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式城市化与就地城镇化兼论中国西部就地城镇化

合集下载

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共3篇

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共3篇

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共3篇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1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近年来,中国城镇化不断推进,但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

落后的城市化率不仅限制了中西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还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就近城镇化成为中西部发展的关键。

本文探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

一、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理论内涵就近城镇化是指在传统城市化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中心城市与其周边城镇之间的互动发展,以及在城市化过程中要考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区域协调等问题。

传统的城市化往往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和建设。

而就近城镇化则更注重城市群的发展和建设,将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城市群为中心的新的地区发展格局。

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起点相对较低,无法直接以大城市为中心带动城市群发展,因此就近城镇化更为重要。

因此,就近城镇化的理论内涵是要注重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互动发展,积极探索城市群发展模式。

二、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现实意义就近城镇化不仅有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西部地区的就近城镇化可以减少资源浪费。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速度较快,城市人口增加,但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导致生活和生产用地紧张,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就近城镇化能够充分利用周边城镇的资源,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浪费。

其次,就近城镇化能够缓解中心城市的压力。

城市人口过多会导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如果周边城镇发展起来,中心城市的资源分担也会更加合理,城市人口压力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第三,就近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中西部地区发展落后,如果将发展局限于中心城市,会加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增加社会矛盾。

如果将周边城镇发展起来,不仅能够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还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和中西部地区的就地城镇化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为推动这一进程,需要制定符合国情的战略思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实现产业人口的双向转移。

本文将从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战略思考。

一、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指生产力要素(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等)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转移的过程。

当前,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相对成熟,面临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需要加快产业转移,解决产业结构过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

1.建设中西部产业基地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是优越的产业转移目的地。

为加快产业转移,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打造适合产业发展的环境。

加强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的招商引资政策,鼓励东部地区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业。

2.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应进一步加强不同地区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东部地区发达的制造业和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可以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产业转移。

3.加强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推动产业转移,还需加强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人才和技术积累,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和行业转型,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更新,吸引更多产业向老工业基地转移。

二、人口转移人口转移是指人们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迁移流动。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但东部地区的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需要加快人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人口资源的合理配置。

1.促进跨区域人口流动应加强对人口流动的政策支持,推动人们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适度放宽户籍制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城镇的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人口向中西部地区流动。

2.加强中西部地区城市建设中西部地区城市建设滞后,导致人口不愿意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高中地理中的人口迁徙与城市化

高中地理中的人口迁徙与城市化

高中地理中的人口迁徙与城市化人口迁徙与城市化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就业机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城市化现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口迁徙与城市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首先,人口迁徙与城市化的原因多种多样。

经济发展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此外,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的不平衡也是人口迁徙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家庭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选择迁移到城市。

同时,自然灾害和环境恶化也会导致人口迁徙。

当地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会迫使人们离开原居地,寻找更安全的居住地。

其次,人口迁徙与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口迁徙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量的人口流入城市,增加了城市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城市产业的发展。

此外,人口迁徙也带来了消费需求的增加,刺激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然而,人口迁徙也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加大,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城市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资源压力。

针对人口迁徙与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减少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压力。

其次,政府应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布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此外,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也是解决人口迁徙问题的重要途径。

人口迁徙与城市化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人口迁徙和城市化的发展方向,确保人口迁徙的顺利进行。

同时,社会应加强对人口迁徙的研究和关注,提供相关的支持和帮助。

就地城镇化应该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流

就地城镇化应该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流

就地城镇化应该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流作者:来源:《中国新农村月刊》2013年第11期新型城镇化是今后我国发展改革的一个总的方向,城镇化的重要性已达成基本共识,但如何进行城镇化,在总理提出后,引起了很多讨论。

各种意见都在见诸媒体报端。

究竟城镇化应该怎么走?走什么样的路子?什么样的措施?值得深入探讨:城镇化过程的两个流行观点:一.有的专家提出城镇化就是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户口二元结构,把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形式的,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户口变了,就城镇化了。

二.是人口向大、中、小城市集中,这又是一个方向性错误。

如果人员向大到北京、上海,小到县城集中,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①住房怎么解决?老百姓能不能买的起。

