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8、挥发酸: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丁酸等低碳来链的直链脂肪酸,其大小可以通过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液来滴定。

挥发酸包括游离的和结合的两部分。

9、粗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少量含 N 物。

集中存在于谷类的麸、糠、秸秆、果蔬的表皮等处。

对稀酸、稀碱难溶,人体不能消化利用的部分。

10、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11、无公害产品:指场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过认证合格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测定方法?A. 直接干燥法B. 蒸馏法C. 卡尔·费休法D. 重量法答案:D2.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A3.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哪种方法可以同时测定脂肪和非脂固形物?A. 索氏提取法B. 酸水解法C. 罗西-戈尔德法D. 巴布科克法答案:C4.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酶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滴定法D. 红外光谱法答案:A5.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哪种方法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A. 2,6-二氯酚靛酚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A二、填空题1.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中,______法适用于水分含量较高的食品。

答案:直接干燥2.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需要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______,然后通过滴定测定氮含量。

答案:氨3.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中,______法适用于脂肪含量较低的食品。

答案:索氏提取4.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中,酶法测定时,需要使用______酶将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

答案:淀粉5.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中,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时,维生素C将______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

答案:2,6-二氯酚靛酚三、简答题1. 简述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直接干燥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直接干燥法是通过将食品样品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然后通过称量样品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水分含量。

2. 描述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步骤。

答案: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步骤包括:样品消化、蒸馏、滴定和计算。

首先将样品与硫酸和催化剂混合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氨;然后将产生的氨通过蒸馏转化为氨气;接着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氨气;最后根据滴定结果计算蛋白质含量。

食品分析简答题

食品分析简答题

简答题汇总1.采样的原则:答:(1)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2)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3)采样及样品制品过程中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4)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所用样品处理装置尺寸应当与处理的样品量相适应。

2.为什么要进行样品预处理,样品预处理的要求?答:为了使试样中的待测组分处于适当的状态,以适应分析测定方法的需求,必须对食品试样进行预处理。

样品预备处理的要求:(1)消除干扰因素(2)完整保留被测组分(3)使被测组分浓缩3.简述有机物破坏法所用的两种方法,以及两种方法之间的优缺点?(1)干法灰化:样品在坩埚中,先小火炭化,然后再高温灼烧(500-600℃),有机物被灼烧分解,最后只剩下无机物(无机灰分)的方法。

干法灰化:优点是①有机物破坏彻底,②操作简便,③使用试剂少缺点是①耗时长,②温度高,不适合在高温下易挥发金属元素的测定。

(2)湿法消化:样品在强酸、强氧化剂或强碱并加热的条件下,有机物被分解,其中的C、H、O等元素以CO2、H2O等形式挥发逸出,无机盐和金属离子则留在溶液中的方法。

湿法消化:优点是①加热温度较干法低,减少了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

②耗时短缺点是①在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操作需在通风柜中进行。

②在消化初期,产生大量泡沫易冲出瓶颈,造成损失,故需操作人员随时照管,操作中还应控制火力注意防爆。

③耗用试剂较多,在做样品消化同时,必需做空白试验。

4.简述烘箱法水分测定的误差来源。

(已考过)5.简述蒸馏法水分测定的原理及误差来源。

答:原理:将食品中水分与水互不相溶的高沸点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共同蒸出,收集馏出液于接收管内,从所得的水分的容量求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误差来源:(1)样品中水分没有完全蒸发出来(2)水分附集在冷凝器和连接管内壁(3)水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生成了乳浊液(4)馏出了水溶性的成分6.用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时,怎样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答:(1)用哪种还原糖表示结果就用相应的已知浓度的还原糖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食品分析考试题及答案食品总酸

食品分析考试题及答案食品总酸

食品分析考试题及答案食品总酸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质谱法答案:A2. 测定食品总酸时,常用的滴定液是什么?A. 盐酸B. 硫酸C. 氢氧化钠D. 硝酸答案:C3. 在测定食品总酸时,如果滴定终点不明显,可以采取什么措施?A. 加入指示剂B. 加热样品C. 增加滴定液的浓度D. 减少滴定液的用量答案:A4. 食品总酸的测定结果通常以什么单位表示?A. 克/升B. 毫克/100克C. 摩尔/升D. 百分比答案:B5. 以下哪种食品的总酸含量通常较高?A. 牛奶B. 面包C. 苹果D. 土豆答案:C6. 测定食品总酸时,样品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哪种误差?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过失误差D. 测量误差答案:A7. 测定食品总酸时,如果样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应如何处理?A. 直接滴定B. 过滤后滴定C. 加热煮沸后滴定D. 离心后滴定答案:C8. 测定食品总酸时,使用的标准溶液应如何制备?A. 直接购买B. 自行配制并标定C. 使用过期的标准溶液D. 稀释后使用答案:B9. 测定食品总酸时,如果样品的酸度较低,应如何调整滴定液的浓度?A. 增加浓度B. 减少浓度C. 保持不变D. 无法调整答案:B10. 测定食品总酸时,如果样品中含有色素,应如何处理?A. 使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B. 使用活性炭脱色C. 不作处理D. 使用化学试剂去除色素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通常采用__滴定法__,以__氢氧化钠__为滴定液。

