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鱼类学名词解释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鱼类学重点)

名词解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鱼类学重点)

名词解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鱼类学重点)软鳍鱼类:多数低等真骨鱼类的背鳍完全由分节而可屈伸的鳍条组成,称为软鳍鱼类棘鳍鱼类:高等真骨鱼类的背鳍除了软条,还有坚硬的棘,称为软鳍鱼类吻部:头部最前缘到眼的前缘眼后头部:眼的后缘到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鳃裂眼间隔:两眼间的最短距离颊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汇合处颏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颐部)峡部:颏部后方,喉部前方的位置眼径:眼眶前缘到后缘的距离吻长:自吻端至眼前缘的长度眼后头长:眼眶后缘至鳃盖骨后缘体高:身体的最大高度全长:自吻端到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体长:从吻端到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叉长:自吻端至尾鳍中央分叉处头长: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头高:指头的最大高度,从头最高点到头的腹面垂直距离吻长:自吻端至眼前缘的长度角质鳍条:不分节,不分枝,软骨鱼特有鳃裂和鳃孔:鱼类头部后方两侧,常有一个或多个孔裂喷水孔:位于大部分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的眼的后方,实质上是一个退化的鳃裂脂鳍:背鳍后方的一个富含脂肪的小型鳍小鳍:鲭亚目及鲹科的一些种类的背鳍后方常有一个或一系列的分离小鳍,每一小鳍由一枚分质鳍条组成。

鳍式:用鳍的缩写,符号,数字表示鳍的组成情况的公式珠星(追星):某些鱼类到了生殖季节,雄鱼身体的个别部位出现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这就是珠星。

臀鳞:产于西北高原地区的一些鲤科鱼类,在肛门和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列明显增大的鳞片(裂腹鱼)腋鳞:有些硬骨鱼类的胸鳍或腹鳍基部前缘外角处上,有一个膨大二特化的鳞——比较低等的鱼类棱鳞:大部分鲹科鱼类部分或全部侧线鳞变态为大的骨质棱鳞(鳞片中央有刺状突起)尾鳞:尾柄末端中央有尖刀状的大型鳞片,如沙丁鱼纵列鳞:自鳃盖骨后方沿体侧中部直到尾鳍基中部的纵裂的鳞片数横列鳞:体最高处或背鳍起点斜数到腹部正中的鳞片数目年轮:在春季和夏季因饵料丰富,生长迅速鳞嵴相聚较宽;而在秋季冬季则排列紧密,如此一松一密形成了周年的变化构成年轮。

鱼类学名词解释

鱼类学名词解释

1.分类阶元中“种”的定义:种是分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阶元,同种不仅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而且有着共同的生理特征,同种在自然状况下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同种个体产生的后代是有繁殖力的。

2.鳃耙:是鱼类的滤食器官,位于鳃弓的一侧,梳状排列,其长短、和数目与鱼类食性相关,其上有味蕾,还是味觉器官。

3. 以大黄鱼 D Ⅷ~Ⅸ,Ⅰ-31~34为例解释鳍式的定义:大黄鱼有两个背鳍,第一个背鳍有8~9根硬棘,第二个背鳍有1根硬棘,31~34根软条(罗马数字表示硬棘、阿拉伯数字表示软条)。

4.限制因子:在生物的生态因子中,对该生物的繁殖或分布等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5.洄游:洄游是一种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一定时间的变更栖息场所的运动。

它是集群的,有规律的和周期性的,并具有内在的遗传特征。

6.繁殖力:准确的繁殖力应指雌鱼产出的、受精过的、活的卵的数目。

但由于雌鱼的产卵量和卵的受精率不易得知,因此一般用产卵前雌鱼卵巢内成熟卵的数目来表示。

7.不可逆点:饥饿的仔鱼达到该点时,虽还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但已不能恢复摄食能力,该点即为不可逆饥饿点或不可逆点。

8.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为例解释双名法的定义林奈提出生物命名是每一种生物的学名都有一个“属名”+“种名”组成,即“双名法”。

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单数,拉丁化的第一格名词。

种名小写,为形容词或名词,若出自人名,则可以小写或大写。

最后是定名者的名字或姓。

如有括号,表示原定名者属有误,加以订正,把原定名者用括号加以括起来。

在青鱼学名中,Mylopharyngodon为属名,piceus 为种名,Richardson为原定名者。

9.螺旋瓣是由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向管腔突出而成,它的作用是增加吸收面积,它的形态可分为“螺旋型”、“画卷型”。

它一般出现在肠管直的种类中,在肠管十分盘曲的种类中,一般无螺旋瓣,见于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

水产名词解释

水产名词解释

催产:利用注射外源性激素和适宜的生态环境促使亲本产卵和排精的措施。

率:利用生理或生态方法促使动物产卵。

初级生产力:水域中的自养生物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简单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生产能力。

初级生产量:自养生物一定时间内制造的总有机物的数量。

净初级生产量:自养生物制造的总有机物减去其维持生命所消耗有机物后剩余的有机物的量。

次级生产力:以自养生物为食的动物的生产能力。

生物生产性能:出苗率:网箱养殖的特点:清塘消毒的作用:催产素的种类及作用:卵巢发育期:鱼类催产剂:促使亲鱼性腺成熟和产卵的药物。

激素效价:用生物鉴定方法测定出的鱼类催产剂效力。

生态系: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种:个体间能进行有性结合、正常繁育后代并且具有相对稳定遗传特性的自然种群。

瞬时生产率:以称生长系数,单位时间内,动物末期个体体长(或体重)与初期体长(或体重)比值的对数。

温跃层:水温在垂直方向出现急剧变化的水层。

有效种群分析:估算渔业种群捕捞死亡和资源数量关系的方法。

动态综合模型:描述在稳定环境中的生物种群,每单位补充量产量与捕捞努力量和最初被捕捞年龄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

饵料基础:饵料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生态容量:生态系统所能支持的某些特定种群的限度。

水域生产力:某一水域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有机物的能力。

丰度:某一水域单位水体或生物群落中某一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2. Carlson指数(TSI M)近似评价法为避免单参数评价的片面性,我们选用此方法进行多参数综合评析。

该方法采用湖泊富营养化主要代表性指标综合反映湖泊的营养状态,不仅能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定量描述,且能反映湖泊营养状态的连续性,该方法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纳。

TSI M表达式如下:TSI(SD)=10×(6-ln [SD ]/ln 2)TSI(>CHLa)=10×(6-{ 2.04-0.68 ln[ CHL a]}/ln 2)TSI(TP)=10×(6-ln [ 48/TP ]/ln 2)式中:TSI M:Carlson营养状态指数;SD:水体透明度(单位:m 水体叶绿素a含量(单位:mg/m3)TP:水体总磷浓度(单位:mg/L)TSI M营养状态分布:TSI M:≤ 35 贫营养带;TSI M:∈35~50 中营养带;TSI M:∈50~65 富营养带;TSI M:≥ 65 超富营养带;。