②就业怎么办?不能就业就有可能成为盲流或无业游民,对社会治安都会带来影响。

③公共资源如学校、医疗,如何保障?④农村土地怎么办?原来土地已经荒芜化,村庄空心化,势必会加剧这个过程。

⑤老弱病残怎么进城,现在农村能走的走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妇女、有病之人,他们进城干什么?⑥城市如何适应?现在城市大城市病已越来越显现出来,如污染、交通、卫生等各个方面。

甚至县城也已出现城市病。

其实导致城市病的出现也是长期忽略农村、农民利益造成的,因为考虑到良好生活条件、健全的子女教育、完善的医疗保障等主要生活要素都集中在城市,造成大量人员被迫向城市流动,才出现日益明显的城市病,同时出现乡村病。

如果新型城镇化还是向这个方向发展,两个病不是减轻而是在同时加剧。

城镇化过程两个可能出现的倾向:一.地方政府借城镇化之机,单一城市扩容,忽略乡村城镇化。

由于地方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用土地收益弥补政府指出缺口最容易成为城市扩容的直接动力,这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在现实情况下,即要正视土地财政的现状,又要减少因土地财政把城镇化引向歧途的风险。

二.防止企业尤其是房地产企业以旅游、农业开发为名,变相进入农村大兴土木,为房地产推波助澜。

从小城镇到大都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政策的演进

从小城镇到大都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政策的演进

179
与 现实 2014 年第 6 期 马克思主义●
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 2002 年 至今, 为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探索 确立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阶段。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农村劳动力; 同时, 由于长期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 用事业视为非生产性行业, 投资严重不足, 无法承 受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这种担忧延续到 90 年 江泽民在一次农业和农村工作座 代。1992 年底, , “中国有八亿多农民, 谈会上说 如果农村剩余劳 ⑥。 城市根本吃不消” 动力都向城市流动, 80 年代中期前后, 依靠多种经营, 不仅改善了 农业的产业结构, 让部分农民和农村逐步富裕起 来, 并逐步为农业现代化积累了大量必需的资金, 而且, 催生了大量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的迅猛发 , “必将促进集镇的发展, 加快农村的经济文化 展 中心的建设, 有利于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 避免农
图。2000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 , 小城镇发展的若干意见》 使各级政府对中小城市 尤其是小城镇的发展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态度, 推 ⑦ 动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而非大中城市转移 。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 据此可见, 建设和发展 小城镇已经上升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国家战略。
: 《城市化政策研讨会综述 》 , 《城市问题 》 1992 年第 3 ① 曲喻 载 期。 : 《必 须 充 分 重 视 和 大 力 发 展 农 业 》 ( 1988 年 11 月 2 ② 田纪云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 日) , 载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19 页。 , 1987 年 1 月 2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 ③ 《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 《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 , 过, 载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446 页。 ④ 《中共中央 关 于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若 干 问 题 的 决 , 1993 年 11 月 14 日。 定》 : 《我国农村城镇化走过的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 ⑤ 梁毕明、 王德勇 , 《中国集体经济》 2008 年第 5 期。 年城镇化政策回顾与展望》 载 , 1998 ⑥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年 10 月 14 日。 : 《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回顾与前瞻 》 , 《规划 ⑦ 王延中、 王俊霞 载 2002 年第 10 期。 师》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产业人口双转移是指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将产业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这一战略的目的是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产业人口双转移对于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农村地区的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留守人口问题严重。

而产业转移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人口返乡创业就业,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产业的转移还有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产业人口双转移可以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较弱,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通过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可以吸引更多人口迁徙,促进当地城镇化发展。

这有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社会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一、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提供更多的融资和信贷支持,降低中西部地区的融资成本,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二、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

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需要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

政府应制定适应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水平,为产业人口转移提供便利条件。

三、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提升当地的人才培养水平。

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创业就业,提升当地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是实现全国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产业人口双转移和中西部就地城镇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战略。

这一战略的推进将有助于实现人口勤奋到城、产业劳动力到城的“双向流动”,也有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增长。

下面从三个方面展开战略思考。

一、加强产业转移的引导与布局规划产业人口双转移战略的核心是产业转移。

为了促进产业转移和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引导和布局规划。

一方面,要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引导和协调,加大对产业转移的政策扶持。

另一方面,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状况,科学规划产业转移的布局,使其更有针对性。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中西部地区相对较落后,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也相对薄弱。

正常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和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和保护。

