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言语篇
《世说新语·言语》第一则
![《世说新语·言语》第一则](https://img.taocdn.com/s3/m/38e6a32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4.png)
《世说新语·言语》第一则
《世说新语·言语》的第一则故事如下: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去。
在洛阳,他拜访了许多名士,并和他们进行了交流。
其中,有一个叫李膺的官员,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文人。
孔融很想见到他,但是李膺的访客非常多,一般人都很难见到他。
孔融决定去拜访李膺。
他来到李膺的府邸前,向守门人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意图。
守门人很感动,就让他进去了。
孔融拜见了李膺,并和他聊起了文学和历史。
李膺对孔融的才学和见解非常欣赏,认为他是个非常有才华的孩子。
不久之后,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的府邸,听说了孔融的才华,便对李膺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成就。
”孔融听到这句话后,立刻反驳道:“我想陈大人小时候一定很聪明。
”陈韪听了之后,感到非常尴尬,但是孔融却因为自己的机智和口才赢得了众人的赞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小时候的聪明并不代表他长大后也能有同样的成就。
而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实际能力,而不是只关注他们的成绩或外表。
同时,这个故事也展示了孔融的机智和口才,以及他对文学和历史的深厚造诣。
《世说新语—言语》五则文言文阅读理解
![《世说新语—言语》五则文言文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22d6b13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61.png)
《世说新语—言语》五则文言文阅读理解阅读《世说新语·言语》篇相关文段,完成下面问题(第 5 则)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第 18 则)嵇中散既被诛,向子期举郡计入洛,文王引进,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对曰:“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
”王大咨嗟。
(第 19 则)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
王者世数,系此多少。
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
侍中裴楷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帝说,群臣叹服。
(第 28 则)崔正熊诣都郡,都郡将姓陈,问正熊:“君去崔杼几世?”答曰:“民去崔杼,如明府之去陈恒。
(第 31 则)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第 62 则)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B.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C.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D.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寻.亦收至/未果,寻.病终B.向子期举.郡计入洛/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C.君去.崔杼几世/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当共戮.力王室/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箕山之志:山名。
尧时巢父、许由在箕山隐居。
这里说箕山之志,就是指归隐之志。
世说新语·言语
![世说新语·言语](https://img.taocdn.com/s3/m/5ce627ea172ded630b1cb626.png)
《言语》是《世说新语》的第二门,共108则。本门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非常简洁,可是一般却说得很得体、巧妙,或哲理深迢,或含而不露,或意境高远,或机警多锋,或气势磅礴,或善于抓住要害一语破的,很值得回味。