鱼类学讲义-生态学

鱼类学讲义-生态学

第三篇鱼类生态学(生物学)第11章鱼类与环境重点和难点:掌握鱼类栖息环境的特点及各生态因子对鱼类的影响掌握鱼类种内、种间及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深入认识鱼类的生活环境及鱼类对生活环境的适应鱼类的环境:围绕着鱼类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因子11.1 水环境-水的性质一、水的性质1.密度:约为空气的800倍,相当粘稠→流线型体型;水在4℃时比重为1(鱼类:1.02-1.06);表面积/体积较大+体内有少量的空气和油脂,故鱼类可自如沉浮2.压强:深度↑→压强↑,每加深10 m,约增加1atm;深海鱼类:肌肉强度、骨骼中钙含量、维持鳔的能力等3.比热:较高→鱼类的分布4.透明度:纯净的天然水相当透明。

不同光线被水吸收的快慢不同:红光:5m深处基本被吸收;橙光:可达15m深处;绿光、黄光:可达20m深处;蓝光:可超过100m在浑浊和被污染的水中,光的穿透力减少。

不同光线的透射→鱼类的体色:20m或更深→含红色或橙色色素;无光线处→无色或具深黑色5.优良溶剂:溶解→O2、N2、CO2等气体,矿物质、盐类、许多有机物;溶解物质→直接或间接影响鱼类二、水环境的类型1.淡水环境:流水环境+静水环境仅占地表的1%;在温度、水流、深度、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基质和暂时稳定性等方面差异很大;已知种类的41%在淡水中。

2.盐水环境:广阔、时空连续;海底类型、水的运动、温度和盐量多变海底区域:大陆架带→深达200m上陆坡带→深至约1000m下陆坡带→可达3000m深海底带→可深达约6000m超深渊带→含深海沟水层区域:表海层带→深约至200m,约为有效光线透射深度和大陆架边缘中海层带→深约至1000m,是所有光线透射的界限深海层带→无光,深达6000m超深渊海层带→ 6000m以下的深海沟,最深处11000m三、水环境对鱼类的影响★种群与环境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不同种群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水环境具有多样性1.淡水环境1.1 流水环境◇上游→水流急、基质岩石性、DO高、温度低具吸盘(如平鳍鳅)或特殊的呼吸机制(如双孔鱼类);体流线型、运动力强(如红鳟、红点鲑);一般独居性和有较高的代谢率;生活在水底或接近水底的种类无鳔或鳔退化或鳔包藏于骨囊中;卵沉性或具粘性。

《鱼类学常识》课件

《鱼类学常识》课件

渔业配额
限制鱼类捕捞量,以确保资 源可持续利用。
栖息地保护
保护和恢复鱼类的栖息地, 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
教育和公众意识
加强鱼类保护知识的教育, 提高公众对鱼类保护的认识。
2
软骨鱼类
鳍部和骨骼都是软骨构成,如鲨鱼和魟鱼。
3
硬骨鱼类
具有骨骼和硬鳞,包括大部分现代鱼类。
鱼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
了解鱼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和促进生态平衡。
洄游
鱼类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以繁殖、寻找食物或逃避环境威胁。
群体行为
一些鱼类形成群体,以提高捕食效率和保护自身免受捕食者的威胁。PT课件,我们将带您进入神秘的水下世界,了 解关于鱼类的奇妙之处。
鱼类学的定义和范围
鱼类学是研究鱼类的科学,包括对鱼类的起源、进化、形态学、生态学和行 为学等方面的研究。
鱼类的基本结构和生理特征
通过了解鱼类的基本结构和生理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水中生存的适应性和独特之处。
伪装
鱼类可以借助颜色和斑纹进行伪装,以适应它们的环境。
鱼类的繁殖与发育过程
从受精到成鱼,鱼类的繁殖与发育过程充满了奇妙和神秘。
鱼卵
鱼类通过产卵繁殖,以确保幼 鱼的存活和繁衍。
仔鱼
孵化出的仔鱼需要在母亲或外 部环境的保护下成长。
成鱼
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和发育, 鱼类最终成为繁衍下一代的成 熟个体。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扮演着多种关键角色。
1 食物链
鱼类是许多生物的重要 食物来源,维持着生物 链的平衡。
2 生态调节
通过控制底栖生物和浮 游生物的数量,鱼类能 够调节水体中的生态系 统。

2013年水产养殖类必修《鱼类学》重点资料

2013年水产养殖类必修《鱼类学》重点资料

2013年水产养殖类必修《鱼类学》重点考点总结第1篇第1章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一、名词:1.群体效应:鱼体群居有利于群体中每一尾鱼的生长,并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3.浮性卵:卵的比重小于水,它的浮力通过各种方式产生,许多鱼类的卵含有使比重降低的油球,如鲻、鲮;有的鱼卵卵径很大,卵粒小,但卵黄周隙很大。

主要是海水鱼类。

沉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黄周隙较小,产出后沉于水底,一些产于石砾砂底的鱼卵即如此,如海鲇的卵为沉性,卵径11.7mm,重0.98g,油球很小。

漂流性卵:介于浮性卵与沉性卵之间,卵的比重稍大于水,卵产出后即吸水膨胀,有较大的卵间隙。

这种卵在静水中下沉,稍有流水即能浮于水面,青鱼、草鱼、鲢、鳙、鲮、鳜鱼和短盖巨脂鲤等的卵属于这种类型。

粘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膜有粘性,粘附在水生植物或其它附着物上。

鲤、鲫、鳊、鲂、鲴、泥鳅、胡子鲶、鲟、六线鱼、太平洋鲱、松江鲈、鰕鯱鱼等均产粘性卵。

4.滤食性:它们的口一般较大,鳃耙细长密集,其作用好比一个浮游生物筛网,用来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

草食性:代表种类草鱼、团头鲂、长春鳊等,摄食器官咽喉齿,摄食方式吞切咽,食物类型水草和嫩陆草杂食性:代表种类鲤、鲫、鲮、鲻、梭鱼、遮目鱼、鲴、罗非鱼、泥鳅、鮰、鳗鲡和黄鳝等,食物类型食谱范围广而杂,有植物性成分也有动物性成分5、性逆转:鱼类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由雌到雄(或由雄到雌)发生性别转变的现象。

6、生殖洄游: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对鱼体内部就会产生生理上的刺激,促使鱼类集合成群,为实现生殖目的而游向产卵场所,这种性质的迁徙称为生殖洄游。

7、索饵洄游:即鱼从产卵区或越冬区游向摄食区的活动。

8、越冬洄游::由摄食区到越冬区的行为。

二、知识点1.鲢、鳙鱼的摄食器官结构与食性的适应性变化特点?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耙管,摄食方式滤食,食物类型浮游动物。

2.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与摄食器官。

鲢鳙:滤食型,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耙管草鱼、团头鲂、长春鳊:草食性,摄食器官咽喉齿,摄食方式吞切咽。