2. 在测定食品总酸时,如果滴定终点不明显,可以加入__酚酞__或__甲基橙__作为指示剂。

3. 食品总酸的测定结果通常以__毫克/100克__为单位表示。

4. 测定食品总酸时,样品处理不当可能导致__系统误差__。

5. 测定食品总酸时,使用的标准溶液应自行配制并__标定__。

食品分析简答题

食品分析简答题

1、什么用索氏提取法测定食品中的脂肪时测得为粗脂肪?原理利用脂肪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在索氏提取器中将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反复萃取,提取样晶中的脂肪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即为脂肪或称粗脂肪。

因为提取物中除脂肪外,还含有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游离脂肪酸等物质。

2.食品分析包含哪些主要内容?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答:内容:(1)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包括水分、灰分、无机盐、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3)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分析,包括有害元素、农药、细菌/霉菌毒素、食品加工中形成的有害物质、来自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4)食品的感官评定。

分析方法: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包括定性和定量,定量分析法包括质量法和容量法)、仪器分析法(包括物理分析法如通过测定密度、黏度、折光率、旋光度等物质特有的物理性质来求出被测组分含量,和物理化学分析法如通过测量物质的光学性质、电化学性质等来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2、食品样品处理的原则有哪些总的原则是:①消除干扰因素,即干扰组分减少至不干扰被测组分的测定;完整保留被测组分,即被测组分在分离过程中的损失要小至可忽略不计;③使被测组分浓缩,以便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④选用的分离富集方法应简便。

3.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时,在消化过程中加入的硫酸钾和硫酸铜试剂有哪些作用?⑤在消化过程中,加入K2SO4和CuSO4可以加速分解过程、缩短消化时间,其中K2SO4的功用是提高沸点,但加入量不能过多,否则会因为温度过高而造成氮的损失。

CuSO4除了具有催化作用外,在蒸馏时还可以作为碱性反应的指试剂。

5、在用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时,若样品中含有大量脂肪,会出现什么现象?如何处理?答①有大量脂类物质共存时,会产生浑浊的反应混合物,可用乙醚或石油醚脱脂后测定。

6说明用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

再用此法测定蛋白质时,若样品中含有大量脂肪,会出现什么现象?原理:双缩脲与碱及少量硫酸铜溶液作用生成紫红色的配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自考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自考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自考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食品中常见的抗氧化剂?A. 维生素CB. 维生素EC. 氯化钠D. 茶多酚答案:C2. 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营养价值B. 增加口感C. 防止食品变质D. 增加颜色答案:C3. 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测定方法不包括:A. 直接测定法B. 间接测定法C. 感官评定法D. 仪器测定法答案:C4. 食品中添加色素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营养价值B. 延长保质期C. 增加食品的吸引力D. 增加口感答案:C5.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食品中常见的乳化剂?A. 卵磷脂B. 甘油C. 单甘酯D. 硬脂酸钙答案:B6. 食品中添加增稠剂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口感B. 增加营养价值C. 增加颜色D. 延长保质期答案:A7. 食品中添加甜味剂的主要作用是:A. 增加口感B. 增加颜色C. 增加营养价值D. 降低成本答案:A8. 食品中添加酸味剂的主要作用是:A. 增加口感B. 增加颜色C. 增加营养价值D. 延长保质期答案:A9. 食品中添加香料的主要作用是:A. 增加口感B. 增加颜色C. 增加营养价值D. 增加食品的吸引力答案:D10. 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的主要作用是:A. 增加口感B. 增加颜色C. 延长保质期D. 增加营养价值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2. 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目的是防止______的增长。

答案:微生物3. 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的______与______的比值。

答案:自由水、总水4. 食品中添加色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答案:增加食品的吸引力5. 食品中添加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答案:改善食品的稳定性6. 食品中添加增稠剂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答案:增加口感7. 食品中添加甜味剂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食品分析简答题

食品分析简答题

性质:是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科学。

任务: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物料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

①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②食品添加剂的分析③食品中有毒物质的分析,包括:有害元素、农药、细菌霉菌及其毒素、食品加工中的有害物质④食品的感官分析①由于工业三废、生产设备、包装材料等对食品的污染。

②由于不合理的施用农药造成对农作物的污染。

③生产或贮藏环节不当而引起的微生物污染。

④食品加工中形成的有害物质。

⑤使用了质量不合乎生产要求的包装材料。

食品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之一,是人类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能源。

因此食品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 1 )①有机物破坏法,用于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②溶剂提取法,常用于维生素,重金属,农药及黄曲霉毒素的测定③蒸馏法,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不同所进行分离的方法④色层分离法,在载体上进行物质分离⑤化学分离法,常用于农药分析种样品的净化⑥浓缩,经提取、净化后,净化液体积较大的食品样品( 2 ) ①消除干扰因素②完整保留被测成分③使被测成分浓缩,以获得可靠分析结果。

①样品的采集②制备和保存③样品的预处理④成分分析⑤分析数据处理⑥分析报告的撰写同一种类的食品成品或原料由于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其成分及其含量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不冻部位的成分、含量和性质也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在样品的各个部位采取样品,才能使样品均匀,具有代表性,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更接近真实值。

