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模式和三大主流学派
文化语言学简介及三大流派
一什么是文化语言学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
”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
当代美国人类学家艾尔弗克罗伯也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其核心是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
中国当代学者大多采纳《辞海》对文化的定义:“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语言学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
二文化语言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文化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的关系世界语言学的主流学派——结构语言学有着明显的不同。
结构语言学所依据的是符号学理论,它把语言看做是一种以声音为载体的符号系统,所关注的是语言符号系统的音义结合规律、组合与类聚规律。
它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对象,强调语言对象的纯洁性。
它所提出的与历时相对的共时观、与言语相对的语言观,都是为了保证对象的纯洁性。
而文化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显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语言研究。
它与结构语言学的关系如何取决于它本身采取的是何种研究模式。
如果文化语言学采取的是交叉学科的定位,从事的是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映照式的研究,那么它与结构语言学就是互补的关系。
结构语言学是对语言本体的研究,文化语言学是对语言的应用性研究;结构语言学是主流研究,文化语言学是从属式的边缘性研究。
如果文化语言学采取的是语言本体研究的定位,从事的是站在文化的背景下对语言的人文性进行挖掘,并由此来观照语言状态与规律上的表现,那么它与结构语言学就是以两种不同研究范式对语言本体进行研究的学科。
世界心理学的三大主流派系!
世界心理学的三大主流派系!从心理学的角度划分,世界上的人群主要有三类:正常人、精神病人和天才。
其中,天才和精神病是人群中的两个“变态”,正常人是“常态”,以对这三类不同人群的研究为起点(源头),分别形成了世界心理学的三大主流:精神分析学派、反省心理学派和其他心理学派(包括内容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等学派)。
三大主流学派的起源不同,发展过程和最后的结果也各异。
其中,精神分析学派起源于对“精神病人”的研究,是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人的研究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最终形成精神分析学派;反省心理学起源于对“天才”的研究,是中国学者杜向阳先生在对天才的研究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最终形成为反省心理学派(杜向阳从1987年开始研究天才,20年后的2007年创立反省心理学派);其他学派则是起源于对“正常人”的研究,是在对正常人的研究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最终形成了如内容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等流派。
三大主流的起源各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应用体系都有所不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西方颇有影响的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
精神分析是从治疗人的心理障碍开始发展起来的。
为了治疗的目的,弗洛伊德重视探索人的动机和行为的根源,从而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足,改变了心理学研究的趋向。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的结果。
精神分析学派后来产生了分化。
其中坚持弗洛伊德的性本能、无意识和性心理发展阶段的被称为经典精神分析流派;重视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弗洛伊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在心理学界,这个理论是指精神分析和无意识心理学体系,也称为精神病学和深蕴心理学。
分为古典和新的弗洛伊德主义。
远程教育理论总结
远程教育理论总结一、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 彼得斯的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1967年德文发表,1983年,英语发表。
彼得斯认为存在两种教育:传统面对面、集体教育的传统教育和新型的基于技术、机械的远程教育;(从德国教育技术专家对一般教学过程六要素分析的角度进行)彼得斯从比较教育的角度认为,传统教育的研究范式不适合研究远程教育现象,需要重新找一个研究模型;认为工业化生产模式来研究远程教育是最适合的,比较后发现远教和工业化生产的相似性:合理性、分工、机械化、流水线、批量生产规模效益、规划准备、标准化、功能变化专业化、集中和垄断。
发展:英国鲁姆勃尔、坎培奥发展为新福特主义,彼得斯自己发展为远程教育后工业化理论. 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年,加里森;89年尼珀;91年贝茨;丁兴富;形成和发展了此理论函授教育,多种媒体的远程教育,开放灵活的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印刷、邮政、早期视听,单向传输电子ICT;双向传输的ICT澳大利亚学者泰勒提出五代信息技术和五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函授模式(印刷),多种媒体模式(印刷、录音、录像、CML、CAL、交互媒体),远程学习模式(音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语音图像系统、广播电视和音频会议系统),灵活学习模式(在线交互多媒体、基于www的在线资源、计算机为媒介的通信),智能灵活的学习模式(在线交互媒体、在线资、自动反应计算机为媒体的通信、基于校园网的教学和资源). 远程教育3中种模式和3大流派:丁兴富提出来的一种分类方法从国家实践层次可以把远程教育分成3种实践模式:英国等国的开放大学单一院校模式;美、俄、澳大利亚的双重院校模式;中国、法国、加拿大的多重系统模式。
从学术倾向上,可以把远程教育分为三大理论学派:革命学派、趋同学派、谱系学派。
三种实践模式和三种学派相对应。
70年代到80年代,开放大学占主要位置。
进来,双重模式和多重模式的院校影响越来越大。
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开放大学不占主要地位。
传播学三大派别
传播学三大派别陈力丹摘要: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以存在若干学派为标志,有争论也有发展。
