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方法验证方案(含量测定)
HPLC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中数据可接受标准讨论

HPLC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中数据可接受标准讨论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
为规范对各种分析方法的验证要求,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规定了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
该指导原则对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及验证的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但是文中未涉及各具体指标在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国际上已颁布的指导原则中也未发现相关的要求。
另一方面,大多数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已逐步认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都也在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但验证完后却因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而难以判断该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本文提出了在对HPLC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大家讨论。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5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或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检验方法确认方案目录确认方案1、概述2、验证依据3、验证范围4、验证目的5、验证内容6、验证人员分工1、概述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质量标准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为进一步确认药典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更好控制产品质量,现对药典方法进行确认。
2、验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项下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SOP-E-5-009-A0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XA“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3、验证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检测方法的验证。
4、验证目的对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验证内容5.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
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与2-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5μg的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理论板数按单硝酸异山梨酯峰计算不低于3000,单硝酸异山梨酯峰与2-单硝酸异山梨酯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单硝酸异山梨酯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单硝酸异山梨酯0.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5.2 线性和范围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12μl、16μl、20μl、24μl、28μl进样,线性范围1.2μg~2.8μg 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相应的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样量为横坐标(X,μg),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
表1.线性溶液试验结果可接收标准:·相关系数R不得低于0.999;5.3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浓度的供试品溶液,按5.1色谱条件进行试验,连续进样6针,取峰面积计算RSD,不得过3.0%。
含量测定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含量测定是化学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来确定某种成分在混合物中所占的比例或数量。
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对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一、滴定法。
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它是通过滴定试剂与待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常见的滴定法包括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滴定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物质。
但是滴定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于颜色深的物质不易判断终点,需要使用指示剂等。
二、光度法。
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透射等特性来确定其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常见的光度法包括比色法、荧光法、吸收光谱法等。
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溶液、气体和固体等不同形态的物质。
但是光度法也需要注意样品的制备和仪器的校准,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三、重量法。
重量法是通过测定物质的质量变化来确定其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常见的重量法包括称量法、燃烧法、析出法等。
重量法的优点是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不同状态的物质。
但是重量法也需要注意样品的处理和仪器的精密度,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四、色谱法。
色谱法是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作用下的分离和测定来确定其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常见的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
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分析复杂混合物中的微量成分。
但是色谱法也需要注意柱效应、流速控制等因素,以确保分离和测定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测定的目的和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在进行含量测定时,应严格按照方法操作,并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含量测定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气相含量方法学验证

气相含量方法学验证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气相含量方法学验证是指验证一种测量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中某一类型或某几种化合物的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重复性。
气相含量方法学验证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某一样本中化合物含量的准确了解和分析。
气相含量方法学验证的过程通常包括建立一个标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来验证这个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个过程有助于我们评估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以及确定误差源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进行气相含量方法学验证的第一步是建立一套标准的测试条件和程序。
这包括确定测试样本的来源和处理方法,选择适当的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制定实验操作流程,以及确定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建立了规范的测试条件和程序,我们才能保证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气相含量方法学验证时,需要选择代表性的样本并进行实验测试。
这些样本应当包括目标化合物的标准物质以及实际样本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干扰物质。
通过在不同浓度下对样本进行重复测试,我们可以评估该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除了实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气相含量方法学验证还需要考虑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再现性。
这意味着在不同实验室、不同仪器以及不同操作者之间进行测试,以评估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可靠性。
在进行气相含量方法学验证时,还需要考虑方法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通过在不同浓度下对样本进行测试,我们可以确定该方法的测量范围和灵敏度,以及评估样本在不同浓度下的测量精度。
对于气相含量方法学验证的结果,我们需要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计算测量误差和不确定性,建立合适的质控程序,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二篇示例:气相含量方法学验证是化学分析领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对气相含量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可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气相含量方法学验证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方法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条件的控制、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维生素b1片含量测定的方法验证

