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一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大一考试试题

大学语文大一考试试题

大学语文大一考试试题一、阅读理解请阅读以下文章,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文章一:近年来,青少年沉迷于手机游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手机游戏设计精巧,拥有各种吸引人的剧情和游戏机制,让人难以自拔。

然而,沉迷于手机游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长时间使用手机玩游戏会导致青少年运动不足,从而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手机游戏让人久坐不动,缺乏运动。

此外,过度依赖手机也会导致如近视等眼部问题。

其次,沉迷于手机游戏还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业。

手机游戏让人分散注意力,无法专心学习。

许多青少年在应该学习的时间里沉迷于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对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与引导。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手机使用管理,限制其在校期间使用手机的时间和范围。

其次,家长也应该与青少年进行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并引导他们健康的使用手机。

问题:1. 青少年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原因是什么?2. 沉迷于手机游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哪些影响?3. 如何改变青少年沉迷于手机游戏的状况?文章二:诗歌作为一种表达情感与思想的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在当代社会,诗歌仍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诗歌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通过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诗歌能够唤起读者心灵的共鸣,给予人们情感上的慰藉和启迪。

其次,诗歌也是一种表达社会问题和思考命题的手段。

许多诗人通过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探讨和思考,让人们深入思考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引起对社会问题的重视。

此外,诗歌也是培养人们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途径。

通过学习诗歌,人们能够更好地领悟语言的美和力量,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精炼。

总之,无论是从审美的角度,还是从表达思想的角度,诗歌在当代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问题:1. 诗歌的作用与当代社会有何关系?2. 诗歌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积极影响?3. 学习诗歌对人们有什么好处?二、作文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短文。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踌躇(chóu chú)B. 傀儡(kuǐ lěi)C. 蹉跎(cuō tuó)D. 饕餮(tāo tiè)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诗经》B. 《论语》C. 《左传》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4.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B. 贾宝玉是贾家的嫡孙C. 王熙凤是贾府的管家D. 贾宝玉最终考取了进士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

A. 《孟子》B. 《论语》C. 《大学》D. 《中庸》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8. 下列成语中,表示“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是()。

A. 画饼充饥B. 望梅止渴C. 空中楼阁D. 镜花水月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哪首诗?()A. 《望岳》B. 《登高》C. 《春望》D. 《登楼》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苏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海内存知己,______”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3. “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

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5. 《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大学语文大一上学期知识点

大学语文大一上学期知识点

大学语文大一上学期知识点在大学语文的大一上学期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涵盖了中文语言文字的基础和进阶内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概述和总结:一、文言文基础1.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具有严谨、精确的特点。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对于理解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非常重要。

2. 文言文的基本句型:熟悉文言文的基本句型,例如主谓宾结构、主谓双宾结构、主谓表结构等,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古文。

3. 句读与字音:了解文言文的句读规则和字音变化,可以更好地读懂文言文的含义。

二、现代汉语基础1. 语法知识: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结构、语法关系等。

掌握正确的语法用法有助于我们准确表达。

2. 词汇学习:扩充词汇量,提高用词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学习词义辨析、词性转换等知识,能够让我们更加灵活地运用词汇。

3. 写作技巧: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例如段落结构、论证逻辑、语言的修辞手法等,以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三、阅读与鉴赏1. 文学作品的解读:学会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素,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修辞手法与象征意义: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象征意义的解读,例如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3. 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并将其与时代背景作关联。

四、修辞与韵律1. 修辞手法:学习修辞手法的种类和运用,例如对仗、排比、借代等,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优美、生动。

2. 韵律与格律:了解汉语的韵律和格律,例如平仄、句读等,提高我们阅读和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3. 诗词鉴赏:学习诗词的鉴赏方法,包括押韵、脚韵等,以及古代诗词的体裁、题材和风格,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词之美。

五、修辞与演讲1. 演讲技巧:学习演讲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声音语调的控制、肢体语言的运用等,以提高演讲的效果和口才表达能力。

