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教学设计
《天窗》教案(9篇)
《天窗》教案(9篇)《天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藉”,理解“慰藉、一瞥”的意思。
2、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这时候”的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相关小节。
4、感受天窗带给“我”的慰藉,体会到天窗带给孩子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通过读文划句理清课文的脉络,并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什么是天窗。
(一)出示图片,初步了解“天窗”,引出课题。
1、出示图片,初步了解天窗。
2、齐读课题。
(二)预习反馈,通过读带有“天窗”的句子,梳理课文脉络。
1、回顾预习要求,交流文中带有“天窗”一词的句子。
2、引导学生思考找出这些句子的原因。
(有助于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脉络。
)3、尝试为课文分段,并说说理由。
4、:从这几句句子中,我们了解到作者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天窗,然后又介绍了天窗给我的快乐,最后说发明天窗的人是应该感谢的。
(三)学习一、二节,了解什么是天窗及它的作用。
1、引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天窗就是——联系1、2节说说大人们开天窗的原因。
2、交流、:天窗的作用就是采光。
二、学习4、6节,理解什么时候天窗是“慰藉”,为何是“唯一”的慰藉。
(一)通过读句子,引导质疑。
1、过渡:原本为了采光用的天窗却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到底它带给我什么快乐,以至在离开了家乡,成年之后仍常常想起这一方小小的空白?下面我们就要重点学习文章的第二段。
2、朗读第二部分中划出的句子,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读出语气。
3、理解“唯一的慰藉”,引导质疑。
(二)了解什么时候天窗成了我唯一的慰藉。
1、读第二段,找找哪几小节告诉我们“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2、交流读句,用自己的话来简要说说什么时候天窗成为我唯一的慰藉。
3、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这时候,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三、深入学习5、7节,展开想象,感受天窗带给我的快乐。
(一)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是如何写天窗给我慰藉的。
1、透过这小小的空白,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快乐呢?让我们再来读读5、7小节,体会体会作者感受到的快乐。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8)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诗词《天窗》的意思,感受诗词的美。
2.能够朗读诗词《天窗》。
3.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天窗》中描绘的画面。
4.能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词《天窗》的意思。
2.朗读诗词《天窗》。
3.描述诗词《天窗》中的画面。
三、教学难点
1.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理解诗歌的抽象意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相关的画面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词《天窗》的情境。
2. 学习诗词
让学生跟读诗词《天窗》,并解释其中的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诗词《天窗》中描绘的画面,每组提出自己
的看法。
4. 组内表演
每组挑选一名同学表演诗词《天窗》中的情景,其他同学猜测表演内容对应的
诗句。
5. 个人感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天窗》中的画面,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6. 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美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
五、作业
1.背诵诗词《天窗》。
2.写一篇感想,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诗歌《天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
趣和理解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和互动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学生在学习《天窗》这首诗词时能够有所收获,感受到诗歌之美。
天窗(教学设计)
天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天窗【引言】天窗是一种可以向外透光的建筑设计元素,可以增加室内采光的效果,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本次教学设计将以天窗为主题,通过介绍天窗的种类、设计原理以及应用案例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天窗的相关知识。
【1. 天窗的种类】天窗按照材质和形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类:1.1 透明天窗:采用透明材质,如玻璃等,能够直接透光,增加室内采光效果。
1.2 采光瓦:在屋顶上设置瓦片式透明材料,使阳光透过瓦片照射进室内。
1.3 光管天窗:通过设置管道将阳光引入室内,解决无法直接设置天窗的问题。
1.4 天棚窗:将天窗设置在室内的天花板中,使得室内天花板有透光的效果。
【2. 天窗的设计原理】2.1 采光原理:天窗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供自然光线的室内照明。
根据室内空间的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天窗材质、大小和位置,使阳光能够透过天窗进入室内,满足人们的照明需求。
2.2 保温原理:在天窗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保温性能,避免室内热量流失和室外热量进入。
常见的保温措施包括使用双层玻璃、空气层隔热等。
2.3 通风原理:透过天窗进入室内的阳光不仅可以提供采光,还能够带来空气流动,起到通风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天窗时需要考虑通风口的设置,以确保室内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3. 天窗的应用案例】3.1 家居设计:天窗广泛应用于家居设计中,可以使室内空间更加明亮和通透。
例如,在客厅设置天窗可以增加采光,使整个空间更加开阔。
3.2 商业建筑:在商业建筑中,天窗可以用于展示和照明,比如某些商场的顶部设置了玻璃天窗,提供了自然光线和美景。
3.3 学校和办公建筑:学校和办公建筑中的天窗可以提供更好的照明条件,增加室内舒适性和健康性,有助于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4. 实施教学活动】4.1 观察和讨论:组织学生观察校园或家中的天窗,让他们讨论天窗的特点和作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2 天窗设计绘制:让学生进行天窗设计的绘制,要求他们考虑材质、形状和大小等因素,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窗》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在家里玩耍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天窗,通过天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引发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插图生动形象,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他们对于生活中的观察和发现充满好奇,对于美好的事物也有一定的向往。
但在阅读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产生困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天窗看到的外面世界。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事物,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僻词汇卡片。
3.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4.课堂讨论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小天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024年《天窗》教案七篇
2024年《天窗》教案七篇《天窗》教案篇1教材分析《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矛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孩子透过屋顶上小小的天窗看到和听到的点点滴滴,无尽的遐想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成了孩子们心灵飞翔的窗户。
表达了孩童时代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学情分析这篇__文笔生动流畅、情感真挚,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含蓄,所包含的思想富有哲理,意义深远。
由于写作时间已久远,现代儿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注意通过引导质疑、情景创设来增加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