在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要注重科学规划,精细施工。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注重协调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三、加强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和中西部就地城镇化也需要加强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只有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融入城市,实现产业人口的双向流动。

同时,在吸引人口和产业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如医疗、住房、教育等,以方便人口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总之,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和中西部就地城镇化是全国性的重要战略。

在推进这一战略的过程中,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

我国就地城镇化的研究综述及推进路径思考

我国就地城镇化的研究综述及推进路径思考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4 /2016 年第 12 AL SCOPE
理论经纬
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问题,其中就蕴含了就地城镇化发展思想。 李克强总理早在 1994 年 《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 一文中指出: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把重点放在农村,就地、就近实现剩余劳动 力的转移。费孝通 (1999) 则明确提出了就地城镇化主张。 目前,国内已有文献主要围绕就地城镇化的必要性、重要意 义和运作机制展开研究。从理论上看,国内经济学界认为就地城 (2011) 、马庆斌 (2011) 和程必定 (2011) 认为,现代工业部门 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可以较好地 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第二和第 三产业发展,构建更加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农 业、农村、农民问题。从经验事实看,学者们通过案例论证了农 村就地城镇化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祁新华等 (2012) 调研发现,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选择就地转型;崔曙平等 (2013) 指出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可借鉴苏南就地城镇化推行 模式。黄文秀等 (2015) 选取嘉兴市海盐县为研究样本,运用数 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村就地城镇化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胡恒 钊等 (2015) 选取广东、江西、湖北和四川四省样本,具体分析 了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发展态势及路径选择。 镇化应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温铁军 (2007) 、何干强
本质的区别。当前,理论界对异地城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 析,实践上,政府在处理“异地城镇化”问题上经验相对丰富, 然而对“就地城镇化”的研究却相对匮乏,事实上,农村就地城 镇化是一种让农民更好地享受现代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也 是避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方法。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产业人口双转移和中西部就地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战略。

产业人口双转移是指将产业和人口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

中西部就地城镇化是指将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到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过程。

本文将从产业人口双转移和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定义和背景出发,分析其目标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产业人口双转移的定义和背景产业人口双转移是指将产业和人口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较为发达的经济体系和城市群,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为欠发达。

为了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和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产业人口双转移的战略。

产业人口双转移的背景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已达到一定阶段,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成本上升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而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通过将产业和人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减轻东部地区的压力。

产业人口双转移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提高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产业人口双转移的目标包括:1.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将产业和人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可以利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2. 推动经济发展。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通过产业人口双转移,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 减轻东部压力。

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发达的经济体系和城市群,资源环境约束、成本上升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逐渐凸显。

通过产业人口双转移,可以减轻东部地区的压力,提高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性。

影响产业人口双转移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政策导向等。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东部地区较低,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具备吸引产业和人口转移的基础条件。

地理条件方面,中西部地区交通、通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先进程度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改善。

转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转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转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城市化问题转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城市化问题[转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2011年10月26日分析的很好,不是歧视不其实的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城市化问题80年代以来,从不同学科研究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成果迅速涌现。

作为经济和社会双重转型条件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正在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由此也决定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在最近20年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在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的色彩。

在经过早期以数量型为主的迅速发展后,现在是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本身进行回顾与总结的时候了。

本文将对1978至1998年中国(大陆)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专题研究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口学》专题?,根据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另外也补充了一些《人口学》专题中没有收录的论文,由于迁移研究、特别是城市化研究散布于众多学科,以及检索手段的不完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指正。

一、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简要回顾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人口科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由宏观背景和政策需要等因素所决定,早期人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口再生产方面,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很少见,只有一些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和政策的资料零星散布于各类期刊。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特别是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迁移调配纳入了国家计划之中,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及其转移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逐步向相关问题和学科扩展,形成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格局。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全国各地共同的目标。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人口双转移(即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已成为实现国家“双城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抓手。

本文将从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出发,对推进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扩大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规模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势不可挡。

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已经相对较高,人口净流出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规模较小,城镇建设滞后。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成为了中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需要加快产业转移进程。

当前,我国通过引导外资、发展产业园区等方式推动产业转移,但其中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并不顺利。

有必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在税收、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政策,降低制度性障碍,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需要顺应人口流动,促进劳动力就业。

当前,东西部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岗位的匹配程度较低,随着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力也将相应地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调研,实施人才培训与技能提升计划,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