大学语文第一章总结知识点

大学语文第一章总结知识点

大学语文第一章总结知识点大学语文第一章内容涉及了语文的基本概念、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字词句和修辞的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我们可以对语文这门学科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增进我们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并深入探讨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语文的基本概念语文是人类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工具,是人类思想的载体。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通过讨论语文的基本概念,可以引导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理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二、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修养,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培养语文素养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如何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字词句的基本知识字、词、句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掌握它们的基本知识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至关重要。

本章内容介绍了字词句的基本知识,包括字的构造、词的分类和组成规律、句子的结构和种类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结构的理解,提高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能力。

四、修辞的基本知识修辞是指借助一定的表达手段来增加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语言现象。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学习修辞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了解修辞手段的种类和运用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创作和分析能力。

总之,大学语文第一章涉及了语文的基本概念、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字词句和修辞的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加深对语言结构和运用规律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因此,本章内容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提高语文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语文大一考试试题

大学语文大一考试试题

大学语文大一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1. 下列词语中,词性不同的一项是:A. 批评B. 声音C. 做法D. 火炉2.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 评价B. 乡愁C. 江水D. 硕士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语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B. 他居然不知道这件事!C. 我早就告诉过你了。

D. 不要再这样做了,好吗?4. 下列词语中,意义相近的一组是:A. 喜悦、悲伤B. 安详、惊讶C. 温暖、炎热D. 繁荣、崩溃5. 下列各组中,语病都在同一处的一项是:A.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还参加了许多活动。

B. 昨天下午,他们在操场上踢足球。

C. 尽管下雨,但他还是准时到达了。

D. 请你给我一点儿糖吧。

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分)1. 桌子上有一本书,不知_____谁的。

2. 他始终_______了这个问题。

3. 不能_______学问,不如______学也。

4. 他似乎对这个问题很______。

第三部分:综合题(共4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中有云:“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更吹层楼。

”这句话意味着人应当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不要过分追求虚荣和外表的光鲜。

材料二: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崇尚简约生活的风潮,这种风潮反映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已经引起了一些反思和反弹,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内心的需求,追求更简单、更纯粹的生活方式。

1. 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爱上层楼,更吹层楼”这句话?2. 你如何看待社会上崇尚简约生活的风潮?请结合自身经历和观点作出回答。

以上就是大学语文大一考试试题,希望同学们认真答题,把握好考场时机,祝您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最新整理)大学语文(一)诗词部分

(最新整理)大学语文(一)诗词部分

层次内容分析1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颔联、颈联对仗。 首句不押韵。 1)首联:描写山间秋暝的整个画面,总体氛围。 同时点明季节(秋)、时间(薄暮)、气候(雨 后)、地点(山中)。 “空山”——点出此物有如世外桃园。因为山中树 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又由于这里人 迹罕到,一般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 • 首联不仅高度地概括地点明了题目,而是为全诗 的景物描写在时空色调上作了一个总的规定。
➢ 语言知识:
学习目标
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 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 文学知识:
了解《诗经》的内容、精华所在、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基本艺 术手法;
识记这是一首选自《诗经 卫风》的叙事诗、“弃妇诗”;
➢ 课文阅读分析:
• 理请这首诗的基本情节和叙事层次;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 分别概括女主人公和“氓”的性格特征;
• 理解这首诗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对比手法,联系课文有关诗 句进行分析;
• 指出这首诗中运用“赋”、“比”、“兴”的语句,分别说 明其表达作用。
文体/背景
《氓》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是叙事诗、 四言诗、弃妇诗。
卫本是西周时代武王之康叔的封地,原先建 都于河南朝歌一带(今河南淇县),紧傍淇水。 春秋初,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状态,封建 的思想意识也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统。以恋爱而言, 当时男女间的交往还比较自由。《氓》诗中的女 主人公与氓的恋爱、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 的是,结婚仅三年,即被遗弃。这首诗就是她被 弃回娘家后写下的。
层次内容分析2
2)颔联:描写山中夜来景色。 明月升起了,清晖洒进松林,也照着在石上漫流 的清山泉。(多么幽静的自然美。) “明月”上承“晚来”,显示出时光之推移; “清泉”暗应了“新雨”写出了雨水对山土的滋 润,这两句出句写静态,对句写动态,成为千古 名句。