同时借助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习文中想象的方法,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
针对课文难点,运用演化、发掘策略,通过启发联想和表情朗读、自主默读等阅读指导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其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得到心灵的熏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藉、蝙”等生字,理解“慰藉、恶霸”等词语;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__内容;2.让学生通过朗读领悟作者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刻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难点:理解8、9自然段中难懂的句子,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我们每个人都有快乐而美好的童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学大师矛盾先生以自身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写的一篇散文——天窗。
(板书课题并播放投影)看完这个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问题预设:什么是天窗?天窗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写天窗?)看来,同学们心中都有许多疑问,请同学们翻开书本,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自读课文时播放相关投影)(设计意图:针对课题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的思维与课文内容产生碰撞,学会质疑方法的同时,产生阅读的欲望。
《天窗》教学设计教案
《天窗》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天窗》。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玻璃窗”、“夜色”、“星星”等。
(3)掌握课文中常用的句型和语法结构,如“看星星”、“关窗户”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人的关爱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3. 课文中句型和语法结构的学习。
4.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
5. 小组讨论、分享等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2)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3)句型和语法结构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句型和语法结构的正确使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2)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3)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图片、音频等辅助教学。
(2)互动平台:利用教学平台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音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谈论与课文相关的话题。
2. 课文学习:(1)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分段落让学生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讲解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
3. 课堂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天窗》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天窗》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分析《天窗》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因为故事书中的描述而畅想着“天窗”的美好情景。
这篇文章富有想象力,适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目标设定•知识目标:了解《天窗》的故事内容,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思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天窗》中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隐含意义,启发学生用心感受美。
4. 教学内容和过程安排•第一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导读,讲解《天窗》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三步:分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文章中的意义。
•第四步: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对《天窗》的理解和想象。
•第五步:讨论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天窗》给他们的启示。
5. 总结和作业布置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习内容。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听、说、读、写的方式,让他们全方位地理解和体会《天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学生们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美丽事物的向往和情感共鸣。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个别学生对文中隐含的意义理解较困难,需要加强引导和讲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感受美,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感。
同时,我也会加强对学生思维启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他们在阅读《天窗》这样的文学作品时,能够更灵活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并欣赏作品中的美。
综上所述,本节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天窗》教案4篇
Don't try too hard in your life. Making mistakes is as common and necessary as breathing, as long as you are not paranoid and make mistakes again and again.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天窗》教案4篇《天窗》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天窗对孩子来说是神奇的,是唯一的慰藉,并可以此引发无限的遐思。
2.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3.继续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的好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句的好处;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看世界的情趣。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这是茅盾,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写了《子夜》,《林家铺子》等长篇小说。
他写的一篇散文《白杨礼赞》很有名。
今天我们要学习他写的另一篇优美的散文《天窗》。
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来读一下课文。
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课文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2.交流:(1)天窗的来历;(2)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3)天窗是神奇的。
三、讲读第一段。
1.自读课文1--3节,完成填空。
为了( ),所以人们要装天窗。
天窗就是( )。
3.齐读过渡:大人们在屋面开了天窗,在木板窗关上时,是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了唯一的一点亮光。
这方小窗竟成了孩子们的慰藉,慰藉什么意思?(板书:慰藉)四、默读4----7节。
1.思考:什么时候,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天窗又是怎么给孩子们带来慰藉的呢?(示刚才的两个问题)2.交流:什么时候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第四节)3.出示比喻句: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4.读一读,讨论:这句话是怎么写的?写出了什么?(用比喻的手法,把屋子比作地洞,写出了关闭木板窗后,屋子一片漆黑,四周严严实实的情景。
小学教案设计《天窗》
小学教案设计《天窗》《天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慰、藉”等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词语。
