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式城市化与就地城镇化兼论中国西部就地城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85期2013年第3期Serial No .185

No .3,2013引言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拉动中国GDP增长的出口受到严重重创,如何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还能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被提上日程,尤其是作为西部地区,其城镇化远远落后于东部省区,部分省区还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成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大潜力。2012年9月,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时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是大战略、大问题。而现实情况是,西部许多地方政府比较关注农村人口的迁移式城市化,而对就地城镇化不怎么重视,而恰恰这种模式的城镇化,是比较符合现阶段中国西部特点的城镇化发展现实的。第一,中国西部的农村人口过多,不可能实现一步到位的迁移式城市化,否则,就是拉美“城市化陷阱”的重演,就实现不了现代化。第二,推动农村就地城镇化,本质上,是对农村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是解决城乡差距、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否则,就不可能实现所谓的“空间正义”。第三,推动西部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具有后发优势,也和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高度吻合。基于此,本文试图对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学术争论加以回顾,对迁移式城市化和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本质给予理论说明,谈谈西部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可能性,提出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建议。

一、城镇化和城市化:在中国的争论

英文单词“urbanization”,在中国有学者将其译为“城市化”、“都市化”,也有部分学者将其译为“城镇化”。城市(镇)

化是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都认为城(镇)市化是一个过程,但对于定义,各学科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城镇化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人口学认为,城市(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镇)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认为是人口向城市(镇)集中的空间转移过程;经济学认为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的过程,是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持续转化和升级的过程;社会学认为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等。

有关城市化和城镇化的争论,层出不穷。谢杨(2003)对城镇化作了一番的论述,他认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关注农村城镇化问题。中国农村城镇化是植根于文明古国历史进程中的独特现象,是特殊工业化道路条件下的历史产物。它一般特指中国的小城镇发展,就一般情况而言,城市化就包含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不应该存在农村城镇化这种似乎是就地转移的情况,但是在中国这种情况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现实,他认为,这里谈的农村城镇化区别于规范的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的现象,也区别于战后发达国家由大城市向小城镇扩散的都市化现象,而是指在中国由于特定的人口迁移障碍农村依托传统集市和行政中心在乡村工业化推动下形成的小范围的农村人口集聚和迁移现象现将其称之为“农村城镇化”或曰“小城镇发展”。赵春音(2003)指出,城镇化是特殊历史阶段下乡镇企业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城市化历史进程中的一种过渡模式,或者说,城镇化是中国城市化的起始阶段,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在计划经济和计划经济解体的过程中走出来的道路,它产生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常被认为具有中国特色。但这决不是说,中国可以偏离城市化的正常进程,也不是说中国社会结构发展可以摆脱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支配,并认为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冲突:一是伴随乡镇企业发展而来的城镇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是城镇化的发展浪费了公共资源;三是城镇化造

收稿日期:2012-11-08

基金项目:云南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中心2012年课题“加快云南城镇化进程对策措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AYZJCY2012)作者简介:钟顺昌(1985-),男,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与城镇化理论等研究。

迁移式城市化与就地城镇化:兼论中国西部就地城镇化

钟顺昌

(云南大学,昆明650091)

摘要:纵观人类城市化的历史,迁移式城市化与就地城镇化,这两条城市化途径同时进行,并行不悖,中国西部

地区的城镇化,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当前该地区比较重视迁移式城市化,而对农村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并不那么热衷,而事实上,这种就地城镇化战略对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西部;农村就地城镇化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165-04

165——

成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基于存在这些弊端,认为从初级阶段的城镇化,上升到中级阶段的城市化的正常进程中,明确中级阶段的发展是城市化,而不应该再隐晦曲折地用城镇化表示。而仇保兴副部长(2003)认为,中国为什么不直接提城市化而提城镇化?说明中央在考虑这个问题时,注意到了城镇发展的均衡性,强调城市与农村、大城市与小城镇都能协调发展。王健刚(2005)则认为城市化是一个总括的概念,包含着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依次推进不可逾越的三个次序。祝怀刚(2005)认为农村城镇化是在中国城乡分治的特殊国情下提出的一个概念,将通常定义的城市化分为两个层次,亦即中国实现城市化需要经过农村城镇化这个过渡阶段,其最终目的还是实现城市化。周一星(2006)指出,城镇化与城市化在概念上没有本质区别,英文urban-ization的本意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城市化在翻译上原本是不准确的。