应对。魏晋时代,清谈之风大行,这不仅要求言谈寓意深刻,见解精辟,而且要求言辞筒洁得当,声调要有抑扬顿挫,举止必须挥洒自如。受此风影响,士大夫在待人接物中特别注重言辞风度的修养,悉心磨炼语言技巧,使自己具有高超的言谈本领以保持自己身分。 在处世待人中,遇事常需要讲道理,这就要求抓准事物或论点的本质要害、是非得失来表述,否则说服不了人。甚至容易言不及义。例如第52 则记:“庾法畅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公曰:‘此至佳,那得在?’法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真可谓一语破的。有时,一种行为、一种见解可能受指摘甚至误解,须要辩解清楚。如果善于辩明,容易折服对方,甚至他得到对方欣赏,除难消灾。例如第25 则记:西晋时尚书令乐广的女儿嫁成都王司马颖,后来司马颖起兵讨伐朝廷中掌权的长沙王司马乂,司马乂便追查乐广和司马颖有无勾结,乐广只用一句话从容反诘:“岂以五男易一女?”意谓不会为了一个女儿而让五个儿子被害,结果司马乂“无复疑虑”。这是抓住五比一、重男轻女的习俗来权衡轻重利弊以折服对方。在交谈、论辩中,也常常须要反驳对方的论点,如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更易压倒对方。例如第2则记:有说“月中无物”会更明亮,徐孺子反驳说:“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这是避开谈月亮,把着眼点放在有物无物上。只因有了瞳子,才看得清楚,这是不言自明的。 古人说话,喜欢引证古代言论、事实或典籍,这是一种时尚。引用恰当,会增强说服力,也能增添许多情趣,活跃气氛,所以认为是能言善辩。本篇引用古事、古语的地方不少。说话也强调善用比喻。如果能抓住两个人、物、事之间的类似点来比喻,容易表达得更加准确、鲜明、生动。有时在一些应酬场合,如果比喻得体,就算没有多大意思,也觉清新可喜。例如第57则说:“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这类话,对说者无损,对听者又是赞扬,便能得到人们的欣赏。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条目肯定了描写的深刻,传神,有文采;有一些则是在言谈之中隐含说话人的各种思想感情,或讽谏,或讥刺,或劝慰,或大义凛然,或排难解纷,借题发挥,寓意深远。 篇中也有部分条目,或卖弄口才,或乘机吹捧,或聊以解嘲,或多方狡辩,都谈不上能言善辩,意义不大
世说新语言语
![世说新语言语](https://img.taocdn.com/s3/m/1a0e547cfe4733687e21aa40.png)
世说新语言语世说新言语语一、最贫无非乞食、没有死末会没头。
二、小时分咱们拿玩具当伴侣、少年夜了伴侣把咱们当玩具。
三、人不成以把人民币带入宅兆。
但人民币能够把人带入宅兆。
四、父孩购不少不少标致衣服脱,便是为了呼引男孩的眼光,但男孩念看的,倒是没有脱衣服的父孩。
五、您不克不及让一切的人合意,果为纷歧定一切的皆是人。
六、最佳的闭系存正在于对他人的爱胜于对他人的索供之上。
七、正在街上看美男,眼光下一点便是观赏,眼光低一点便是地痞。
八、汉子,上半身是涵养,高半身是实质;父人,上半身是钓饵,高半身是圈套。
九、假使一小我私家念平凡,阻挠的人很长;假使一小我私家念没寡,阻挠的人不少。
十、世界上惟一不消勤奋便能失到的只要春秋!十一、看破别说透、接续作伴侣。
十二、唾沫是用去数钞票的,而没有是用去讲叙理的。
1三、有时尔念,爱不外是小仇小惠。
尔认为尔能够单独过平生,尔借是被感动了。
1四、如今的父人实伟年夜。
人不知;鬼不觉肚子年夜、有了孩子出有爸!1五、虽然尔没有正在江湖,然而江湖却有尔的传说。
1六、工夫是最佳的教师,但遗憾的是——最初他把一切的教熟皆搞死了。
1七、若是您看到里前的暗影,别怕,这是果为您的暗地里有阴光!1八、若是否能的话,更弱一些,宁肯弱的让人艳羡,也不克不及强失让人不幸!1九、世界上最难听的话没有是尔爱您,而是您的肿瘤是良性的!20、没有要置信接吻时从没有关眼的朋友。
2一、不应看的没有看,不应说的没有说,不应听的没有听,不应念的没有念,请聚精会神的挨您的酱油。
2二、汉子的谎话能够坑骗父人一晚上,父人的谎话能够坑骗汉子平生。
2三、有嫩私怎样的?有守门员球借入呢!2四、出能耐的看人拆逼,有能耐的跟人拆逼。
2五、年夜起年夜欢看浑本人、年夜起年夜落看浑伴侣。
2六、正在任何情况高,不克不及摆弄他人,玩人必被人玩。
2七、呼引住汉子的规定便是让他不断失没有到;呼引父人的规定邪孬相反,便是让她不断谦足。
2八、您正在尔熟命留高的陈迹,您看没有到,尔也看没有到。
关于世说新语言语的资料
![关于世说新语言语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d52cb5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2.png)
关于世说新语言语的资料一、的“言语”篇可太有趣了,就像一个装满奇珍异宝的宝盒。
你知道吗?这里面记载了好多魏晋时期人物机智的应答。
比如说孔融,那可是个小机灵鬼。
有人嘲笑他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有才华,他立马回怼“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这怼得真是巧妙啊,既维护了自己,又让对方无话可说。
这就像两个武林高手过招,他这一招就把对手打得措手不及。
二、“言语”篇里的人物对话就像是一面镜子,能照出那个时代的风气。
我感觉啊,那些文人雅士说话就跟作诗似的。
像顾悦和简文帝聊天,顾悦说自己“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哇塞,这哪是平常的对话啊,简直就是在互相比才情。