传播学的学派发展至今至少二十多个学派,但说法很不相同。
若从宏观角度讲,“三大学派”的说法大体得到学界的认可。
本文即从这个角度分析传播学的三大学派的形成、主要观点倾向和代表人物及他们的代表作。
作者认为,在传播科技发展的当今,传播学需要跟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说明当代社会传播的特征,传播学的三个学派的任何一个,都难以充分阐释如此丰富和复杂的传播现象。
因此,传播学不同学派的交融成为一种自然的趋势。
关键词:经验-功能学派技术-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传播现象贯穿人类的整个历史与现实,各个学科的学者都可能在自己学科基础上研究传播现象,并产生各自的研究成果,因此关于传播学学派的划分只是一种就其起源、主流特征的学术划分,很难泾渭分明。
此前我国学者曾把传播学划分为两大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和欧洲批判学派。
基于传播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对社会结构的显著影响,现在通常把传播学划分为三个学派:经验-功能学派、技术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
一、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这个学派常被简称为“经验学派”,又称“经验主义学派”、“行政学派”、“管理学派”等。
它与主要以思辨为特征的研究流派相对应,代表了美国主流的传播学研究,重点在于媒介分析、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层面,它起源于美国,在北美传播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欧洲一些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由于美国的学术影响而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1](一)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的奠基者经验-功能学派的主要奠基者有两位: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8)(图1)和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1900-1976)(图2)。
一战期间协约国对同盟国宣传的有效性引起了官方和社会对宣传问题的关注,拉斯韦尔以此为课题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27)。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一、本文概述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信息如何通过各种媒介在社会中传播和影响的学科,其方法论的发展对于学科的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主要学派,包括实证主义学派、诠释主义学派和批判学派,分析它们各自的理论特点、研究方法以及在传播学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通过对这三个学派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为传播学研究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视角,以推动传播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也期望通过对比不同学派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为传播学实践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指导,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传播环境。
二、实证主义学派实证主义学派是传播学方法论中的一大流派,它主张以客观、量化和科学的方式来研究传播现象。
这一学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其中,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实证主义学派的核心观点是,通过对传播现象的细致观察和严谨的数据分析,能够揭示传播过程的本质规律和普遍性原则。
在实证主义学派看来,传播学是一门可以通过实证方法加以研究的科学。
因此,他们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证主义学派的研究者通常会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内容分析、实验法等,以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运用统计学等数学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证主义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例如,通过对媒介内容的分析,他们揭示了媒介如何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对受众行为的调查,他们了解了受众如何接收、理解和反应于传播信息;通过对传播效果的实验研究,他们评估了不同传播策略的有效性。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传播现象的认识,也为传播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然而,实证主义学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过于强调量化研究和客观性可能导致对传播现象的片面理解。
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涉及到文化、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仅仅依靠量化数据可能无法全面揭示其本质。
远程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和三大理论学派
远程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和三大理论学派一、远程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1.单一院校模式——英国等国家的开放大学模式。
由国家专门建立;有鲜明的工业化教育特征(用福特主义模型描述);应用教育技术和多种媒体教学;通常以家庭为基地进行个别化学习。
2.双重院校模式——美、俄和澳大利亚的双重院校模式。
具有由传统高等院校承担远程教育的共同特征。
俄罗斯的函授教育在校人数多,师生分离,强调面授教学。
在澳大利亚称为校外教育和开放学习。
在美国称为开放与远程教育。
3.多重系统模式——中、法、加的多重系统模式。
在同一个国家,既有独立设置专门开展远程教育的院校,又有举办远程教育的传统院校。
二、远程教育的三大理论学派1.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变革的革命学派(并行学派)强调远程教育有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本质特征,远程教育系统的各种环境设计(系统设计、媒体材料、支持服务、双向通信)必须有自己的特点,才能实现其目标。