①采样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情况②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①制备好的样品应放在密封洁净的容器内,置于阴暗处保存②易腐败变质的样品应保存在0℃—5℃的水箱中,但时间也不宜过长③含有易光解成分的样品在避光条件下保存④特殊情况下,样品中可加入适量不影响结果的防腐剂⑤也将样品置于冷冻干燥器内进行升华干燥来保存⑥样品保存环境要清洁干净,存放的样品要按照日期、批号、编号保存密度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对密度是指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与同体积某一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含义不同,但两者之间有如下关系:d ( t1/t2 ) =t1 温度下物质的密度/t2 温度下水的密度①普通密度计:轻表(刻度小于 1)用于测量比水轻的液体重表(刻度大于 1)用于测量比水重的液体②(糖)锤度计: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的密度计③乳稠计:专用于测定牛乳相对密度的密度计④波美计:分为轻表、重表两种,分别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小于 1 和大于 1 的液体⑤酒精密度计:用于测量白酒中的酒精含量①具有光学活性的还原糖在溶解之后,其旋光度起初迅速变化,然后逐渐变得缓慢,最后达到恒定值的现象。

食品分析(名词解释加简答)

食品分析(名词解释加简答)

名词解释:1、四分法:将原始样品混合均匀后堆积在清洁的玻璃板上,压平厚度在3cm以下圆形料堆,在上划“十”字线,将样品分成4份,取对角线的2份混合,在如上分成为4份,再去对角4分,再取对角2份。

如此操作下去直至取得所需数量为止。

2、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3、自由水(游离水):是靠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吸附水。

如润湿水分、渗透水分、毛细管水分等,此类水分和组织结合松散,容易用干燥法从食品中分离出去。

4、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包括在测定前已离解成H+的酸的浓度(游离态),也包括未解离的酸的浓度(结合态、酸式盐)。

其大小借助标准碱液滴定来求取,故又称可滴定酸度。

5、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6、空白实验:指除不加样品外,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的结果。

用于扣除样品中试剂本底和计算检验方法的检出限。

7、有机食品:指来自于有机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8、挥发酸: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丁酸等低碳来链的直链脂肪酸,其大小可以通过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液来滴定。

挥发酸包括游离的和结合的两部分。

9、粗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少量含N物。

集中存在于谷类的麸、糠、秸秆、果蔬的表皮等处。

对稀酸、稀碱难溶,人体不能消化利用的部分。

10、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11、无公害产品:指场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过认证合格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是:A. 凯氏定氮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气相色谱法答案:A2.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主要作用是:A. 增加食品色泽B. 延长食品保质期C. 改善食品口感D. 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答案:B二、填空题1. 食品中的_______是影响食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答案:微生物2. 食品中的_______含量过高会导致食品变质。

答案:水分三、判断题1. 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

()答案:√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随意添加。

()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的作用及其常见的种类。

答案:抗氧化剂的作用是延缓食品氧化过程,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BHA(丁基羟基茴香醚)、BHT(丁基羟基甲苯)、TBHQ(叔丁基羟基苯并喹啉)等。

2. 描述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答案: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能够准确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五、计算题1. 假设某食品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10g/100g,根据凯氏定氮法的计算公式,计算该食品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以克计)。

答案:根据凯氏定氮法,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公式为:蛋白质含量(g/100g)=(氮含量×6.25)/样品重量(g)。

假设氮含量为1.4g/100g,则蛋白质含量=(1.4×6.25)/100=0.875g。

六、论述题1. 论述食品中添加色素的利弊,并说明如何合理使用色素。

答案:食品中添加色素可以增强食品的色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但过量使用色素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合理使用色素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安全无毒的色素,控制添加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性。

以上为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的完整内容。

食品分析详细答案

食品分析详细答案

食品分析详细答案1、思考题:1、采样一般分哪几个步骤进行?答:一般分三步,依次获得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

1、检样:由分析对象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称为检样。

2、原始样品: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3、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再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

2、什么叫四分法?答:将样品按照测定要求磨细,过一定孔径的筛子,然后混合,平铺成圆形,分成四等分,取相对的两份混合,然后再平分,直到达到自己的要求3、什么是样品的制备?目的是什么?答:样品的制备:指对采取的样品的分取、粉碎及混匀等过程。

样品制备的目的:在于得到一个十分均匀的试验样品,使混合的样品在取任何部分检验时都能代表全部样品的成分。

4、为什么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答:样品处理的目的:①使样品中的被测成分转化为便于测定的状态;②消除共存成分在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和干扰;③浓缩富集被测成分。

样品处理的方法:(1)溶剂提取法:利用样品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之溶解分离的方法,称为溶剂提取法。

1)浸提法:2)萃取法:(2)有机物破坏法:在高温或强烈氧化条件下,使食品中有机物质分解,并在加热过程中成气态而散逸掉。

1)干法灰化:2)湿法消化:(3)蒸馏法:(4)色层分离法:(5)磺化法和皂化法:(6) 沉淀法:。

5、你认为在一项常量分析中,应如何根据误差及有效数字的概念来指导你的操作?答:(一)误差的来源: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差。