福师《大学语文(一)》第五章课堂笔记

福师《大学语文(一)》第五章课堂笔记

福师《大学语文(一)》第五章外国文学课堂笔记◆知识点掌握程度本章主要掌握几篇外国文学作品,理解它们的内在意义和情感表达。

同学们可以尝试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将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行对比。

◆知识点整理《麦琪的礼物》1.理解“麦琪的礼物”的含义;2.概括小说的主题:3.理解小说明写德拉、暗写杰姆这种“一虚一实,双线并行”的结构特点:这篇小说通过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金表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赞美了主人公的善良心地和纯真爱情。

小说的构思非常巧妙。

为了互赠礼物,德拉夫妇双方都卖掉了心爱的东西,想为对方锦上添花:德拉卖掉长发后为丈夫买了一付白金表链;杰姆卖掉金表后为妻子买了一套纯玳瑁的美丽发梳。

小说循着这两条线索来展开情节,一明写,一暗示,显得简炼而又清晰。

直到故事终结,明暗两条线索才汇合相交,真相大白,造成了出人意料之外的结局,使人惊愕,但又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作者善于通过外部行动和表情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如在描述德拉站在壁镜前决心卖掉自己的秀发时,她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开始时她因突然想到可以卖掉自己的头发换钱以解决圣诞节送礼的困境而兴奋,接着她因即将要失去自己心爱的秀发而惊骇、留恋、痛苦,到最后为了实现对丈夫的爱她又毅然作出了卖掉秀发的决定。

这一连串心理活动都是通过描写德拉的外在动作和表情来显现的,写得含蓄细腻、生动传神而耐人寻味。

作品中用了不少夸张、渲染的手法来叙事写人,语言幽默诙谐,喜剧故事中浸染着悲剧色彩,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

一、概括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作者是怎样塑造德拉的形象的?德拉具有怎样的优良品德?三、本文在情节安排是怎样运用“双线并行”的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四、本文在结局处理上有什么特点?五、举例说明本文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

《“我的世界观”》1.“我的世界观”的基础和核心——人是应当为别人而生存的2.追求真、善、美是人类的共同追求3.理解作者所说的宗教感情文章开头就明白宣告:人是应当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些其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的人,然后是为许多虽不相识,但他们的命运却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人。

大学语文大一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大一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大一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朝花夕拾》B. 《呐喊》C. 《彷徨》D. 《故事新编》答案:B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3. 下列哪部作品属于现代诗歌?A. 《再别康桥》B. 《滕王阁序》C. 《静夜思》D. 《将进酒》答案:A二、填空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曹雪芹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_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离骚三、简答题1.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式上,采用四言为主的句式,节奏明快,音韵和谐;二是内容上,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劳动场景、爱情生活、政治议论等;三是语言上,朴实自然,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

答案: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形象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智勇双全,具有高超的武艺和过人的智慧;二是忠诚仁义,对朋友和兄弟极尽忠诚,对弱者充满同情;三是具有领导才能,能够团结和带领梁山好汉,共同反抗腐败的官府。

四、论述题1.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答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他的形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首先,孙悟空具有反抗精神,他不屈不挠地反抗天庭的压迫,象征着人民对封建统治的反抗。

其次,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体现了人类面对困难时的聪明才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再次,孙悟空的转变过程,从桀骜不驯到最终成为佛门弟子,象征着个人在社会中的成长和自我修养的过程。

最后,孙悟空的形象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猴王”形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2. 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点及其影响。