(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并行)2.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一一体化的趋同学派(并合学派)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正在趋同,即由对立走向并合。
开放与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有用教育科学的普遍概念和原理才能阐述远程教学和学习。
3.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连续递变的谱系学派(折中学派):纯粹的传统面授教育与理想的开放远程教育是两种理想化的抽象模式,位于两个极端。
而现实的大学,不管是远程大学或传统大学,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某种过渡模式。
三、远程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主流模式——英国的开放大学模式(单一院校模式)•主流学派——将开放与远程教育看成是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场伟大的革命理论。
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简析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姓名:钦锐琦学号:2015013030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势力摘要: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包括华生建立的行为主义学派、弗洛伊德建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和以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它们不仅对心理学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同时又对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整理了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基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典型代表人物的理论体系。
并简要分析了这三大学派的贡献与局限。
关键词: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三大势力科学心理学建立以后,围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性质和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展开了争论,出现了现代心理学的十个主要学派: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这些学派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和自然基础,并有其贡献于局限。
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心理学逐渐发展壮大,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一、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是由华生于1913年所创立,是美国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
其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历史渊源哲学背景:机械唯物主义是华生行为主义的哲学基础。
主要表现有三点:把人和动物相混淆,只承认两者之间的连续性,不承认人与动物行为的本质区别;割裂意识与行为,否认意识的存在及其可知性,否认心理的认知功能,把心理与行为等同起来,把一切心理活动都简化为S-R的活动和单纯的适应功能;否认行为的遗传,单纯强调学习和训练的作用,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
早期行为主义者霍尔特等人主要是以新实在论为其哲学根据,通过抹煞主观和客观的区别、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来否认客观存在。
新行为主义则是以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结合的操作主义为其哲学基础。
自然科学背景:行为主义与生理学的关系直接,俄国谢切诺夫、巴甫洛夫和别赫切列夫的生理学是行为主义的自然科学根据。
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
A
3
运动技能学习
A
4
学习汽车驾驶
A
5 学生控制课程和评价
N
6
学生控制评价
N
7
多数独立学习课程
N
8
给学分的独立学习
N
A
A
A
N
N
A
N
A
A
N
A
A
N
N
N
穆尔对8类独立学习教学计划给出了教学计划的类型。表 中A表示由学生决定,即自主;N表示由教师决定,即不 自主。
将上面两表叠加,得到了以下结论:AAA-D -S型表示最具独立性的教育方式:没有双向 通信的完全自学和学习者在目标、方法和评价 等方面完全自主的完全非结构;
彼得斯认为可以用以下范畴(术语)来分析远程教育:
1. 劳动分工,把工作任务分割为简单的下级任务, 例如开发课程、教学、评价由不同的人员来进行;
2. 机械化,工作过程中机器的运用,离开机器,远 程教育无从谈起;
3. 生产流水线,在远程教育中,每个工作人员都有 固定的岗位;
4. 批量生产,传统的教学面对小的群体,并且只能 被人为的运用于大众教育(如,利用扬声器使教 学的范围扩大)。远程教育的教学规模要远远大 于传统教学,这对于远程教育来说是基本的;
自导型独立阅读学 习计划
-D+S
有结构无对话的教学 计划
通信方法是广播或 电视的教学计划
距离最 近
+D+S
有对话也有结构的教 学计划
使用函授方法的典 型的教学计划
+D-S
无结构有对话的教学 计划
罗杰斯型辅导教学 计划
学生自治的概念
穆尔理论的第二个维度“学生自治”的核心规定 如下:一个高度自治的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是以学 生为中心和学生自治的。
经济学的十大主流学派
经济学的十大主流学派内容介绍:经济学派,是为研究经济学的方便对具有相似学术主张和政策主张的一系列经济学说和经济学家进行的归总。
本文为你介绍经济学的十大主流学派。
一、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由对立转向共存和相互融合。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综合”,意在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理论体系2.基本观点⑴“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混合经济”在实质上就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混合经济”的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⑵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综合派通过建立宏观生产函数,指出可以通过调整资本数量和资本产出比率,使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⑶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乘数-加速数”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新古典综合派用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建立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