不可避免,但可尽量减小。

通常用:准确度、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精密度、绝对偏差与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来表示。

(二)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通常包括全部准确数字和一位不确定的可疑数字,即在有效数字中,最后一位是可疑的,而且只能上下差1。

试验中记录的数字不仅代表了数量的大小,而且还反映出测量的准确程度,记录数据或计算结果应保留几位数字,需要根据使用仪器的准确度或测定方法来确定。

食品化学简答题整理

食品化学简答题整理

1.简述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答:(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水分活度在0.6以下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不能生长,越低,微生物越难存活,限制水分活度就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水分活度与酶促反应:水分活度在0.25-0.3范围可以有效减缓酶促褐变。

(3)水分活度与非酶褐变,赖氨酸损失:水分活度在0.6-0.7范围最简单发生酶促褐变。

水分活度下降到0.2,褐变基本上不发生。

(4)水分活度与脂肪氧化:水分活度较低和胶高时都简单发生脂肪氧化。

2.举例说明糖类物质在食品贮藏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更与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答:在食品贮藏加工过程中,糖类物质由于具有醇羟基和羰基的性质,可以发生成酯、成醚、成缩醛等反应和羰基的一些加成反应,产生一系列困难的化合物,既有利于食品加工品质,又有不利的一面,部分中间产物对食品的品质影响极大。

1) 美拉德反应:羰基和氨基经过脱水缩合,聚合成棕色至黑色的化合物。

食品中有羰氨缩合引起食品色泽加深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也产生一些挥发性的全类和酮类物质,构成食品的独特的香气。

常常利用这个反应来加工食品,例如烤面包的金黄色、烤肉的棕红色的形成等。

2)焦糖化反应糖和糖浆在高温加热时, 糖分子会发生烯醇化, 脱水, 断裂等一系列反应, 产生不饱和环的中间产物,产生的深色物质有两大类:糖的脱水产物和裂解产物(醛、酮类)的缩合、聚合产物。

黑色产物焦糖色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饮料、烘烤食品、糖果和调味料生产等。

3)在碱性条件下的变更:单糖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简单发生异构化(烯醇化反应)和分解反应,生成异构糖和分解成小分子的糖、醛、酸和醇类化合物;还可能发生分子内氧化和重排作用生产糖精酸。

4)在酸性条件下的变更:糖与酸共热则脱水生成活泼的中间产物糠醛,例如戊糖生成糠醛,己糖生成羟甲基糠醛。

5)糖氧化与还原反应:醛糖在弱氧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糖酸;在强氧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二元酸,酮糖在强氧化剂作用下在酮基处裂解生成草酸和酒石酸。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1. 简述食品分析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哪些?2.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哪些?3. 描述食品中脂肪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4.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有哪些方法?5. 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分析方法有哪些?6. 食品中维生素的分析方法有哪些?7. 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方法有哪些?8.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是什么?9.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有哪些?10. 简述食品分析中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流程。

答案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滴定法、重量法、光谱法(如紫外-可见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色谱法(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和质谱法等。

2.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福林-酚试剂法等。

3. 食品中脂肪的提取通常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方法有重量法、气相色谱法等。

4.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舍尔法、近红外光谱法等。

5. 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6. 食品中维生素的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等。

7. 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方法有色谱法、质谱法、免疫分析法等。

8.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

9.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有平板计数法、膜过滤法、PCR技术、ATP 生物发光法等。

10. 食品分析中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流程包括:样品的采集(确保代表性和避免污染)、样品的保存(防止变质)、样品的制备(粉碎、溶解等)、样品的提取(提取目标成分)、样品的净化(去除干扰物质)、样品的分析(使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结果的评估。

以上内容提供了食品分析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食品分析的相关技术。

在实际的学习和研究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食品类型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流程。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食品中的三大营养素之一?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D2.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通常用哪种方法测定?A. 蒸馏法B. 干燥法C. 离心法D. 过滤法答案:B3. 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风味B. 提高营养价值C. 延长保质期D. 改善外观答案:C4. 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什么影响?A. 促进消化B. 增强免疫力C. 引起中毒D. 改善睡眠答案:C5. 食品中添加色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营养价值B. 增加口感C. 改善外观D. 延长保质期答案:C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A. 培养基法B. 显微镜观察法C. 化学分析法D. 酶联免疫法答案:C7. 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口感B. 改善外观C. 延长保质期D. 提高营养价值答案:C8. 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属于哪一类物质?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无机盐答案:C9. 食品中添加的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口感B. 改善外观C. 延长保质期D. 增加营养价值答案:B10. 食品中添加的增稠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口感B. 改善外观C. 延长保质期D. 增加营养价值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中常见的三大营养素包括以下哪些?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ABC2. 食品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以下哪些?A. 防腐剂B. 色素C. 甜味剂D. 抗氧化剂答案:ABCD3. 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包括以下哪些?A. 铅B. 汞C. 砷D. 铜答案:ABC4.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包括以下哪些?A. 细菌B. 病毒C. 霉菌D. 寄生虫答案:ABCD5. 食品中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培养基法B. 显微镜观察法C. 化学分析法D. 酶联免疫法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越高,食品的保质期就越长。