大学语文大一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大一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大一复习资料一、文字基础知识1.1 汉字基础汉字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掌握汉字的基本构造和写法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汉字的构造主要包括笔画、偏旁和部首等元素。

1.2 词语辨析在语文的学习中,词语辨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掌握词语的区别和正确用法,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

二、古代文学2.1 古文基础古文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研究古文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培养优秀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古文的基本特点包括句式简练、语言古雅等。

2.2 古代诗歌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表现力。

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特点和流派,对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2.3 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是汉语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和分析古代散文,有助于提高写作的逻辑思维和修辞能力。

三、现代文学3.1 新闻文体新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学习新闻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有助于提高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2 散文和小说现代散文和小说是现代文学的两个重要流派,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价值。

通过阅读和分析散文和小说作品,有助于提高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理解能力。

四、修辞手法4.1 修辞手法概述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技巧,能够产生艺术上的美感和表达力。

学习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有助于提高作文和阅读的魅力。

4.2 比喻、拟人和夸张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常常被用于文学作品和修辞性的表达中。

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运用方法,对于进行文学分析和创作有重要帮助。

五、写作技巧5.1 论述文写作论述文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写作形式,掌握好论述文的写作技巧,能够提高逻辑思维和文笔表达能力。

5.2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表达观点、辩证思考的一种重要文体,通过写作议论文,能够提高自己的思辨和辩证能力。

六、阅读技巧6.1 文本分析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文本分析是提高理解力和表达能力的关键。

大学语文考试资料(一)

大学语文考试资料(一)

大学语文考试资料(一)<1>先秦诗歌1、诗歌和《诗经》(1)关于诗歌:诗歌:是文学的一大样式,要求高度集中的概括、反映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规律,一般分行排列。

他在各种文体体裁中出现最早中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叫歌,现统称诗歌按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语言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又可分为有韵诗、无韵诗2.关于《诗经》《诗经》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

汉代儒家学者把它尊称为经典,称《诗经》。

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加上有篇名而无诗的六篇,共311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雅》:《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雅是周王畿所在地的曲调,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统治阶级朝会宴飨的乐歌,共105篇。

雅即所谓正调,多数是宫廷和士大夫的作品,少数是古代的祭歌和民歌。

其中有歌颂祖先和先王的功绩,有的揭露统治者的恶德及其对人民的奴役、剥削颂是宗庙祭祀配合舞的曲调。

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多数是宗庙的祭歌和统治阶级的颂歌《诗经》六义风、雅、颂——分类创作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以上:朱熹《诗集传》(1)《蒹葭》诗的内涵分析表层: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深化: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

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

《大学语文》第一章

《大学语文》第一章
— 14 —
论语
(六)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 约:穷困,俭约。
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
乐:富裕,安乐。
者利仁。”
知:同“智”。
— 15 —
论语 赏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 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 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利用仁。这种思想 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做 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 32 —
《大学》 赏析
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几个阶梯而实现内修的要求之后,进而要实行外治的功 夫,即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必先齐其家是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的现象,虽 然现代社会情况已不同,但《大学》告诫为政者要以身作则,“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 未之有也”。这些思想仍可作为今日之为政者的座右铭。
曾子: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sh8n),字子舆。 三:约数,表示多次。 省(x@):反省。 信:诚实ng。 传(chu1n):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温习。
— 4—
论语 赏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 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期,社会变化十分剧烈,这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 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 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改完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中多 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 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 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福师《大学语文(一)》在线作业二【20春答案49734】