鱼类学课件-名词和术语(鱼类形态学部分)2016(专业知识模板)

鱼类学课件-名词和术语(鱼类形态学部分)2016(专业知识模板)

鳃间隔 半鳃
辅助呼吸器官鳃上器官 喉鳔类
全鳃 闭鳔类
呼吸瓣 卵圆窗
第07章 赖迪氏器 (10) 淋巴管
头肾 淋巴心
窦耳瓣 耳室瓣
半月瓣 动脉球 头环
热体鱼类
第08章 马氏体 (12) 卵生
鲍氏囊 卵胎生
吴夫氏管 米勒式管 裸卵巢 (假)胎生鳍脚
第09章
(2) 第10章
(6) 第11章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视叶
小脑鬈
鳞式
棱鳞
腋鳞
侧线鳞 臀鳞
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 纵列鳞
棘毒鱼类 鳞
鳞棘
基板
第03章 (3) 第04章 (4)
韦伯氏器 大侧肌
第05章 口腔齿 (10) 肝胰脏
骨鳔类 尾杆骨
白肌
红肌
咽齿
齿式
幽门盲囊
肉毒鱼类 咽上器官 鳃耙管
鳃耙数 食道囊
螺旋瓣
鳃片 第06章 (17) 口腔瓣
红腺
鳃丝 鳃盖瓣
鳃小片 鳃栅
窦状隙
鱼类学形态学部分名词和术语(共114个)
第00章 圆口类 (6)
吻部 第01章 (17) 角质鳍条

软骨类 硬骨类 眼后头部 眼间隔 鳞质鳍条 棘
真骨类 颊部 假棘
全骨类 软骨硬鳞类
喉部
下颌联合 颏部
软鳍鱼类 棘鳍鱼类 脂鳍
峡部 鳍式
珠星
盾鳞
硬鳞
骨鳞
圆鳞
栉鳞
鳞嵴
鳞焦
第02章 鳞沟 (25) 横列鳞
初级鳞沟 次级鳞沟 侧线
感觉芽
丘状感觉器 侧线管系统罗伦氏壶腹 听嵴
斯坦尼斯小体 尾垂体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绪论圆口类:最原始的鱼类,骨骼全为软骨,无上下颌,故又称为无颌类软骨类:内骨骼全为软骨,具上下颌,头侧有鳃裂5-7个。

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硬骨类: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

分为内鼻孔亚纲和辐鳍亚纲真骨类:硬骨鱼纲中除多鳍鱼目、鲟形目、弓鳍鱼目和雀鳝目外的8个总目的鱼统称为真骨类。

分为软鳍鱼类和棘鳍鱼类全骨类:硬骨鱼纲中弓鳍鱼目和雀鳝目统称为硬骨硬鳞类,又称为全骨类软骨硬鳞类:辐鳍亚纲中多鳍鱼目和鲟形目合称为软骨硬鳞类第一章外部形态吻部:头部最前端到眼的前缘的部分眼后头部:眼的后缘到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鳃裂的部分眼间隔:两眼间最短的距离颊部:眼的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汇合处颏部:也称颐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峡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角质鳍条:软骨鱼类具有的不分枝不分节的鳍条棘:鳞质鳍条的一种强大坚硬,由鳍条变化形成,不分枝不分节,不能分为左右两半假棘:两鳍条骨化而成,水煮可分为左右两半,只见于鲤科鱼类软鳍鱼类:多数低等真骨鱼类的背鳍完全由分节而可屈曲的软条组成,称为软鳍鱼类棘鳍鱼类:高等真骨鱼类的背鳍除了由软条组成外,还有坚硬的棘,称为棘鳍鱼类脂鳍:鲑形目和鲇形目的绝大多数种类,在背鳍的后方有一肉片状突起,通常内无鳍条,充满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鳍式:用鳍的缩写、符号、数字表示鳍的组成情况的公式鳍:是鱼类的特征器官,有偶鳍和奇鳍两种,由支鳍骨和鳍条组成,可分为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其中鳞质鳍条又分为软条(分支鳍条和不分支鳍条)和棘(真棘和假棘),用于协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珠星:是局部表皮细胞的变形物,珠星多出现在生殖季节或在生殖季节变得特别明显。

雄性个体突出,雌性无或弱。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成对角线排列,由鳞棘和基板构成硬鳞:为硬骨鱼纲的硬鳞鱼类所特有,完全由真皮形成,为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由真皮产生,一般呈覆瓦状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鳞片,包括圆鳞和栉鳞圆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光滑整齐不长细齿栉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光滑边缘密生细齿鳞嵴:也称环片,鳞片表面形成一圈一圈的隆起,在大多数鱼类中作同心圆排列鳞焦:围绕鳞嵴的中心区域,是鳞片最先形成的部分。

名词解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鱼类学重点)

名词解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鱼类学重点)

软鳍鱼类:多数低等真骨鱼类的背鳍完全由分节而可屈伸的鳍条组成,称为软鳍鱼类棘鳍鱼类:高等真骨鱼类的背鳍除了软条,还有坚硬的棘,称为软鳍鱼类吻部:头部最前缘到眼的前缘眼后头部:眼的后缘到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鳃裂眼间隔:两眼间的最短距离颊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汇合处颏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颐部)峡部:颏部后方,喉部前方的位置眼径:眼眶前缘到后缘的距离吻长:自吻端至眼前缘的长度眼后头长:眼眶后缘至鳃盖骨后缘体高:身体的最大高度全长:自吻端到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体长:从吻端到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叉长:自吻端至尾鳍中央分叉处头长: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头高:指头的最大高度,从头最高点到头的腹面垂直距离吻长:自吻端至眼前缘的长度角质鳍条:不分节,不分枝,软骨鱼特有鳃裂和鳃孔:鱼类头部后方两侧,常有一个或多个孔裂喷水孔:位于大部分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的眼的后方,实质上是一个退化的鳃裂脂鳍:背鳍后方的一个富含脂肪的小型鳍小鳍:鲭亚目及鲹科的一些种类的背鳍后方常有一个或一系列的分离小鳍,每一小鳍由一枚分质鳍条组成。

鳍式:用鳍的缩写,符号,数字表示鳍的组成情况的公式珠星(追星):某些鱼类到了生殖季节,雄鱼身体的个别部位出现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这就是珠星。

臀鳞:产于西北高原地区的一些鲤科鱼类,在肛门和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列明显增大的鳞片(裂腹鱼)腋鳞:有些硬骨鱼类的胸鳍或腹鳍基部前缘外角处上,有一个膨大二特化的鳞——比较低等的鱼类棱鳞:大部分鲹科鱼类部分或全部侧线鳞变态为大的骨质棱鳞(鳞片中央有刺状突起)尾鳞:尾柄末端中央有尖刀状的大型鳞片,如沙丁鱼纵列鳞:自鳃盖骨后方沿体侧中部直到尾鳍基中部的纵裂的鳞片数横列鳞:体最高处或背鳍起点斜数到腹部正中的鳞片数目年轮:在春季和夏季因饵料丰富,生长迅速鳞嵴相聚较宽;而在秋季冬季则排列紧密,如此一松一密形成了周年的变化构成年轮。