食品分析简答题

食品分析简答题

简答题汇总1.采样的原则:答:(1)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2)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3)采样及样品制品过程中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4)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所用样品处理装置尺寸应当与处理的样品量相适应。

2■为什么要进行样品预处理,样品预处理的要求?答:为了使试样中的待测组分处于适当的状态,以适应分析测定方法的需求,必须对食品试样进行预处理。

样品预备处理的要求:(1)消除干扰因素(2)完整保留被测组分(3)使被测组分浓缩3■简述有机物破坏法所用的两种方法,以及两种方法之间的优缺点?(1)干法灰化:样品在坩埚中,先小火炭化,然后再高温灼烧(500-600C),有机物被灼烧分解,最后只剩下无机物(无机灰分)的方法。

干法灰化:优点是①有机物破坏彻底,②操作简便,③使用试剂少缺点是①耗时长,②温度高,不适合在高温下易挥发金属元素的测定。

(2)湿法消化:样品在强酸、强氧化剂或强碱并加热的条件下,有机物被分解,其中的C、H、O等元素以CO2、H2O等形式挥发逸出,无机盐和金属离子则留在溶液中的方法。

湿法消化:优点是①加热温度较干法低,减少了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

②耗时短缺点是①在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操作需在通风柜中进行。

②在消化初期,产生大量泡沫易冲出瓶颈,造成损失,故需操作人员随时照管,操作中还应控制火力注意防爆。

③耗用试剂较多,在做样品消化同时,必需做空白试验。

4■简述烘箱法水分测定的误差来源。

(已考过)5■简述蒸馏法水分测定的原理及误差来源。

答:原理:将食品中水分与水互不相溶的高沸点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共同蒸出,收集馏出液于接收管内,从所得的水分的容量求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误差来源:(1)样品中水分没有完全蒸发出来(2)水分附集在冷凝器和连接管内壁(3)水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生成了乳浊液(4)馏出了水溶性的成分6■用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时,怎样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答:(1 )用哪种还原糖表示结果就用相应的已知浓度的还原糖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解析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解析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检测指标?A. 蛋白质含量B. 脂肪含量C. 重金属含量D. 颜色饱和度答案:D2.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分光光度法C. 气相色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B3. 在食品分析中,pH值的测定通常用于评估什么?A. 食品的营养成分B. 食品的新鲜度C.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D. 食品的酸碱性答案:D4.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稳定剂C. 维生素CD. 着色剂答案:C5.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大肠杆菌B. 沙门氏菌C. 酵母菌D. 塑料颗粒答案:D6. 食品中残留农药的检测通常采用哪种技术?A. 质谱法B. 核磁共振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X射线衍射答案:A7. 下列哪项是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B. 薄层色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蛋白质含量B. 增加食品的甜度C.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D. 作为防腐剂使用答案:A9. 在食品分析中,水分活度的测定通常用于评估什么?A. 食品的保质期B. 食品的口感C. 食品的营养成分D. 食品的色泽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中常见的有害金属元素?A. 铅B. 汞C. 铜D. 镉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包括哪些?()A. 细菌B. 病毒C. 寄生虫D. 真菌答案:ABCD12. 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主要目的是()A.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B. 增加食品的口感C. 预防食品变质D.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答案:AC13. 食品中添加着色剂可以()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外观C. 增加食品的保质期D. 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答案:BD14.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A. 样品的采集方法B. 样品的储存条件C. 测定仪器的精度D.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答案:ABCD15.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危害包括()A. 引起食物中毒B. 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伤害C. 对人体肝脏造成损害D. 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答案: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食品分析章节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章节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分析中,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的常用方法是()。

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高铁酸钾法C. 索氏提取法D. 凯氏定氮法答案:B2. 在食品分析中,测定蛋白质含量时,通常使用的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高铁酸钾法D. 比色法答案:A3.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中常见的添加剂?()A. 防腐剂B. 稳定剂C. 食用色素D. 重金属盐答案:D二、填空题4. 食品中脂肪的提取通常采用________法,这是一种基于溶解度差异的提取方法。

答案:索氏提取法5.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通常采用________反应,通过颜色变化来定量。

答案:格里斯试剂三、简答题6. 简述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其对食品保存的影响。

答案:食品中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分的能量状态,与纯水相比,它反映了水分与食品成分结合的程度。

水分活度对食品保存有重要影响,因为它决定了微生物生长的可能性和食品中化学反应的速率。

低水分活度可以限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7. 说明为什么要对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检测,并列举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污染源。

答案:对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检测是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污染源包括:不洁的原料、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不适当的储存条件以及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问题。

四、计算题8. 某食品样品经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消化后产生的氨气体积为25.0 mL,使用2.00 mol/L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消耗体积为10.0 mL。

如果食品样品的质量为2.5 g,请计算该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假设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