福师《大学语文(一)》在线作业二【20春答案49734】
6.《秋兴》全诗绘景抒情联系密洽,浑然一体。颔联写望中的巫峡景象,骇浪滔天, 暗寓了时局动 荡和心潮翻卷;阴云匝地, 又象征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 A.错误 B.正确
7.《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A.错误 B.正确
8.《诗经》本称《诗》或《诗三百》。 A.错误 B.正确
9.《春江花月夜》以月光统摄群象,画意、诗情、哲理相互融江。 A.错误 B.正确
A.《庄子》 B.《诗经》 C.《楚辞》 D.《逍遥游》
11.春秋战国时 期的显学包括()。 A.儒 B.道 C.墨 D.法
12.《麦琪的礼物》作品的特点是() A.用了不少夸张 B.渲染的手法来叙事写人 C.语言幽默诙谐,喜剧故事中浸染着悲剧色彩 D.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
13.下列选项中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 B.发出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在明月良宵里天各一方的惋惜 C.交织着对生命的留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欣慰 D.不无青春苦短的伤感
3.远离文学党 派性与商业性的是() A.“海派”小说 B.“京派”小说 C.“左翼小说” D.“社会剖析派”
4.“楚辞”一名, 最早见于: A.《三国志》 B.《后汉书》 C.《汉书》 D.《史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楚辞》 B.《诗经》 C.《春秋》 D.《尚书》
6.宋代文坛____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继韩、柳之后,继续致力于散文的革新和创作。 A.欧阳修 B.王安石 C.苏洵 D.苏轼
16.老聃,世称老子,他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A.错误 B.正确
17.《始得西山宴游记》是韩愈山水游记中的著名篇章,也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中的名篇。 A.错误 B.正确

大学语文大一考试卷

大学语文大一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之涣D. 白居易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月怀远》C. 《夜泊牛渚怀古》D.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敬梓C. 蒲松龄D. 吴承恩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哪位哲学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哪首诗?A. 《关雎》B. 《长恨歌》C. 《琵琶行》D. 《离骚》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谁的名言?A. 白居易B. 杜甫C. 苏轼D. 李清照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首诗?A. 《春晓》B. 《江南春》C. 《泊船瓜洲》D. 《鹿柴》9.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哪部经典?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孟子》1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的名言?A. 顾炎武B. 王阳明C. 王夫之D. 黄宗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__”三部分。

2.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凉州词》。

3.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虞美人·听雨》。

4.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芙蓉楼送辛渐》。

5. “______,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论语》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艺术特色。

3. 简述唐诗和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大学语文一学期教案设计

大学语文一学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大学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大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 结合时代背景,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1. 对《大学语文》教材中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鉴赏。

2. 将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学期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大学语文》教材有初步的了解。

2.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实施1. 第一周至第四周:阅读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

- 教师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特点。

-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 课后撰写读书笔记,分享心得体会。

2. 第五周至第八周:阅读教材中的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人的作品。

- 教师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特点。

-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 课后撰写读书笔记,分享心得体会。

3.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阅读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

- 教师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特点。

-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 课后撰写读书笔记,分享心得体会。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学期《大学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3.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

3. 读书笔记:学生读书笔记的深度、广度。

大学语文第一课课文教案

大学语文第一课课文教案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课程概述2. 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3. 写作能力教学难点:1. 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的培养2. 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学习。

2. 提问:同学们对《大学语文》课程有什么期待?二、课文讲解1. 教师讲解课文《大学语文》第一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旨。

3.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训练1. 教师给出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

2. 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3. 教师讲解阅读理解与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写作能力训练1. 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

2. 学生展示作文,教师点评并给出修改建议。

3. 教师讲解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阅读材料,提高阅读能力。

2. 按照写作要求,完成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大学语文》第一课,让学生了解了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在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训练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3. 在写作能力训练环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4. 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5春西电《大学语文(一)》在线作业答案