讲授重点1、鱼的定义

讲授重点1、鱼的定义

绪论讲授重点:1 、鱼的定义2 、鱼类的演化第一节 鱼的定义在鱼类学中,鱼的科学定义是指 一群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它们通常用鳃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用鳍协助运动与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大多数鱼体被鳞片。

第二节 鱼类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及研究目的一、鱼类学的定义鱼类学 Ichthyology 是 研究鱼类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生理机能、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以及现存鱼类和化石鱼类分类的科学。

二、鱼类学的研究范围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鱼类学的研究范围愈来愈广,并分支出了一些分支学科,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1 、 鱼类形态学 (即系统解剖学):研究鱼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构造,了解各部位的相互关系及机能,分析各器官的原始类型与其发展过程,阐明器官系统的发展规律。

2 、 鱼类分类学 (即系统分类学):研究各种鱼类在分类系统上的位置,各类各种之间的差别和特征,掌握鉴定鱼类的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系统演化、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及经济意义等。

3 、 鱼类生态学 :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习性,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程度,以及影响鱼类生活的外界因子(如水温、盐度、饵料等)的关系。

4 、鱼类生理学 :研究鱼类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鱼体内所进行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5 、鱼类发生学 :研究鱼类由精、卵结合一直到幼鱼孵化前的一系列胚胎发育及各器官形成的过程,以及与其有关的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6 、 经济鱼类学 :研究主要经济鱼类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产量、分布及习性等。

7 、 古鱼类学 :研究化石鱼类的形态特征、演化关系、起源及分布情况。

鱼类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也很密切,如研究鱼的饵料则用到动物学、植物学与水生生物学的知识,研究方法也象动物学一样进行采集、调查、测量、统计、描述、分析等。

在研究海洋鱼类区系、分布、洄游时就必需了解海洋的状况如海岸线形状、底质、水温及盐分在各水层中的分布、透明度及溶氧量等,这就必需具有海洋学的知识。

鱼类学讲义

鱼类学讲义
第一章 鱼类的外部形态 N(' 第一节 鱼类的体型 emn1!* •脊椎动物一般能将身体区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称左右对称。8ih•鱼类的身体除少数种类成体不对称外,也呈左右对称。qL1_ 一、鱼体的三个不同体轴 G~-AJJ •1、头尾轴(又称主轴或第一轴):是自鱼体头部到尾部贯穿体躯中央的一根轴线。[[>J
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2、鳃孔 5—7 对,分别对外开口,无鳃盖(板鳃类),或每侧具 4 个鳃裂,外被一膜状鳃盖,其后方具一总鳃孔(银鲛 类);'=33、体被盾鳞或光滑无鳞;<wMM. 4、歪型尾;>nA\ 5、雄性具有由腹鳍内侧特化而成的交配器,称为鳍脚;}Fvl 6、肠短,具螺旋瓣;+ 7、无鳔;Ea+\ 8、卵大而少,体内受精,卵生、卵胎生或胎生。1"4`& –(二)软骨鱼纲的分类 4T& 本纲分为两个亚纲:即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un`0 1、板鳃亚纲:分二总目 A (1)侧孔总目(鲨形总目):分 8 目,我国产 7 目:六鳃鲨目、虎鲨目、鼠鲨目、真鲨目、角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2、背腹轴(又称矢轴或第二轴):是自鱼体的最高部通过头尾轴,与头尾轴垂直,贯穿背腹的一轴线。V •3、左右轴(又称侧轴或第三轴):是贯穿鱼体中心而与头尾轴和背腹轴成垂直的一根轴线。)O1v 二、鱼类的四种基本体型 S/u(8 •1、纺锤形@ –最常见,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多属于这种体型。例如:金枪鱼、鲐鱼、青鱼、草鱼。K •2、侧扁形{F1 –硬骨鱼类中较普遍,大多生活在平静的水中、中下层水流缓慢的内湾及湖泊,其运动不甚敏捷,如团头鲂、长春鳊、 乌鲳、银鲳等。&wiDP •3、平扁形"9][ –硬骨鱼类中的鮟鱇、爬岩鳅、平鳍鳅,软骨鱼类中常见的鳐、魟、鲼等,它们大部分栖息于水底,运动较迟缓。'VD •4、圆筒形(又称棒形或鳗鲡形)p!IBi? –如黄鳝、鳗鲡、海鳗等,具有这种体型的鱼类适于穴居,善于钻泥或穿绕水底礁石岩缝间,但行动不甚敏捷,游泳缓 慢。+^!* 三、其它独特的体型 U)_w –1、带形 如带鱼。w0 2、箱形 如箱鲀。[O" 3、球形 如东方鲀。T0 4、海马形 如海马。 2ah5、箭形 如颚针鱼、鱵鱼、银鱼。47Q#k0 6、不对称形 如鲽形目鱼类。"I,$[H 7、翻车鱼形 如翻车鱼。(: 、热带鱼、龙鱼 #0 第二节 鱼体外形区分>e_)=~ •鱼类的体型任其如何变异,仍然可以清楚地区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个主要部分。z&op:p 一、鱼体区分 YH' –头部与躯干部的分界:/m,i 1、在圆口类和板鳃类等没有鳃盖的种类(如鲨、鳐),以最后一对鳃裂为界;qT 2、具有鳃盖的硬骨鱼类等(如鲤、鲈),则以鳃盖骨的后缘(不包括鳃盖膜)为界。[D"m –躯干部与尾部的分界:W\ 1、一般以肛门或尿殖孔的后缘为界限;#HdLeg 2、有些鱼类的肛门特别移向身体前方(如鲽形目鱼类),则以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具脉弓的尾椎骨为界。sErS@ –尾部是自肛门以后到尾鳍末端,包括尾柄和尾鳍。qfAMN 二、头部区分 pxspfO –1、吻部:头部的最前端到眼的前缘。Rzk(w= 2、眼后头部:眼后缘到最后一鳃裂或鳃盖骨后缘。|BU\ID 3、眼间隔:两眼之间的距离。;K1SV 4、颊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iNH 5、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cNPd 6、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LEY 7、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会合处。&Nm<5_ 8、颏部(颐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e 9、峡部:由喉部向前延伸,亦即颏部的后方。b;HD`o 三、可量性状 P37lH8 –1、全长──吻端到尾鳍后缘。f0 2、体长或标准长──从吻端到最后一椎骨(或尾鳍基部)。n.(zbz 3、头长──从吻端到最后一鳃孔或鳃盖骨后缘。uwgs 4、吻长──眼前缘到吻端的直线距离。3: 5、体高──指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度。_WC 6、眼径──沿体纵轴方向量出的眼的直径,即眼眶的前缘到后缘的直线距离。Y31 7、眼后头长──眼后缘到最后一鳃孔或鳃盖骨后缘。q6 8、尾柄长──臀鳍最后鳍条基部到最末一椎骨(或尾鳍基部)的直线距离。D'D@7J 9、尾柄高──尾柄最低部分的垂直高度。zk1 k 第三节 头部器官_5&. •鱼类的头型多种多样,但各种鱼类在头部着生的器官却无增减。头部主要的器官有口、唇、须、眼、鼻、鳃裂和鳃孔、 喷水孔等。BZ/Kd 一、口 c>;@_Z •(一)软骨鱼类的口 s^~ –一般位于头部的腹面,鲨鱼的口多作新月形;魟、鳐等不十分活泼的底栖性软骨鱼类,其口呈裂缝状。wd|') •(二)硬骨鱼类的口 TZE(N –可区分为上位口、端位口和下位口。De-+ 1、上位口 如翘嘴红鲌、麦穗鱼、鳓鱼、大眼鲷等。4K 2、下位口 如鲟鱼、密鲴、鲮鱼。<o 3、端位口 也称前位口。如鲢、鳙、海水的鲐鱼、马鲛鱼等。9i2v}3 二、唇:[q •唇是围绕在口边的一层厚皮,鱼类的唇一般不发达,生活在水底层的鱼类有比较发达的唇。板鳃类中有些种类在口角 有唇褶。n0B (F