⑷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为了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经济现象,将菲利普斯曲线纳入其基本理论框架中。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剑桥学派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约翰·伊特维尔等人。
其理论以叛离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而著称,所以被称为“新剑桥学派”。
2.基本观点⑴与新古典综合派的分歧:新剑桥学派的方法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坚持抛弃均衡概念,树立历史的时间观念;二是强调社会制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⑵经济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特点是把经济增长同收入分配问题结合起来考察,一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的变化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1、了解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的内容2、了解远程教育的微观理论的内容3、了解远程教育哲学理论的内容4、掌握丁兴富关于远程教育发展的“五原理”理论5、掌握丁兴富关于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和三大学派的理论6、熟知远程教与学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第一节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是指那些反映远程教育与所处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某些规律性认识的各种特定理论。
一、对建立远程教育普遍理论体系的尝试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远程教育普遍理论体系的尝试和探索没有间断过。
二、对远程教育发展动力基础理论的探讨在世界范围内,远程教育已有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
为什么远程教育发生在产业革命后的工业化社会中、并随着近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
对远程教育发生和发展的动力基础理论的探讨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
丁兴富关于远程教育发展的“五原理”理论:战后各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动力;战后教育思想的演变和革新是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战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长足进步是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战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和各国政府对智力投资的重视是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政治决策基础;当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基础。
三、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远程教育的工业化理论是在远程教育思想界有深远影响的一种理论学说。
过去30余年中,德国的彼得斯一直是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和发展者。
1967年,彼得斯首次用德文发表了远程教育的工业化理论,并于1983年发表了这一理论的修订的英文论文。
彼得斯理论的核心是将远程教育比做教育的工业化和技术化形态,将传统的、面授的和集体的教育归结为教育的前工业化形态。
四、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的理论远程教育的发生和发展始终都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一系列历史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函授教育和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大众媒体开展多种媒体教学(以各国开放大学为主要代表)是普遍公认的远程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
人工智能三大流派
符号主义(Symbolism)是一种基于逻辑推理的智能模拟方法,又称为逻辑主义(Logicism)、心理学派(Psychlogism)或计算机学派(Computerism),其原理主要为物理符号系统(即符号操作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长期以来,一直在人工智能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是纽威尔、肖、西蒙和尼尔森。
早期的人工智能研究者绝大多数属于此类。
符号主义的实现基础是纽威尔和西蒙提出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
该学派认为: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本单元是符号,而认知过程就是在符号表示上的一种运算。
它认为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因此,我们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行为,即用计算机的符号操作来模拟人的认知过程。
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模拟人的左脑抽象逻辑思维,通过研究人类认知系统的功能机理,用某种符号来描述人类的认知过程,并把这种符号输入到能处理符号的计算机中,就可以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从而实现人工智能。
可以把符号主义的思想简单的归结为“认知即计算”。