15春西电《大学语文(一)》在线作业答案
4.“诗圣”是指()
A.李白
B.杜甫
C.陆游
D.白居易
正确答案:B
5.陈子昂属于()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正确答案:A
6.属于文人词中通俗派代表的是()
A.柳永
B.晏殊
C.李清照
D.陆游
正确答案:A
7.《诗经》以几言为主()
A.四言
B.五言
C.六言
D.七言
正确答案:A
8.《上邪》列举了几种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正确答案:A
14.“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明楚物”的诗歌是楚辞。()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300篇。()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西电《大学语文(一)》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善用典故的词人是()
A.柳永
B.苏轼
C.张孝祥
D.辛弃疾
正确答案:D
2.《论语》的编纂者是()
A.孔子
B.孟子
C.孔子的弟子
D.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
正确答案:D
3.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
A.离骚
B.九章
C.九歌
D.九辩
正确答案:A
B.正确
正确答案:B
6.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是王维、岑参。()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7.《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8.周邦彦的词集北宋婉约之大成。()
A.错误

福师《大学语文(一)》第四章关键词汇

福师《大学语文(一)》第四章关键词汇

福师《大学语文(一)》第四章现当代文学关键词汇现代小说主要是指“五四”文学革命之后诞生的用白话文写作的新体小说。

《狂人小说》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人生写实派以“文学研究会”为主的“人生写实派”,偏重以“写实”的手法反映现实人生问题。

叶圣陶是代表作家之一,有小说《这也是一个人?》《潘先生在难中》等,擅以朴素的笔致表现下层人民的苦难和小市民的心理性格。

以“创造社”为主的“自叙传”抒情小说一派,被看作是浪漫注意的追随者。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郁达夫。

其代表作《沉沦》写一位青年追求个性解放却备受压抑,转为麻醉自己、戕害自己。

小说采用“自叙传”的写法,其坦率的心理暴露非常引人注目。

左翼小说以革命文学组织“左联”为主的“左翼小说”,强调跟进时代,反映重大题材,表现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抗,追求强烈的宣传效果。

这一类作品带有相当的先锋性,颇受青年读者的欢迎。

代表作家作品有蒋光慈的《短裤党》、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丁玲的《韦护》、张天翼的《包氏父子》,以及萧红的《生死场》等。

京派小说远离文学党派性与商业性的“京派”小说,偏重表现乡土中国的“常”与“变”,追求纯正的艺术趣味和自由、和谐、稳健的风格,讲求艺术个性和技巧。

这一派的领衔作家是沈从文(1902—1988),他写有6部中篇和长篇小说,30多种短篇小说集。

作品反映的生活面极广,可以大致分为两个互为对照的艺术世界:一个是染有“文明病”的现代都市的世界,另一个是回忆与想象中的“湘西世界”。

1934年出版的《边城》是最能体现沈从文风格的传世之作。

社会剖析派“社会剖析派”也属于“左翼”的文学流派,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分析指导创作,反映重大题材,用阶级分析方法剖析和塑造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

因为能充分满足时代的需要,这一流派在20世纪三十四年代乃至当代都有巨大的影响。

茅盾(1896-1981)是这一派的领军人物,也是很有社会使命感的作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人们通常把庄子与_____并称,把他们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5分)(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韩非子参考答案:C2. 庄子在《秋水》中论述小与大的相对性时运用了很多比喻,不包括下面的_____。

(5分)(A) 尾闾之于大海(B) 四海之于天地(C) 礨空之于大泽(D) 毫末之于马体参考答案:A3. 《大同》一文选自是_______。

(5分)(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尚书》参考答案:C4. 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

(5分)(A) 物质文明建设(B) 精神文明建设(C) 人事制度(D) 所有制形式参考答案:D5. 马丁·路德·金曾于哪一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_____?(5分)(A) 1963年(B) 1964年(C) 1965年(D) 1967年参考答案:B6. 下面加线的字注音不正确的是_____。

(5分)(A) 腥臊汗垢(gòu)(B) 余以孱(cán)弱俯仰其间(C) 骈(pián)肩杂沓(D) 无恙(yàng)参考答案:B7. 下面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是_____。

(5分)(A) 诸气萃(厉害)然(B) 当之者鲜(少)不为厉(C) 单扉(门)低小(D) 于兹(如今)二年矣参考答案:A多选题8. 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_____。