鱼类学讲义-形态学

鱼类学讲义-形态学

绪论第一节鱼类学的定义、范畴和任务一、什么是“鱼”?终身生活于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通常用鳃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用鳍协助运动与维持身体平衡,大多数种类具有鳞片,大都具有鳔。

二、鱼类学的定义是动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以鱼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鱼类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和地理分布,以及化石鱼类和现生鱼类的系统分类的科学。

1.鱼类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 文昌鱼(鱼形动物)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鱼形动物)软骨鱼纲(真鱼,鲨、鳐、银鲛等)硬骨鱼纲(真鱼,鲟、鲤、鳜等)两栖纲(蛙、鲵、蝾螈)爬行纲(蛇、龟、鳖)鸟纲(雀、雁、鹭)哺乳纲(鲸鱼)2.鱼类的种类数24618种《世界鱼类》(Nelson,1994);23250种(Eschmeyer,1998);30000种Fish Base 鱼类全球资讯系统。

脊椎动物共计:52500种,鱼类超过种类50%。

中国:3000种,其中淡水鱼类约1000种3.鱼类的分布:海拔:5000m高山湖泊--7000m深海;温度:-1.8-40℃;盐度:0-50 ‰;氧气:接近0-饱和;41% of modern fish species are freshwater;58% of modern fish species are marine ;1 % of modern fish species are diadromy.4.鱼类的经济地位:最近的FAO“世界渔业统计年鉴”中,有鱼类、软体类、甲壳类、藻类、鲸类等,共2121种;其中鱼类约占70%;1998年世界捕捞产量为8629.9万吨。

其中鱼类约占87%;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鱼类有10种;我国年产超10万吨的海洋鱼类约有10种;主要淡水经济鱼类约有140种,其中长江约44种,黄河约22种,珠江30种,黑龙江40种。

5.我国鱼类的经济地位2001年全国水产品4382.09万t,其中,海洋捕捞1440.61万t;海水养殖1131.5万t;内陆捕捞214.09万t;内陆养殖1594.95万t。

鱼类学名词解释

鱼类学名词解释

鱼类学名词解释1.分类阶元中“种”的定义:种是分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阶元,同种不仅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而且有着共同的生理特征,同种在自然状况下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同种个体产生的后代是有繁殖力的。

2.鳃耙:就是鱼类的滤食器官,坐落于鳃弓的一侧,梳状排序,其长短、和数目与鱼类食性有关,其上加味蕾,还是味觉器官。

3.以大黄鱼dⅷ~ⅸ,ⅰ-31~34为例解释鳍式的定义:大黄鱼有两个背鳍,第一个背鳍有8~9根硬棘,第二个背鳍有1根硬棘,31~34根软条(罗马数字表示硬棘、阿拉伯数字表示软条)。

4.管制因子:在生物的生态因子中,对该生物的产卵或原产等起管制促进作用的主要因子即为为管制因子。

5.洄游:洄游是一种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一定时间的变更栖息场所的运动。

它是集群的,有规律的和周期性的,并具有内在的遗传特征。

6.繁殖力:精确的繁殖力应当所指雌鱼生产量的、受精卵过的、活的卵的数目。

但由于雌鱼的繁殖量和卵的受精率难于获知,因此通常用繁殖前雌鱼卵巢内明朗卵的数目去则表示。

7.不可逆点:饥饿的仔鱼达至该点时,虽还能够存活很长一段时间,但已无法恢复正常摄食能力,该点即为不可逆饥饿点或不可逆点。

8.以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richardson)为例解释双名法的定义林奈明确提出生物命名就是每一种生物的学名都存有一个“属于名”+“种名”共同组成,即为“双名法”。

属于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单数,拉丁化的第一格名词。

种名小写,为形容词或名词,若出自于人名,则可以小写或大写。

最后就是更名者的名字或姓氏。

例如存有括号,则表示原定名者属于有误,予以更正,把原定名者用括号予以内加出来。

在青鱼学名中,mylopharyngodon为种名,piceus为种名,richardson为原定名者。

9.螺旋瓣是由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向管腔突出而成,它的作用是增加吸收面积,它的形态可分为“螺旋型”、“画卷型”。

水产养殖名词解释

水产养殖名词解释

几个名词解释1. 性成熟年龄:鱼类发育到初次生殖的年龄,也就是具有初次生育能力的年龄。

性成熟年龄因种而异,即使是同种鱼,也会因各种原因而有变动。

一般,雄鱼比雌鱼的性成熟年龄要早2. 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

3.鱼巢:鱼类产卵季节放在水中采集黏性鱼卵的附着物。

4. 人工受精:用人工方法使雌鱼产卵和雄鱼排精,再使精卵结合后使之完成受精过程即叫人工授精。

5. 孵化:受精卵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过胚胎发育最后孵出鱼苗的全过程。

6. 观赏渔业:与观赏鱼(金鱼、锦鲤、热带鱼)有关的水族器材、饲料、药品及本身的生产、销售、经营等活动统称为观赏渔业。

7.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

其单位用“度”表示。

如“德国度”,“ 英国度”等。

我国在水质标准中通常采用“德国度”用符号°dh表示,它的定义是当水中硬度离子的浓度相当于10 mg/Lcao 时称为1度。

硬度的分级:(1)强软水(very soft water):德国硬度0~4°dh之水,相当于碳酸盐硬度约0~89ppm 之水。

(2)软水(soft water):德国硬度5~8°dh之水,相当于碳酸盐硬度约90~159ppm 之水。

(3)适度硬水(medium hard water):德国硬度9~12°dh之水,相当于碳酸盐硬度约160~229ppm之水。

(4)中硬水(fairly hard water):德国硬度13~18°dh之水,相当于碳酸盐硬度约230~339ppm之水。

(5)硬水(medium hard water):德国硬度19~30°dh之水,相当于碳酸盐硬度约340~534 ppm之水。

(6)强硬水(very hard water):德国硬度30°dh以上之水,相当于碳酸盐硬度535ppm 以上之水。

鱼类学教案(水产养殖)