三、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除了推进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也需要加快步伐,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对于中西部地区尤为重要。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能源、水利、通讯等方面的提升和完善,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生活质量,吸引更多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

要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应集中发展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城市、特色旅游城市、特色科技城市等,通过产业聚集和功能提升,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城市品牌,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和企业落户。

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区别

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区别

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容易被与城市有关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科研部门所接受,并可较好地体现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

“城镇化”便于与城镇人口增长和城镇体系发展直接相联系,且有助于防止忽视发展小城镇的倾向。

因此我们在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时候,不能把“城市化”片面理解为主要发展现有大中城市,也不能把“城镇化”片面理解为重点发展小城镇,这都是对“城市化”或“城镇化”本意的扭曲。

狭义上来理解,“城镇化”与“城市化”是有区别的。

“城镇化”着重强调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以致城镇人口增加、城镇数量增多、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城镇初级产业相对发达、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城镇景观逐步推进的过程;“城市化” 则指与大中城市有关的规划、建设、管理等进一步优化的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往往出现逆城市化。

城市化一般指发展成地级市规模和经济程度城镇化一般指发展成县级市规模和经济程度中国30 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没有过去的城镇化,就没有今天的经济成就。

我们比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快,直接原因是我们的城镇化步伐快。

因此,对于有人提出的“能否不去大力推进城镇化而实现‘城乡一体化 '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的区别城市化与城镇化有所区别,分别代表城市化的两个不同阶段:农村城镇化和城镇城市化(城镇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以城镇化替代城市化,实际上是把城市化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混为一体。

农村城镇化作为整个城市化过程的重要侧面,是城市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主要为农村小城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表现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增强。

从实践角度看,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两者的相同点是指人口从分散到集中,农村人口到城镇人口,农村地域到城镇地域,农业活动到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到城镇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到城镇生活方式的多层面、宽领域、纵深化的综合转换过程。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产业人口双转移”和“中西部就地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而其解决方案与战略思考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

合理推进这两大转移的进程,不仅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稳定、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等多方面的作用。

一、产业人口双转移产业人口双转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大规模产业转移,推动中高端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跨区域配置,以降低生产成本、缓解资源瓶颈、改善环境质量等,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人口转移,引导城市居民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跨区域迁移,以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实现市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同时推进人口的均衡分布,减轻东部地区的社会压力。

在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方面,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制定一系列相应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人才引进和培养等。

此外,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鼓励民间资本的投资和经营,开展更多的跨区域合作,推动以中西部地区为主导的供应链体系逐步形成。

二、中西部就地城镇化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推进是促进“产业人口双转移”的必要途径,其主要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城市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的现代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同时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口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在推进中西部就地城镇化方面,最重要的是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如对城镇化建设给予财政资金和贷款支持、对引进和培养人才给予政策扶持、对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给予科技支持等。

另外,还需要通过产业引导、教育培训和社会保险等方面加强对新进城市人口的培训和发展,同时推动农村产业向城市化发展,促进农民居民化。

三、总结综上所述,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和“中西部就地城镇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生活品质、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和市场的力量,积极参与跨区域合作和创新研发,同时也需要加大对新进城市人口的培训和发展力度,让更多的人共享城市化带来的红利和机遇,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产业人口双转移是指将产业和人口同时从发达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和协调。

而中西部就地城镇化则是指通过开发现有的城市和乡村资源,促进当地城镇的发展,实现城镇化的目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部发达,而中西部相对欠发达。

因此,实施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化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实现全国的经济均衡发展。

一、产业布局的调整是关键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人才的流动,进而实现中西部地区的转型升级。

因此,需要在产业布局上进行科学调整。

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应着重发展新型产业,以提高经济增长点的质量。

同时,也要吸引东部发达地区的传统产业来到中西部地区。

要在中西部地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和专业人才。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产业和人才的双向流动,有效推进中西部的产业发展。

二、城镇化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注意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尽管城市化的发展可以带来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少问题,例如能源和环境问题等。

因此,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实现不断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

在城镇化中,不应仅仅关注城市的发展,而是应平衡发展城市和乡村经济。

应探索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推动城市和乡村的协同发展。

三、公共服务的完善是关键要推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人口双转移和城镇化,需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是中西部地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关注大众利益,注重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在公共设施方面,应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环保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吸引力。