(5分)(A) 杜甫《又呈吴郎》(B) 江淹《别赋》(C) 陶渊明《饮酒》(D) 社甫《登高》(E)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参考答案:A,D,E9. 朱光潜的主要著作有_______。

(5分)(A) 《悲剧心理学》(B) 《文艺心理学》(C) 《诗论》(D) 《文艺对话录》(E) 《西方美学史》参考答案:A,B,C,E10. 下列先秦散文中属历史散文的有:_______。

(5分)(A) 《论语》(B) 《孟子》(C) 《左传》(D) 《庄子》(E) 《战国策》参考答案:C,E11. 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文中,主要补叙了下列人物在睢阳守卫战中的事迹_______。

(5分)(B) 许远(C) 雷万春(D) 南霁云(E) 贺兰进明参考答案:A,B,D12. 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_____。

(5分)(A) 人物(B) 时间(C) 地点(D) 情节(E) 环境参考答案:A,D,E判断题13. 《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刘向。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4. 王昌龄最擅长的是七言歌行和五言绝句。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5.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屈原。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6. 《断魂枪》中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旧江湖艺人的积极面。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7. 《长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8. 先秦时期,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庄子》。

(4分)(1). 爱非攻(2). 参考答案: 天志明鬼(3). 参考答案: 尚同尚贤(4). 参考答案: 节用(1). 三(1). 五(2). 参考答案: 古体(3). 参考答案: 文天祥(4). 参考答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 轲(2). 参考答案: 孔子(3). 参考答案: 仁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谏逐客书》的总论点是:_____。

(5分)(A) 纳客是正确的(B) 逐客是错误的(C) 纳客有利于秦国(D) 逐客有害于秦国参考答案:B2. 《谏逐客书》李斯以秦国历史上缪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君主用客卿使秦国强大的事实为论据来论证的论证方法是:_____。

(5分)(A) 演绎法(B) 归纳法(C) 对比法参考答案:B3. 下列各句中的“过”与例句中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

(5分)(A) 行过夷门,见侯生(B) 愿枉车骑过之(C)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D)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参考答案:B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

(5分)(A)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引:拉;赞:赞扬(B)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数:多次;故:故意(C)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勉:努力;从:随从(D)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闻:听说;资:蓄积参考答案:D5. 《枕中记》属于_____。

(5分)(A) 讽世小说(B) 爱情小说(C) 历史小说(D) 传奇故事参考答案:D6. 议论文的三个要素是_____。

(5分)(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 序论.本论.结论(C) 论点.论据.论证(D) 准确.鲜明.生动参考答案:C7. 通过把性质.特点相同或相近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称为____ _。

(5分)(A) 对比法(B) 演绎法(C) 类比法(D) 归纳法参考答案:C多选题8. 作为一篇议论文,《秋水》一文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

(5分)(A) 寓言的方式(B) 对话的形式(C) 对比的方法(D) 逐层推进(E) 层层设喻参考答案:A,B,C,D,E9. 郁达夫的小说代表作有:_______。

(4分)(A) 《沉沦》(B) 《春风沉醉的晚上》(C) 《屐痕处处》(D) 《闲书》(E) 《薄奠》参考答案:A,B,E10. 茅盾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有:_______。

(4分)(A) 《白杨礼赞》(B) 《腐蚀》(C) 《子夜》(D) 《春蚕》(E) 《林家铺子》参考答案:D,E11. 冰心的散文集有:_______。

(4分)(A) 《寄小读者》(B) 《往事》(C) 《樱花赞》(D) 《小桔灯》(E) 《再寄小读者》参考答案:A,B,C,D,E12. 下列文章中属于用对话形式展开论证的有_______。

(4分)(A) 《齐桓晋文之事》(B) 《冯谖客孟尝君》(C) 《原君》(D) 《秋水》(E) 《段太尉逸事状》参考答案:A,D判断题13. 通过许多个别事例,然后找出它们所共有的特征,从而得出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演绎法。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4. 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平叙。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5.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信。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6.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7. 称赞《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的现代著名诗人是闻一多。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8.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填空题19. 《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河”的古义是___(1)___ ,今义是___ (2)___ 。