2. 默读课文,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体会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 学习作者由一个小小的天窗展开丰富想象的写作方法,能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
4. 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体会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 学习作者由一个小小的天窗展开丰富想象的写作方法,能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
1.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理解天窗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风雨交加的夜晚声音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孩子所处的环境,更好地理解天窗对于孩子的意义。
2. 问题引导法提出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天窗与孩子慰藉之间的关系,如“在什么情况下天窗成为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作者是如何通过天窗展开想象的?”等。
3. 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文字的魅力,特别是文中描写孩子透过天窗想象的部分,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你们的房间里有没有一扇特别的窗户呢?今天我们要走进茅盾先生笔下的《天窗》,去看看他小时候的那扇天窗有着怎样的故事。
(板书课题:天窗)1.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① 出示生字词:慰藉、扫荡、威力、锐利、河滩、帐子、闪烁、蝙蝠、霸气十足。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藉”是多音字,在这里读“jiè”。
② 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
(3) 思考:课文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课文主要写了天窗的来历以及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天窗》教案(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天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天窗》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2.掌握“天窗”的含义,初步理解喻意;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4.能够简单表达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解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分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4.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天窗》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掌握“天窗”的含义,初步领会喻意。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抽象的概念和含义;2.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天窗》的课文材料和课件;2.学生课本和练习册;3.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4.学生课桌椅、讲台等教学场所设备。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情境导入教师播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动画片段或图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导入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天窗》,让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词语解释并讨论课文中出现的生僻词或难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第二课时1. 复习内容学生进行课文内容复述或短文填空,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 创设情境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品表演,加深对“天窗”含义的理解。
3.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形成小结。
4.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对课文的掌握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天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天窗》教案六篇
《天窗》教案六篇《天窗》教案篇1【教学设想】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课文1—3自然段。
(1)读读这三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天窗?人们在屋顶上开天窗的目的是什么?(2)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进些许光亮的天窗却是著名作家茅盾(板书:茅盾)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天窗。
(3)板书课题:天窗(4)齐读课题2.简介茅盾3.天窗为何让茅盾魂牵梦萦?它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__写了哪几个内容?2.完成填空:《天窗》首先交代了(天窗的由来或为什么有了天窗),接着写了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或(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唯一的慰藉),想到应该(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3.依据这样的条理给__分为三段。
(四)复习巩固,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摘抄文中描写屋子、闪电、云彩、星、蝙蝠、夜莺、猫头鹰的短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领略了天窗的神奇。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茅盾先生,去感受童年时代天窗带给他的快乐和慰藉。
二、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预设: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预设:因为乡下的房子里只有一排木板窗,碰到大风大雨的天气或者冬天,木板窗一关,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一样,开天窗,显得屋里亮堂一些。
《天窗》的课程教学设计(通用7篇)
《天窗》的课程教学设计《天窗》的课程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天窗》的课程教学设计(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天窗》的课程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重难点1、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学习本课生字,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
如,“鹰—莺”“蝙—偏”。
本课词汇丰富,可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引导阅读的方式教学:先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接着细读课文并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然后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一句理解课文,最后结合全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家时的失落,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3、表达运用运用读写结合的策略,学习课文后,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写感受。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板块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天窗图片。
(2)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3)了解课文题目。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篇课文《天窗》教案
天窗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天窗》的背景故事及主要情节。
2.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主题和寓意。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隐含的含义。
2.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及行为动机。
3.探讨课文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暗示与寓意。
2.分析故事情节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准备故事背景介绍和相关问题。