笔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要坚持两阶段论,即先从农村就地城镇化逐步向城市化过渡,农村就地城镇化是中国城市化的初级阶段,而大规模的迁移式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也才六十年的时间,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之路也才三十年的时间,工业化道路在历史上走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工业化”战略以及延续已久的二元户籍制度、“三线建设”、文化大革命对工业化道路的抑制以及由此引起的“逆城市化”道理、市场经济改革的缓慢探索与发展路径的依赖性等等,使得对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支撑力不强,中国的城市化跟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尽管都在经历着城市化,但中国的城市化整体质量却远远落后于他们。此外,一个重要的事实:中国是一个人口规模巨大、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跟西方国家相比,这是我们城市化发展的劣势,加之中国的资本积累不足,人均资本量低,资源布局不均,人均投入水平低,使得人均社会贡献率水平极低,在西部的局部农村这些问题更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把农村剩余人口全部搬到正处于发展过程中而各项配套设施不完全、社会保障覆盖面弱、住房保障不健全、产业支撑不强大、社会管理还不完善的大中城市,城市毕竟只是少数精英能够负担城市高生活成本的地方,绝大多数剩余农村劳动力,还是只能依靠发展农村潜力,来实现他们的就地非农就业,这一关键就要求着手推进农村的就地城镇化,通过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发展,使得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慢慢与大中城市接轨,逐步向现代性转变,通过这种就地城镇化,使得其劳动技能、文化素质得到稳步提升,从而为更高一级的、带有风险较大、成本较高的迁移式城市化创造条件。作为一种权宜之计的农村就地城镇化,其彻底性不强,最终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中城市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增强,使得城镇化最终朝着城市化的方向推进。

二、城镇(市)化: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的过程

城镇(市)化,就其本质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和工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传统生活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的城市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刘勇(1999)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从市场经济的供求角度看,可把城市生活视为一种特殊商品,城市化就是城市生活这种特殊商品的普及化。潘孝军(2006)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人类生产、生活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由分散式向集中式的转变过程。

城镇(市)化是生产方式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原来从事农业的一部分人被溢出,使得原来从事农业的人,转向非农行业,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在劳动过程的分工和劳动者结合方式上表现为社会化或共同劳动代替单个的或简单协作的劳动。城市化带来生产方式的变迁,其具体表现之一:工业化、信息化。表现之二:这就是伴随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产业化、机械化。

城镇(市)化带来生活方式的变迁。分工演进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生活方式,一方面,由于人们的分工不同,不同的生产者只能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为了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必然要把自己生产的一部分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从而,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商品市场化,打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使得农村原来的地缘、血缘这种生活关系网被打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逐步走向市场化。

究其本质,城镇(市)化就是农村人口不断从传统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转移,身份上,转变为城镇人口的一个历史变迁过程,其形式为以下方面:农村人口机动地向城镇迁移,使得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或者由于农村生产力得到不断的发展、相关基础设施等不断完善、农村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发生农村自身的城镇化,使得城镇数目增多;又或是前两种形式的混合。正如李澜研究员(2005)对城镇(市)化所总结的,城镇化是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镇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的现象,是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是非农产业及人口向城镇逐步集中的过程。其基本内涵包括: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建设质量的提高;城镇经济总量的扩大,城镇产业结构的提升;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作用不断加强和充分发挥;城镇空间结构和形态逐步优化,城镇体系逐步发育完善,城乡关系日趋协调。其表现为:一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体现及过程;二是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三是由城乡分离到城乡融合的进步过程;四是国民经济发展格局演变在空间上的实现形态,是资源在空间上重新配置,城乡空间不断优化的过程;五是城镇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不断完善和逐步高级化的过程。

因此,可以说城镇(市)化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结构变化的表现形式,同时城镇(市)化又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带来人们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连续性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地区或国家逐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它既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果,又是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成为地区或者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两者之间是积累因果循环的关系。在历史上,由于对城市化本质内

1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