就好比现在两个文艺青年见面,不聊点高深的诗词歌赋就觉得不够格调。
三、这里面的言语往往带着人物的真性情呢。
你看谢安在寒冷的雪天里把家人聚在一起,问大家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说像盐撒在空中,侄女谢道韫说像柳絮因风起。
谢安大笑乐。
这就像是一家人在玩一个很有文化的猜谜游戏,从他们的对话里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文化氛围。
要是我在那个家庭里,估计也会抢着回答,毕竟这样的互动太吸引人了。
四、“言语”篇中的言语有时候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祢衡这个人很有才华但也很狂傲。
他到曹操那儿,曹操想羞辱他,让他做鼓吏,祢衡就当着众人的面脱光衣服击鼓,还说“使君若不计较名节,我岂会在乎这些微贱之事。
”这就像一只刺猬,用自己的方式来对抗不公平的对待。
他的话看似无礼,却也显示出他的不屈。
五、魏晋时期的人在“言语”里还特别擅长用典故。
就像庾亮对陶侃说的“将军(陶侃),此非百里才也,将军以偏师留此,使雷池一步不得过。
”这里的“雷池”就成了一个典故,他们这样说话就像是在给话语加上密码,只有懂的人才能明白其中深意。
要是不懂这些典故,就像听天书一样,感觉自己被排除在他们的文化圈之外,多失落啊。
六、这些言语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关系。
在“言语”篇里,有很多上下级之间的对话。
比如王导对顾和说“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
《世说新语》言语篇的语言特色分析
![《世说新语》言语篇的语言特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26d74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6.png)
《世说新语》言语篇的语言特色分析
《世说新语》是宋代经典著作,由欧阳修、苏轼撰写,是古今中外罕见古典典
籍之一,它记录了宋代文化中数以千计的古今故事和有趣言论,劃时代特色脉络、照见历代文风之光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当是言语篇,其语言古拙庄重,使用高级词汇,述言出自上古写作圣杰,张翼德、孔子、老子等等,既体现出作者把它作为宋代第一部文学权威的心态,也体现出宋代儒学的大众性和历史性。
首先要指出的是,《世说新语》言语篇的语言特色之一是古雅深沉。
这一特色
充分体现在作者毋须刻意把话语掏空,加入夸张、多种色彩,就能最大程度地把古今思想文脉表达出来的能力。
例如,宋代文豪苏轼在《世说新语》中撰写,“上善若水”,他只用三个字,将老子的哲思凝练地而宏大地表达出来,使文字精炼有力,情趣古朴却又深沉、优美和谐。
其次,《世说新语》言语篇的语言特色之二是庄重婉转。
苏轼在《世说新语》
中撰写,“以南郭充任前郡,裴迪兼守徐州”处,可见文章把草原英雄的故事介绍得形象得当,其语言注重内涵,不拘于式样,全文风格条理分明,现代人仍能朗读。
此外,《世说新语》言语篇的语言特色之三是质朴质朗。
宋代官文把真情实意
表达得简洁而极强,从成语到小字,反复上下推敲,文学语言火花四溅,给人以幽深而灵动的感染力,令人神往而欣赏。
语言质朴质朗而质真,令人沉醉於苏轼的诗文之中。
综上所述,《世说新语》言语篇的语言特色应当说是古雅深沉、庄重婉转和质
朴质朗三大特色了和统一,体现出宋朝文学的成熟,有利于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持之以恒能激发读者对古今文明的弟子探讨,探索语言与文化的奥秘。
世说新语里面的好句 言语篇
![世说新语里面的好句 言语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991a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9.png)
世说新语里面的好句言语篇1.捧心白话,句句犀利。
2.语出惊人,掷地有声。
3.言之有理,举重若轻。
4.言简意赅,铿锵有力。
5.言辞激昂,才子风采。
6.口若悬河,旁征博引。
7.辞采飞扬,妙语连珠。
8.言辞犀利,一针见血。
9.一言九鼎,意味深长。
10.辞章有度,层次分明。
11.口若悬河,锋芒毕露。
12.言辞炯炯,文采飞扬。
13.辞章丰美,字里行间。
14.口若悬河,说服力强。
15.一言兴邦,谈笑风生。
16.言犀辞章,仪态万千。
17.辞章犀利,寓意深长。
18.言辞入骨,格调优雅。
19.口若悬河,头脑灵活。
20.言之有理,仪态万方。
21.一言一行,风华绝代。
22.言之有物,点石成金。
23.千言万语,俱为经典。
24.辞章华美,淋漓尽致。
25.口若悬河,聪明睿智。
26.言辞详细,理路清楚。
27.言辞正直,为人正道。
28.口若悬河,博学多识。
29.辞章明净,品格出众。
30.言辞慷慨,仪态大方。
31.口齿伶俐,机智过人。
32.言之有理,仪表堂堂。
33.口齿清晰,思维敏捷。
34.辞章丽美,意境高远。
35.言之有物,语言优美。
36.口若悬河,德行崇高。
37.言辞犀利,意义深刻。
38.辞章清晰,文辞华丽。
39.口若悬河,气势非凡。
40.言辞精妙,寓意深长。
41.一言一行,言简意赅。
42.言之有物,深思熟虑。
43.口若悬河,语言逼真。
世说新语言语篇.