2.学生准备:提前阅读课文,并做好相关笔记。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介绍课文《天窗》的背景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2.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出主题。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重点解释生词和句子。
2.分组或个别阅读,讨论理解课文情节。
第三步:课文分析(15分钟)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2.探讨课文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作者的用意。
第四步:活动设计(15分钟)1.安排小组讨论,就课文中的冲突及解决办法展开思考。
2.演绎课文中的情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引导学生发表对《天窗》的看法和感想。
六、作业布置1.搜集类似主题的故事,做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2.准备下节课的参与讨论问题。
七、板书设计•课文名称:《天窗》•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人物性格分析•注意:情感态度培养八、教学反思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有所提升,同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以上为本次教案内容,希望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2)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2)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窗》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理解《天窗》中的一些诗句和成语的意思。
3.能够通过阅读《天窗》来感受诗意和美。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课文中重点诗句和成语的解释和理解。
2.通过《天窗》这篇文章感受诗意和美。
三、教学难点1.部分古诗词和成语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从《天窗》中感受诗意和美。
四、教学准备1.课文《天窗》的课本或复印件。
2.教学PPT。
3.参考资料:《天窗》相关的诗词及解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谈论天空、阳光等话题,导入课文《天窗》,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预期和感受。
2. 预习导入教师利用图片或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猜测《天窗》是关于什么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3. 阅读课文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教师解释生词和重点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整篇文章。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课文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对课文中哪句诗句印象最深刻等。
5. 学习诗句和成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诗句和成语,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6. 朗诵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天窗》的朗诵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朗诵技巧。
7. 总结提升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收获。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美的诗词,感受文学之美。
六、作业布置1.背诵本节课学习的诗句和成语。
2.写一篇读后感,描述自己对《天窗》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了课文的理解和诗意的感悟,但在课堂互动和学生表现方面还有待加强,下节课继续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天窗》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之美的感悟和欣赏能力,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天窗》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三篇】
《天窗》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三篇】【篇1】《天窗》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劝慰”的含义。
2、体会天窗的奇妙以及给孩子带来的劝慰,领悟“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真谛,理解对天窗的特别感情。
3、学会课文中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培育同学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劝慰”,感悟“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奇妙的!”并唤起孩子们与课文的共鸣。
2、理解课文第九段,进而领悟“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真谛,感悟写作上的独具匠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一、导入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很多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图片)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
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怎样?(同学齐声回答: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就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又会怎样?(同学齐声回答: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出示:天窗。
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些阳光和空气的天窗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茅盾先生写下这篇文章呢?这小小的一方空白又对活泼好想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二、初读感知1、通过同学们的自读,谁来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块怎样的天窗?你是从那一段看出来的?你能读一读这样的句子吗?(指名读,分组读,齐读,轻声读)2、情境描述,感悟天窗是孩子们的劝慰。
①当夏天阵雨来临,你被父母勒令不得外出淋雨时,随着木板窗一块块被关起来的时候,眼前一片黑暗,相像地洞。
那小小的天窗是什么?(劝慰)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你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
那小小的天窗又是什么?(劝慰)当你忘不了雨中的游戏,草地河滩上玩耍,当你满肚子委屈,孤枕难眠,无言以对时。
那小小的天窗还是什么?(劝慰)②的确,这简陋的,在黑暗中透出些许阳光和空气的天窗,是你可以看到外界的窗,它又怎能不是劝慰呢?那么谁给“劝慰”找一个近义词?(劝慰、抚慰、安置、宽慰)③谁来说说你在什么情形下,最需要劝慰?三、精读体悟1、配乐朗读47段。
《天窗》教学设计
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一条黑影
灰色的蝙蝠、会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总结:孩子们从天窗看到的一粒星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从一朵云想象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这就是从无看到有。从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灰色的蝙蝠、会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这就是从虚看到实。
出示雨中荷花图片:瞧,美丽的荷花在池塘中摇曳;不禁让我们想起:
引出诗句: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出示白雨乱珠图片:随着夏雨的脚步,我们看到了这千回百转的美景:
引出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正在这高兴的时候,却突然听到大人们喊“到屋里来呀”“到屋里来呀”,刚才孩子们所有的快乐,此刻都化成了泡影,孩子们只好极不情愿地被“关”进了这个黑洞洞的屋里,所以出示图片语句: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4)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多想在外面再多玩一会儿,可是你又不得不回到黑洞洞的屋里,躺在床上休息。此时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出示: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带上感受来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小结: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孩子们被逼着上床休息时的无奈,感受到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排解孤独寂寞的唯一出口。那小小的天窗又是如何给孩子们带来慰藉的?