同时,也要加强政策支持,在税收、融资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和项目的发展。

综上所述,推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人口双转移和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人口的双重转移成为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高端制造和服务业阶段,导致大量的制造业人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农村人口也在向城市转移,形成了人口双向转移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应如何应对这一趋势,加速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就地城镇化,已经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加快产业人口双转移中西部地区要加快产业人口双转移,需要通过一系列举措来引导和推动。

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引导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可以采取财政激励、税收优惠等措施,吸引东部地区的企业和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吸纳更多的产业人口。

中西部地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讯、能源等方面的水平,提高区域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需要完善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链,鼓励本土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自身的产业升级能力,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进入中西部地区。

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当地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二、推进就地城镇化中西部地区还需要加快推进就地城镇化,将农村人口逐步转化为城镇居民。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

要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更多的学校、医院、文化活动场所等,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留在乡村,推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要加强对农民的法律、经济和文化教育,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使农村人口逐步融入城市社会,成为城镇居民的一员。

三、建立长效机制保障为了加速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保障。

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明确任务目标和时间表,保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人口双转移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与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产业人口双转移是指推动人口和产业同步转移的过程。

中西部就地城镇化是指在中西部地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市居住并实现城镇化进程。

这两个战略思考都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

这导致了一些地方的人口和资源过度集中,并且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

为了改变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中国政府提出了产业人口双转移和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

产业人口双转移的战略思考是为了促进产业和人口的共同转移。

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将发展机会和资源引导到中西部地区,同时吸引和鼓励东部地区的产业和人口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通过发展更多的产业项目和引进优质的人才,中西部地区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东部地区可以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中西部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是为了推动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市居住,实现城镇化进程。

这一战略的核心是通过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吸引农民工进城市居住。

政府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为农民工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和中西部就地城镇化需要政府和各利益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包括财政、税收、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政府还需要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竞争力。

在引导产业和人口转移的过程中,政府还需要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协同发展。

除了政府的支持,企业和社会各界也需要积极参与推进产业人口双转移和中西部就地城镇化。

企业应该加大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承担社会责任,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社会组织可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社会服务能力。

产业人口双转移和中西部就地城镇化是推动中国区域发展和人口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战略思考。

通过政府和各利益方的共同努力,可以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快速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的合理流动。

城市化与迁移

城市化与迁移
2
中国城市化的历程
1. 启动(1840~1949)
2. 复苏(1949~1960) 3. 倒退(1961~1978) 4. 快速发展(1979~今天)
3
启动(1840~1949)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始于西方帝 国主义的冲击。 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因而与西方的工业化经济连为一体, 成为西方工业产品的市场。 近代的工业、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都
15
民工潮兴起
1994年,民工数量已达 6200万。离乡外出打工成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 模式。 政府事前并未预期此一转 变。民工潮与政府的户口 制度和劳动力管理规则相 违背,被视为扰乱城市秩 序的「盲流」。
16
民工潮兴起
2000年以后,政府对 流动劳动力的态度也 发生改变,从阻止逐 渐转向引导和容纳。 2004年,农村进城打 工人数为1.18亿。农 民工已成为城市人口 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 分。
12
城乡不平等
城乡分治的政策具有明显的「城市偏 向」,并且导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不平 等。
13
城乡不平等
城乡收入不平等
1978年,城乡人均收入实际比率为 2.57 : 1 1982年,城乡人均收入实际比率为 1.79 : 1 1988年,城乡人均收入实际比率为 1.51 : 1 2000年,城乡人均收入实际比率为 2.04 : 1 2002年,城乡人均收入实际比率为 2.30 : 1
是伴随著开放通商口岸而兴起的。
4
复苏(1949~1960)
以工业化发展为基础的城市化始于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 1952年工业产值占工农总产值的比重 由1949年的30%上生到43.1%。城市 人口占总人口的12.5%。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 将工业建设与城市发展结合。 1957年,工业产值占工农总产值的 51.3%。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5.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185期2013年第3期Serial No .185No .3,2013引言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拉动中国GDP增长的出口受到严重重创,如何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还能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被提上日程,尤其是作为西部地区,其城镇化远远落后于东部省区,部分省区还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成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大潜力。

2012年9月,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时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是大战略、大问题。