维生素B1在体内参与糖代谢,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 功能和防止脚气病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B1的测定方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01
利用维生素B1在特定波长下的荧光特性进行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02
通过色谱柱将维生素B1与其他杂质分离,再通过紫外检测器进
行定量。
微生物法
03
利用含有维生素B1的微生物培养基培养微生物,通过测定微生
维生素B1片含量测 定的方法验证
目 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结果分析 • 结论
01
CATALOGUE
实验目的
确定维生素B1片的含量
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确定维生素B1片 中维生素B1的含量,为生产质量 控制和药品监管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 行测定,通过色谱柱分离、检测 器检测,计算峰面积并外标法定 量。
采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平 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对 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实验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来源,如称量误差、滴定误差、 读数误差等。
误差传递
根据误差来源,计算误差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并评估误差传递的 规律和特点。
误差控制
针对误差来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使用高精度天平、规范操作 流程等,以减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05
CATALOGUE
结论
实验结论总结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B1片 的含量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能够满足药品质量控制的测定要求。
输标02入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维生素B1片在波长为 246nm处有最大吸收,因此选择该波长作为检测波长 较为合适。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方法的验证

2. 验证方法
(1) 含量测定
1)基质无(原料药)/可模拟(制剂)
回收率(%)=
测得量 加入量
100
2)基质不可模拟(制剂、中药)
回收率(%)=
测得量 - 本底值 加入量
100
(2) 杂质检查——方法同2)
2. 验证方法(其他方法)
• 可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方法的测定结果比较 ——药典标准方法 / 经过验证的方法
• LOD是一种限度检验效能指标, 反映方法的灵敏度
1 直观法
目视法评价的方法: 化学反应 / TLC ——鉴别的显色法; 杂质检查的TLC
2 信噪比法
3 标准偏差/ 标准曲线
显示信号与噪声水平的方法: HPLC ——S/N=3(2) 时的相应浓度或量
其他分析方法: UV-Vis法
LOD 3.3 / S δ空白响应偏差
含量水平
限度(%)
100 % 10 % 1% 0.1%
98~101 95~102 92~105 90~108
0.01 % 10 g/g (ppm) 1 g/g (ppm) 10 g/kg (ppb)
85~110 80~115 75~120 70~125
(二) 精密度
1. 定义 • 同一均匀供试品多次取样测定 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 相对标准偏差(%, RSD);
• 也可由所测定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推算 ——原料药含量HPLC测定法
3. 数据要求 • 9个测定结果(n=9)
3水平×3样品 • 化药:1 ︰ 0.8、1 ︰ 1、1 ︰ 1.2 • 中药: 1 ︰ 0.5、1︰1、1︰1.5
3. 数据要求
样品中被测成分的含量水平 与回收率限度 要求的关系
检验方法验证和确认

分析方法验证(确认) -准确度
• 空白回收的计算方法:
• 加样回收的计算方法:
其中: M为测定值; P为背景值; A 为已知值(真实值)。
分析方法验证(确认) -准确度
• 可接受标准(HPLC):
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应在98.0%-102.0%之 间 ,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 不 大于2.0%。
再确认
仪器的确认--IQ
• 安装确认IQ
✓ 验收,登记 ✓ 安装 ✓ 制定操作规程、维护规程、清洗规程等 ✓ 培训 ✓ 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
仪器的确认-- OQ
• 运行确认OQ
– 即为空载试验,在不使用样品的前提下, 确认仪器达到设计的要求。
– 目前许多大型仪器的运行确认都由仪器厂 家完成。(仪器使用者需要做的是记录数 据,并保存。)
分析方法验证(确认)的法规要求
• 第一百四十七条 应当根据确认或验证的对象制定确 认或验证方案,并经审核、批准。确认或验证方案应 当明确职责。
• 第一百四十八条 确认或验证应当按照预先确定和批 准的方案实施,并有记录。确认或验证工作完成后, 应当写出报告,并经审核、批准。确认或验证的结果 和结论(包括评价和建议)应当有记录并存档。
仪器的确认--预防性维修
• 目的:减少仪器故障引起实验失败的次数 • 基本流程:
根据仪器类别和确认的 数据
制定维修计划
根据计划定期进行 运行确认中某些关键项目
再次进行运行确认 和性能确认
对不符合规定的元件进行 适当的更换或维修
仪器确认-- 再确认
• 分析仪器经过较大变更后,需证实已确 认状态没有发生漂移而进行再确认。
测定样品的吸收度
精密度 准确度 精密度 准确度
检验方法的验证、确认步骤及详细计算方法