鱼类学教案(水产养殖)

“ 鱼类学”教案(形态、分类)第一节鱼类学的定义和范畴 (3)第二节鱼类的特征和进化 (4)第一篇鱼类的形态构造 (5)第一章鱼类的外部形态 (5)第一节鱼类的外部分区 (5)第二节鱼类的体型 (6)第三节头部器官(外部) (7)第四节鳍 (8)第二章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10)第一节皮肤 (10)第二节鳞片 (11)第三节色素细胞和发光器 (12)第三章骨骼系统 (12)第一节主轴骨骼 (13)第二节附肢骨骼 (14)第四章肌肉系统 (15)第一节肌肉的类别 (15)第二节肌肉的结构 (16)第三节肌肉的变异-----发电器官 (17)第五章消化系统 (17)第一节消化管 (17)第二节消化腺 (20)第六章呼吸运动 (21)第一节鳃 (21)第二节呼吸运动 (22)第三节辅助呼吸器官 (23)第三节鳔 (23)第七章循环系统 (24)第一节血液 (25)第二节血管系统 (25)第三节淋巴系统 (25)第八章尿殖系统 (26)第一节泌尿器官 (26)第二节生殖系统 (27)第九章神经系统 (29)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 (29)第二节外周神经系统 (30)第三节植物性神经系统 (31)第十章感觉器官 (31)第一节皮肤感觉器官 (31)第二节听觉器官——内耳 (32)第三节视觉器官——眼 (32)第十一章内分泌器官 (33)第一节脑垂体 (33)第二节甲状腺(thyroid) (33)第三节其它腺体 (34)课程编号:专业:水产养殖、生物科学,学时:72 任课教师:龚小玲形态部分第一节鱼类学的定义和范畴鱼类学的定义:它是动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以鱼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鱼类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和地理分布,以及化石鱼类和现生鱼类的系统分类的科学。

鱼类学的范畴:它有许多分支学科,如:鱼类形态学、鱼类生态学、鱼类分类学、鱼类生理学、鱼类发生学、古鱼类学、经济鱼类学、遗传学、组织学、鱼类行为学等。

水产-鱼类疾病讲座讲义(培训班用)

水产-鱼类疾病讲座讲义(培训班用)

鱼类疾病讲座讲义第一章概述一、疾病对水产业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2002~2016年我国水产养殖病害平均年损失达百亿元之多,其中鱼类约占55%~77%,甲壳类约占11%~28%,贝类约占3%~16%。

我国2006年水产养殖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15.08亿元,其中,鱼类53.86亿元,占46.81%,淡水养殖鱼类损失45.45亿元,占总鱼类的84.32%,而主要淡水鱼类占淡水鱼87.34%,分别是:草鱼—21.26亿元,鲤鱼—3.36亿元,鲫鱼—7.18亿元,鲢鱼、鳙鱼—7.18亿元。

我省1993年鱼病发生面积5.68万hm2,死鱼1.43万t,直接经济损失7724万元,其中主要以“草鱼出血病”“鲢鳙爆发性鱼病”为主。

1.疾病种类多。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养殖量大于捕捞量的国家。

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达60多种。

全国水产养殖病害200余种。

常见病达几十种。

其中,病毒性疾病占11.02%,细菌性疾病占57.63%,真菌性疾病占4.24%,寄生虫疾病占24.58%。

2.发病情况复杂。

由于水域环境多样,加之不同气候,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养殖条件,发病情况差异显著。

另外,随着种苗在全国范围互换,病的多样性(病原种类、病原株型)增加,疾病发病时间由传统的春夏或夏秋两季发病高峰逐步向全年发病过度。

3.重大疫病暴发流行。

如草鱼出血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对虾白斑综合症或桃拉综合症病毒,感染死亡率高达95%以上;淡水鱼类流行细菌性败血症死亡率达95%以上;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河蟹颤抖病等,死亡率可达80%~90%以上。

江西民谣:讲起来是四条鱼,养起来是三条鱼,吃起来是两条鱼。

广东江浙:养鱼不瘟,富得发昏。

可见,疾病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水产动物疾病学的任务1.正确诊断和预防疾病。

2.推广和普及健康养殖方法。

(组织集中培训、出版物的宣传、科技下乡等)3.提高有效的疾病治疗技术。

4.提高和加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扩大其研究外延,加强其研究内涵,提高疾病学的水平。

鱼类学常识课件教学讲义PPT57页

鱼类学常识课件教学讲义PPT57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鱼类学常识课件教学讲义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鱼类学名词解释

鱼类学名词解释

鱼类学名词解释鱼类学名词解释1.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医学科学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他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及患病机体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阐明其本质,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为防病治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 损伤: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正常的细胞,使细胞发生伤害,出现一系列的代谢、功能与形态的改变,极为损伤。

3. 萎缩:正常发育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缩小。

这不仅实质细胞体积变小,而且细胞数目日趋减少,代谢减慢,功能降低。

4. 变性:是细胞新陈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形态变化,伴有结构功能的改变。

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得写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加。

5. 纤维素样变性(纤维蛋白样变性):是间质胶原纤维及小血管壁的一种变性。

病变成小灶状,原来组织结构逐渐消失,变为一堆边际不清的颗粒状或小条小块状的物结构物质,折光性强,嗜酸性,红染,颇像纤维素,所以称纤维素样变。

6. 坏死:集体的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

是局部组织,细胞损伤后出现的最严重的变化,受累的细胞组织代谢停止,功能完全丧失。

7. 肥大:细胞组织或气管体积的增大为肥大。

8. 增生:细胞繁殖数目增加为增生。

9. 化生:一种成熟的组织被另一种组织所代替的过程,化生细胞是由多功能干细胞重新分化而来。

10. 修复:机体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有着巨大的修补恢复能力,这不仅表现在结构的恢复,而且还能不同程度的恢复其功能,这种恢复过程,称为修复。

11. 再生:组织和细胞丧失后形成的组织缺损,由损伤部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加以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12. 生理性再生:属于完全性再生,在生理过程中有些组织不断的消耗老化,又不断地有同种细胞分-裂,增生进行补充,这种状态称为生理性再生。

13. 病理性再生:可能属于完全性的,也可能属于不完全性的。

病例状态下,细胞组织缺损后所发生的再生成为病理性在生。

14. 肉芽组织:乃旺盛增生的幼稚结缔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圆口类:骨骼完全为软骨,无上下颌的圆口纲动物,也称无颌类。