我想,
也许是__________
也许是__________
也许是__________
2.这一方小小的天窗让孩子们想象出了一个美丽而又广阔的世界。因而,作者说——
出示: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天窗》教案【13篇】
《天窗》教案【13篇】《天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逐段学习,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交流再读课文后的收获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1)课文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①天窗的来历及作用。
②雨天,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③晚上,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④从天窗得到的认识。
(2)你标出了文中的带性的重点句吗?(标出几处是几处,不求全找到,鼓励学生大胆说)二、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1)天窗的来历及作用:透光。
(2)形状、材料: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
(3)天窗在乡下人的生活中很重要。
3."屋子里就黑得地洞里似的。
"是什么意思?4.指名读。
读出没天窗时的压抑和有了天窗后的开朗。
三、学习第4-5自然段1.指名读。
归纳主要内容。
2.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为什么这样说?3.交流。
(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句话来写的。
因为透过天窗,此时会"看到…""想象到……""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4.引导理解句子:(1)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关在地洞似的屋子里的孩子们,只有通过天窗,才能体会、想象雨天带来的快乐和感受)(2)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从"小小的天窗"里看到的景物有限,但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会想到更多。
天窗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一、学习第6、7自然段1.教师:雨天,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晚上,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2.自由读第6,7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
3.思考:为什么"在晚上,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呢"74.:晚上,透过天窗看到的"一粒星""一朵云",能想象到夜的美丽神奇。
《天窗》教案教学设计
《天窗》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天窗》的基本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结构。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天窗》,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和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本节课文《天窗》主要描述了一个小镇上的天窗,以及作者通过天窗观察到的自然景色和文化氛围。
2.2 词汇和句子本节课文将涉及到一些关键词汇,如:天窗、小镇、自然、文化、观察等。
学生还将学习到一些常用句型,如:Look at the sky through the window. I can see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相关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文的主题。
4.2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3 词汇和句子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4.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5.2 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观看相关视频教师可以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色和文化氛围。
6.2 参观实地如果可能的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景观或文化遗迹,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提高他们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自我评估教师在每节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评估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天窗》教学设计(通用5篇)
《天窗》教学设计(通⽤5篇) 作为⼀名为他⼈授业解惑的教育⼯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作更加科学化。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是店铺为⼤家收集的《天窗》教学设计(通⽤5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天窗》教学设计篇1 教学要求 1、学习课⽂,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激发学⽣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2、正确读写本课⽣字及10个词语,继续学习⽐喻句,能分清句⼦中的本体与喻体,并会⽤“像……似的”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
4、能说说⾃⼰透过玻璃窗观察景物的所见所想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语句“⼩⼩的天窗是孩⼦们唯⼀的慰藉” 2、继续学习⽐喻句,能分清句⼦中的本体与喻体。
拓展⽬标:把⽣活中透过的各种窗⼝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听。
学习习惯: 1、有感情地朗读课⽂。
2、试着背诵课⽂中的精彩语句。
教学策略: 继续学习⽐喻句,懂得这样⽐有什么好处: 1、这句话主要些什么。
2、分清句中把什么⽐作什么? 3、说说这样⽐有什么好处? 教具准备 1、三张带有⽐喻句的幻灯⽚。
2、录⾳机及录有暴风⾬声响的磁带。
教学时间 3课时。
板书设计:天窗孩⼦们唯⼀的慰藉看见想象⾬脚闪电星云⽆穷⽆尽第⼀课时课时要求:正确读写本课⽣字词,理清⽂章脉络。
教学过程 ⼀、引⼊新课。
1、揭⽰课题。
出⽰投影⽚:这是什么?(天窗)板书课题:天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天窗》。
⼆、初步阅读。
1、⾃由读课⽂,注意读准⾳。
2、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词语“慰藉”、“⼀瞥”、“神奇”、“威⼒”。
三、再读课⽂,理清⽂章脉络。
1、想⼀想,每节各讲什么?可以合并成⼏段? 2、讨论交流(第⼀段1—3节,天窗的来历;第⼆段4—7节,天窗是孩⼦们唯⼀的慰藉;第三段8—9节,天窗是神奇的。
) 四、讲读课⽂第⼀段。
1、谁来读⼀读第1段,其他同学思考⼀下,城⾥的房⼦和乡下的房⼦有什么不同?(乡下房⼦只有前⾯⼀排板窗) 2、乡下⼈为什么要开天窗?请同学们找⼀找句⼦来读⼀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窗
教学目标:
1、通过重点段落,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籍”。
2、学习想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黄河大合唱》这篇课文,现在我们读读文中的语句。
出示:
指挥棒一跳一个巨浪,一甩一个浪花。
分不清乐声、歌声,台上、台下。
只感到扑面飞来的水珠,脚下滚滚的波浪;万千父老弟兄,盯着一个人的眼睛。
桨板,劈动了死寂的东海;号子,震醒了沉睡的山峰;中国号,乘驾着怒吼的黄河,向前冲去!
