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桓 公 伐 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齊桓公伐楚

《左傳¡¤僖公四年》

課文背景:

《僖公三年》:¡°四年齊侯與蔡姬乘舟于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絕之也。蔡人嫁之。¡±

春秋各国示意图

課文正文:

▪四年春,齊侯以注1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

▪楚子使【賓語不出現】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注2馬牛不相及也。不虞注3君之涉注4吾地也,何故?¡±

▪[注1] 以:率领,词性?P19 back

▪[注2] 风:放,牝牡相诱back

▪[注3]虞:料。“虞”的常見意義有三:back

▪①料想,意料。《隱公五年》:“燕人畏鄭三軍,而不虞制人。”《文公四年》:“備豫不虞,國之善教也。”

▪②有準備。《孫子·謀攻》:“以虞待不虞者,勝。”

▪③欺詐。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注4]涉:本义为淌水过河,这里指进入。back

▪管仲對曰:¡°昔召[Shào]康公命我先君大[tài] 公曰:¡®五侯九伯,女[rǔ,你]實【句中語氣詞,表示命令或祈使】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注1]: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

▪【注1】“履” :践踏。这里指足迹所至之地

▪①在先秦主要用作动词,表示踩踏、践、在……之上行走。

▪《僖公十五年》:“吾履后土而戴皇天。”

▪《诗经·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现代汉语成语“履险如夷”、双音节詞“履行”。②战国晚期始用作名词,表鞋子义。

▪《韓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买履”。(先秦表示鞋子义用“屦”\“屐”\“屣”)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供】,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注1】;昭王南征【註2】而不復,寡人是問。¡±

▪對曰:¡°貢之不入【註意¡°之¡±的用法,】,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同义连用】?昭王不復【注意与¡°複¡±的区别】,君其【句中語氣詞,表示委婉語氣】問諸水濱。¡±

▪【註釋1】“徵”

▪①zhǐ.古代五声音阶(宮商角徵羽)的第四音节。

▪②zhēng(简化字为“征”).表示责问、追究;徵召/徵求/徵詢/徵引/徵兆等。

▪【注2】“征”

▪本义为远行。從彳的字多与行走有关,如“往/徂/待/役/循/徇/徘徊”。

▪“征”的古汉语常用义:

▪①远行。《詩經·小雅·小宛》:“我日斯邁,而月斯征。”

▪现代:长征。

▪②征讨。《荀子·議兵》:“以守則固,以征則強,令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

▪師進,次[军队的临时驻扎]於陘[xíng]。

▪夏,楚子使屈完如[往]師。師退,次於召[Shào]陵。

▪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穀[注1]是爲?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

▪[注1]:不善。诸侯的谦称。(穀不简化)

對曰:“君惠徼[yāo,求]福於敝邑之社[土神]稷[谷神],辱[谦词]收寡君,寡君之願也。”(屈完回答说:“承蒙您的恩惠,使我们的国家得以保全。您不顾蒙受耻辱收容我们,这是我们国君的愿望。”)

齊侯曰:“以此衆戰,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對曰:“君若以德綏【安抚,聯想:綏靖、綏遠】諸候,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爲城【同“金城湯池”的“城”、赴汤蹈火】,漢水以爲池,雖衆,無所用之!”屈完及諸侯盟。

《齐桓公伐楚》形势图

本文宾语前置句式

▪(一)代词賓語¡°是¡±直接放在謂語動詞前

▪寡人是徵寡人是問

▪(二)¡°是¡±復指賓語,與賓語一起放在謂語動詞前

▪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

▪(三)名詞做介詞賓語直接放在介詞前

▪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征”“伐”“侵”“襲”“讨”“攻”的不同

▪1、征:.“征”是褒义词,常用于上攻下、有道伐无道。

《尚书·胤征》:“奉辞伐罪曰征。”孔颖达疏:“奉责让之辞,伐不恭之罪,名之曰征。”

《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也。”

▪2.“伐”是中性词,多用于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进军时要有钟鼓。▪《孟子·告天下》:“是故天子讨而不伐。”焦循正义:“讨者,上伐下也,伐者,敌国相征伐也。”▪《诗经·商颂·殷武》:“奋伐荆楚。”郑玄笺:“有钟鼓曰伐。”《左传·庄公十年》中有“齐师伐我”之句,并有“公将鼓之”“一鼓作气”“齐人三鼓”的叙述。后来,因“征”“伐”二字经常连用,“伐”也逐渐有了褒义,如《左公二年》:“征伐以讨其不然。”

▪《郑伯克段于鄢》:“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侵”含有贬义,是不宣而战,不需任何理由,且不用钟鼓,是直接侵犯别国。

▪苏洵《六国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左传·僖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袭”是乘人不备而突然发起进攻。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孔颖达疏:“袭者,重衣之名。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冯婉贞》:“拔刀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

《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5.“讨”是宣布罪行后加以攻击,着重于舆论方面,故从“言”。《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哀众,遂发讨师。”

6.“攻”是军事进攻的泛称。《说文》:“攻,击也。”《广韵》:“攻,攻击。”《墨子·公输》:“公输班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