软骨类:内骨骼全为软骨,无任何硬骨组织的软骨鱼纲动物。

硬骨类:骨骼全部骨化或部分骨化为硬骨的硬骨鱼纲动物。

真骨类:硬骨鱼纲中除多鳍鱼目、鲟形目、弓鳍鱼目和雀鳝目外的8个总目的鱼统称为真骨类。

全骨类:硬骨鱼纲中弓鳍鱼目和雀鳝目统称为硬骨硬鳞类,又称为全骨类。

软鳍鱼类:辐鳍亚纲中鲱形目、鲤形目、鳗鲡目等鱼类,由于它们的鳍通常无棘,故也称为软鳍鱼类。

棘鳍鱼类:辐鳍亚纲中鲻形目、鲈形目、鲽形目和鲀形目等鱼类,由于它们的鳍通常有棘,故又称为棘鳍鱼类。

软骨硬鳞类:辐鳍亚纲中多鳍鱼目和鲟形目合称为软骨硬鳞类。

颊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

颏部:紧接着下颌联合的后方为颏部,也称颐部。

喉部:两鳃盖间的分腹面的部分为喉部。

吻部:头部的最前端到眼的前缘为吻部。

峡部:由喉部向前延伸,即颏部后方的部位为峡部。

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为鳃盖膜。

眼间隔:两眼之间的距离称为眼间隔。

眼后头部:眼后缘到最后一鳃裂或鳃盖骨后缘为眼后头部。

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会合处为下颌联合。

角质鳍条:软骨鱼类所特有,不分支不分节的鳍条,称为角质鳍条。

鳞质鳍条:硬骨鱼类所特有,由鳞片衍生而来的鳍条,称为鳞质鳍条。

(也称为骨质鳍条)脂鳍:背鳍后方有1个富含脂肪的小型鳍,称为脂鳍。

鳍式: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这种以不同数字记录鳍条数目的方式称为鳍式。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成对角线排列。

硬鳞:为硬骨鱼纲的硬鳞鱼类所特有,完全由真皮形成,为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

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由真皮产生,一般呈覆瓦状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鳞片。

鳞棘:盾鳞中,露在皮肤外面、且尖端朝向身体后方的部分为鳞棘。

基板:盾鳞中,埋没在皮肤内的部分称为基板。

侧线鳞:一般真骨鱼类在体两侧中部,各有一列被管状的侧线所穿过的鳞片,称为侧线鳞。

侧线上鳞:从背鳍为起点的鳞片,斜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为止的这些鳞片,称为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从腹鳍为起点(鲤形目等腹鳍腹位的鱼)或臀鳍为起点(鲈形目等腹鳍胸位的鱼)向斜上方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为止的这些鳞,称为侧线下鳞。

纵列鳞:自鳃盖后方沿体侧中部直到尾鳍基中部的鳞片。

横列鳞:体最高处或背鳍起点斜数到腹部正中的鳞片。

圆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光滑整齐,无细齿状结构。

栉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密生细齿珠星(追星):有些鲤科、鳅科鱼类的雄鱼,在繁殖期间由于由于生殖腺的刺激,在头部和鳍部出现了许多粒状的由表皮角质化而形成的,生殖完毕即自行消退。

鳞焦:鳞嵴的中心区域,是鳞片最先形成的部分。

鳞嵴(环片):鳞片表面形成一圈一圈作同心圆排列的隆起。

鳞沟:从鳞焦向四方辐射排列的凹沟。

腋鳞:腹鳍基部扩大的鳞片。

臀鳞:臀鳍基部扩大的鳞片。

鳞式:记录鱼类鳞片数目的方式,一般包括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和侧线下鳞数,这三个方面内容。

膜骨:不经过软骨期,由膜质期直接经硬骨细胞骨化而形成的硬骨。

软骨化骨:完整地经过膜质期、软骨期和硬骨期三个阶段的硬骨。

韦伯氏器:连接内耳及鳔的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脚骨,这四对小骨称为韦伯氏器。

脊柱与脊椎:头骨后方有许多脊椎骨自头后一直延伸到尾鳍基部组成脊柱,起着支持身体和保护脊髓及主要血管的重要作用。

尾杆骨:也称为尾部棒状骨,是最后一尾椎的后方有一上翘的突起。

肌节圆锥:鱼类躯体肌节为圆锥状的结构,称为肌节圆锥。

红肌:硬骨鱼类的轴上肌与轴下肌间有呈条形暗红色的肌肉,称为红肌。

大侧肌:鱼类体侧一系列按节排列呈锯齿状的肌节,肌节间有结缔组织的肌隔相隔。

白肌:大侧肌中的大部分肌肉颜色淡白,称为白肌。

齿式:记录鲤科鱼类咽齿的一定格式,称为齿式。

口腔齿:犁齿、颌齿、腭齿、咽齿,这些着生于口腔不同部位的牙齿统称为口腔齿。

咽喉齿:鲤科鱼类着生于第五鳃弓的咽骨或下咽骨的牙齿,称为咽喉齿。

咽上器官:咽鳃骨和上鳃骨卷成蜗卷状,称为咽上器官。

鳃耙管:咽上器官处,相邻两鳃弓间的鳃耙连成4个分隔的结构称为鳃耙管。

鳃耙数:一般,某鱼的鳃耙数是第一鳃弓的外鳃耙数螺旋瓣:软骨鱼类的肠壁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有突出于管腔的褶膜,一般排成螺旋状特称为螺旋瓣。

幽门盲囊(幽门垂):大部分的硬骨鱼类在肠开始处有许多指状盲囊突出物,称为幽门盲囊(或称幽门垂)。

肝胰脏:硬骨鱼类体内胰脏和肝脏混杂在一起的组织称为肝胰脏。

呼吸瓣:多数硬骨鱼类的呼吸瓣包括口腔瓣和鳃盖瓣,可以使水进入鳃部,营呼吸作用。

口腔瓣:呼吸瓣的一种,附着在上下颌的内缘,可以防止吸入口内的水逆行倒流出口外。

鳃盖瓣:呼吸瓣的一种,附着在鳃盖后缘的鳃盖膜,可以防止水从鳃孔倒流入鳃腔。

鳃栅:鱼类每个鳃弓的两个鳃片在自然情况下是分开在两边的,相邻的鳃片末端相紧接的,而第一及第四鳃弓的鳃片是分别靠在鳃盖及体壁上,这样就形成鳃栅。

伪鳃:真骨鱼类鳃盖内面的一种结构,其功能被认为与二氧化碳的排泄有关。

外鳃:板鳃鱼类胚胎期从鳃孔伸出的丝状结构。

喉鳔类:鲱形目、鲤形目等鱼类的鳔有鳔管与食道相通,则称这类鱼味喉鳔类。

闭鳔类:鲈形目等鱼类的鳔管退化,则称这里鱼味闭鳔类。

鳃片(鳃瓣):是鳃间隔前后两侧成丝状或板状的突起,是鳃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无数鳃丝排列而成。