从符号主义的观点来看,知识是信息的一种形式,是构成智能的基础,知识表示、知识推理、知识运用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知识可用符号表示,认知就是符号的处理过程,推理就是采用启发式知识及启发式搜索对问题求解的过程,而推理过程又可以用某种形式化的语言来描述,因而有可能建立起基于知识的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同一理论体系.符号主义学派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数学逻辑. 数学逻辑从19 世纪末起就获得迅速发展,到20 世纪30 年代开始用于描述智能行为. 计算机出现后,又在计算机上实现了逻辑演绎系统。
符号主义的代表成果是1957年纽威尔和西蒙等人研制的成为“逻辑理论家”的数学定理证明程序LT。
LT的成功,说明了可以用计算机来研究人的思维过程,,模拟人的智能活动。
以后,符号主义走过了一条启发式算法——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的发展道路,尤其是专家系统的成功开发与应用,使人工智能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文化语言学简介及三大流派
一什么是文化语言学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
”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
当代美国人类学家艾尔弗克罗伯也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其核心是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
中国当代学者大多采纳《辞海》对文化的定义:“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语言学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
二文化语言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文化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的关系世界语言学的主流学派——结构语言学有着明显的不同。
结构语言学所依据的是符号学理论,它把语言看做是一种以声音为载体的符号系统,所关注的是语言符号系统的音义结合规律、组合与类聚规律。
它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对象,强调语言对象的纯洁性。
它所提出的与历时相对的共时观、与言语相对的语言观,都是为了保证对象的纯洁性。
而文化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显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语言研究。
它与结构语言学的关系如何取决于它本身采取的是何种研究模式。
如果文化语言学采取的是交叉学科的定位,从事的是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映照式的研究,那么它与结构语言学就是互补的关系。
结构语言学是对语言本体的研究,文化语言学是对语言的应用性研究;结构语言学是主流研究,文化语言学是从属式的边缘性研究。
如果文化语言学采取的是语言本体研究的定位,从事的是站在文化的背景下对语言的人文性进行挖掘,并由此来观照语言状态与规律上的表现,那么它与结构语言学就是以两种不同研究范式对语言本体进行研究的学科。
心理学的三大主要派系
心理学的三大主要派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它以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为基础,探索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和理论,其中三个主要的派系是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一、行为主义派系行为主义派系是心理学中最早产生的一支派系,其核心理论认为人类学习与外界刺激的关系密切相关。
行为主义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沃特森和斯金纳。
行为主义强调以可观察到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它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对环境的刺激作出的反应,行为是被学习获得的结果。
行为主义主张利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观察和测量行为,通过刺激-反应的关系来解释人类行为。
例如,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理论,他通过在实验环境中建立刺激和反应的联系,并通过强化来增加或减少特定行为的出现。
二、认知心理学派系认知心理学派系强调人类思维过程的研究,它关注人类心智活动的内在机制,以及人们是如何处理信息、学习、记忆和解决问题的。
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是直接影响行为的,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人类的思维和记忆过程。
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认为思维的演化是通过适应和平衡的过程实现的。
维果茨基的情境理论则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对思维发展的影响,他认为人们是通过与他人交往和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来学习和发展的。
三、精神分析学派系精神分析学派系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学学派,它以探索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童年经验的影响为核心。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和荣格。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是由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引起的,强调童年经验和个人潜意识对行为和个性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利用分析治疗等方法来揭示潜意识层面的冲突,以期达到人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弗洛伊德的结构理论和防御机制理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观点之一,他认为人类心理活动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组成,并且通过防御机制来应对潜在冲突和焦虑。
人工智能三大流派
人工智能三大流派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领域之一。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三大主要流派,分别是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
这三大流派各自有着独特的理念、方法和应用场景,共同推动着人工智能不断向前发展。