答案:首先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 n(NH_3) = \frac{25.0 \, \text{mL}}{22400 \, \text{mL/mol}}= 0.00112 \, \text{mol} \]然后计算硫酸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 n(H_2SO_4) = 2.00 \, \text{mol/L} \times 10.0 \, \text{mL} \times 10^{-3} \, \text{L/mL} = 0.02 \, \text{mol} \]由于硫酸和氨气在滴定过程中是1:2的关系,所以蛋白质中氮的物质的量为:\[ n(N) = \frac{0.02 \, \text{mol}}{2} = 0.01 \, \text{mol} \]接着计算蛋白质的质量:\[ m(\text{蛋白质}) = n(N) \times \frac{100 \,\text{g/mol}}{16 \, \text{g/mol}} = 0.01 \, \text{mol} \times 6.25 \, \text{g/mol} = 0.0625 \, \text{g} \]最后计算蛋白质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text{质量分数} = \frac{0.0625 \, \text{g}}{2.5 \,\text{g}} \times 100\% = 2.5\% \]五、论述题9. 论述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18)1、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有机物破坏法、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

2、密度计的类型有:普通密度计、锤度计、乳稠计、波美计。

3、食品的物性测定是指色度测定、黏度测定和质构测定。

4、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5、肉制品常用的发色剂是亚硝酸盐(钠)和硝酸盐(钠),ADI值分别为0-0.2mg/kg和0-5mg/kg。

二、名词解释(4×3)变旋光作用:具有光学活性的还原糖类(如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溶解后,其旋光度起初迅速变化,然后渐渐变化缓慢,最后达到恒定值,这种现象称为变旋光作用。

有效酸度:指被测溶液中H+的溶度,准确的说应是溶液中H+的活度,所反映的是已离解的那部分酸的浓度,常用pH来表示,其大小可用酸度计(即pH计)来测定。

总糖: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单糖的蔗糖的总量。

总灰分:食品的灰分常称为-。

在总灰分中,按其溶解性还可分为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

其中水溶性灰分反映的是可溶性的钾、钠、钙、镁等氧化物和盐类含量。

水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砂和铁、铝等氧化物及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含量。

酸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环境污染混入产品中的泥砂及样品组织中的微量氧化硅含量。

三、简答题(4×5)1、怎样提高分析测试的准确度?(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2)减少测定误差(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随机误差(4)消除测量过程中系统误差(5)标准曲线的回归2、水分测定有哪几种主要方法?采用时各有什么特点?(1)干燥法。

水分是样品中唯一的挥发物质;可以较彻底的去除水分;在加热过程中,如果样品中其他组分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由此而引起的质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2)蒸馏法。

快速,设备简单经济、管理方便,准确度能够满足常规分析的要求。

对于谷类、干果、油类、香料等样品,分析结果准确,特别是对于香料,蒸馏法是惟一的、公认的水分测定法。

食品分析简答题

食品分析简答题

1 食品分析的作用(意义):①鉴定食品成分、评价食品营养价值、如何合理搭配食物;②发现食品污染源,防止食品污染,提高食品卫生质量;③开发新食品资源2 食品分析内容:①食品的感官品质鉴定;②食品营养成分分析;③食品添加剂分析;④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检验与分析;⑤食品中有害污染物质的检验3 食品分析采用的标准:①国际: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国际间通用。

ISO;②国家:国家标准局颁布。

中国GB、美国ANS;③行业:在全国某个行业内统一的技术要求;④地方:省市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⑤企业:所在企业制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QB4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及常用的检测方法:A 种类:①生物有害物质:如黄曲霉等;②化学性有害物质:如DDT、氯丙醇等;③物理性有害物质:如金属屑。

B 检测方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5 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①采样;②样品制备;③样品预处理;④样品保存;⑤样品分析。

6 采样意义:①检验试样感官性质上有无变化;②检验食品的一般成分有无缺陷;③检验加入的添加剂等外来物质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规定;④检验食品的成分中有无掺假现象;⑤检验食品在生产、运输和储藏过程中有无重金属、有害物质和各种微生物的污染以及有无变质和腐败现象。

7 采样注意事项:①采样时要求无菌操作;②样品需要装入预先洗净烘干的广口瓶中;③瓶上贴好标签,标签上注明名称、采样日期、交货数量、采样方法及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④签封、送检8 样品预处理的原因,并简述样品预处理所要达到的要求:A样品本身组成复杂,可能有污染,故在样品检测、分析时会产生干扰。

必须设法消除干扰,完整地保留和浓缩被测组分。

B 要求:①消除干扰因素;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③应能使被测定物质达到浓缩9 有机物破坏法【比较干法灰化与湿法氧化】:用于食品中无机盐或金属离子的测定。

A、干法灰化:在马福炉中高温灼烧样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汇总1.采样的原则:答:(1)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2)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3)采样及样品制品过程中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4)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所用样品处理装置尺寸应当与处理的样品量相适应。

2■为什么要进行样品预处理,样品预处理的要求?答:为了使试样中的待测组分处于适当的状态,以适应分析测定方法的需求,必须对食品试样进行预处理。

样品预备处理的要求:(1)消除干扰因素(2)完整保留被测组分(3)使被测组分浓缩3■简述有机物破坏法所用的两种方法,以及两种方法之间的优缺点?(1)干法灰化:样品在坩埚中,先小火炭化,然后再高温灼烧(500-600C),有机物被灼烧分解,最后只剩下无机物(无机灰分)的方法。