而现实情况是,西部许多地方政府比较关注农村人口的迁移式城市化,而对就地城镇化不怎么重视,而恰恰这种模式的城镇化,是比较符合现阶段中国西部特点的城镇化发展现实的。

第一,中国西部的农村人口过多,不可能实现一步到位的迁移式城市化,否则,就是拉美“城市化陷阱”的重演,就实现不了现代化。

第二,推动农村就地城镇化,本质上,是对农村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是解决城乡差距、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否则,就不可能实现所谓的“空间正义”。

第三,推动西部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具有后发优势,也和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高度吻合。

基于此,本文试图对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学术争论加以回顾,对迁移式城市化和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本质给予理论说明,谈谈西部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可能性,提出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建议。

一、城镇化和城市化:在中国的争论英文单词“urbanization”,在中国有学者将其译为“城市化”、“都市化”,也有部分学者将其译为“城镇化”。

城市(镇)化是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都认为城(镇)市化是一个过程,但对于定义,各学科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城镇化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人口学认为,城市(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镇)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认为是人口向城市(镇)集中的空间转移过程;经济学认为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的过程,是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持续转化和升级的过程;社会学认为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等。

有关城市化和城镇化的争论,层出不穷。

谢杨(2003)对城镇化作了一番的论述,他认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关注农村城镇化问题。

中国农村城镇化是植根于文明古国历史进程中的独特现象,是特殊工业化道路条件下的历史产物。

它一般特指中国的小城镇发展,就一般情况而言,城市化就包含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不应该存在农村城镇化这种似乎是就地转移的情况,但是在中国这种情况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现实,他认为,这里谈的农村城镇化区别于规范的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的现象,也区别于战后发达国家由大城市向小城镇扩散的都市化现象,而是指在中国由于特定的人口迁移障碍农村依托传统集市和行政中心在乡村工业化推动下形成的小范围的农村人口集聚和迁移现象现将其称之为“农村城镇化”或曰“小城镇发展”。

赵春音(2003)指出,城镇化是特殊历史阶段下乡镇企业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城市化历史进程中的一种过渡模式,或者说,城镇化是中国城市化的起始阶段,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在计划经济和计划经济解体的过程中走出来的道路,它产生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常被认为具有中国特色。

但这决不是说,中国可以偏离城市化的正常进程,也不是说中国社会结构发展可以摆脱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支配,并认为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冲突:一是伴随乡镇企业发展而来的城镇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是城镇化的发展浪费了公共资源;三是城镇化造收稿日期:2012-11-08基金项目:云南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中心2012年课题“加快云南城镇化进程对策措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AYZJCY2012)作者简介:钟顺昌(1985-),男,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与城镇化理论等研究。

迁移式城市化与就地城镇化:兼论中国西部就地城镇化钟顺昌(云南大学,昆明650091)摘要:纵观人类城市化的历史,迁移式城市化与就地城镇化,这两条城市化途径同时进行,并行不悖,中国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当前该地区比较重视迁移式城市化,而对农村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并不那么热衷,而事实上,这种就地城镇化战略对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西部;农村就地城镇化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165-04165——成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的浪费。

基于存在这些弊端,认为从初级阶段的城镇化,上升到中级阶段的城市化的正常进程中,明确中级阶段的发展是城市化,而不应该再隐晦曲折地用城镇化表示。

而仇保兴副部长(2003)认为,中国为什么不直接提城市化而提城镇化?说明中央在考虑这个问题时,注意到了城镇发展的均衡性,强调城市与农村、大城市与小城镇都能协调发展。

王健刚(2005)则认为城市化是一个总括的概念,包含着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依次推进不可逾越的三个次序。

祝怀刚(2005)认为农村城镇化是在中国城乡分治的特殊国情下提出的一个概念,将通常定义的城市化分为两个层次,亦即中国实现城市化需要经过农村城镇化这个过渡阶段,其最终目的还是实现城市化。

周一星(2006)指出,城镇化与城市化在概念上没有本质区别,英文urban-ization的本意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城市化在翻译上原本是不准确的。