符号主义,也被称为逻辑主义,它的核心思想是基于逻辑和符号推理来模拟人类智能。
符号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和思维过程可以通过符号的操作和推理来实现。
在这个流派中,知识被表示为符号和规则的集合,通过对这些符号和规则的处理来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的知识。
符号主义的方法在早期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例如,专家系统就是符号主义的一个典型应用。
专家系统通过将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一系列的规则和条件,然后利用推理引擎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从而给出相应的诊断、建议或决策。
这种方法在一些特定领域,如医疗诊断、工业控制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符号主义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对于复杂的、不确定的和模糊的问题处理能力相对较弱。
在现实世界中,很多问题往往没有明确的规则和边界,符号主义难以应对这种情况。
其次,获取和整理知识的过程非常繁琐和耗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专业知识。
此外,符号主义对于人类的感知、情感等方面的模拟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连接主义则是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来模拟人类智能。
连接主义认为,智能是由大量简单的神经元相互连接和交互形成的复杂网络所产生的。
神经网络通过学习大量的数据来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从而实现对输入信息的处理和输出。
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数据量的增加,连接主义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深度学习作为连接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例如,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任务中的准确率已经超越了人类水平。
连接主义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自动从数据中学习特征和模式,不需要人工定义复杂的规则。
同时,它对于处理复杂的、高维度的数据具有很强的能力。
然而,连接主义也存在一些问题。
三大理论学派
三大理论学派远距离教育实践模式上的差异反映在理论概括上,就有了不同的理论学派。
与上述远距离高等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相对应,可以将国际远距离教育理论界的学说、观点分析综合得出远距离高等教育的三大大理论学派:革命学派、趋同学派和谱系学派。
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变革的革命学派(并行学派 )这一学派认为,随着教育技术和教学媒体的开发和应用, 通过精心设计制作多种媒体的课程材料和精心组织各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可以为数量巨大的、分散的、各种类型的学生提供远距离教育的机会。
他们强调开放运班巨离教育的特性,即与传统面授教育不同的地方。
由于师生的分离, 远距离教育有特定的本质。
所以,教学系统设计、媒体教材设计、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和教学信息的多双向通信设计都必须有自己的特点,才能实现开放远距离教育的教学目标。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远距离教育还有许多优势和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但他们坚信, 远距离教育可以实现很高的教育质量和很高的成本效益,远距离离教育最终将取得和传统教育平等的地位而实现并行发展共同繁荣。
革命学派 (并行学派 ) 可以看作主要是英国开放大学模式 (单一院校模式 )在理论上的概括和升华。
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一体化的趋同学派趋同学派(并合学派)认为远距离教育和传统教育正在趋同, 即由对立走向并合。
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 只有应用教育科学的普遍概念和原理才能阐述远距离教学和学习。
开放远距离教育的最终归宿是与传统教育的重新归并和统一,而不是完全分离。
所以,教育界的任务是要创造一体化的教育学,即一体化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而不是两种教育学理论。
所有在运次巨离教育适用的教育技术和方法,在校园的面授教育中也能适用。
因此,一体化的教育学将使两种教育、两类学生都受益。
趋同学派(并合学派)可以看作主要是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双重院校模式在理论上的概括和升华。
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连续递变的谱系学派 (折衷学派 )谱系学派 (折衷学派 )认为上述两种学派都属极端,应当折衷,并进而提出了各种连续变化的教育家族谱系。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心理学流派大致有: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
这些流派着重于心理本质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论部分。
下面对这些流派进行逐一分析,实际这种种流派都是着重心理现象、过程或功能的某个环节,而忽落其他环节所引起的,是片面、局部或环节性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全面或本质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外化的一个表现(行为)进行研究。
心理通过神经系统来支配肌肉收缩和舒张产生动作,从而产生行为。
心理的这种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心理发挥作用的主要而且明显的渠道。
心理发挥作用的方式还有许多渠道,例如:谈话、书面语言和眼神等。
实际上,心理通过神经系统表现于外的整体现象是体态,行为是从体态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被优先发展而且突出出来,以致掩盖整个体态。
体态的其他分支好比星辰,而行为就好比太阳,行为掩盖了其他分支的光芒,人们往往是从明显而突出的部分着手来研究的,所以行为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突出出来。
甚至以研究行为来代替心理的研究,把心理学定位为研究行为的科学,这是研究方向的歧化和膨胀。
行为主义心理学只是对心理的一个外在现象的研究,心理表现的整体是体态,体态还有其他形式----言谈、书面语言和眼神等等,近年来语言心理学的兴起就是一个明证。