检验方法的验证、确认步骤及详细计算方法一、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
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的方面。
二、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1、验证方案的制定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
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
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A、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B、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配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
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
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
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
3、校正校正是仪器确认及检验方法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验证试验以前进行校正。
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包括波长校正、吸收度测试、准确度测试、杂散光检查。
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均要求做系统适用性试验。
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
分离度和拖尾因子,并规定变异系数应不大于2%。
对于化学检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包括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分析天平亦均应校正。
4、适用性预试验仪器的安装确认完成以后,在其功能试验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对其进行适用性检查,以确认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目的:证明所采用的检验方法适于相应的检测要求,具有可靠的准确度、精密度。
范围:含量的检定方法的前验证
编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版及验证管理办法
职责:验证小组人员
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职责
3.1验证小组
3.2品质部
3.3化验室
4.验证内容
4.1验证的准备工作
4.2适用性验证
4.2.1准确度试验
4.2.2精密度试验
4.3拟订验证周期
4.4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5.附件
1. 概述
对小容量注射剂的含量测定,本公司采用福林酚测定法,该检验方法具有测量准确、精密度高、专属性强、定量准确可靠、方法简便易行的特点,可满足小容量注射剂含量测定的要求。
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程。
用本方法进行转移因子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2. 验证目的
为确认对转移因子注射液、胸腺肽注射的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适合相应的检测要求,特制订本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工作小组批准。
验证前,应首先对验证所需的仪器、设备进行验证,对所需仪器、仪表、量具等进行校正。
3. 职责
3.1 验证工作小组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负责发放验证合格证书。
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
3.2 品质部
负责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负责组织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
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
负责拟订检验方法的再验证周期
3.3 化验室
负责验证所需的标准品、样品、试剂、试液等的准备。
负责验证方案指定的试验的实施。
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报验证工作小组。
4. 验证内容
4.1 验证的准备工作
4.1.1 验证所需文件资料
品质部负责提供验证所需的文件资料,包括该检验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
以及负责提供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报告以及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报告。
检查人:日期:
4.1.2 验证所需的试验条件
验证所需的试验条件包括:
试剂、试液、对照品、样品等。
仪器、器具等。
其它试验条件。
结果:
检查人:日期:
4.2 适用性验证
适用性验证内容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试验。
4.2.1 准确度试验
4.2.1.1 试验方法
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在准确度试验中有3种试验方法,对照试验、回收试验、空白试验。
对照试验:用待验证的分析方法对已知量的标准品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分析结果与标准品含量的差值。
回收试验: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组分标准品,用同一方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分析结果中被测组分的增大值与加入量之差。
空白试验:用空白代替样品,用待验证的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从分析结果中减去空白值。
4.2.1.2 可认可标准
以回收率表示,回收率应大于95.0% 。
4.2.1.3试验步骤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牛血清白蛋白对照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0.3mg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被试药品适量,加水制成浓度为每1ml中含0.15mg多肽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0ml.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0、0.1、0.3、0.5、0.7、0.9ml,分别置于具塞试管中,各加水至1.0ml,再分别加入碱性铜试液1.0ml,摇匀,各加入福林酚试液4.0ml,立即混匀,置55℃水浴中准确反应5分钟,置冷水浴中10分钟,在65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同时以0号管作为空白。
以吸收度为纵坐标,对照品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0ml,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被测药品组分标准品,测量被测组分的增大值与加入量之差。
计算回收率。
4.2.1.4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3测定结果进行评价,验结果及评价记录于附表1
4.2.2 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
精密度是指在同一试验条件下,用同一方法对某一成分进行多次测定,所测得的值彼此
符合的程度。
通常用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来表示。
精密度试验需要测定同一天内的多次检验结果的标准差以及不同试验日期之间的标准差。
试验一般进行1次。
认可标准:相对标准差应≤1.0% 。
试验步骤:
取1批样品溶液,连续测5次,测定含量,计算日内相对标准差。
取同一样品,连续3天,每天取样测定1次,测定含量,计算日间相对标准差。
试验结果及评价记录于附件2。
4.3 拟订验证周期,起草检验操作规程
品质部负责根据验证结果拟订验证周期(附件3),起草检验操作规程。
4.4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品质部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结果及评价记录,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工作小组。
验证工作小组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验证结论,确认检验方法的验证周期。
对验证结果的评审应包括:
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
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
验证记录是否完整?
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5. 附件
附件3
检验方法再验证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