![世说新语言语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1d0ce00242a8956bece44f.png)
(七)
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人问病,
曰:“患疟也。”主人曰:“尊侯明德君子, 何以病疟?”答曰:“来病君子,所以为疟耳。
翻译:西晋时,有个小孩儿,父亲病了,他外
出求医讨药。主人问他病情,他说:“是患疟
子。”主人问:“令尊是位德行高洁的君子, 为什么会患疟子呢?”小孩儿回答说:“正因 为它来祸害君子,才是疟鬼呢!”
有一次孔文举白天睡觉,小儿子就到床头偷酒来 喝,大儿子对他说:“喝酒为什么不先行礼呢?” 小的回答说:“偷来的,哪能行礼呢!”
(三)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 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
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 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 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
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翻译: 钟毓兄弟俩小时候,一次正碰上父亲白天睡
觉,于是一块去偷药酒喝。他父亲当时已睡醒了,
姑且装睡,来看他们怎么做。钟毓行过礼才喝,钟 会只顾喝,不行礼。过了一会,他父亲起来问钟毓
姓中寻求才华出众的人,在山林隐逸中寻访才德 高深之士。先生是南方人士,亡国遗民,有什么 特出才能,敢来接受这一选拔?”蔡洪回答说: “夜光珠不一定都出在孟津一带的河中,满把大 的壁玉,不一定都从昆仑山开采来。大禹出生在 东夷,周文王出生在西羌,圣贤的出生地,为什
么非要在某个固定的地方呢!从前周武王打败了
(四)
嵇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 恨量小狭。”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 复之气;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 翻译:中散大夫嵇康对赵景真说:“你的眼 睛黑白分明,有白起那样的风度,遗憾的 是眼睛狭小些。”赵景真说:“一尺长的 表尺就能审定浑天仪的度数,一寸长的竹
世说新语 言语篇资料讲解
![世说新语 言语篇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a211d6bf8c75fbfc77db2c7.png)
翻译: 蔡洪到洛阳后,洛阳的人问他: “官府设置不久,众公卿征召人才,要在平民 百姓中寻求才华出众的人,在山林隐逸中寻访 才德高深之士。先生是南方人士,亡国遗民, 有什么特出才能,敢来接受这一选拔?”蔡洪 回答说:“夜光珠不一定都出在孟津一带的河 中,满把大的壁玉,不一定都从昆仑山开采来。 大禹出生在东夷,周文王出生在西羌,圣贤的 出生地,为什么非要在某个固定的地方呢!从 前周武王打败了殷纣,把殷代的顽民迁移到洛 邑,莫非诸位先生就是那些人的后代吗?”
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因此我不 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拿驼背当做恭 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高宗 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有放逐了孝子伯奇,董 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 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 是忠臣孝子。”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二)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 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 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 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七)
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人问病, 曰:“患疟也。”主人曰:“尊侯明德君子, 何以病疟?”答曰:“来病君子,所以为疟耳。
翻译:西晋时,有个小孩儿,父亲病了,他外 出求医讨药。主人问他病情,他说:“是患疟 子。”主人问:“令尊是位德行高洁的君子, 为什么会患疟子呢?”小孩儿回答说:“正因 为它来祸害君子,才是疟鬼呢!”