这是作者的想象,看到这段文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黄河滚滚奔流,抗日军民英勇杀敌,演员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演出中……)
这就是想象带给我们的力量。
让我们走进第20课,继续感受想象的魅力。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二、了解作者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本文的作者是——(茅盾),课前,大家收集了茅盾先生的资料,我们交流一下。
生说后出示: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
著名作家。
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虹》《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成绩。
逝世前,他捐出自己的稿费,设立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
师:童年的茅盾在浙江乌镇生活了12年,正是这丰富的童年生活为了他提供了无限的创作源泉,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之路的天窗。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说,再出示
关起木板窗挡住了屋里的光线和空气,乡下人在屋顶开了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阵雨来时,夜晚上床休息时,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孩子们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3、快速浏览,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
(预设: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唯一的慰藉?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大家提出了好几个问题,只要解决了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和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唯一的慰藉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过渡:我们先解决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四、感悟重点段落,学习想象的方法
1、出示自学要求:思考哪些语句写出了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并勾画下来。
2、学生勾画,指名交流
3、这些语句集中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4、6自然段)这两段都写了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和想象到的。
第四自然段
1、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四自然段写想象的部分,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批注下来
2、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世界,书上有没有具体的描写?(没有)让我们走进文中孩子的世界,透过小小的天窗,去感受这风雨雷电的威力。
5、可以通过哪些事物来把它们扫荡世界的威力展示出来?结合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说一说。
(预设:地上、窗玻璃、屋檐、树、人、天空……)
6、让我们也像文中的孩子那样,让我们的想象变得锐利起来,写一写这风雨雷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世界。
学生写作
7、和同桌交换欣赏。
8、全班交流
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的想象使这段话变得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性。
要想把想象的事物写得具有文学性,就要抓住具体的事物,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就会让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过渡:刚才我们感受了风雨雷电的威力,下面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夜的美丽神奇。
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介绍背景:童年的茅盾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水乡小镇,那里古旧、落后、闭塞,小小的天窗是当地孩子连接外界的一扇窗口,是丰富他们童年生活的一扇窗口。
3、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到那地洞似的屋子,想想:透过这方小小的天窗,孩子们还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自由说。
4、学到这儿,你明白了吗,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唯一的慰藉?
小结:是啊,无论是下雨天还是群星闪烁的夜晚,天窗总会使孩子们迸出了想象的火花,酿出了创新的灵感。
他们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他们在想象中获得了快乐。
这小小的一方天窗,怎能不是他们唯一的慰藉呢?
过渡:希望同学们也像文中的孩子一样,让想象变得锐利起来,希望你们也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五、运用方法进行小练笔
1、这是我们本册语文书的封面,仔细观察,上面画有什么?
2、(出示)那树林,那小路,那人物,还有那天空飞翔的小鸟.....会让你想到什么?让我们的想象锐利起来,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选择一两个方面写下来,让静静的封面鲜活起来。
3、生写作
4、交流
六、总结激励。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茅盾先生的指引下,透过这扇天窗,一起在想象的世界里遨游,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开心灵的天窗,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多精彩!
板书设计:
20 天窗
从“无”到“有雨
下雨晚上风树、人、天空…
从“虚”到“实”雷
电
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