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侧重方向是潜意识功能的探究,确切的说是对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伤害意识的研究。
而心理的其他方面都很少涉及。
其实潜意识与意识的界限并没有弗洛伊德所说那样明显。
比如边骑自行车边看风景,骑自行车的行为控制可以根据情况变化随时出入潜意识。
本质上意识也是潜意识,意识的内容一旦不被注意就压入潜意识,变成潜意识的内容。
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是受潜意识控制的,受意识控制的行为只占很小的比例,这样有利于一个人同时从事多项运动,更深刻讲有利于人类适应自然,人的心跳、呼吸和眨眼等基本生理活动都是受潜意识控制的,这有利于减轻意识的压力。
人工智能各学派简介
人工智能各学派简介目前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有下面三家:(1)符号主义(symbolicism),又称为逻辑主义(logicism)、心理学派(psychologism)或计算机学派(computerism),其原理主要为物理符号系统(即符号操作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
(2)连接主义(connectionism),又称为仿生学派(bionicsism)或生理学派(physiologism),其主要原理为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间的连接机制与学习算法。
(3)行为主义(actionism),又称为进化主义(evolutionism)或控制论学派(cyberneticsism),其原理为控制论及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
他们对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具有不同的看法。
1、符号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数理逻辑。
数理逻辑从19世纪末起得以迅速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用于描述智能行为。
计算机出现后,又在计算机上实现了逻辑演绎系统。
其有代表性的成果为启发式程序LT逻辑理论家,证明了38条数学定理,表明了可以应用计算机研究人的思维,模拟人类智能活动。
正是这些符号主义者,早在1956年首先采用“人工智能”这个术语。
后来又发展了启发式算法->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理论与技术,并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很大发展。
符号主义曾长期一枝独秀,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尤其是专家系统的成功开发与应用,为人工智能走向工程应用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人工智能的其他学派出现之后,符号主义仍然是人工智能的主流派别。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纽厄尔(Newell)、西蒙(Simon)和尼尔逊(Nilsson)等。
2、连接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仿生学,特别是对人脑模型的研究。
它的代表性成果是1943年由生理学家麦卡洛克(McCulloch)和数理逻辑学家皮茨(Pitts)创立的脑模型,即MP模型,开创了用电子装置模仿人脑结构和功能的新途径。
传播学研究方法三个流派
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传播学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理论条件为说明学派的划分,需要讨论传播学得以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理论条件。
自从人类文明以来,信息的传播并没有被当作一种专门学科的研究对象。
任何学科的发轫都源于社会关注,而任何社会关注来源于重大的社会变迁。
传播得以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只能追溯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
从照相术、电报、电话、电影的发明和普及,到20世纪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传播科技的急遽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对世界的感知。
人的关系相当程度上变成了如何使用新传媒的问题。
与此相联系的另一个情景几乎同时浮出水面,即工业国家城市人口的急遽增长。
这类人口的增加,意味着读和写的传播成为必需,因为生活在城市的人比生活在乡村的人有更多和更复杂的信息需求,他们要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信息,以满足工作、生活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工业化激起的传播科技的急遽发展,以及迅速的城市化,促使人们必须关注传播。
因为一系列新的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形态、内容、方式等等,均已明显地影响到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社会经济形态和创新模式的发展与变化。
如果从古代学者那里找寻关于传播现象的论述,总会有一些。
但是作为现代传播学的较为直接的学科思想先驱者,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的三位代表人物,即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库利(Charles Cooley,1864-1929)、帕克(Robert Park,1864-1944),以及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er,1857-1913)。
还有一位优秀的记者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也在20世纪初为后来的传播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
杜威是库利、帕克的老师,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只有通过有机系统内循环的信息分享,社会生活才有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模式和三大主流学派
概括:
一、三种模式
1、单一院校模式(英国开放大学)
2、双重院校模式(美国、俄国、澳大利亚)
3、多重系统模式(中国、法国、加拿大)
二、三大主流学派
1、教育方式和教育形态变革的革命学派,并行学派。
2、教育方式和教育形态一体化的趋同学派,并合学派。
3、教育方式和教育形态连续递变的谱济学派,折衷学派。
补充:
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和三大学派的理论是关于远程教育的一种分类学理论,也是关于世界远程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一种新的分类体系,即在国家层次上,将世界远程高等教育抽象概括为三种实践模式;而在学术思想倾向上,将远程教育理论抽象概括为三大学派,并进而揭示远程教育三种实践模式和三大理论学派的关系。