2.本门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 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非常简洁, 可是一般却说得很得体、巧妙,或哲理深迢,或含 而不露,或意境高远,或机警多锋,或气势磅礴, 或善于抓住要害一语破的,很值得回味。
三、言语故事
世说新语言语文言文翻译
![世说新语言语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30e83a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3.png)
世说新语言语文言文翻译《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政权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刘道邻)次子刘义庆组织一班文人,集体创作的一本笔记体小说,主要记载东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
德行第一【原文】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②,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③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④”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⑤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注释】①陈仲举(?—168):陈蕃,字仲举。
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曾为豫章太守(今南昌地区),是东汉桓帝时期名臣,官至太尉。
汉灵帝时与外戚合谋诛杀宦官,结果事情败露被杀。
②登车揽辔:登上公车,手执缰绳,指赴任做官。
辔:驾驭牲口的缰绳。
③徐孺子(97—168):徐稚(zhì),字孺子,豫章南昌人。
东汉时期名士,世称“南州高士”。
曾屡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终未出仕。
④府君:汉朝对太守的称呼。
廨(xiè):官署。
⑤武王:指周武王姬发。
式商容之闾:表示敬意,引申为登门拜访。
式:通“轼”,古代车前用作扶手的横木。
商容:殷商末年的大夫,著名贤者,传为老子的老师;周武王战胜殷之后,欲封其为三公,他没有接受。
闾,指里巷。
【翻译】东汉时期的名臣陈蕃,言行举止可谓天下之典范。
当初登上公车,手持缰绳,第一次赴任当官之时,就心怀澄清天下的志向。
他去豫章做太守,一到赴任之处,就问旁人:“徐稚在哪儿?”想要去拜访这位“南州高士”。
掌管文书的主簿回应:“众人希望太守大人先到官署视察工作。
”陈蕃说:“想当年周武王刚战胜殷商,马上就去拜访贤者商容,连休息都顾不上。
我礼贤下士,有何不可?”【点评】东汉末年群雄纷争,陈蕃所处的年代,正是天下即将大乱的前夕。
朝廷内宦官为患,民不聊生,黄巾军蠢蠢欲动。
陈蕃有扫除奸佞,平定天下之心,故而与周武王类比,且对一向反感宦官乱政的名士徐稚非常尊重,昭显了其雄心壮志。
【原文】2.周子居①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③已复生矣。
国学系列-世说新语第09课《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言语篇
![国学系列-世说新语第09课《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言语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54e6c1a8956bec0875e334.png)
故事主角
孔融二子
孔融,字文举,东 汉人,“建安七子” 之首,恃才负气, 因触怒曹操被杀。
世
因为 年成、收成 认为 用来
语
《世语》曰:“魏太祖以岁俭禁
实现
礼,不宜禁’,由是惑众,太祖收置法焉。”
使…辨不清
依法处治
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 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 “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fǒu)?”儿徐进 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 至。
逮捕
恐惧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指朝廷内外。 另解:内外 亲戚
害怕
解字
“纠” 的本字, 拿绳子缠绕、捆绑
阅 读
训 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逮捕 • 冀罪止于身
• 二儿故琢钉戏 • 融谓使者曰
仍旧 •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
对…说
复有完卵乎
• 二儿可得全不
通“否”
希望 难道
阅 读
训 练
女遽还钱,乃释然 了无遽容
贼既至,谓巨伯曰 融谓使者曰
急忙 恐惧
对… 说 对… 说
阅 读
训 练
收
打击
造字本义:动词,打击罪犯,捆绑入监。
说文 “收,捕也。”
仍旧 完全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古代一种 恐惧的 儿童游戏 神色
对…说
希望 停
通“否”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
冀罪止于 身,二儿 可得全不?
保全
网,缉捕 非法
解字
罪
造字本义:动词,抓捕、惩罚犯人。
杨氏之子《世说新语·言语》原文
![杨氏之子《世说新语·言语》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5c79f45022aaea988f0f11.png)
杨氏之子《世说新语·言语》原文
杨氏之子《言语》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词句与词语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
1。
国学系列-世说新语第10课《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言语篇
![国学系列-世说新语第10课《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言语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78d28fba1aa8114531d934.png)
故事角色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字文举。 东汉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 首。孔子二十世 孙,少有异才。
陈韪,东汉 人,时任太 中大夫
李元礼,名 膺,字元礼, 礼贤下士、 为官清正、 很有才华。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 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 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 “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 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 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 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 大踧(cù)踖(jí)。
说一说
•你觉得孔融机智吗?为什么? •你认为陈韪说的话有没有一定的道理?
你知道方仲永的故事吗?
方仲永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 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借来 笔和纸。仲永立刻写下了诗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从
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 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 赏的地方。同县的人都感到 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 之礼对待他的父亲。
到
对…说
已经 通报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门吏
李膺曾为河 南尹,故称
向前
我是李 府君亲
对自己的谦称 回答 称死去的祖先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
老子
这样
过去
孔子
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昔先君仲尼与君 先人伯阳有师资 之尊,是仆与君 奕世为同好也。
累世
通家之好
君与仆何 亲?