干法灰化:优点是①有机物破坏彻底,②操作简便,③使用试剂少缺点是①耗时长,②温度高,不适合在高温下易挥发金属元素的测定。

(2)湿法消化:样品在强酸、强氧化剂或强碱并加热的条件下,有机物被分解,其中的C、H、O等元素以CO2、H2O等形式挥发逸出,无机盐和金属离子则留在溶液中的方法。

湿法消化:优点是①加热温度较干法低,减少了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

②耗时短缺点是①在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操作需在通风柜中进行。

②在消化初期,产生大量泡沫易冲出瓶颈,造成损失,故需操作人员随时照管,操作中还应控制火力注意防爆。

③耗用试剂较多,在做样品消化同时,必需做空白试验。

4■简述烘箱法水分测定的误差来源。

(已考过)5■简述蒸馏法水分测定的原理及误差来源。

答:原理:将食品中水分与水互不相溶的高沸点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共同蒸出,收集馏出液于接收管内,从所得的水分的容量求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误差来源:(1)样品中水分没有完全蒸发出来(2)水分附集在冷凝器和连接管内壁(3)水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生成了乳浊液(4)馏出了水溶性的成分6■用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时,怎样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答:(1 )用哪种还原糖表示结果就用相应的已知浓度的还原糖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2)对样品进行预滴定。

通过预测可了解样品溶液中糖浓度,确定正式测定时预先加入的样液体积。

(3)滴定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

其原因一是可以加快还原糖与铜离子的反应速度;二可防止空气进入,使还原型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不被空气中氧所氧化。

(4)滴定时不能随意摇动锥形瓶,更不能把锥形瓶从热源上拿下来滴定,以防止空气进入反应溶液中。

(5)在测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标定或时所规定的操作条件,如热源强度(电炉功率)、锥形瓶规格、加热时间、滴定速度等,使平行实验条件保持一致。

7■简述可溶性糖的提取和澄清(1)提取:常用水和乙醇作为糖类提取剂。

水温度一般为40〜50 C。

温度过高,将会提取出相当量的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等成分。

乙醇浓度为70%〜75%在此溶液中蛋白质、淀粉和糊精等不能溶解,并可避免糖被酶水解。

(2)澄清澄清剂应满足条件:①能完全除去干扰物质,②不会吸附或沉淀糖类,也不会改变糖类的性质,③过剩的澄清剂不干扰糖的分析,或易于除掉。

澄清剂种类:中性醋酸铅:不能用于深色样液的澄清,适用于浅色的糖及糖浆制品、果蔬制品、焙烤制品等。

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溶液:适用于色泽较浅、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样液的澄清,如乳制品、豆制品等。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适合于富含蛋白质样品的澄清。

碱性醋酸铅:用以处理深色糖液。

氢氧化铝乳业:可用于浅色糖溶液的澄清,或作为附加澄清剂。

活性炭:适用于颜色较深的提取液,但能吸附糖类造成糖的损失。

&简述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和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答:(1)直接滴定法测定原理:将一定量的费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样液的消耗量可以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2)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原理:将一定量的样液与过量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糖会将二价铜还原为氧化亚铜,经过滤,得到氧化亚铜沉淀,加入过量的酸性硫酸铁将其氧化溶解,而三价铁盐被定量地还原为亚铁盐,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所生成的亚铁盐,根据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氧化亚铜的量,查检索表,从而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9■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时,为什么对糖液浓度有一定要求?(已考过)10.测定脂肪时常用的提取剂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如何?测定一般食品(结合态脂肪少)的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测定乳及乳制品中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对于含磷脂较多的鱼、贝、肉、蛋等,测定其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答:(1)测定脂类大多采用低沸点的有机溶齐U萃取法,常用的提取剂有:无水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醇混合溶剂等。

①乙醚提取特点:优点:溶解脂肪能力强,便宜,沸点低( 34.6 C),应用最多。

缺点:易燃,易爆,易饱和约2%的水分,含水后可抽提出糖分等非脂成分,所以使用时采用无水乙醚做提取剂,且样品必须预先烘干。

只能提取游离脂肪②石油醚提取特点:优点:比乙醚不易燃,比乙醚憎水,允许样品有少量水分缺点:溶解脂肪能力比乙醚弱,只能提取游离脂肪③氯仿—甲醇特点:对于脂蛋白、磷脂的提取效率较高。

(2) 一般食品可用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

乳及乳制品可用罗紫-哥特里法(碱性乙醚法)、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氏法测定含磷脂的结合态脂类的脂肪含量用氯仿—甲醇提取法(如鱼、贝类、肉、禽、蛋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等) 。

11■为什么用索氏抽提法测定样品中的脂肪为粗脂肪?测定中需注意哪些问题?答:索氏提取的脂溶性物质为脂肪类物质的混合物,除含有脂肪外还含有磷脂、树脂、固醇、芳香油等醚溶性物质,因此,用索氏提取法测的脂肪称为粗脂肪。

注意事项:(1)样品应干燥后研细。

(2)装样品的滤纸筒高度不要超过回流弯管。

(3)水浴温度不能过高。

以每小时回流6〜12次为宜。

(4)乙醚回收后,不可用火直接加热挥发乙醚或石油醚。

剩下的乙醚必须在水浴上彻底挥净,否则放入烘箱中有爆炸的危险。

(安全问题)(5)抽提所用的乙醚或石油醚要求无水、无醇、无过氧化物。

(6)对含多量糖和糊精的样品,要先用冷水使糖及糊精溶解除去,抽提残渣。

(7)冷凝管上端最好连接一支氯化钙干燥管,或塞一团干燥的脱脂棉球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