(4分)(1). 参考答案: 黄河(2). 参考答案: 水道的通称(1). 爱惜人民丈夫或妻子(2). 参考答案: 恋爱中的男女一方(1). 留仙(2). 参考答案: 剑臣(3). 参考答案: 柳泉居士(4). 参考答案: 山东淄川(5). 参考答案: 《聊斋志异》(1). 《有产业的人》(2). 参考答案: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 参考答案: 《现代喜剧》三部曲(4). 参考答案: 《尾声》三部曲(1). 唯别而已矣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乐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_____篇。

(5分)(A) 205(B) 305(C) 306(D) 408参考答案:B2. 下列称呼不是指称白居易的是_____。

(5分)(A) 香山居士(B) 醉吟先生(C) 白乐天(D) 白微之参考答案:B3. 李.杨爱情悲剧的时代背景是_____。

(5分)(A) 贞观之治(B) 安史之乱(C) 宦官当权(D) 玄武门之变参考答案:B4. 以下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代表作家的是_____。

(5分)(A) 韩愈(B) 元稹(C) 张籍(D) 白居易参考答案:A5. 《长恨歌》的诗歌体裁属_____。

(5分)(A) 七言律诗(B) 七言近体(C) 七言歌行(D) 七言绝句参考答案:B6.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史怀泽的作品是_______。

(5分)(A) 《原始森林的边缘》(B) 《文明的哲学》(C) 《拯救与逍遥》(D) 《非洲杂记》参考答案:C7. 张若虚现存的诗歌作品共有_______。

(5分)(A) 1篇(B) 2篇(C) 3篇(D) 4篇参考答案:B多选题8. 在中国文学史上,“乐府”曾具有过下列意义:_______。

(5分)(A) 指西汉王朝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B) 指汉朝音乐机构所收集和配乐演唱的歌辞(C) 曾用来称呼词(D) 曾用来称呼曲(E) 曾用来称呼赋参考答案:A,B,C,D9. 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_______。

(4分)(A) 《骆驼样子》(B) 《龙须沟》(C) 《四世同堂》(D) 《茶馆》(E) 《离婚》参考答案:A,C,E10. 下列有关《谏逐客书》说服力来源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4分)(A) 从着眼点看,重在攻心(B) 从论据看,主要是事实论据(C) 从论证方法看,主要是对比论证(D) 从语言看,主要是铺陈排比(E) 从写作角度看,主要是由大到小参考答案:A,B,C,D11. 下列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有_______。

(4分)(A) 鲁迅(B) 茅盾(C) 朱自清(D) 冰心(E) 瞿秋白参考答案:B,C,D12. 下列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_______。

(4分)(A) 白朴(B) 关汉卿(C) 马致远(D) 王实甫(E) 张养浩参考答案:A,B,C判断题13. 《春江花月夜》重点描写的是夜。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4. 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主观唯心主义。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5. 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的作家是孟子。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6. 宋代作家中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苏轼。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7.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论语》。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填空题18. 《诗经》分为___(1)___ 、___(2)___ 、___(3)___ 三部分。

(4分)(1). 参考答案: 风(2). 参考答案: 雅(3). 参考答案: 颂(1).(1). 《新安吏》(2). 参考答案: 《潼关吏》(3). 参考答案: 《石壕吏》(4). 参考答案: 《新婚别》(5). 参考答案: 《垂老别》(6). 参考答案: 《无家别》(1). 在地愿为连理枝(1). 《太史公书》(2). 参考答案: 本纪(3). 参考答案: 列传(4). 参考答案: 世家(5). 参考答案: 书(6). 参考答案: 表(1). 歌行(2). 参考答案: 《春江花月夜》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成语“坐井观天”出自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