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
世说新语言语篇翻译及原文
![世说新语言语篇翻译及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5fa4e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3.png)
世说新语言语篇翻译及原文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
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怍色。
先生何为颠倒衣裳?”文礼答曰:“明府初临,尧德未彰,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边让谒见袁阆的时候,举止有些失常。
袁阆说:“古时候尧请许由出来做官,许由脸上没有愧色。
先生为什么衣裳都弄得颠倒了呢?”边让回答:“明府刚到任,像尧帝那样的大德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所以我才颠倒了衣裳啊!”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徐稚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肯定会更加明亮吧?”徐稚说:“我不认为如此。
比方说人的眼睛里有瞳孔,如果没有,眼睛就不亮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到了洛阳。
当时李膺声誉卓著,任职司隶校尉;只有才子、名流和内外亲戚登门拜访,才可以通报入内。
孔融到了他们家门口,对看门的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经通报后坐了下来。
李膺问他:“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古时候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照此看来,我跟您是累世的交情了。
”李膺和宾客们都觉得他很聪明。
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有点晚,别人告诉了他孔融说的话,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的人,长大了未必怎么样。
”孔融说:“想来您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
”陈韪很是局促不安。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
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孔融有两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五岁。
世说新语言语简书
![世说新语言语简书](https://img.taocdn.com/s3/m/990e059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7.png)
世说新语言语简书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编纂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言语”篇主要记录了魏晋时期名士们的言谈逸事,以展现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物性格。
以下是一些“言语”篇中的经典故事:
- 边让失次序:边让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士,他在一次宴会上,因哚口失序,被人嘲笑。
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言辞仪态的重视。
- 孔融妙对: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他年幼时以聪明机智著称。
有一次,他用“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回答,化解了别人对他的刁难。
- 新亭对泣:东晋南渡后,士大夫们在新亭聚会,相视流泪,表达对故国的思念。
其中一位名叫王导的人,却认为应该积极进取,而不是一味哀叹。
这些故事短小精悍,富有哲理和趣味,展现了魏晋名士的风度和智慧。
世说新语古诗十九
![世说新语古诗十九](https://img.taocdn.com/s3/m/0116a38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2.png)
《世说新语-言语篇-第十九则》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世说新语-言语篇-第十九则
晋武帝①始登阼②,探策③得“一”王者世数,系此多少。
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
侍中裴楷④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⑤,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帝说,群臣叹服。
注释:
①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的长子,西晋的开国皇帝。
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承了相国晋王位,掌管曹魏的军政大权。
第二年1月,司马炎迫使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
②登阼,登上帝位。
阼,大堂前东边的台阶。
帝王通常登上阼阶举行祭祀,所以一般也用阼来代指地位。
③探策:策,古代用来占卜的蓍草。
探策:指占卜事。
④裴楷,字叔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西晋时期重要的朝臣,也是称著当时的名士(前见裴令公)。
⑤清,清明;宁,安宁;贞,一说通“正”,《易经》云:“贞,极也。
”引申为中心、首领或至尊。
译文:
晋武帝刚登位的时候,用蓍草占卜,得到“一”。
要推断帝王能传多少代,在于占卜时所得到数目的多少。
因为只得到“一”,晋武帝很不高兴,群臣都吓得脸色发白,没有人敢出声。
这时,侍中裴楷进言说:“臣听说,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侯王得到一就能成为天下的至尊。
”晋武帝一听,很高兴,群臣也都赞叹佩服。
世说新语言语4篇 .doc
![世说新语言语4篇 .doc](https://img.taocdn.com/s3/m/c7eb83102f60ddccda38a0eb.png)
世说新语言语4篇本篇主要记载识别人物的事例。
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记述根据某人过去的言谈、作为来断言他将来的成就或结局。
例如第20则记从桓温过去参加博戏的表现,断言他领乒伐蜀必能成功。
有的记载很简略,没有说明作出判断的依据。
还有部分条目赞赏根据风采相貌来识别人物才能的人。
例如第16则记孟嘉成名后,原先不认识他的褚裒仅据“此君小异”而把他从众人中找了出来。
另一些条目赞扬了对事件有洞察力的人,这些人能见微知著,预见国家的兴亡、世事的得失。
例如第4则记山涛预见天下将乱,反对“偃武修文”,第28则记王世说新语言语篇2:世说新语赏誉第八赏誉第八赏誉指赏识并赞美人物,这是品评人物的风气所形成的。
品评是士大夫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士大夫常在各种情况下评论人物的高下优劣,其中一些正面的、肯定的评语被纪录在本篇里,都是很简练而且被认为是恰当的话。
从中可以看出士族阶层的追求和情致。