笔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要坚持两阶段论,即先从农村就地城镇化逐步向城市化过渡,农村就地城镇化是中国城市化的初级阶段,而大规模的迁移式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也才六十年的时间,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之路也才三十年的时间,工业化道路在历史上走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工业化”战略以及延续已久的二元户籍制度、“三线建设”、文化大革命对工业化道路的抑制以及由此引起的“逆城市化”道理、市场经济改革的缓慢探索与发展路径的依赖性等等,使得对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支撑力不强,中国的城市化跟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尽管都在经历着城市化,但中国的城市化整体质量却远远落后于他们。

此外,一个重要的事实:中国是一个人口规模巨大、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跟西方国家相比,这是我们城市化发展的劣势,加之中国的资本积累不足,人均资本量低,资源布局不均,人均投入水平低,使得人均社会贡献率水平极低,在西部的局部农村这些问题更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把农村剩余人口全部搬到正处于发展过程中而各项配套设施不完全、社会保障覆盖面弱、住房保障不健全、产业支撑不强大、社会管理还不完善的大中城市,城市毕竟只是少数精英能够负担城市高生活成本的地方,绝大多数剩余农村劳动力,还是只能依靠发展农村潜力,来实现他们的就地非农就业,这一关键就要求着手推进农村的就地城镇化,通过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发展,使得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慢慢与大中城市接轨,逐步向现代性转变,通过这种就地城镇化,使得其劳动技能、文化素质得到稳步提升,从而为更高一级的、带有风险较大、成本较高的迁移式城市化创造条件。

作为一种权宜之计的农村就地城镇化,其彻底性不强,最终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中城市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增强,使得城镇化最终朝着城市化的方向推进。

二、城镇(市)化: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的过程城镇(市)化,就其本质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和工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传统生活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的城市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

刘勇(1999)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从市场经济的供求角度看,可把城市生活视为一种特殊商品,城市化就是城市生活这种特殊商品的普及化。

潘孝军(2006)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人类生产、生活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由分散式向集中式的转变过程。

城镇(市)化是生产方式的变迁。

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原来从事农业的一部分人被溢出,使得原来从事农业的人,转向非农行业,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在劳动过程的分工和劳动者结合方式上表现为社会化或共同劳动代替单个的或简单协作的劳动。

城市化带来生产方式的变迁,其具体表现之一:工业化、信息化。

表现之二:这就是伴随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产业化、机械化。

城镇(市)化带来生活方式的变迁。

分工演进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生活方式,一方面,由于人们的分工不同,不同的生产者只能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为了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必然要把自己生产的一部分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从而,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商品市场化,打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使得农村原来的地缘、血缘这种生活关系网被打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逐步走向市场化。

究其本质,城镇(市)化就是农村人口不断从传统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转移,身份上,转变为城镇人口的一个历史变迁过程,其形式为以下方面:农村人口机动地向城镇迁移,使得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或者由于农村生产力得到不断的发展、相关基础设施等不断完善、农村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发生农村自身的城镇化,使得城镇数目增多;又或是前两种形式的混合。

正如李澜研究员(2005)对城镇(市)化所总结的,城镇化是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镇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的现象,是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是非农产业及人口向城镇逐步集中的过程。

其基本内涵包括: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建设质量的提高;城镇经济总量的扩大,城镇产业结构的提升;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作用不断加强和充分发挥;城镇空间结构和形态逐步优化,城镇体系逐步发育完善,城乡关系日趋协调。

其表现为:一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体现及过程;二是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三是由城乡分离到城乡融合的进步过程;四是国民经济发展格局演变在空间上的实现形态,是资源在空间上重新配置,城乡空间不断优化的过程;五是城镇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不断完善和逐步高级化的过程。

因此,可以说城镇(市)化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结构变化的表现形式,同时城镇(市)化又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带来人们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连续性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地区或国家逐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它既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果,又是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成为地区或者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两者之间是积累因果循环的关系。

在历史上,由于对城市化本质内166——涵的认识偏差,也造成了城镇化过程中的虚假城市化现象,为了追求城市化水平的“政绩”,地方政府普遍热衷于城市化“量”的扩张,通过“撤县建市”、“撤乡建镇”、“撤区并市”等行政体制的变化或行政管辖区域范围的扩大,使农民“一夜”之间转变身份成为城镇居民,而其生活方式和条件的城市化则无人问津,这种带有浓厚计划色彩的“城镇化”与按市场规律来推动的城市化存在本质区别,通过对城镇(市)化本质的理解,有助于正确认识城市化,这样才更加有助于我们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不至于不知所措,不至于失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