这一理论是丁兴富在其博士论文《中澳远程高等教育系统的比较研究》(1997)中首次提出并在此后继续发展的。
1、世界远程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一种新的分类体系在进行了多年各国远程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后,丁兴富首次提出世界开放和远程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一种新的分类体系和以下三个论题:在国家层次上,世界远程高等教育存在三种实践模式和三大理论学派。
国际远程教育界明显存在着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
近十年来,国际上存在明显的挑战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的趋向。
2、远程高等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
远程高等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是在国家层次上的一种新的分类体系。
1)英国等国的开放大学模式(简称单一院校模式)
传统高等学校主要进行校园面授教育,成人业余高等教育则主要由国家专门建立的远程教学大学(通常取名开放大学)来开展。
这类单一模式的远程教学大学大多开展大规模的开放与远程高等教育。
单一模式的开放大学大多应用多种教育技术和教学媒体来进行远程教学。
单一院校模式的开放与远程教育系统中,远程学生通常是以家庭为学习基地进行个别化学习的。
2)美、俄和澳大利亚的双重院校模式(简称双重院校模式)
这类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在这类国家,一般没有专门建立的开放大学或远程教学大学(即使有,也为数不多且不占主导地位)。
开放与远程高等教育主要由传统高等学校承担。
这类传统院校既进行校园面授教育,又开展开放与远程教育,因而称为双重模式院校。
3)中国、法国和加拿大的多重系统模式(简称多重系统模式)
这类模式是指在同一个国家中,并行存在多种模式的开放与远程教育系统,即既有独立设置、专门开展远程教育的院校,又有举办开放与远程教育的传统与院校。
我国既有传统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又有国家专门建立的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的远程教育,还有作为国家考试制度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3、远程教育的三大理论学派
远程教育实践模式上的差异反映在理论概括上,就有了不同的理论学派。
与三种远程高等教育的实践模式相对应,可以将国际远程教育理论界的学说、观点分析综合锝出远程教育的三大理论学派:革命派、趋同派、谱系学派
1)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变革的革命学派(并行学派)。
革命学派认为远程教育史教育史的一场革命,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魏德曼、彼得斯、霍姆伯格和基更等。
他们认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第一次引起了500年来教育形态的最大变革。
2)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一体化的趋同学派(并合学派)
趋同学派认为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正在趋同,即由对立走向并合。
其代表人有澳大利亚的史密斯、堪倍奥、瑞典的威伦和英国的泰特等。
3)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连续递变的谱系学派(折衷学派)
该学派认为上述两种学派都属于极端,应当折中,进而提出了各种连续变化的教育家族谱系。
其代表人物有穆尔、英国的西沃特、鲁姆勃尔、刘易斯和加拿大的慕格里奇等。
4、远距离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
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由于以下种种原因:英国开放大学的巨大成功和深远影响,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建立开放大学,这类开放大学或远程教学大学为各国专门人才培养和国民素质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这类大规模开放与远程教育具有较高的投资效益等等,从而使得英国开放大学模式(单一院校模式)成了国际远程教育界的主流模式。
与此相应,将开放与远程教育看作是现代教育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的理论成了主流学派,影响着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及其高层教育决策者、各国教育政策和各国远程教育工作者。
应该客观的说,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是战后国际教育革新的一个积极成果,在世界开放与远程教育的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70年代末我国建立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大学时,以英国开放大学为代表的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就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在澳大利亚,是否要建立一所面向全国的开放大学的争论一直延续了70至80年代。
到80年代末,终于发生了陶金斯革命,在革新澳大利亚整个高等教育体制的同时,将众多传统大学举办的分散的校外教育规范化、集中化,建立了8个远距离教育中心,并与90年代初开始了面向全国的澳大利亚开放学习体制的创新。
在英国开放大学的影响和参与下,美国在世纪之交终于也建立了一所美国开放大学。
英国开放大学副校长丹尼尔是美国开放大学校董会主席。
尽管美国开放大学的规模和影响有限,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主流模式生命力的一种展示。
5、对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的挑战
即使是作为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主要代表的英国开放大学所在的英国,原来的传统校园大学也开始介入开放与远程教育。
与此相应的一些与英国开放大学关系紧密的学者(如鲁姆伯尔、贝茨等)也开始挑战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
有趣的是,20世纪末的中国也发生了传统高校争相举办现代远程教育的热潮。
可以说,90年代中后期,上述
从实践到理论挑战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逐渐形成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界的一种新的潮流。
换言之,许多国家的传统大学通过发展与开放远程教育而成为双重模式院校,并与独立设置的开放大学和远程教学大学争夺市场;与此相应的,趋同学派正在崛起,大有取代革命学派而成为世界开放与远程教育界的下一个主流学派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