12■简述酸水解法测定脂肪及特点和巴布科克氏法测定乳脂肪的原理答:(1)酸水解法测定脂肪原理:将试样于盐酸溶液一同加热进行水解,使结合或包藏在组织里的脂肪游离出来,再用乙醚和石油醚提取脂肪,回收溶剂,干燥后称量,提取物的重量即为脂肪含量。

特点:酸水解法测定的是食品中的总脂肪,包括游离脂肪和结合脂肪,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不适于含糖高的食品。

(2)巴布科克氏法测定乳脂肪的原理:利用浓硫酸溶解乳中的蛋白质和乳糖,将牛奶中的酪蛋白钙盐转变为可溶解性重硫酸酪蛋白,使脂肪球膜被破坏,脂肪游离出来,再通过加热离心,使脂肪能充分分离,直接读取脂肪层,即可得被测乳的含脂率。

13.罗紫■哥特里法测定奶粉脂肪含量时,加入氨水、乙醇、乙醚及石油醚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盖勃氏法测定脂肪含量时,加入异戊醇的作用是什么?答:(1)罗紫.哥特里法各加入试剂作用①氨水使酪蛋白钙盐变成可溶解盐,破坏脂肪球膜;②乙醇是使溶解于氨水的蛋白质沉淀析出;③乙醚是提取脂肪;④石油醚的作用是降低乙醚的极性,使乙醚与水不混溶,只抽提出脂肪,并使分层明显。

(2)盖勃氏法加入异戊醇作用:促使脂肪析出,并能降低脂肪球的表面张力,以利于形成连续的脂肪层。

14.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香肠中的脂肪,怎样才能提高准确度?(已考过)15.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乳饮料中的蛋白质,怎样才能提高准确度?答:(1 )所用的试剂溶液必须用无氨蒸馏水配制。

(2)消化时不要用强火,应保持和缓沸腾,以免黏附在凯氏瓶内壁上的含氮化合物在无硫酸存在的情况下未消化完全而造成氮的损失。

(3)消化过程中应注意不断转动凯氏瓶,以便利用冷凝酸液将附在瓶壁上的固体残渣洗下并促进其消化完全。

(4)样品中若含脂肪或糖较多时,消化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泡沫,为防止泡沫溢出瓶外,在开始消化时应用小火加热,并时时摇动;或者加入少量辛醇或液体石蜡或硅油消泡剂,并同时注意控制热源强度。

(5)当样品消化液不易澄清透明时,可将凯氏烧瓶冷却,加入30%过氧化氢2-3m1后再继续加热消化。

(6)要求氢氧化钠的量一定要足够,溶液呈碱性使氨游离出来,加热蒸馏即可释放出氨气。

(7)硼酸吸收液的温度不应超过40C,否则对氨的吸收作用减弱而造成损失,此时可置于冷水浴中使用。

(8)蒸馏完毕后。

应先将冷凝管下端提离液面清洗管口,再蒸1分钟后关掉热源,否则可能造成吸收液倒吸。

16■样品经消化进行蒸馏前,为什么要加入氢氧化钠?加入NaOH后溶液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如果没有变化,说明什么问题?须采用什么措施?答:加入氢氧化钠进行碱化蒸馏,将氨气蒸馏出来,作为反应物,这时溶液会变成深蓝色或产生黑色沉淀,因为本实验要求氢氧化钠的量一定要足够,过量的氢氧化钠会跟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蓝色沉淀在加热的情况下会分解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

如果没有上述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加的量不族,需要继续加入氢氧化纳,直到产生上述现象为止。

仃■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答:双缩脲与碱及少量硫酸铜溶液作用生成紫红色的配合物,而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与双缩脲结构相似,也能呈现双缩脲反应生成紫红色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用吸光度法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18.简述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原理和误差来源。

答:(1)原理:氨基酸具有酸性的羧基和碱性的氨基,它们相互作用而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

当加入甲醛溶液时,氨基与甲醛结合,从而使其碱性消失。

这样就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COOH并用间接法测定氨基酸的总量。

(2)误差来源:①脯氨酸与甲醛作用时产生不稳定的化合物,使结果偏低②酪氨酸含有酚酸基,滴定时会消耗一些碱而致使结果偏高③溶液中若有铵存在也可与甲醇反应,使结果偏高19■薄层色谱法及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分离及测定氨基酸的原理答:(1)薄层色谱法分离氨基酸原理取一定量经水解的样品溶液,滴在制好的薄层板上,在溶剂系统中进行双向上行法展开,样品各组分在薄层板上经过多次的被吸附、解吸、交换等作用,同一物质具有相同的Rf值(比移值),不同成分则有不同的Rf值,因而各种氨基酸可达到彼此分离的目的。

然后用茚三酮显色,与标准氨基酸进行对比,即可鉴别样品中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从显色斑点颜色的深浅可大致确定其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