从所搜集的评语看,他们所赞赏的内容很广泛,可以说是有什么就赞什么,有一点可赞的就赞一点,举凡品德、节操、本性、心地、才情、识见、容貌、举止、神情、风度、意趣、清谈、为人处世,等等,都在赏誉之列。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佩服这些方面表现突出的人。
其中有一些赞誉因为记载过于简略,没有记述说话的环境,至今时过境迁,令人难以了解是指哪些方面而言的。
除外.如显示尊贵,喜好饮酒、会欣赏山光水色等,也受到赞誉。
尊贵,是士族阶层所自诩的异于平民百姓的特点,如果言行神采显示出这种身分,自然会成为学习的榜样。
例如第80则记殷浩评王羲之为“清贵人”。
鼓吹纵情饮酒,也许在开始时有愤世嫉俗而借酒浇愁之意,以后逐渐也被视为名士风流,借纵酒来表现超脱、放诞,或脐身名士。
在世事纷争之中,与其机关算尽,何如酣饮一醉,于是饮酒也成了名士的一个特点。
例如第130则说:刘尹云:见何次道饮酒,使人欲倾家酿”,这里同时也赞扬了他的酒德。
至于寄情山水之间,更是名士借以表达意趣超脱或超然物外的心境的一仲追求,自然会得到很高的评价。
世说新语·言语
![世说新语·言语](https://img.taocdn.com/s3/m/d9635972168884868762d683.png)
• 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 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 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 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 焉,则交日踈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 羣臣,求以成大事难矣。
• 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郤, 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 故曰不如伐呉。伐呉不胜,民人外死,大 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 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 • 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 兵迎之。
• (范)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 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 朝。……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 滂之所用以为“范党”。
• 《郭泰传》:郭泰(林宗),性明知人, 好奖训士类。……滂曰:“隐不违亲,贞 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及。” (2225-2226)或有讥林宗不绝恶人者,对 曰:“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 也。”……林宗雅俗无所失。……恂恂善 导,使士慕成名,虽墨、孟之徒,不能绝 也。(2231)
• 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 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 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 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 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寡人反耻病焉。
• 何谓机锋? • 《尚书· 太甲上》: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 释。 • 机,弩牙也。虞,度也。度机,机有度以 准望,言修德,夙夜思之,明旦行之,如 射先省矢括于度,释则中。
• 夫道形天隔,几二险绝,学不渐宗,曾无 髣髴,驰骋有端,思不出位,神崖曷由而 登,机峰何从而超哉。若勤务于有,而坐 体于无者,譬犹挥毫钟张之则,功侔羿养 之能,不然明矣。盖同有非甚碍,尚不可 以玩此而善彼,岂况乎有无之至背而反得 以相通者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嵇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 恨量小狭。”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 复之气;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 翻译:中散大夫嵇康对赵景真说:“你的眼 睛黑白分明,有白起那样的风度,遗憾的 是眼睛狭小些。”赵景真说:“一尺长的 表尺就能审定浑天仪的度数,一寸长的竹
管就能测量出乐音的高低。何必在乎大不
眼睛一定不会明亮。”
【点评】徐孺子富于想象,善于对比,具有思辨 能力。这则故事也说明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 理。
(十)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 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 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 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翻译:
颖川太守把陈仲弓判了髡刑。有位
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太守这个
人怎么样?”元方说:“是个高尚、明智
的人。”又问:“您父亲怎么样?”元方 说:“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易 经》上说:‘两个人同一条心,就像一把 钢刀,锋利的刀刃能斩断金属;同一个心 思的话,它的气味像兰花一样芳香。’那 么,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 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 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
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翻译: 钟毓兄弟俩小时候,一次正碰上父亲白天睡
觉,于是一块去偷药酒喝。他父亲当时已睡醒了,
姑且装睡,来看他们怎么做。钟毓行过礼才喝,钟 会只顾喝,不行礼。过了一会,他父亲起来问钟毓
殷纣,把殷代的顽民迁移到洛邑,莫非诸位先生 就是那些人的后代吗?”
(七)
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人问病,
曰:“患疟也。”主人曰:“尊侯明德君子, 何以病疟?”答曰:“来病君子,所以为疟耳。
翻译:西晋时,有个小孩儿,父亲病了,他外
出求医讨药。主人问他病情,他说:“是患疟
子。”主人问:“令尊是位德行高洁的君子, 为什么会患疟子呢?”小孩儿回答说:“正因 为它来祸害君子,才是疟鬼呢!”
他们赞赏人格美的形容词象:“濯濯如春 月柳”,“轩轩如朝霞举”,“清风朗月”, “玉山”,“玉树”,“磊砢而英多”, “爽朗清举”,都是一片光亮意象。甚至于 殷仲堪死后,殷仲文称他“虽不能休明一世, 足以映彻九泉”。 形容自然界的如:“清露晨流,新桐初 引”。 形容建筑的如:“遥望层城,丹楼如霞”。 庄子的理想人格“藐姑射仙人,绰约若处 子,肌肤若冰雪”,不是这晋人的美的意象 的源泉么?桓温谓谢尚“企脚北窗下,弹琵 琶,故自有天际真人想”。 天际真人是晋人理想的人格,也是理想的 美。
的事呢?”