鳃丝:着生于鳃瓣上平行排列的黏膜褶结构。

鳃小片:每一鳃丝的两侧又生出许多突出,称为鳃小片。

鳃间隔:每一鳃弓的两个鳃片中间有一个隔分开,即为鳃间隔。

半鳃:鱼类的鳃弓上的每一鳃片,称为半鳃。

全鳃:每一鳃弓前后的两个半鳃,合为一个全鳃。

鳃上器官:胡子鲇、乌鳢、攀鲈及斗鱼等的鳃弓或舌弓的一部分骨骼特化成鳃上器官,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

辅助呼吸器官:少数鱼类除了鳃,还有一些能直接呼吸空气的特殊构造,如皮肤、肠、鳃上器官等,这种兼营呼吸作用的构造称为辅助呼吸器官。

卵圆窗:鳔的后背有一较薄的区域,称为卵圆窗,是气体吸收区。

红腺:闭鳔类的鳔前腹面内壁的结构,也称为气腺及微血管网,它能分泌气体,鳔内的气体由此产生。

赖迪式器官:软骨鱼类食道黏膜层下方的扁平结构,能生成白血球,若脾脏移去后,也能生成红血球。

动脉球:真骨鱼类的动脉圆锥退化,仅残留一行2个半月瓣合并为一圆球状结构代替,称为动脉球。

(不能搏动,不属于心脏的一部分)动脉圆锥:鱼类心室前方的,能够自动地随心室收缩而有节奏地搏动的结构,是心脏的一部分。

窦耳瓣:心耳与静脉窦间有一窦耳孔相通,此处有2片小瓣膜,称为窦耳瓣,可以组织血液倒流。

耳室瓣:心耳与心室之间的耳室孔中的2片小瓣膜,称为耳室瓣。

半月瓣:动脉圆锥里半月形的防止进入的血液逆流的瓣膜。

头环:硬骨鱼类中,左右背主动脉和颈动脉联合成环状结构,称为头环。

淋巴心:最后一脊椎骨的下面,呈圆形,由尾静脉的一部分发育而成淋巴心,能不断地搏动。

门静脉:门静包括肝门静脉和肾门静脉,汇集回心脏的血液。

肾门静脉:真骨鱼类尾部的尾静脉进入体腔后分成左右两支进入肾脏。

左侧一支称为肾门静脉,它在肾脏后部拆散成毛细血管,然后又汇集到左后主静脉。

肝门静脉:由消化器官流来的血液为肝门静脉,它在回心之前必先在肝内拆成毛细血管网,肝内的血管再汇集到一对很大的肝静脉内,左右肝静脉分别连到左右古维尔氏管的后方。

裸卵巢(或游离卵巢):卵巢裸露在外,不为腹膜形成的卵巢膜(或称卵囊)包围。

被卵巢(或封闭卵巢):卵巢不裸露在外,而为腹膜所形成的卵巢膜包围。

壶腹型精巢:腺体由圆形的或长形的所谓壶腹组成,壶腹内壁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

辐射型精巢:(常见于鲈形目)腺体呈辐射排列的叶片状,叶片壁由结缔组织基质形成。

胎生:一些板鳃纲鱼类胚体与母体发生血液循环上的联系,其营养不仅靠本身的卵黄,而且也依靠母体来供给的。

卵生:绝大数鱼类把成熟的卵直接产道水中,在体外进行受精和全部发育过程。

卵胎生:体内受精,受精卵在雌体生殖道内发育,但胚体的营养是靠自身的卵黄,与母体没有关系,或主要依靠卵黄营养,母体的输卵管只提供部分营养物质。

鳍脚:由雄性软骨鱼类腹鳍变异成的适应体内受精的交接器。

头肾:某些真骨鱼类的成体肾脏的前端尚有前身的残余,称为头肾。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是中肾主要组成单位。

肾小体(马氏体):肾小球囊和血管小球形成的完整结构,合称为肾小体或马氏体。

肾小球囊(鲍氏囊):中肾小管前端扩大呈球状,前壁向内凹入形成具有两层细胞的杯状深凹,称为肾小球囊或鲍氏囊。

吴夫氏管:与中肾的肾小管相通的,担负输尿管的任务,称为中肾管或吴夫氏管,软骨鱼类的吴夫氏管是输精管。

米勒氏管:与前肾相通,此后会失掉联系,或者此管退化,软骨鱼类的米勒氏管是输卵管。

小脑鬈:在小脑的两侧耳状或者球状的突起,称为小脑鬈。

感觉芽:最简单的皮肤感觉器官。

陷器(神经丘:丘状感觉器):一种皮肤感觉器,其感觉细胞低于四周的支持细胞,形成中凹的小丘状构造。

侧线器官:水生两栖动物及鱼类所特有的高度特化的皮肤感觉器。

沙维囊:电鳐目特有的,一种由侧线管演变而来的皮肤感觉器。

罗伦瓮(罗伦氏壶腹、罗伦氏器官):在软骨鱼类中的一种皮肤感觉器,是侧线管的变形结构,分布在头部的背腹面。

听嵴:在壶腹内的感觉上皮称为听嵴。

听斑:在椭圆囊和球囊内的感觉上皮称为听斑。

斯坦尼斯小体:即硬骨鱼类的后肾间组织,位于中肾后端背侧(鲫、鲢的小体位于两肾管间的肾组织腹面),有时埋藏在肾组织里,小体为实心,无管道,卵圆形或球形斯坦尼斯小体的分泌活动与生殖活动有关分类学部分种:指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的物种:在形态、生理上非常相似和相近或者差异不大的一群个体,同物种间可交配繁殖后代双名法:每一种生物的全名都有一个属名和种名组成模式标本(正模标本):在原始描述发表时,由命名者于若干标本中所选定的一个标本,或记载时所根据的单一标本副模标本:正模标本以外的标本,曾经命名者写在原始描记时查看过统模标本:原记载作者所依据的若干标本中未曾选出一个为正模标本,则每个标本均统称为统模标本选模标本:当新的原始描记发表后,从一系列的统模标本中选出一个标本作为该种确定的式标本同物异名:同一生物的不同名称异物同名:用一个或一样的名称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物体全长:自吻端到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体长:从吻端到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叉长:自吻端至尾鳍中央分叉处头长: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头高:指头的最大高度,从头最高点到头的腹面垂直距离吻长:自吻端至眼前缘的长度眼间隔:两眼间的最短距离眼后头长:眼眶后缘至鳃盖骨后缘体高:身体的最大高度尾柄长:从臀鳍基部后端到尾鳍基部、最后一尾椎骨后缘垂直线的距离尾柄高:尾柄部分最低部位的高度背鳍基长:从背鳍起点到背鳍基部末端的直线长度臀鳍基长:从臀鳍起点到臀鳍基部末端的直线长度腹棱:指肛门前的腹部,部分或整个腹中线隆起成稍尖锐的棱肉鳍鱼类:拥有肉质叶状鳍,偶鳍为原鳍型的硬骨鱼类辐鳍鱼类:指鳍呈放射状的硬骨鱼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