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因此我不 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拿驼背当做恭 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高宗
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有放逐了孝子伯奇,董
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 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 是忠臣孝子。”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二)
刘尹云:”清风朗月,辄思玄度。” ——《言语第二· 七十三》
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 而正欲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 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 耳。”
——《言语第二· 九十二》
为什么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用的,我不
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 “偷酒喝本来就不合于礼,因此我不行礼”
(类似的言语)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 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 “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
翻译: 孔文举有两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五岁。
翻译: 钟毓、钟会兄弟俩少年时就有好名声, 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他们俩,便对他 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两个孩子来见 我!”于是下令赐见。进见时钟毓脸上有汗, 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 答说:“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又问 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二、言语简介
1.《言语》是《世说新语》的第二门,共108则。 作者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2.本门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 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非常简洁,
(八)
庾公造周伯仁。伯仁曰:“君何所欣说而 忽肥?”庾曰:“君复何所忧惨而忽瘦?”伯 仁曰:“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
耳。”
翻译: 庾亮去拜访周伯仁.周伯仁说:“您有什 么高兴的事呢?怎么忽然胖了起来?”庾亮说: “您又有什么忧伤的事呢?怎么忽然瘦了下去?” 周伯仁说:“我没有什么可忧伤的,只是清净澹 泊之志日渐增加,污浊丑秽的思虑日渐去掉而已.”
有一次孔文举白天睡觉,小儿子就到床头偷酒来 喝,大儿子对他说:“喝酒为什么不先行礼呢?” 小的回答说:“偷来的,哪能行礼呢!”
(三)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 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
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九)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 ①,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 必不明。" 【翻译】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下玩耍,有人 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指没有嫦娥 和玉兔),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回答说:“不 是这样的。就好像人的眼睛里有瞳仁,如果没有它,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王羲之曰:“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光明净体中! 王司州(修龄)至吴兴印渚中看,叹曰:“非 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 ——《言语第二· 八十一》
司马太傅(道子)斋中夜坐,于时天
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 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 太傅因戏谢日:“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 滓秽太清邪?”
可是一般却说得很得体、巧妙,或哲理深迢,或含
而不露,或意境高远,或机警多锋,或气势磅礴, 或善于抓住要害一语破的,很值得回味。
三、言语故事
(一)
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 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
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
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 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 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 “足下但因伛为恭不能答。”元方曰:“昔高 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 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
康”)拜桓温墓,作诗云:“山崩溟海竭, 鱼鸟将何依?”人问之曰:“卿凭重桓乃尔, 哭之状其可见乎?”顾曰:“鼻如广莫长风, 眼如悬河决溜!”
——《言语第二· 九十一》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 别,辄作数目恶。”
——《言语第二· 六十二》
人到中年才能深切的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 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 深沉。但丁的《神曲》起始于中年的徘徊歧路, 是具有深意的。
很聪明的了。”陈韪听了,感到很难为情。
(十一)
司马景王东征,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因问
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 喜对曰:“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 见绳,喜畏法而至耳。” 【译文】司马景王东征的时候,选取上党 的李喜来任从事中郎。李喜到任时他问李 喜:“从前先父召您任事,您不肯到任; 现在我召您来,为什么肯来呢?”李喜回 答说:“当年令尊以礼相待,所以我能按 礼节来决定进退;现在明公用法令来限制 我,我只是害怕犯法才来的呀。”
官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经通报后,入门就坐。
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回答 道:“古时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
这样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礼和宾客们无
不赞赏他的聪明过人。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一些,别人 就把孔文举的应对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
长大了未必出众。”文举应声说:“您小时候,想必是
——《言语第二· 九十八》
这样高洁爱赏自然的胸襟,才能够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
山水画的演进中产生元人倪云林那样“洗尽尘 滓,独存孤迥”,“潜移造化而与天游”, “乘云御风,以游于尘埃之表”(皆恽南田评 倪画语),创立一个玉洁冰清,宇宙般幽深的
山水灵境。晋人的美的理想,很可以注意的,
是显著的追慕着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意象。
(十二)
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王者世数,系此多少。帝 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进曰:“臣闻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帝说,
群臣叹服。
【译文】晋武帝刚登位的时候,用蓍草占卜,得到 一。要推断帝位能传多少代,就在于这个数目的多
少。因为只得到一,武帝很不高兴,群臣也吓得脸
色发白,没人敢出声。这时,侍中裴楷进言道: “臣听说,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侯
王得到一就能做天下的中心。”武帝一听,高兴了,
群臣都赞叹而且佩服裴楷。
四、知识扩展与补充
司图空《诗品》里形容艺术心灵为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空潭写春,古镜照神”,此境晋人有之:
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 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 主要的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无论对于自然, 对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有可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